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1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阐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二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需要着重研究的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显然有别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它同狭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等同?我认为,它们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重要区别,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叫作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显然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为指导,而应当是以他们思想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为指导。这个概括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真理性,才有资格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二,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是在前一层意思基础上的进一步限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思想理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中国并不适用,所以这些思想理论也就不能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简言之,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学说中的“普遍真理”。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用中国语言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或基本点,强调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表达了这个基本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般地说,这些基本原理都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总体上要坚持。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外延比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宽泛得多,它既包括哲学基本原理,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基本原理;而在后者中,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较宽,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则较窄。所以,对这类基本原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是对当时条件下特殊问题的回答,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这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内容。只有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明确界定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危害我们多年的教条主义顽症,同时坚持应该坚持的东西,端正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全面而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相关论述,把它们统一起来。综合以往的认识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而与时俱进可以看作是这些品格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全面而辩证地理解它们。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唯物而辩证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首先,实践观点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仅要从客体角度看事物,更要从主体角度看事物。其次,实践观点强调实践是一切认识包括理论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最后,实践观点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用实践来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真理。不过,我们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认识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像一切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通常都包含着对前人某些重要观点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和它的人民性相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一方面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类的先进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实质是先进性,它代表包括农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生活的英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无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基本是一回事。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现在,我们讲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也要把它同人民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而普遍真理既不能停滞,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所垄断。因此,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绝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而是包括后人总结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包括领袖人物的有关思想,而且包括其他人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本质上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也不限于领袖人物的思想。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整体上是真理,但不是真理的“大全”,而只是人类真理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他国家虽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总体上也在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思想理论中也包含许多科学的成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我们既要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防止对它作狭隘的、封闭的、宗派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即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因为人民需要科学,而越是科学的东西越符合人民的利益。科学性和人民性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反映它们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而这一切都是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为基础的。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了发挥这一作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是由实践观点而来的辩证决定论方法和实践标准,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而来的社会本体论(唯物论)方法,由生产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而来的生产力标准,由群众观点而来的群众路线方法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由联系和发展即辩证观点而来的矛盾分析方法,由阶级观点而来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由历史观点而来的历史主义方法,等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现在,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将群众中分散的创新思想以及国外经验加以概括和提炼,既能发展我们的理论,又能推动我们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在它指导下的实践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们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我们的事业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我们的理论就会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2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深刻揭示了当今社会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生态观中, 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人是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体, 虽产生于自然, 却具有高于自然的社会属性, 比如人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具有遵守道德和伦理的能力和通过劳动改造世界的能力, 并且积极的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一切形式都表现在人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生产、社会关系中。作为依赖于自然生存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应具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智慧, 以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二、生态观与传统技术

传统, 主要是指从社会、历史传承下来的 ( 世代相传的) 精神或意识形态, 比如思想、道德、伦理、文化、风俗、美学、制度等。传统体现了历史发展继承性。在有阶级的社会里, 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有一定的排外性。每一门传统技术都是对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的学习, 烙着民族和阶级的印记。在传统社会和前工业时代, 由于高精尖技术的不发达, 人们在创造技术改造世界的时候只是为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如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 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 而后为了便于书写, 蔡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因而有了造纸术。再如, 从纸在汉朝发明以来, 书写的用具非常轻便, 但人工抄写还是非常费事费时的, 远不能满足正在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而为了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大约在公元600 年前后的隋朝, 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还有, 远古时期的人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刺伤了身体的某个部位, 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口愈合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后来演变为中国的针灸疗法, 最早见于战国时的《黄帝内经》一书。

中国的传统技术都是在高精尖技术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 基本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而进行技术的创造, 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没有破坏环境和资源, 没有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索取, 技术的发展在环境和资源的可承载范围内。

三、生态观与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是在新媒体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兴起的, 是互联网经济与传媒市场实现连接的最佳选择。新媒体技术具有社会属性, 必须传递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理念, 又具有经济属性, 肩负为人类创收的责任。在新媒体语境下, 新媒体技术在逐渐改变现代人的生活、生存、交流方式、文化传播形式,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技术, 是众多如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互联网、手机等自媒体的技术支撑。

如今, 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资源被破坏后的灾难性后果, 开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含义已经被打破, 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而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传统的生态和谐, 还包括了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精神风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新媒体技术依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 微博反腐、大数据反馈、传播正能量的等。2013 年6 月25 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 2013) 》, 显示新媒体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四、传统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3

一、“三化合一”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历史抉择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化合一”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历史抉择。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不仅在全世界无产阶级面前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第一个详细的实践纲领,而且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之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政治立场与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道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始开技术层面的变革;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始开经济领域的变革;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始开制度层面的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参照欧美经验,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建立体制完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治国方略。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仅学习西方理论而且付诸实践,他们建立过团体、组织过政党、实行过变法、发动过革命,但都失败了。这在客观上为人们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然而,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里,有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国情的问题,也有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理的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从而使之具有中国作风、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要使中国革命经验与历史文化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中国传统与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运用、在创新中发展。这种科学创新,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需要。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与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并深刻总结了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分析了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和异民族语言变成了中国民族形式和本民族语言,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创新表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与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进行了第一次历史性总结。[2]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新,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则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条件。它抓住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革命和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问题,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内容、动力、领导、前途、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治军治国等多方面的完备的科学创新体系。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第一次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所提供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和回答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则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与理性基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边疆,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智慧结晶。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以及一系列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了又一个新阶段。19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如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更为突出、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来的强大冲击波等,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这些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而新时期党的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差,一些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甚至被丢掉等,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3];而我党由过去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由过去受到外部封锁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对外开放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带来的高难度历史课题,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法理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又一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针对的是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适应了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环境和新条件。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旨在使我们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提高全党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立足我国新世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旨在使我们从容应对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革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正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方向与阶段特征,激发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领域,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立足于科学总结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旨在使我们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吸收并利用世界各国发展的先进思想与实践成果,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顺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它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上,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发展原理,全面体现并深化了我党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质;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品格,从现代发展理念上验证了我党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与科学实践观的内在统一,再一次丰富发展了我党的科学创新体系。[3]

我党9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90年的传播史、运用史、实践史,就是它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它科学地实现“三化合一”的创新史[4]。更重要的还在于,我党的理论创新是一种立足于实践的科学创新,她不断求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开拓进取之真,务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之实,使我们的思想行动符合时代要求、人民期望,真正赢得并见证于时代与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其发展依据是实践,其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就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实践创新过程也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旨在及时回答当代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科学指导。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以新思维、新方法对之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努力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吹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号角,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植根实践沃土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现实诉求

从学理上看,作为一种集时代智慧、实践升华、科学总结为一体的创新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势必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获得重大发展,其彻底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体系,更不是不结果实的精神花朵,而只能是永远面对现实世界、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课题并科学总结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创新体系;实践性、开放性决定了它不是什么宗派主义体系,更不是什么狭隘经验主义学说,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又在实践中发展的“实践唯物主义”;坚定的革命性、批判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什么故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并根据时代变化、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革故鼎新的“文明的活的灵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的力量、采取新的形态、获得新的生机。正是由于它自觉植根于时代和实践的沃土并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科学创新,它才能成为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创新体系,并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非但没有结束真理反而开辟了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广阔道路。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获得其科学性和革命性之统一的,它能够把严格的科学性同鲜明的革命性紧密结合。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不是任何新的提法、新的论断、新的举措、新的概括都可以称为思想创新的,只有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做法和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作为一种创新体系,它在任何时候都不去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它也从不主张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而只希望在紧密结合实际中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在笔者看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之做出变革;只有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及其发展规律,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它的现实生活基础生动地结合起来,不断实现科学创新。[5]诚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多种实践、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最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切都向当代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考验,使得我们必须在坚持其理论原则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在与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的理论观点保持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前提下,按照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化合一”的创新机制对之进行科学的当代构建。若离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本真精神和思想精髓搞创新,就会失去根本、流于空谈;若背离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规律搞创新,就会使其迷失方向、自我消解;若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本性与实践品格,一味标新立异、空想杜撰,或者生吞活剥、食洋不化,就会彻底丢弃、消解创新;若不把理论创新服务并落实于实践创新,就会失去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与真实意义。

思入生活本源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创新的现实基础。[6]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不断科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基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内在要求的正确把握,我党认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正确的理论创新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而生成,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强调我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时代中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结论,从而不断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和完善。实现理论创新,尤其是推进它的科学创新,这是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关键步骤,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当代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即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发展历程,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所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党90年的历史经验说明,注重理论的科学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的科学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这里强调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不能停顿,不停顿就是需要大胆创新。这里强调的“理论创新”,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为人们认识真理指明方向和开辟前进的道路。”[7]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出现失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又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了进行科学的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勇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首创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必须自觉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观念划清界限,从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错误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制约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的各种旧思想、旧做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旨在与时俱进地使党的全部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抓住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找准历史方位,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情况变了,时代问题不一样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措施也就不能不变;科学地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并依据对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做出我们的行动。为此,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创新,既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创新正确地反映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入歧途和劳而无获。科学地创新马克思主义,还必须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在荆棘中开辟出一条路来,甚至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不开拓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不创新就达不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创新,永远在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党的事业的宏伟发展,谱写出最新最美的华章。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68.

[2] 李公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兼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贡献[J].沈阳大学学报,2010(2):5.

[3] 朱新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科学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

[4] 朱荣英.马克思主义当代语义的虚假营造与“三化合一”走势——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整合及其未来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5.

[5] 顾玉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江海纵横,2010(9):25.

[6] 朱荣英.思入生活本源引领时代前进——对哲学与时代双向互动关系的若干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4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处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由完美的理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纷纷诉诸想象,力图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这种美好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描述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大都含有“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而在西方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理想社会也设计了种种蓝图。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的一条红线同样是对人类未来的无尽暇思。但是上述关于人类未来的种种思想和理论大都流于空集,缺乏严密的论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则从根本上转变了这一点。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最早接触到共产主义问题是在《莱茵报》时期。那时,他对英法共产主义文献还不很熟悉,对共产主义问题也还没有深切的认识。但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共产主义问题的论战,并严肃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克思能洞察到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力的异化,所以他对于扬弃这种异化的运动有了一种崭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观点的正面阐述中,也表现在对其它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主要分析了空想共产主义最初的几种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尽管形式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特征,这就是它们都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即不是消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而是把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特征在“粗陋的共产主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它看来,既然物质财产的统治那么厉害,那么,“对物质的直接占有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唯一目的。” 因而,凡不能被当作私有财产占有的东西,如人的才能、个性等等,都应当被消灭。与此同时,工人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使每个人都成为挣工资的劳动者。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化欲望,而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消灭。因为在这种理解中,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还根本没有深人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所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既然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客体或物的方面来理解私有财产,来理解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就必须深人到它的主体本质。而《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现在这么一段话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关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本性的一步一步的丧失,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理想社会,它首先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的运动与理论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相对立的表现。因而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并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主义学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所以,只有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发展到顶点而要扬弃它自身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而对于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也必需对它作历史的考察,才能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已在《手稿》中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和必然结果,而异化劳动也是导致了人的自我的异化。要真正扬弃异化,就必须消灭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有了劳动的异化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初步思想。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上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

这样,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首先,作为自我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彼岸”的东西,实际上,它同这个异化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换句话说,异化的世界本身-它的内部的对立和矛盾运动-构成扬弃异化的现实基础,尽管是它的否定性基础。其次,既然自我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中表现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因而从根本上表现为经济的必然性,那么,自我异化的扬弃就决不可能离开这种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相反,它必然首先从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方面去获得它自身的必然性,即“发展到矛盾状态”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构成促使矛盾解决的现实前提。最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成果。它扬弃异化劳动,但不扬弃对象化劳动,而是对劳动本身及其对象和成果的真正占有。

第三,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占有同私有制下的占有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又通过消费这些对象来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而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失去了自己从事活动的材料和对象,失去了进行活动、生活和感性意识的源泉,也就失去了获得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源泉。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理解,变得愚蠢而片面,并且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对象。概言之,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变成了对物的占有;人的丰富多样的特性,他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感觉,一种对物的“拥有”的感觉。共产主义则不同,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

放;……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从主体上说,共产主义的人不再是一种异己的、不被当作人看的对象,而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规定的人。他的一切个体的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等,不再受到私有财产或异化劳动的局限和束缚,而是通过自身同对象的真正的人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等…从客体上说,扬弃了异化劳动的社会的人,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全部本质力量都加在自然对象上,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这样,自然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的本质。我们在感受和享受这种自然界时,也就从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感受到人的真善美。因此,“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第四,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

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为了得到物的财富。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了人,人们彼此互为地生产着。所以人通过劳动,不仅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着别人和自已的存在以及相互的关系,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而人的本质不再是动物的“物种”或是抽象的“类”,它具有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发展特性。共产主义的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在这里,“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也就是说,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是社会创造的,而且就连活动和享受的方式也成为社会的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和享受都是同其他人一致的。比如说,某一个餐厅制作的美食,这一产品在私有制下虽然也是给别人吃的,但它绝不是为社会的,只是为那些持有货币的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共产主义的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这一餐厅的产品,才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存在方式上也是社会的,是真正具有人的性质的劳动和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局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但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实际上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批判,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私有制的批判,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的要求相矛盾;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绝对自由的、自觉的、超历史的、应有意义上的劳动作为标准的,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合理化的成份,这些合理化的思想,正是以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5

摘要:自由是人类更古不变的话题马克思的自由观作为其价值观的核心,强调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真正内涵,由此针对当代大学生自由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培养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 自由观 当代大学生 建议

实现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更是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理想和价值愿望。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自由观不仅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更关乎国家的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自由观培养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自由观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区别

自由的观念在西方流传已久。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到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一直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道德律”、萨特的“自由选择”,其中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由的观点。纵观整个古希腊(罗马)哲学,关于自由的论述是比较粗糙的。到了中世纪,强大的经院哲学统治了一切,自由的观念则几乎完全被压抑了。

从文艺复兴以来,自由观作为向当时黑暗的禁锢人性的基督教进行反抗的最强大的武器,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伴随着这一切,西方的自由观在康德那里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康德的自由理论基于一条先天的道德律,即:无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1]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这条道德律的实质在于,它表示了意志的“自律”即“自由”。在康德看来,意志的自由决不意味着意志不从属于任何规律,只是意味着它从属于自己订立的规律,“敬重”自己订立的规律;人可以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完全按照理性为自己订立的法则即所谓道德律行动,因而,自由是可能的;道德世界是一个与“必然王国”无关、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自由王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康德所说的意志的自由是基于理性的,强调的是只重动机不重结果的对道德律的“敬重”即自律。而这种“唯动机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变得越来越无法适应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掠夺资源的需要。因为,这时的资本主义需要的是结果(效益)而不是动机。为了在哲学上给这种利益经济以强大的理念支撑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应运而生。萨特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自由,而且也是感性的自由,人是绝对的自由。“如果说在康德那里个人心里还有理性的自律的话,那么到了萨特那里,这点理性的自律也没有了。因为,萨特认为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生来就是那选择的自由,就不得不自由。在萨特眼里,集体、国家、社会的概念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是人,单个的个人。

以上我们分析了西方的自由观及其代表人物,下面我们来分析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关心的是人,而且他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从物质利益的支配下解放出来,让人从他自己的安排和行为所造成的束缚自身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如果人们不理解马克思这一关注点,那就永远无法理解马克思的理论”[2]。弗洛姆的这番话表明,马克思并不是只重物而忽视人的作用的,而这恰恰是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重要原因。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标志是《手稿》。在书中,他提出了“类”(群体)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而类的自由的最高范畴是人类的解放。这部手稿的基本概念是“异化”与“自由”。异化的核心是劳动的异化;自由的主体则是类,自由被认为是类的本质,人类的解放就是类的本质的复归。1845年,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的思想进入成熟期。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抽象的人”的过程中,他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形成了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现实的个人”这一基本范畴的提出,一方面是马克思批判地扬弃自由主义关于一般的人、抽象的人的观念,对作为这一观念理论基础的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作出批判的结果;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独立的个人的形成过程作为现代化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是个人从类或群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但是,独立的个人作为现实的个人,是受到他的物质生存条件制约的个人,因此,个人的生产力和个人的交往关系的相互对立与运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共产党宣言》,并以其巨著《资本论》为“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不仅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即复归,而且强调了这种复归是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异化劳动的条件下,人异化了,丧失了他本应具有的社会性,变成了孤立的、利己的、单个的人。

由此可见,西方(萨特)自由观的出发点是“个人的、绝对的自由”,而马克思的自由观则是“社会的、群体的、有条件的自由”。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萨特关注的是单个的、抽象的、纯粹的个人自由,而马克思关注的则是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人阶级的群体的自由。

综上所述,西方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群体(阶级)的人,而不是超历史、超社会、超阶级的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不是抽象的、理论上的、离开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人的自由,而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下的、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自由。“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会获得全面发展自我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4]。

所以,马克思的自由观的直接导向,是基于通过暴力革命而“解放”所有被压迫者的,为所有人的自由而奉献的正义原则的自由观。而西方自由观所说的人则是基于伦理意义上的,超时代、超社会、超阶级的,抽象的、绝对的、单个的人;其自由的必然表现形式是抹杀集体和社会的极端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社会是基于个人的,是为个人服务的,个人是一切的终极目的;离开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个人这个终极目标,集体、社会不仅不应当存在,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层面上,把西方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混为一谈,甚至把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化”,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二、当代大学生自由观现状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崇尚自由,他们把追求自由的实践与个人的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但是也存在着对自由的片面认知和不良体验,他们的自由观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自由是个人的,与环境无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的自由受制于既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人类无法选择也不能回避。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从而决定着当下人们所追求的自由的内涵。“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3]

部分学生认为影响其个人自由和有意选择的只有主观感情和个人喜好,换言之,就是自我的决心和欲望,社会环境的制约则被抛置脑后。然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累积都须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艰难获致,这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个人自由的实现必然受到既定社会条件的限制,从而体现出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特点,不能与西方所倡导的自由同日而语与,再者而言,正如我们上文所言,西方所倡导的自由观具有绝对性、抽象性、个人性等局限,西方自由观必定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正确自由观的树立。

(二)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

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甚至把自由与法纪、道德直接对立起来,一味地追求绝对的、纯粹的自由。国家有关大学[在校期间允许结婚的法律颁布后,部分大学生对此存在着误解,导致了系列行为后果:肆无忌惮地谈恋爱,随意地发生性关系,因为同居期间的花费问题而闹上法庭等等,这一系列可笑荒唐的行为完全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没有认识到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

当然在多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思想潮流影响较严重,他们在接受先进思想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思想也在广泛的渗透。正如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西方的自由观念与马克思的自由观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强调个人的、绝对的、抽象的自由观,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由观受西方自由观的影响巨大。

在马克思看来,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深刻、社会实践越深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程度越高,人类所获得的自由度也就越大。当我们谈及哪个国家的人民自由与不自由之时 ,所指涉的乃是人们拥有的自由的程度,而非绝对自由。与此同时,在社会当中,你的自由可能是我的不自由,我的一方面的自由可能是另一方面的不自由。因此,“个人的自由必须制约在这样一个界限上 ,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4]

当代大学生有的依凭对于自由的渴求通过恣意蔑视权威、颠覆正统、消解纪律、解构经典而达到自我性格的张扬,甚至将自由误解为我行我素、不受拘束的个体行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完全、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惟有受到法律规范的限制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三)自由是随意的,没有明确前提条件

自由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压力、负担和责任。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由与责任如影随形。每个人要对自身的自由负责,也要对他人的自由负责。萨特认为,“人 , 由于命定是自由的 ,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 ,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 :它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的结果的逻辑要求。”[5] 由于对自由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大学生对自由产生了误解、曲解,把自由和责任对立起来,没有意识到责任是自由的前提,他们所理解的自由是抽象意义的,错误地认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名义,把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抛于脑后,把自己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责任抛之脑后,出现了种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例如,部分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以为再也不用受约束,无心向学,无视校纪校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谈不上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报答父母,造福他人,服务社会。更有少部分大学生,为了享受“消费自由”带来的愉快和自尊,尽情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甚至伪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骗取国家奖助学金等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对于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责任。”[6]学生在追求自由的实践中,不能仅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应把追求自由与承担义务,履行责任高度统一起来,这才是当代大学生这个角色应该获得的自由。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大学生自由观培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属于人的东西,只有具有主体意识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由的真正主体:大学生作为有主体意识并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追求自由,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是应该得到尊重和大力支持的。

用马克思的自由观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自由观的树立,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鼓励大学生追求自由

”马克思曾指出:自由是人固有的东西,“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7]并指出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可见,自由是人类特有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人的各种需要、全面的能力、个性特征、社会关系的相互协调和各方面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没有任何障碍和麻烦的自由发展。”[8]

因此,要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深刻内涵,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来指导追求自由的实践,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高校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育人中,充分尊重大学生自由的权利,鼓励大学生大胆追求自由,规范大学生追求自由的言行: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由的正确认知和理性追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合情合理地控制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大胆创新的积极理念,培养积极思维,不畏艰险,打破传统的精神枷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充分地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自由是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只有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9]也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0]自由,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因此,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应该做到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要摆脱自然力的束缚,进而驾驭自然力,成为自然的主人,但是,又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讲究生态文明: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必须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按照自己在社会关系的地位和权利,在不妨碍他人的地位和权利下,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自主行动,实现自己利益的自由。[11]

自由不是任意妄为,不是我行我素,只有在集体、在社会中才有个人的自由:这就要求大学生正确看待自由与限制、自由与法制。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发展自由,也要自觉服务集体和社会:因为,如果一个主体不能及时地进行社会适应,那么无论社会为他提供了多少实现自由的条件和前景,这个主体都难以在自己的任何现实活动中体验到自由的存在。[12]只有做到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大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才能成为自然、社会、个人的主人,通向美好的自由王国。

(三)自由是实践的 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践。诚然,劳动尺度本身,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供给,外在的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的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13]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以此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由:大学生要追求自由,实现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自我,实现自我,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充分得到展现。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要求: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殷切希望。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只有大学生无限地接近和实现自由了,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的实现:因此,大学生要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抵制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和侵蚀,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指导下,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最大程度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0页。[2]弗洛姆.思关于人的研究[M]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1995.507。

[4] 密尔.程崇华译.论自由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9。

马克思主义五观总结 篇6

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活动,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党的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直接负责,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五观”知识。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使“五观”知识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

一、领导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五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学校立即成立了党政领导第一把手任组长的“五观”教育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五观”有计划进行。

二、扎扎实实的“五观”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使全校师生对“五观”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各族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观念,推动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1)通过升旗仪式对全校广大师生进行“五观”教育。

(2)发挥广播、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向全校师生宣传“五观”知识。

(3)通过每天下午的政治学习,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五观”教育知识等的学习。

(4)为把“五观”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到实处,学校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上,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在全校组织了以“五观”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课。

在“五观”教育工作中,学校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五观”教育学习和研讨活动,并结合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学校内掀起了一个旨在树立“五观”教育学习高潮,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托里二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篇7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我认为可以充分运用该理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观。这是因为 :其一,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偏重的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技能的提升, 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 信息技术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 没有必须考多少分的要求, 这也就让我们有更大地空间留给学生本人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其三, 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计算机世界里, 他们总能找到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们在构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 把这门课程看作一个整体, 在这个课上,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信息技术的环境, 提供应有的软硬件资源, 但不要去设定具体的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 学生在开课初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方向, 自己做一个学习计划, 在一学期或一年 (甚至是更长时间) 内做什么样的学习和研究, 预计将得到什么形式的成果 (例如研究报告、软件程序、计算机作品……) 。在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具体学习情况对计划进行适时调整, 例如: 原本计划一学期的学习研究, 发现可以进行更深入地学习, 那么就可以延长学习时间, 其间可以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或成果;再例如, 如果进行的计划发现走不下去, 也可以随时改变方向, 那么对前面失败的方向也只要做一个总结报告, 分析失败原因即可。毕竟失败也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也不可能不面对失败。那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认为, 教师不仅仅是施教者, 更应该是督促者、帮助者, 他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应是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的互相沟通和理解的过程, 不只是通过控制知识呈现的次序向学生灌输知识、然后期望学生通过这些知识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应 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传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中, 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将老师所讲的某个内容搬到大脑当中, 这仅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变成高技巧的问题解决者, 但对于这些知识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没有和自身的情感世界、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 教师只教会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 却忽视了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瞬间变化的复杂世界, 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和人格修养以及创造力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 只有深入学生内在的情感世界, 才能整个学习活动生机盎然, 最终以师生间全方位的互动来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教师作为督促者、帮助者, 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 为学生计划的实施出谋划策, 提供支持和帮助, 并适当的督促学生完成自己的计划。而学生由于选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所以在整个学习计划地实施中充分反映健全的个体思想和主观能动性。而整个学习过程会让每个 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发挥自己不为人知的潜能, 使之成为一项自我重视、自我发展、自我挖掘的生命的活动。此时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 每个学生学习的方向都不同, 有些学习内容如果老师也不懂, 怎么办? 其实老师不需要也不可能什么都懂, 但没有关系, 老师只是帮助者的角色, 他可以和学生共同研究学习, 也可以只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解决, 这样也才能够真正形成“教学相长”。

下面我们以此为例假设一个学习方案:

教师:提供机房、网络、课时;

学生A:从小喜欢看动画片, 对电脑动画觉得非常神奇, 也很感兴趣, 总想能够自己用电脑制作出一套动画作品。于是他选择的学习方向是计算机 动画。学生所列学习计划如下:

教师在看过此计划后, 对学生提出的修改建议是:

学生的计划获得通过, 可以先着手进行。

在计划进行到第三步时, 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 又对计划做了实时的修改与完善:

学生修改的这个计划, 可以说更详尽, 更具有可行性。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例如, 在学习动画补间动画时,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有轨迹的运动方式, 即引导线动画;在学习遮罩动画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顺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在学生选择动画作品主题时, 教师要给出建议:即作品的完整性、美观性和作品应具备的正能量。 ?èé

当学生完成该学习计划后, 提交动画作品和学习心得报告, 此时教师可根据动画作品的水准征求学生本人的意愿, 是继续深入学习动画制作, 还是改换另一个学习方向。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都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并不需要教会学生什么, 而是强调每个学生的都是独特的, 是独一无二的, 创造一个最适合学生发挥潜能、拓展个性的环境去鼓励他们运用内在的潜能并挖掘出来成为自己的闪光点。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注重自己如何教的好, 而是注重如何帮助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学生也不是把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作为一项任务, 简单模仿,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现自己的意志和创造。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篇8

关键词: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67-02

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把劳动比喻成整个社会为之旋转的太阳,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劳动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为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

一、劳动本质论

“人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是困扰哲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劳动在人类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会使用和创造劳动工具把人类社会与猿群世界得以区分开来。劳动使人学会直立行走,并且劳动还创造了语言。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这“有生命的个人”之所以能够存在,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劳动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作用于自然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46

第三,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表述,“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最后,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即“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等”)以及人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劳动活动的展开形式,也必将随着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二、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详细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引出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而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买卖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劳动者一定的工资。但是,同时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劳动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这个价值和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产生差额,而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财产,从而拥有占有活劳动的权利,研究得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的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劳动的异化、阶级理论和剥削理论。

“劳动的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41劳动的异化和外化,使得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对象的关系。工人与劳动的关系,变为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具体分析,得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再一次确证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从商品生产者到生产工人,再到总体工人的发展,资本家从单个资本家到社会资本家,再到总资本家的发展,是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对立基础上阶级矛盾根本无法调和的集中反映。”[4]阶级在词典中的含义是:“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造成了对于生产成果的占有和分配的不公和矛盾,而出现了阶级,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发展。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最简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现象的产生,从而体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根本对立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三、劳动解放论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论”的基础之上,推翻了先前旧哲学先验主义本体论的思维方法,从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和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寻求人的解放的最终途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只承认“精神劳动”的价值,只知道劳动的积极方面,而忽略了其消极方面。他进一步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6人正是通过“现实的劳动”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从而实现其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但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大机器生产方式,人的劳动被异化。异化不仅导致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的分离,异化还同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以及社会的异化。“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异化状态是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障碍。而要改变这个状态,就必须通过革命消灭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私有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劳动快乐和自由,才能获得根本的解放。那将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人类解放的理想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人的现实劳动”基础之上的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

把历史与未来架构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之中进行考察,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步之处。“马克思没有停留在哲学理论的一般描述上,而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其异化在政治领域(国家和法)、经济关系领域(市民社会)的表现,最后终于在物质生产领域抓住了人的最根本的本质——劳动,以及人的本质的最根本的异化——劳动异化,从而找到了打开一切人类之谜和历史之谜的钥匙。”[5]

马克思对于人的解放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对于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批判,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复归”理论。只有彻底消除私有制,社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类才能从劳动的束缚和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创造的快乐,自由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实现劳动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在劳动这个概念阐释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例如:生产与消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与分配,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的剩余价值、劳动的异化、人类的解放、社会的进步以及阶级的对立、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劳动”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并且,在马克思思想中,“劳动和劳动者被赋予了史无前例的神圣性和优越感。简而言之,劳动取代了所有传统社会之中的‘理论、‘实践、‘上帝、‘资产等地位,并且成为了检视一切事物是否合乎人的理性的唯一标准。”[6]

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劳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人参与劳动,劳动创造社会共同财富,这一切有关于“劳动”的思想与理论都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而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全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不仅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施压,更大程度上则是作家主体一种自觉自发的内心需求。学习马列著作更是一种政治皈依与信仰的象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关键的“劳动”思想自然也内化为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当然这就是下一个值得专门论述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建君.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5]张国钧.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真蕴[J].长白学刊,2010,(3).

上一篇:讲政治、有信念专题讨论发言材料下一篇:金融机构管理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