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精选8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1

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北京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 人民日报 》(2018年06月27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品格,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深远影响,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思想,感悟真理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认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习近平同志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郑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问题;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辨析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问题,让马克思主义走进人们的思想深处。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它不仅在历史上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在今天、在未来还将不断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领悟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认识,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发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能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行动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就不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当前,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密切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学以致用,达致知行合一,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明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特别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四个坚持和运用”,针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九个学习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什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仅仅学习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整体性地学习、历史性地学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更加突出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如何学?要自觉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这是基本功,必须持之以恒。特别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守正创新,永葆鲜亮底色,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就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及时恢复马列教研室。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先后启动了系列工程: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21世纪燕园红楼”——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性高端学术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等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国外思潮的大量涌入, 思想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极大的冲击。西方某些国家并不仅仅把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民主社会主义等单纯视为学术领域内的流派, 而是作为实现其政治需要的意识形态, 利用这种意识形态强大的思想攻势来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全球化进程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代表了社会发展大趋势, 另一方面以西方中心论为价值取向。全球化的文化后果也是双重的, 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文化和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有争议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总是不断地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 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发展。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对思想多样化的条件下,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方向上讲,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全部奋斗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 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就是动摇党赖以存在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方面,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 更深入地了解、懂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 要增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从领域上讲, 要主动占领和巩固文化阵地。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固性。当今世界中外思想文化的差异, 本质上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明确地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但是, 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运。”文化领域历来是双方激烈较量和争夺的重要阵地。当前,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扩大, 必须切实强化阵地意识, 重视和善于运用各种文化的形式宣扬马克思主义。首先,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其次, 要不断加大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 拓宽先进文化的传播途径, 让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领域, 成为宣扬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从对象上讲, 要积极争取青年。青年是未来、是希望, 他们肩负着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但是, 不少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疏远和漠视, 一些青年不仅丧失社会主义信念, 甚至丧失爱国主义精神。因此, 必须做好青年的工作, 深入研究青年健康成长的特点规律, 在青年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研究理论武装青年的特点规律, 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青年。

当今世界, 同过去相比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 我们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重大问题。根据我国国情,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 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

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正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侯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另外,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思想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且意识形态领域也打破了封闭、单一的状况, 呈现出开放多样的局面, 思想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在此背景下, 本文考察当代中国的非主流社会思潮, 通过论述这些非主流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的冲击, 对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给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期,思想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4卷.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第5卷.

[3]《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卷.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3

肖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很重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如果倒了,党心必散,党心一散民心必散,党和国家就会分崩离析。但是,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人人都完全搞清楚、弄明白的事情。近来围绕“共产主义”发生的这场争论,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认识根源上讲,与没搞清楚“共产主义”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有密切关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实际上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有两重含义的:一是作为“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即广义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是我们现在必须坚持和践行的。二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狭义的共产主义,虽是我们的伟大理想,但现在还不应也不可能实行的,否则就会犯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在近来的这场争论中,实际上是将这二者对立或混淆起来,从而使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问题。

记者: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成科学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和完成的,其标志就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自那时以来,他们是如何使用“共产主义”概念的?

肖枫:马恩对“共产主义”一词的使用是很讲科学性和辩证法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马恩坚定地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旗帜,并且从未想要抛弃它。《共产党宣言》是马恩受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当时为什么没有将这个“宣言”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呢?恩格斯后来追忆性的解释说,在当时“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既然我们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那么,在这两个名称中间我们应当选择哪一个,就是毫无疑义的了。而且后来我们也从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但是第一和第二国际时期,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工人政党普遍叫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而没叫“共产党”,对此恩格斯1894年的解释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这个词也许可以过得去,虽然对经济纲领不单纯是一般社会主义的而直接是共产主义的党来说,对于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整个国家因而也消除民主的党来说,这个词还是不确切的。然而,对真正的政党说来,名称是不完全符合的;党在发展,名称却不变。”总之,马恩是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而在如何使用“共产主义”这个概念上是非常严谨讲求科学性的。

其二,马恩将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目标,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的,始终坚持了“主题论”、“条件论”和“过程论”,并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论。什么是共产主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著名回答是,“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所以,共产主义也是关于“人类解放条件的科学”或“人的解放的学说”,用中国人的说法是“世界大同”。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目标或“主题论”。至于如何实现这一“主题”,马恩既是“条件论”者,也是“过程论”者。就“条件论”而言,马恩坚持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国家自行消亡了,最终才会实现《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自由人联合体”,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实际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或政治纲领,也就是共产主义者的“国家观”,即“国家消亡观”。但这一政治社会目标的实现,是有物质条件的,离开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还必须有其相应的经济纲领,这就是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按唯物史观对此做出的深刻论述。他在这里既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又指明了它的主要经济特征,即:在“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不平等”、“不公平”的弊病,“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从谋生手段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在自己的旗帜上才能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过程论”而言,马克思在“两个必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历史过程。

其三,马恩对未来新社会的“详细情况”,历来不愿表示“预定看法”,而强调他们“没有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没有最终目标”,“是不断发展论者”。恩格斯在1893年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他还说:“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并强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关于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态,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态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就是说,共产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逐步实现的改变现实的运动。我们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脚踏实地迈向共产主义。

记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是如何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的相关理论的,他对“共产主义”有哪些具体认识?

肖枫:列宁是第一个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无产阶级领袖。他根据自己领导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短暂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理论,为无产阶级后续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将工业全面实行“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对粮食和日用工业品实行配给制,并推行劳动义务制。这里的中心问题是从农民手里获得粮食的“特殊方式”,按列宁的说法,不是“买”,而是“拿来”的,“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要的粮食”,以便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虽然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军事上的胜利,但因损害了农民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结果粮食产量不及战前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引发群众严重不满。1921年春天不少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频繁暴动,甚至连一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的水兵也发生了反政府的兵变。事件虽然平息下去了,但苏维埃政权面临的生存威胁,逼迫苏维埃政权必须改变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不得不决定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采取新经济政策。

记者:那么,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中对如何搞社会主义获得了什么新认识?

肖枫:列宁很重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吸取教训,那就是必须将“共产主义”的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严格区别开来。1923年1月,列宁强调应向农村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但是为避免产生误解,他赶快做了“声明”:“决不能把这话理解为我们应当马上把纯粹的和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在我们农村中奠定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这样做对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有害的,可以说是致命的。”他接着强调:“不能这样做。应当从建立城乡间的交往开始,决不给自己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这种事先定下的目标。这种目标现在是达不到的。这种目标是不合时宜的。提出这种目标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吸取的更全面而深刻的教训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改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国内建设实践中,列宁“发现”并强调了“物质利益原则”,从而改变了先前否定物质利益原则、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的传统观念,并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承认“个人利益”原则,并实行“同个人利益相结合”,实际上是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是反映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根本改变的极重要的方面。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政权是完全否定这一原则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按共产主义原则靠“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来实行。列宁明确表示这么做是“我们错了”。从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对工业企业重新实行非国有化,承认商品货币作用,大力发展商业,实行租让制,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经济交往,等等。这些政策措施之所以迅速有效,就在于它反映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即社会主义不能完全否定个人利益,必须承认它,实行“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并把握好“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列宁对“物质利益原则”(或“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他说:“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走一步都吃到苦头”,这是“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列宁逝世之后的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了这一原则所体现的客观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

二是在建设指导思想上,列宁认识到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改变了“共产主义很快会到来”的估计,强调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强调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认真和长期地实行的政策”,在经济建设这条战线上,“我们应当慢慢地、逐步地——图快是不行的”。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在俄国这样的国家里,工人阶级与其说是苦于资本主义,不如说是苦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列宁还说,从资本主义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的社会需要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愈长”。

三是在对外政策方面,列宁调整了“唤起世界革命”的战略,提出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以及“与世界相联系”的思路,为苏维埃俄国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最起码的国际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坚持将俄国革命的命运与世界革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然而实际情况是世界革命高潮并未如期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共处”的思想,并论证了这一思想的客观基础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强调“和平共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的需要,“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他调整对外政策,虽然主要是为了解决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社会主义的生存问题,但也包含了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他还强调说:“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

记者:斯大林也是谈论“共产主义”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对“共产主义”有哪些认识?

肖枫: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通称之为“斯大林模式”。这种在资本主义包围、时刻面临战争威胁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排斥市场、实行统一计划、由国家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从“应急性思路”出发提出的“战时动员型模式”,可以说,是迫于形势和任务急需的一种选择。虽然发生过不少严重问题和错误,但苏联只用了不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为战胜法西斯打下了物质基础,发挥了不可否定的历史作用。但这一体制后来失去活力,变成了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此外,苏共指导思想上长期急于求成、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记者:苏联解体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并加快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体制已经形成。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和理论渊源呢?

肖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但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时空条件”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源于但已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这一扎根于中国大地并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相当长时间内(至少一百年内)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这种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就表现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在现阶段不是要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而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它与一切传统的社会主义——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经典的社会主义”,还是苏联那种“正宗的社会主义”——都是很不相同的。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而决不是资本主义。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它现在不仅不是共产主义,而且还不是发达成熟的社会主义,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犯超越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当前中国既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既不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搞私有化,而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是很不相同的。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今时代特征决定的,是经过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检验的结果。一句话,是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正当性的,是任何势力、任何力量休想改变得了的。

但是,有些人对此不放心,也总有些人喜欢在“共产”上做文章。其实稍有历史经验和理论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没有根据的。《共产党宣言》虽然明确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这是最终目标,并且是有条件的。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指出的:“不能一下子就废除私有制”,“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后来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反杜林论》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的思想。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阶级差别的消除”才能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倒退。”这就是说,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决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苏联和中国历史上曾经犯过的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一味追求生产关系“一大二公”的“左”的教训,严重束缚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的教训,从反面证明了恩格斯这一思想的正确性。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些正反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得出的结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难以改变的。我们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依法保护公有和非公有的财产权,其中就包括了保护各种私有的财产权。这一切表明,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我们当前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决不会允许出现过去那种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极“左”错误。

中国已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并将新涌现的“六个阶层”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国际上,中国改变了与资本主义“不共戴天”的旧观念,树立起了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家“彼此尊重,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新观念。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要善于正确处理好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力量能改变中国人所走的道路。我们对此一定要有自信,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本身就是在脚踏实地迈向共产主义。

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想一下子、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他还强调“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这就是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我们当前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矢志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4

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民革中央关于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民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民革广东省委会决定2014至2017年在全省范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切实有效开展,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把握方向

(一)根据民革中央要求,为保证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民革省委会决定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周天鸿

副组长:沙振权、李崴、刘纪显、程萍、黎智明、于欣伟、李希

秘书长:黎智明(兼)

副秘书长:董桂英、张翠娥、刘萍、刘欣梅、郭伟雄 办公室主任:刘萍(兼)

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设在省委会宣传处。

省委会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并制定实施方案(已完成)。各市委会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全面规划和部署,并督导基层支部开展活动。省直属各支部也要制订具体规划和方案,推进活动全面开展。

(二)民革各级领导既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者,也是学习者、实践者。市委会、支部领导要积极带头学习,主动深入基层,加强理论学习,亲自撰写文章。

(三)民革省委会主委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督导,各副主委联系的市委会和省直属支部如下:

沙振权:深圳、惠州、梅州、华工、华农、科技 李 崴:江门、汕头、河源、暨大、广外、南油 刘纪显:佛山、茂名、阳江、三支、华师、有色金属 程 萍:珠海、东莞、湛江、四支、省歌、仲恺

黎智明:潮州、清远、清新、一支、五支、电研所、轻工、技师、航海 于欣伟:广州、韶关、汕尾、中大南、中大北、广财大 李 希:中山、肇庆、罗定、二支、省参、文史馆

二、注重引导,把握动态

(一)各级组织要及时掌握广大党员的思想动态,每年根据当年形势任务、民革工作实际和地区发展情况,确定年度学习实践活动重点。现阶段,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民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

(二)省委会根据民革中央下发的主题学习资料开展学习,并组织力量编写相关学习材料。

(三)组织好在新闻媒体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报道工作,着重做好省委会及各级组织典型事例的报道,弘扬正能量,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引导。

三、认真学习,深入实践

(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民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推动民革全党,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上来,为实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作用。

(二)各级组织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成果上,紧紧围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深入调研,根据本组织具体情况确定参政议政重点工作领域,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四、精心组织,抓好载体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各级组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终身学习和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省委会和地市级组织每年举办的报告会、培训班、研讨会等学习活动累计不少于10次。每个市级组织每年撰写的理论文章不少于2篇,每个省直属支部撰写理论文章不少于1篇,并及时向省委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这些理论文章将提交民革中央,并分别在《广东民革》报、广东民革网站上发表。

(二)各级组织按照《决定》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三)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伸出博爱之手——民革基层组织牵手困难群众”活动,努力探索民革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和扶贫帮困工作的有效形式。

(四)加强各专委会研究工作。各级组织按照《决定》要求,整合党内外研究力量,选取民革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中的重要理论课题,组织开展调研。

(五)大力推进我省民革前辈史料收集工作,让民革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六)省委会对本省获得国家级表彰的民革党员和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且参政议政工作成绩突出的民革党员进行深度报道(篇幅应不少于1万字,每年报送文章不少于2篇),并报送中央;同时对获得省级表彰的民革党员和任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且参政议政工作成绩突出的民革党员进行报道,将民革党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风采充分展示出来。

(七)协助民革中央举办县处级以上政府实职干部专题研讨班,对民革党员中的县处级以上政府实职干部进行思想理论培训和反腐倡廉教育。协助民革中央举办省级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培训班。

(八)省委会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党员培训体系,全力推进地市级主委班、新党员学习班、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及专干培训班等工作。

(九)《广东民革》报、广东民革网站和各级组织的报刊、网站要开设专栏,做好组织、发表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文章的工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搭建一个加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五、狠抓落实,做好总结

(一)各级组织每年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形成书面材料,于每年11月10日前报送民革省委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二)省委会根据上报的总结材料,选取部分进行调研督导,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省委会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2017年底召开全面总结表彰会。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文化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6

中共凤庆县委党校 唐纯国

[摘 要]:边疆民族地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由于存在语言多样、信仰多样、习俗各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较大挑战。必须坚定党的民族理论自信、党的民族政策自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形式和载体;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普及的组织基础;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时效性,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信度和感召力。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 思考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世所罕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尤为重要,先进的理论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理解、所接受,才能转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处理好民族关系,关键是要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边疆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临沧是“世界佤乡”,是典型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地方为民族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他们“一夜之间”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直接跨越数个社会发展阶段,实现其他民族近千年才达成的目标。而在这一进程中,“直过民族”群体经历着生产方式、文化习俗、生活观念的碰撞与激变,有嬗变欣喜,也有磨砺艰辛。在这样的环境区域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面临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1、理论渊源。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当时影响广泛,遍及欧洲并波及美洲。托马斯·莫尔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空想社会主义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与憧憬,也是一种缺乏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方法的理论设想,空想学说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资料和思想启示,从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

2、历史渊源。习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崭新一页,经过30多年的接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世界社会主义从苏东剧变的阴影中走出来,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里面对资本主义状态下的种种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激励的批判。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是发展,二是公正。邓小平同志讲,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慢了也不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公正不是社会主义,不能把公正的状态保持下去,不断趋向于更加公正的社会理想,也不是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五百年,经历了无数考验和挑战,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跨越发展,在斗争中成长,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创立,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破除了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各样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同时又抵制了偏离 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走老路走新路,不走邪路走正路”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

二、边疆民族地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名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国家领导人,总书记对于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刻体察。他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边疆民族地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较大挑战。

1、社会阶层结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一,人民群众的阶层结构出现了新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广大群众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若干不同层次的群体。不同社会群体从市场经济中得到的利益的差异、获取利益的途径与方式的差异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利益发展在多种利益分配方式下呈现出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弱势群体的“仇富仇官”心理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尖锐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第二,人民群众的交往交流方式出现新变化。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可以方便地获取和迅即地传播。另一方面,执政党能否及时、公正、客观地回应社会关切就显得更迫切、更突出。如果不能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会使本来没有事的地方发生事情,会使小问题衍生成大问题。

第三,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出现新变化。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产生了社会价值的失范,对人们价值观的整合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带来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和行为的失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2、党和人民群众关系发生新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从一致到多样。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以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为特征的利益关系,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利益的一致性,逐渐转变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具体利益的多元化。

二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接纽带发生了变化,从政治整合到社会整合。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以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为核心、以政治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整合为纽带,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联系逐渐转变为以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以党对社会的利益整合为纽带。三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发生了变化,从刚性到弹性。以往是以计划和命令为主的、封闭型的、具有刚性特点行政型联系渠道,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转变为市场和利益为导向的、开放型的、具有弹性特点的社会型联系渠道。

四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到互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群之间是带有“权威与服从”型特点的单向作用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为“共生与互动”型双向作用机制。

3、党群关系和作用方式变化对群众工作理念和服务方法提出了挑战。

第一,人民群众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之后,那么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自动地涌现出来。

第二,人民群众既要表达,又要参与。表达是一种情绪和愿望要求的展现,另一方面还要把这种表达变成一种身体力行的参与行为,不管是政治参与、经济参与,还是社会参与,包括文化参与,而这些方面就给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第三,人民群众既要权益,又要权利。权益是一种满足意义上的权益,具有相当的被动的含义,但是权利是一种能动的概念,人民群众不但要享受权益而且还要拥有权利。

第四,人民群众既要温饱,又要环保。温饱是初级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要求都大体上得到了满足。温饱满足之后,还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非常敏锐,也非常能够懂得老百姓的心理,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因此,对群众工作理念和服务方法要与时俱进,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尽力满足他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更高期盼和要求。

三、对边疆民族地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民族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边疆民族政策,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总体上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

一要坚定党的民族理论自信。党的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阐述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规律,以及解决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民族问题这个民族工作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征程 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要坚定党的民族政策自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准确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的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直接关系到各族群众的权益福祉,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对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否则就会乱了根本、伤了元气。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民族政策的不断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三要坚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照搬外国、不因循守旧作出的重大历史决策。蕴含着我国千百年来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治传统和历史经验,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建设新中国而表现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深远胆识,体现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我们党的衷心拥护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我们要坚决反对搞民族分裂、民族自决的邪路,也不走取消民族区域自治的错路。同时,要牢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四要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形式和载体。我们党历来重视借助各种媒介有效宣传马克思主义。当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借鉴以往的有效传播形式的同时,应当努力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一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向群众学习语言,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群众明白易懂的语言。二是不仅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展开理论宣传和进行理论阐释,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可信性,而且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推出一批通俗且具有时代感的理论读本、文章、歌曲、影视作品,创造出具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标语、口号。三是要广泛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型媒体引导舆论,增强理论宣传效果。四是用民族干部宣传党的科学理论、用民族语言讲解党的科学理论、用民族文字阐述党的科学理论、用民族节庆展示党的科学理论、用民族文化体现党的科学理论。通过组织懂民族语言、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党员干部理论宣传队,深入少数民族村寨用民族语言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传;组织民族专家学者,用傣、佤、景颇、傈僳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党建理论知识读本、编写教材、制作电视宣传片,阐释党的科学理论;报社出版民族文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开设民族语言频道,传播党的科学理论;在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创作和表演民族歌舞节目,用民族文化体现党的科学理论。

五要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普及的组织基础。一是实施农村党员发展工程,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二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高工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学校和农村党校“两校进村”活动,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致富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三是实施农村带头人培养工程,加大“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社干部”的工作力度,带领群众致富。四是实施农民服务站建设工程,构建服务群众网络体系,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为民排忧解难中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实施“红旗飘飘”工程,重点在边境沿线乡镇、村寨、农户、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开展升挂国旗、党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和边境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家、国民、国防、国门、国土意识,激发热爱伟大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热情。

六要以致富奔小康为基础,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普及的时效性和感召力。一是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党支部为龙头,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把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支部十协会+企业十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农民得实惠,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普及的时效性和感召力。二是打造非公诚信党组织。使党建工作与促进市场诚信经营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党建品牌,树立非公党员诚实守信良好形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认真处理群众投诉,面对困难与问题,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的主动权,要克服简单粗暴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脱离群众需要的、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将被大众所抛弃。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被群众接受,关键是党员干部要真正关心群众的需要,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困难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信度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徐光春《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

[2] 黄相怀《从“四个全面”把握治国理政新思路》

[3]《中华民族报》《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十八大报告》

[5]廖和平《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6]《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16页 [7] 李广艳 《红旗文稿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7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前身是以苏联模式开办的本科压缩型专科学校, 这种学校在我国精英教育时期, 由于生源质量好, 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 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上, 将理论与能力培养并重, 既重视理论基础教育又重视实操动手能力的培养, 当时很多工科类专科学校建有校办厂, 多属于行业办学, 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培养的学生理论素质比中专强, 动手能力比本科强, 学生后续发展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深受社会欢迎。但这种模式若处理不好, 理论与实际的问题也容易弄成典型的理论型“压缩饼干”, 闭门办学色彩浓重。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加强, 在20世纪9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引进了流行于北美地区的“DUCUM/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等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建设国家级、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来学习与推广这些模式,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示范引领与推动, 近些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创新, 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些国外教育模式的一个共同亮点就是行业界、企业界的参与和介入, 行业按照各岗位的职业标准来制定对人才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再将其细化为人才培养标准, 指导学校教学, 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弊端, 使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缩短了学校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但一味地照搬这些办学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行业办学背景被打破的情况下, 如何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这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二是国外这些教育模式需要有较大的硬件投入, 配套大量的教学资源, 而在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资金少、学生众多的条件下, 是很难全面推广的;三是强调能力本位, 按技能掌握的需要学习理论, 强调情景教学, 这就造成了专业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理论学习“够用”的度把握得不够, 有些不适合按照过程、情景导向来进行教学的课程也照搬照套, 所以只能流于形式。更有甚者, 个别高等职业院校用企业生产线工艺说明手册代替教科书, 以学生创业的业绩代替专业学习成绩, 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所必要的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重视了高等职业教育“职”的属性, 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高”的本质属性。

在借鉴国外办学模式与经验的同时, 我们必须秉持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的思想,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国外这种模式的推行是在劳动力严重缺乏、政府主导、政策保障、产业界与学校紧密结合、产业标准与教育标准无缝链接等情况下实施的, 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依赖性, 所以这在学生就业容易、岗位流动性不大、全民实现终生教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是可以的。而在我国劳动力丰富、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庞大、全民终生教育体系未建立、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学生职业频繁变换的条件下, 生搬硬套国外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岗位变换适应能力的提高, 最终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8

一、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故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个人的存在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关键,离开个体的存在去谈论社会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因而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和社会之间、个体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社会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但是要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彰显着社会矛盾的存在,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要解决这些矛盾和不和谐,需要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关注弱势全体。

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里所讲的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以达到最终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所谓的正义,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就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目标,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目标。因而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平正义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不是否认社会分化和利益分配,而是要在承认社会分化和人民内部利益诉求不同的基础上逐步追求社会的公正,在正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的公平。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规则公平,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只有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很大程度上避免事业、行政和司法腐败,塑造诚信友爱的道德氛围;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劳动者的积极性,迸发出创造的激情,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有效的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形成安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团结统一的局面;只有构筑起真正的公平正义体系,才能有效的利用、节约资源,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主席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曾清醒的认识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向前发展。{3}”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因此“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他还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人既然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那么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必然要关注个人的发展。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构想,指出这是共产主义所向往的。1847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这样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6}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还认识到未来和谐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在那里“人终于形成了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路揭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不断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正常实现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和谐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境界,也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它要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这一根本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意义,始终坚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充分肯定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强调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包括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强调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其能力和才智,发展其自由个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强调要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成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2005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0}因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人与自然和谐,有利于公平分配人与人之间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协调其利益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占有并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然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部分人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影响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样,生态环境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其中一部分人对其进行破坏,影响的不仅是他们自身的环境,而是所有人共同生存的环境。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对象和中介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在人们之间公平分配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共同承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风险,惩罚破坏者,补偿受害者,将人们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内,由此,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2.人与自然和谐,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在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存共融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和研究自然属性与规律,这不仅能满足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精神需要,而且还能利用这些属性和规律不断充实和丰富人的生命活动,在不断摆脱其动物本性的基础上,使人的本质日益丰富和完善,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此外,美丽的自然景观能够引起人的身心愉悦,启迪人的智慧和潜能,培养人的淳朴、自然机敏的品格和对生活的坦荡胸怀,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与自然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发展,就是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使人与自然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了处理好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为此我们必须做出努力。

首先,提高人口素质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一方面,坚持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多的国情要求始终贯彻计划生育,只有少生、优生,实现人口结构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人口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就多,人们的利益就会很好的实现,控制人口,人们的素质就能得到提升,更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人口的平均质量低而造成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们最大的劣势,因而,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结构和文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就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中那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类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健全环境立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国已经逐步制定了一些资源和环境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要依靠法制的保障,走法治化道路。一是要加强环境立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挂图、宣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普及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思想,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求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材、节能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社会是以人为活动主体的关系的总和,一切关系问题均包含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范畴之中。人与自然和谐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人与人的和谐则是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这两大和谐的最根本的保障条件。这三大和谐在现实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政学院)

注释: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 20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大陆蔡英文下一篇:垂钓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