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实践作业(共8篇)
本学期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进行:
一、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目的是引导同学们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或相关的哲学、经济学著作,熟悉经典论断,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思想。(阅读书目另附)
要求:每人撰写一篇读书报告。其基本格式:阅读篇名、简要背景、主要内容、典型观点、评论体会。
二、社会调查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这一主题,开展社会调查。
1、实施要求:
(1)5-8人为一组,自由组合。调研课题由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时事热点拟出提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行拟提,但须取得任课老师认可。
(2)拟就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及统计数据和走访原始记录需上交。
(3)要求调查小组根据调研的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写出一份3000-5000字的调查报告,除此之外,每人需上交一份千字的调查感言。
(4)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完成。
2、选题参考:
(1)龙岩市新农村建设调查(可以把调查的范围限定在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
(2)2011年龙岩市城区农民工生存状况、就业状况、收入状况、安居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和子女就学状况调查
(3)2011年龙岩市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农村和街道、社区等)。
(4)2011年龙岩市城乡居民出行状况调查
一、人与动物和谐发展
说到人与动物的关系, 我们不得不提到猿, 这是最能够直接说明关系的方式。人与动物其实都是一样存在生命力和思想的。唯一矛盾的就是语言的不统一, 每个物种有每个物种的生长圈, 就像你不明白别人的想法和生活是一个道理。但是这些不同的圈是相互交织的, 谁也离不开谁, 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是需要一些必须的条件才能在地球上生存的, 光有人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生态系统环环相扣,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以说成是鱼和水的关系, 离开了便不能生存。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比如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人与人和谐发展
人与人相处之道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中国, 这个以人情来做事的国家, 学会与人相处乃是我们生活之本。我们每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定, 和谐的社会里, 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摇篮, 人乃立国之本, 同样的只有我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属于我们的美好家园, 使我们的社会真正的成为一个和谐社会。
以上是和谐社会中需要去维持的三层关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内容, 那么既然我们是马克思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那么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与之有些不可或缺的联系。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的社会形态, 而和谐是二十一世纪的核心词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成了在本世纪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国际形势相当严峻, 相对于国外而言,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比较平静的, 这与我们一直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关, 我们也需要一直保持这样子的一种状态, 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个基本特征, 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便与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那么我们怎么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 和谐是一种感觉或者意识, 就像鱼翁与富翁故事中所折射出的哲理一样。因此, 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和谐的思想理念。思想理念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不同的思想理念对和谐与否理解是不同的。
尽管和谐思想理念需要建立, 以德治国的提议也很有道理。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公正公平执行法律制度方面的诸多问题。就像对自由的理解, 普通老百姓与服刑犯人的认识总是不同的。人的自私和懒惰本性只靠念道德经, 没有法律制度的束缚, 也不可能建立和谐社会。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需要理念, 更需要法律法规来约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正义感, 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讲文明懂礼貌, 做一个四有新人。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友善对待他人。遵纪守法, 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提高自制力。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等等, 这些都是本应做好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前, 我们也千万马虎不得, 要严格要求自己, 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小结
以上文章是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就是说的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的道理, 又由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关系, 随后就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作为当代的青年, 我们又应该怎么去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和谐社会的构建一臂之力, 在本文中都有涉及到。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愚见, 希望大家能有所帮助。
摘要: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 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 就形成了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 此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性作用, 本文就主要研究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层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福敏, 王国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5) .
[2]索军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9 (04) .
关键词:社会分层 阶级 阶级斗争
一、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的立足点是“唯物史观”,观察角度是“批判角度”。前者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取向,后者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的传统。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与现象都基于这个基础;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内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从而也就决定了相应的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将物质始终居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于是在微观上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差异就本质上决定了他们外在大体行为上的差异;在宏观上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单位条件下生产物质的能力——生产力就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状态,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而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由政治、文化、思想观点与制度构成的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强调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因此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在破坏社会结构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二)批判角度。
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学理论传统,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它“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和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他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的批判观察角度决定了马克思对现状的观察是一种暂时性的,所以他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历史动态发展的时间轴上,并以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改变现状的殷切希望。此外,其批判角度也决定了马克思采用一种辨证的方式重点关注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成了马克思理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阶级与阶级关系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到阶级的概念。明确的阶级概念是由列宁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有两个内容,一个阶级处于是生产发展历史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另一个阶级是在这个特定阶段中某个具有共同特征的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前者表明了阶级的历史性,后者决定了阶级的同一性。从马克思对阶级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阶级是与经济生产地位相关的。
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历史上阶级发展的过程。首先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使财富的积累和占有他人劳动成为可能,接着对财富的追求使原始社会解体,阶级产生,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相互对立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随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又进入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主要的对立阶级;工业革命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着社会,广大无产阶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这其中,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是马克思阶级理论阐述的重点。马克思立足于他的唯物史观,从资本的发展和扩大,得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类阶级日益分裂并各自扩大阵营的结论。
在论述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无一例外的强调冲突,他断定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显示出他的观察带有明显的批判性视角。
马克思的这种批判性聚焦在两个方面的不公平基础上:其一是阶级的产生缘于一部分人不公平的占有了社会剩余产品,资本的积累、私有制的建立导致了原始的剥削,于是社会上的各成员在生产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阶级产生了;其二是社会上的对立阶级在争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和利润时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此,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发展,剥削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贫富差距也就拉得越大,于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只会越来越激烈。
(二)关于阶级地位与阶级流动
马克思承认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消灭了特权,使人与人之间在表面上“平等”了。但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资产阶级处于一种统治和剥削的地位,而无产阶级则处于被统治和被剥削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流动几乎越来越不可能实现。在他的理论推导中,马克思分别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给出了两个理论假设,这两个理论假设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上下层之间存在极大地流动障碍。
第一个假设是资产阶级以尽可能的获得最大利润为己任。马克思断定“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资产阶级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以积累财富,并用这些增长的财富来为下一轮剥削作准备。这一过程决定了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始终处于上层的地位。
第二个假设是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在马克思看来,这一贫困化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机器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机器的采用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简化了作坊内部工人的职能,扩大了资本积累,使人进一步被分割”。 其结果是,一方面劳动操作简单化,一方面是无产阶级中出现日趋严重的过剩人口,于是马克思就得出了无产阶级不可避免的贫困化走势。
在马克思看来,也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面上的“人人平等”事实上掩藏了阶级地位之间由于贫富不均而致的在生产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冲突才始终无法消除。因此,马克思说“阶级决定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决定他们的个人命运,使他们受它支配。”
(三)关于共同的阶级意识。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第一位,物质决定意识,因此,阶级意识是直接与阶级地位相联系的。马克思从他的唯物史观出发,得出了处于相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的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集中表现在两个主要阶级之间意识的迥然各异。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这便是资产阶级的共同意识。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也是由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因此,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最具有革命性的。
由上,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 就不太困难了,从根本上说,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认为阶级意识已经在本质上在形成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决定了。
(四)阶级行动与社会发展。
既然相同的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意识,它们自然也会产生出相应的阶级行动,这种行动针对不同的阶级而言其外在表现自然是不同的。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组成了国家作为维护他们进行暴力剥削的工具。通过国家,统治阶级拥有了“合法”的权力和工具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也保证了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之间冲突的规范性以缓解内部的矛盾。
与之相对应的,被统治阶级的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他们的反抗行动。马克思从经济利益出发,得出了无产阶级的共同行动特征——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他还明确论述到这种阶级联合行动是无可避免的,他说“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很显然,马克思的批判性视角决定了他对这种“矛盾”是持肯定态度的,是阶级斗争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无一例外都是由于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当旧的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推出历史舞台,而总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一切权力来维护腐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所以只有通过革命阶级的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五)关于未来的阶级走向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提到了不可避免的阶级消亡的趋势,这个趋势是通过一次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决战并伴随着后者理所当然的胜利而实现的。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推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一次次突破旧有的生产关系,接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又促成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当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全球化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时候,他们的联合使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上层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则由于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而无力倾销商品从而终于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加重了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总决战号角就在这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刻吹响。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会消灭所有阶级的判断来源于他对阶级划分的认识。他认为共产主义阶段是没有阶级的,因为在这个社会形态中所有的人都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生产者的位置。所以,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它将失掉自己的阶级性质。这一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在马克思看来就挖掉了阶级存在的根基,阶级当然也就消灭了。
三.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以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分层的基础。
马克思判定社会分层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将个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为划分阶层的基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成为了他关于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倾向于在每种社会形态中寻找最主要的两大阶级作为这种社会形态的代表,而一个人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何等地位就决定了他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
(二)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作为可测量的分层客观尺度。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将个人行动、个人意识等都回归到个人所拥有的物质量的多少上。由于他(1972)认为“现实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的,相反,是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的意识。于是就得出了一个总的观念:应当用人们处在其中的社会关系来解释人们的思想方法” ,所以,一切地位差别最终都可以在社会现实中财产拥有量上的多寡上基本的辨别出来,个人物质拥有量的多少就可以直接作为判别其处于社会哪个相应层次的客观尺度。
(三)强调不同层级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上,马克思虽然认为社会分化是由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但这种分化同时也是导致社会出现纵向分层的直接原因。而伴随着分层出现的,是无处不在的阶级斗争。因此,在马克思的分层体系中,只要存在着社会上下的分层,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无可避免的定下了彼此关系的主调。
(四)对社会分层采用一种动态的观察角度。
马克思对社会的分析是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的,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层的变化,因此,马克思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一种带有历史性的动态的观察角度来论述“阶级”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笔下的“阶级”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的批判性留下了可存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俞长春、王寿昆.马克思主义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美]Jeffery C.Alexander.社会学二十讲[M].华夏出版社,2000.
4.[法]Raymond Aron.社会学主要思潮[M].华夏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列宁选集:第1、2、3、4卷[M].人民出版社,1960.
答: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背负的比以前更多了,我们经过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应更深入了解到明确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 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对于“幸福与财富关系”的这个专题,我首先想到的是2012年中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当时“你幸福吗”这句话成为了热搜词条。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采访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其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我不姓福,我姓王”。2012年的特别调查,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人的幸福度有了深入的思考。它的背后蕴藏着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心理等问题。本次实践报告我将用一个函数公式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述幸福与财富的关系。
如果让Y代表幸福感,X带表财富值。如果令Y=aX那么我就此讨论A 的取值。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将,幸福观是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人们的苦难。它所追求的是实现全世界人类的幸福它指出了人们能够幸福生活的思路和方法。在哲学视野里,幸福理念和人性理论及人生价值观密不可分。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人类思想家有一个共识的:幸福是主体对自身以及环境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不存在差距,或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差距的一种心理状态。幸福作为人类最高的目的,是最高的善,是人类终极价值的体现。
通常人们认为富有者比贫困者要幸福得多。许多正面词汇如富足、快乐、安康、美好等永远是和幸福感连在一起的。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与“绝对财富”相比,“相对财富”的增加才是幸福感增加的真正原因。也即不管收入的具体数字是多少,只要和同类人相比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感到骄傲和幸福,这种源于财富的幸福感大部分来自于“比较快感”。我们通常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在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总是与比他们强的比,于是挫折感、焦虑感由比较而生,幸福感便随之降低。
弗兰克所说,人们实际上所要求的最终并不是幸福生活本身,而是某种构成幸福生活的因素。这就是说,一旦幸福生活的根据出现,幸福就到来,快乐就到来。而财富,仅仅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因素之一。就哲学视野而言,幸福理念和人性理论及人生价值观密不可分。
幸福是人类最高的目的,是最高的善,是人类终极价值的体现。财富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手段,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在当今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同步增加,甚至出现了相悖的现象。幸福感通常与财富值密切相连,财富值对幸福感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改变。结论不一定是绝对的。
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而关于幸福感的许多调查也揭示:在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富裕社会里,财富的增加,甚至还伴随着幸福感的下降。在过去30年里,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一倍,形容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口比例下降了约5%,或者说减少了大概1400万人。此外,人群中患临床抑郁症的人比以前更多。
一个在日本人中间所做的测试反映了这种现象的现实性以及幸福感的主观性:
1960年代的日本曾经是一个穷国,但从此后的20多年间,其个人平均所得上升了许多 倍,然而,1987年的日本人平均幸福水平并未比1960年更高,尽管他们拥有了比以前更 多的洗衣机、汽车、照相机和其它物质,但他们的幸福感等级并没有取得意义重大的提 高。同样的状况在其他富裕国家也普遍存在。还有一个较为惊悚的例子 大量的统计也表明,在美国大学生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因,位居交通事故之后。同时,自杀未遂的数目增长了15倍。在被问及此类自杀未遂 者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时,有85%的学生表示在其生活中再也看不到任何意义,而其中有 93%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健康的,他们经济状况良好,与其家庭的关系也极为和 睦,他们在社交生活中精力充沛,对其学业的进步也感到满意。
所以依据我个人的观点,在其他条件,如身体状况,环境压力,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且这个人在生活经济水平不高幸福与财富成正比,但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所受教育程度,个人价值观,需要层次等方面的差异性。比例系数的大小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对于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100元钱,和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来讲,后者带给他的幸福度更大。而对于一位企业家来将,做慈善事业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幸福感。最典型的例子我认为就是陈光标,作为一名企业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金钱帮助他人,为他带来无比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帝王是封建统治中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帝王的路途确是崎岖艰险,因而,稍有差迟,却要走向死于非命的末路。
在中国的历史中,帝王无疑意味着尊贵,威严,高高在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提及此词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是在《故宫的记忆》雄浑震撼的配乐中,百官跪拜,黄袍加身的九五之尊登坐龙椅,俯视满朝文武。他们坐在权力的巅峰之上,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世人的眼里,充当着“神”,充当着“天之子”。他们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穷极人生的享乐。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天下人都是他们的奴仆。正因为如此,为了争夺帝位,一代代的人们演绎了无数血淋淋的让人心酸之作,帝王也就成了一个风险最高的职业。中华上下5000年,成帝者不下300,却有近100位未得好死。比如被杀死、或被逼自杀的帝王就有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后梁的三个皇帝朱全忠、朱友硅、朱友贞等等;被毒死的有西汉的平帝刘衍(被王莽毒死);东汉质帝刘缵(被梁冀毒死);西晋的惠帝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等等;直接因纵欲过度而死的有: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荒淫过度而死);北齐的高洋(因酒色过度,不能进食而亡)。间接因纵欲而死的就无法统计了。因服丹药中毒而死的有东晋哀帝司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或说被宦官杀死),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明世宗朱厚熄等。死得不明不白的有明惠帝朱允坟、明代宗朱祁钰、明光宗朱常洛、清雍正等。
这些帝王的人生悲剧其实预示着中国封建制度的最终消亡,这本书通过对部分帝王离奇死亡的关注,揭密他们被权力异化的人生悲剧过程。当我在茶余饭后品味藏在神秘宫帷后面的另类生活之时,历史的种种令我不得不思考这些帝王命运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轮回。把天下攫为几有是古来所谓“有志者”或“野心家”的最大愿望。纵观古今,皇位宝座下处处是阴谋的寒光,心术的剑影。真能终有一天稳坐皇帝龙椅之上、称孤道寡者,往往也如坐针毡。日子过得惊心动魄,有的帝王就是因惊吓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人登峰造极之后,对于跌下去是有多么恐惧,更何况是赌上了一生的荣誉与性命。
历史上父子之间为争夺帝位骨肉相残的事例很多,尤其是儿子操刀,父亲毙命,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已经成了历史的怪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是父亲在位时间太久,老而不死,儿子等不及了,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早点把老子送上不归路。二是自己并非父皇选定的接班人,于是阴谋篡位,一旦成功,不但父皇脑袋搬家,往往株连其他亲人。也就是说,顺者昌,逆者亡,不管你是谁,碍事者杀无赦。三是父皇昏庸,胡作非为,欺儿霸媳,儿子冲天一怒,做了杀父逆子。其实是为国除害。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做儿子的盯着父亲的龙椅。由此可见,皇帝这个职位的风险何其高也,不用说外人了,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成了潜在的杀手。父死子登基,骨肉相残,人对于欲望的追求将人性泯灭了,我们都有欲望,然而,希望我们都时刻拥有任性。
后妃制为帝王提供了任意而为的方便,而对众多女人来说,一入后宫自己无形中就被引入了竞争机制——争皇帝的宠幸。她们各有各的资本,也各有各的办法。争到皇帝的宠幸就拥有了一切,否则,只能 “红颜暗老白发新”,“一生遂向空房宿”,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后宫中的女人为登上女人生存的峰巅,有的以德行开路,有的用色相架桥,也有的以生育子嗣做最后一搏。不管是走哪条道,策略和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目的达到,坐上后位,参政、干政的招数和结果也是形形色色:辅佐皇帝、安邦定国者有之;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帝王就命丧在这些身边的女人之手。我看过一本书上说“让红颜成为祸水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身为女生,我并不完全认同,可是事实总是存在太多前提需要叙述阐明,所以,我们只为牺牲者叹息,并告诉自己其中的厉害种种。
在古代皇宫中,宦官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有特殊的身躯、特殊的形象,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代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而不男不女的宦官则可以尽情穿梭于后宫佳丽之间,既为畸形之人,就可以行畸形之事。抛弃常人的尊严,以俳优自居,以主上戏弄为荣。在接通了自己与帝王和后妃的联系之后,在宫廷的明处或暗处,宦官都争到了位置和发言权,就放开胆子尽情上窜下跳、大行其道。本来是可怜可悲的一群,然而在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却发挥着穿针引线、左右疏通,甚至连正常人想也不敢想的政治中枢作用,有的宦官甚至权大欺主,大刀向帝王头上砍去。宦臣本身应该是一个很复杂矛盾的角色,可能他们是为前途甘愿入宫,可能他们是为生计被迫入宫,若为后者,则必是生活不及,皇帝治理不周,其心理也必定深积怨恨,加之与人接触甚密,机会较大臣皇子而言也更多,各种因素致使宦官弑君得逞。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明令禁止宦官读书,干政,违者斩,然其死后却没有了这项规章。从各方面看,小人身边站,不得不提防。
“自古帝王多淫棍”,古代帝王拥有数之不尽的后妃与宫女,无非为了发泄淫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从六国掠来的上万名宫人、女乐据为己有,大修宫室以蓄女作乐。汉代宫闱生活的淫乱也不逊色,皇帝们均在宫中蓄有大批美女供其淫乐,少则几千人,多则过万。魏晋时期,道家宣扬的房中术,为统治者的荒淫与纵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清王朝,荒淫早已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制度”,清代独创“翻牌制度”。翻到哪个妃嫔的名下,才有可能去承受皇帝的恩泽。正因为帝王们如此荒淫,所以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帝王因纵欲而早早地奔赴黄泉。此一末路实在荒唐可笑,可是史实如此,不得不花时间反省思考,“务实”才是真正长久之道。
皇帝的权力附着于皇帝身上时,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如果皇权游离于一旁、或权力之柄操之于他人之手,双方发生你死我活的冲突,结果不是弄权者被杀就是皇帝成为牺牲品。外戚较之大臣更容易干政,而权臣是皇帝在朝中真正的政敌。权臣的权力大到能够废立皇帝的时候,皇帝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权臣之所以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凭借的是智谋和勇气,这种本领远胜于昏狂无知的少年皇帝。而且历史有时还给图谋做皇帝的权臣提供道义上的机会,即某些在位的狂躁肆虐的皇帝实在该杀,其被杀乃是自取其祸。
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 每经历一次大的社会分工, 便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一步。在人类文化初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地域分工日益走向固定化, 在水草丰茂的地区人们开始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 而在平原水土肥沃地区发展了专门的农业生产。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此而来。社会分工必然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在此同时, 社会财富增加并且生产场所扩大。随着交换的频繁发生,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产生,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必然带来了奴隶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 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 即分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织布、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也发展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些部门日益发展并最终独立出来, 形成专门的手工业生产,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生产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提高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 奴隶们不再是简单的助手, 他们被成批的赶到田野和工厂去劳动。随着私有制的发展, 一方面私有财产迅速集中, 另一方面由此而来的平民向无产阶级转化, 并逐步成为独立的与封建地主相对立的另一阶级。
在第一、二次分工的阶段上, 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发生进一步的分工, 从而发生了直接为了交换的、日益增加的一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 这就使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变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商业和生产分离, 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商人便应运而生, 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形成。随着商业来往集中、商业的生产之间也立即产生了相互作用。城市彼此之间发生了联系, 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 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随着城市间的联系的产生, 以同样的对立同样的利益为共同基础的资产阶级出现。资产阶级吞并了在它以前存在过的一切有产阶级, 同时资产阶级把原先没有财产的阶级的大部分和原先有财产的阶级的一部分变为新的阶级——无产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部门内部的分工。社会内部分工从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开始发展。在家族之内, 嗣后更在氏族之内, 由于性和年龄的差别, 引起了一种自然的分工, 所以那纯然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因共同体扩大, 人口增加, 尤其是相异诸氏族冲突, 一个把一个吞并之故, 分工的材料, 是愈益增大了。另一方面, 在相异诸家族诸氏族诸共同体的接触点上, 发生了生产物的交换。在文化初期, 在诸共同体接触的地方, 引起了彼此间生产物的交换, 并使这种生产物渐渐转化为商品。社会的分工, 与原来不同且互相独立的诸生产范围之间的交换引起的。在以生理分工为出发点的场合, 却是一个直接互相联系着的全体的诸特殊器官互相分离。和其他共同体交换商品这件事, 对于这个分离过程, 给予了主要的刺激。这诸种特殊的器官愈益分化, 终于达到这一点, 以致不同种劳动间的联系, 只有用生产物当作商品来交换, 来作媒介。在一个场合, 是使原来相互独立的, 变成相互依赖的;在另一个场合, 则是使原来相互依赖的, 变成相互独立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 在此基础上的部门内部分工明显的体现在工厂手工业中。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 在手工制造业上, 创造了它的典型的形态。手工制造业由手工业生成, 起生成方法是二重的。这二重的生成方法均可见部门内部分工的发展过程。同一个手工业, 分成种种不同的特殊工作, 个别化, 独立化到这个程度, 以致每一种工作, 成为一个特殊劳动者的专属的机能。作同一或同种工作的多数手工业者 (例如造纸、造活字模、造针) , 可以同时在同一个工场, 为同一个资本所使用。这是最简单形态的协作。每一个这样的手工业者 (或带有一两个帮伙) , 都制造商品全部, 依次担任制造上种种必要的工作。他的劳动, 仍照旧手工业的方法做。但外部的事情 (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竞争压力等) , 会促使人们, 依照一个方法, 来利用劳动者集中在同一场所时劳动的事实。例如限在一定期间供给大量制成品的情形, 便是这样。劳动被分割开来了。同一手工业者依照时间的次序, 顺次作各种工作的方法不行了。工作被分割开来, 个别化了, 成为空间上并存的了。每一种工作, 分给一个手工业者, 其全部则由协作者同时进行。这种分割, 最初原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性的分割愈实行, 愈能表示他的特别的优点, 因而渐渐硬化为系统的分工。商品, 以前是做许多种工作的独立手工业者的个人生产物, 现在转化为继续只作同一部分工作的手工业者的一个结合体的社会生产物了。
随着手工制造也反对进一步发展, 部门内部分工通过对劳动的分解, 使劳动工具不断地分化和专门化。一旦各种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工具转移到一种机械装置上, 机器就产生了。同时, 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 也同劳动工具一起, 从工人身上转移到了机器上面。机器大工厂利用自然力来为工业服务, 采用机器生产以实行最广泛的分工。
在机器大工厂时代, 分工的社会性消失了。由于劳动的主观因素的消失, 直接劳动过程中的脑力机能和体力机能便实行了彻底的分离。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 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资本主义大工厂代替工场手工业, 劳动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对地剩余价值也随之增加, 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多和积累, 又不可避免地创造出新的分工部门, 使社会分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和门类日趋复杂, 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越来越专业化的生产部门。产业资本家不得不把过去一直由自己担负的把商品资本转化成货币资本的活动, 交给另外的一些专门人员承担, 从而产业与商业彻底分离。
资本主义的社会内部分工固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带来了日益丰富的商品, 但其内在矛盾也日益尖锐。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自发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人要得到全面地自由地发展, 就要消除这种旧式分工。取而代之的将是共产主义社会时期的“自觉分工”,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个人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而劳动, 而不再是固定地束缚在某一种职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4.
[摘 要]黑格尔把社会现实规定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对马克思的理论方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马克思来说,黑格尔哲学的错误并不在于其对于社会现实的发现,而是由于他的思辨唯心主义再度瓦解了社会现实概念。为此,马克思重新制定了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美国学者奥尔曼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说,内在关系哲学构成马克思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现实;奥尔曼;内在关系哲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73-03
社会现实概念已成为当今中国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主题。从起源来看,正是黑格尔首次从哲学角度开启了社会现实本身,并把理解和切中社会现实作为哲学的重要使命。马克思针对黑格尔哲学的革命不仅依然保留着这一哲学主题,而且重新制定了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能够认识到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方面的学术联系,但还没有阐明这种联系是何以可能的。美国学者伯特尔·奥尔曼(Bertell Ollman)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为我们探讨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一、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
黑格尔首次把社会现实规定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并揭示出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一方面,黑格尔正面谈到了自己对现实概念的理解,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出他关于社会现实的主要观点;另一方面,黑格尔通过对主观思想提出严厉的批判,以便揭示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论背景和出场路径。从正面来看,黑格尔首先指出,所谓现实,并不是人们耳闻目睹的所有东西,而是其中带有本质性的那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说,黑格尔把现实理解为事物本质性的一度,即本质与实存的统一。此外,黑格尔还认为,现实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总体,而不是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或者环节。换句话说,现实同时包含事物历史性的那一度。因此,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发展中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同时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还通过对主观思想提出严厉的批判来开启人们理解和切中社会现实的道路。应该说,黑格尔对社会现实的发现与他对主观思想的批判是密不可分的。在黑格尔那里,主观思想又叫外部反思,它不能深入事物的内容,反而经常表现为一些个别的想法。黑格尔认为,主观思想犯有两个方面的错误:(1)从本质性的一度来说,主观思想只不过是把人们关于事物的表述和事物本身等同起来的另一种说法罢了;(2)从历史性的一度来说,主观思想人为地割裂了事物发展的有机过程,从而使得事物发展的前提和趋势脱离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可见,黑格尔关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绝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纯经验的。吴晓明先生说:“正是黑格尔对主观思想的批判,将‘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的概念赋予了哲学,并试图将它置入一般科学的意识中。”[1]所以,我们既不能把社会现实仅仅理解为经验事实,也不能根据一般原则来设想社会现实。
黑格尔在社会现实主题上的哲学努力,对马克思的理论方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马克思正是在社会现实这个主题上才与黑格尔有着一种本质的学术关联。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接受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而是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一种基本的批判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又再度瓦解了社会现实概念。具体说来,马克思通过一种双重批判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首先,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社会现实并不在绝对理念构成的总体中,而是在市民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之中,这里涌现的决不是现实对理性的让步与和解,而是本质的矛盾和冲突。其次,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社会现实并非概念或范畴之间的抽象联系,而是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特别是更加重要的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两点来看,马克思似乎倒转了黑格尔对社会现实的探索方向,决定性地把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作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现实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改造使社会现实概念有了不同的内容。
马克思对社会现实概念的阐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现实表现为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2)社会现实由人类寓居于其中的全部社会关系构成。对于前者,我们要从时间的维度去理解;对于后者,我们要从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研究无非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及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解上只是“形似”,而非“神似”。马克思固然坚守着社会现实的哲学主题和理论方向,但已悄然改变了社会现实的出场路径和思想面貌。毫无疑问,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和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之间是有重大区别的,尽管前者和后者在社会现实的发现方面有着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学术联系。遗憾的是,很多研究者在谈到二者之间的原则差别时,只是谈到社会现实概念的本质性一度,而没有深入探讨这一概念的历史性一度;而在谈到二者之间的学术联系时,却未能解释清楚这种联系又是何以可能的。
二、内在关系哲学的新视角
奥尔曼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然而,从理论旨趣来说,他的发现为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奥尔曼认为,马克思和黑格尔不仅在社会现实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联系,而且还通过内在关系哲学关联在一起。内在关系哲学和社会现实本身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论关系。只有把社会现实概念建立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很好地阐明马克思与黑格尔在这一主题方面错综复杂的理论关系。
奥尔曼早在其博士论文《异化》一书中就已提出内在关系哲学,并对这一哲学的理论谱系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按照奥尔曼的说法,内在关系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家巴门尼德的学说,但这一哲学的真正开端要到近代斯宾诺莎的著作中去寻找。斯宾诺莎史无前例地把整个自然界理解为唯一的实体,并认为这个实体所包含的各种事物,无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是它的存在形式,而各要素都与整体有着一种相互关系,诸要素的性质就是由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另一方面,莱布尼茨把单子理解为真正的实体,这些单子只是纯粹的精神建构,它们没有部分,本身也不占有任何空间,但其和宇宙间的联系却构成现实的基本要素。黑格尔对内在关系哲学的主要内涵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他指出,事物不仅仅是由它的所有特性所构成,它还包括这些特性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所谓外部世界正是事物所属的更大背景。无论是对个体事物的理解,还是对这些事物所属系统的把握,黑格尔都力求使我们牢固站立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改造并不包含内在关系哲学,毋宁说只是这种哲学的运用方式以及由此展开的全部问题域。俞吾金先生在《问题域的转换》一书中说:“就其实质和时代性而言,马克思哲学从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它所蕴含的问题域与当代西方哲学的问题域是一致的。”[2]鉴于当代西方哲学特别重视对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以及奥尔曼从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论证,我们有理由认为马克思也持有一种内在关系哲学。
就此看来,内在关系哲学是一种把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包括在内的思想传统。进一步说,正由于马克思和黑格尔分享着同样的哲学传统,他们才能在社会现实的发现方面建立起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学术联系。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内在关系哲学的基本观点:(1)任何整体都是其组成部分的总和,但被称为“部分”的始终是一个关系结构,而关系则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2)从横向结构来看,在一个整体内部,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乃至进入该整体内部的所有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该事物是什么的一部分;(3)从纵向结构来看,对于单个事物来说,它的真实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潜在是该事物本身的一部分,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上,事物本身都能在关系语境中作为思考其所属整体的一个视角发挥作用。[3]事实上,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时首先要面对的理论难题。通过内在关系哲学,我们获得了全新的视域,即把事物作为关系来处理,同时又将这一关系分别把握为事物与其所属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过去和将来与其现在的关系。在这方面,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对于他们实现各自的理论目标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内在关系哲学,任何事物的本质和重要性都是通过和其他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实现出来的。不仅如此,按照奥尔曼的说法,事物也只有通过与包括具有一定物理和社会特性的人在内的其他事物的时空联系才能产生和发挥作用。[4]奥尔曼关于内在关系哲学的阐述实际上为我们重新探讨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方面,内在关系哲学有助于我们寻找社会现实概念的一般含义,从而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哲学家之间建立起某种学术联系;另一方面,内在关系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社会现实概念的新形态,进而把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哲学立场严格区别开来。从内在关系哲学出发,我们认为社会现实由系统关系和历史关系共同构成,前者把事物内部各要素或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该事物与周边事物或相关事物间的关系作为该事物是什么的一部分,后者把事物发生的前提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为该事物的构成要素。对于前者,我们需要阐明事物的本质性一度,对于后者,则要揭示事物的历史性一度,二者缺一不可。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强势遮蔽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只有通过内在关系哲学,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主观思想,从而准确和牢固地把握社会现实概念。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是在内在关系哲学的框架内提出各自的社会现实概念的。不仅如此,二者对主观思想的批判也同样置身于这样一种思想传统。黑格尔认为只有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才是真正的客观性,从而对“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或事物的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提出明确的批判态度。[5]这就决定性地开启了社会现实。马克思充分肯定黑格尔的巨大理论功绩,但同时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马克思的主要目的在于拯救再度被遮蔽的社会现实本身,但绝不是根本改变了这一概念所依循的内在关系哲学传统。马克思并没有游离到内在关系哲学传统之外去构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现实概念,而只是改变了社会现实的出场路径,即内在关系哲学的具体运用方式。卢卡奇指出:“由于马克思采纳了黑格尔方法的进步方面,即作为认识现实的方法的辩证法,他不仅使自己与黑格尔的继承人分道扬镳,而且把黑格尔的哲学本身也分裂为两部分。”[6]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划分不是随意做出的,他接受了黑格尔哲学从属的内在关系哲学传统,但有意改变了这一哲学在新的境域中的运用方式。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越发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大力吸取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要立即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原则差别。对于前者我们除了继续对主观思想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外,同时还要求大家能够认识到内在关系哲学对社会现实构成的理论意义;对于后者我们在认识到马克思和黑格尔不仅通过社会现实的发现联系起来,而且还分享同一个内在关系哲学传统的同时,又要承认二者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具体运用和社会现实的基本性质等方面的根本差异。在黑格尔把绝对观念即上帝理解为最高现实的地方,马克思坚持从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发掘社会现实,并把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历史的总体)和全部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结构的总体)建立为一个全新的整体。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主题上的差异正是从这里发源的,并直接导致二者在各自哲学具体化纲领上的不同。
[ 注 释 ]
[1] 吴晓明.论黑格尔对主观思想的批判[J].求是学刊,2011(1):41.
[2] 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3.
[3] 曾德华.内在关系哲学与社会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25.
[4] Bertell Ollman.Dance of the Dialectic:Steps in Marxs Method[M].Univ.of Illinois Press,2003:36.
[5]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0.
[6]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7.
【马克思社会实践作业】推荐阅读:
马克思作业----《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1-26
马克思公益实践活动总结06-10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07-25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06-09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11-08
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07-1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06-11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06-13
马克思06-13
马克思论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