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精选9篇)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1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人类社会究竟向何处去?人类究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人类理想社会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对此,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向着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既然在马克思那里,一方面人类属于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而两者原本非但不冲突,而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它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社会。把自然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最根本之处。

第二,我们正面临着生态危机,那么这一危机究竟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它究竟会把我们人类引向何处去?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本质,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对我们人类的危害的严重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将使我们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究竟能否继续下去,就取决于当今人类能否跨过生态危机这个坎。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态危机将使我们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要素,生态危机不消除,我们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非人。如果我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那种富裕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由于以人与自然相对立为前提,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幸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无止境地侵犯自然,自然界也会对人类做出报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毁灭。

第三,当今人类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态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一些人所说的由于科学技术、现代性、工业化本身造成的,还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一个必然归宿,还是可以消除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最有价值之处,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由资本逻辑带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对当今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如果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要摆脱生态危机就只能是梦想。

第四,当今人类究竟如何着手去消除生态危机呢?消除生态危机固然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但是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什么呢?由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于资本逻辑,从而它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消除生态危机就是与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人类反对生态危机与反对资本主义应当是同步的。

当我们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以利润为宗旨的资本逻辑之时,还须指出,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逻辑决裂也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当今的人类来说,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肯定是一个奋斗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目标,但同样肯定的是,当今人类除了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人类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而舍弃其他目标。当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需要人类与资本逻辑决裂之时,其他的目标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资本逻辑。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找到主攻方向,这就是把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与反对资本逻辑结合在一起,但在如何具体付诸行动时,我们必须持冷静、科学的态度。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常话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认识不到位,就不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震惊全世界的“六大污染”(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扩散到长90公里、16公里的范围,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 “泄漏事故”,导致22人遭核辐射,21万人紧急疏散,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导致许许多多正常人及动物非正常死亡,残废,或患病,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从这些事件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虽然堪称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步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中国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四)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思想, 是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人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3]马克思主义从本体论角度论证了自然界的本原性和先在性, 确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物论基础。马克思强调“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4], 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 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当今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生态危机, 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众多, 但是人类主观上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难辞其咎。“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作为自然界的绝对中心, 认为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能够控制和主宰自然, 从而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和践踏, 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 把人和自然的关系严重地对立起来, 其实质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为此, 恩格斯告诫人类绝不能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不应“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3]去统治和奴役自然界。人类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 [3]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要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 就应该抛弃陈腐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论人类文明发达程度多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养育。这就要求我们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并将其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准则。各级政府和全体公民都应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辨证统一观念, 使每位公民都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积极建设者和维护者。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应对生态危机,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

自然规律”的思想, 是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具有能动地改变外部自然界的能力。马克思指出:人类可以“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 [3]人类不仅能够“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1], 而且能够通过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1]恩格斯指出: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能够“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3]人类能够给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赋予自然界“属人的本质”, 使得“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人对自然的这种改造作用,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是人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那种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鼓吹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思想。“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万物完全平等, 主张人类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 要求在动物水平上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 并重新回到“自在世界”之中。马克思指出,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并非意味着双方无差别的完全同一。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在“人化自然”之中, 人类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人作为能动的有意识的存在物, 对人与自然关系具有能动的调控作用。马克思指出:“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1]恩格斯指出人类“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 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自然界中获取所必需的物质。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区分了人与自然的区别, 高扬了人类的理性, 恢复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主体地位, 从而克服了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想, 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 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应充分承担起自己的主体地位, 在理性的帮助下, 自觉地运用人类的能动性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动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发展模式。人类应通过改进社会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科技发展, 进行制度创新, 来应对生态危机, 治理环境污染,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规律总是“强制地为自

己开辟道路”的思想, 是我们遵循自然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不论人类具有多大的能动性, 仍然无法超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就会“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 [5]无情地给予人类以惩罚。尽管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 但是人类的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人类仍然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人类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自然界也并不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丧失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在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 必须控制在自然界所能容忍的限度内。一旦人类主观意志膨胀, 无限夸大人类所独自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搞唯意志论的“人定胜天”的盲目活动, 试图去主宰自然和随意地塑造自然, 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容忍的限度, 就必将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马克思郑重地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这种惨痛的教训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 使人类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规律总是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思想, 有助于克服人类主观上的盲目性和利己性冲动, 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把人的本质力量约束在自然界所能容忍的限度之内。只有尊重和服从自然规律, 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人类才能能动地利用自然来为自身服务, 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是我们正确运用科技治理生态危机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调控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马克思赞扬了科技的进步作用, 他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3]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提高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 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他幼稚行为。”[7]马克思主义指出, 发展生产力是治理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手段。只有发展生产力,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才能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 马克思主义指出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 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由于资本的异化, 成为资本征服、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 导致科技应用的盲目性、反自然性和极端功利性。因此, 要解决生态危机, 必须对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变革, 防止科学技术成为反自然的异化力量。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的思想, 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发展生产力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我国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走技术创新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 我们应正确运用科技, 使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 而是能够帮助人类治理环境污染, 修复生态系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得力助手,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

想, 是我们认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树立全球治理生态问题观念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资本主义全球化和与之相伴的生态危机全球化趋势并不明显。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思想, 在揭示出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的同时, 实际上也揭示了生态问题全球化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敏锐地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同时, 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趋势也有所显露, 恩格斯尖锐地指出, 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森林资源掠夺导致欧洲、美国出现“无林化”趋势, 并且“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 [3]使沃土变得荒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生态危机已经超越了国界, 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和重视, 全球整体环境保护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生态本位主义和生态霸权主义已为世人所唾弃。人类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后, 认识到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可以置身事外。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 有助于我们建立全球整体生态安全观, 使我们从只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生态安全的狭隘观念向关注全球生态安全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超越国界, 树立全球整体环境保护观, 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京都议定书》的实施, 共同应对生态危机。在具体的措施上, 各国应在环境保护上加强技术交流, 尤其是对生态问题负有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同时, 发展中国家在从事经济建设时也应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经验教训, 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搞退耕还林、三江治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在解决全球生态问题上履行了应尽的义务。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必将能够消除生态危机, 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 防止科学技术的误用,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3-01

一、人性概念辨析

在马克思人性观研究中的人性概念有“属性说”和“本质说”两种观点。其主要分歧点在于人性是否等同于人的本质。

“本质说”认为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質。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另一条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属性说”认为,人性不等同于人的本质。 袁贵仁在其著作《人的哲学》一书中指出,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外在差异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源。折中观点认为“人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狭义的人性”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征,根本上能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狭义的人性”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

(一)人性具有二重性——自然性与非自然性。

人性具有二重性,包括动物所具有的自然性和人所独有的非自然性。首先,人具有自然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性是无法否认的,但人的自然性不同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性,而是以人的尺度作用于自然。

人是二重化的存在。动物可以说自它生来就“是其所应事”,顺从生命本能,适应自然。而人是通过两次生成,在“做人”中成为人。在“做人”的过程中,人的非自然性发生作用,即思维、理性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理性对人的意义不严而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此外,马克思也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的力量”,“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旳的意志”。充分显示了情感、意志等在“做人”中的作用。

(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需要的概念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人性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劳动的内在动力。满足人的需要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压抑人的需要是违背人性的。

满足人的需要是人之本性,但并非所有需要都是合理的。符合人性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是指那些有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巩固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需要。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货币的需要是实在的需要,但货币终究是手段,而很多人却将之作为目的去追求,对货币的过分需要就不是符合人性的需要了。

人的需要可分为三类: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人具有自然性,当然就有吃、喝、性等自然需要。人作为社会活动也具有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马克思那里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需要,因而只能在社会集体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例如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等。

(三)人的类本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类”是人类进入社会中通过教育、学习等行为而吸纳的人类己然形成的人性规定。动物的生存方式是适应型,人的生存方式是创造型。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劳动生产提供的。

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把劳动和人性联系起来,劳动在人的类特性过程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指出人类通过劳动,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类本性的自由。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人能劳动。而在这两者中,劳动占有更根本的地位,劳动促成了意识的产生,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活动过程。

(四)“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在“在现实性上”,是说明了人性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一切”是说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种社会关系。“总和”一词的含义,他说明人的本质不是这些社会关系的简单堆砌,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这里将人与社会联系起来,人不再是一个抽象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存在物。

三、马克思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正确理解人性,在科学人性观的指导下去教化人,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幸福。

首先,人性的自然性与非自然性决定了人性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待中国国民性问题时,要注重其内部矛盾的多元性和冲突性,在实践中真正实现马克思对人性的价值追求。其次,马克思的人性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既然劳动是人的本质,好逸恶劳就是有违人性完善和发展的,唯有通过劳动才能证明自己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关系决定人的本质,那么,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就既是对人的本性的践行与弘扬,同时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直接实践方式。最后,既然人的需要是人性进步发展的证明,那么,人就应当是要有点精神的,要追求超越、崇尚高雅、敬畏崇高,求得身心和谐,对于我们大学生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

[2]袁贵仁.《人的哲学》[M].人民出版社.

[3]卡西尔.《人论》[M]

[4]李变变.《马克思人性观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2013.03

[5]周前程.《马克思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 ,2008.05

[6]黄明理.《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 2008.02-O0004-O03

作者简介:

王冰雪,女,汉族,硕士在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4

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是为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谋利益,使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这是人们都公认的理论思想.但是,在现阶段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在新的实践中深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这是人们始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真正做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认真落实好“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一重要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 者:王晓平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00073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年,卷(期):2003“”(5)分类号:A849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大多数人 社会主人 实质 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5

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内化和发展,它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进一步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就,现阶段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形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取得支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新中国的建设之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正是我党领导人的正确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中指出了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如何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同时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胡锦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当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了人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和谐社会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现阶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这样我党才能在和谐社会中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和构建和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篇6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 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69-02

剩余价值理论被马克思发现后,给之前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和剥削本质在无产阶级经济学面前昭然若揭。剩余价值产生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它既是商品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这是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必须清醒意识到的。

一、理论的创建和成型

马克思剩余价值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凭空直接产生的,它是在以如下两个基础上产生和成型的:一是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二是马克思基于自身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长期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作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二、理论的基本内涵

1.价值与剩余价值内涵详解

自从人们认识到商品的价值之后,就开始进行商品交换,之前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支撑的劳动的社会性,逐渐演变成基于物物交换的新型社会关系。劳动自身的社会性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是以物物交换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并非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仰关系和血缘关系。然而,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的形成并不能依靠简单的、具体的商品交换关系。如果不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进行分离,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无以为继,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发现通过自己的劳动并不能产生自身的使用价值,自身的使用价值只能通过交换得到的商品体现出来,使之具有社会性。一般等价物必须包含商品价值,这是物物交换的前提。

对于劳动者来说,交换只能在价值处于同一定量的条件下进行,才获取其他劳动产品。然而,我们再来看看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无偿占有之后的情境,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对于劳动者来说,交换不再等价,剩余价值开始出现。下面我就就从两个不同侧面对剩余价值进行分析:

其一,从经济上进行剥削,这种剥削是直接的。劳动者利用定制商品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以外的时间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资本家没用从工资上进行体现,也就是说这部分本应付给工人的工资被资本家据为己有了。

其二,从社会关系上进行剥削,这种剥削是间接的。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商品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劳动的社会性,它是以人与人之家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是双重的,也就说剩余价值具有双重性。这种特性可以追溯到劳动力转变为商标之初。原始资本积累的充满了血腥,从剩余价值的双重性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雇佣工的劳动与剩余价值真相揭秘

其实,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将劳动视作一种商品。当用商品的眼光来看待人类劳动,那么劳动者从资本家手里拿到的工资就是他们通过工作交换而得到的价值。有人认为,在等价交换法则下,这个“价值”理应和劳动者到手的工资等价,这样一来从经济上对雇佣者进行剥削的现在就不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乍一看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可是马克思告诉我们,如果劳动者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劳动”这种商品,那么在有人购买之前,这种“劳动”的存在状态应该是独立的,可是劳动自身之于生产资料的作用是不间断的,因此独立于物质而存在是不可能的,其对象化的作用就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者的劳动在他们向劳动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已经和这种劳动产品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仅一字之差的概念,构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枢纽。对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劳动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是劳动者与生俱来、可被利用的,其存在形式是独立的。通过商品可以对劳动力的价值进行衡量,只要劳动者的劳动力得以维系,那么就不仅能生产出食物和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还能获得子女生活和受教育等的费用。作为价值的一种,剩余价值表现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生产者生产出的那部分商品价值。商品价值事实上物化的人类劳动的社会性,所以剩余价值也以另一种方式对人类劳动社会性进行了表现,劳动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对应关系:抽象劳动——价值,具体劳动——使用价值,雇佣劳动——剩余价值。

3.三种“劳动”内在的逻辑联系

这三种劳动分别是指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以及雇佣劳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内在逻辑联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基础和源泉,通过劳动这种手段,人类让自然界得到了改造,同时,劳动产生的使用价值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最基本手段。一部分人类活动是采用劳动的手段来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新的需求也会伴随着劳动的过程不断产生。这就是人和动物在需求上的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其需求不仅简单直接还一成不变,自然需求涵盖了动物的所有需求;而人类的需求除了自然需求之外,还有更为复杂、更为间接、更富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需求大部分表现为社会需求。对于劳动者来说,资本家获得其劳动力的同时就成为了资本家的受雇佣者,他劳动这种你源泉就全部出售给了资本家,以此还回来一些“事物”以维系自身再生产的需要。而对于资本家来说,他是雇佣者劳动的所有者,这就表示,在劳动创造过程中,雇佣者不断丰富的劳动力和创造力都进入落入资本家的“腰包”。所以,工人的劳动被全书占有、雇佣者本身也被垄断和占有,这就是以商品的形式向资本家转让劳动力的结果。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之于现实的主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党和国家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改革开放即将进入“不惑之年”,人们思想上或多或少仍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顾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知半解甚至歪曲理解。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巨大阻力。基于现实,回首历史,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之于现实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继《资本论》后,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的公有制经济的建设,也就是将生产资料国有化,而国家权力以及生产资料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体征。

其二,“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句话充分解释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如此惊人的原因:那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最后,“劳动创造出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对于劳动力劳动过程的注重,充分说明了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绝对不能舍弃。尽管国际上还存在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将发展的最高标准定位于“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这也再次证明,整个社会发展得以持续,离不开马克思剩余价值这把理论钥匙。

总的来说,借助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将社会发展的规律展示在了大众面前,这不仅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找到了理论指导。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该理论进行拓展和补充,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8

语言、现实与梦幻世界--童话叙事中的非互动模式及其意义

Halliday认为,语法是关于人类经验的理论,我们通过语法来定义现实,语法将现实转换为意义.本文将英语语法对于行为过程的把握区分为两种模式:互动模式和非互动模式.前者体现了人类对事物运动过程中因果关系的关切,是人类“科学”精神的体现.后者忽略了事物运动中的前因后果,是向原始心智的回归,是“经验主义”的体现.在童话叙事中,非互动模式是构建梦幻世界的`重要手段,是这一语篇体裁最为典型、本质的“意义方式”.在童话叙事的梦幻世界中,动作的致使者被掩盖,因果关系受到冷落,结果和现象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 者:丁建新 Ding Jianxin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00528(4)分类号:H0-06关键词:语法 现实 梦幻 非互动模式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篇9

关键词:整风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实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它是一场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途径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整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达到空前的团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次整风运动所体现的精神被称为“延安整风精神”。

延安整风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党建优良传统,是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行自我教育的精神。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精神,是正确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当前,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延安整风精神,充分利用延安整風时期理论指导实践的宝贵经验,对于当前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全面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保持和发展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延安整风运动中,我们党以理论教育的形式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整风期间,毛泽东曾经把理论教育称作是我们党的一件“意义非常之大”的事情,强调“只有加强教育,党风才能有所改变,我们的干部就能够得到提高,我们也才能够有本事迎接将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的世界。总之,对付黑暗需要加强教育,迎接光明也需要加强教育,无论怎样讲,我们都需要加强教育”。

二、坚持采用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继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不仅需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更需要真正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以及经典作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持的科学眼光、态度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教育出现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但延安整风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项原则和方法依然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和作用。真正将它们运用到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并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特点的基础上,革新教育机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必将极大地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促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坚持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真正把握党的先进性的真谛

列宁说过,“如果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为此,在延安整风过程中,毛泽东一再强调了“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主导思想,要求全党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努力解决革命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全党要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特别是要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样才是真正“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

四、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走群众路线,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发展

列宁曾经反复强调,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的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毛泽东也一直教育全党,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当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衡量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中,全党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强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真正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蒙牛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下一篇:《贺电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