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的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政策面临着政策执行的困境,从而影响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文章基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其现象的透视,提出走出技术创新政策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 篇1:

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转移问题研究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烟台264005)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蕴涵着大量鲜为人知的默会知识。这些默会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与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考察了技术创新活动中默会知识的存在形式、分布及特点,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中默会知识在创新团队中转移的机理与途径,以实现默会知识在创新团队中的共享。

关键词:技术创新;默会知识;知识转移

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绝不是依赖于某种偶然或运气的个人灵感乍现。局部的、小的技术改进或发明也许依赖个人的力量就足够了,但是,重大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依靠群体或组织。技术创新作为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其成功的关键是对群体或组织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现有知识库知识的整合、激活、创新和利用。一般来说,默会知识的激活、转移和利用相当困难。默会知识是所有活动尤其是创新活动的源泉,默会知识转移在组织技术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默会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在以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之中,尽管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知识管理问题被普遍关注,但是更多的是在明晰知识管理方面,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默会知识的特征、分布、影响其转移的因素等问题没有给予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这一特定情境下的默会知识的分布特征、默会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等全面考察,提出促进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转移的策略措施,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

1 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及其分布

默会知识作为知识的一种类型或属性是广泛存在的,但它在不同的领域的表征与分布状况是不同的。研究探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应首先分析研究技术创新活动这一特定领域中默会知识的表现形式及其分布状况。

1.1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默会知识

在传统观点看来,作为企业生产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的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明晰化的、文本化的知识,是易于交流、共享和转移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任何技术知识的应用都要涉及到该技术的拥有者或发明者不言自明或无需表达出来的知识,即默会的知识。不管是什么人,他都无法将技术知识详尽无遗地表达出来。换句话说,文本化的技术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起点,而不是技术的全部,仅仅依赖于明晰化的技术知识来从事实际运作,往往并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曾明确指出:“人们试图科学地对现有的工业技术进行分析,但结果却无不雷同。确实,即使在现代产业中,难以明确定义的知识仍然是技术的基本部分。我本人曾对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作过考察,结果却完全相反,同一台机器在德国运转良好,而在匈牙利整整一年却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灯泡[1]。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主要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研发活动。技术创新特殊的使命,决定了技术创新是一项探索性极强的科研、攻关活动,是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挖掘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现有知识激发新知识、新思想、新创意的活动[2]。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在隐含性的未编码知识中包含着探求的规则,在表述问题和因素的时候,就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思路。他提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默会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认为,默会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3]。

在技术创新中,大量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如学习、研讨、查阅资料、交流会,等等。但大量默会知识是不易获得的,若技术创新人员不掌握这种默会知识,创新很难取得成功[4]。在不断搜寻解决方案并尝试的过程中,创新人员运用知识、技术、信息的能力,驾驭团队的管理才能,甚至创新人员的灵感、顿悟,创造性思维,等等,都属于蕴藏在创新人员头脑中的默会知识。

1.2 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的分布

知识尤其是默会知识是由分立的个人所持有的,是个体知识的真正载体。所谓的知识分布性是指,知识并不是集中起来由某一个人所拥有,而是广泛地分布于企业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5]。企业中的每一个个人都是认知主体,由于他们都是“在场者”,因而是企业特定时间和地点知识的掌握者。从这一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共享可以概括为时间维度上和空间维度上的知识共享,即在空间上的知识互通有无和在时间上的知识沉淀积累。一方面要通过默会知识分享来扩大创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知识资源的保留,避免知识的流失。基于此,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而言,默会知识的分布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2.1 默会知识的空间分布——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 默会知识的空间分布是指承载默会知识的主体在特定时间上的空间分布状况。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由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为主体、其他相关人员广泛参与的开放式的过程。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既有组织内部的技术创新人员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又有组织内部的技术创新人员与组织外部的客户等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

组织内部主体的默会知识。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个人拥有的默会知识需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进行转移与共享。创新人员个人拥有的默会知识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诀窍,还包括更高层次的思想和价值观。这类默会知识与个人经验、行为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有些技能类默会知识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创新人员的行动与经验之中,同时也深藏于创新人员的价值观念与心智模式之中。

组织外部主体的默会知识。现代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产品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面向外部客户的开放的创新,需要外部客户、供应商等方面的全程参与。企业的客户等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吸收和共享他们所拥有的默会知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要求组织内部创新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还要求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密切与外部客户的联系,共享客户的默会知识。

1.2.2 默会知识的时间分布——不同创新时段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 一般,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现有技术为基础的,每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积累性的过程。在技术上,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受到他们过去已经做到的所制约,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是由已在使用中的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因此,技术创新是累积性的,技术创新发展随时间的变化不再是随机的。从这个意义

上讲,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中的时滞产生了知识在时间上转移的需要[6]。而这一点在目前的技术创新管理上往往被忽视。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或互补技术,新技术知识不一定马上就被使用,许多技术创新活动就失败了,新创造的技术知识就可能会失去,而保持知识以供后来之用能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因此,企业对技术知识存量的利用,要求企业跨越时间进行技术知识转移,即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技术知识,并利用企业内所产生的新的技术机会来一体化企业内处于不同时点上的技术知识。

企业技术知识创新开发的累积过程可用“知识向量”(knowledge vector)来描述[7]。在不同的知识向量不断累积的开发过程中,当知识向量相交时就产生了新的知识。知识向量的交叉是指某时点上曾经不相关领域的知识汇聚在一起而使知识进行累积性的一体化,因此不仅有知识向量内的知识累积,而且还有不同知识向量之间的一体化,从而产生新的技术知识。如长达80年的录像机产品的缓慢的演化过程中,来源于许多看似不相关领域的知识向量汇聚在一起,包括电磁、记录材料、电子以及调频技术等,开发出好几种中间产品。尽管在开始时没有预想到特定的目标,但是这些知识向量中的一部分被发现是非常有用的。正如该发明的时间记录资料所显示的,这些知识向量在不同的时点上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开发,最终通过旧的和新的知识的一体化而形成了录像机技术和产品。

2 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从默会知识转移者的角度考虑

知识转移者是默会知识的拥有者即知识源。知识源的主观意志是默会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知识源的“转移意向”、“激励”、“信任度”、“知识源的保护意识”、“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等几个方面[8,9]。①转移意向。知识源把知识转移给知识接受者的意向越强,越容易把知识转移出去,相反,转移意向越弱,越不容易把知识转移出去。②激励。缺乏激励是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全面考虑,知识源一般都不太情愿将自己的默会知识轻易转移出去与他人共享。在今天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形下,将自己默会知识转移给他人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但也不是知识转移者完全不情愿转移他的知识,这要看转移他的默会知识是否能得到他预期的收益。③信任度。知识拥有者把默会知识转移给对方是相信对方会向自己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作为回报。反过来,知识接受者只有对知识拥有者充满信心,有时甚至是崇拜时,才会从知识拥有者那里学习知识。这种信任是双向的,双方必须对对方充分信任,也就是处于心理上的平衡,才会成功实现知识转移。当一方对另一方的信誉、能力存在怀疑时,认为对方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能力时,就会影响默会知识的转移效果,甚至终止知识转移。④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就是知识转移者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明晰知识以促进知识转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决定了默会知识转移的效率与效果。在默会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者不仅充当教师的角色,更应该充当教练,应该将零碎的、无序的知识片断经过思维、整理、综合、示范、表述等手段,甚至手把手地培训接受者,或者根据接受者的特征适当综合灵活运用,将默会知识进一步明晰化,才能顺利地转移默会知识。

2.2 从默会知识接受者的角度考虑

知识接受者是默会知识转移的受体,其“吸收意识”、“激励”、“知识搜寻能力”、“吸收能力”和“保持能力”将影响默会知识转移的程度。知识受体的知识吸收意识指是否存在明确的从知识源汲取知识的战略意图以及知识受体的具体参与人员吸收知识的主动程度和迫切愿望。接受者总是懒惰的,不愿主动学习,尤其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的知识。在组织学习中,若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将导致学习者故意拖延、被动应付、虚假接受、暗地破坏或公然反抗等行为的发生。而知识受体的首要问题是搜寻合适的知识源。由于知识源于多种渠道,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人员脑中,因此,知识需求者的边际搜寻倾向与搜寻能力也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需求者的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保持能力是指只有当所转移的知识能够被保持下来,留在默会知识库中,随时能激发调用,知识转移才是成功的。缺乏这种能力,默会知识转移也只是停留于表面,不能扎根繁殖。

2.3 从默会知识转移的过程考虑

默会知识的传递转移也比显性知识困难得多,其传递和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采取合适的形式,反复多次才能完成。

默会知识转移的形式也比较独特,它经常通过观察、交流、示范、思考、尝试、领悟等多次循环往复才能获得[10]。技术创新第一步,前期调研阶段,围绕产品开发任务,进行市场调研,征求用户意见,分析市场前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一阶段主要是转移、共享在新产品开发前期的有关经济、技术、市场的综合分析技巧,分析、采纳那些隐藏在用户中的宝贵有益的想法和建议。在产品用途和开发任务进一步明朗以后,第二步是确定开发方案,这一阶段根据开发任务与目标,确定具体的开发方案与开发步骤,对各方案实行比较,否定不可行方案,筛选保留最佳方案。这一阶段技术人员通常采取的方式是研讨会,依靠研讨会传递默会知识。这种交流与讨论,由于建立在一种平等、自由、不受约束的基础上,甚至是头脑风暴式的交流,能激发灵感,甚至奇思妙想,拓宽视野。第三步是技术攻关,技术攻关阶段是不断试错,不断与外界技术、知识、人才等外部环境互动,通过不断尝试,否定再否定,基于失败的经验进行不断修正,即通过基于所谓的“反复试验”(cut-and-try)来提高认识能力。每次试错得到的知识集、信息集和技术集都有所扩大,同时得到宝贵的经验留在记忆中[11]。攻关阶段的默会知识主要是寻找技术路线、把握技术机会与窗口、沿着技术轨道,在技术攻关阶段,个人的经验、技巧、技术诀窍也是宝贵的财富,可以通过座谈会、培训、观察、共同工作等形式传授默会知识。第四步是生产制造,这个阶段往往跟技术攻关阶段没有严格的界限,是技术阶段的延伸,是技术的实现过程,需要依靠能工巧匠的技艺、诀窍。默会知识可以通过互派技术人员、实习、观摩、师带徒等形式传授。

3 促进技术创新中默会知识转移的途径

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默会知识特征、分布状况及其默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我们发现默会知识的转移广泛分布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每一环节之中,并受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直接影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转移,既要使某一时点上处于不同空间分布的技术创新主体的默会知识进行有效的转移与共享,又要保证某特定的技术知识跨越时间进行保留并实现有效转移,避免技术知识的流失。因此,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默会知识转移要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3.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途径

从技术创新主体的角度来看,促进默会知识转移的途径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在主观方面需要强化技术创新主体的默会知识转移的意愿;在客观方面需要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默会知识转移的能力。

3.1.1 强化默会知识转移的意愿 是实现默会知识转移的必要条件。不管是知识源还是知识接受者,只有当他们在知识尤其是难以为他人察觉、转移成本又高的默会知识转移和接纳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心理平衡时,默会知识的转移才能有效地实现。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倡导学习型的组织文化,默会知识的接受者的意愿问题往往不是主要的障碍,关键是默会知识的拥有者的问题。默会知识的形成是个人的经验、对事物的感悟和深层次的理解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和创造,要投入巨大成本。为了促进创新人员默会知识转移与共享,企业就应制定相应的补偿制度,并且使补偿额高于垄断利益,用利益机制驱动知识的共享。

3.1.2 提高默会知识转移的能力 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默会知识转移,仅仅拥有知识转移和接纳的主观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各技术创新主体的知识转移的能力。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默会知识转移能力基本上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默会知识的拥有者只有将默会知识明晰化,才可以向他人转移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明晰化的过程是野中郁次郎“知识螺旋”模型中的外化(externalization)过程,是知识转移过程中最为关键环节[12]。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明晰的知识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将不可表达的知识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就是语言或符号的比喻,它们能将人的直觉或心理顿悟等表达出来。比喻是认知的一种方法,它是处于不同环境背景中拥有不同经验的个人通过运用想象从直觉上理解某事物的有效途径。通过运用比喻,人们可以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从而表达出他们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

2)默会知识的吸收能力:从知识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absorptivecapacity)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13]。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领域在个人层次上的研究表明,积累已有相关知识不仅能增强记忆新知识的能力,即知识获得,而且能增强我们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知识具有自增强的性质,即存储在记忆之中的事物、模式、概念越多,新知识越容易获得。而且也更容易将其运用在新的方面。个体的知识存量有利于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观点可进一步延伸到企业上。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具有相关的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已有的相关知识水平的一个函数。这一观点认为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当要学习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发生联系时,才能达到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3)默会知识的保持能力:技术知识跨越时间的转移就是知识的保持、激活再利用的过程,缺乏必要的知识保持能力,知识在时间上的转移与共享将难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知识跨越时间转移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技术知识的默会维度。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人员不仅仅要把握历史上技术创新活动所形成的书面化的技术知识,如图纸、说明书等技术档案资料,而且要关注这些书面技术资料背后的、没有被记录的情境等,否则这些技术就难以被激活和再利用。

3.2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途径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默会知识转移的问题。现代的技术创新都是市场导向的开放式的创新,我们将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分解为企业内过程和客户参与过程,两者在现实中往往是相互渗透融合的。

3.2.1 面向团队内部交流的知识转移 一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创意、选择、开发、实施等环节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即企业的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的技术知识交流。虽然这些不同环节中企业技术知识转移的特点与知识分布不尽类同,但是,由于这些环节主要发生于企业内部,企业的技术人员拥有比较明确一致的目标、类似专业技术背景和共同的专业技术语言,只要通过强化各技术创新人员进行默会知识转移的意愿、提高默会知识转化、吸收和保持的能力,就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

3.2.2 面向客户参与过程的知识转移 客户参与的技术创新过程主要包括实施与市场试探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关键问题集中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如何获取外部客户的知识,尤其是客户难以表达的默会知识,这对促进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外部客户对专业性产品技术、性能、改进的可能性等缺乏了解,难以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所以,前述关于技术创新团队内部之间的知识转移的途径在此可能并不充分,还需企业技术创新人员进行“移情设计”(empathic design)[14,15]。

移情设计的关键在于观察。移情设计要求对企业技术潜力有充分了解的技术创新人员使自己完全移情于用户的世界,在不影响用户生活环境的条件下对用户直接观察,他们就能亲眼看到用户如何使用那些不准确、令人不舒适的原型产品,能够发现客户难以描述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偏好,把客户自己都意识不到或者自己都不能清楚表达的思想和信息激发出来,促使开发人员去思考如何为用户解决这些难以言表的问题。这样,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能在充分理解用户的环境的基础上把握用户的真正需要,使产品概念以真实的可以观察到的客户行为为基础。

3.3 基于技术创新组织的途径

现代技术创新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行为。从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的角度看,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知识转移主要涉及两个重要方面:①在技术创新团队的微观结构上,要保持团队成员的异质性;②在技术创新团队的存续形态上,要保持创新团队的稳定性。

3.3.1 建立异质型的技术创新团队 作为新产品开发、新组织设计基础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先前已经存在的不相关的技能或思想加以综合。通常,异质性(heterogeneous)的思维群体常常比同质性(homogeneous)的群体更具创造力。当一群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就某个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时,群体中的每个人将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的结果将是一些不和谐的观点,即群体中的观点是发散的。在一个管理良好的开发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观点孕育着“创造性磨擦”(creative abrasion),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就是创意的源泉。在技术创新中常常被使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前提就是成员的异质性,即将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技能的人组织起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有组织地形成知识差距或知识差异,将具有不同知识和经验的人集合在一起是知识转移、知识创造的必要条件之一。

3.3.2 保持技术创新团队相对稳定性 由于默会知识存在于创新人员的头脑中,不能明确地观察、表明和记载,而且一旦产品创新任务完成,就会组建新的产品开发团队。技术创新人员不断聚

集、分散、再聚集,使得创新人员的默会知识在形成、消亡、再形成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交流与更新,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转移和利用,成为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鉴于此,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团队建设上,要保持技术创新团队的相对稳定性与连续性,以形成比较稳定的、默契化的知识交流通道与语言。

3.4 基于技术创新环境的途径

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氛围有利于知识的转移。一般地说,组织的结构与体制、协调关系、组织的行为特征等都会影响到对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尝试。知识的转移,尤其是当所转移的知识包含默会知识成分的时候,将需要大量的个人之间的交流,而交流的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相关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除了人们广泛注重的制度环境因素以外,还有两个重要方面。

3.4.1 构建有利的物理环境 这些交流的成本取决于交往的容易程度以及知识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亲密程度。许多企业的办公室将每个员工工作间的隔板拆除,设置咖啡吧,建立模拟室,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技术人员很容易进入相应的技术情境之中,人们可以通过运用比喻,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从而表达出他们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

3.4.2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新团队中的成员只有在自己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主动地转移自己的默会知识,发挥最大的创造性。由于创新团队的成员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他们而言,活力和热情对出色地完成技术创新工作极为重要。活力和热情不仅与动机、心态有关,也与工作环境和氛围密切有关[16]。因此,为促进默会知识的有效转移,需要在企业内营造一种对技术创新人员信任尊重、宽容失败的工作氛围,建立集体协作意识,确保足够的信息沟通,在此基础上实现默会知识的充分转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

4 简要结论

默会知识是促进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知识源,技术创新团队的默会知识转移程度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企业只有善于总结、利用和共享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让个别专家头脑中的默会知识转移到更多技术创新人员的头脑中去,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技术创新竞争力。本文系统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默会知识的特征,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默会知识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概念,并强调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基于知识空间分布的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以及基于知识时间分布的不同创新时段之间的默会知识转移问题,即默会知识的跨时转移。研究认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默会知识转移需要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默会知识转移不仅受到知识转移意愿、知识转移情境等已被研究者所强调的因素的影响,而且更为严重地受到转移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基于此,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默会知识转移需要全面地从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组织、技术创新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收稿日期:2006-08-28;修改日期:2006-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1009;70472014;70572025)。

作者简介:余光胜(1966-),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理论、公司战略与治理;毛荐其(196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毛荐其,俞国方.技术创新进化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5,26(5):35-40.

[3]Nonaka I,Takeuchi C.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Kaj U Koskinen.Tacit knowledge as a promoter of project snccess[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0(6):41-47.

[5]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A].贾湛等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4-86.

[6]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Raghu Garud,Parveen R.Nayyar,transfor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365-385.

[8]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4):429-439.

[9]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Winter Special Issue):27-43.

[10]Eraut M.Non-formal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work[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70:113-136.

[11]David P A.Path dependence and varieties of learning i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practice[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18-119.

[12](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3]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152.

[14]Leonard D,Sensiper S.The role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Review,1998,40(3):112-132.

[15]Leonard D,Rayport J F.Spark innovation through empathic desig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November/December):102-113.

[16]Druskat V U,Wolff S B.Group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effectiveness[A].In Chemiss C,Goleman D(eds).Emotional competence in organization[C].San Francisco,C A:Jossey-Bass,2001.

作者:余光胜 毛荐其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 篇2:

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破解

【摘要】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的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政策面临着政策执行的困境,从而影响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文章基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其现象的透视,提出走出技术创新政策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技术创新政策 困境 执行偏差

近十年来,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尽管起到了重要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政策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阻碍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鉴于此,研究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预防机制,对于发挥技术创新政策效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政策执行现状及困境分析

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创新政策起着最为重要的干预、规制和引导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促进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修订或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

目前,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状况来看,科技研发活动经费支出、国际科技论文的发表和被引用数、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等方面已有快速增长;但在R&D经费投入强度、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科技论文质量、专利的技术复杂程度、培养科技领军及创业人才、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等方面,距离建成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技术创新政策一旦达不到预期目的,或者不能有效推行,就会导致创新效率不高,使我国陷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的困境。鉴于此,本文有必要就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其产生的主因,并据此提出破解当下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中的相关论见。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上科技全球化大趋势下科技发展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技术路径选择过程中缺乏信息优势等诸多因素,增加了政策制定者确定政策问题的难度,往往制定过程的缺陷造成了技术创新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偏差。以当下我国的基础研究为例,近年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是主要侧重于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R&D投入相对不足。从2000年到2012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总投入比重长期处于5%左右低位运行。其中,2012年我国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但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投入比重仅为4.8%。通常,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比例较大,而我国的基础研究环节薄弱,这源于谁也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不易出成果、且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导致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多采用跟踪模仿策略。由此可见,政策制定时确认问题偏差,是造成我国基础研究出现停滞的根源之一。

由于长期囿于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技术创新决策一直是专家统治的领域,“政府—科学家”的二元决策主体关系成为技术政策决策模式的核心特征。过度强调政府、专家的决策主导作用,易导致部分行政官员以国家利益为由干预技术决策,降低决策的效率,造成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缺陷。当然并不是说科学家的影响力越大越好,在个人和单位利益的驱使下,科学家有时难以将国家利益和国家需求放在首位,倾向于只提供对己有利的咨询意见(如在申请指南中安排个人或单位的优势方向,选项和评审时互投赞成票),从而损害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①虽然,目前已有国内企业逐步参与到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中来,但只是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却很少发声,加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政策干预过多,导致技术创新政策补贴多偏向国有企业,削弱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这类技术创新政策很难得到高效执行。

美国学者T﹒B史密斯是对政策执行研究最早、最有影响的学者,他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归结为四类: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由于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主要指的是人或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人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最能动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因此执行主体的执行和目标群体的接受程度,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困境因素之一。

首先,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引发的政策失灵。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体现在认知局限,对技术创新政策决策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其精髓,或者对政策有误解,使政策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还表现在执行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方面,如果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能力低下,就无法富有远见地制定可行的执行方案,容易出现思维滞后和执行的短视行为,不能采用相应的执行手段和策略,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影响到创新政策的有效执行。

其次,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也会导致政策执行处于困境。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的任期制和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绩考核观念下,难免为追求政绩而青睐于短、平、快的产业,且更愿意模仿成本低的创新策略,这种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打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最终也造成了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困境。

另外,信息不对称的困境。由于政策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部分目标群体在政策颁布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也制约了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例如,我国发布的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至今没有体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政策设计的问题,而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这项政策内容和目标知之甚少,对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偏差也造成了影响。

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不力的成因

体制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市场失灵是造成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的源头。然而,以市场失灵作为技术创新政策的依据是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很完善的条件下提出来的。由于支持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制度已经成熟,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就自然将创新政策重点专注于激活创新活动过程上。②与此相反,中国的市场经济存有“人为”建立的“痕迹”,这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人为因素较大,即我国的市场失灵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市场自然发育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在公共政策系统中,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在政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三者关系动态变化的博弈过程,也是政府体制改革过程的实质。③笔者通过比较中西方公共政策系统中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差异,看出中西方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不同路径:在西方国家是市场因素(包括产权私有、等价交换等)的发展,促进公民社会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最终形成;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因素的基础还较为薄弱,特别是政府本位的运作方式—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多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使得企业在政府主导下,不是面向市场和需求主动进行技术创新,而是依靠政府寻求科技资源。这样的思维也是造成我国陷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不力、迟迟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成因。

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世界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出现,现代技术创新政策的寿命周期亦逐渐缩短。技术创新政策具有时间维度的限制,外界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政策需要相应地适时进行调整。例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创新战略,作为改革开放后一项重大的技术引进方针,对技术引进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曾一度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到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按照WTO规则和入世的承诺,政府不能再强制要求外资企业必须以技术转让、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出口等为前提条件进入中国市场,“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策略已失去法理依据。④因此取而代之的是大力提倡本国自主创新政策,如果继续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达到加速技术进步的目标,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势必会陷入新的困境。

由于我国经济仍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科研机构、国企在利益驱使下,对那些已具有明确价值目标的创新政策断章取义,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规避潜在风险,采取防范性对策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配合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破坏了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实施,类似这样的事例在今天也并不鲜见。

破解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的对策

从精英型创新政策制定模式向公众型创新政策制定模式的转变。我国的科技决策长期以来是一个被政府和科技专家“主导”的领域,社会公众往往被拒之门外。这里的“公众”可以包括利益集团、非盈利性组织、企业、个体消费者等。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面对科技的发展和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应与科技精英、政治精英共同成为平等的创新政策主体。技术创新政策制定模式也应该从政府—科学家的“由上而下”二元主体模式,转向公众—科学家—政府的“由下而上”的三元主体模式。在创新政策制定阶段,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这样既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也会减少决策的失误,确保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运行。

转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观念,激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往往把GDP作为硬指标,这种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政绩考核观,难免会导致地方政府决策中存在短视行为。如注重引进外资和技术,而不重视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尤其一些城市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引进,虽然带来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对推动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并无有益。这也与当今世界以科学技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趋势不符。因此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要建立综合考核体系,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指标的考量,还要加大科技发展指标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创新驱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激励地方政府的创新动力。

确定政策边界,寻求技术创新的“善治”。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的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开始转向“善治”。而“善治”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重要性。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⑤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律应用市场机制解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确定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边界,在政府与市场间寻求平衡是探求技术创新“善治”的关键。政府的作用在于树立为创新主体服务的理念,把建立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制定出激发创新主体能动性的激励型政策。

为了使技术创新政策达到预期目标,对政策动态过程要加以全面监督并纠正偏差,健全政府内部监督、科学专家团体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一系列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适时对技术创新政策进行有利调整,以保证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到位。

进一步构建企业自主创新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仍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受到政府干预和影响较大,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不甚健全,无法依据供求、竞争和价格波动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部分国有企业还凭借行政权力以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制约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发挥市场机制驱动创新的作用,并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创新资源,从而使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技术创新、增加创新投入获得竞争优势,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扎实有效建立起来。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针对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如: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让、完善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基础研究、技术扩散与转移机制等,可从中参照国际惯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使我国的技术创新的立法逐步与国际接轨。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赢利性国有企业的“泛行政化”问题依然存在,其表现为资源配置行政化和行政性垄断等,这些亟待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激发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企业产品“智”造的活力,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

当下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创新投入高、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等特点,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发展为高科技产业的生力军。但由于普遍存在投入资金不足、规模实力小、经营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重点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其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提供融资担保、社会中介服务等方式,以一定的优惠倾斜政策,降低其市场交易成本,对其技术创新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知识技术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激发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⑥总之,让国有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获得平等享有创新政策的机会和对市场竞争的权益,只有善于破局、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推进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执行。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汝鹏,苏竣:“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决策中的影响力研究—以863计划为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0期,第92页。

②邓练兵:“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90页。

③包国宪,潘旭:“‘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从政府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7页。

④夏梁,赵凌云:“‘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历史演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第34页。

⑤张义忠:“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塑造”,《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第204页。

⑥蒋铁柱,杨亚琴:“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科技创新模式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第13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作者:冯毅梅 李兆友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探求论文 篇3:

市场机制与自主创新

[摘要]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意义为出发点,本文从价格、供求和竞争三大市场机制的内涵及其作用方式入手,深入探讨各机制的不同状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揭示出市场机制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文章结合中小制造企业创新活动开展不佳、自主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以信贷利率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例,剖析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无序对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产生的制约和障碍,进而得出治理市场环境、完善市场机制是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基本前提的结论。

[关键词]市场机制;自主创新;中小制造企业

一、引言

市场机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提供了企业参与市场活动的基本环境和重要条件,也是企业各项活动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础。那么,作为企业典型活动类型之一的创新活动,也受到市场机制同样重要的影响吗?回答似乎是显然且肯定的,但迄今为止作者并没有找到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市场机制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权威成果。经典的技术创新动力理论——“市场拉力说”更多地是从需求角度而非运行角度阐释市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也有不少国内外文献涉及到了这一命题,但要么仅就市场机制中某些部分(比如市场竞争)开展研究,要么仅进行了一些概念化的讨论,浅尝辄止而没有展开。各类媒体或调查机构也作了与该问题相关的一些宣传报道或调查研究,但因缺乏理论支撑和系统化研究工具的提升而不能形成理论成果。

本文以制造业中小企业为代表性研究对象,以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为契入点,以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现状为依据,结合经济学理论开展思辨研究,希望能取得一些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

二、概念界定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具体而言,它是指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理。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一般机制,以及利率机制、汇率机制、工资机制等具体机制,而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整个市场机制的三大核心机制。

关于自主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政策层面依据了尚勇提出的观点,即“自主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对以上两个基本概念的内涵事实上一直存在着不尽一致的表述甚至较大的争议。本文重心不在于概念本身,故对此不作深入讨论,后面的分析均以上面给出的内涵为依据。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本文所指的中小制造企业涵盖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各类制造企业。

三、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

市场机制能给企业创新主体带来什么?一些学者的研究已有了初步的答案。李垣等提出“首先,市场机制能使创新成功者凭借其创新产品,实现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创造价值的能力;第二,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激发竞争者之间学习创新、超越创新,有效促进了创造出来的知识的转移和扩散;第三,市场机制是明确的可交易的新技术的流通渠道,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创新;第四,市场竞争带给企业不断的竞争压力,任何由创新成果创造的竞争优势,将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唯有不断地创新;第五,市场机制造就并甄别出一大批有活力有目标的企业家,领导着企业的自主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对有缺陷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吴照云、余焕新的文章尖锐地指出:“中国的许多行业和领域,表面上看起来规章制度、红头文件一箩筐,如果因此就真的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生怕越雷池一步,就会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地通过各种管道,轻轻松松越过了‘高压线’”。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益支点没有能够引导企业努力行为的正确方向;企业努力行为方向的偏离是因为中国社会存在与市场经济规则相背离的、作用普遍、影响深远的潜规则。”

为厘清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影响或作用机理,本文从供求、价格和竞争三大方面探讨市场机制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驱动效应。

(一)价格机制与创新

所谓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运动。它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目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参与者的利益,并导致他们采取利己的市场策略,引发相应的市场行为决策。

站在企业创新主体的角度,价格机制是否有效是企业做出创新决策的一项重要前提,原因如下:(1)创新是企业的谋利活动,企业必然要首先预测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那么,对相关价格信息的把握和对价格变动趋势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重大的突破性创新带来的新产品,由于缺乏可供类比的既有产品,价格信号的获取将更多地依赖现有价格机制的运行状态。(2)如果在企业所归属的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变动能够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创新企业则有可能根据对创新产品未来需求的预测和竞争者行为的预测对创新产品价格以及相关生产要素价格作出合理的预期,进而对创新收益、风险等决策要素加以判断,并作为创新行为实施的依据;反之,如果商品价格信息与供求关系脱节,创新企业就很难从供求的角度去研判未来的价格趋势(或者依据供求关系可能做出错误的研判),只能寻求其他更不可靠的预测途径,从而导致企业创新决策风险加大,企业选择观望、等待甚至放弃的可能性增加,最终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3)对于价格机制不起作用的一些市场或领域,不能通过价格杠杆去引导、调节供求关系,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不明确或者不显著,创新惰性普遍存在。

众所周知,不确定性是创新活动最大的“敌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观点:有效的价格机制能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推动创新;不合理的甚至无效的价格机制增加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不利于推动创新。因此,价格机制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二)供求机制与创新

供求机制是指通过商品、劳务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机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引发市场价格的波动,借助价格、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等市场信号来调节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供求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帮助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选择合理的市场行为,从而达到调节生产和消费的方向和规模的目的。

研究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是企业创新主体甄别创新机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好的创意但没有现实的或潜在的需求,或者需求不足难以满足创新产品的规模化;创新产品有一定的前景,但已有众多竞争者在开展研发,将来的供给量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需求前景广阔,本企业具备独家研发优势,其他竞争者短期之内难以模仿和复制,未来创新产品的市场可能维持较长时期的供不应求状态……对以上林林总总的供求关系的分析结果,是企业进一步研判某创新机会价值的重要依据。所有这些分析有效的前提是供求机制必须正常发挥作用。讨论两种供求机制失灵的情形:其一,某市场的供求关系不能灵活地变动甚至被固定化,意味着市场的扩张或者收缩将不能自发完成,创新产品替代老产品、新需求替代旧需求既难以实现,也不一定必要,既有企业安于现状,其他企业缺乏进入的冲动,创新当然难以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其二,某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其变化不能反应到价格及其波动中,比如供过于求但价格不跌甚至上涨,可能使企业对现有产品仍抱有幻想,不愿收缩和开发新产品;而供不应求但价格不涨甚至下跌,可能使企业对创新产品的盈利前景缺乏信心,也不愿开发新产品。

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而言,有效的供求机制是企业对创新产品未来所面临的市场态势作出合理估计的基础,因此本文认为,供求机制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三)竞争机制与创新

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着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和影响。它通过价格或非价格的手段,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竞争机制要反映竞争与供求、价格、资源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一般而言,竞争机制中的“竞争”包括了买者和卖者、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之间三个方面的竞争,本文仅就卖者(企业)之间的竞争探讨竞争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意义。

经济学教科书对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已有精辟论述,核心观点大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迫使企业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在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设备等方面开展工作,以便以性能更好、质量更高、价格合理、成本低廉的商品参与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利润,推动技术进步;同时,迫使劳动者和管理者不断地自觉接受培训和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也有助于推进科技进步。事实上,竞争机制给了众多后发企业、弱势企业、外部投资者更多的争取市场的机会,只要能推出创新性成果并被市场认可,就能为自己拓展出生存的空间。因此,创新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战略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倡导。按照上述观点,缺乏竞争机制的市场环境(比如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是不利于创新的,这也基本形成了共识。

此处再讨论一种重要的情形——扭曲的竞争机制。大体上包括两种类型:过度竞争(或称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1)所谓过度竞争,根据日本学者小宫隆太郎的定义,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某个产业由于进入的企业过多,已经使许多企业甚至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的状态,但是生产要素和企业仍无法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长期地持续下去。过度竞争产生于那些“进入成本”远低于“退出成本”的产业。为维持生存,企业之间不得不频繁地以价格战、资源战、广告战等手段开展竞争。过度竞争不仅导致企业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低,各企业均无法获取可观的分工效益,而且引发大、中、小企业之间为争夺资源、原材料和市场开展的残酷的白刃战。其结果既浪费了有限社会资源,也抑制了企业采取集约化生产方式,削弱了技术创新的动力。长期的过度竞争、难以为继的经营状况不仅会吞噬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会消磨掉企业的创新意志和斗志,这对各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不正当竞争,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造成市场的混乱,破坏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失去透明度,使竞争对手的客户不合理流失,广大消费者及用户无法正确选择商品,也限制了其他经营者的交易自由等等。本文讨论不正当竞争,不针对个别行为,而是指向不正当竞争行为、手段扩散蔓延至整个行业或市场,形成某种“正常”竞争机制的现象。由于违法成本低、诉讼成本高、违法取证难、处理周期长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产生的大量执法盲区,再加之国内消费文化对不正当竞争的过分宽容,“关系哲学”的大行其道,助长了不正当竞争在不少行业和市场领域长期存在、屡禁不止,甚至呈星火燎原之势。不合理、不公平的竞争机制对自主创新活动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可能导致创新企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承受更高的风险,克服更多的障碍,才能取得预期的创新成果;更可能导致创新成果被不法窃取、模仿或复制,预期的创新收益无法实现,创新的巨大投入难以回收,甚至陷入经营困境;在极端情况下,不正当竞争者违法经营活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例如假冒伪劣产品)会严重损害创新者的声誉和市场形象,给创新者带来生存危机。不正当竞争的威胁使许多有自主创新意愿的企业不敢轻易触动创新的按钮,作为一种正常合理的竞争手段竟然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不能不说是市场机制的悲哀!

综上所述,竞争机制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恐怕也是首要因素。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能激发创新,而扭曲的竞争机制或者缺乏竞争机制会阻碍创新。

通过三大核心市场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影响作用机理的深入剖析,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市场机制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接下来,作者以中国现阶段市场机制运行状态下,中小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现实表现和所面临的困境为主题,探求完善市场机制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从实践层面得到进一步的启示。

四、现有市场机制下中小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境

2007年国家统计局组织了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4-2006年间,大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3.5%,中型企业为55.9%,小型企业为25.2%,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数量所占比重随企业规模由大到小依次递减。换句话说,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程度较低。分行业看,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是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传统制造业及非制造业工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因此,通过统计部门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内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普及程度较低,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较差。尽管该调查迄今已近6年,但从各地的宣传和大量媒体的报导中可以判断,此状况尚未得到明显的改观。

中小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既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亦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这方面近年来有一些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主流观点,此处不再赘述。本文关注的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背后,广大中小制造企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市场机制是否也存在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确实影响了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下以列举的方式,着重从信贷利率机制和竞争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更难,这一持续了近10年的经济现象在最近一年引起了全社会和国家高层的广泛关注。贷款难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贷不了款,因为企业的资信或者可提供的抵押、担保达不到银行的最低要求,或者因为额度有限在与其他申请者竞争的过程中被淘汰;二是利率过高(相对于基准利率上浮太多,企业无法承受),因为企业的规模太小、经营风险较大、偿付能力不稳定,所以银行必然要求较高的风险补偿。事实上,对银行而言还存在一个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在相同条件下,把一笔贷款发放给一家大企业比发放给100家小企业效率更高。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贷款机构的放贷行为是理性的,是符合商业企业利益诉求的。那么,中小企业发展的诉求又怎么来保障呢?这就是机制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信贷利率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对不同类型经济主体实施差异化扶持的必要,规则僵化、激励缺失的结果。最近,国务院出台金融财税‘‘国九条”,并设立150亿元发展基金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对中小企业固然是个好消息,但并没有触及信贷利率机制本身,难以引导更大规模的贷款资金和社会资源向中小企业流动。所以,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的局面在较短时期内恐难有效改变。那么,为研发和技术换代升级等高风险的创新活动而申请贷款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要企业从本已捉襟见肘的经营现金流中挤出资金来支持自主创新活动,只能是一种奢望。本文认为,现有的信贷利率机制从资金供给上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

相对而言,市场秩序的紊乱、扭曲的竞争机制对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竞争的无序性和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商业活动中潜规则的盛行。正如吴照云、余焕新所指出,对此体会得深,运用得好,就能获得各种“照顾”甚至特权,不创新也能财源广进。这种社会氛围使刚性的制度变得富有弹性,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大行其道:企业制假售假、恶意编造财务数据和重大业务、串标围标、非法套取财政资金、内幕交易、欺骗投资者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中国当前的制度背景和潜规则盛行的环境下,交易成本的边际收益大于创新成本的边际收益,所以企业宁愿不务正业、通过大量的公关活动支付高额的交易成本去达到经营目标,也不愿投入资金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第二,搭便车现象严重。搭便车是技术知识的外部性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但可以通过专利制度和行业规制等政策、法律手段和良好的商业文化、公序良俗等加以有效的约束。然而现阶段国内上述约束机制的不健全无法有效遏制搭便车行为的蔓延,进而导致大量的不正当竞争发生:恶意模仿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发明,侵害发明者或所有者的利益;利用虚假标识,损害合法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非法窃取他人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以低于成本水平的价格冲击市场等,其结果会使技术创新者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对创新活动的期望价值降低,进而导致创新者减少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阻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不少中小制造企业扮演的恰恰是不太光彩的侵权者的角色。有便车可搭,何必自己花钱冒风险去搞创新呢?第三,价格战、资源消耗战等低端竞争仍然被作为重要的手段在频繁的使用,尤其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行业和中小企业。这种血拼式的贴身肉搏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往往导致竞争企业违背经济规律地穷于应对,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造成大批企业倒闭,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有些企业为了避免陷入亏损的泥潭,被迫牺牲产品品质以降低成本,导致用户利益受损,企业信誉丧失,最终也将失去市场。恶性竞争进一步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无以为继,强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则有把企业拖死之虞。

在制造业领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其竞争地位处于明显的劣势。所有制因素可能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制造业中的大企业多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政策偏好使然。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制度缺陷才是更为本质的原因。拥有行业话语权的大企业左右着资源配置、价格体系、技术标准甚至游戏规则,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着主动;中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相对恶劣的市场环境中捕捉相对有限的发展机会。相对过剩的产业供给现状逼迫许多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在价值链的低端参与恶性竞争,甚至不惜剑走偏锋,以破坏市场规则的方式获得喘息甚至发展之机,也进一步加重了国内市场机制运行方面的顽固。以制假售假、窃取他人专利、冒用他人商标的生产经营行为为例,作为一类不合法的市场竞争手段,在不少中小制造企业中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其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不完善,主流的消费文化及其对应的公序良俗缺失,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力弱,给了这类企业生存的空间。与其付出高额的代价搞研发,还要承受失败的高风险,不如奉行低成本的拿来主义,坐享别人创新成果的外溢效应。所以,大企业还能凭借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大量的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要么在残酷的低端竞争角力中无暇顾及创新,要么在无序的市场规则中寻找所谓的发展捷径。

显然,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对改善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改变其经营发展模式,促进其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五、结束语

反映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规律的市场机制,既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施不可或缺的“土壤”,又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健全的市场机制能起到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不健全的、紊乱的市场机制则会给企业的自主创新决策带来各种障碍,甚至干扰、消磨企业的创新意志。

中小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决策中受到现有市场机制缺陷的更深刻的影响,陷入创新竞争的困境,滋生了比较明显的创新惰性,这种惰性又反过来成为完善现有市场机制的一大阻力。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大国,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调整,与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激发一样,需要大的智慧,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方平]

作者:张震宇

上一篇:为民服务活动安排方案精选下一篇:医学院大学生实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