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世界观是

A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 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 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 哲学就是世界观

D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的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 D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 4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 尼采哲学是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唯实论

D 唯意志论【】 6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实践第一观点 C 经验论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 7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C 是否承认世界的矛盾性

D 是否承认世界的存在性【】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联系问题上的

A 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1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3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A 肯定和否定

B 量变和质变 C 运动和静止

D 同一和斗争【】 1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15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B 真象和假象关系的一对范畴

C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 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D 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17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A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 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 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 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相对真理是指

A 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 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D 暂时正确的真理【】 19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 社会关系

B 社会意识

C 生产劳动

D 地理环境【】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B 提高人口的素质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

D 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1 决定一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A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

B 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22 下列选项中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下列选项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A 为大众谋福利

B 保卫世界和平

C 镇压敌人反抗

D 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 24 国家的起源是

A 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 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C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5 劳动资料包括

A 生产资料的总和 B 土地和人

C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

D 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A 在政治上的根本对立

B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社会分工不同【】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和社会科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物质关系领域【】 30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B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E 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

A 重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 社会历史根源

C 阶级根源

D 认识根源

E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B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凝固不变的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D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

E 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D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E 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

A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C 本质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D 现象只能用抽象思维把握

E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6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A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 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 认为概念、范畴是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先验东西【】 37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A 群众路线的核心

B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功失败的标准

C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 一切实际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E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 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在于

A 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 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E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三、简答题

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42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简述道德特点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

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专家预测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B

5D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 A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B 22D 23D 24D 25C 26D 27C 28D 29 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ABE 32BCD 33ABE 34  ABCD 35  AB 36ABCDE 37CD 38ABCD 39 ABCDE 40  CDE

三、41 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的观点的总和。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是研究物质的共性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个性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哲学物质范畴所反映的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的,是相对的、可变的。

(3)哲学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又以哲学物质范畴为指导。哲学物质范畴不断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样地,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要以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答:(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根本无法存在的。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3)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思想路线体系中,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具体表现为:

①物质世界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这就决定了一切认识和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或书本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符合实际。

②物质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透过其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权威,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和惟一标准。

④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集中群众实践所形成的正确意见,并回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答:(1)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或规范,它既包括道德思想观点,又包括在道德思想指导下的情感、情操和品格等道德品质。从客观方面看,是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则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从主观方面看,包括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2)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不是由国家强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通过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社会关系。道德是在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情感和信息,自觉地按照维护整体利益的原则,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从而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四、论述题

答:(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论证了实践在认识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又规定了它的彻底的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它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彻底完备的哲学理论;其次还表现为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还表现为它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阶级基础和保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一致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正确、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发挥它的革命作用,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保证它的科学性;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能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答:(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具有多样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联系,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2)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规律的高度揭示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和本质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本质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所以,只有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才能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一件工作,必须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中,具体分析它的联系形式和特点,才能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它的运动发展方向和规律,才能做好工作。

(3)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①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答:(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样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是要被淘汰的。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2

1962年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 》(以下简称 《结构 》)一文中提出了范式理论,打破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统治地位,开辟了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传统并产生了科学知识社会学。 与此对应的是,1964年丹托在《艺术界》一文中提出艺术界理论,质疑了当时分析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主义(以比厄斯利等为代表), 同样引导了此后分析美学对历史和社会语境的关注,启发了迪基的艺术制度论。 继艺术界理论之后, 丹托本人在1980年代又提出了艺术终结论,至今在艺术和美学领域仍是重要的议题。

由此可见,库恩的范式理论和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在同一时代出现,分别引领了科学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历史主义潮流,而它们的内涵也不无相关和相似之处。 库恩曾提及艺术发展模式对其科学发展观念的启发,他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发展模式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既有某一传统主导下的稳定时期,又有传统更替引起的急速变化时期。[1]而《结构》发表后在科学哲学界引起的巨大震动又不可避免地让丹托受到影响和启发。 事实上,丹托私下提及过库恩对自己的影响:“我想库恩的观点肯定深刻地影响了我, 尽管我们当时对他的相对主义感到非常不安”。[2]可见,艺术的发展模式启发了库恩的范式理论,后者又影响了丹托的艺术界理论。 鉴于此,本文试图考察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在内涵、 历史主义倾向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的意义和启示。

二、“范式”和“艺术界”———关注理论和诠释

库恩认为, 范式对于科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丹托提出,“没有艺术界,就没有艺术”。[3](P125)而无论是库恩的范式还是丹托的艺术界,理论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科学和艺术的对象以及对它们的诠释。

(一)科学的“范式”、理论和诠释学

在库恩看来, 科学的产生以范式的存在为前提。 范式一词主要有两种意义:在抽象的意义上,它指“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4](P157)范式的另一种意义则是指作为这个整体的模型和范例, 更为具体和实在。 可见,范式涵盖了一整套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既包括了形而上的观念,也指具体的科学成就。

范式首先规定了在特定的研究领域,哪些问题和方法是合法的。 那些不在该范式视野内的现象, 则被排除在外,甚至视而不见。 范式对科学研究对象的这种限制,是科学能够取得发展的原因。 它通过其规范性, 使科学家们集中精力于特定的现象, 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从而在该领域产生出累积式的进步。 但是这里的累积式进步仅仅是针对某一特定范式而言,它“扩大了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4](P33)但并不导向例如“真理”这样的目标。 因此,在库恩的论述中,科学并不是使我们的理解与自然界本身相符,而是“强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4](P22)

在逻辑经验主义的图景中,科学是纯粹客观和中立的。 库恩则指出,科学的观察从一开始就有偏向性,以某种范式为依据和前提。 在不同范式的指导和训练下,科学家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因此, 科学不是建立在纯粹视网膜印象之上的诠释, 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观察、操作和测量等活动无不受到其所承诺的范式的规定。 在库恩看来,常规科学活动类似于解谜,可接受的答案和解答的步骤均受到事先的限制。

这样一来,库恩的范式与欧洲大陆哲学传统的诠释学有了相通之处。 库恩主张在科学中观察与理论并非是分开的,相反,理论总是先于观察并渗透于所有观察之中。 后期库恩在对诠释学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指出:“任何阶段的自然科学都基于一套概念体系”,这正是“特定阶段科学的诠释学基础”。[5]可见, 库恩对科学观察和发现的理论语境的关注, 背离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客观主义倾向,与诠释学有了某种程度的会合。 在此意义上,库恩可谓开创了分析哲学的“诠释学转向”。[6]不仅如此,他将诠释学的文本概念扩展到科学领域,事实上拓展了现代诠释学的视野。[7]

(二)“艺术界”、艺术理论和艺术诠释

与库恩的范式相比,丹托的艺术界中的理论成份甚至更加突出。 丹托把艺术界视为“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的知识”。[8](P580)因此,艺术界并非一个实体的概念:它不像范式一样包含个别的范例,它甚至不是所有艺术品构成的整体。 艺术界也并非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不是指参与艺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具体社会机制和个体。 它比这些更为抽象,是纯粹观念性的。

丹托认为, 艺术界区分了艺术品和普通物品。 杜尚的《泉》是艺术品,而商店里外观一模一样的小便池却只是普通物品,其区别在于,当代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语境赋予前者某种意义,后者却不具备这种意义。 “艺术理论的一个作用……在于使艺术成为可能。 ”[8]没有艺术理论的语境,艺术作品只是一些单纯的物质构件:油彩、画布或是石头等等。 只有在艺术理论的参照下, 它们才获得了一定的意义,构成某个艺术品,画布上的一块油彩“成为”一个人、一棵树或一幢房子。 因此,艺术理论“使物体从真实世界中分离出来,并使它们成为一个不同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个不同的世界即艺术世界,一个由经过阐释的事物构成的世界。 ”[8]

艺术界还决定着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及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诠释和批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既与他个人的经历以及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也受制于其所处的艺术理论和文化语境。 对艺术作品的诠释则必须建立在客观知识之上,包括作者的背景和经历、 艺术作品的主题以及所处的艺术界等等。 丹托设想了八个物体,从外观上看,它们完全一样, 都是一块红色的方形画布, 但意义却各不相同:第一幅画指以色列人穿过红海;第二幅是一个丹麦肖像画家所画的《克尔凯郭尔的心境》,象征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最后的精神归依;第三幅是莫斯科的风景画,名为《红场》;第四幅标题也是《红场》,却是一幅极少主义几何艺术;第五幅题为《涅槃》,是一件形而上画作,象征着红尘;第六幅是题为《红桌布》 的静物画;第七幅是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乔尔乔内未完成的杰作《神圣的对话》的画布,上面用红铅打了底,它虽然并非一件艺术品,却具有艺术史价值; 第八幅则既非艺术品,也不具有什么特殊的艺术史价值,它只是一个普通物品———一块涂着红铅的平面。[3](P1-2)这八个物体看起来虽然一模一样,却因为依托于不同的艺术界理论而获得了不一样的意义, 构成完全不同的艺术品。

因此,丹托的艺术界事实上指艺术再现的规则和习俗,它赋予物质实体以一种“上层结构”,从而使它们与纯粹物品区别开来。 在艺术界的理论语境中,我们得以进一步谈论艺术再现的主题和形式等等。 不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还具有不同的规范和术语,这些都是艺术界的构成部分。 对于小说来说,我们可以探讨它的情节、叙事结构;对于雕塑来说,则是另一套术语。 艺术诠释和批评只有通过这些术语才能进行。 可见,艺术和艺术批评都依托于艺术界。

(三)“范式”和“艺术界”的历史主义

无论是库恩的范式,还是丹托的艺术界,都强调理论和诠释在各自学科中的关键作用———理论和诠释不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一开始就决定着事实。 对理论的侧重与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不无关系。 Roger Seamon在评论丹托的理论时曾指出,概念艺术以及其理论的吸引力是艺术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重大变化的一部分,它们体现了这一社会现实———知识和观念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本形式。[9]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科学,在知识和观念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范式和艺术界则是20世纪这一倾向在哲学上的反映,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都带着时代的印记,具有其历史性。

同时,由于理论和诠释都是人的创造,具有历史性,范式和艺术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历史主义的意味。 它们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相应地使科学和艺术具有了历史。 于是,重述科学和艺术的历史也就成为范式和艺术界理论的内在之义。

三、“科学革命”和“艺术终结”———重述历史

“范式”和 “艺术界”的历史主义意味使库恩和丹托分别对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科学革命”和“艺术终结”说,打破了分析哲学静态、理性的科学和艺术观。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说

库恩把科学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前科学、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 在前科学阶段,由于各学派没有统一的信念、理论和方法,讨论的现象非常丰富和广泛,但却无法建立起累积式的进步,每一位实践者都需要从头开始建立基础。 这个时期的活动还不能称为科学。 科学的产生有待于某一重大科学成就的出现,它因为特别有效地解释了特定现象而吸引大多数实践者,淘汰其他学派,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 在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集中研究某一类现象,使该范式的应用范围和精确度不断得到提高。 但是,在使自然与理论相符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困难。 随着常规科学的发展,范式的潜能被耗尽。 反常的现象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对旧范式的怀疑和该范式的危机,引发了科学革命,这时新范式取代旧范式并建立起新的常规科学。 科学就是以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这一模式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库恩看来,科学通过革命从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过渡。 新旧范式之间并没有逻辑关联,是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 事实上,由于它们缺乏共同的前提、预设和价值观,彼此是不可通约的。 因此,科学的发展不是从无知到有知无限地逼近真理,而只是以一种知识来取代另一种不相容的知识。

这样一来,科学进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在某一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阶段,科学的进步是线性的、累积式的,这是“一种简单加入知识的发展”;[10](2)当旧范式没有能力再实现科学的发展时,科学通过革命而获得发展,这时解决问题能力更强的新范式取代旧范式。 在新范式下取得的科学成就不仅不是建立在旧范式的基础上, 而且与后者不可通约。 然而,无论在哪种方式下,科学的发展都与真理没有关系。 与生物的进化类似,科学的发展是“从后面推的过程,而不是从前面拉的过程———即从…… 进化(Evolution From),而不是向……进化(Evolu- tion Toward)”,[10]它没有即定的目的。 此外,范式的转换方向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科学家对新范式的皈依受其个人经历、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为此,库恩有时被指谪为相对主义者和非理性主义者。[11]

(二)丹托的“艺术终结”说

丹托的艺术史叙事同样富有争议性。 他把西方艺术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现代和后历史。 前现代的艺术始于公元1300年左右,即文艺复兴时期。 在摹仿论的主导下,艺术的宗旨是忠实地再现外部世界,因此摹仿精确性的不断提高构成了艺术的进步历程。 然而,当艺术摹仿的技术发展到能够完全征服外部世界的表象时,这一线性发展也就到达了终点。 艺术开始思考它与外部世界的区别,从而转向了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这是艺术的现代主义阶段, 它意味着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我认识的阶段。 在丹托看来,这一认识的完成最终体现在《布里洛盒子》这样的波普艺术中,它们与日常物品在外观上没有分别,因而正确地提出了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艺术与日常物品的区别不在于外观,而在于意义。 艺术抵达了其哲学时刻,“既然艺术的哲学问题已经从艺术史内部澄清了,那么历史就已经结束了。 ”[12]从此,艺术进入了“后历史阶段”或者说“后叙事阶段”,获得了解放。 虽然艺术家仍然会继续创作艺术品,但不再受任何叙事方向和结构的约束。

与库恩的科学史叙事一样,在丹托的艺术史叙事中, 艺术的发展也包括累积式和非累积式两种。 前现代阶段艺术的发展是逼真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现代阶段艺术的发展则是自我不断净化的过程。 拿绘画来说,在前现代阶段,透视法、缩短画法、 明暗法等技巧的渐次发明使图像与现实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当技术的发展最终使视觉再现的精确性达到画布这种平面媒介的极限时,摹仿论模式下的绘画再也无法继续发展了。 同时,摄影术的发明使每个人几乎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拍出与过去的风景画和肖像画一样美丽生动的图像,从而加剧了绘画的自我认识的危机。 于是,绘画开始向内探索它自身的本质, 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在现代主义精神的主导下,绘画不断清除那些关于外部世界的东西,转而强调自身的平面性、颜料与笔触、长方形状等独有的特征。 这一发展的终点是内容的彻底清除,艺术与其媒介的完全重合———就绘画而言,事实上也意味着“架上绘画的毁灭、绘画与单纯墙壁的差异的消解”。[13]但是到了后历史阶段, 绘画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表象的本质,不再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方向。 此时,无论是累积式发展还是非累积式发展, 对绘画而言都不会再有了。 画家可以写实、抽象,或是戏仿、拼贴,达到了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丹托所谓“艺术终结”的内涵。

(三)历史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相继范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在丹托的艺术史叙事中,艺术的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联,是一种类似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结构,体现了艺术由普通感性知识到达自我认识也即最高知识,并最终实现自由的发展过程。 这一宏大叙事使丹托具有历史主义意味的艺术界和艺术终结论呈现出本质主义的倾向,也使他的哲学立场与库恩相比显得更为保守。

尽管如此,在库恩和丹托的历史叙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点:(1) 两人都持历史进步观,但否认那种单一累积式的进步。 他们认为,累积式的进步虽然有,但是相对的,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2)在特定阶段,科学和艺术分别在某一范式和艺术理论的主导下得以实现累积发展,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该范式或理论的潜能耗尽才被替代。 库恩指出, 范式类似于工具,“科学中像制造业中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这么做”。[4](P70)在丹托的艺术史叙事中,前现代和现代主义的艺术也都是在发展到相应理论的逻辑顶点时才进入下一个阶段;(3) 两人均认为历史是不可事先预测的。 库恩明确否认科学发展有特定的方向,丹托的艺术史叙事虽然具有逻辑的结构,但他声称这只是在“艺术终结”后对艺术史的追述,未来的艺术则不再有任何方向。 (4)两人虽然将历史因素引入各自的哲学领域,但都没有走向相对主义和解构。 丹托固守着本质主义和艺术自身发展的逻辑,库恩虽然否定真理符合论和基础主义,但他仍坚持自然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反对那种只从政治、 权利、利益等来考察科学发展的解构主义立场。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和艺术体制论———转向的意义

库恩和丹托将历史因素分别引入分析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哲学领域后,进一步启发了这两个领域的社会、历史研究,这对于打通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分析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隔阂具有重要意义。

(一)“范式”和科学知识社会学

分析哲学是高度封闭的学派,这一学派的哲学家们及其学说往往只在狭窄的圈子里为人所知。 无论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弗雷格的数理逻辑,还是蒯因的直接指称理论, 虽然极具原创性和价值,对人文学科相关领域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库恩的范式论是一个例外,它不仅形成了科学哲学的历史社会学派,还被广泛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据统计, 《结构》自发表的二十年里比 “任何一本单独的学术著作都具有更为广泛的学术影响”。[14]

在库恩《结构》发表以前,在科学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逻辑经验主义主要持一种静态的科学观。 无论是卡尔纳普还是波普尔都企图通过对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来发现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并以此来 “统一科学”。 他们追求普遍的形式,而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考察。 库恩把科学看作动态的诠释而非静止的真理, 认为科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标准, 因而从根本上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 同时,他用科学共同体这一概念强调了科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把科学家的教育机制、价值信念、个人情感等纳入到研究视域。 正如他所说,“科学尽管是由个人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群体的产物,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的群体的特殊性,那就既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特有效能, 也无法理解它的发展方式。 ”[1]因此,库恩事实上开启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后者进一步强调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性、相对性和集体约定性,尽管库恩并不同意这种激进的立场。

范式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就吸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与人文社科在内涵上具有亲缘性。 库恩毫不讳言范式理论的形成受益于他与社会科学家们一起工作的经历。[4](P4)此外,他在《结构》中多次引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论证其观点。 因此,范式理论很容易对社会科学家产生共鸣。 其次,库恩的范式概念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涵盖面上至信念、下至具体范例,还包括规范、方法等广泛的内容,这使人文社会科学家们能够轻易地将它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范式被借用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15]影响不断扩大。

(二)“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论

与科学哲学中的逻辑经验主义对应的是,在分析美学领域,1940—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比厄斯利为代表的“元批评”美学,主张通过对批评话语的分析来建立一般的艺术哲学。 比厄斯利持一种形式主义的观点,认为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是因为它本身固有的审美属性。 这是一种艺术内部论, 它致力于建立文艺作品的客观性,从而把科学性和确定性引入美学和艺术批评。 丹托并不否认美学的科学性,他同意艺术制作和艺术欣赏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强调这种天性“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实现方式,因此艺术制作的方式似乎具有一种进化的结构”。[16]他的艺术界理论旨在解释这种实现方式的差异,并启发了分析美学界的艺术外部论,即从艺术的外部对艺术进行定义。

艺术体制论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外部论,不少学者在论述艺术体制论时,都会追溯到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将其视为艺术体制论的发端。 正如斯蒂芬·戴维斯在《艺术的各种定义》中指出的,丹托的艺术界理论“使注意力从艺术品的艺术性特征转移到使艺术品拥有和呈现这些特征的社会语境上来, 从而为艺术定义的制度性论述奠定了基础。 ”[17]乔治·迪基本人也毫不讳言他的艺术制度理论就是从丹托的“艺术界”那里得到了灵感,尽管丹托对于前者缺乏历史维度的误读不甚认同并且多次撰文辩驳。 由于丹托旨在为艺术作品如何获得其身份提供一种形而上的解释,因此他强调了“艺术界”的抽象性和观念性。 而在迪基的解读中,艺术界指的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庞大的社会制度”,[18]艺术品于是成了由艺术界的某个人或机构授予其艺术资格的人工制品。 这与丹托本意上那个抽象的“艺术界”概念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然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误读,迪基继丹托将历史维度引入分析美学后,把社会维度也引入了进来。 这对于分析美学一直以来忽略历史—社会维度的缺陷具有重大的纠偏作用,也使得在现代艺术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博物馆和展览会纳入其研究视域。 因此,丹托的“艺术界”概念在分析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尽管由于分析哲学本身的取向,它对于艺术的历史—社会维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但“艺术界”这个概念大大扩展了分析美学的研究视域,也使它和欧陆同时期对于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如布迪厄的 “艺术场”概念———出现了某种汇通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库恩的范式和丹托的艺术界具有一定的亲缘性。 它们均强调理论和诠释对科学和艺术事实的决定作用,从而分别引起了分析学派科学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使向来标榜和推崇科学主义的分析哲学开始关注起人文性。 库恩和丹托位于转向的关口,仍然企图在分析哲学原有的传统与历史主义之间、 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平衡,故其思想中均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在库恩那里, 是科学理性与历史文化、进步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张力;在丹托那里,是物理主义与意向性、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以及多元主义之间的张力。 在当代理论建构中,如何平衡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一对关系,既坚持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又考虑到它们作为人类活动的文化属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科学和艺术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19]尚且如此,其他领域也莫不如是。

摘要:库恩的范式理论和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均在1960年代问世,内涵也具有亲缘性。它们都强调理论和诠释对科学和艺术事实的决定作用,分别引起了当代科学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并进一步导向了具体的社会历史研究,从而在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分析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了桥梁。库恩和丹托位于转向的关口,仍然企图在分析哲学原有的传统和历史主义之间、科学性和人文性之间寻求平衡,这对于当代理论的建构具有比较重要的启示。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国梦;哲学;马克思主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展览之后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之后的多个会议场景中,习近平对中国梦继续赋予新的思想内涵,提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力量,并从多方面阐述其思想内涵。至此,中国梦已有了丰富的内容,成为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祖国的繁荣昌盛以及中华儿女的伟大憧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遵循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当下国情特点而提出来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是中华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这也要求我们清晰认识到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以物质实际情况为依据,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在这个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中国梦的提出恰好符合当今中国的社会基本实情。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在经济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但目前我国各项发展指标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环境的污染加剧,人们生活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等等。于是中国梦指导思想降临,立足于基本国情,理清发展道路,并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为我国的发展绘制了大好蓝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发展仍然是国家重大前进方向和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完全符合发展的规律,是基于实际情况的正确意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方面,中国梦都具有实际意义。

二、中国梦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任何抛开人民群众而谈的思想和理论都是空壳,因此,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的梦最终实现也必须依靠人民,中国梦的目标也是造福人民。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集体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制造者,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告诉我们,任何认识理论都要以人们群众为基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梦在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上具有重要的思想体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而发展的果实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发展动力以及主要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上,中国梦指导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坚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三、中国梦肯定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辩证关系,认为两者基本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实情与现状会造就相应的社会整体意识。反过来说,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带动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作用明显。

(一)中国梦坚持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梦指导思想是一种社会价值和方向,归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对于中国梦的提出,是有时代背景、现实依据以及历史渊源的。在以发展为主旨的时代背景下,中國的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快,同时也被一些国家曲解了中国的发展。中国梦提出合作共赢的思想,并梦想与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互利互惠;现实依据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物质基础逐渐雄厚,对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已经不是幻想,是具有基础的梦想;历史渊源则是指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继承和发展,五千多年文明古国,从未放弃在民族富强和复兴上的探索。

(二)中国梦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中国梦是一种理想和愿景,其在本质上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拥护。作为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意识,中国梦具有促进中国发展的重大作用。中国梦展示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自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和人民的富强与民主绘制了美好蓝图,激发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奋斗力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力量。

结语:总之,中国梦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也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符合人民群众管道根本利益。中国梦的提出最大化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曾福文,蒋欢.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析[J].青春岁月,2015,19:202+201.

[2]徐国旺,李春秋.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求知,2015,09:7-9.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4

正文:

一、背景

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新一代优秀的大学生成长起来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这是他们的忠诚;志存高远、渴望成才、在新时代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这是他们的志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兴趣广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学、新技术的能力强,勇于接受挑战——这是他们的本领;他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善于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新信息——这是他们的内心。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国古代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形象而深刻的描述。中国经过深入的改革,逐渐扩大开放,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联系越来

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涌入,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于此同时,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困惑和思想压力。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能够优化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3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近700万人,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让2013年大学生就业陷入结构性矛盾。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速度的现实问题突显,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十分常见;其次,从客观方面来说,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近些年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年年增多,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城市就业岗位需求增多,这与经济的发展并不符合,由此,就业矛盾产生了。

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大学生就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队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能否运用到实践中去,取决与大学生自身的素

质与能力,可惜的是,当前许多大学生并不重视自己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十分明显,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大学生一定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努力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4)大学生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结合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5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

及解决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天价药费”、“天价医疗费”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

本文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矛盾论和发展观分析“看病难、看病贵”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很多,如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药价过高、甚至存在一些行业不正之风等等,是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矛盾的共同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论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才能有效的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看病难、看病贵”是这一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足,因此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导致看病难;医疗服务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中,自然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看病贵。

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具有特殊性。因此,“看病难、看病贵”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甚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发地区,社会大众感受的可能是“看病难”,而对于部分低收入群

众,感受更多的是“看病贵”。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正如前文所述,“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解决了这一矛盾,自然就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

在这一矛盾中,相对落后的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一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策略应抓住提高我国的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这一中心与关键。目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也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如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各级医疗保障体系和各类医疗保险等。

同时,对于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应忽视。

一、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减少盲目追求大医院、高等级医院而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

二、加强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3 运用发展的观点看“看病难、看病贵”

马克思材料分析题 篇6

材料分析题(在分析材料基础上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材料范围内自己选取内容、角度和拟定题目,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有自己的见解、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字迹清楚。本题50分)

材料: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7

一、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地位的讨论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了中国, 使其在中国扎根、成长、开花和结果, 并且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此期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斗争、此消彼长, 但同时也相互借鉴吸收, 并且最后走向融合。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继续、深化以及不断地升温, 引发了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地位大讨论。大致分为两大观点:“马冠儒心”和“儒冠马心”。

1.“马冠儒心”

很多学者在“中学强于西学”或者“中学不输于西学”的理念支撑下, 希望能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人文精神严重贫乏的时期, 能够从文化、教育、政治等领域向传统回归, 寻求精神寄托, 重建民族文化。从经世致用的角度看中国哲学, 并把它当做一种“主义”, 用来作为指导思想:一方面是希望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 以为今用;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复兴中国传统思想, 改变当下西方学术文化盛行的状况。他们认为要坚持“马冠儒心”, 确立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地位, 把马克思主义看做单纯的外来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就必须要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体。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 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 那么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失去了它的存在载体, 没有依托的中国传统哲学还是中国传统哲学吗?所以, 国学者们认为应该是“马冠儒心”, 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优秀成果来激活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 从而使传统文化再度复兴起来, 成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代表。

2.“儒冠马心”

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主流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的、辩证的和不断向前发展的,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坚持“儒冠马心”, 因为当今的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 并且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循环文化, 体现为一种“超稳定结构”, 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一味的守旧。坚持“儒冠马心”, 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鉴辨, 继承和发扬, 然后将经过“扬弃”的传统文化纳入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当中。

由上所述, 可以看出如何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

任何哲学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而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也就是说, 它是关乎人的, 它存在的作用就是为人所用, 文化也就是人化, 哲学也可以被视为是“人”的哲学。

人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大属性。人具有自然属性, 是自然机体的存在, 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 也是具有生命机体所不可缺少的自然需要, 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表现为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 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才能够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 才能有劳动生产活动, 人是社会中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精神属性是人超越自然生命和社会本质的意识的属性, 它的产生根植于人的社会生活, 是人获得了社会本质之后才具有的, 它表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的、心灵的境界和修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 篇8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上一篇:社区工作者“五心教育”演讲稿下一篇:旅游安全与应急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