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精选8篇)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1

《手稿》包括一个序言和三个未完成的手稿,《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出版。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马克思的《手稿》吧!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9月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写的著作手稿。《手稿》像一部雄伟的诗篇,开创了马克思的哲学。

关键字:手稿,马克思,异化论

准确的说,《手稿》只是马克思的一份札记式的文章,语言也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手稿》所蕴含的研究价值是不容忽视了,这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集中的体现,其中许多理论对当时乃至后来的文化、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读完《手稿》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异化”(Alienation)原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表达的是财产的让渡。黑格尔将“异化”观念引入哲学领域并被世人所认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思想来自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重新诠释了黑格尔的异化论。黑格尔将异化在思想中克服,异化属于意识形态问题。而马克思把它建立在物质实践理论上。从马克思的理论来看,异化什么时候出现:当劳动成为商品、当利润驾驭经济时、当私有制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异化阶段。

马克思在《手稿》中定义了异化论的四种特征。

首先、异化来自于生产对象。

在商品生产社会中,劳动产生的客体即劳动产品,对于工人们来说是将其异化的事物。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这种对劳动产生的认识是基于工人对损失的理解。 与商品生产形成尖锐对比的是,在过去自给自足的生产条件下,工匠们的劳作以及工作场所,工作内容,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产部分由自己来定义。比如你是一位鞋匠,看见一位美丽女士脚上穿的美丽的鞋子,你可能会骄傲的说:“这是我做的鞋子!”这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你并没有被异化。但如果你在生产线上工作,从事大规模生产,比如在丰田汽车生产线上,你并不知道在生产什么,你所生产出来的仅仅是车的一个部分。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了 一些劳动,但同时那个产品将不再属于你,那便是来自于你的异化事物。

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异化。如果你是一名艺术家或者是一名自由学者,你就能定义自己的工作,同时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拥有版权。但普通工人没有对于自己产品的版权,也不能对自己的生产颁发执照 ,那么他就异化了。

第二、异化来自于生产行为。

马克思提出,因为生产过程中,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属于外部的,那并不属于工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对自身的肯定,但是,异化劳动在其过程中,没有肯定而是否定了自身。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如果不工作,你很有可能会挨饿,也没有地方可以住。为了遮风挡雨,填饱肚子, 必须工作,必须劳动。 也就是说,你的劳动活动并不是属于自己的,你的活动属于其他某人。

第三、异化来自于人类本质。

马克思有一个理论是关于人在自然情况下的——是什么是的我们有别于动物。席勒说:“是什么使我们有别于动物:那正是我们知道如何工作 ,工作使得我们成为人类”。马克思说正是劳动使得我们成为人类 ,将物质世界转化成满足人类需求的正是劳动。正是脑中所产生的计划使我们成为了人类,动物劳动却没有劳动计划,蜜蜂采蜜是劳动,但这只是动物的本能。而人类能够构造蓝图,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生产,这便是人类的精髓。问题在于我们身处商品生产社会,我们从劳动中被异化。劳动使得我们成人,但我们却正是从人类精髓中被异化 。

最后、异化来自于他人。

这个思想最为晦涩,字面上,我们相互把对方看成物体了。因为但我们进入商品生产世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思考丈量着周围的世界。花费最少意味着最终付出的也最便宜。当我们互相把对方当成工具的时候, 就是最可怕的异化了。我们尝试着将彼此看成是客体 ,当我们需要某人做事的时候我们才会联系他。而且,在生活会普遍出现一种情况,当我们去政府机构,或者去行政单位办公室的办事的时候,行政人员可能把我们当成一张纸。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只是等同于一张纸上的资料而已,那时就被异化。与其说你是人类还不如说你是物体。

马克思的《手稿》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版,尽管如此,异化论之前就开始慢慢流传。许多智者在早些时候就了解了马克思的异化论。20世纪文学作品中,异化论可谓无处不在,像著名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深刻的反映了异化思想。20世纪的社会理论也这样,都包含了异化论的观念 。

马克思后来很少提及自己的异化理论,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工人阶级对于异化的麻木。马克思努力将异化论与商品生产结合起来,为了让异化理论更贴近实际,并宣称尽管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被异化了,但只有工人是被完全异化的。他们的利益就是要克服这种异化。但是,当时的工人阶级并不会直面阻力,与之斗争,他们并不关注异化。这预示这年轻马克思的终结。后来,他开始研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并开始研究剥削理论。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2

其是在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 就曾经明确提出过与“循环经济”原则类似的思想、观点。马克思的这些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地启迪, 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论先声。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马克思的观念中认为对于工业生产的废弃物, 应该使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处理, 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观念的提出与现代的观念是相似的, 现代社会对于废弃物的观念就是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称为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所谓的废弃物主要可以分为生产废弃物和消费废弃物, 其中生产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料, 而消费废弃物有两个来源, 一方面是指人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新陈代谢的产物, 另一方面指的是对消费品进行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产生如果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所以说就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 在马克思的思想观中也提到了, 利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对于那些废弃物进行处理, 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将废弃物进行性质上的转变, 变废为宝, 一方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现代社会中, 也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 将废弃物进行生产再利用, 这样既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又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不需要再次的成本支出即可又一次的获取生产利益。所以说马克思所提出的观点和现代社会的循环经济非常相符, 践行了我国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 做生态经济之路的发展观。

其次,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 马克思就已经在《资本论》中提到“所谓的废料, 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这项观点的提出, 和我们现代的生产工艺极为相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以前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变为生产原料, 这是对于生产工艺手段的改进和提高, 改变了原有的生产途径, 使不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变为了工业生产的原料, 一方面减少了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利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又减少了生产成本, 不必再投入新的资本就可以产生新的效率。在过去的生产中, 由于技术的落后, 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生产原料的“废弃物”都被人们当成真正的废弃物而丢弃, 在经过技术改良之后, 重新将其变废为宝, 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 马克思还看到,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大批新型生产工具的问世, 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同样可以提高工业废物的利用率, 变废为宝, 减少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多次指出:“机器的改良, 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 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废料的减少, 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马克思列举了意大利和法国在磨谷技术上的差异说明这个问题。在罗马, 当时的磨还很不完善, 因此, 不仅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低, 而且磨粉费用相当大, 客观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巴黎人使用的磨, 是按照30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的原理实行改造的精致的磨, 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产量。马克思还提到, 处理纺织工业产生的废丝时“人们使用经过改良的机器, 能够把这种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 制成有多种用途的纺织品”。在马克思看来, “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 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而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都知道, 生产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 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生产机器和工具, 的确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 从而节约自然资源,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 减轻生产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 马克思提出的循环经济思想, 对现实经济生活仍具有指导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非仅仅提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 还进一步阐述了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机制。马克思认为, 劳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下进行, 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如果撇开一定的生产关系谈劳动, 那么它就“只是一个幽灵”。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 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 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 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但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它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劳动和人的异化。因此, 马克思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在代替了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 会更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情况。“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从而为我们阐明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态问题, 需要消除造成生态破坏和劳动异化的社会制度, 在自由人联合起来共同调控“物质变换”中, 实现最小消耗下的最大效益。

在现代化的今天, 我们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对于现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观点, 和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提到的观点是多么的相近。马克思的理论不仅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资本论》的科学内涵, 同时对于我国正确的认识循环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 对我们自觉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过去的几年中, 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却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我国人口众多, 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会消耗掉大量的资源, 而我国的资源本来就比较贫乏, 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在意识到环境问题后, 在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互相平衡就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要的议题。循环经济适时的提出, 很好的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以有效的改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是对我国经济模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重点。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要充分的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平衡发展。循环经济非常适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减少资源的浪费,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起了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 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经济建设日趋发达的背景下, 愈发的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于是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提出过和循环经济相似的观点,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是生态型的环保经济, 本文对于马克思关于在循环经济方面的观点做出相关的阐述,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马克思,循环经济,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3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4

正确认识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旺盛生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怎样运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来观察分析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的世纪,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作 者:黄浩 Huang Hao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政法系,四川,宜宾,644007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1(4)分类号:A881.66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思想 适用性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5

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班级:思政101学号:1009011029姓名:周佳妮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阐述集中反映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因此,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探究具有永恒不变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

通过批判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剖析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这一转变首先集中反映在形成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在研究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以后,写下了异化劳动这一片段,在这一片段中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而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成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将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提法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相区分开来,同时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

一.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

(1)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黑格尔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他把人类理性客观唯心主义化当作世界的本体。黑格尔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本质决定了他的异化理论的根本性质,简要的说它是精神异化论。在他看来,发展或发生异化的本体,是以这种非人的,超人的客观精神,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

【】和人,甚至也不是人的思维因而它的整个哲学和辩证法神秘化了。1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象学》中出现的异化的各种不同形式,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

【】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涉及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各个领

域,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虽然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唯心的,但他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异化理论是同否定性辩证法同一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他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身的异化理论。在他的异化理论中最明显地的表现出人本主义精神,简而言之,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是人性异化论或人的本质异化论。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来说明宗教的人学根源,“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他的著名论断。虽然他从感性的人出发来谈异化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上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是极其贫乏抽象的,他所理解的人只是自然属性的人,缺乏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容。马克思曾今指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

【】系起来的同性。”3所以费尔巴哈找不到消除异化的实现道路,而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界和人

进行直观的过程中,即通过推行爱的宗教来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是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探讨异化的扬弃。

综上所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是在思想范围内谈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并对其进行了超越,从而构建了自己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

他的异化理论同以往的不同,是“劳动异化论”。这种人的劳动的异化理论是对一切以往异化理论的根本性的革命变革。

(2)突破并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建立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提供了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既然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之上的,那它的所有范畴和体系都是在这一框架之内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把握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联系,就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所以马克思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4随着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深入,他

从自己的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度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一些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批评,这些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这种私有财产,提出要取得平等的工资,但在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马克思指出,这些社会主义者看到的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因为二

【】者实际上是同一的。资本不过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工资也不过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5

所以即使是工资提高了,也“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

【】得人的身份和尊严。”6因此如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异化的问题,劳动者是没有办法真正

为自己正确到权利的。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彻底的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

二.异化劳动观的实践意义

如果我们要从异化的观点来考察当代生活的话,不难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异化所包围的世界。异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经济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文化上的异化,甚至是人自身的异化,今日之异化现象,实则已不再是哪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领域。然而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加上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异化现象在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激化着人们内部矛盾,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从历史之思的高度所指明的克服现代性异化、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道路,对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启示。异化劳动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张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国家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可能立即实现摆脱异化现象的情况。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到我们不能够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异化现象视为替遍化,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应该必须反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限度。必须寻找导致这些异化的各种根源。尤其要注意导致这些异化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不积极化解这种种异化,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的异化,异化,再异化。最后,异化就真的成为了人的真实存在!然而,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都不愿意想见的事实!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异化理论中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观点的思想来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将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社会中。在发展中以异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异化劳动观是马克思的杰出成就,我们都必须承认异化理论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们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无论是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极具永恒的价值。

[1]《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63页

[4]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究,求实出版社,第64页

[5] 《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哲学论文马克思哲学 篇6

马克思哲学视域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 16 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 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 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25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 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 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1.把握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 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 31

2.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 32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 19 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7

一、主题思想和内容评析

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世界上唯一收集和出版马恩著作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梁赞诺夫在整理马克思多年前侨居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做的一些笔记和手稿时发现了几个相对独立的理论文本,经过后人多次整理和出版,就成为了后来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这部《手稿》的内容最早出现在1927 年由前苏联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在1932 年,这部《手稿》经过后人整理,以德文形式发表在《卡尔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的第一卷上,题目为《政治经济学与哲学》。 中文版的《手稿》按照内容分为三个笔记本,但其中有一点设置并不合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哲学批判是《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单独成为《手稿》的一部分,且应该以实践观作为其主题思想。

《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对实践的自然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实践的未来等内容进行了辨析,这四部门的辨析理论是马克思《手稿》中最重要的内容。马克思对实践的合理内涵进行了科学合理地探究与分析,明确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资本异化现象进行合理分析,研究了异化现象的产生条件、发展趋势和结果,使异化劳动理论成为马克思在其手稿中总结出的实践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手稿》中的实践观理论

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蕴含在人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之中。实践观问题是哲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不同的哲学派系对实践观的理解也不相同。马克思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观点,实践具有的直接现实性可以将思维或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存在[2]。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社会活动。

在《手稿》,马克思首先确立了实践活动的自然前提,再将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归为“对象性活动”,然后再探讨实践活动在当时的各种歪曲表现形式,最后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类和自然的解放,将《手稿》的各种庞杂内容用实践观这一条主要线索贯穿起来,将实践的前提、本质、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进行有机统一,形成了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内在理论基础。

三、研究《手稿》的历史意义

《手稿》中涉及的黑格尔哲学内容非常集中,其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内容对哲学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只讨论了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和超感性的本体论问题并没有做过多叙述。他明确指出,“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发展的过程”才是真正有研究意义的哲学问题。他以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活动做纽带,将被传统哲学所分裂的现实世界、自然观和观念世界进行统一,并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和扬弃。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没有受到广大学者的广泛探究,而只是把它们当作马克思主义里只有表面关联的三部分内容[3]。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指出这三个部分只是现实实践活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体现而已。这些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结语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了马克思对哲学、经济学的独特认识。迄今为止,该《手稿》仍是马克思所有著作中被引用最多、被各国学者研究最广泛的一部作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原生态的内容。《手稿》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完成所需的全部思想元素,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原生态的内容所在,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化的分水岭。其中实践观的研究对现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也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积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调和两者之间的主要矛盾。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自面世以来,这部著作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马克思的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也有人认为它是马克思的巅峰之作。但毋庸置疑的是,至今,它仍是马克思所有著作中被引用最多、被各国学者研究最广泛的一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原生态的内容。笔者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分析,对其主题思想和其中的实践观理论做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了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的重要性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经济学,实践观

参考文献

[1]张化.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实践观——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J].改革与开放,2012(02).

[2]王虎学.“历史之谜”的内在逻辑理路——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思想来源;当代价值

自从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以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成为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最引人入目、又最富于争议的论题之一。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依旧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弊端也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生自我变化,人们不断结合着新的社会形式,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本文试着从主体上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并在当代语境下分析异化理论的内涵,以期能把握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异化概念批判与继承

“异化”词源概念源于拉丁文,最早赋予其让予、疏间抑或摆脱的意义,之后德国古典哲学赋予其哲学意境的意蕴。在马克思那里,异化观是作为客体的生产产品或者过程统摄主体的劳动者的概念。私有制是异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固有的社会分工是现实的原因。异化过程的结果使得作为主体的人不能全面自由发展,相反造成主体畸形的发展。因此作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异化现象,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固定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综合了经济学、哲学的双重理论独创的异化劳动概念,合理的区分了异化、对象化。所谓异化,是主客体的关系,是衍生出的一个附属于主体的客体,并反过来支配、奴役主体,否定了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是私有制社会中的必然。而所谓对象化,则是指的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内容。

在黑格尔异化概念中,异化的主体不是人,也不是社会,而是他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所独创的“绝对精神”,异化是在其“绝对精神”辨证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起到中介作用。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绝对精神”的辨证运动过程就是先将自己异化,然后再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到自身的过程。通过这个辨证运动过程,“绝对精神”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为现实性和实在性。这样,“原来没经验过的东西才呈现出它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并通过自我意识又回到自身。在黑格尔看来,异化是一个辨证法的概念,仅仅从精神的意义上解释了世界。总体来说,黑格尔异化观出发点是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外化。黑格尔将异化定义为思维的对象化,客体化,异化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黑格尔的异化观点讲到劳动是人的本质,却把劳动看作是精神的样式,理性的产物,混淆了异化和对象化。其观点中积极的一面是包含着唯物史观的萌芽,消极的一面是他把精神演化为客观事实。

在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中,他认为众人所膜拜的神灵,其实是人自己本质的异化产物。宗教的起源就是人们将自己的本质全部奉献给了神,并且对神虔诚的膜拜。也就是说,我们将人类所特有的“类”无私的奉献给了神灵、上帝,人类却相对变得卑微和贫乏。感性的人是费尔巴哈的视野中的一切出发点,与黑格尔的思辨的人相对立,费尔巴哈认为:没有人,上帝什么也不是。唯物主义立场上讲的异化观的出发点是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恐惧产生的异化,人把意志寄托于上帝,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依赖感也是其异化观的一部分,是宗教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要解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观就要消灭有神的宗教,建立充满爱、理性的宗教。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然而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异化观。

二、马克思异化观的主体把握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既不同于早期社会契约论者权利异化的观点,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精神的异化观念以及费尔巴哈的宗教是人的异化的观念。“马克思用两个德语词entausserung和entfremdung,严格说来,第一个词强调了剥夺的意思,而第二个词强调了某物的疏远和外在。马克思似乎没有区别使用了这两个词,有时并用两者表示强调。”[2](126)并且“异化”这个词汇在马克思的语境里,除了有经济学的让渡、转让之外,更多地包含“剥夺”、“与主体分裂”等消极含义。

马克思异化是以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为理论前提,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国民经济学的各主要范畴,特别是对工资、资本、地租这些最重要的范畴进行考察的结果。在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中,马克思注重的是对工资的分析。这是因为他在以往的研究中达到了这样的认识:主体的劳动是是财富的本质。因此,他要考察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地租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手稿》径直列出工资、资本、地租,并以工资为主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在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一系列批判后,马克思集中探讨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他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地租、利润等经济形式。得出了异化劳动的事实,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规定。首先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相异化,“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其次是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第三是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他相异化。”最后是主体同主体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在這四种形式的异化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工人同劳动产品的相异化,这是因为他首先提到的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的结果是可以直接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描述中观察到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但是,这并不是首要的、根本的异化形式,因为劳动产品异化正是劳动行为异化的结果,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和本身中。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和人同人相异化,都是人同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后两种异化形式是前两种异化形式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综合来看,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异化的主体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第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第三,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是劳动。第四,人的劳动既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也不是创造私有财产的劳动,而是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劳动。第五,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典型的异化状态,表现为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人与人、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三、异化概念在当代语境中的展现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今天,虽然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绝对异化的现象已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复存在。但是异化在当今社会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却多种多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资本全球化速度越快,核武器恐吓、环境污染、宗教冲突、资源争夺大战以及金融危机等等相继成为一个又一个难题。即使是现今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多样化的异化现象与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异化劳动现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则一样,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

关于异化理论,国内学术界经常争论于这一系列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究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一切形式的社会制度中,以及这种现象能否克服。严格来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定概念。异化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的普遍性,“这充分表现在马克思将异化和剥削概念联系起来”。然而这些因素在封建社会也存在,如在封建社会也有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但马克思并没有将其归结为“异化”,其原因在于“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缺乏普遍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异化观是站在工人的立场上提出的,异化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又是自由自觉的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也是劳动。

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就是要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异化问题而言,异化的历史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异化的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是异化的历史的暂时性。首先,异化产生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私有制、剥削是造成异化的原因。其次是異化的暂时性,既然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也意味着异化的消失。因此,异化消除的条件不外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的实现。

实然,异化劳动所描绘的种种现象与我们当今所倡导建构的和谐社会理念是完全不相符的。然而,异化劳动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还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异化劳动。劳动异化现象,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异化现象也是存在着的,它是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必然产物。所以,对于异化劳动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去消灭它,而是应在最大的限度内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及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同时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异化劳动中的积极因素,比如里面包含着竞争的成分,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异化的自我扬弃的实现与异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一体过程,在这个双向的过程中要实现异化的扬弃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去改造和实践,并且,在当代语境下科学、具体地去理解异化的概念,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小程度的避免异化的泥淖,使得作为主体劳动者能够更为全面、自由地发展与创造,这是今天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员俊雅.马克思异化理论新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上一篇:迷人的青海湖教学反思下一篇: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