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产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予以干预,但时过五六年,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持续低迷。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 篇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新特征

【摘要】 企业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变革与挑战,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把握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新特征,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构建企业文化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新特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既是人才、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之后,可以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新时期企业文化都将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不同。

一、创新性:创新文化孕育并推动着企业改革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提升为一种社会主导意识。我国企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

企业文化建设,应突出“创新”这一主题。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为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如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以后,联想运用全球战略性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这个模式可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方面、各区域的资源、创新理念和人才,改变联想的业务结构和运营模式。由于“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与“联想全球新文化”两者的交互作用,使联想形成了自动地评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激励员工自动创新的运作机制。联想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文化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二、诚信性:诚信文化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文化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无论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董事会履行决策职能,还是公司准确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等都需要诚信原则作保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诚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企业声誉。企业的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诚信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名牌产品。品牌中蕴涵着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名牌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正因为它是企业诚信的最好标志,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其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产品的品牌竞争已逐渐取代产品的功能、款式而居于主导地位。有资料显示,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有形的物质部分仅占30%,无形的品牌却占70%。

企业要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诚信形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忠诚度和信任度,最有说服力的反面实例莫过于去年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早在2008年3月份,三鹿公司就陆续接到了一些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三鹿公司不但不引起重视,反而不断发布不实消息称:“我们所有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直到媒体暴光和上级部门追查,三鹿公司才发布产品召回的声明。2008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单位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被告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至此“三鹿”这个号称价值曾高达150亿元的品牌被彻底摧毁了。诚信对于企业,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没有了诚信,肯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三、融合性:融合文化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各方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正在持续不断的高涨。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其自身的内部发展是相当缓慢,要想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并购这一快速增长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在谋求发展时无一不是采取以并购为主导的成长战略。实践证明公司跨国并购可能是所有合资经营中成功率最低,失败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追究到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问题没有得当很好的解决。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TCL集团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从并购到解体总共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从双方合并到解体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合资前双方准备不足,尤其是对文化整合的难度估计不足;(2)轻视双方公司由于文化不同可能对合并造成的障碍,TCL甚至不愿意请专业咨询公司为他们就此提出解决方案;(3)合并后TCL基本不考虑阿尔卡特的文化,是一味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原阿尔卡特员工的头上,以致造成许多员工的自愿离职,使公司失去了那些员工的技术专长。

对于跨国合并的公司来说,文化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公司文化层面的融合,另一个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要实现民族文化公司文化两个层面的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需要时间的考验。TCL想在几个月内就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原来阿尔卡特的文化,最终导致解体,是对融合文化轻视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耐心和对他文化的尊重是促进各方合作并取得共赢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朱丽.重塑文化因子[J].东方企业文化.2009(1)

[2]深圳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三鹿:商业道德的拷问[J].东方企业文化.2009:2~3

作者:肖智润

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 篇2:

近年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新进展

摘要: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产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予以干预,但时过五六年,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持续低迷。近年来,围绕当代资本主义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经济危机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及其所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等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特征;发展阶段;历史走向

2008年于美国爆发的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发酵,虽然各国采取了各种政策手段进行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时过五六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逐步扩展成为经济危机,甚至发展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乃至制度危机。资本主义世界所呈现的贫富两极严重分化、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国家债务无限增长、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不断的政治甚至军事干预等现象,使资本主义制度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之中,从而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大量研究,集中在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其所处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等重要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解释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新现象,如全球化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等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成为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新自由主义政策引起的。这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的泛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新自由主义政策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狭小、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还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后果,只能通过危机的强制性来解决。因而,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解决危机首先必须清除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生产过剩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还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一种隐蔽的生产过剩。这种观点认为,从现象上看,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传统的由消费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而是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不像过去从实体经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然而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是由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危机所引起的。具体而言,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生产过剩特别是房地产的过剩,通过信用方式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信用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更进一步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这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相推动与刺激,发展到一定的时点,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通过运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来揭示本次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这种观点认为,本次危机是由于利润率下降导致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从实证角度来看,1975-2008年间,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未得到有效恢复,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进行了重组,并在这之后出现了“弹性化”,非生产性工人比重上升导致利润份额下降,利润率出现了长期停滞的现象,于是,美国形成了依靠金融活动进行资本积累的新模式和依靠信用的膨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局面,同时,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更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结果导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和金融市场的恶性膨胀,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支配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矛盾等等,都是利润率下降的结果。

第四种观点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货币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黄金发展为以美元为代表的各种世界纸币,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来扩大市场,而是采取扩充信贷的方式来刺激市场的扩大,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这种方式,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金融垄断资本利用货币、金融手段赚取高额收益提供了机会和刺激,从而形成了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全球化现象,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开辟新的空间来突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的限制的规律。而本次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在全球化、自由化推动下,发达国家资本积累模式的转变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因过度扩张和积累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金融化,并最终引发危机。

第五种观点从长波的角度考察了本次金融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长波理论,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很可能是新一轮长波的下降期的到来,而这也意味着金融危机要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萧条期。这种观点认为,战后50-60年代的“黄金增长期”不过是长波中出现的短暂繁荣,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也不过是长波中暂时繁荣的表现。此次金融危机预示着长波下降趋势的开始。有的学者还指出长波后期往往会出现金融化的现象,而本次经济危机由金融领域引起正是出现了金融高度金融化的现象,契合长波的特征。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了调整,同时通过各种国际性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对于1970年代以来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国内外学者从以下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新的技术革命即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是197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并对社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加快了商品的流转速度,并且使劳务的远程及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新的国际分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资本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方面是随着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以及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促进了股份制的发展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化,使资本的终极所有权高度分散化;但是另一方面,股权的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不仅强化了少数大公司和大机构的控股权,而且也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阶层的权利。

收入分配两级分化日益加深。随着1980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所在比重不断缩小,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美国,近三十年,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入却增长了四倍,占人口0.01%的最富阶层的财富更是增加了七倍。

经济全球化和高度金融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关系得以重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所提供的机会,加紧对外投资,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获取比国内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业获得迅速发展,金融资本总量迅速赶超产业资本并占据优势和支配地位。发达国家经济在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和高度金融化特征。与此相联系,资本积累模式也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

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了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场,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全球经济规则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全球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从而有助于美国获取铸币税以及转嫁国内危机;二是发达国家在强调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却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采取严格管制,使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对称的、片面的全球化;三是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战略性资源处于垄断和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四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深,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等。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问题

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最初出现的是商业资本主义,然后是产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20世纪之交出现了以私人垄断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40年代进一步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生了长达10多年之久的滞胀现象,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而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与资本、资本与劳动、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进入新世纪之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去产业化、全球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金融资本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攫取各国财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但金融资本又几乎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所垄断。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如蔡万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过程、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劳动和资本之间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所出现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资本已经控制了发达国家经济命脉,并且通过经济全球化、对外扩张将其垄断势力扩张到世界范围,因而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金融资本的统治,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指出推动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度的三个力量分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的“自由化”和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2.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高峰认为应当从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特征角度来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制度特征首先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占支配地位;其次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因为垄断资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的国际流动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自由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世界市场;最后垄断资本还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而,可以把当前的资本主义归结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滞胀”危机,开始放弃长期坚持的以国家管制经济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代之以“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并且向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新自由主义才导致了经济危机,因而可以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之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外学者如大卫·科茨、杰拉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等都持有这种观点。国内也有些学者认同此观点,如刘盾等指出英美国家依照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方法,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导致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因而可以称之为新自由主义阶段。有学者还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后果,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波动性以及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

4.新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卢森堡、希法亭、列宁等人都对帝国主义进行过深刻的论述。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只是新时代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以“新帝国主义”来称谓当代资本主义。如杨承训等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处于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突出表现是美国拥有的超级金融垄断地位,实质是一种新帝国主义。赵常庆则指出当代新帝国主义除具有传统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掠夺本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倚仗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成果和金融产品获取垄断利润,延续老牌帝国主义损人肥己的贪婪本性;改变过去侵略扩张的殖民统治方式,代之以抢夺和控制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作为控制世界和巩固霸权的手段;美国操纵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滥用美元发行权,剥削发展中国家,左右世界经济;充分利用其软实力,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从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发展中国家。而蒯正明则指出与传统的殖民掠夺方式不同,新帝国主义构筑了一套更加灵活的资本积累和剥夺体系,新帝国主义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行渗透和控制,这套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大、运行更灵活、成本更低。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以金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信息化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不同的概念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四、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问题

新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伊始,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曾经乐观地预言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复苏。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持续的动荡,经济持久萧条低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一波持续一波,而经济危机更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社会危机,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英法等国发生的社会骚乱、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等等。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局面不仅构成了对“发达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复苏”这类预言的有力回击,更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经陷入了死胡同,未来资本主义制度将发生重大调整。但是,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对此,学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资本主义制度衰落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由盛转衰的标志,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技术、所有制、资本形态、资本运动空间、调节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衰落的原因。具体来说,技术方面:信息化导致资本主义出现产业空心化和无就业增长;所有制方面:资本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合法性的丧失;资本形态方面:金融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资本运动方式进入了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空间上: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使得资本运动的空间已经达到了极限;最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包括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所有手段,仍然无法解决危机,各种干预政策都失去效力。因此,这些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可能陷入长期的停滞状态,资本主义正走向历史性衰落。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从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同世界人民的矛盾还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都表明资本主义矛盾在不断深化,资本主义正走向衰变。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主导的新阶段,因而寄生性、腐朽性更强,更接近于垂死的资本主义。

2.制度调整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金融危机是对资本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并不构成全面性、总体性危机,也没有撼动资本主义的根基,特别是现在英美发达国家的执政党仍然是属于中右翼政党,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工人阶级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仍然弱小,因此,资本主义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现在的发展模式,但都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而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另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自身调整中走向复苏。至于调整的方向,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瑞典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注重社会平等、充分就业和完善福利,重视阶级合作,突出强调劳动者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以及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有的学者则认为可能是“新莱茵模式”,是一种基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包括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投资社会化、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以及让社会各阶层分享发展成果、注重各国以合作方式进行全球治理等内容。

3.对外转嫁危机论。有的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危机史表明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放任危机从而销毁相对过剩资本,缓和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新一轮资本积累创造空间;另一种就是通过贸易冲突、军事手段等打垮竞争对手,为国内资本积累创造外部空间,特别是军事战争还能够带动国内需求。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金融、政治、科技、军事实力,因而向世界分工体系的外围国家转嫁矛盾、输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不可避免的选择。而根据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外转嫁危机的手段包括在经济上通过金融战争来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政治上加快对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和平演变”步伐,为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提供政治保障;军事上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军事遏制甚至发动局部战争。有的学者更指出除非发动帝国主义的战争,否则资本主义将会进入长期停滞的局面。

4.社会主义前景说。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同时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现实世界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都是必然的。

五、简短的小结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世界经济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联系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趋势等各方面的研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首先,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在某一部著作或著作的某个篇章中完整地阐发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危机理论,如生产过剩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利润率下降理论,等等。在对新的国际金融资本经济危机的讨论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大多数分别沿用上述几种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因而,从总体上来看,理论创新的力度明显不足。在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的金融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其次,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及其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仍然显得零散而缺乏一致性。大多数学者分别注意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金融化、全球化、产业空心化、垄断等新特征和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它们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问题还没有得到一个系统的理论说明。另外,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仍然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标准,并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这表明,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

最后,在对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讨论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将会出现一些调整,但这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新模式的出现呢?此外,究竟如何判断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新的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未来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是否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新的技术革命将会使资本主义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还是像另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新的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挽救资本主义?另外,全球化、金融化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经济政治中的影响是否会终结?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学界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廖文婷

作者:邱海平 李民圣

经济全球化新特征论文 篇3:

加强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摘 要:在网络空间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之后,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呈现出新特征新变化。直面现实,当前我国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着传播力受到很大限制、控制力受到严重削弱、主导力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消解、话语权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挤压和冲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应大力加强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创新和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提升等方面予以推进。

关键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 16JJD710016)。

作者简介:邓琼云(1977-),女,湖南祁东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林滨(1963-),女,福建长乐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现代伦理与比较道德。

互联网时代全方位开启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新样态。我国互联网仅仅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新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开辟了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同时,网络逐渐衍生出一种潜在的力量,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变革,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

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呈现出新特征

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指在社会思潮中引导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等方面的能力。当前,对于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呈现出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转变、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转变、从舆论阵地争夺向话题聚焦转变、从完整叙事向碎片化传播转变等特点和趋势[1]。

第一,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软硬环境的不断优化、用户入网成本和上网门槛的不断降低,手机已经成为社会民众普遍拥有的新媒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亿,互联网的认可覆盖面已达到50.3%。可以说,当前网络社会已经替代了现实公民社会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空间获取足量的信息;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语言,人们在虚拟世界用网络语言就可以进行交往。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广大民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政治权威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无屏障性”和“去中心化”的特征,网络舆论传播出现了会聚效应、放大效应、共振效应、溃坝效应等新的功效[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在网络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政治权威的认同也面临着来自网络空间的挑战。

第二,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转变。在网络兴起的初步阶段,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更多地表现为表达上的自由,通过自主、平等的交流方式和跟帖、参与论坛讨论等传播手段使得公众的意见、观点得以更好地表达与及时反馈,网民既是话语的传播者也是话语的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呈现出自发性和无意识形态的特点。随着各类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兴起和蔓延,尤其是在某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一些所谓意见领袖的操纵蛊惑下,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由本真的“自在”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自为”状态。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近年来,有关毁谤与污蔑国家制度和党的领导人,阉割历史事实、抹黑英雄等不良信息充斥整个网络空间,网民队伍呈现出盲目跟风、肆意宣泄情绪或迎合站队等分化趋势。

第三,从“阵地争夺”到“话题聚焦”的转变。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初期,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企业和媒体占据了主要的网络阵地,并享有话语权优势地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网民可以自主设置热点议题,参与社会舆论监督,通过争夺议程设置而抢得了网络话语优先权。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体为了抢夺网络空间话语阵地,在网上设置虚假议题,然后召集大量的水军进行“灌水”与推波助澜,诱导大量网民参与,助推网络舆论事件发生,以此获取商业利益和政治目的。通过自主设置议题聚焦话题,抢占话语优先权,从而争夺意识形态阵地,这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中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变化。

第四,从“完整性叙事”到“碎片化传播”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升级,网络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话语传播的交互性、分众化特征日益明显。为使话语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与传播,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站和媒体,常常对完整叙事进行截取或者阉割,抓住一些博人眼球的只言片语进行大肆渲染、解构和颠覆原有内容和意义,使网络传播的内容趋向碎片化。當前,“碎片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争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又一个新的聚焦点。

二、当前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一般具有高度的融合力、比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起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变革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建设在不断加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一,话语传播力受到很大限制。从传播内容来看,由于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老套、方式刻板、语言僵硬,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贴得不紧;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接受度较差,网民缺乏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趣,甚至在理论上排斥主流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远远不够的体现。从传播载体来看,仅仅限于行政手段和官方推广,互动性不强、受众针对度不够。从传播效果来看,很多主流意识形态媒体或者官方网站对网民反馈的信息认识不够,不能主动回应或者及时回复网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网民的建议采纳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受众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而那些在内容上具有极端否定性、“虚无性”和刺激性的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营销化手段运作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往往更能吸聚大量的受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非主流和反主流的意识形态对网络大众在思想观念方面不管是直接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都超过了主流意识形态,这是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第二,话语控制力受到严重削弱。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多样,言论表达更加自由,话语权更加开放,这些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带来了挑战。人人都是海量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各种思想观念都在网络上流行,这就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应对乏力。加上主流媒体缺乏对社会事件真相、传播方向、传播路径和传播结果的有效主导和控制,因而很难积极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而那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反主流网民趁虚而入,采取各种手段和策略,把舆论引向负面或反面,严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不力和网络传播能力较弱,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网络媒介中的议题设置和议程设置经常被忽视,网络话语权力和控制力弱化。

第三,话语主导力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消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网络空间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借各种名目和花样进行或明或暗的传播,这些噪音和杂音的存在,容易误导网民的理论认知,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干扰社会成员的主流意识形态信仰,降低国家政治体制权威在民众心中的认同度。从根本上来看,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虽然主张不尽相同,但其目的却完全一致,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攻击。相比之下,部分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都存在话语先机抢占不快、话语引导不力、话题回击乏力等问题。显然,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力发挥不够充分的结果。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有力回击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让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健康、有序发展,是党在网络空间建设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第四,话语权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挤压和冲击。西方大国始终没有放弃其“话语霸权”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挤压和遏制。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继承非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战略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和话语霸权影响力对我国网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一是有组织地利用网络传播工具对我国网民直接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的输出,大肆鼓吹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二是大量倾销含有西方浓烈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产品;三是通过政治营销等花样百出的炒作方式和手段向我国网民广泛宣传、美化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普世价值”,企图贬低和扭曲党和国家形象。美国前国务卿阿尔布莱特曾明确地指出:“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需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引导我国网民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是当前党在建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时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三、加强新时代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论述:“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3], “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这些富有建构性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立足新问题新特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出现的新问题新特征,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集中反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

一是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不动摇。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强化党性原则,这是关系到立场问题和为谁服务的问题。首先,要把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贯彻到网络空间领域和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与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应由党来管理和监督。主流媒体应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定新闻舆论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信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内容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传播形式和载体生动活泼接地气;话语表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非主流媒体或自媒体应强调公众个体的责任和义务,要让他们明确认识到在网络空间发布信息的权责关系。其次,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党性教育。要把党性原则和党性教育渗透到宣传思想、文艺、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等工作全過程,明确在网络空间发布信息的权责关系。对于那些在微博、博客、微信等网络自媒体中言必称西方、歪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要建立网络黑名单制度,运用技术手段屏蔽其言论、取消其在互联网上利用公职认证的身份,并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予以公布,使其失去继续运用互联网发布错误理论的平台和渠道,并在现实空间中增加其违纪违规成本。在增强纪律约束和法律规范的同时,要发挥激励机制,大力鼓励和倡导发挥引领示范、积极传播正能量的行为。最后,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发出更多好声音。包括鼓励发表自由活泼的言论,鼓励创作具有个性化的文艺作品,鼓励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理论。

二是着力建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5]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基础。话语体系不仅是一个政党、阶级、民族、国家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赖以确立主动权的表达形式,也是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领导权的重要条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话语体系建设包括“主题选择”“分析框架”和“使用语言”等要素[6]。因此,加强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要从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出发选择主题,作为话语体系的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框架设计和分析,继承已被历史证明和实践检验过的马克思主义语言,结合网络空间语言的特点规律,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鲜活语言,加强网络空间的思想舆论引导,以主动作为、敢于亮剑、善于发声的方法和措施,把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里。

三是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实践创新带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应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五路大军的作用,使官方话语与网络话语互联互通、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辅相成、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话语的融合贯通。首先,围绕新时代党的理论新成果,不断联通官方话语和网络话语方式。如何使党的理论和主张有效、有力地传播、主导网络空间各种不同的舆论场,需要转变和创新官方话语现有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一方面,官方话语体系要放低身段,主动吸纳接收网络语言的生动表达方式,将官方叙事与网络言说、官方表达与网络表达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官方话语应当使用群众想用、正在使用、喜欢使用的话语符号,将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网络舆论引导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真正激发网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实践认同与感情认同。其次,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不断融通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边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不仅需要加强政治话语的宣传和传播,更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不仅要为宣传工作提供学理根据,还要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需要实现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丰富和拓展。我们应当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新兴研究方法和手段,用学术话语创新讲透政治话语,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有机结合,建构起能回应网民理论需求、联通网民理论兴趣、适应网民接受习惯的话语新体系,引领网络空间社会思潮,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最后,借鉴吸收国内外经验成果,不断贯通对内宣传话语和对外传播话语空间。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现有的研究路径和研究结论,而是借鉴吸收西方文明的合理成分和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成功的传播方式,坚持中国立场,运用融通中外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探索研究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积极倡导和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断提高我国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国面临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依然存在,“去意识形态化” “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沉渣泛起,这些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新旧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新时代新要求,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要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和积极作为。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鉴别力,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领导干部应当认真研读和系统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认清和鉴别网络空间的各种社会思潮利害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抢占网络话语先机,用鲜活的“网言网语”引导网民厘清各种社会错误思潮的危害,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帮助网民提高对“真、善、美”的判断和认识,当好网络空间意见领袖。其次要提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处理力,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能力体现。领导干部应当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网民所思所想所盼。借助网络问政,利用网络平台,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真诚帮助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做到网上问政、网下协同发力。在处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问题时,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民主的统一,做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凝聚人心,达到增进认同、树立党和政府正面形象的效果。

二是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能力。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都是掌控在政府和执政党手中,社会信息和舆论都可由政府实施行政命令来掌控,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无需考虑和担心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越来越成为常态,不少党政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时出现了本领恐慌,导致与一些非主流媒体关系紧张,从而引发社会舆论和社会事件向主流意识形态负面或者反面方向发展。因此,正确而快速掌握传播知识、理解传播内涵和规律,提高媒介素养能力,解决本领恐慌,不仅是适应世界潮流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地位的需要。只有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节奏,才能真正在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中展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立足新媒体新技术,进一步密切新时代网络空间党群关系。随着“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和舆论监督也在网络空间兴盛起来。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展示了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在考验新时代的党群关系。

新媒体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当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坚持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增进党群关系方面的优势。新媒体的快速流行,在给予民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拓宽了党建工作的宣传、推广渠道。我们要因势利导,把新媒体引导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成为党服务社会与人民群众的技术支撑,成为承担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民众政治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与降低管理成本的功能平台。二是大力打造新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阵地。我们应当发挥主流媒体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各级现有媒体进行积极整合,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让主流媒体也成为新媒体,守住意识形态领域红色地带的同时,大力创建和开拓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新阵地,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积极争取网路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灰色地带,让意识形态领域黑色地带在网络空间无处藏身。三是优化新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效果。抓住新媒体传播个体沟通的便捷性特点,充分发挥手机APP、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网络自媒体的优势,摒弃机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陈旧方式,坚持导向性和大众化相一致的原则,让主流意识形态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和接地气,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喜好。形式和载体方面采用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相结合、故事情节和真实生活细节等方式,使得党的主张和国家大政方针等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网民,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真正入脑入心。四是充分运用协同手段,共同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新媒体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对其发布的海量信息的真假甄别和话语褒贬的界定,都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要充分提高意识形态管理技术协同力度,大力发展新媒体国家大数据工程,整合资源,攻关大数据分析、清洗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过滤和处理新媒体在网络空间发布的信息关键词,实现预警与应急管控的有机结合。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加大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对新媒体的规范力度,大力打击在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信息和错误言论的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在加强网络问政与网络监督的同时,坚持线上与线下党群良性互动,坚持治标与治本齐抓共管,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中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新时代的党群关系更加紧密、牢靠。

参考文献:

[1] 李江静,徐洪业.准确把握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争夺的新形势[J].红旗文稿,2015(22)∶11.

[2]曾长秋,曹挹芬.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特点[J].学习论坛,2015(6)∶48.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4]習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 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1content_5284783.htm.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新华社,(2018-08-22).

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6]王伟光.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阵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3).

【责任编辑:宇 辉】

作者:邓琼云 林滨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总结下一篇:年终总结发言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