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共8篇)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 篇1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对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媚外思想,端正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的思想工作)的态度,有极强的针对性。mzd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同样,工作中要了解与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确的理论、观点,都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教条主义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熟读、背诵和摘引经典书籍的个别词句,自以为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理论家,把经典书籍当作教条,生吞活剥,脱离群众,空谈理论,吓唬人,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如一些打着改革招牌的假经济学家和所谓精英人物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现在已到了攻坚的最后阶段,一个十字路口,向前走,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场经济,不与美、英等国际接轨,就是向后退,就是回到计划经济的死路。此类理论谎谬得很(帝国主义用精英之口亡中国的理论),正是这些年来误国之根源。中国当前确实也处在十字路口。近年来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国营企业私有化运动的后果,已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广泛层面上,逐渐浮现。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提出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错误口号,已造成千上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这违背党和政府最初的承诺,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精神,使得一些人在没有群众的监督下造成国有资产有目标的流失;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教育产业化,造成更多的家庭孩子没钱读书,甚至于发生极端情况;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医院背离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则的改革,造成了全国有近一半的病人有病不去医院,去医院的人一半应住院不住院。激化了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已经到了危害人民和平生活的边缘,严重背离了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要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国企私有化运动难道还不应当立即终止吗?中国的社会形势、安全形势和国际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当前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才能解释,也才能找到恰当的对策。这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私有制经济为辅)。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崇洋媚外思想,在当前显得由其重要和紧迫。只有解决了指导思想问题,才能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轻视理论、甚至否定理论的经验主义同样是错误的。mzd严厉地批评了经验主义者,指出“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例如中国的全民教育和卫生体系被破坏的问题:实施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政策,使我国的全民免费(低费)普及教育及全民卫生体系几乎完全崩溃,这就是经验主义者瞎搞的结果。改革方向使国立学校和医院市场化,使私立学校和医院贵族化,使穷人看不起病,穷人孩子上不起学。但是穷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被漠视,竟要靠私人筹款和社会捐资(什么“希望工程”),而原有的国有学校和医院,竟变成了可以大赚其钱的市场。中国人民群众的这种权利却正在被市场化进程所剥夺,通过高学费的壁垒,穷人的孩子世世代代将被抛弃!而人民得到医疗卫生救治的基本保障(公费、半公费医疗),也被从根本上破坏了,这样的改革难道不是谎谬的吗?mzd坚持这样的观点:“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者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低水平、浅层次,而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各项工作中的实践问题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分析,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一方面,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理论、原则、方针、方法以及效果,都需要在实践中予以检验,不能凭主观想象,也不能局限于原有结论;另一方面,不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真理又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所以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真理。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能用理论去切割事实,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改、补充、完善计划、方案,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四,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mzd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工作者对其作用对象思想本质及其活动变化的了解,就不能停留在具体感性材料的把握上;对工作对象的认识,就不能满足于经验层次,而耍经过“思考”、“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求得理性认识,总结规律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正是在长期、细致的实践中,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实践已经证明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并不是强敌外患,而是指导改革的整体思路出了问题。中国人不能老是被美国人和西方人提供的经济改革模式所诱导。不能跟着美国人、英国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中国人设置和引导的路子走,那是一系列的圈套,走一步,陷一步!苏联社会的崩溃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死路!中国走和谐发展之路,是经过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中得出的社会发展的理论认识。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对于这篇文章只是浅略的读了下,对这篇文章也不是有很深的见解。在高中时就学过马克思的唯物论,借由高中时对实践的认识来看这篇文章,来提出我的一些感想。

这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也是一篇关于知与行的文章。它写于1937年7月,作者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来揭露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情况,毛泽东写出了这片文章。

这篇文章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反映论。它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来分析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讲明中国的革命是以马克思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来进行的。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搬硬套,也不能够只凭自己的经验来进行革命。革命应该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来进行。因此,《实践论》中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要得到真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成功中去总结教训经验,要再一次又一次的直接经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思考和总结得到理论。又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我们实践,去证实这些理论,不断地、反复的去实践去总结,这样也就发展了真理。

另外,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那么人都在参与实践当中。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又是不断地发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认识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就如毛泽东在《实践论》所说“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实践是渐进的,认识也是逐渐的上升发展的。

而且,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还提出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那么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而且,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直接经验,通过思考、研究和总结,并经过反复的实验得到证实和升华,才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也就告诉我们感觉和思考同样重要。实践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要经过真正的、真实的发生。

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反复实验的真理才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指导人去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循环渐进。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 篇2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起源

马克思的实践观脱离于费尔巴哈实践观, 是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点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对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些哲学观点普遍存在一个缺点:过于重视事物活动中客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主体作用,因此并不能对实践产生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出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对实践观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弥补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不足,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与实践的观点相结合,推动了历史观和认识论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以过去所有的实践观点中的优秀成分为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发展出了独特的实践理论体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己对实践作用的认识,但是还没突出实践的中心地位;在之后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具体阐述了实践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依旧没有把实践概念当成重点内容解释。直到《关于费 尔巴哈提纲 》的出现 , 才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实 践理论体系, 突出了实践概念在哲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本质展开了全面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打下了牢固的实践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观点

1.实 践 的 主 要 形式

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及科学实验活动等。其中,物质生产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力,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方式,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改造,从而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满足自己对物质条件的需求。生产活动是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能够实现有效能量与信息之间的交互, 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是社会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生产活动的性质对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们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包括政治性活动、社会变革活动等。尤其是在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社会背景下,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 由阶级关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 而阶级斗争就成为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主要实践活动。人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并将从自然中发现的规律运用到社会改造活动中。科学实验就是人们进行社会改革活动的前提条件。人们为了解释某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揭示其中的规律,特意创造某种条件达到观察其变化及结果的目的。科学实验以生产时间活动为研究基础,既包括对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又涵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2.实 践是 检 验 整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把实践定义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并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需要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这是真理本质和实践特征的共同要求真理即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检验真理就是验证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事实是否具有一致性。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弄清楚其是否是真理。人的主观思维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并不能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尺。所以,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功地确定真理。此外,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实践的物质活动, 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在某种认识的引导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主观的思想转变为客观存在。通常情况下,若是这个实践活动与理想中的结果相一致, 那么说明引导该实践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因此,实践以其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实 践 是 构 成 社 会 生活 的 基 本 条 件

马克思提倡以实践的角度认识和改造社会, 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所有社会现象都是经过社会实践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探索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是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总和。首先,实践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条件。社会基本关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涵盖了所有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其次,实践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形成,人们利用实践活动促进了社会变革,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形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范围,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决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实践还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历史, 发展历史,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源泉。

三、结语

探析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 篇3

首先,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资料,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就是——劳动。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来开了。“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也就是说,动物是按其本能,按其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而人的生产却是自觉的,有意识的生产和建造。一方面他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另一方面,他也能按照客观规律,按照人的内在的尺度——人的目的和需要来生产。这种人类劳动的自由自觉的能动创造性是人类本质的表现,也是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其次,人与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②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桥梁,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通过生产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如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④

最后,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关系。确切的说,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借助生产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实践是沟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⑤人类的生产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人与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进行。人们正是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结构,衍生出了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家庭的、民族的、阶级的复杂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毫无例外地作为过程而存在,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动物界到人类社会都处在恒古不惜的过程中。“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无穷无尽地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⑥把自然看作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在生成,一切又都在灭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历史本身就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产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⑦世界上的物质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一切物质处于流变的过程中。

总之,马克思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人类的实践活动入手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人们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界改变了人类自身。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同时形成了人与人的复杂社会关系。劳动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融为一体。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⑧

注释:

①②⑤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56,160,3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9.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7.

马克思名著阅读感想 篇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这一卷虽然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编辑的,但是我觉得其中包含了马克思的很多重要的思想,蕴含了我们所要学习的精神文化上的知识。

在书上,详细的说明了概述的整体思想:主要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马克思分别分析了资本的三种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资本论》第二部是我读过的仅仅只有理论的书籍中最好的。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个人觉得只有理论的书籍是相当无聊的,看了很多书籍都觉得很没有意思,我认为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例子的书籍是不会让我感到兴趣的。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表达出来的资本知识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让我对资本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该书中提到了马克思总结出来的公式:

可变资产和不变资产的比例不同时:

1,4000c+875v+875m=5750

2,1750c+376v+376m=2502

总计8252

简单再生产的公式:

1,4000c+1000v+1000m=6000

2,2000c+500v+500m=3000

总额=9000

全国总商品产品:1,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2,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总价值=9000

这个公式很形象的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详细的阐述了资产上的管理和发展。

现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商业,农业和其他行业发展的速度相当的快,比较前60年社会的发展可以很明确的表现出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

在书中,马克思阐述的资本思想是相当的具有时代的意义,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假如社会缺乏了这种马克思思想,那么我认为社会不会发展的迅速,我们的开国的众多元勋中,他们都十分的相信这种思想,毛主席.邓小平.刘少奇等等国家重要级人物都非常相信。国家级的重要人物都极相信这种思想,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不相信这种思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之感想 篇5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我们要努力学习和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学习中我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要从平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东西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领域需要开拓,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就显的尤其重要,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必须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面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

以上是我在学习与工作当中都应该永远铭记的生活准则与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来为自己洗脑,为了自己的思想有更深远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 篇6

在本学期中,我们在徐欢教授的教导下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在这门课上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染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壮大新中国。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

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

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没有前途,没有意义。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要是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 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

实践论感想 马克思 篇7

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论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承认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所在,并因此而将马克思哲学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哲学的全新视域,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蕴涵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境。

1 实践内涵的科学界定与地位飙升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第一次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并被提升到哲学理论的基础性地位。

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们对于实践也有论述。最初是把实践理解为与目的和知相对应的“实行”和“践履”,看作贯彻目的的行动,实现知的行为,仅限于修身养性的德性活动。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阐述,深化了对实践的理解,特别是黑格尔已经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与人的生活相联系的物质性活动。当然,这两种实践观是相互对立的,黑格尔按照唯心论观点把实践理解为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抽象的发展了实践的能动性;费尔巴哈按照直观唯物论观点把实践理解为同动物活动没有区别的物质性活动,片面的发展了实践的物质性。而离开人的劳动生产活动去理解实践,则是唯心论者和旧唯物论者不能把实践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统一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劳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既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性,又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具有创造性,从而将实践的物质性和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赋予了实践以新的内涵。正是这种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使人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征。因此,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本质活动,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存在。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不仅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高度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与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统一整体的基础与纽带,还是实现物质与观念相互转化,连接和沟通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与纽带。

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过程,是人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自己的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去占有自然对象的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既体现着自然界对人的制约性,具有合规律性,又体现着人改变对象世界的原有状态,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主观需求,具有合目的性,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活动。这种全新的实践观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从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事物。

新实践观使实践从哲学的一般概念飙升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的特质所在。

2 实践范畴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

实践之所以被看作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因为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哲学以独特的方式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辩证统一,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

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近代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也是各执一端。近代唯物主义试图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其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肉体感受性,执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否认人的能动性,否认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否认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运动,完全抛弃了辩证法,因而必然陷入认识论上的怀疑论和历史观中人与环境关系上的二律背反等理论困境,反而走向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朴素唯物论所包含的辩证法萌芽在这里丧失殆尽,与此相反,近代唯心论者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但这种辩证法又仅仅是一种局限于精神领域的思维范畴的能动作用,即“意识对它自身所实行的这种辩证运动”,最终还是解决不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者说,旧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概念单纯的是一种受动性原则,唯心主义的精神经验概念单纯的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原则,二者站在相互对立的立场,都不理解人与外部自然界的否定性关系是一种客观现实活动,都把经验囿于一种主体内部状态,都因缺乏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的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一种集物质性和能动性于一体的客观活动和现实存在,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合理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一种主体内部状态,而且直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样,思维与存在就辩证的、现实的统一于物质实践,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由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以其本身的直接证明而令人信服的驳斥旧唯物主义的怀疑论,使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转化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辩证命题,人和社会环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黑格尔那种抽象的精神运动的主体便被转换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绝对精神的运动便被转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运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被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辩证法就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正是以实践观念为现实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世界观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一种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整个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前提。

由于旧唯物主义者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因而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就被视为纯粹客观自在的东西,人类活动本身及其所构成的社会历史就被视为纯粹主观的东西,从而导致了自然观上的唯物论和历史观上的唯心论及其分离。马克思哲学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历史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就说明了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现实历史过程,从而逻辑必然的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彻底化和完备化,把唯心史观从最后的避难所赶了出去。

在马克思哲学那里,实践既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具有本体论意义,又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的认识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静观和纯粹理性活动,而是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和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这两种活动是互为前提彼此一致的。这样,马克思哲学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既阐述了作为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也建立了自己的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论与本体论达成了统一。

正是基于实践范畴,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关于历史观、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才促成了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历史超越。

3 实践功能蕴含着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意蕴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与灵魂,实践范畴的功能发挥又蕴含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蕴,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强烈的终极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并不是为了构建一种哲学理论体系,而是出于工人运动的现实需要和人类解放的长远需要。具体讲,就是为了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哲学层面上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为无产阶级提供变革现实的理论武器。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当然是重要的,但是认识和解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应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整个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理顺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生活的关系,实现了从单纯“解释世界”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融合的根本转向,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视域。这是马克思哲学在功能上的一种革命和超越,是马克思哲学优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所在。从中可见,发挥哲学的实践指导功能,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恰恰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所蕴含的价值指向。

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质上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对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存在是一种双重关怀。为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种现实追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哲学始终把现时代的发展置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之中来考察,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包含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之中,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基于实践范畴,马克思哲学把人的生存与发展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和现实世界理解为历史活动中的生成和发展,认为人的生活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理想不断地改变现状,以满足人不断发展的需求,人与对象的关系始终是一种否定性关系。这就明显地呈现出人的实践过程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统一的特征,透射出一种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恰恰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赋予实践以新的科学内涵,以实践范畴为核心与灵魂,开辟了马克思哲学的全新视域,促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超越,蕴涵着马克思哲学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意境。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实践范畴,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3.

[2]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3-164.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60.

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转向作用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概念;哲学转向

自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首次将“实践”概念纳入到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便从此发生了转向。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将实践与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研究中绝无仅有,堪称哲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突破。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实践概念对于哲学转向的作用。

1.哲学转向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哲学转向是指哲学研究内容的转变。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多次转向,这些转向的出现促使了西方哲学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转向。哲学转向决定了在未来某段时间内的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要任务,这个状态会持续到下次哲学转向的出现。不同于以往的转向,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出现,将哲学从以往的形而上研究转向实践领域,哲学不再是抽象模糊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可触的。

2.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相关阐释

实践概念并非马克思的首创,早在亚里士多德诞生以前,实践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亚里士多德将实践范畴提炼出来并且确定其主体为“人”之前,“实践”只能算作一个日常生活概念。亚里士多德确立了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人类行为的思考方法,之后的哲学家们又对实践概念进行了完善。但是这时的哲学领域中的“实践”只是思考人类行为的一个凭证,“实践”本身并不属于哲学的研究内容。直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而首次将“实践”纳入哲学研究范畴,实践才正式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此后,辩证唯物主义替代缺乏主动性的传统唯物主义,实践观念得进一步完善。

在《提纲》中,马克思对于传统唯物主义的评价一针见血,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由此可见,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概念,就必须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在实践中进行思索,将感性的认知转变为理性的思考。在《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强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这种活动都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关于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马克思在《提纲》中直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申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换言之,实践本身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哲学的研究内容都可以在实践范畴内得到解释。

3.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哲学转向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相较于其他哲学的实践理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主要具有以下突破:

3.1将实践概念扩大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传统的哲学史上哲学家对于实践的认识都只包含着片面的真理,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并非一种与人有关的可有可无的外在事物,它的实质是人类本质的存在形式。整个人类世界都充满了这种存在方式。作为人的本质存在方式,实践兼顾了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特性。在作为人类本质存在方式时,实践本身又是一种现实的感性活动,它使得自己成为物质性的力量。这样看来,实践本身已是包罗万象,足以成为本体论的研究对象。简单说来,马克思对于实践进行了两种方面的阐释,一是认为总体性的实践是人类本质的存在方式,它包含着人类本质的一切因素,二是认为实践本身是人类世界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人类本身,还是人类活动,无一不包含在实践概念中。当然这之中也包含哲学研究,哲学研究即是人类活动,便也是一种实践行为;而哲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因此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含实践。

3.2将生产劳动行为确定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基础性层面

在提出实践概念之后,马克思将生产劳动作为了实践活动的基础实践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为了解决衣食住行等生产问题而创造出了人类历史。可是说,人类的整个历史活动都围绕着人类的基本生存而展开的。而维系人类基本生存的,无疑是各种物质,这些物质的生产和消耗行为,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基本生活。马克思指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它哪怕只停顿一年,整个自然界和整个人类世界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旧唯物主义者自诩不已的直观能力会和这些哲学家一起不复存在。

马克思的这种构成感性世界基础的感性活动,区别于单纯的思想活动,具备极大的物质能量。首先,它是一种实践活动,具备着直接现实性,既可以被哲学研究者所观察,又可以被客体化。其次,这种具备着实践意义的感性活动本身还包含着主观性,它是人类目的和理想实现的必要途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活动也不再局限于满足生存,而是更多地和理想目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感性活动远远超越了动物的本能活动。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实践性感性活动具备以上特征,所以他才能成为实践本体论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

3.3马克思将实践哲学的本质确定为生存论的本体论

马克思在阐述实践哲学时,声称实践概念是处于本体论的解释框架之中的。人类世界是由自然和社会共同组成的,人们面对的并不是独立着的自然和社会,而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并非人类未诞生时自然。现今的自然处处充满着人类的痕迹,是人化了的自然。人类无法脱离自然本身去创造一个新的自然,而是需要在各种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展现自身的力量来建造一个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种因人类活动而造就的自然中包含着人类的需求、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它自身既具有主体性,又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存在着一定的依赖,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的对象世界。人类诞生以前,物质世界便已存在,但是它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人类以及人类活动开始后,自然才逐渐一分为二,而导致自然分化的主要因素便是实践。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不仅表现在对其形态的改变上,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注入了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力量,这样自然就具备的历史性。这样,人化自然便和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实践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在第一点中,马克思将哲学纳入实践活动的范畴,并且证明实践本身也属于哲学,这样就扩充了哲学的研究范围;在第二点中,马克思证明实践活动具备感性色彩,需要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着手研究,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旁观性;在第三点中,马克思证明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带着人类的意志和目的,具备历史性,应当成为哲学关注的内容,这样就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活动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和人化自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确实促使哲学研究出现了转向。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马克思从现实的经济生活和思想逻辑上出发,对现有的实践观念进行批判和继承,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他的实践观点,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正式、明确地提出将其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最终促使了哲学发展的转向。

【参考文献】

[1]王希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和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0.

[2]陈名财.从马克思的哲学转向看“以人为本”[J].求实,2006,(1).

[3]张国艳.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真含义[J].哲学研究,2010,(3).

上一篇:十星级文明创建下一篇:我说90后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