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城市生活的设计者一定要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文章从McWiLL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入手,来探究McWiLL技术的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与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 篇1:

浅谈信息时代下共生的城市设计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新技术革命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通过对信息时代特征的阐释,提出将共生的设计运用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中,以实现城市的新陈代谢,恢复城市活力,保持建筑多样性,促进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共生;城市设计;多样性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世界正处于一场巨大的变革之中。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新技术革命标志着一个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有本质区别的新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信息时代下,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普及,必然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共生的城市设计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特征,实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并对恢复城市活力和保持建筑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的特征

工业社会给予人们丰富的物质文明生活方式,工厂中大量生产工业产品,国际风格的现代建筑的普遍理论模式,也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现在,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信息产业的代表性产业是研究、教育、金融、广播、时装设计、饮食、娱乐、饭店等产业,都是以无公害的产业为主导的,这些行业对地方资源没有很大的依赖性[1]。信息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1. 多样性

工业社会追求的是普遍性、同一性,而信息社会追求的是多样性。信息社会是通过交通和网络使当今社会互相联系的时代,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通过通信、互联网和电视进入了家庭生活之中,这就产生了在西方中心主义时代不可能想象得到的多样化的意义。信息社会的建筑,是从对称性向非对称性、从封闭向开放、从中心性模式向非中心性模式的转换。

2. 重视附加值

与信息产业相通的不是制造加工业,而是信息和信息的附加值,文化自身也成了信息产业的产物。工业社会非常重视物质的生产,注重数量,信息社会则是将产品的附加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种重大价值观念的转变。

3. 高密度

高密度的人口和信息密度,是城市的资源,也是形成城市的条件。各种各样的新信息是信息城市存在的条件。信息城市需要各种形式的信息中心,不仅仅是通过电脑获得信息,更要重视通过“场”来聚集人群,得到更多的信息。

二、共生的城市设计

共生的设计思想最开始由黑川纪章提出,这是他新陈代谢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共生”原为生物学名词,指两种生物或两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存在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如果相互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以黑川纪章为首的一批日本建筑师把这个概念运用在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态度上,提出了共生的设计思想[2]。

城市和建筑中的共生设计指的是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的共生。城市规划和建筑物作为从过去向现在、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要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共生。共生体系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联系在一起。

1. 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城市和建筑要获得历史、现在、未来的共生并自由地进行再构造,就必须让各个地区的文化具有独立的价值标准。将局部和整体放置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两者是可以并存并各具特点的。

2. 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看得见的包括建筑式样、装饰灯,看不见的包括思想、宗教、审美意识、生活方式等。我们应该坚持历史传统中的优秀遗产,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接受新事物和旧事物并存。

3.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人的存在、建筑、城市都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城市应该和自然相互渗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4. 内部与外部的共生

城市中的街道不仅仅只是连接内部与外部的通行道路,应该具有混合功能和用途。不同时间段街道展示着不同的行为内容,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空间性质。人们在街道空间中聚会、流动,信息在这里产生、交换、传播。内部与外部的中间领域——街道,使城市的外部空间和建筑的内部空间融为一体,互相渗透。

5. 文化的共生

不同城市或者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都存在文化差异,发扬各地区文化的差异,鼓励不同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城市文化体系的发展。

总结:

杰拉尔德.迪克斯说过:“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是以一种简单然而是不断变化的方式表现着人类丰富多彩和永无止境的创作活动。”城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和观点的形成过程,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工业社会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普及,把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带到世界各地,地域文化受到冲击,各地都出现了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方盒子,城市变得趋同和缺乏人情味。地域文化的丢失导致人们对城市环境缺乏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如今,随着工业社会模式向信息社会转型,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城市设计上的变化。工业社会追求的普遍性和同一性,而信息社会追求的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城市设计也应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不同价值观的共存。如何才能在信息时代的城市设计中保留城市原本的充满生活情趣、亲切宜人的街道和建筑,让异质文化像有机体一样可以和谐共处,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城市设计中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共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城市设计手法,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异质文化的共生,涵盖了城市的各个方面[3]。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需要通过新陈代谢进行循序的有机更新,保护有文化价值的部分,清除“死亡的城市细胞”,让“新细胞”更生,城市才会有活力,才能生生不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明.信息技术时代的城市社会与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

[2]黑川纪章.黑川紀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赵渺希.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策略——智慧城市热潮的冷思考[J].城市规划,2014,(1).

作者:张玮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 篇2:

基于McWiLL技术的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与应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城市生活的设计者一定要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文章从McWiLL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入手,来探究McWiLL技术的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McWiLL技术;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与应用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中心,因此,城市设计者们必须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来设计适合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无线数字化开始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快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些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无线通信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帮助城市设计者完成无线数字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McWiLL技术是近几年研发出的新型无线移动宽带互联网技术,在技术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 McWiLL技术概述

1.1 McWiLL技术的内涵

McWiLL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采用了许多关键技术,如CS-OFDMA、增强型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自适应调制编码、动态信道分配等关键技术都被McWiLL技术所采用。有了这么多关键技术的综合与运用,McWiLL技术很好的规避了以往无线通信技术的缺点,而且具有能够覆盖到更广的范围内、数据处理能力较强等优点。

1)CS-OFDMA技术的采用,使McWiLL技术传输数据具有可靠性。

CS-OFDMA技术一种融合的多址技术,CS-OFDMA技术成功的将SCDMA技术与OFDMA技术融合到一起,这两项技术的融合成功的克服了传统CDMA技术在宽带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传统CDMA技术在宽带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引起码间干扰,为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CS-OFDMA技术能够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同时,CS-OFDMA技术还可以有效的对抗其他方面的一些衰落与干扰,如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相邻小区的干扰。这些问题的规避,使McWiLL技术传输数据具有可靠性。

2)增强型智能天线的应用,使McWiLL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大的增强。

增强型智能天线是指,在原来SCDMA系统智能天线的基础上,采用增加相关的优化方案,如增加增强型空间零陷的方案。经过原有技术的升级换代,可以使原有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McWiLL技术的这一技术原理可以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增加增强型空间零陷优化方案,使McWiLL系统能够自动的将无线电信号调向所期望的方向;2)增强型空间智能天线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信号接收,有选择性的对信号进行处理;3)增强型智能天线可以排除干扰信号,并且能够优化信号质量。因此说,增强型智能天线关键技术的应用,使McWiLL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大大的增强。

1.2 McWiLL技术的特点

1)McWiLL技术具有链路预算高的特点。通过关键技术的融合,使McWiLL技术具有链路预算高的特点。具有链路预算高的特点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McWiLL系统的无线覆盖范围将会更加广泛。如果某项无线技术和McWiLL技术的覆盖范围相同,那么同等情况下,McWiLL系统所需要的基站的数量要比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要少,基站的数量少了,维护的费用自然而然就降低了。②McWiLL系统具有室内覆盖效果佳的优势。

2)McWiLL系统可以提供超大容量的语音业务以及宽窄带融合业务。McWiLL系统对于语音业务和宽窄带融合业务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因此和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功能更加强大。

3)McWiLL系统所耗费的成本较低。

McWiLL系统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大基站小终端”的设计理念,和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基站的建设成本大体相当,但终端产品所耗费的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2 McWiLL技术在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2.1 无线数字城市概述

无线数字城市这一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比较陌生,似乎“无线”“数字”和城市设计与建设没有任何关系。近些年来,无线数字城市设计理念开始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无线数字城市设计理念来源于当下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高品质要求。无线数字城市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定义,经过调查,笔者认为无线数字城市就是指将当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当中去,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的缩短,让人们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网络服务,这也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要求,让人们切身的感受到科学技术以及数字化时代带给大家的益处,这应该是无线数字城市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

2.2 McWiLL技术在无线数字城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会更加的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联系更加的方便与快捷。

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信息兴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正在花大力气开展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发展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将国家的重要产业推向高、精、尖发展领域,实现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因此,加快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步伐有利于实现“信息兴业”,有利于带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后劲,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打造移动互联网,落实“信息惠民”。

无线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也是落实“惠民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无线数字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固定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无线数字城市建设将围绕贯彻国家信息化战略之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缩小数字鸿沟等战略行动计划,突出以人为本,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着力解决好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让社会大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问题,实现信息服务均衡、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翼.无线通信技术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2]王朝林.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在应用电子产品中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2.

作者:夏江舟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 篇3:

当下历史建筑与环境的知觉体验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需要建立契合的场所精神,将人们带入建筑的知觉体验当中去。通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结合图底关系理论、关联耦合理论及场所分析理论,分析当下历史建筑和环境的知觉体验。

【关键词】图底;关联耦合;场所精神;知觉体验

在这个呼吁生态、有机生活的年代,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注重体验环境与居住的契合感。当下是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高度结合的时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建筑工业等各个领域都在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要求不断更新,力求创新。尤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它包罗万象,总是以推陈出新为宗旨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但同时各城市之间也在不断互相模仿。当人们意识到城市设计中大量拆迁、改建的时候,某些场所在消失,某些记忆在消失,某些情感也在消失,对于城市设计中建筑环境所营造的气氛也就开始了反思。

只有人和环境之间发生互动,才感觉到城市、建筑、环境、人有着怎样的情感知觉链接或一定领域内体验到的归属感。“知觉是人体器官借以解释和组织感觉去产生有关世界概念的一个富有意义的体验过程”[1]。“知觉和体验的获得是通过身体与身体在空间和环境中的运动进行的”[2]。当下建筑环境的营造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具有现代烙印的环境,一种是传统沉淀下来的环境。摩天大楼之间,窄街小巷的回忆;车水马龙的拥堵,羊肠小道的安逸;各大商场百货,市井里的乡情……这些都构成了城市环境。基于近年来城市设计理论的演变,“制造场所”成为焦点,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推出了三则命题大纲:图底关系理论,关联耦合理论和场所分析理论---并称为完整步骤的城市设计理论。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最后需要建立契合的场所精神,将人们带入建筑的知觉体验当中去。在加快城市化进度的同时,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要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知觉体验,留住历史建筑环境中的场所精神,或是让场所精神回归。

1.体验图底关系

1.1 图底理论和知觉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时间上具有延续性,保留至今,必定要经过不断修缮,不断改进。时间会冲刷掉其建立之初的痕迹,亦会赋予它因变更而留下的痕迹,就当下的环境而言此过程是“图形”形成的阶段。我们在看待事物的同时要有一种置换心理,图与底的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图形与底片置换的现象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音译,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底片”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3]。通常的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五感觉的“触觉”[4]。人通过这五种感觉去体会对建筑、环境和场所产生的情感,所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亦是这个道理,也就可以说建筑与环境的契合是建筑产生场所体验的关键因素。

1.2 宽窄巷子体验

历史街区文化改造中,成都宽窄巷子是成功的一例。宽窄巷子先前曾是清朝时期驻守的八旗清兵的住所,宽巷子提供给军官居住,士兵则混居在窄巷子,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宽巷子慢慢发展成达官贵人居住的高尚社区 ,窄巷子则成为平民聚居的大杂院。于2003年,成都市启动改造宽窄巷子。从街到巷、从门厅到院落、从室内到室外、从私密空间到开放空间,宽窄巷子的改造完整而有序。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呈现出图底关系,虚实平衡,整体和谐。

走进宽窄巷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依次排开;建筑外部空间得到充分应用,这是结合了成都的文化,成都曾经称为少城,而这里要展示的就是“最成都”(见图1)。喝茶、打麻将、吹堂风等这些活动在宽窄巷子里会显得亲切自然。街道、建筑外部空间被充分驾驭,体现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有效整合,使宽窄巷子成功保留了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使老成都的“慢”生活再现,“闲”生活再现,同时也有“新”生活体现出来。在这里,能欣赏到川西民居的格调以及传统的织锦陶艺;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宽窄巷子以一种低姿态穿插其中,未尝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建筑外部环境也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这里是建筑与环境共同营造的一帧动态、有机、完整的画面,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见图2)。青砖瓦砾下的市井小巷迎合了成都人的性格——在慢中体会市井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正是宽窄巷子宽窄有度,才使得成都从容;正是这种亲身的体验,才能踏着历史车轮的辙痕,去品味本土的文化气息。

2.历史街区在城市环境中的耦合体验

关联耦合关系,就是通过活动者的体验线路将城市的重要场所联系起来,产生一种连续的知觉体验。关联耦合理论强调城市环境中功能和视觉的联系以及秩序感。

上海新天地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是新天地重生的过程,是上海历史文化再现的过程。曾经的上海,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为营的小镇。因其是良好的港口,19世纪末开始展露锋芒,成为中西贸易重要的港口,改革开放后,上海更是发展迅速,已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新天地有近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街区,就像北京四合院一样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象征。由于昔日的石库门已经不再适合当代人的居住空间结构要求,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进行大型重建与开发,石库门也正在消失。

在改造这片老街区时的理念就是:改变原来的居住功能,注入商业活力,把百年的石库门街区改造成具有商业活力的新天地,整合功能,融入知觉体验。与这个国际化城市的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上海。新天地以实业路为界,分为南里和北里两大区,将新天地中央部分违章的旧建筑拆除后,形成了贯通南北的线性空间;自北里入口进入该空间,看到逐步展开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开放空间,到南里现代建筑围合的广场终止。北里以石库门建筑为主,保留了细窄的道路空间(见图3);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构成商业中心。新天地的改造采用了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空间结构,并引进新生活的做法,这在我国历史街区改造中属首例(见图4)。

在整合城市文脉环境的层面上,新天地留住了老上海,又为她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连续性的开放空间,形成一种对城市的文化背景、生活本色、传统风貌等要素的整体的印象,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城市。把本来无序的客体通过城市设计中的街道、步行廊道、线性开放空间等联系起来,形成循环流线的图式,而不是空间格局。建筑场所之间被整合,给人的知觉体验就是感动的,有活力的。人作为体验者,一系列的活动把整个空间场所无形中“串联”起来,加强新与旧的联系。新与旧边界的耦合,知觉与体验的耦合,建筑与环境的整合,俨然在大都市的繁华中获取一份从容。

3.场所精神回归的知觉体验

3.1 中山路的场所精神

诺伯格?舒尔茨曾提到呼唤场所精神。其实场所精神是一个古罗马的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有赖于人与环境之间在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却在一个营造的特定空间中,人们往往有定向和认同两种认知感。定向是空间内具有的指向性,即告诉人们身在何处,从而肯定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产生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认识和肯定其中存在的文化,获得归属感。简言之,人们在一定的环境场所内,获取安全感与归属感,就会产生场所精神。

杭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回归当时的场所精神。古时候的南宋御街,曾是杭州旧城的中轴线,也是商业中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何做到保持历史性和原真性,并且能呈现当时市井生活的历史气息。建筑师王澍在研究改造方案之后,决定减缩原有道路,以增添市井气息;保护古建筑以及临时搭建物,留住“场所”;搬迁置换部分原住民,保持原真性;而且还引水入街,营造南宋园林气息。现在中山路在恢复原生态的同时也留住了场所精神(见图5、6)。

杭州人往往能感受到昔日杭州老街的韵味:沿着杭州的中山路从南到北看,南宋皇城御街、明代钟古楼、清代老字商号、民国时期的市井生活、20世纪建国初期的岁月痕迹、直至现在的繁华都市气息等,一条杭州历史的文脉就清晰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走在街道上,品味着老建筑,这里是杭州的根和魂。过往是“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的繁华景象,而现在当杭州人漫步中山路,踏上这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时,会把脚步放得更慢,产生定向感和认同感。

3.2 回应场所精神的知觉体验

体验特定场所中所具有的氛围,人必定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是由次要角色到主要角色的转换。场所精神的本质在于领悟实体空间的文化含义及人性特征。在营造环境的同时,注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回应,留住场所,使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注重人性特征,便是挖掘了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人们记忆深处的种种物体和空间,只有相契合,才能在当下所看到的建筑中产生回应。“探寻建筑的根源性与当下生活的契合关系,具体的体验和知觉才是最重要的”[5]。

走在宽窄巷子,看着长达400米的文化墙,用手去体验它的质感,触觉上的真实感会与心灵撞击;况且是由历史城砖构成,在视觉上又有一定的冲击;坐下来喝茶,观赏老建筑,穿斗式的川西民居,门头出檐比较大却与老北京的垂花门有些相似。穿过石库门,体验旧上海的气息,这个百年之前还是小镇的地方,如今俨然是一座世界名城,敲打石门,踏着细石碎路,这些知觉体验让人不禁想象出上海人在弄堂里忙碌起居生活的身影。而中山路的“杭州九墙”,一个个四方墙面,墙里嵌着老式自行车、木楼梯、老电表、换气扇、木箱子、煤炉等老物件;可以看到过往生活的象征,记忆顿时就会回放过去的岁月和生活碎片。在这些历史街区中,简单的知觉体验,就能让人们感慨、悸动,有所回应。

4.结语

通过体验使许多时空要素连在一起,从而建立一种有意味、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所感[6]。换句话说适合人的尺度,环境与主题恰当地结合,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才会凸显,这正是人们的知觉体验过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一要求,与之有关的建筑形式、建筑环境、建筑肌理、建筑材料等都必须要求与人性特征相吻合,才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历史街区是在一个地方的特定产物,有浓重的本土特色,也符合当地人们对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心理,与环境的融合,即因地制宜,才能造就建筑的本色。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往往受多方面因素限制,比如文化审美、经济基础、建筑功能等,当下历史建筑的功能亦在演变,它不单单静止在原地,像是被封存起来的文物;它应该是动态的,生长的,可持续的。

无论是宽窄巷子还是新天地和中山路,都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功的例子,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能够营造场所空间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更让人在其中有知觉的体验。既代表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又常常是当地原有居民的生活写照,也是这个“大拆大建”社会浪潮中应该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互联网:http://baike.baidu.com/view/ 73571.htm。

[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文敏,风土?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书城,2010(8):6。

[6]周术,郝曙光,温亚斌,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9.7:249。

作者简介:

崔云云(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作者:崔云云 魏晋鹏

上一篇: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影子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