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同时也提供了使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试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摘 要:《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初步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雏形和框架,把实践作为新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伴随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文章旨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观指导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阐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作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第一次确立了实践的观点,把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确立下来,这也是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标志。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他们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他们的决定论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不能够从客观事物本身的能动作用去理解,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机械的、缺乏科学性的。虽然唯心主义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能动性,但是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他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的空间,认为人是思想的主体,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存在的产物,所以把人与自然都看作“感性客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第一次把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根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认为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基本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制约并支配着人的活动,人是受动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同时人又可以在认识自然中改造自然来造福于民。而实践正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实践是主观鉴之于客观的桥梁。因此把《提纲》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
《提纲》还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也认可这个观点,他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定要亲口尝一尝。只有亲身的实践,才知道答案是什么。费尔巴哈的问题所在就是在真理的检验标准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直观地、或形而上学地判断失误真理性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所在。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来认识事物,检验真理性。
《提纲》阐明了实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作用,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观点具有直接的片面性,环境不仅可以决定人,人同样也可以改变环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强调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认识事物。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主体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就可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创造环境,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这样环境也可以受到主体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说,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统一。英雄史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时势造英雄。人们对英雄有崇拜的情感,但是并不能就因此丧失自己的思想,什么都听从于领袖和英雄。实践是劳动的源泉,也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英雄有他本身的权威,我们仍不能笼统地认可英雄决定论。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人民群众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社会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动力。
《提纲》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阐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社会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存在为社会实践所创造,同时,社会存在又为社会实践提供历史的前提。因此,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而社会存在则是社会实践的静态凝结,因此社会实践同社会存在一样决定社会意识。
过去的旧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轻视或无视实践的作用。把实践远远地排除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外。他们只是用哲学在解释这个世界。而马克思比他们高明之所在就是,他认为哲学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而且也可以来改变世界。他关注实践的作用,重视实践与社会创造的关系,这无疑是哲学史上里程碑意义上的变革。社会实践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时,也相应地具有时代特点。这就希望有洞察力的人,具有批判性的精神,用创新的眼光去面对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源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关系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而且还依靠自然界生产。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我们的追求,但人与自然的分化又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时地进行调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与自然存在矛盾的时候,要转变实践活动的方式,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两者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律。当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遵循自然规律必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的实践方式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时间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都得益于我国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经济大幅提高生产力大大加强,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环境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程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具体的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发展、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导致生态环境破换有很多原因。比如,人口基数大,能承受的环境承载力比较低下;市场压力大,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政,多一些地享用并不会加大总成本;工业方面的压力比较大,要想国家富强,首先要发展经济。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发展工业无异于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较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会牺牲环境为代价。针对生态恶化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得到树立,生态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让我们看清了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到了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但要做好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前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随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到国家的战略层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时代任务
经济快速地发展,时代的呼唤,生态文明建设也已经提高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实践观中有这样一点,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体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都是伴随生态文明建设而展开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批判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克强同志和张高丽同志也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过批示。
(一)实施绿色拉动战略鼓励居民绿色消费
就北京而言,现在地下交通贯穿北京的东西南北,公交线路也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问题。市面上推出的滴滴出行APP也可以帮助乘客快速地打到车,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便捷的服务可以促进居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推出了一些计步器的APP,鼓励大家多走路,可以换取能量值在朋友圈里排名秀一秀,带动其他的朋友一起加入走路一族。时下推出的活动,为了大家出行便捷,呼吁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北京多一些蓝天而努力。除了绿色出行以外,北京市政府也在着力推动家电节能补助政策。每个家庭购买节能的家电商品,补贴标准从8%~20%不等。实施节能减排商品补贴政策对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规范化、便利化”有重要的意义作用。
(二)着力解决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北京的雾霾天气很多,严重的达到了红色预警。北京很多中小学被迫停课,很多单位也实行了弹性的工作时间。雾霾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PM2.5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残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这种可吸入肺部的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治理雾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政府高度重视,也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缓解这一大气污染现象。比如,加大植被的覆盖范围;减少露天烧烤;机动车排放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私家车行驶,进行单双号限行,呼吁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尾气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三)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建设节约社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生态文明观念也在深入人心。塑料袋是一种很难降解的材料,长期累积会大大污染环境。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农贸市场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可免费提供购物袋。呼吁大家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市场上流通着很多漂亮的布料购物袋,可以循环长久地利用。呼吁大家承担环境责任、绿色消费。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政府提出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并对一些新能源开发的项目予以政策支持,对需求者们以财政的补贴。比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项目,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予以补贴,并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带动大家对节能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北京 100089)
(责编:贾伟)
作者:王雅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同时也提供了使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牢牢抓住实践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结合点,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将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役中取得全面的胜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基础
文献标识码:A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最初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的实践观点有两层内涵,一层是道德德性,一层是日常生活实践智慧,之后的是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只是片面的、单一的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点的一部分,直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从总体上、从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上提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1.1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与认识论相结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和被改造的过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认为人是通过感觉器官去认识事物的,而不是通过实践活动,虽然他把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并没有从改造和被改造这个根本的关系上去理解。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正确的理解了在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他认为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的活动对象。实践把主体和客体区分开,但同时也是二者的共同环节和联系。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正是由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才使我们认识到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其他,而是实践。
1.2 马克思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基本原理
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要借鉴前人的历史经验使社会不断发展前进就必须要了解历史,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马克思通过实践观,把对其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解释了历史的发展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本质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社会要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前进的实践。
1.3 马克思从实践观出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意义,并阐明了其历史使命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但是,旧的哲学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只是对世界做出了简单的说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作为其理论基石,不仅科学的解释了世界,更告诉我们要能动的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真正的成为了世界不断发展的力量。
2 全面深化改革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实现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具体化,使理论现实可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现在新世纪的2014年,我国在这36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改革开放的36年里,马克思主义呈现了无限的活力,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之花。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在现在的中国,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发展中国。
但是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在逐步上升,随之而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出现。例如,现在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面对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分析并找到解决的途径。这次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深刻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实现途径。
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它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措施,从政府的方面,也提出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之所以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会提出这样的措施和条例,正是由于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把实践观运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然而邓小平同志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生产中发现,计划经济容易产生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而这会阻碍我国的发展,于是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市场经济,从此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大踏步的时代。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经济政策,来使我国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我们还能看到一条: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说明我国的法律制度正在不断的适应中国的国情,并将持续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我们不仅要从全国的违法案件中看到我们法律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去完善,同时,更要在平时将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观念通过实践活动传达到我们全国人民的心中,使我们的国家真正的成为一个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法治大国。
在《决定》中,同时也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和我们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最紧密的环节。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发展经济,而这种不管不顾的发展导致当地的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当地居民因为污染而患病甚至死亡的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北方由于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而造成的沙尘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放眼全球,南极臭氧空洞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珍惜动物濒临灭亡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都在影响着我们人类的发展,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环境将无法承载我们的实践活动,甚至导致我们无法生存。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必须要全民一起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变我们的自然环境,它关系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只有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得到和谐的永续发展。
3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纵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每一条每一项都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但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才是我们面临的难题。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关于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是一句话一篇文章就能简单说明的,它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结合真正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它,中央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是我们简单学习一下就能够理解其真正的目的的,所有的这些理论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习,我们也只有在真正的理解了这些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后才能更好的使其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的让这些理论化为我们前进的无上动力。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我们当前最核心的部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正是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正是说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吃透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掌握全面深化改革文件中传达的精神和要求,更要使理论上升到理性把握,真正的能够运用到我们的实践活动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全面深化改革又更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二者的结合将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张婷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摘 要]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高度,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最新成果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它以往的哲学观点,有鲜明的独特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发展,认识的创造性和创造性的认识源于实践的创造性本质,一种理论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均是实践创造的结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感性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讲的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它确立了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的根本途径,即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从科学实践观出发,被旧唯物主义只是当作“感性存在”的人,现在则被理解为从事着感性活动的主体;被旧唯物主义在直观中静止、孤立、片面看待的世界,现在则被理解为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发展的历史过程。这样,它就是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2]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3]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来,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十分注重实践的作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革命和建设,都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党的历史上十分重视哲学的实践功能。毛泽东正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才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1937年7月,毛泽东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重塑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灵魂。1938年8月毛泽东的又一名著《矛盾论》成为继《实践论》之后又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都是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2.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获得了新发展。其特点在于它不是以系统的理论形态出现的“纯哲学”,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哲学、求实哲学,它比毛泽东哲学更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实践性、应用性。[4]邓小平理论在最大程度上和最广泛的范围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现代化事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论、实践目的论、实践形式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这一思想不仅进一步回答和发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且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对第二个实践主题认识的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新发展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审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主要的是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准确的理论定位,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过去,人们往往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继续强调这一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里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这里的发展是第一要义,实际上是科学发展是第一要义。同时,报告对发展理念作了进一步拓展,提出“实现三个发展”。一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三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靠发展。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等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6]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使之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是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是从广度和静态上说的,讲的是发展内容;协调是从动态着眼的,是说发展要在运动中实现平衡,进而保证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是讲发展时间前后的不间断性,它要求和保证全面发展的各部分内容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运用,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表明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加符合发展的要求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表述既抽象又具体,涵盖面很大,它不仅提出了“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核心理念,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实施方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究竟“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统筹发展的思想,一是把统筹和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其提升到指导方针的层面,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保证;二是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相比,胡锦涛所说的统筹发展,扩展了统筹的范围和覆盖面,统筹是全面的统筹,全社会的统筹,各方面的统筹;三是明确把“五个统筹”作为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它既是我们发展的指针,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思想统一起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7]
四、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艰辛探索,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观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认真总结关于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层次清晰、体系严密、特点鲜明,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8.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9.
[6][7]《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刘金旭
作者:刘海博 王 勇
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doc_-_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05-28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1-12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09-27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10-17
马克思公益实践活动总结06-10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07-25
马克思社会实践作业10-0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06-11
马克思论文07-27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