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8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1

近日,我省相继在云南大学举行了艾思奇铜像揭幕仪式,召开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座谈会,组建了腾冲县“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这一系列活动,是进一步弘扬艾思奇同志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风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全过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为迫切和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大众化是其内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改造世界、推动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持续推进大众化的进程。

从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从理论思潮到成为革命运动,再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大众化,使党的理论和路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和充分地践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对大众化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也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推进我省理论武装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要求。

要像艾思奇同志那样,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在艾思奇同志一生的奋斗中,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的命运、人民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使命。他致力于普及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为更多群众所掌握。他的《大众哲学》等著作,一版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艾思奇同志一生都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喻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是腾冲人,他不仅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骄傲,也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我省决定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就是想打好艾思奇这个品牌,让艾思奇同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不断推动理论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向艾思奇同志学习,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的终身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分析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坚持通俗化,切实转变话语方式,用群众的语言、百姓的话语宣传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内涵,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历史、经验,为大众化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要在认真整理和研究艾思奇的著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们党9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特别是研究总结我省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途径;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尤其要围绕省委提出的“两强一堡”战略、“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开展研究,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贴得紧、跟得上、有作为,更好地为党委、政府 的决策服务;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按照正面引导、因势利导、深度引导的要求,继续回答好“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社会热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各行各业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2

首先, 鲜明的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任何其他学说的根本点, 也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者创立自己的学说, 不是为了构建一个纯粹的理论体系, 而是为了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战斗力就在于它强烈的实践性、鲜明的大众性, 因而实践性和大众化是完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 最终体现在广大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结果上,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必须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完成。

其次, 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前提和实践路径。1938年,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要求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在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从邓小平提出充满中华民族智慧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获得了全社会广泛的认同。

最后, 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活力和外在形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对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 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其学说实践性、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的重要保证和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科学总结了当代中国的实践经验, 并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同样,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同, 人民的利益各异, 马克思主义只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才能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证明, 理论创新无止境, 理论普及无尽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是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命力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价值功能的根本路径。

首先, 立足中国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实际。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立足中国国情就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脱离中国实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遭受严重挫折, 因此,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立足中国现实。当今的现实就是改革开放3O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只有当这一基础被充分揭示出来时, 才能真正有效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其次, 重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大众化的前提, 这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并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再次, 培育人民群众的理论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具体国情、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不仅是党的指导思想、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 也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其宣传和普及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最后, 加强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使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冯莉, 程伟礼从全球视野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6)

[2]张正光, 何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9—2009年) :两个30年的比较与启示[J].理论导刊, 2009 (04)

[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J].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6)

[4]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 2008 (0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探析 篇3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是巩固民族团结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生活聚居的国家,民族和谐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历来对云南边疆民族团结与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显现出中共中央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决心与信心。我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国界,既有利于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开展,同时又容易受到外来政治信仰和国外思潮的渗透与影响。西方反动势力也不停对云南边疆民族群众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战略攻势,企图通过搞乱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来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三个国家接壤,分别是缅甸、老挝、越南。地理位置特殊,靠近缅甸战乱地区,亦受到其影响。

(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是维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异的长期存在,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格局现状,文化价值呈现“和而不同,异而不敌”的特点。但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历史境遇、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心理特点的认同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内聚力和认同意识,呈现出民族关系得特殊性和复杂性。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这种特殊的多民族背景下,维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有着急迫的需求。

(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是实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①。”由于地处云南边疆多民族聚居,民族间相互交融等因素影响,形成了民族混居、宗教混杂、境外思潮渗透的特点,造成了复杂多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观。改革开放使各民族从民族传统文化深处走出来,与现代生存方式和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碰撞,从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向现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转型。转型过程中,势必会导致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全方位的不安定局面,这体现在自觉文化层面的理论争论及自在自发的各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冲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引领人们的行动,是实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应根据云南边疆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现状来稳步推进新时期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一)加快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云南边疆地区安宁的根本保证。在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展各民族特色经济是重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指导云南边疆民族群众实际的生产生活活动,围绕经济建设抓理论宣传,抓好理论普及促经济发展。

(二)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精彩绚烂。云南边疆民族群众常常把人与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鱼虫等视为一个大家庭,对自然大多怀有敬畏和感恩之情,很少有“人定胜天”那种盲目的人类自我中心的思想。在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不少民族有善待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朴素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一系列传统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和善待自然的生活习惯,构成了本民族社会卓有成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规范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行为。

(三)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多样性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民族出版社、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网、广播电视等文化传承和宣传阵地,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引领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文学、民族歌舞、民族电影等的发展。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政新闻、政策法规、生产技能、先进典型、民族歌舞、歌曲等,使各民族兄弟在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认识到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教育,消除思想上的疑惑,从内心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四)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宣传教育的阵地。互联網作为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产物,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重塑着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意识形态。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中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将从现在的少数(主要是在校学生和外出打工者)不断扩大。因此,互网络为我们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阵地和有效的途径。

(五)大力培养和发展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培养出一支国家意识强、党性观念强、组织领导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善于做民族工作的基层少数民族党员和干部队伍,用他们的自身行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魅力,提高党在民族地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三要提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切实抓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大学生“村官”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以及做好群众工作、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能力。同时,要提高党员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的主张能够及时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还要适时举办少数民族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骨干培训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宣传教育的“顶梁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云南边疆民族群众中不断延伸,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团结、经济大发展、边防大巩固。(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1]杨云,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8)

[2]张争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4.5(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形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新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扎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层涵义,即: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层含义,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其内涵集中表现为两大要素:时代性和实践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需要根据各国国情与各国国情的发展和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各国,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特指来看,它是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泛指来看,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5

调研活动报告

XX市XX高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只有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熔铸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变为亿万人民群众自觉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真正成为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稳定性的价值体系。鉴于其突出的重要性,现特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进行调研。

一、调研活动背景概况

高中生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当代高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改变了经济模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正是由于这一重大转变,使得我们当代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至此,针对我校高中学生群体,特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进行了一次富有意义的调研。

二、调研的要点概括

我们对XX高中三个年级近1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此次调研是采取对“当代高中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知程度”这一问题进行一般性描述,以及与之相关的特殊型问题的讨论等诸多方式的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整个调研的过程开展得较为顺利,其调研的成果也较为理想。

三、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此次调研所得到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我校高中生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活泼、积极向上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90%的高中学生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赞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思想多元化促使约7%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价值观也产生混乱,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渺茫的,淡化理想追求,忽视共同理想,关注个人利益,集体观念较差;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强,注重金钱实惠,追求奢侈享受,轻视道德品质,忘却艰苦奋斗,团结意识较弱,心理素质较差等等。

四、调研的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比较我校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程度调研的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我校学生的价值观之所以会产生与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违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高中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还不够。

此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促进高中生成才存在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众化餐饮发展研究 篇6

摘要:新时期,随着人们餐饮消费观念的成熟,大众消费将成为餐饮市场的消费主体,旅游饭店餐饮业为适应市场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大众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制定适应旅游饭店餐饮业发展的大众化经营策略,才能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大众餐饮 经营策略

一、引言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分析显示,大众化餐饮仍然是需求最大的市场。大众化餐饮是指相对于酒楼、宾馆等高档的餐饮服务,中低档的餐馆、进行连锁化扩展的餐馆针对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需求提供的包括中西快餐、早餐、正餐中的家常菜等在内的餐饮服务。

大众餐饮的目标客户群涵盖社会的各个阶层,经营范围广泛并且依照顾客的需要可随时进行更改,餐厅的选址、布局、定位等非常灵活。其界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便利快捷(convenient):制售快捷,食用便利,服务简便、迅速、高效,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和节省时间两方面的需求,服务方式遵循便利顾客的原则。

经济实惠(cheap):提供配套、合理、适中的菜品及服务,经营价位低廉物美,物有所值,与顾客的消费水平相适应,满足其“精打细算”的节俭心理。

卫生安全(clean)餐饮单位持合法有效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状况较好,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满足大众基本的食品安全和清洁的要求,提供无公害的就餐食品。

二、我国大众化餐饮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需求量很大。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休闲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外出就餐,从社区的居民到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学业紧张的学生族,都倾向于外出解决饮食问题。

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不断增加的流动人口,由于其收入往往处于中低水平或者时间紧迫,也加入到在外就餐的队伍,构成了大众化餐饮庞大的潜在顾客群。同时,外出就餐也成为居民的亲友聚会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居民在外就餐的花费持续升高。2005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680元,比2004年高出100元,同比增长17%。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省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已超千元,餐饮企业节假日市场的营业额较平日普遍增长2O%以上。据商务部监测,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5.5%,其中餐饮业增长17%。

(二)市场增长速度很快。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仅为54.8亿元,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98年餐饮业的零售业达到2816.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达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重达到13.9%。2006年,我国餐饮业市场活跃,继续呈现又好又快的稳步发展态势,餐饮消费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增长了188倍。2007年1至4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3880.1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去年同期增幅高出3.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9%。商务部预计2007年餐饮业市场运行将继续以1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将达915元,全年零售额有望达到12100亿元。

(三)市场进入门槛低。餐饮业的行业是一个起点较低的行业。投资者只要有一定场地、资金就可以营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餐传统手工、经验式的制作工艺特点也不会产生较高的行业技术标准门槛。不需要投入很高的技术、太多资金,经营风险较低,获利相对有保障,尤其对于街头流动摊点,又没有房租、税收等的压力,吸引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或者城市外来人员加入大众化餐饮服务提供的行列。此外政府部门对于进入餐饮行业的限制措施也不严格。

(四)分布广泛激烈的市场竞争分化出多种大众化餐饮的业态,如家常菜为主的大众餐馆、满足快节奏生活的快餐,简捷方便的社区店和街道的早餐点,人口流动密集地段的便当与流动餐饮,适宜旅游与休闲的小吃广场等。这些业态形式,加上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巨大的潜在客户需求,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大众化餐饮市场。目前,各式各样的大众化餐饮企业充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流动人口、外出人员提供物美价廉、简单便捷的餐饮成品、半成品、方便食品等等。“放心早餐工程”推动着早餐点网络逐渐拓展,学校、医院、火车站等附近地区的流动餐点连续不断。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连锁性餐饮企业也迅速扩张,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集团(企业)共计300个,三年增长了64个,其中快餐类从2003年的78增长到2005年的117个。同时,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达到8514个,其中快餐业的门点数达到4178,两者比上年均增长了12.3%。

三、我国大众化餐饮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卫生等隐患较多。由于大众化餐饮企业规模不等,食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人员素质整体不高,流动性相对较强,卫生部门的监管难以到位等原因,其卫生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从2006年至今,一连串的餐饮安全事故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2006年沈阳市“3•15”爆燃事故中,鑫大同江海鲜大排档——个人经营饭店——未经过消防审批,私自后厨安装了液化气加压阀。饭店工作人员用燃烧的烟头查找后厨液化气的漏气点时导致燃爆,造成后厨工作人员3人重伤、8人轻伤的严重后果。2006年6月,北京电视台调查发现,一道北京的时尚美味小吃——麻辣小龙虾铅和砷的含量超标。2006年8月,媒体曝光南京餐饮企业为节省成本重复用油的“口水油”沸腾鱼事件。同月,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佳肴”——福寿螺,导致160多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属于脑膜炎一种)。仅仅因为厨师对于凉拌福寿螺操作理解有误而产生了这样的安全问题。国人一向推崇的洋快餐业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06年2月麦当劳薯条检测中发现含高量危害物质——反式脂肪。目前,麦当劳、肯德基已宣布拟在美停用含反式脂肪的烹调油,而在中国还暂无换油计划。2007年3•15前夕,肯德基在陕西榆林、咸阳地区曝光使用“滤油粉”,以“抛光”混浊煎炸油,延长食用油的寿命,目前其安全性尚不能确定,但无疑已经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诸多案例说明目前的餐饮市场安全隐患颇多。

(二)污染、能耗较大。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温总理将节能降耗和保证环境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餐饮业作为高能耗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行为和现象。一是全国各地浪费的现象严重,据有关材料反映,上海市日产餐饮垃圾1100吨,济南市一天倒掉300问饭菜。同时不注重废物回收,污染大气、地表环境,恶化人们居住条件,同时造成的部分水体污染,引起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二是餐饮企业在用电用水以及消耗品方面也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如有些空调系统起行不加控制、锅炉无回收设施等。三是流动摊点,如露天餐饮、烧烤、早餐、夜市餐饮等,油烟、粉尘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等,与政府倡导的高效节能、保护环境、居民提高自身生存环境的要求相悖。

(三)菜品质量不稳定。中国餐饮业一向采用经验型、手工操作为主导的方式,烹调过程中个人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很强,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面向中低端市场的餐饮企业、流动餐点,菜品原材料货源杂、质量和价格不稳定,菜具不一致,盛器的使用不严格如一,制作的流程不标准,出品的时间不严格,色泽味上也不统一,加之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等,导致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稳定性较差,成为中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同时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餐饮业整体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还有略显不足,现今还未形成科学、规范的原料采购、运输,检验、菜品加工、销售渠道全程的跟踪监督机制;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营养标准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中餐烹饪品种繁多、色香味形的优势反而转化为中餐企业的劣势。客人投诉菜品和服务不稳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由于餐饮行业进入的门槛低,对投资者资金、技术等要求都不高,政府对餐饮行业的进入限制很少,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大量的下岗工人或外来的务工人员涌入其中,这些小摊贩充当了市场的补缺者。但随之而来的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落后,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系统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的很少,经营管理理念、复合管理能力更是几乎不具备,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发展。

四、促进大众化餐饮发展的策略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大众化餐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餐饮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其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2006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的数据,1997~2002年餐饮业实际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六年期间持续上升,从1.22%增长到1.93%。同时,餐饮业因其具有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双重特性,在满足大众的差异化需求,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在肯定餐饮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充分使用政府规划的手段与市场调节的手段:一方面,在地区商业规划中,应当重视对大众化餐饮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即各城市在发挥地方特色,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的同时,应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发挥不同行业间的连带效应,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借助市场化手段,调节餐饮企业的供给状况。由于餐饮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某些企业的运作欠规范,服务质量较低,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餐饮企业在就餐环境、菜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标准上下功夫,改善供应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促进大众化餐饮发展的具体策略

1、政府加强管理,督促餐饮企业消除各种潜在隐患为保证居民就餐的安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安全管理,增强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监管力度,建立和健全各种卫生安全检验标准,并认真落实相关的各项规定,如《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等,引导餐饮企业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原料进货检验验收制度、可追溯制度等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卫生安全保证能力。对从业人员执行健康制度,开展食品安全教育。针对大众化餐饮企业存在的诸多隐患,还要重点抓好中小餐馆、流动餐点的卫生、安全监管以及人员密集及事故多发场所的消防安全,确保消防设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清查各种事故的隐患。

2、强化节能降耗。配合中央有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相关要求,鼓励和倡导餐饮企业采取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饮食业污水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报批稿)、《饮食业潲水油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控制规范》(报批稿)、《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宣传和引导居民的合理、节约、绿色消费。

3、鼓励中餐工业化的探索,加快中餐工业化进程,降低中餐的制作成本。将传统的中餐手工操作变成工厂化操作,提高菜品制作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业效率;在每一种菜点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均遵循特定的工艺流程,每一道工序都采用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条件;建立统一的菜点质量标准,并设立有相应的控制手段,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菜点质量。同时,商务部应牵头,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组织选择有代表的、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重点中餐工业化餐饮企业培育,并组织各种相关技术的推广活动,促使中餐与国际接轨。

4、鼓励菜品创新,建立菜品标准化体系,奖励菜品的研究开发建立各种菜品制作程序及关键工序的技术标准,引导餐饮企业根据消费者多层次需求,提供相应的特色饮食,鼓励大佬餐饮企业在菜品烹饪原料、使用的器皿、工艺的科技含量、风味特征、审美价值、营养功效等方面推陈出新,奖励各种菜品研发活动,打击剽窃他人菜品行为,从而遏制菜品同质化倾向,延长菜品经济生命周期,丰富菜品品种,增强餐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5、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餐饮人员的素质由于我国目前的餐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要求,亟需建立培训与培养并重的餐饮人才教育系统,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兼具系统性和超前性的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培养既熟悉餐饮方面的知识又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通过立法,实行餐饮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学习世界知名餐饮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人员管理和培训系统,加强对员工业务及职业道德的培训,提升餐饮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6、柔性管理鉴于许多流动餐饮企业对社会大众化餐饮的市场补缺作用,应当对流动餐饮企业采取相对“柔性”管理,即不依靠制度法规等强制性外力对流动餐点进行管理,而通过教化引导流动餐饮企业发挥内在的自觉主动精神,自我约束,从而实现城管部门、流动餐饮企业的和谐相处。最近,上海、重庆、北京等城市已经对流动商贩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方法,“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一方面逐渐松动对小商贩的限制,划定特定的经营区域,建设城市整体规划的商业设施;另一方面,政府正确引导,加强监管力度,为市民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 丁肇青.旅游饭店餐饮大众化经营策略探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 篇7

1民生取向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 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使受众逐渐由少数精英扩展为大多数普通人群的过程。[1]其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深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 并能够通过这一理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深入关切民生, 树立民生取向,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 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民生”一词的内涵, 《左传·宣公十二年》曾提到“民生在勤, 勤则不匱”。意即民众的生活在于勤劳, 勤劳则生活物资不匮乏从而有发展。孙中山对民生的理解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现代《辞海》中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2]从中可以看出, 民生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一是“民”, 即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是“生”, 即生产生活。因此, 民生即是指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 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基本民生权力。

近年来, 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 越来越关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利益问题, 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国家政策领域的有力体现, 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然而,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各种民生问题凸显, 人民群众出现信仰危机, 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质疑和不解, 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愈发困难。因而, 树立民生取向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民生取向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群众生活日益丰富, 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改观,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 在社会转型、体质转轨、民众信仰多元的今天,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依然存在巨大挑战, 面临众多复杂情形, 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2.1党的自身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仍然面临着极大挑战, 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首先, 党员队伍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素养不高, 忽略对自身理论修养的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思想上对理论学习不重视, 同时, 由于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够全面, 造成做事单凭主观意愿, 不实事求是, 对事关群众冷暖的细枝末节关心不够, 或只做表面文章, 不愿下大力气解决。其次, 党内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其方式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兵作战的个人, 而是利益均沾的集合体, 突出特征就是集体谋划、集体收益。在一些地方官商勾结、官员入股、买官卖官等已不再是新闻, 对腐败事件的揭露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网络链条覆盖面之广, 可谓前所未有, 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长此以往势必严重损害党的形象, 从而导致群众对党和政府不信任, 进而加剧信任危机。因此,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 就必须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把反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从根源上遏制腐败蔓延。最后, 党内官僚主义作风时有存在。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衙门作风严重, 把自己和群众对立起来, 对群众反应的事情不重视, 认为群众的事情都是些琐事, 造成处理群众问题不及时、不用心、不到位。胡锦涛总书记曾告诫全党“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 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 这朴质通俗的话语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表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理念。

2.2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凸显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中国有13亿人口, 面临众多民生问题, 但在所有民生问题中, 涉及到“百姓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3]因为这些问题是涉及人口最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最紧密、最现实的重大问题。首先, 在教育方面,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各类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 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还会持续, 诸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城不同区域之间等等, 教育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上学难、上学贵, 在一些地区, “优质学校”挤压“普通学校”, 使得后者招生困难, 随时面临被吞并或关门的后果。其次, 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 最突出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由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 导致许多人不辞劳苦奔向大城市的大医院, 在农村, 随着医疗价格的不断攀升, 致使农民看不起病, 或者举债看, 甚至有病不治, 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受制度制约, 以养老和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完全的覆盖, 社保内容过于单一、参保人群有限, 这种非均衡的社保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乎到个人、家庭的生存发展及幸福和谐。如今, 上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下到普通农民工就业权益难以保障, 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降低民众的幸福感, 加剧社会不稳定,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民生问题, 枝叶关情。我们应该“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问题。”推动理论的大众化, 说到底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帮助群众解疑释惑,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彻底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到实处, 努力提高党的自身建设, 解决群众“最大的民生问题”, 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作为理论走向大众的根本途径, 使群众在“有用”的理论中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增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民生取向的路径

破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大众化这个难题, 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反复研究和论证, 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摸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方法, 更需要从实践层面努力推进, 力求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把握理论大众化的本质。笔者认为, 从民生视角寻求理论大众化, 应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3.1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

制度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保障,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只会昙花一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会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意义。为此,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推进。

第一, 注重完善。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 不可一蹴而就。当前, 应努力完善各项民生建设, 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 尤其要保障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 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因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利益的满足, 更是政治权利的实现。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法制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群众对政府的各项监督, 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 积极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把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保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这表明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 使之能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 是我们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关切民生, 重在实现民生的目的,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制定各项政策和方针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落实好党的民生建设的各项要求, 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2关注现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关注现实问题, 走进大众生活,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 才能保持生命力, 并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获得发展。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要使理论被群众真正掌握, 就必须将理论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 从群众本身思维特征出发来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 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论, 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心里话。目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处在各种问题的多发阶段, 加之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和新时期产生的矛盾并存, 使得各种利益冲突十分突出, 各类民生问题也日渐显现。要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不能回避和绕开这些现实问题, 我们应进行真心实意、实事求是的理论解答, 帮助群众拨开思想的迷雾。在理论宣传中, 不要“避重就轻”, 对一些敏感问题要敢于直面, 对群众讲实话、讲真话, “克服‘人们懂得的反复讲, 需要回答的老不讲’现象。”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不会凭空产生, 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由多方面构成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曾经说过:“空讲社会主义, 人民不相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那就是:空大话只能拉大理论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所以, 马克思主义大众终究是要在关注群众日常生活中把握理论发展的方向, 不断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使大多数人获益, 这不仅是增加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3.3群众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来说, 没有大众化的取向和不断大众化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从民生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应该突出群众的主体性, 但也应当注意, 群众不是理论的被动接受者, 更不是被同情的对象, 因此, 我们对于民生问题的理解也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衣食住行上面, 而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它的价值内涵, 这样才能摒弃视群众为被同情对象的狭隘思想。关于这一点, 理论通俗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就是很好的例子, 书中涉及了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民生热点问题, 例如房价过高、教育公平、农民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等, 从直观现象入手, 又不局限于现象, 而是力求通过对道理的分析, 层层剖析缘由, 站在群众可以看得懂、读得透的角度, 对这些问题从小道理入手, 逐渐引入到更加宏观的层面, 体现了与群众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心贴心的诚恳态度。在谈到就业问题时, 着重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角度出发, 指出:“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 “只有人们都有工作干, 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人心才会思安, 才会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 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这种朴实的文风, 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摆事实的态度, 不仅改变了理论“宣传品”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更加体现了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对社会公平、人的价值及尊严的维护和关照。

总之, 理论关心群众, 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理论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 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在人文关怀中增进群众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可, 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陈方刘, 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 2008 (2) .

[2]孙中山.孙中山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1:802.

[3]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篇8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11-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党的第二代领导集团的核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渊源

(一)经典作家关于“大众化”的思想观点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大量关于“大众化”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这是因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经典作家运用平时的语言和实证的思维证实了唯心主义的荒谬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后的无产阶级领袖也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因此他主张,社会民主党人“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与此同时,他强调“应该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到工人中去。”这就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灌输模式。

(二)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

在中国,毛泽东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奠基者和创始人。1939年,他最早在论述新文化时使用“大众化”;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他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给文艺工作的大众化做了界定,“什么叫作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即是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语言的大众化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他善于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色。他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因此,他身体力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运用数字表达法。运用数字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大方式。这种数字化的语言既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而且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即使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和工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利于向各个阶层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谈到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实行西方民主时,他说:“如果今天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中国十亿人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事,日子还能过吗?还有什么精力搞建设?”除此之外,他还用数字化的语言普及和宣传党中央和政府的方针及政策。例如,“一国两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步走”、“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等。正是运用了这种数字化的语言,才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千家万户、飞人寻常百姓家。

采用比喻的手法。由于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并且工作的对象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工农及其子弟。因此,运用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来打比喻,有利于说明深奥的道理。“当收发室”来批评那些照搬照抄上级指令的错误做法;“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说明改革要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点;用“财神爷”说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把科技人员认为‘财神爷。‘财神爷这个词,不是我的用语,是农民的发明”;“动拳头、木棒也打得很凶”来说明中国不适合实行多党制。“如果我们现在十亿人搞多党竞选,一定会出现‘文化大革命中那样‘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内战不一定都是用枪炮,动拳头、木棒也打得很凶”。邓小平的话语表面看起来非常浅显,但是句句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邓小平用这种生活化、普及化、通俗化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事半功倍。

(二)目标的大众化

邓小平理论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他们说话和谋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邓小平给自己定位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并指出“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始终把是否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得失的标准。

从《邓小平文选》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邓小平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始终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兴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不难看出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邓小平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在南方谈话中阐释社会主义本质时,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将人民的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目标,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正是因为邓小平始终喊出人民群众的声音、为他们谋利益,他的理论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三)方法论的大众化

除了语言和目标的大众化,邓小平理论的大众化还体现在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有部分同志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胆略和科学的态度发现问题。经过分析之后,他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恢复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发现当时一个思想保守的问题: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出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纠正了这次讨论,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工作是否正确的标准,并解决了当时人们思想保守的问题。

面对复杂问题,邓小平把他们简单化处理。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的难题。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之后的深圳视察时,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因为“不争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不争论”,我们实行了“一国两制”成功收复香港和澳门;因为“不争论”,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运用到一个个实际问题中,并将他们一一解决,真正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用化。

三、邓小平理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启示

邓小平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进程,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重要启示。

(一)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在继承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时代、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地理解它,达到真懂、真信和真用。在此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邓小平理论的语言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话,没有深奥的专业词汇,却切中要害。再高深的理论也需要人民群众掌握它。由于各个阶级的文化水平不一样,只有运用这种简明扼要、入耳入脑的大众话语,才能真正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只有学得会群众的语言,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尊重他们的实践,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深入基层群众,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使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大众化和普及化。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牢牢依靠群众和尊重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将马克思主义回归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黑夜的献诗下一篇:《二十四孝》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