政府信息公开探讨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档案部门(具有双重职能的档案局、馆)普遍开展了自身形成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但是在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方面存在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对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档案室、信息中心、部门档案馆等)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的公开多持否定或观望态度,致使《条例》执行工作力度小、范围窄,社会满意度不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政府信息公开探讨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政府信息公开探讨论文 篇1:

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探讨

摘 要: 政府信息的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公共管理改革”的呼声下,中国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更离不开政府信息的公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检索和梳理,站在公民的参与的视角上,分析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的途径。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1 引言

建設服务型政府是中国行政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服务型政府建立的背景下,中国建立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进行不断完善,重视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以便社会公众参与到政府事务中来,增强公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促进信息公开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推动中国的廉政建设。

我国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是2003年从广州的《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开始的,然后有不同的地方省市相继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后来,2008年5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象征着中国政府信息由地方层面的法规向国家层面的行政法规的过渡。山西大同于2014年颁布的《大同市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的信息公开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向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迈进了一大步。有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效率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公共问责和建设民主法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的一条路径。

2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其定义的概念也有所差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定义了政府信息,即“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广义的政府信息包括行政信息,立法信息、司法信息,行政信息是政府信息的一种形式,其属于政府信息;狭义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信息,行政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的生产或制作,并以某种形式记录,保存下来的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进行公开。基于公众的需求基础上信息公开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并达到公众的满意,我国法律规定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公众有权知晓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监督,是国家对公民的尊重,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主进程的必要保障。

3 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缺陷

我国建立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各省市均开始步入探索之路。在国家层面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地方层面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匮乏、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的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3.1 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站信息不充足

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自行运营,用于发布自己本行政管辖区域内的部门信息。国家和地方在网站上都对信息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列举,信息内容涉及面广、公开信息量大,但是,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网站的查阅,发现信息公开存在着信息滞后性、空缺性等问题,存在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3.2 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对我国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置相应设备;行政机关还可设立公开查阅室、信息公告栏等场所、设施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

依上所述,我国政府目前的信息公开方式可以归为三大类: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出版物和大众传播媒介。政府网站是最主要的信息公开渠道,公众可自行直接获取信息,但是,仍然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不同的地区信息和公众思想的开放程度造成了他们获取着不同程度的信息,加之政府对政府公开渠道的重视程度的差异引发了公众参与政务的积极性的差异,因此,在信息公开渠道的拓宽和保障机制上明显存在着东南区域与西北区域的差距。

3.3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政府信息公开的问责机制成立较晚,日常的监管和问责缺乏导致了信息公开不到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和监督都十分有限,大部分行政复议都维持行政机关行为,公众的胜诉率极低,法律救济手段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4 原因分析

政府在进行信息公开的公共服务时,传递的信息并未能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造成公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逐渐减弱,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原因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目前家庭的经济大多属于小康阶段,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参与意识不强,认为不关他的事情之外,经济基础也决定他们没有能力和资金去关注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且我国对信息公开的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公开工作难到位,公众对政务的参与度也会逐渐降低。

4.2 法律制度制定方面

从中国的法律着手,法律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我国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只有一部,即200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此条例在2016年才进行了第一次修订,这八年期间,并未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强化,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逐渐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缺乏以公众为导向的信息公开考核机制,公众不能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打分和反馈使得公民的参与积极性减弱,公众的作用被弱化。

4.3 信息公开的主体方面

在政府部门方面:第一,政府机构设置是由上而下的权力划分,机构的设置阻碍了信息公开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第二,政府内部职能部门缺乏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公职人员进行职能分析,设置专门的负责信息公开的岗位。在公职人员个人方面,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不够高,服务能力不够并且信息公开意识不强,思维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

4.4 信息技术方面

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完善是信息公開快速及时的必要硬件条件。但是,中国目前还未搭建各部门各机构的信息整合平台。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信息不公开或者虚假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监管。第二,公众有关部门就信息公开问题进行投诉或者咨询时,工作人员也不能快速及时的查询到该信息。第三,缺乏公众与公职人员直接对话的窗口,即便有窗口也未能发挥作用。

4.5 公众参与监督方面

第一, 公民的参与意识弱。目前,我国公众的政治参与动机大体上属于分配型参与,公众会在利益权衡之后做出最终的选择。总体上我国公众的参政动机较低,公众参与动机不足最关键原因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益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值。

第二,公众参与监督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有限,主要的途径有: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出版物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但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而且在有限的情况下,公众也只是作为信息的片面接受者。

5 基于公众参与角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5.1 加强对公众参与的引导

公众的参与意识不足,需要国家宣传、引导公众的参与行为。首先,通过宣传告知公众具备公众参与的权力、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以及能够产生的效益,以此来调动公众的参政积极性,同时更要告诉公众不能滥用信息,要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其次,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设置办事机构的引导人员来引导公众监督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加快政府信息开放速度,提高信息公开质量。

5.2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投入

首先,加大对公众参与教育投入,阿尔蒙德等人对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是受到国良好的教育的人具备更高的政治意识,更愿意行使自己的参与权,教育层次与参与程度成正比,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是极其有必要的。其次,加大对信息平台建设投入,信息公开的政府公众互动平台是公众参与的硬件条件,信息平台支撑可以使公民更快更高效的参与到信息公开的监督中来,公众可意识到自己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提供公众参与积极性。

5.3 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保障渠道的畅通

加强网站的维护和建设,及时公布信息,不断更新公告栏、国家档案馆和公共的政府信息查阅设备,加强地方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保障传统渠道的畅通。

通过新媒体如电子政务APP、微博、微信公众、电话热线等方式来拓展公众的参与途径,建立公众办事和监督通道,也促进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5.4 构建信息公开的政府与公民互动机制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以公众为中心,建立公众和政府的民主协商机制,构建政府和公众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公众自愿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基于民众需求和意见之上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实现公民与政府之间平等的信息交流。拓宽公众参与和沟通途径,不但推动政府切实做到将公众和社会的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而且保障了对政府行政的监督,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5.5 完善法律保以障公众参与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监督和保障”的相关规定在第四章,从现有的条例可以看出相关监督和保障的内容不够完善,没有说明处罚以及公众在信息公开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要建立一部完善的法律包含公民对哪些信息的知情权、对信息公开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内容。公众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越高,公民越积极合法地参与政治生活,社会就越稳定;反之,公众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越低,公众的正当利益诉求没有合法途径来表达,会削弱公民的参与能力和意识,从而会导致政治稳定程度的降低。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不但是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建设的体现,还是社会公众增强对政府认同感和信任感的体现,构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良性关系,建设廉洁政府,就必须保障公众在信息公开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参考文献

[1] 王敬波,李帅.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对策与前瞻[J].行政法学研究,2017,(02):77-93.

[2]王琪,田莹莹,吴金鑫.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30(04):113-119.

[3]王辉.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政府信息的界定与公开[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15(06):95-101.

[4]杨小军.论政府信息公开范围[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13(02):47-53+107.

[5]蔡放波.论行政不作为及其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7,(01):20-23.

[6]陈思.互联网时代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7]付元辰.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14.

[8]万仲武.政府信息公共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陈嘉琪

政府信息公开探讨论文 篇2:

档案部门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探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档案部门(具有双重职能的档案局、馆)普遍开展了自身形成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但是在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方面存在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对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档案室、信息中心、部门档案馆等)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的公开多持否定或观望态度,致使《条例》执行工作力度小、范围窄,社会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档案部门在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转变、工作任务不甚了了,以致无从下手。本文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家档案馆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建设

《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这为国家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查阅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资源保障。在当前各地国家档案馆已成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实际履行着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部分职能的情况下,普遍做法是将现行文件阅览中心转化成为政府信息查阅中心,但很多地方只是简单地改换名称而已,导致工作质量难以提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笔者认为,国家档案馆要建设高质量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必须做好拓展中心职能、扩展中心收集范围和强化服务手段等工作。

1.拓展职能。随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发展成为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将有更多正在发挥效用的现行文件和其他政府信息向档案馆移交,档案馆的性质与功能已经扩展为既是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基地,又是政府信息的法定查阅场所和保管基地。为适应这一转变,档案馆应当拓展职能,争取成为政府信息报送工作的督导与审查者、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者。

档案馆如果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仅仅是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那么它就只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主体,而非政府信息的公开主体,各行政机关是否报送、何时报送、报送什么样的政府信息,档案馆根本无法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无法从源头上掌控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档案馆必须争取政府授予对各行政机关报送政府信息工作的监督 权、指导权与审查权。

档案馆还必须争取将政府信息列入本馆“收集档案资料范围”,取得政府信息的处置与开发利用权。如果采用目前模式,档案馆职能与政府信息公开职能是两套体制,两种管理办法,完完全全两张皮。只有争取将政府信息列入本馆“收集档案资料范围”,档案馆才会具有政府信息的处置权,才可能以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文化事业机构的身份,适用《条例》第36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的规定,将自己收集的政府信息进行自主处置和开发。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信息查阅服务职能与档案馆原有职能的融合。

2.扩展收集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立后,必须调整原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收集范围,将收集的来源扩展到所有有责任公开自身政府信息的组织,将收集的对象扩展到所有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力争做到应收尽收。

3.强化服务手段。《条例》实施后,不少地方的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一度出现门可罗雀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各地各单位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对自身范围内的政府信息进行公开,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分流了查阅者,二是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由于条件所限,信息化程度不高,设施设备不到位,服务方式单调,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需求。因此,发展后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应该适应形势,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实现信息的数字化查询,进一步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手段,重树形象,以优质的服务、丰富的资源来吸引公众。

二、机关内设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督导

1.加强宣传与解释,澄清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模糊认识。对于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是否属于《条例》规定的公开范围存在很多争议,目前社会上占上风的观点认为是不属于,理由是,机关档案工作机构的保管对象属于档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规定“已经移交档案馆及档案工作机构的政府信息的管理,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发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机关档案部门保管的档案,是现行档案,主要供本机关和上级主管机关使用,不属于开放范围;《档案法实施办法》也规定,未移交档案馆档案的利用,须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实践中,有些行政机关往往就以政府文件已经归档为由,拒绝提供查阅档案中的政府信息。典型案例有上海市公民曹某诉某区人民政府案①。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档案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宣传与解释,澄清社会上的模糊认识,使大家自觉地按照《条例》规定公开和查阅相关政府信息。

首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中的政府信息应该予以公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要求,行政机关为了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方便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要“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重点对本届政府以来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凡属于应当公开的必须按规定纳入公开目录。”如果机械理解相关条款,只公开《条例》施行后形成的、而且是还未归档的政府信息,那么就用不着“清理”,也谈不上“由近及远”。正如中国档案2009年第4期赵嘉庆《政府信息公开:以上海市档案馆为例》文中所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溯及力……但政府信息是有溯及力的,即2008年5月1日以前产生的政府信息,应该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的,仍然需要公开。溯及的上限时间不定。”

其次,从政府信息与机关档案的关系分析,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也应该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机关档案是经过系统整理并集中保管起来的文件,归档工作仅仅是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排列组合,并没有对实质内容进行改变。文件及文件中的政府信息转化成档案及档案信息的过程是一个量变而不是质变的过程,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体制与管理办法。一条政府信息,如果在制发出来的时候应该向社会公开,而到第二年归档后却由于成为了档案不能公开的话,绝对是一个笑话。

第三,法律的滞后或不协调不能成为规避政府信息公开的借口。当前,《档案法》与《条例》的相关规定是有一些矛盾与冲突的地方,但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之前,我们不能过分渲染与 强调矛盾与冲突,更不能以此为借口,规避应公开政府信息的公开,而应该大胆创新,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来。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刚刚出现的时候,档案法律法规没有相关规定、档案理论没有相关论述,不是就有人认为不妥,而事实证明其对发展档案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吗?

2.加强对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管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档案部门虽然不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管理机关,但机关档案工作机构对自身保管档案中的政府信息实行公开,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属于档案部门的监督管理范围。档案部门可以采取经常性上门指导监督、定期与不定期考核检查、接受举报督办等方式对各机关档案工作机构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且要从制度层面上,赋予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收集、积累、公布本机关政府信息的职权和本机关向档案馆报送政府信息的执行者的角色。

3.扶持建立志愿者队伍,培育同盟军。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政府“自我革命”式的制度,仅靠政府部门的推动和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而档案部门对机关档案工作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有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因此,要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来进行推动和监督。在目前公众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形成较大影响力的情况下,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扶持、引导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档案事业的人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主动去查找、阅览已经公开的政府信息,去申请公开那些依法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去围观那些已经公开的不合理信息,去曝光那些申请公开信息但得不到答复的不合理现象。这样既可以对行政机关形成一定的监督与压力,又可以唤起公民摆正“主人”心态,树立权利意识,积极参与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之中,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永恒推动力。

三、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政府信息的开发利用

解决了机关档案工作机构保存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国家档案馆所藏档案中政府信息是否应该公开也已经不成问题。国家档案馆应该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来抓,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提升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1.加强对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的公开与提供利用。要明确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与提供利用的原则,即遵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在档案利用审查时,改变一份文件或一卷档案中有部分不宜公开就控制整个文件甚至整卷档案不予提供利用的传统做法,实行该公开的及时、准确地公开。即使要查询的信息内容只有极小部分可以公开提供利用,也要采取措施将这部分公开提供利用。要明确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与提供利用的内容鉴定标准。应参照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对控制利用档案与非控制利用档案、保密(包括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秘密等)档案和非保密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内容明确区分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哪些可对有关权益人开放。要制定详细的公开内容和利用程序规定,进行科学的鉴定与审核,从而使实际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准确地对政府信息实行公开与提供利用。要总结与探索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与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结合档案工作实践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说,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以依申请公开为主,档案馆可以开设依申请查阅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的服务项目,把那些不宜向所有公众开放,但可以向相关权益人提供的档案文件提供给申请人查阅;可以依托档案部门网站受理公众查询未开放档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向公众提供可公开政府信息的远程利用服务;还可以发挥自身传统优势,主动跟踪社会需求,编制档案专题目录和全文汇编,公开向社会提供利用。等等。

2.加快档案开放步伐。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现状考虑,现行《档案法》对涉及历史遗留等敏感信息的保管和开放规定仍有一定的适用价值。但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经极大地冲击了档案部门原有的保守观念,档案馆应在实践中紧密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加快开放步伐,将已经到期的档案及时进行鉴定、开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①李广宇.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理念、方法与案例.法律出版社. 2009年5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市档案局)

作者:杨润珍 傅电仁

政府信息公开探讨论文 篇3:

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的关系探讨

摘要:21世纪互联网诞生与光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将政府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同时充分满足对于公民的知情权,切实地将公民的参与权落实到位,必须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充分结合,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到实处。该文需要论述了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与保密工作的关系,论述了如何通过现代科技互联网的力量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化,基于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现状,并且严格履行信息保密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公开;政府工作;保密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我国政府机关、单位在其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通过其自身制作的或其他方式获取的,以文字或其他形式记录、保存的相关信息,通过相关媒介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公布。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而保障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公众参与具体可以表达成一种政治参与,它是我国保持民主公开的基础体现,更为具体地说公众参与是一种通过某种手段、某种方式、某种方法对政府活动开展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是人民合法权益的一直体现。政府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都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政策与手段,更有利于凝聚公民对于国家的向心力壮大国家势力。

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1.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我国,政府的信息管理体制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信息分级管理的体制。信息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务院,各类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都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在危机信息管理中,各个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范围,发布与之相关的危机信息,例如民政部发布人员流动信息,财政部发布经济损失信息,最终由最高部门进行信息的综合发布。这样的管理方式既保证了对信息管理的统一领导,又形成不同层级及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又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1]。

1.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在21世纪,我国进入了信息大繁荣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穿插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主流的传统信息发布模式(报刊、广播、电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因此,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政府应采用什么方式及时、准确地让公众了解到危机信息,成为新的问题。而建立起领导人动态和新闻为主的信息传播的原因,就是要通过中央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建设思路对大众的影响,不断引导大众产生与国家战略思想的共鸣,这样才能够让中央的决策为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方针得到有力推进。

政府官方网站是在我国建设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创建的,现今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国政府部门面向公众最直接的窗口之一,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公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建立危机信息公布交流平台,不仅涵括了信息的发布,同时进行与公众的危机信息交流,让公众及时地了解信息,并反馈信息,实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完善危机的管理[2]。

2 发展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2.1 互联网时效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在过去,政府利用信息媒体发布重要消息,往往耗时长、覆盖面小并且消耗物资大。但是如果切换成互联网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便可以实时的、高效的、低门槛的发布重要消息,并且公众也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使各类新闻的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高效率的传播同样也会产生弊端,公众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重大新闻进行传播,并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传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从而形成一场众说纷纭的网络舆论。由此可见,当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并且已经远远赶超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导致政府通过媒体发布的信息如果有所不妥,就会会由主动化为被动,为政府的形象带来不小影响[3]。

2.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际运行时存在的不足

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的影响,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责任时,有时候某些信息在公开时会存在不及时、不充分,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公众不能及时了解真相,于是不断发酵以至于会产生虚假信息,信息公开者没有认真履行信息公开的责任与义务。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它影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顺利实行,也不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经营维持。

2.3 公众参与制度实际运行时存在的缺陷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高速自由传播为公众参与带来了不可控的难题,我国一直秉着人人可发言,言论自由的思想,這便将言论失控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几十倍,人们可以通过自由言论从而产生信息的“广场效应”,这便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此类事件的发生控制困难、影响力极大且无法彻底治理[4]。

3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信息的公开与保密是一对矛盾体的兄弟。因此,政府如何正确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如何准确有效对政府信息进行定密,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之前进行有效保密审查信息,这些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点,主要有保密审查标准过于抽象、保密审查权力过于宽泛、保密审查定密程序过于随意等[5]。

3.1 保密审查标准过于抽象

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值得政府探讨研究的难点,就是如何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施信息公开,既能让社会公众获得知情权、参与权,又能维护政府信息安全稳定,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保密审查权力过于宽泛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一般规定,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实行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单位分级负责的制度。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直接责任人。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只简单规定保密审查主体,保密审查权利和义务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审查原则不清晰,审查职责不规范,导致把握审查标准时过宽过高,存在着该审查没有去审查,不该审查的乱审查。政府通常实行各单位承担各自管辖范围的保密审查工作,审查权力宽泛,审查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袒护本部门利益,很难做好保密审查工作。总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不完善,无法保证密审查过程、内容、结果的合理合法,不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安全稳定。

3.3保密审查定密程序过于随意

政府信息公开开展保密審查定密工作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可是现实情况与《保密法》在对于信息定密衔接方面上,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不协调。《保密法》强调国家秘密范围与密级确定的基本原则,没有规定定密主体的主要职责,也没有制定具体的定密程序,导致定密主体没有法律依据可以遵循,难以正确行使定密权力,加大了定密过程的随意性,容易造成定密结果或行为不当。由于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法律依据不够清晰,在正确判断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是否符合法律条款的涉密事项时,很大程度上依赖自身的思想意识、主观认识、自由判断,随意裁量[6]。

4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的解决对策

政府保密审查机制对于信息公开有着独一无二的决定权,无论该公开的还是不该公开的,都由政府保密审查体系审核拍板。但现行的政府保密审查标准模糊,保密审查权力宽泛,保密审查定密程序随意,这些隐患极大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求新形势下改进保密审查工作的新途径。

4.1 设立独立的保密审查机构

建立健全保密审查机制,充分考虑政府信息公开的一条线特点,设立专门的统一、独立的保密审查机构,负责对各单位公开信息的科学审查,坚持保密审查的独立性,充分发挥保密审查功能的优势,确保利益上没有相关的联系,有利于信息公开审查落实到位,进一步保障信息公开顺利进行[7]。

4.2 配备专业的保密审查人员

在进行保密审查人员选拔时,要严格依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岗位的特性进行择优挑选,选择有保密审查专业知识、有保密审查能力的工作人员,可以避免当前保密审查随意性,充分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政府信息安全[8]。

4.3 科学规范保密审查程序

建立保密审查制度,完善保密审查程序,明确保密审查主体、主要职责、基本原则、保密审查流程、保密审查时限等等内容,杜绝信息公开的随意性,有效规制领导权力滥用,保证合理做出保密审查决定,促使保密审查成为一个理性决策的过程,杜绝保密审查成为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的专制权力。

4.4 依法确定密范围,明确保密审查标准

现行《保密法》由于制定的时间比较早,其内容规定的国家秘密法律定义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而依法确定信息定密范围,明确保密审查标准,这既有利于有效规范政府的信息公开行为,最大限度增大信息公开的范围,也有利于梳理清晰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信息之间的模糊界限,明确哪些理应公开,哪些不应公开。

参考文献:

[1] 金小娴.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2] 邱丽玲.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豁免中的保密审查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3] 金小娴.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机制研究——以“国家秘密”为观察视角[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4] 李延枫.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5] 丁杰.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5.

[6] 李毅,付璐.试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时限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113-117.

[7] 王子琪.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之法律规制[D].延吉:延边大学,2011.

[8] 韦景竹,马翠嫦.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协调机制实证研究——基于百个政府机关的调查[J].档案学研究,2016(3):105-109.

【通联编辑:谢媛媛】

作者:袁自强

上一篇:物流铁路货运发展论文下一篇:加盟店的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