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试题(通用8篇)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来源:
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劳动对象、原材料 b.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c.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 d.劳动、劳动工具、运输工具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c.商品 d.经济规律
3.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是( )
a.商品经济 b.产品经济
c.传统经济 d.现代经济
4.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
a.交换价值 b.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5.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该商品的价值量(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直接关系
6.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b.任何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c.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d.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 )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创造了剩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c.转移了劳动力价值,创造了剩余价值
d.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创造了剩余价值
9.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用字母表示为( )
a.c b.v
c.c+v d.c+m
10.可变资本是( )
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自身价值变小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11.产业资本循环中决定性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销售阶段
c.流通阶段 d.生产阶段
12.机器设备的老化、生锈、腐朽等属于固定资本的( )
a.无形磨损 b.自然损耗
c.有形磨损 d.人为损耗
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i(v+m)>ⅱc
b.i(v+m)= ⅱc
c.
d.i(c+v+m)=i(c+δc)+ ⅱ(c+δc)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来源:
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15.以下不属于不变资本的节约的情形是( )
a.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
b.充分利用厂房、机器设备等
c.尽量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
一、社会再生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生产和消费。
生产和消费具有同一性。一是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 例如体力和脑力, 这就是一种劳动力的消费;二是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 例如原材料、燃料、厂房、机器设备等消费, 这就是一种生产资料的消费;三是生产也不仅是消费的手段, 消费也不仅是生产的目的。生产直接是消费。一方面, 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产品是依靠工厂生产出来的, 没有生产就没有产品, 而没有产品也就没有消费。另一方面, 生产又为消费创造了对象及消费的性质, 使消费得以完成。所以, 当生产出一个需要人类消费的产品时, 人类才能够消费,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一方面, 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因为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 只有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 也才能成为产品。另一方面, 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也就是有了消费者消费的存在, 才会产生生产的动机, 因此说消费直接是生产。
(二) 生产和分配。
一是生产结构决定分配结构, 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 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决定论, 即土地带来地租;劳动带来工资;资本带来利息。二是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 是生产关系的反面。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分配领域的一部分, 分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三是分配方式是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 交换和流通。
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 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消费本身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 交换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第一, 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 直接属于生产, 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第二, 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 交换就是包含在生产之中的行为;第三, 所谓实业家之间的交换, 不仅从组织方面完全决定于生产, 而且本身也是生产活动。只有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进行交换的时候, 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
综上所述, 生产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和基础, 它不仅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物质对象, 而且决定、支配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运动。消费则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 是生产的目的, 不仅完成生产, 而且还创造出新的生产要素。而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 重视消费理论, 拉动经济增长。
一切生产、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消费, 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要。无论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 还是从微观经营决策的视角, 都应该从消费需要出发, 以消费需要的满足、消费结构的合理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为最终的评估, 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结合, 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现阶段,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导向或市场取向, 要实行市场消费需求导向, 以消费和消费需求为中心。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 可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促进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也是解决经济增长和经济创新的根本问题。近几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2009年, 国家统计局报道称我国居民消费率不及印度, 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需求角度看, 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 投资和出口增长快, 而消费增长相对较慢, 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据2012年12月《扬子晚报》的一篇报道记载, “专家称服装厂关三年, 库存衣服都够卖”, 一方面体现了消费市场的疲软和无力, 产品并没有刺激消费者消费;另一方面, 体现了产品没有达到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需要产品不断创新。
因此, 重视消费问题, 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客观要求;扩大消费需求, 是拉动经济发展, 正确引导消费,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刺激消费增长, 是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环境, 改进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 优化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
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分配方面的理论, 生产在发生着变化, 分配也必须跟随着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如果不在分配制度及分配与再分配的效率、公平方面及时作出调整, 它就会反过来影响甚至阻碍我国的社会生产。胡锦涛同志在做党的十七大报告时曾指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整顿分配秩序”, 这一点是对分配制度在质上的调整。按劳分配制度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如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不调整, 将影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分配理论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而合理的分配制度又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实现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 实现均衡交换, 改善人民生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 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马克思也认为, 物质交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 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 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 而这种共同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没有交换, 就没有经济, 进而没有市场经济。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巴斯夏曾说, “交换就是政治经济学, 就是社会全部”。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交换经济, 通过交换实现社会的分工合作、促进地区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交换, 可以带动商业发展, 促进城乡市场商品交流, 改变城市消费环境, 改善人民生活, 也丰富了消费内容。同时, 交换也造就了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 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交换也可以使中国从贸易大国逐步走向贸易强国。
摘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作于1857年8月, 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 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所撰写的一篇导言。在《导言》中, 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构成社会再生产的统一体, 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密不可分。正确处理好这四要素的关系, 对于我国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产要素,社会再生产,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姜涌.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J].理论探讨, 2009
关键词:实践入学;政治旨趣;存在内容;如何存在
中图分类号:B0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34-04
一、“如何存在”:人学范式之核心厘定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旨在回答这样一个物理学问题: “超越时间变化的万物始基是什么?万物始基如何变成特殊事物,特殊事物又如何变成万物始基?”后来,随着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又提出了相似的伦理学问题:“是否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效的东西,是否存在不分民族、国家、时代,因而对一切都有权威的法律。”在如此提问方式中,“是否存在任何普遍有效的东西”,即结论的“普遍有效性”始终是关键。然而,这种求索事物的“始基”、理论的“普遍有效性”的古希腊哲学提问方式,最终形成了一种以静态的“普遍的”“存在内容”涵定事物的本性的定义精神,其根源性的追问往往是“事物的本性是什么、事物究竟是什么”等静态性、对象性的提问,而不是“事物如何、事物怎样”等动态性、本源性的问题。西方传统哲学肇源于古希腊,浸润于古希腊哲学精神尤深,自然也承继了古希腊哲学的这种提问、追问的求索方式。此方式渗透于人的问题上,则是形成了西方传统理论人学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的人学范式。
从生存论的视域看,“人之存在结构”包含三个方面:存在内容、存在方式和如何存在。其中, “存在内容”涵涉的是,人在其现实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具体内容”,即人的本质,马克思名之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方式”指的是,人在其现实性上所体验到的“实存样式”,即人的历史的、具体的生活样态,表征的是人的社会角色、身份、地位与心态、精神气质等;最后,“如何存在”则展现出人在其现实生活中,“存在方式”得到的实践或者完成的经验过程。这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了“人之存在结构”的整体,其中,以何者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是区分不同的人学范式的决定性因素,将构成政治哲学的不同人性基础,往往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方传统人学认为,在“人之存在结构”的三个因素中,“存在内容”是本体,对“存在方式”和“如何存在”起决定作用。“存在内容”主要是人的理性、灵魂、理念、原子等精神的或物质的实体,具有超越时间的形态。这明显地体现了古希腊形而上学的思维特点,即孜孜以求通过经验的时间世界的现象寻得超越时间世界的永恒的、持存不变的无时间世界,追求的始终是“普遍有效性”的东西。因此,这是一种“普遍化”、“总体化”的定义方式,其先按照事物种类的普遍化对“存在内容”作出规定,后再以此对象化的、抽象的“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规约其他两个因素,形成的是一种理论化的人学范式。
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以种种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实体作为首要的因素来规定人,是一种把人对象化、抽象化的理论推导,由此形成了一种主客体相对立、相分离的认识结构,这既容易陷入感觉主义者的怀疑论,也难免遭受理性之僭越的诟病;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化、概念化的理性推导之前,人们需要一种前理论的、前概念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这种前理论的体验,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一种关于人之“存在内容”的规定。“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与世界融合为一这个大前提,然后,人才可能作为主体而认识客体,没有这个大前提,主体是不可能越出自己的范围而认识外在的客体的,也就是说,不可能达到主客的统一。主客的统一植根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合一。”可见,抽象的理论化、概念化推导,需要奠定在前理论的、前概念的生活实践本身的体验之上,亦即“存在内容”需要奠基于“如何存在”之上,在“人之存在结构”中,“如何存在”是比“存在内容”、“存在方式”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比一切理论化、普遍化的行为更为本源的实践活动,由此才能形成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认识结构,给理性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只有“如何存在”才是“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所在, “存在方式”只有在“如何存在”的范围内才能得到全面的实现、完成,并决定“存在内容”。西方传统人学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是将“人之存在结构”局限在一个思辨的实体中,以此为时间世界和生活实践的最高本体,现实的人和具体的世界被概念化了,抽象掉了,人变成了一个与生活世界相隔绝的超验结构,这既是对现实的人与具体的世界的遗忘,也掩盖了“如何存在”在人之生存中的决定性、支配性意义。
二、重新奠基:实践人学之理论创建
马克思所确立的人是唯一感性的、活动的存在物,其存在就在于生存和生活中感性地和实践地确证和阐释自身的过程。生存是人的所有活动的真正的基础和前提,根本不需要、也没有任何外在于人,却凌驾于人之上的某种抽象实体来规定人的生存过程。就此而言,马克思真正地揭示了体现人之“如何存在”的感性的、实践的活动的奠基作用,否定了西方传统人学忽视人的感性活动,以抽象化的理性作为“存在内容”规约人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传统,在西方人学系统中首次以“如何存在”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规约其他两个因素,构建了一种实践化的人学范式,即实践人学。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构建,往往体现于对西方传统人学的批判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实践人学思想: “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这一段话描述的虽是西方传统人学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即以“某种抽象实体”理论化、概念化的对象化人的做法,但却也从反面阐述了实践人学的精义:以“如何存在”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注重人在每一历史阶段的生活实践,注重人的历史生存性,展现人之“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与无限可能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可以看出,在对西方传统人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所确立的实践人学,首要的是感性的人及其活动,是现实的人在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境况下的体验活动,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有以感性的、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才能切实的体现出以“如何存在”作为“人之存在结构”核心的实践人学范式,超越主客体相分离、相对立的认识结构,实现一种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状态”,一种前理论的、非设定的“状态”。也只有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生成历史的、具体的人之“存在内容”,表现、完成人之“存在方式”。由此,实践人学超越了传统人学对人的认识,从以“内容”为核心规定人转变到以“实践”为核心规定人,这也是一种对“普遍化”、 “总体化”的思维方式的突破,建立了一种“本真的”人学思考范式,一种全新的体验结构,使得理论能够“进入”人类日常的时间世界。也只有通过以“实践”为指向来规定人。才是对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关系中的可能性状态,即多样性、丰富性的承认。如此才能使得人之“存在方式”被保持在“悬而不定”中,保有不确定性与巨大的开放性,并且使得“存在内容”成为一个在“如何存在”中可以拥有、通达的对象,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知,马克思实践人学通过重新规置“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区分出了理论化、抽象化的人之规定与前理论的、具体的人之规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总体化”“普遍化”的抽象活动。前理论的、具体的人之规定指示着一种生命的体验、感性的人的活动,揭示出人在历史的实践生存中的处境,具有生成与指引的作用,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在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形成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和历史性的生命活动结构,能够推动激发个体、群体改变“存在方式”的欲望。
总之。马克思实践人学把握住的“人”,既不是柏拉图的“理念人”,也不是伊壁鸠鲁的“原子”:既不是启蒙哲学家所言的机械之人,也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所规定的思辨之人,与这些以“存在内容”理论化、总体化、抽象化的规约人之生存的“主观人”不同的是,他所把握住的“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处于一定的具体历史实践中的、以一定的生活方式表现自己的“现实的个人”,这些“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他们是一些以人之“如何存在”现实的、具体的规约人之生存的人。这样的“个人”在具体的创造“历史”的同时,与另一些“个人”构成一定的生活关系,在历史实践中展开“现实的个人”的现实运动,汇聚成“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其最伟大者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开启了一种通达人性之无限丰富发展的理想状态的路径。因此,可以毫无疑义的认为,马克思对实践人学的构建所实现的这一场伟大革命,绝不是纯粹书斋式的理论创新,而是具备为新的政治哲学奠定坚实的人性基础的政治情怀,具有深微的政治旨趣,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
三、着意解放:实践人学之政治旨趣
哲学是理论的智慧,也是实践的洞见,蕴含着人类伦理生活的知识,追求着开启一通达美好生活的路向。哲学之理论智慧的变革,常伴随实践洞见的出场,改变着人类的伦理生活状态,显示出别样的通达美好生活的路向。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构建深合此理。
西方传统人学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是一种理论化、对象化的路向原则。其性质无疑是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性的:而马克思实践人学以“如何存在”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则是一种实践的、本源性的路向原则,其性质是前概念的、前逻辑的、具有奠基性的,是使得前者得以出场、完成的基础。此两类不同的理论智慧,透视出迥异的实践洞见,彰显了不同的政治哲学旨趣。
肇源于笛卡尔的现代主体性思辨哲学,将先验的、普遍的“自我意识”设定为人的本质,并以此观念的人批判、归束现实的人,希图在此世建构一个合乎理性的“自我意识”的政治社会,从而抑制住人类之恶,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虽然这些设想大都是通过近现代哲学艰深晦涩的著作表达出来的,但它们却充满了浪漫的政治旨趣;虽然它们在摆脱中世纪神权政体,重塑人的主体性地位上也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却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依然是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依然是“总体化”、“理论化”的思维模式,依然是主客体相分离、相对立的认识结构。这种人学范式虽然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市民社会,却依然是无法改变穷人命运的“政治解放”,只能是满足特定阶层的利益而已,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自由、平等与正义。纯粹的思辨哲学无法提出、唤起并完成真正的人类解放。因此,为了开启真正的、彻底的人类解放,克服“政治解放”的局限性,为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必须构建新的人学范式,才能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理性主义者的“人是什么”的先验人性假设。开辟出人的历史实践生成的理论视域,关注人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空间中的实际境遇,从“现实的人”的生活实践出发来改变社会、改造自身。
由此,如果我们不是在一种狭隘的意义上理解、规定政治,而是把政治定义为一种关乎人类生活方式的事情,是对人类的生活模式的塑造,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是追求人类解放的“大政治”的话,那么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身为新的理论智慧所具有之实践洞见,正是秉承了这样的价值诉求。它之从“现实的人”出发,正是以“如何生存”重新规约“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舍弃了传统人学的理论化、抽象化的确定内容的规定,给出的是依据具体的现实处境的不确定的、开放性的规定。基于这一规定,马克思将实践人学的范式扩展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通过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改变这个世界,实现自我解放。在这里,实践人学指引的人类自我解放不是以一个确定的“存在内容”为目标的,而是建立在“如何存在”的基础上“显示”出人的“存在内容”与“存在方式”的多样性、无限可能性,进而“显示”出人类自我解放的无限可能性与方向目标的多样性。因而,这样一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意识是一种存在论的承诺,根源于人自身在生活实践中自我超越的本性,具有一种革命的力量。可见其实践人学理论构建明确的蕴含着一种深刻高远的政治精神,表达出一种解放与救赎的政治旨趣与向度,追求着人类的理想生活状态。而这无疑直接体现在其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中。
那么,马克思实践人学既是一种理论的智慧,更是一种实践的洞见。其对西方先验人性思辨的哲学传统的终结,实现了对人之思考从“总
体化”、“理论化”、“普遍化”的人性价值规定到“现实的人”的历史实践生成的转变,开创了从人之“如何存在”,即从生活实践看待人这一全新的哲学理论视域。也只有以人之“如何存在”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从人的历史实践生成的视角看待人,才能透视出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普适性”这一理论的欺骗性。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境遇的历史实践生成,唤醒工人阶级的革命热情,激发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改造人自身的处境的革命豪情,从而创造出人类解放的阶级基础。故而马克思铿锵有力的写道:“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但是,将个人自身“固有的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使其不至于“同自身分离”,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消灭分工来实现,“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因为“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正是以“存在内容”作为“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的传统人学范式,“分工”彰显的正是人在其现实性上的复杂性,是人之“存在方式”上的多样性,也是使得理论化、抽象化、普遍化的“人是什么”的哲学追问经久不衰的现实动力。消灭“这一现象”不能凭靠人们脑中的观念,只能是凭靠个人在实践生活中“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才能使现实中的组织成为与自身相统一的“社会力量”,这正是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大政治”追求,也正是实践人学以“如何存在”为核心规定“人之存在结构”的“实践洞见”。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现实的人”之生存的多样性、丰富性,从而唤起人们对“物的力量”之压迫的反抗,突破各种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桎梏,追求个人力量在生活实践中的真正实现或完成,促成“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此乃马克思实践人学的真正的、最高的要义!
因此,马克思实践人学不仅是一种新的人学范式,也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一种新的思维观。它对人之规定是实存的、开放的,突破了以往那种本质的、狭隘的定义方式。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生产方式(√)B.传统意识()C.政治制度()D.阶级关系()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7.群体意识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B.个体意识的总汇()C.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D.群体实践的产物(√)
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2.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A.决定作用()B.加速或延缓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B.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14.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6.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18.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
20.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
21.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22.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4.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25.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
2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7.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B.哲学()C.艺术()D.语言学(√)
28.道德是:()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最抽象的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核心()D.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9.社会形态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30.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
31.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一切社会形态(√)
32.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
3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规律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性()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无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35.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A.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7.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
38.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
39.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
41.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
4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
43.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
44.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4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
4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47.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B.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高()D.有一个敢于和善于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形成()
49.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A.人的社会关系(√)B.人的自然属性()C.人类的共同利益()D.人的自身需要()
50.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
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B.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C.一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51.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5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B.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C.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D.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约束()
53.“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
二.多选题
1.下列事物属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3.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5.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A.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C.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6.以下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有:()A.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社会意识形态(√)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7.以下属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斗争(√)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斗争(√)C.各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9.“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表明:()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10.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
A.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是偶然的机遇()D.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
11.从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B.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
C.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D.历史进程中并无多种道路可供选择()1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
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B.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D.人的本质是自由和理性()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三.判断题
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宿命论观点:()A.正确(√)B.错误()
2.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A.正确(√)B.错误()
3.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自由。A.正确()B.错误(√)
4.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A.正确()B.错误(√)
5.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抽象的人出发。A.正确(√)B.错误()
6.人性决定于遗传因素。A.正确()B.错误(√)
7.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自由属性。A.正确()B.错误(√)
8.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A.正确(√)B.错误()
记得那晚我第一次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遍下来,满头雾水,什么也没看明白;于是第二遍,这次好多了,依稀知道到是关于马克思写书和研究的历程。
第三遍已豁然开朗:整篇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体系和写书的初衷;第二部分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其中大致有四个阶段:
(1)1842——1843年,马克思做《莱茵报》编辑期间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2)1844年,巴黎,马克思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并形成了后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1845——1847年,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对哲学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4)1950年以后,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又分析了大量资产阶级史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845—1847这一阶段。在此期间,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意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以及其他的一些精彩的论述。众所周知,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学为基础的,读了这篇文章,能深刻领会到蕴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对诸多问题的看法豁然开朗。
我来自农村,对社会低层的生存状态有诸多的接触。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的农村还叫做农村,农民还是农民,鸡犬之声相闻,农村副业很发达,一派繁荣。可到我读初中之后,农村经济开始低迷,一片死气沉沉。而当时的国家统计数字却说,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最近两年好不风光的山西煤矿主们,他们一夜暴富,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与此同时矿难频发,动辄几十人死亡。再者还有身边同学浮躁的气氛。我就武断的认为:现代的国人普遍缺乏信仰,整个社会信仰缺失。我甚至一腔书生意气抱怨说:美国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法律问题,而在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成了政治问题。甚至这次入党,我也只是求洁身自好,求个人进步,并没有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么高的觉悟。
然而,当我读到“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依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依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我豁然开朗:我羞于自己先前狭隘的目光。
对的,我们评价这场变革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情形,要着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变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我们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度底下的情况下,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这就注定了生产力的底下必将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改革开放,20年过去了,我们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我们发射了自己的神舟系列飞船;我们有刘翔、姚明这样世界级的明星;我们有2008奥运会。当然了,生产力的极度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相对落后,社会中便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这却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必须能够接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弊端,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也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以上种种,我不禁欣喜万分,这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谁不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为这场浩大的变革锦上添花呢!
我顿然醒悟了,我们不是没有信仰,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让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遍世界各地。
文中,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也是指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个结论的基本观点是: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把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通过对《序言》的学习,从基本理论上澄清是非,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在《序言》里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几个范畴作了科学分析,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在写《序言》时,针对唯心史观长期统治人们的头脑的状况,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在《序言》里深刻地阐明了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不论是政治革命、思想革命,还是经济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显然,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同时,马克思还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预见到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
豹窥一斑,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确实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在序言中多次提到要“自己弄清问题”。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现下社会过于浮躁,马克思的研究精神值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在生产中, 社会成员占有 (创造、改造) 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她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特殊产品;最后, 在消费中, 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 个人占有的对象。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 在消费中, 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 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 供个人享受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 生产表现为起点, 消费表现为重点, 分配和交换变现为中间环节, 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 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 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这段话直接说明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首先,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一) 生产直接是消费
(1) 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如果没有产品的存在, 消费者就没有消费的主体, 而产品是依靠工厂生产出来的, 所以也就是说没有生产就没有产品, 而没有产品也就没有消费, 因此没有生产也就不存在消费, 所以生产直接是消费。
(2) 生产又为消费者创造了能够消费的产品。例如鞋子, 人类能否行走与是否穿鞋无关, 但如果人类行走时穿了鞋子, 我们就能够行走的更快, 更好的保护自己脚不受到外部的伤害。因此, 生产了鞋子后, 就为消费者提供了买鞋子的动机, 也就是生产创造了消费者消费的动机。当生产出一个需要人类消费的产品时, 人类才能够消费, 所以生产直接是消费。
(二) 消费直接是生产
(1) 产品是在消费的过程中才能够成为产品的。就如, 一辆汽车, 如果没有人对它进行买卖、使用, 那它也就只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汽车, 并没有发挥汽车所能够为人们带来的方便人民生活的功能, 因此, 产品只有在通过消费后才能够成为产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是在把产品彻底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 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 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 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
(2) 因为有了消费者消费的存在, 才会产生生产的动机, 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人有所需要, 也就不会有人消费, 就不会存在生产这一环节, 也就是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而有了需要就有了消费, 有了消费也就有了生产, 因此说消费直接是生产。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和消费不是独立而存在的个体, 他不像其他经济学家那样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独立的环节, 只把消费看成是生产的目的, 他用辩证的思维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认为消费不仅仅是生产的一个环节, 而是生产的创造者、制约者, 是一个媒介, 并且生产也是一种直接地消费过程。消费与生产彼此包含, 相互统一, 互相作用, 密不可分。
其次, 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关系。
(1)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产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了:“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 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 能分配的是生产的成果, 就形式说, 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 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由此可见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产物。
(2) 分配关系本质上是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 是生产关系的反面。分配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分配领域的一部分, 分配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 因此说分配关系本质上是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 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3) 分配方式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不断的改变。根据马克思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的应用既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分配, 也改变了产品的分配。现代大地产本身既是现代商业和现代工业的结果, 也是现代工业在农业上应用的结果。”这就说明了分配方式是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最后、生产、消费和交换之间的关系。
交换是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 属于生产的一部分。在生产的领域中, 人们通过交换换得的产品属于消费的范畴, 因此生产、消费和交换密不可分、紧密联系, 这三个部分通过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 构成了统一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生产、消费、交换、分配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我国的经济有何指导意义
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 消费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上,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目的, 生产和消费不可分割。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研究好消费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 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 重视消费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2009年, 国家统计局官员称我国居民消费率不及印度。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需求角度看, 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 投资和出口增长快, 消费增长相对较慢, 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马克思说:按人类一天也不能停止生产, 一天也不能停止消费, 生产停止消费也停止, 消费停止生产也停止。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明确指出, 生产和消费都可以成为起点。消费作为起点, 是因为消费提供生产的动机、生产的目的。有消费才有人去生产, 只有消费扩大了才能扩大生产, 只有消费层次提高了才能提高生产层次。这就明确指出了消费对生产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因此, 我国要发展, 必须解决我国消费率偏低的问题。由于对消费问题认识的比较肤浅, 现行的政策偏重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严重制约了消费率的上升。
(二) 刺激消费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实现经济增长, 必须扩大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从根本上讲应该是扩大生活消费, 即刺激对最终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马克思看来, 消费和生产的协调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合理运行。建国初期, 由于我国的国情,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 人们有多少需要, 就生产多少产品,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我们正在向市场经济逐步迈进, 因此,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扩大生产消费、增加生产投资, 无疑可以消耗已经供大于求的现象。但根据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生产消费属于生产环节本身, 如果这些产品本身就是过剩的产品, 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 如何扩大消费问题
马克思认为没有生产, 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 也就没有生产。生产和消费是密切联系的,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如果没有消费者对产品进行消费, 那生产也就没有了目的。我国目前的产品现状是供大于求, 百姓对消费问题认识也不够全面, 政府部门也没有进行引导, 因此如何扩大消费成了国家关系的问题。
(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增强居民的消费力。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的消费水平。中国有句古话:有多少钱, 办多少事, 居民的收入不增加, 就不可能有多余的闲钱去购买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产品。扩大农村居民收入非常重要, 由于我国低收入者主要集中于农村, 农村也占我国总人口的57%左右。因此, 现阶段, 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对扩大内需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2) 改变人民的消费观念。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古老的民族自然会遗留下很多的传统, 勤俭节约是我国很多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便是有了闲钱, 也不会拿去消费, 而是存起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力。我们说消费, 不是铺张浪费, 而是在频繁的忙碌之余拿出一点点闲余的资金去旅行、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繁杂的生活中放松身心, 更好的投入工作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穆艳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9月1日) .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人民出版社, 第1版1971年04月.
关键词:马克思 人性论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39-0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以人为本自然应该成为必须坚持的原则。马克思人性论思想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的本质做出了理性思考和精辟概括,为我们科学、高效地认识教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在分析马克思人性论思想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以马克思人性论思想指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1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的深刻内涵
1.1 人具有自然本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存在,同其他动物一样,人也具有生理机体,具有满足本能的自然性需要。人的自然本性是人性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以人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每个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的产生推动了人与周围事物的不断交流,构建了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
1.2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存的条件是生产,而生产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才能进行。社会是人和人按照一定社会关系而结合的,人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和社会劳动的产物。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直接与人的社会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3 人是具有类特性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人类特性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由自觉的特征,是人类特有的共同属性,也是人与动物最终区别的关键所在和人存在的标志与根据。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人既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也是认识和发展本身的主体。
2 用马克思人性论思想指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2.1 以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和社会发展理论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当今时代正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三大社会历史发展形态的第二大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存状态,是在物质性的基础上形成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性的物质性、社会性,既要充分满足被教育者物质利益需要,又要努力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物本化倾向。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为指导确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地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维护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引导每个人都具有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完善的人格、完美的德行的主体观念,使人的类特性自由自觉逐步地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以自尊、自主、自强、自律为标志的独立人格,通过自制、自律等自觉进行自我管理,为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莫定基础。
2.2 以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反映。结合马克思人性论思想,我们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明确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属性,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目的性和主体能动性,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能动性;(2)民主性原则。人的意识独立性决定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强制的灌输,而应是一种情感的沟通,通过转变人的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以平等态度交流思想,互相尊重,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和气氛;(3)实事求是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转变人的思想的工作,教育者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出发,分析社会问题和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4)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与社会准则要求之间,既存在着总方向上的差异性,也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有基于这种差异的针对性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
2.3 以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随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既要采用与共性相联系的疏导、比较、典型、激励、感染等一般方法,也要采取与对象相适应的预防、思想转化、心理咨询、冲突缓解等特殊方法。(1)坚持以人为本,承认差异、重视差异,正视不同个体、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殊个性和需要,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2)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设置、教材内容、教育形式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综合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3)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渗透。摒弃那种单调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思想教育融入不同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4)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思想道德认识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升华,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丰富亲身经历和体验,认识到自我的人生价值;(5)重视现代传媒技术及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利用现代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优势,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奠定了理论基石,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化育他人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依循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创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主体性的高扬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贾可好,李勇.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角度解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J].枣庄学院学报,2008(4).
[2]丁晓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基础[J].理论导刊,2008(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试题】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09-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06-28
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关测试题09-20
马克思06-13
马克思论文07-27
马克思简介09-15
马克思化12-17
读书报告马克思课06-04
马克思 读后感10-04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