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指导就业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法治背景下的民生事务。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已形成了法治化的雏形,但是法律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残缺,使得大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且有益的张扬和必要的规制。为此,可以高等教育为界域,从内容、形式、主体等多方面建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法律教育举措。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指导就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指导就业论文 篇1:

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述评

[摘 要]学术界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研究始于1998年,以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毕业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展开的。文章就学术界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问题,提出研究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平等就业 就业歧视 研究

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1998年开始,学术界就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作简单介绍。

一、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缘起和进程

学术界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是从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开始的,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又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变联系在一起。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革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在这之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所展现,1998年开始,陆续有学者开始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对于反对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等观点有所提及。

1998年以后,学术界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研究,以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毕业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年到2003年。这一阶段为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缓慢起步阶段。这几年时间,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相关文章仅十几篇,内容主要围绕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原因,阐述见解,提出解决办法。代表性的文章有:王有志(1998)《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郭凤莲(2002)《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戴明清、王克黎(2002)《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吴庆(2003)《2002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等。

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至今。1999年是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2003年的毕业生是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而社会需求则是增长缓慢或与往年持平。2004年的全国第一起 “乙肝歧视”案, 2007年 “大头女孩相貌歧视第一案”等事件暴露出就业领域存在的侵害劳动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反对就业歧视的呼声中,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其中公平就业被作为第三章出现在法律条文中。为了加大保障公平就业力度,就业促进法还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定,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为平等就业创造了较好的法律环境。就业促进法的出台促使学术界进一步思考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并且对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这一阶段学术界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明显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从数量上看,从2003年之后特别是2007年之后,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文章明显增多;其次,学术界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比如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研究,残障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研究以及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展开的研究等。代表性的文章有胡拥军(2008)《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初探》、谢丽(2008)《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法律研究》、李熊(2009)《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保障问题刍议》、马承波(2010)《残障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潘新光2010《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社会学思考》等。

二、学术界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基本内容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研究是以“大学生就业歧视”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展开了研究。

1.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歧视

这一内容是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基石,是认识平等就业等相关问题的基础,因而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相关文章或多或少都要涉及这部分内容。如朱红艳认为“大学生就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雇主方对于获得大学文凭就业者的初次或初期就业,采取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林顺虎等认为“大学生就业歧视应该包括在求职过程中和获得职业后所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有的文章只是在就业歧视这一背景下讨论问题,并未界定何为就业歧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的界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效果会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二)有关会员国经与有代表性的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如存在此种组织),以及其他适当机构协商后可能确定的其他此类区别、排斥或优惠,其效果会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所以,就业歧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公约强制性禁止7个方面的歧视,即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以及社会出身歧视。二,歧视行为的具体表现不仅限于排斥,还包括区别、优惠,其结果会造成或者影响到“取消”或者“损害”就业或者职业“机会均等”或者“待遇平等”,都属于歧视的范畴。三,各会员国经过三方协商机制可以扩大其他强制禁止的歧视。据此界定,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当前我国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属于就业歧视范畴,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所遭遇的主要是就业排斥,而非就业歧视”(薛在兴,2007)。

(1)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

对于这部分内容,国内学者已然达成共识: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经验、学历、特殊疾病、户籍所在地歧视等等。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我国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歧视既有一般就业市场中发生的就业歧视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和其他就业者一样经常遭遇户籍、地域等歧视,但相对更多的是性别、经验以及学历等歧视。性别歧视中,大多数学者还是将其视为对女大学生的歧视,暂时没有涉及对男大学生的歧视。经验歧视主要指的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的,招聘单位的招聘举措涉及经验歧视条款,例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等。学历歧视是基于学历要求对求职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区别、排斥或特惠对待而形成的就业歧视。针对大学生的学历歧视,既有学历层次方面的,又有学历取得形式方面的,还有对第一学历歧视的现象。学历层次方面,比如“本科以上”“研究生以上”等;学历取得形式方面,比如“全日制本科毕业”等;对第一学历歧视的现象,比如有的单位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为本科或重点院校的本科,有的单位要求本科必须为某专业、或者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所读专业必须为同一专业,有的单位明确要求只要211和985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王杏飞、包红光、石莹、杨文杰、郑筠、朱红艳等学者在文章中论述了上述表现形式。

(2)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种类

对于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归类。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歧视是否基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可以将歧视分为人力资本差异型和非人力资本差异型。根据就业歧视的来源,可以将歧视分为个人偏好歧视、统计性歧视和非竞争性歧视。惠太望、刘宁等学者在文中也提到了统计性歧视的概念。

2.大学生就业歧视形成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研究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多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人性和道德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等方面。首先,歧视产生的人性和道德因素。歧视产生于偏见。如果某种偏好仅仅是个人情绪和态度,那是个人自由。但如果这些个人偏好汇合成一种社会的主流意识,就会产生社会偏见。如果这种主流社会偏见上升成了法律、政策或政府、企业的行为,就构成社会歧视问题。歧视也可能产生于我们的愚昧。由于各种无知,才会导致把本来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纳入到录用和工作中考量,而可能把一些有才能的人拒之门外,浪费企业和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歧视也可能产生于贪婪。企业如果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的追求,就会不公正地对待弱者。其次,歧视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歧视产生于每个社会深远的历史文化之中。历史上有很深的阶级差别,而现代平等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灌输的社会,一定会有较严重的歧视。在文化方面如身份的歧视习惯也是源远流长的。经过革命,政治上的不平等可以很快抹平,而历史遗留的歧视文化却长久难以填平。再次,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户籍歧视、劳动用工中临时用工待遇、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中的歧视等,都带有计划经济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会抹平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歧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歧视。诸如企业对经济利益、对效率的追求,都与市场经济有关。因为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它以利益最大化为价值取向。竞争中强者优势明显,而弱者将处于劣势。所以企业自然会轻视弱者,产生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健康歧视等现象。对这一内容,吴新慧2004年曾专文论述过,葛晓梅、石莹还特别运用了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其他学者,如羊淑青王杏飞柳世玉等都在文中提及这一问题。

3.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

从实质上说,实现大学生平等就业就是要反对就业歧视,所以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问题就是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的核心。对于这部分内容,学术界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争论不多,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策略主要包括增强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完善立法并消除现行法律中的歧视以及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等方面。增强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方面:凌云志、束佳等认为应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平等就业意识,形成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立法方面:戴慈、潘新光、郑筠、周湖勇等同志认为应完善中国的反歧视立法,具体界定歧视,规定法院受理诉讼的程序、举证责任和救济补偿办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方面,覃伟丽提出组建大学生平等就业促进委员会,蔡炳锋等提出设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保障机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要厘清相关概念。任何研究都是从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的,而且,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首先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歧视与一般就业歧视进行区分,因此,对于相关概念应给予明确的含义。笔者发现,这十几年来,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相当多的文章没有对平等就业、就业歧视等概念加以界定,对于“大学生就业歧视”这一概念给予明确含义的文章更少,这将对后续研究的成效具有重大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现行有关就业歧视法律不完善有关。

2.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研究局限于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偶见调查法、数学分析法。笔者认为应改进研究方法,尝试运用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在与不同地域之间、与国外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相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我国大学生平等就业现状。就业歧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也都力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方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希望学术界将视野投向国际,发现其中的共性和特点,供中国借鉴。

3.要确认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公平原则。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平等就业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公平原则问题的探讨。平等没有一个普遍原则,不同领域的问题适用不同原则。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在谋求个人生存和发展、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时应该具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社会不仅要给予大学生选择职业和工作流动的相对自由,还要通过以择优原则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公开竞争使大学生获得社会角色。学术界应确认这一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平原则的实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2:117-120

[2]林顺虎,邓新龙,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人民论坛,2012.6

[3]薛在兴.《就业排斥还是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障碍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4]王杏飞.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6):18-22

[5]包红光.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法律规制,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0-41+44

[6]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浙江学刊,2011(01):169-176

[7]杨文杰等.大学生就业歧视法律问题研究,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12-13

[8]郑筠.浅谈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立法监管,科教导刊,2010(04):174-175

[9]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8):81-82

[10]潘新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社会学思考》法制与社会,2010(16):190-191

[11]傅宝英.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探究,学园,2010(04):70-74.

[12]惠太望,傅琳.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分析——基于贝克尔歧视理论角度,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3):88-90

[13]刘宁等.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级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42-244。

[14]吴新慧.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青年探索,2004(3):21-24

[15]葛晓梅.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大学生就业歧视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15):103-105

[16]羊淑青.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多维审视,武陵学刊,2010(04):63-66

[17]柳世玉,沈慧娟.大学生就业歧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克服方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3:):26-27+34

[18]凌云志.大学生就业歧视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初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3):71-73

[19]束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9-60+122

[20]戴慈.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浅析,法制与社会,2007(08):700-701

[21]周湖勇.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法律体系构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1):25-28

[22]覃伟丽.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探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12-114

[23]蔡炳锋,潘婷.浅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7):31-32

作者简介:吴萍(197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讲师,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就业

作者:吴萍

大学生指导就业论文 篇2:

论法治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

摘要: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法治背景下的民生事务。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已形成了法治化的雏形,但是法律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残缺,使得大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且有益的张扬和必要的规制。为此,可以高等教育为界域,从内容、形式、主体等多方面建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法律教育举措。

关键词:法治;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不断地涌现,有官方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有民间的“齐鲁十校联盟大学生创业研讨会”、“湖北高校助大学生‘创业’促就业”等活动的开展;但是,见诸报端的种种景象又让我们的思维不断往返于理性与感性之间,有质疑声声的2009年68%的大学生就业率的报道 [1],一时沸沸扬扬的“被就业”问题 [2],褒贬不一的大学生擦鞋事件 [3],也有让人赞叹的成功事例[4],更有为人们所唾弃的犯罪行为[5] 等等。其实,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个带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微观工作,无论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才形态的多元化。根据“依法治国,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国策的指引,笔者拟立足于法治背景来探索“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路径,以求对大学生价值的实现有所裨益。

一、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治化景象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职业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近几年就业形势变化之快,使得人们感性上又难以迅速接受,特别是众多大学生没能顺利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危机乃至社会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之地,不是简单的输出,而是一种与社会有机性的融合,所以高等教育在注重学生专业素能培养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拓展大学生创业就业途径。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带有复杂性、系统性,而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为我们去反思大学生创业就业法治化问题提供了背景依据。

第一,大学生创业就业法律体系在建立。以宪法为根据,《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司法解释的颁布,使得大学生创业就业有了更有利的法律空间;民生事务的解决尚需地方规章制度的建立,2009年7月1日实施的全国首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性规章《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就此,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治化具备了初步的前提要件。

第二,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体系在完善。在贯彻落实宪法、法律等规范性文件中,政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国务院针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1月7日出台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又于4月2日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部门,教育部2009年1月8日指出,以“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还已推出六大举措,力促大学生就业。在地方,例如,2009年8月24日《江门市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规定,32项政策促大学生就业创业。另外,各级政府出台了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创业优惠政策。可见,政策在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灵活性使得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第三,在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下,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顺利开展。中国法治化进路的加快,使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律保障有了真实性。无论是单纯的就业还是以创业促就业,需要法律职业人员去践行,需要创业就业者去信仰法律。在青岛,2009年4月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律协会理论部举办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知识”讲座。2009年6月张家口晚报律师团走进张家口教育学院就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法律指导;在成都,2009年8月由 24 名律师组成的服务团入驻成都大学生创业园,将守业就业大学生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在四川团四川省委领导出席成都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法律援助活动启动仪式。可见,各具特点的法律指导教育已经步入大学生创业就业范畴。

由上,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治化之门已经开启,静态的法律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动态的实践样态不断创新,所以要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法治化,就需要我们去反思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锁定视角加以重构。

二、法律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残缺

大学生创业就业要实现和谐有序的状态,就需要依法规范。目前,歧视女大学生和乙肝患者的不平等现象、创业就业中的不懂法甚至违法现象等凸显了法律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作用。其实,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效,孕育在高等教育之中,通观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状况,法律指导的必要性日渐突出。

首先,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维权意识盲点、契约意识盲点、合同意识盲点、公民意识盲点、违法意识盲点”[6] 现象,具体的又表现为大学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中的不平等条款,签订劳动合同中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合同中包含的不平等条款、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办社会保险的现实状况。再有,在大学生创业中,高校隔年举办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学生公司的开办推动了学生创业信念,但是在知识产权法、企业相关法律、民法、劳动法方面,学生们却欠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而且学生在就业中存在弄虚作假、随意毁约以及在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等方面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着重于宏观指导或技术传授,法律教育微薄。当前高等学校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储备性举措,例如,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举办求职大赛和创业大赛等,但是在校生甚至是应届毕业生很少接受到系统的具有时事性就业创业政策和全面的法律教育。他们所得到的或者是零乱的政策信息,或者是仅有些许的法律基础常识,这与国家法治建设是不协调的,也暴露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残缺。

最后,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知识学习中欠缺自主意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关注更多的是专业知识,而对创业就业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仅是一种被动接受,如此即使高校创业就业法律教育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学生也难以运用法律在创业和就业中抓住主动权。

所以根据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视度,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普遍探索教育的新举措,但更多的是以微观视角去分析,而欠缺系统性的建构,法律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仍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由此也使得大学生创业就业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参差不齐。

三、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法治底蕴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就业应当实现法治化,既包括创业就业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也包括法治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融入。从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中,有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分析视角,也有论述大学生就业平等权 [7]、灵活就业中的法律问题 [8]、还有围绕就业法律指导 [9] 进行分析等等,从不同的视角在宏观或微观层面来探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的法治底蕴。笔者认为,要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治化,必须在高等教育一环去探索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法律实质化道路。

首先,更新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理念。当前,高校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方面的技术性操作、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但在创业就业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方面欠缺系统化讲解。另外,就业教育在重视度上明显优于创业指导,“创业”所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有必要将法律和政策系统的且有计划地融入创业就业教育中。

其次,分阶段进行法律指导。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接受的法律教育并不系统,但是在创业就业的过程中则需要法律的规制与保护。所谓的阶段主要包括非毕业年级,毕业年级择业期间、签约阶段、报到阶段、试用期间。以此将宏观性的法律教育和微观的技术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便于大学生创业就业和谐状态的达成。

最后,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社会参与式的法律指导。高校中除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专门的课程外,尚需专门的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教育,我们也不能忽视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法律教育中的特有作用。辅导员或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服务者和管理者,他们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所以应以此为契机,积极且适时的提升辅导员或班主任法律素养,尤其是创业就业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另外,高校应当积极与法律工作者确立联系,从实务上实现法律指导效果。

总之,我们将大学生创业就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上,力求实现教育和法律的融合,达成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最佳效果。当然,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本身具有系统性,既有理念层面的,也有技术层面的,即确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理念和学法用法的技巧,最终达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与自我价值的良好实现。

参考文献:

[1]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68%[EB/OL].大学生就业咨询网,2009-07-22.

[2]西北政法大学称被就业事件当事学生知晓协议[N].人民日报,2009-07-27.

[3]女大学生街头擦鞋 家人称“大学白上了” [EB/OL].新华网,2009-03-31.

[4]一个大学生的成功创业之路[N].济南日报,2009-06-13.

[5]创业失败让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EB/OL].校园大学生创业网,2009-08-12.

[6]高祥忠.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及预防[J].法制与经济,2009,(12).

[7]刘海志.大学毕业生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8]赵凤鸣.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法律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1).

[9]刘珍杰,等.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丁波,李军海

大学生指导就业论文 篇3:

乡村振兴人才视角下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

[提 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要求,大学生基层就业无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路径。在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剖析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困惑与成因,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与影响因素,从政府、基层单位和高校等层面提出激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大学生;基层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在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工作部署,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资本开发的重要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乡村振兴人才目标和任务。如何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剖析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惑和意愿,提出激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于建设好乡村人才队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驱动因素

(一)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推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人,2018年首次突破800万人,达到820万人,2019年毕业生人数为834万人,比2018年绝对人数增长约14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3萬人,增长了32%①,就业压力可想而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就业目标是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00万人以上,但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群预计达到1500万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叠加,就业岗位供求不足,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定位大城市、大单位的现象普遍,就业期望值高,“精英主义”的就业观念依然严重,下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二)政策引导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拉力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双向选择的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成为政府和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始于2003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扶贫计划)、2006年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教师计划)、2008年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村官计划),成为目前中央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四大基层就业项目,引导了大学生理性就业,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了积极效果。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各部委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2017年中组部等五部门印发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建立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保障机制。2018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小微企业就业。这些制度性的就业安排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拉力。

(三)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引力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乡村振兴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卫生建设上提出了“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在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上提出了“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随着各项乡村振兴策略的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和产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乡村经济得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既稳定了乡村人才队伍,又增加了对乡村基础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的需求。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困惑与成因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困惑:“招不来”与“留不住”

尽管有来自就业压力的推动、政策引导的拉动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吸引,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并不乐观。大学生下到基层,与广袤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在公务员考试的火爆情形下,对比于海关、国税、机关办公室等岗位,基层一线公务员岗位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的职位存在着报考者寥寥无几的爆冷场面。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报考,百余个基层一线岗位几乎无人报考,达不到岗位开考条件。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400多个职位无人报考,这些岗位大多集中在边远艰苦地区的基层县乡镇。2018年湖南省招聘特岗教师进行了三次网上征集志愿工作,依然有很多岗位无法完成征集。

与“招不来”相比,怎样将招来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留住才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问题核心。只有留住大学生,让他们感觉无论从经济收益和职业生涯,到基层就业“值”,才能从另一个层面来吸引大学生基层就业。然而,“留不住”是高校毕业生对在基层就业期待的直接反映。即便是东部地区的乡镇,大学生基层流失的比例也很高。如东部某镇近十年共陆续招聘25名大学生村官,但总计流失率达到70%,全镇只剩下大学生村官七八名,且大都在准备各种考试有意离开乡村岗位[1]。乡村教师的流动和流失意愿更为强烈,据王艳玲等对云南乡村教师的调查,有调动意愿的比例(56.1%)和改行意愿的比例(20.8%)合计高达近80%,呈现“向城性”(流向城市)和“返乡性”(流向户籍地)的特征[2]。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困惑的成因分析

1.基层的艰苦条件是大学生基层就业困惑的客观成因

客观上讲,基层岗位特别是边远地区,首先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住宿交通餐饮等都无法和城市相比,甚至远没有达到读大学期间的校园生活条件,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其次是工作强度高,难度大。面对复杂的乡村基层环境,要处理经济发展、扶贫、救灾、乡村治理、邻里纠纷、上访等各种问题,工作超负荷,难以应付,让在岗的人才频生离职意愿。再次是经济和政治待遇低,难有职业发展前途。无论是大学生村官、基层公务员、乡镇教师医生,在基层工作尽管看起来经济收入“旱涝保收”,但经济待遇远低于在城市工作,政治待遇就更不用说,要想提升到一定的职别岗位,希望渺茫。另外,乡镇能提供的婚恋环境差,存在组建家庭的困扰。大多数的基层大学生有跳板思想,最终还是想离开基层岗位。如果在乡镇过早恋爱和组建家庭,基本无力把两人调离乡镇。另外,在乡镇扎根,不利于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2.社会流动是大学生基层就业困惑的主观成因

主观上讲,大学生存在基层就业的现实困惑来源于其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意愿。人类社会的分层现象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共识,由于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差异等,一个社会产生了分化,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或层级[3]。等级或层级更高的社会关系空间的成员拥有更多的资源与利益,或者拥有更高的资源和利益配置权力。为获取更多的资源、利益或者权力,“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转移”,产生了社会流动[4]。由于各级城市在地方经济、消费水平、行政权力和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了地方分层。处于地方分层体系中较高层次的一二线大中城市,因拥有各种优势资源,成为社会成员追求的目的地。这种追求,形式上是地方分层中的地理流动,实质上依然是社会分层的社会流动[5]。

高校毕业生完成了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取得了更高的学位,其目的是获得向更高阶层流动的机会和能力。在就业地域选择中,高校毕业生向往一二线大中城市就业,就是对其向上流动意愿的最好诠释。作为地方分层体系中的最底层,乡镇基层缺乏地理流动的吸引力,向上流动的渠道更窄。如果选择到基层就业,虽能解决就业问题,但也意味着高校毕业生未来发展的空间受限,面临着“二次跳农门”的艰难。无论是自己的所谓“代内流动”,还是下一代的“代际流动”,都将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否去基层就业,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

党和政府设计四大基层就业项目(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村官计划)是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战略部署,而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行为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效。李学婷等以武汉大学生为例,调查的受访者有40%愿意到基层就业[6]。郑兴明等以农科类大学生为对象,调查的受访者有35.1%毕业后愿意去农村就业[7]。笔者对江西宜春某高校的学生进行访谈,从就业地理流向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的就业地先后次序依次是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乡镇基层,到乡镇基层就业基本是最后的选择。在笔者的另一项问卷调查中,问及“针对当前就业困境,在多次尝试和思考下,如果你有以下选择机会”,是否愿意到基层就业时,选择的比例还是较高的。受调查学生(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570个有效样本)的基层就业意愿统计如表1所示。

从上述统计的受调查样本来看,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意愿选择中,还是能看出一个大概的优先次序。从各项选项的意愿选择比例的高低看,愿意选择基层公务员(乡镇岗位)的还是首位,然后依次是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这个选择优先序及比例还是符合预期的,能反映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态度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前文分析了大学生基层就业困惑的成因,客观上由基层的艰苦条件造成,主观上是大学生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意愿。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李学婷等的研究认为,家庭层面有家人对子女基层就业的态度、家庭收入情况,大学生自身层面有对基层工作生活的了解、社交组织能力、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基层经济状况对基层就业影响的认知等,外部环境中学校和政策层面有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与课程、国家政策影响度等[6]。郑兴明等的研究认为,农村户籍、参加过“三下乡”、经常关注“三农”、学习过农业发展有关政策、学习过农村基层就业技能等因素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居住于城镇或城镇郊区(对比农村)等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7]。祝军等的研究认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阻碍影响的因素有基层待遇差、生活艰苦、个人发展空间有限等,有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家庭收入更低、学业成绩更高、本专科学历(与研究生学历对比)、组织能力更强的女性等[8]。蒋承等的研究认为,对比大城市生源学生,县城和乡镇、农村的生源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学历层次越低,学业成绩越差,越愿意选择基层就业[9]。从上述几个文献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1.基层工作和生活的客观条件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基层的条件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基本是负向的影响。大体来说,基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工作强度大,面对的农村局面复杂,责任重大。而能获得的薪酬对比大城市或县城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受限,不利于自身及后代的发展。

2.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无论是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收入来源、家庭对子女基层就业的态度,或是户籍、居住地等,都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社会流动的关键,高社会资本的家庭在子女就业选择中不仅能提供就业信息支持,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有利于大学生向地方分层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城市或地区就业,而不是偏向于选择基层就业。

3.个人社会流动能力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学业成绩的好坏、学历的高低、社会组织能力、对与就业相关联事物的认知与了解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表达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流动的能力。一方面,个人社會流动能力更强的高校毕业生,有能力在就业市场获得更好的竞争地位,而不需要到地方分层体系中的更低层次的基层就业。但另一方面,此类大学生能适应基层的条件,有挑战基层就业的能力,即便是在基层就业,也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这也就可以对祝军的研究[8]和蒋承的研究[9]在学业成绩高低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影响的结论相反给出较合理的解释。

4.学校教育与宣传和政府政策引导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更多的是带来正向的影响。通过学校和政府对基层就业的宣传和其他的乡村实践活动及政策引导,如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创业指导等,能让高校学子对基层就业有更高思想层次的认识,能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积极参与当前的乡村振兴,在基层立业,为基层奉献。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激励对策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既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又能解决乡村振兴基层人才缺乏的问题。通过上述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成因、意愿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激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管理要优化,引导要加强

1.统一大学生基层政策制定的主体。目前的四大基层就业项目分别由中组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分别牵头负责,不利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和政策执行的考核和评估。落实到高校,也是高校团组织、就业部门等相关部门分别执行,不利于高校对基层就业的统一宣传和引导。因此,可以考虑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制定和主导落实在一个部门如教育部统一管理,便于政策在地方和高校的执行、考核和评估[10]。

2.加强社会舆论宣传。一方面,在大学生毕业择业期间,利用官方主流媒体、互联网平台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大学生提高基层就业认知,获取更多相关政策资讯。另一方面,多方式、多渠道评选和宣传基层就业大学生优秀工作者,让优秀基层大学生能感受到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能激发其他基层就业大学生的激情,吸引在校大学生积极到基层就业。

3.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为契机,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集聚高地。当前乡村振兴需要能扎根乡村的各类人才,各级政府应合力,把乡村建设成乡村振兴人才集聚高地,做到“环境吸引人、事业激励人、机制留住人”。落实好中组部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建立和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计划”,引导和服务好有志于扎根乡村基层的大学生,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成为中坚力量,让乡村成为这些有为青年才俊的集聚之地和用武之地。

(二)基层单位的工作硬环境和软环境要改善

1.大力建设好基层公共事业。各级政府和基层单位要为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工作和生活硬环境的便利,多一些帮助和指导。要建设好乡村教育、卫生医疗、城乡交通、通讯等公共事业,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环境;可以在乡镇所在地新建、或利用旧所改建基层就业大学生人才公寓,解决基层就业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建设好乡镇文化工作站,不仅可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可满足基层就业大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

2.做好薪酬、晋升和流动等机制的安排,落实好优惠政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中,在薪酬、补贴、晋升、流动等方面有相关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基层单位的条件有限,往往得不到落实,从而导致基层就业大学生的预期与实际相差甚远。改善基层就业的软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因此,要提高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做好职级晋升机制建设,落实好服务期满基层就业大学生的选拔和安置,构建和落实好流动制度。

3.创新基层就业机制,强化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培养。一方面,基层单位应从就业机制上打破原有就业方式,利用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契机,以“选调生”、“引进生”等方式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做好“人才引进”。另一方面,注重从基层就业大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着手,构建“基层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基层人才基金制度,加强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培养。从为基层单位培养人才的视角,通过基层人才基金制度,从资金和精神上给予双重奖励,让基层就业大学生感受到基层单位对其本人及其工作的重视,从情感和心理上进行启发与激励。

(三)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要创新

1.高校要树立为基层培养人才的理念。高校大合并、大升级之前的“老三专”(师专、医专、农专)为乡镇基层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基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价值。随着高校大合并、大升级和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高校的基层人才培养出现了种种问题,乡镇基层所需要的乡村教师、乡镇医生、乡镇农技人员等严重缺乏。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乡村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因此,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契合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基层人才培养上要转变观念,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加强对基层人才的培养。

2.高校在人才培养可实施“基层合作”。目前高校建立的实习实践基地或者合作平台中,与乡镇基层单位合作的较少。高校应加强与乡镇基层单位合作,多层次多渠道构建基层合作平台。在低年级阶段和实习阶段有意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单位实习实践,深入了解基层人才的需求和发展途径,深刻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其对基层工作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毕业时选择基层就业有理性的分析和态度。

3.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引导,多关爱和跟踪基层就业学生。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引导,通过政策宣传、就业讲座、优秀基层大学生事迹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基层就业后,高校应继续关爱毕业生,建立“基层就业大学生关爱计划”、“基层就业大学生跟踪联络机制”、“基层工作优秀校友计划”,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扶一把”、“帮一程”。这些措施既是对学生的关爱,对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支持,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就业工作制度的补充与肯定,有利于高校后续开展基层人才培养和基层就业工作。

注:

①数据整理自政府工作报告、网络新闻等。

[参考文献]

[1]基层留人才,到底有多难?[EB/O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15093577_114731,2019.

[2]王艳玲,李慧勤.乡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3][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寧.地方分层、人才流动与城市吸引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6]李学婷,黄东兴,范刘阳.高校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高校学生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5).

[7]郑兴明,黄枫燕.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实证分析[J].教育导刊,2018,(4).

[8]祝军,杨平.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参与意愿和满意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

[9]蒋承,张思思.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5).

[10]玄雪梅.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

作者:冷小黑 张小迎 王姝婕

上一篇:劳动法法律教育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工作汇报(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