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1

摘要: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w现,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的音乐形式,其蕴含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笔者即从初中音乐教学入手,就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地方民歌;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不断加工、完善并广泛流传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体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初中音乐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同时增进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解和认识。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为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本文即围绕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就初中音乐民歌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正确认识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学生接触民歌、学习民歌的渠道越来越少,加之部分西方思想的影响,现代学生普遍更钟情于摇滚乐、通俗流行歌曲等音乐,对中国民歌缺少应有的了解和认识。事实上,民歌作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具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流行元素。如果从辩证的角度对中国民歌和流行歌曲进行分析,可以说“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现代的民歌”。实际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演唱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小城故事》等歌曲,还是近几年民族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兴起,都说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国民歌的宣传和介绍。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侗族大歌《蝉虫歌》时,可通过一些侗族的图片、文字、音响资料和相关歌曲视频让学生对侗族的民族文化、音乐风格有初步的印象之后再欣赏这首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民歌,让学生视、听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了解侗族人民的风俗特点及侗族大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等。赏析过程中要重点强调民歌中所蕴含和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从而改变学生对民歌的误解,从源头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歌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民歌学习,实现民歌的良好传承。

二、联系民歌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歌兴趣

民歌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其与本民族、本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往往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从民歌选材的角度分析,民歌歌唱内容也以劳动人民的劳作生活、民族神话故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歌颂为主。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此类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通过民歌所对应的故事或者民歌描述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好奇,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积极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民歌的了解程度,最终实现民歌和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凤阳花鼓》歌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四处逃荒、沿村乞讨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民间艺人夫妻为了生活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相依为命的卖艺生涯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富生动、更近距离地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思考,使其对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及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民歌教学模式,赋予民歌新的活力

虽然民歌蕴含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部分民歌所呈现的音乐形式、歌唱内容等,已经与现代社会相脱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仅依靠传统的民歌曲目教学,很难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效吸引。

《音乐课程标准》建议我们要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笔者所在的县城有一些民间艺人经常会自发地组织开展民俗活动,如“十番锣鼓”“踩船灯”“民歌对唱”等。作为音乐教师,可将这些民间艺人的活动拍成录像,变成课堂的有声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请这些民间艺人直接进入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原汁原味地欣赏民间音乐表演。课后更可布置学生进行实地采风,参与到他们中间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民族音乐大环境,学习根植于民俗民间的民族音乐。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民歌教学模式的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广泛地收集民歌教学资源,加强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的有机融合,保留民歌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同时,尽可能地丰富民歌的表现形式,从而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健康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引导,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加强音乐交流等方式,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逐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提高对民歌教学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加强对民歌的正确认识、联系民歌故事、创新民歌教学模式等措施,综合民歌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深化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和认识,保障学生在深度感悟民歌情感思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歌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民歌和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莉.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歌实践性教育的研究――以南昌本地民歌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2]李庆勋.河南地方传统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1(12).[3]江海英.感受民歌美培育乡土情――咸水歌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7(09).[4]王家伟,盛霞,吴明惠等.铜陵民歌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承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6(01).作者简介: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2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即“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of success”。一堂精彩、成功的英语课离不开精彩的新课导入, 活泼而吸引人眼球的课堂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 英语教师应如何导入新课呢?

1. 课文文化背景介绍。

学生对国外文化了解不多, 有陌生感, 而且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的差异性, 学生希望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风俗。所以, 教师在开课伊始就介绍一些文化背景可以很好地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情境中来。

2. 问题导入法。

英语教师在学习新课前可以抛出几个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 让学生回答。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问要有技巧性。一般来说, 如果新课是一篇故事, 提的问题应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大意等问题, 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中。

3. 学生演讲法。

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读后感, 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把作者所感和学生所感结合起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又充分调动了他们钻研教材的积极性, 更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情感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潮流, 即使是一个好方法, 时间久了也会失去它的魅力。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英语游戏教学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之一。因为初中生好说爱动, 表现欲强, 把英语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 既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使紧张、呆板、机械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趣味盎然,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以竞争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年纪小, 比较好胜, 竞争比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成为活跃课堂的兴奋剂。在好胜心驱使下, 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比赛活动, 热情很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并以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朗读比赛, 很多学生不爱开口说英语, 怕自己说不好被笑话, 这样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模仿课文录音, 反复练习, 并将自己朗读的情况进行录音, 然后跟课文的录音进行对比, 找出差距, 不断进步, 在小组内推选出一两名朗读好的学生, 让他们帮助小组内学生练习朗读, 并组织班级比赛和年级比赛。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愿意开口说英语了, 自然朗读流畅, 口语能力大大提高。

3. 合理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英语课堂并被广泛应用, 它能收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因为学生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已经比较厌烦, 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 再加上录音机放磁带, 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精神, 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抵触心理。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 将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情绪的参与下自觉学习英语知识, 从而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局限, 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教学方式, 能把原本枯燥的传统教学变成轻松愉快的视听享受, 使英语教学变得形象、有趣、直观,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 它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消极心理, 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师用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 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的感觉并喜欢学习这门课程, 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感召、推动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持续保持, 就算是遇到困难, 学生也会用坚定地一直努力克服。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和谐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达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

2. 多鼓励, 多表扬,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于相同的问题可以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面对这种差异,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不同, 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 运用激励机制,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面对学生一个错误的回答, 教师不要给予嘲笑, 神态、动作都要把握好, 不能有一丝一毫让学生误解的因素。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 中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 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如沐春风的包容和鼓励, 而不是指责与呵斥。这样的激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他们愿意学习了。因此, 我们英语教师应该与学生做朋友, 相互沟通, 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 面对学生的错误多鼓励、多表扬,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训练技能,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关怀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及时反馈, 强化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策略 篇3

一、 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英语很难,进步也不明显。这时,教师应找他们多谈谈,指导他们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的信心就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定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合作,无疑就能使学生能更简捷、更有效地获取专门的知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心态变化和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老师,便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课感兴趣。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给每一个学生以同等的关注和正确的评价。多与学生接触,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然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想,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采取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的老一套做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传授方式,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活动时间,给他们提供多种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接受、理解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中得到锻炼。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习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被动为主动,从害怕英语变成喜欢学习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 关注差生的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也就不一样。我认为,作为一名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差生面控制住了,并能有效地转化一些,是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

对于差生,首先,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差生的成绩差就歧视他们,不能只看到他们存在的缺点,相反要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并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帮他们树立起自信。其次,对差生,要关心、体贴,要平等相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遇到差生出现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批评,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差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再者,教师对差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能给人力量,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差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话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终生难忘。

五、 注意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疲劳,课堂气氛沉闷。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教师应常用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电脑等多种现代化设备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教唱英文歌曲、制作单词卡片、编生动有趣的故事、举办英语晚会、开展竞赛、使用直观教具、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通过一问一答、做英语游戏等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容易地被激发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 进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习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建立起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创建轻松活泼、团结友爱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如英语角、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晚会等。在平时的课外学习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看看英语报刊杂志,甚至可以看看英语原版电影,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现在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把课本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起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例如,当讲到关于旅游方面的内容时,我就真正带领学生去旅游,学生很高兴,也很感兴趣,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4

首先我了解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包括老师、数学和教学方式三个重要的因素。想让学生爱上你教的课,先让学生爱上你这个人,做一个学生真心爱戴和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趣”,教学时多采用一些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如经常做一些数学小游戏、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多动手等,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第二,我学到了一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比如我们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生活同数学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透过数学,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为学生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在课堂中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感受成功的愉悦。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5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李贞

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

一、让学生喜欢你,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着装要朴素大方得体,让学生感觉到这个老师干净、干练。千万不要过分的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使学生产生距离感。

二、让学生喜欢你,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和他们打球,一起玩玩游戏等等。让一部分人首先喜欢你,从而带动班中的同学逐渐的适用你。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要急着抓你的教学成绩,总想给同学们布置很多的作业,这样的话,首先是本来喜欢你的同学也因为作业的劳累,而变得逐渐讨厌你,同学们总是想,原来的老师好布置很多作业,现在的老师也一样一定不会有多好。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把你定位了,在以后的时间里你想让同学们喜欢你可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一定想同学们所想,做同学们所做。在一定心理上让学生总认为你就是和别的老师就是不一样。

三、让学生喜欢你,一定要好好备课,把要讲的知识的重难点弄清楚,巧妙利用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教授《商的变化规律》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2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样?”小猴

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16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16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小猴们都笑了。

在创设这个情境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数的变化上说明,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大部分同学也大笑了起来,我追问他们:你们为什么笑呀?孩子说:小猴子傻。我又追问,那小猴子为什么傻呢?你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说明吗?孩子们在情境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孩子们不但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还发现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不变时的另外两个量的变化规律。情境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2、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的热情不会削减。

我在教授《一个数除以小数》中在列竖式这个难点的突破上,我先提了三个本质的问题,来引领学生自学:①根据什么转化?②先转化谁?再转化谁?怎么转化?③最后根据什么计算?当学生明确方向后,先出了两道横式让学生转化,76.5÷0.85、12.6÷0.28第一道,除数和被除数都是两位小数,为了避免孩子们在转化过程中都认为只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转化成整数,而忽略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及时出第二道12.6÷0.28,让学生自主探究怎么转化,当学生知道只要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了。为了让转化的思想在竖式中体现出来,接着让学生自己试着列竖式。我巡回指导,发现有三种情况,一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和整数部分零都没有划去,我提示他,怎样体现除数是整数了呢?学生马上发现。二是除数转化成整数了,被除数没变。三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转化了,但没有做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三种情况的出现,我马上让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学生和列对竖式的一名学生板演,及时评

价,及时纠正错误,一节课下来,比我自己在上面告诉学生要这样不要那样,效果出奇的好。所以说不要小看教学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有时候可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篇6

小学语文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是成才的起点和一生事业的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因为喜欢、感兴趣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有了强烈的兴趣,才可能对问题大胆的去探究。学生能否大胆思考,善于思考,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初入学儿童往往很喜欢学习,要求学习。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结果怎样,儿童还不了解,也不会重视。学习形式生动有趣所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儿童一旦对学习过程不再感到新鲜有趣,或者是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他们就会转移兴趣,不喜欢学习了。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教师应从儿童入学的时候起,就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习目的和思维素养的教育,让他们初步懂得为什么要学习知识,知识对我们生活有什么用处等等,从而,逐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它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苦学‛还是‚乐学‛的问题。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诱因,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孜孜不倦地钻研、探讨、攻读和改造。广泛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取得学习知识的最佳效果。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之一。教师的有效教学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一)构筑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榜样

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但传统的师道尊严,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绝对权威‛、‚师者恒为师‛、‚师道尊严‛等片面概念必须彻底改变,教师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学生喜欢的老师,除了知识渊博、讲课生动等等之外,还要对人和蔼,充满爱心,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作为一个教师要懂得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在处理完一件具体事情之后,要自问:‚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要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假如伤害到到学生的自尊,要及时找机会向学生道歉,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对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更浓一些,自然效果也好些,反之则然。所以,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开展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爱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由爱出发,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前提就是需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才能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的一切。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学生占一半多,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乏关爱,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大部分学生来到学校后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很多老师会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如果他们把态度端正了,学习就不会是问题。‛事实上这些学生缺少父母的关心,他们是想通过不好好学习,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们要用爱去包容和接受他们。要关心、尊重,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转变心中的想法,积极的面对学习与生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二)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课堂上,如果总是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地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教学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踊跃地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发,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 ‛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表达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三)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大家都没有把老师和学生当作个体,互相去尊重。教师一直凌驾在学生之上。这在教学当中,是非常不好的一种关系。学生因为这种师生关系,会不愿意亲近老师,不愿意和老师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上,老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了解老师,对老师没有兴趣,不喜欢他,就不喜欢他的课。相互尊重与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引起他们的‘好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始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可贵的,好奇心会引起人的兴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心理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用奇特、巧妙的问题或事物引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型的教学手段中,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不能老师一个人唱着独角戏,下面的学生听。我们要把学生放在主导位置,教师适当的引导。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好的开始是关键。我们可以采用提问式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式、设问式、问答式…各种新颖的开头,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践,分角色扮演,引导式实验,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总结,代表发言,这种良好课堂的课堂气氛,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积极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与学习,这是更有趣的。

(三)开展多种兴趣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首先,在教学中应该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活动,开动脑筋、手脑并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活动权利,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参观、比赛、游览、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为儿童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四)注重表扬,感受成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从小就被老师和父母这样教育。但这样的方式使我非常的不自信。没有表扬,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就不会有那么积极的兴趣。而且每一点失败与挫折,都容易让我感觉自卑。做的好,老师和家长怕你骄傲,吝于对你表扬,这是不好的。一定要多赞美,多表扬。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小学生是在你的表扬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喜悦。这样他对学习才会有更积极的态度。要少一些批评,在你的唉声叹气和失望的眼神中,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几分。你的鼓励与表扬,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小动力,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尤其在我带过一年级的学生后,我更加感受到,教师的赞美,对学生起到的积极作用。请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表扬,不要去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多一些,‘你真棒’‚做得好‛‘不错,会更好’,‘漂亮’…这样的孩子更加自信,更相信自己,更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

孔子说‚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的效果高于被动学习的效果。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发展的心理过程,他们容易被未知的东西产生兴趣,这对于学习来说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性,好好利用,激发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都是死的。人更有兴趣了解灵活的东西。兴趣就像大脑里对事物碰撞的火花,对学习没有碰撞出火花,失去了了解的欲望,无法达到有效的学习。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重点。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7

一、转变师生角色,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往往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学生成了课堂的听众与看客, 教师就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是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教者,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强行将自己认为的重点与难点经分析整理后强行塞给学生,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备受压抑, 在教师严厉管理与控制下进行机械被动的学习, 把学习作为一件繁重的任务来完成, 学生苦不堪言,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抹杀了学生的激情, 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就要转变传统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课堂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再高高在上的教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彻底转变师生角色, 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 使知识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知识的多向交流。这既符合现代教育下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主的强烈意识, 从而激起强烈的参与动机,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二、运用直观教学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传统、枯燥、单调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 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来设计教学, 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 为学生提供形象可感的材料, 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促进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一) 实物

实物具体可感, 看得见, 摸得着, 既可以带给学生新鲜的感觉, 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 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使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中来。如在学习句型:What′s this?This is a/an...Where is...?It is on/in/under...等时, 我们可以用实物来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参与到积极的会话中来, 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有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避免了汉化的英语学习方式。

(二) 图片

教材图文并茂, 其中有许多插图, 这些图片往往包含着更多的教学信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 以图促思。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叙述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就图片让学生展开会话, 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重组, 以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图片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多媒体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 比传统、静止的文字教学更富有吸引力,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可以让教材动起来, 让知识活起来, 以图文声像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会话场景, 将抽象的知识讲授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 使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我将一些对话在课件以真实的情景呈现出来, 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景中, 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化, 同!时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有利于对英语的掌握, 有利于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情景表演,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生有着独特的特点, 他们爱跳爱唱, 爱听故事, 更爱讲故事、编故事, 善于模仿, 喜爱表演,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基础。英语教材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对话性与情节性。对于一些情景会话, 我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而是将说与做结合起来, 让学生将讲台做舞台, 进行情景表演, 为学生提供在做中说、做中学、做中体会英语的机会,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练。这样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走下座位, 在讲台上展开了精彩的表演。如在复习问路的相关知识点时, 学生将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 在课桌上贴上了hospital, supermarket, schoo等标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情景表演。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每一组都争取把英语说得流利而准确, 而且都积极地运用体态语来辅助表达。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传统复习课中繁琐的提问与讲解, 而是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连起来, 连点成面, 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会话中来, 这样的教学其乐融融, 课堂洋溢着欢乐。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整理与运用, 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单词、语法与句型, 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 锻炼了学生听说能力, 又促进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方式的转变, 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8

关键词:兴趣;激发;任务驱动;C语言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71-2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程起着链接的前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内容概念繁杂,空间运动较多。不少初学者难以掌握,容易出错。技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对学习C语言更是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主要表现为:被动听课,甚至不听课,被迫完成作业,懒于思考,坐等现成答案。有的甚至上课睡觉,玩手机等。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得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C语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 化繁为简,激发兴趣

大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内容繁多、概念复杂、语法规则多,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根据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学好C语言的信心更加不足,更甚会引起他们对课程的反感。结果往往是教师“一腔热血”,学生一头雾水,既费时又没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增减,把握重、难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适当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如第1章C语言概述,可以将文字形象化,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教学课件,将C语言的出现和发展过程等制作成动漫的形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函数指针等难点,教师应做出细致的规划,以重点内容为突破口, 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实例分析和上机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掌握C语言程序编程其实并不难,以减弱学生的心理压力,体会设计程序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教学,点化智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你教我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C语言程序设计本是一门比较枯燥又难以接受的学科,加之技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进入技校前也没有接触过编程类的课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厌烦和畏惧心理。因此,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则不能再是写了脚本自己演,而是要成为“点化学生智慧的导师”。

C语言的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其解决实用问题的导向作用,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采用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时,教师不能一开始就直奔写程序,而是应先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画出流程图,最后才编写程序。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应该采取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清晰地完成程序的编写。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上机实践,任务驱动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上机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C语言相关语法及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编程能力;在理论课堂上存在的疑难点,也可通过上机调试得到更明确直观的解答。但是,想让学生自己上机编写程序又是一项难事,大部分学生去到机房最大的兴趣就是上网玩游戏,再加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基本以算法设计为主,内容枯燥不易编写,学生上机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我们应该投其所好,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程序编程加入游戏的元素。学生为什么对网络游戏非常着迷,为什么网络游戏会对他们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运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目标设计有层次、阶梯式,能不断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而且游戏里面的奖励机制、升级机制等也是让学生入迷的原因,因为游戏里面就是让玩家通过做任务等获取利益,让玩家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我们可以借鉴游戏规则,将任务驱动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思路,将每次上机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难度、不同分值的小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有相应分数奖励,想要获得更多的分数和奖励,就得继续挑战下一个任务。

刚学习C语言,学生还没办法独立、完整地编写程序时,可以先通过程序改错题让学生对C程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程序改错题设计为 “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任务:教师事先编写好简单的“问题”程序,并提供正确的程序参照图,让各小组上机调试,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问题”程序的错误之处并改正,同时做好记录为挑战下一关任务做好准备。学生完成任务后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任务进阶,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便可尝试让学生填补不完整的程序,通过补全程序逐步锻炼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此时可以将程序设计题命名为类似“寻找失落的它”等游戏名称,学生看到这名字自然会联想到玩游戏,也就大大降低了对编程的畏惧心理,而且有了前面修改程序的基础,对于挑战本关任务的信心也会加强;学生在完成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中慢慢提高了编写能力,到最后则可以锻炼学生完整地编写、设计程序,也就是进阶到终极任务,如编写五子棋游戏程序——“与它对弈”。

学生每次做作业感觉像在玩游戏,自然就会对它产生好奇心,在完成不同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想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同学之间就会有竞争,遇到问题则会想办法去征服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之余还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在完成任务期间遇到不懂的知识时,会互相讨论、主动翻书、上网查资料或问老师,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从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与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

4 提取精华,制作“微课”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较短,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精华部分录制成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课前可先观看视频,来到课堂上,教师进行讲授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课后也可观看视频以巩固知识。当学生上机完成任务遇到问题,忘记某些知识点时,比起翻看课本,通过观看相应的微视频能更快更直观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更大了。

5 结束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或物品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优缺点,也都有适合的范围。《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本课程的知识,而且能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解决学习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2008.11.

[2] 霍顿(Ivor Horton)著,杨浩 译.C语言入门经典(第4版)[M].清华大学出版,2008.4.

[3] 唐涛,杨本胜.C语言程序设计任务驱动教程[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9.

[4] 苏华.中职课堂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当代教研论丛,2015(04).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9

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先导,文章从教师应该首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启蒙人入手,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机械基础教学的经验.总结出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和开辟第二课堂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知识在兴趣驱动下得以巩固和升华.

作 者:李青莲 Li Qinglian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山西,晋城,048000 刊 名:科学之友 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9.28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10

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

张红芬

美术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内心的情感、认识、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规律,给予合乎人性的教育,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学习兴趣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美术学习中最大的情绪力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和学习。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学生体验美术,而不是纯粹学习技法,丰子恺曾说:“普通教育中的各科,都是以精神修养为目的,而以技法传授为副目的。”只有这样让学生重在参与重在体验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师生才能处在友好、积极、活跃、主动的学习状态 真正进入学生乐于学习,教师爱教的境界。同时美术课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 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学生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 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

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的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 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审美意识

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致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就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激发学生理科学习兴趣的策略 篇11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满足学生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在驱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对学生充满期望,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备受鼓舞,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增加“感情投资”,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寓教于情,用真诚和热情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对理科产生亲切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渴望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师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给他们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不断获得满足感。比如对进入复习阶段的初三学生,笔者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优等生定远大目标,不以考上高中为最终学习目标;给中等生定争取考上高中的目标;而对于后进生则给予更多的关怀,告诉他们,不论是读高中或中专,还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学习永远是人生的重要部分,用“像狗一样地学习,是为了明天像绅士一样地生活”这句话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体现人生价值。

二、更新教学方法

初中理科教材包含丰富的实验、图片和活动探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诚挚的情感、奔放的热情、形象的体态,再以多媒体课件或下载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内容来辅助教学,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苏联学者雅各得钦说过:“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民主、平等、活泼、愉快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摇篮。”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知识来感染学生,而且要用民主、平等、形式多样而富有鼓励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和引导,以促使学生效法、悟道和解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分组学习活动,如抢答比赛、知识竞赛、脑筋急转弯、科学家的故事、优秀墙报等,让学生主动参加,寓教于评,以比促学,促使班级形成“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学习气氛。

三、知识生活化和情境化

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要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使教学知识动态化。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制作动画式的演示文稿,使学生感觉生活化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渗透物化、生化等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在学习“去括号”时,实验教材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小明是怎样计算火柴棒的根数的。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让一位学生做示范;又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前,教师利用课前的时间组织了一次投篮比赛;再如在讲授“从不同方向看”时,教师让4名学生分别坐在4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同一个物体,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然后再和其他学生交换意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图形是不一样的,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建立学习进步奖励制度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包含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有组员回答不了问题,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每月考试后,笔者以平均分高的小组减少打扫一周的卫生作为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每学年评选“三好学生”时,将荣誉颁发给由学生民主评选出的学习最努力的学生等。

五、建立班级QQ群

网络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班级QQ群,在这里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经验、研究学习方法。通过网络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能对培养学生理科学习的兴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苦学、厌学变成想学、乐学,在乐中学、学中乐,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理科知识,认识到了理科学习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篇12

一、以情感人,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 产生学习兴趣, 达到有效学习,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对学生学习起主导作用。

1.展示自己, 先入为主

小学生天真、活泼, 情绪波动较大, 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为了做到先入为主, 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 把自己丰富的学识、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教师的个性形象展现给学生, 如与学生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讲讲故事……让学生敬佩、接纳、喜欢你, 喜欢老师, 学生才会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

2.了解学生, 贴近学生

生活中, 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 尤其是留守儿童, 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兴趣和爱好, 和他们交朋友, 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比如:关心女同学的头发扎没扎好, 男孩子吃没吃饱, 看看学生的脸洗没洗干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长辈, 更是他们的朋友, 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

3.表扬鼓励, 树立信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很自卑, 对学习往往没有兴趣, 灰心丧气。为了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要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 及时鼓励, 让学生消除自卑感, 自己相信自己是有用的, 找到成就感, 从而激发上进心。比如:你到校真准时、你劳动真积极、你的字写得好漂亮……

二、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处处用到数学, 我们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比如:我从一些简单的数字游戏歌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摇……) 或“购买小吃”等问题入手, 让学生轻轻松松捕捉到数学的乐趣。又如:在学习商的变化规律时, 一上课, 我就从口袋里掏出12块糖, 我把这些糖平均分给第一组的6个同学, 每个同学分几块?怎样列式, 结果是多少?我又拿出12块, 现在24块, 平均分给这6个同学, 怎么列式呢, 结果是多少?在练习时, 我说:“你们一看被除数变了, 就想老师口袋里的糖变了;除数变了, 就想你们变了。结果会怎样?”结果学生开怀大笑, 将死板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幽默化, 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三、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主体,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 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学生很难接受的相遇问题时, 我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儿贴在黑板上, 首先出示准备题:冬冬和巧巧 (两位都是班上的学生) 同时从甲地到乙地, 冬冬每小时走4千米, 巧巧每小时走3千米, 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 然后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 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 (相向而行) ”, 于是我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怎样?”引出新课, 于是我把准备题改为:冬冬、巧巧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 3小时后两人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 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程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 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用小人演示一下。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 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利用数学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 在教学中让游戏走进课堂, 通过他们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 多种感官协调统一, 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又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我先设计了让小朋友抢红旗的游戏, 让12位小朋友为一组同抢一面小红旗, 看谁最先抢到 (要求:同时出发, 公平竞争。) ?学生自己设计比赛图案, 他们会想出各种不同的图形阵容来, 然后由各组学生相互观察、讨论, 最后总结出只有摆成圆形时, 每位同学拿到红旗的位置机会才是公平的, 从而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五、利用故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 学习起来兴致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中我经常借助一些故事入手, 尽量把数学课弄得有点趣味化。

比如:在学习“认识方向”时, 介绍了“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的发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学生听着老师在数学课上讲述着这些数学背景知识时, 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历史, 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一个牙膏厂出现了效益滑坡, 牙膏不好卖。厂长很着急, 招来中层干部出谋划策。有的说再加大广告力度, 有的认为降价销售, 有的说减薪、裁员……这时, 有个年轻人站起来说:“我们可以改进一下牙膏盒, 可以将牙膏口再做大一点, 不知不觉中, 牙膏就用得快, 买的频率也就高了。”这个主意真是绝。其实他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挤出来的牙膏近似一个圆柱体, 当圆柱的高 (即挤出牙膏的长) 不变时, 底面积越大, 体积越大。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深思!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篇13

【摘要】本文针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中学生心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积极创建自主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综合素质;宽松;和谐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波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但在教师眼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对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当今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在学生眼里教师应当是一位传授知识、指点迷津的良师益友;应当是位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播音员;应当是位演技高超的演员;应当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资历、驾权课堂的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是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其深广度,还要创设有特色的教学程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高超的表演技术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有趣。

3.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苏霍姆林斯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老师要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注意情感的诱发,以趣诱情,使每个知识点都成为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课堂上教师扣人心弦的开场白,精彩的结尾,幽默的故事,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都能使学生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使自己的课达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在”的境地。这样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会不断升高,学生会不自觉地爱上你的课,期盼下一节课的到来,日积月累,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注意情感的投射。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根据学生的情感迁移特点,课堂上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个学生。对“走神”的学生多提问;对“粗心”的学生让他多板演;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让他多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对学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优等生创造机会让他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并且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都以微笑、点头、欣赏的目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忽视,不嘲笑,并给予热情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教师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的学生的心。教师只有创造这种平等、尊重、宽容的和谐环境,学生才会有心理的“安全感”,才能排除戒备心理,意识到老师在真诚地帮助他,使他们感到学不好就辜负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从而使学生聪明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极创建自主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建自主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 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而这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要顺利开展自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无知”。教师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有“无知”的地方从而排除顾虑,大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同学和老师来帮助解决,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

4.2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情景创设、精选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自我创造活动中培养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融洽师生情感,让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求知,不断进取,适时对学生进行期望激励和成功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4.3 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同时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创建自主课堂的关键。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通过预习使他们知道要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带着预习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结合老师的讲解,有目的性地去接受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为 学生创造好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适当设疑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预习中的体会,进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

(3)在课后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最长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小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

5.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5.1 巧设悬念,启迪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探索知识的初步,“疑”是发现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精心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启发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例如讲盐类水解时,可以先提出如下问题∶盐类的水溶液是否显中性?为什么盐类会水解?其实质是什么?哪些盐可以水解,其水溶液的酸碱如何判断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归纳小结,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

用心

爱心

专心

5.2 实验教学法。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许多化学实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化学实验当“魔术”来表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比如在一张白纸上用毛笔蘸取无色的酚酞试液写“化学”二字,再将NaOH溶液喷在纸上,红色的“化学”二字奇迹般出现了,学生十分惊奇。又如点燃镁条和貌似棉花的火棉,魔棒点灯,出现变化莫测的晴雨花等。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兴趣。

5.3 角色扮演法。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来学习、应用化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关于H2SO4工业的教学中,我提出以下问题:硫酸工业的“三废”是任何处理的?如何利用反应热?如何确定化工生产的规模和任何选用厂址?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假设每个小组分别担任投资商、工业局长、环保局长、市民等角色,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分析利弊并进行决策。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相互讨论,把存在的不足降到最低,最后老师评价,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方案,课后布置学生调查附近的硫酸厂和其他工厂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并评价其生产规模和厂址选择是否合理,写出报告。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5.4化学游戏法。

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突破难点。比如,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比英语单词还难记。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就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游戏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采用击鼓传纸片拼写化学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把纸片打开迅速阅读有关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合价,在两分钟内,把所有的能拼写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全对者为胜,写错者表演一个节目。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后积极准备,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掌握了化学式的书写。

5.5 对抗赛法。

临近期中,期末复习和初三综合复习时,都可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波,而且通过这种复习方法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的多。教师先拟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让学生课后准备。课堂上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后,看谁答的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评出胜负,给予简单的奖励。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享到受学习中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用心

爱心

上一篇:初中部培优补差计划及措施下一篇:上海市中考优秀作文-我们是初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