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1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任课教员:

周其仁 qrzhou@ccer.pku.edu.cn

助教

崔成儿 chengercui@pku.edu.cn 51638520 张晓亮 xlzhang@ccer.edu.cn 51605300 许博 box@pku.edu.cn 51605297 时安安 saa@pku.edu.cn 51605532

上课教室与时间: 理教117

周六 8:00—11:30(1—4 节)

答疑地点与时间: 经济中心509 周六下午3:00—5:00

课程概要:本课程通过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结合大量实例来增加同学们对经济制度的理解,增加解释真实世界里经济现象的能力。本课程将通过阅读、思考、讲授和讨论等形式进行,要求选修的同学了解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安排--产权、市场、企业和国家,形成关于这些制度安排的概念,掌握分析制度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方法。

教学进度: 从9月第一周起每周一讲(四课时),具体上课时间看教学安排;讲题可能根据教学进度调整 第1讲

问题和方法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 第3讲

产权 第4讲

公共资源 第5讲

转让权与市场 第6讲

品质考核 第7讲

科斯定理 第8讲

企业和企业家 第9讲

资产、收入与资本

教学参考片:《制高点》(Commanding Heights I、II)

第10讲

制度变迁实例: 中国土地产权变革 第11讲

制度变迁实例: 中国公有制企业改制

第12讲

制度变迁实例:

中国垄断行业与管制改革 期未考试

考核方法:任选一组读物,提交的阅读笔记多于五篇者取得分前五篇的成绩,阅读笔记共50%;期末1小时开卷考试,50%。阅读笔记由文献内容概述、留存问题、自己的想法三部分构成,单篇字数建议不超过1500字。

READING LIST(读物)

《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里的相关词条:

稀缺性、机会成本、科斯、科斯定理、社会成本、自由企业、经济组织和交易成本、垄断、自然垄断、自由进入、管制、管制和放松管制

然后在以下两组读物中任选一组: I Furubotn G.Eirik and Rudolf Richter.2000.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第1-6章,第9章

II Alchian, A.1950.“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50.Alchian, A.1987.“Property Rights”, pp1101-1104.巴泽尔: 《产权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上海三联1997年版。

巴泽尔:“考核费用和市场组织”,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239页。

Coase, R.H.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Coase, R.H.1960.“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F.A.Hayek, 1945.“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XXXV(4), September, 519-30.张五常,1990“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见科斯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章。

张五常,《制度的选择》(《经济解释》第三卷),香港花千树出版公司2002版。

本课程建议进一步阅读的论文和资料,将每周提供在经济中心网站“讲义下载”栏目上。

附:任课老师简介

周其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0年代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工作,在杜润生先生直接指导下从事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济研究。90年代后先后到英国和美国多间大学访问、求学,后获美国UCLA博士学位。

1995年底后回国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曾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同学欢迎的老师”。从2001年到2005年每年春季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近年的研究领域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人力资本与企业理论,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

主要发表的作品收集在以下文集内:

《改革面临制度创新》(上海三联1988年版)

《农村变革与国民经济发展(上、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数网竞争》(北京三联2001年版)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香港花千树出版公司2002版)《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2

首先,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 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形成教材中的原理与实践中的案例统一的教学内容结构,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使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二,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度创新”需要作为主体的人, 凸显制度创新对经济重要性的课程更需要作为主体的学生, 只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 通过案例教学使很多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第三,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涉及的制度演进和制度变迁, 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想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显示自己的才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对于制度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刻。第四,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每次制度设计案例讨论, 都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 认真思考、分析、着手准备讨论发言稿, 有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找旁证,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这在传统教学中是很难见到的, 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后,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通过师生的互动, 教师不再是“一言课”的灌输者, 而是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制度与经济研究领域的主动参与者, 他们可以动脑筋, 可以大胆求异, 质疑探索, 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 知识同步, 思维共振, 情感共鸣。

二、相关实践活动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在组织方式、实施的一般步骤、案例类型及教学模式等方面, 国内外已经有部分研究,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当前关于案例类型及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 案例教学实施的研究与实践还相当缺乏。一是以往新制度经济学案例类型及其教学模式研究不够完善。虽然有学者在实践中概括出了部分案例类型及其教学模式, 但其并没有阐明这样分类的标准, 也没有阐明各类型案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相应的实施策略, 它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令人难以信服, 在具体运用这些模式时也会出现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二是以往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不足。案例教学的研究不多, 特别是能够将教学与实践系统性结合的案例较少, 这为我院开展案例教学研究增加一定难度。三是以往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开发与整理相对缺乏。开发案例是进行课堂案例教学的前提。目前案例收集与开发不够全面和系统, 特别是能够具备阶梯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案例明显不足。

三、研究及实践目标与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案例库的编写工作。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库的编写。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已经完成了部分课程章节的案例甄选、讨论题目、讨论形式以及拓展方向的工作。下面的工作就是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阶梯化、全面化和系统化。二是完善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案例教学工作。通过运用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课堂讨论即可水到渠成。由于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 并充分进行了思考, 能够更深刻理解理论问题的精髓, 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使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应用这种方法, 课前教师、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个大前提。三是完成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库的编写以及案例教学课堂教学工作后, 将新制度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成果, 经验和不足, 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 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及实践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研究及实践思路如下:首先是课前案例教学准备。一是明确教学目标, 并选取案例。二是布置案例并提出要求。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又要兼顾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同时, 从教学目标出发, 设置一些难易不同的决策点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案例。三是学生阅读、分析案例。学生阅读案例的目的, 是为了进行分析。核心是课堂案例讨论。一是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二是小组派代表发言, 同时展开质疑和争论。这一过程, 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和中心环节。三是总结。总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对讨论情况的总结。案例本身的总结。对案例讨论题的总结等。最后是课后教学评价。一是对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 二是看教学过程能否促使学生独立地去思考、研究案例, 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是看案例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课程的核心理论包括费用理论、产权理论、法和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理论均是通过不同案例来展开的说明的, 并且各个理论的应用更加贴切实践, 更能够深刻的反映经济生活。所以系统性的运用案例教学即使课程本身教学的内在需要, 也是该课程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由于该课程在各个高等学校开展的时间并不长, 并且教学方法不尽一致。特别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方面明显存在诸多不够系统、不尽深入和时效性缺乏等问题。学院经济学教研室承担该课程以来,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 不断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案例教学方法, 也积累了不少较为深刻的案例。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 在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课堂教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罗纳德·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杰克·J.弗罗门.经济演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4]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 1992.

[5]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6]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7]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8]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中国香港) , 1997, (18-19) .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3

2001年确定的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设计初衷,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虚高药价,规范医疗机构的购药行为和药品流通秩序。但是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施以来,不仅没有真正降低药品价格,而且药品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更多地质疑这一制度。

1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现状

1.1 药品集中招标的制度设计使得药品价格不降反升

在一些地方,由于招标制度本身的设计有问题,导致了高价药驱逐低价药的情况出现。例如在烟台市2006年药品招标评分标准中,价格分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值最大可达12分,而“经营企业规模”和“社会公益活动”两项合计分差可以达到11.5分,几乎与价格分差持平。这种制度设计削弱了价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因为只要一家企业经营规模和社会公益活动分值高,即便这家企业高价投标,也可以保证中标[1]。

1.2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施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招标中介获利丰厚

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程序复杂,手续繁多,要求投标企业提供企业资质、药品质量、价格等的各种文字资料。企业每次投标需要准备的资料多达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明显增加了工作量[2]。再加上投标过程中的一些公关费用,企业的投标成本非常大。而与此同时,招标中介却获得了很大利益。处于药品招标垄断地位的海虹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全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会上,采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元,即便按照5‰收取交易佣金,海虹获得的收益也要达到2.5亿元,除去大约26%的成本(参照海虹公司医药电子商务收入与成本的比计算的成本比例),海虹获得的利润估计接近2亿元[3]。

1.3 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形成了一条利益链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背后的漏洞有很多,比如同一种中标药品供应商往往有3家左右,最后由医院决定采购哪家供应商的药品。另外,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时候,同种药品购买量的决定权也在医院。因此药商在中标后还可以通过打通医院的层层关节,实现自己高价药品的销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最后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药企、中介机构以及医院形成了某种共谋,它们倾向于推高药品的价格,这最终使得必须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医院购进了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药品。

2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招、投标是人们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创造的一种成熟的交易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特点[4]。招、投标制度是避免采购领域暗箱操作,防止漫天要价,防止权力寻租的有效办法。在很多行业,招、投标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在保证标的物的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采购成本。而这一制度在我国的药品购销领域的应用却是各方均不满意的结果,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2.1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有两种模型:诱致型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两者各有利弊,可以互补[5]。我国的医药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属于强制型制度变迁,推进的主体是国家。由于受到政府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集团利益冲突、社会科学知识的稀缺、社会矛盾危机等许多因素的制约,由国家所提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未必是有效的制度供给。在2000年到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卫生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陆续出台政策,推行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由于在初期忽略了对医院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段时间后,这一制度的缺陷开始凸现,进而引发医院的变相抵制——中标药品不用。而这种抵制恰恰又符合众多药商的利益,利益共同体开始形成。

2.2 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往往导致寻租

招、投标本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但却容易受到很多的行政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对公款投资项目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权力是必要的。但如果政府直接干预招、投标活动,则可能影响招、投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导致出现大量寻租现象和腐败案件。由于药品这一商品的特殊性,国家在药品招、投标方面的控制较多,有些甚至是由卫生主管部门直接招标。因此,在药品集中招标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寻租行为。在机构设置上,招标办往往是由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如果药商能把招标办买通,那这个药商的药品往往能够中标。而为企业寻租成本买单的最终是患者,结果导致药品价格的虚高,患者药费负担的加重。

2.3 制度环境和非正式约束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以药养医”的体制给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这一体制下,作为拥有医疗信息优势的医院一方出于自身利益,必然会对药品销售的高回报有偏好,这一偏好使得医院自然而然地对任何旨在降低药价的制度产生抵触。同时,我国制药产业自身的缺陷,也催生了流通领域的商业腐败,使得暗箱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中标药品死得快”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医院医生不开或少开中标药品,而以同类非招标药品代替而造成的怪现象[6]。这就充分说明,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存在不遵守制度的倾向,即使一种制度能够实施,也终将会在各种各样的钻空子的行为下无法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

3 对策

3.1 建立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健全信用评估体系

一个有效的制度,应该能在参与人遵守制度时给予足够的奖励,尤其在参与人违反制度时给予足够的惩罚。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要比道德更重要,预防参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也是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中,真正按照招标要求提供质优价廉药品的企业无法中标,即使中标也没有利润进行“二次公关”,无法实现销售收入。而那些违反制度,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企业却可以一路畅通,而且往往不会受到追究。因此,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应该在制度设计中健全信用评估体系,把信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评审。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企业,禁止其在一段时间再次参加竞标,以此大幅提高其违规成本,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

3.2 强化规则,防止软约束现象出现

对招、投标制度的正式约束,由于《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有了很大进展。但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如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目前的情况还很不理想,使得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效用大打折扣。只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制度才能发挥作用 [5]。因此,要加强非正式约束机制的建立,在国民中培养规则意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当然,非正式约束的变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只有在确立了使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相容的目标并采取措施后,制度的实施才真正有保障。

3.3 强化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实施机制

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博弈规则。那么要想使博弈规则自动实施,参与人需要受到一种驱使力,这种力量可以使参与人去恪尽职守。要避免医院与药商形成利益共同体,需要在药品集中招标中引入新的、与患者的利益相近的利益主体。这样,在博弈中,利益不同的方面之间的较量才能使博弈达到一种均衡。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机构的实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们将成为社会医疗费用支出主体。可以探讨由作为利益主体的医疗保险机构来作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主体。医疗保险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以较少的成本实现尽可能多的效益,它就会限制虚高价格药品的进入,监督医疗机构执行招标合同。

3.4 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降低交易成本是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制度起源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药品生产企业投标成本过高的现状,应推动建立国家权威的药品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地的集中招标采购项目提供统一、规范的身份认证服务。在药品招标中介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出现某一招标中介垄断大部分市场,从而能够控制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实施的状况。此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仅是药品采购方式的变革,能够规范药品的采购和流通环节,但是对药品使用环节是无法制约的。因此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尚未实质性深化的情况之下,单纯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只能够起到一定的纠风作用,但无法让患者直接受益。因此,应加强药品价格管制并改革招投标采供机制,推进“三医”改革同步进行,逐步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和相应法规、制度,以保障基本医疗、基本用药和患者利益。

4 结语

国家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在医药购销领域推行阳光采购,从而惠及百姓。不能因为现在没有达到制度预期的结果,就全盘否定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来,任何一项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社会博弈过程。如果在某一阶段觉得一个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就可以进行试点,关键是在推行试点过程中发现制度本身的问题后进行修正,从而设计出一个更完善的,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行的制度。这才是对待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 程刚.烟台药品招标起纷争:报低价者纷纷落选[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6,(8):27-32.

2 秦文,杨勤.药品招标采购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J].中国药业,2004,13(10):16.

3 程必忠.药品招投标遭遇六年之痒[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5):46-48.

4 田建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3):81-82.

5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35-114.

6 袁小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亟待进一步规范[J].中国药业,2004,13(8):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篇4

2011-04-16 03:28:22 来自: Rothbardian(人类的的斗争是个体与制度之争)

作者:张红凤、高歌 来源:《理论经济学》2004年第7期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使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方法上更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而挽救它,并据之提出私有产权安排对经济效率有决定性意义,最近30年来它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英刊《资本与阶级》2002年秋季刊上发表了题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史》的文章,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批判,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能解决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方面,经济学仍旧是非历史的;另一方面,当涉及历史、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矛盾时,经济学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和政府为中心的解释。因此丹尼尔·安卡鲁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不是进步的研究方法,而只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工具的退化的一个征候而已。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言

“制度”已成为近年来政治和科学领域讨论的关键词.它反映了这样一种普遍的认识:一个功能良好的市场经济是以有效的制度框架为前提条件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也认识到没有“良好制度”和有效政府的经济发展是天方夜谭。

对制度的关注引发了许多有趣的问题。首先,它意味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自生自灭,它是一种需要设计和支持的社会制度。其次,它已经非常关注资本主义发展史。

然而,另外有许多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如果市场不是整合社会中个体力量的“看不见的手”,而需要来自社会的制度支持,那么市场有何特别的好处?如果资本主义市场不构成社会生存的基础,而是需要制度的支持,为什么社会制度应该支持市场?这样的分析能很好地将我们引向资本主义的基本的问题。

在经济学中,对市场资本主义的维护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它认为市场能自发形成供求均衡,并能提供协调、自由和效率。然而,该理论已经因其缺乏现实性、非社会特征和非历史性而遭到批判。

由于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获得持续、切实的影响,尤其在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的问题上。因为它试图使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方法上更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它试图在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的同时通过制度分析来推进它。此外,主要由于诺思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史中解释市场资本主义出现与演进的传统观点。

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框架和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第二部分勾勒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批判;第三部分主要以道格拉斯·诺思的工作为重点说明新制度经济史;第四部分通过对经济学内工具主义的批判来批评实施“好像经济史”(指对经济史的解释似是而非,违背事实。——编写者注)的可能性;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总结新制度经济学失败的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从新古典正统理论那里继承了市场、供求、边际主义、生产要素等概念,但同时又力图延伸微观经济学的范围和预测力。

1.有限理性

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抛弃了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的“不现实”假设,而主张“有限理性”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哈伯特·西蒙(HarbenSimon)。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由于不确定性、信息问题、交易成本等问题的存在,当事人难以收集全部的信息去解决市场的最优问题。因此,个体往往只能具有有限的理性,而新古典经济学的最大化均衡是无法实现的。为了减小不确定性问题,经济当事人必须设计思想和行为的规则以作为决策的基础。这些规则非常固定,不会随机改变。正如一位观察家所指出的:“一个有限理性的个体倾向于最大化,但是发现这样做代价很大。”

2.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成就是交易成本的概念,它起源于科斯1937年的关于企业的论文。科斯认为建立企业的原因在于使用价格机制存在一个成本,即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很难理解,至今仍有争议,其定义也在不停变动。例如诺思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界定、保护、实施产权的成本”;威廉姆森引用阿罗的观点,将“制度运转的成本”类比作“物理中的摩擦”,等等。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和价格不能充分创造新古典均衡,并进而认为交易成本已经渗透进每个经济体系的所有经济体中。交易成本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制度结构的关键。从新古典意义上说,在一般均衡状态下,产权分配对于解决市场的均衡问题是不重要的,但是考虑到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产权的最初分配对经济效率有决定意义。为了保证私人产权的独占性,必须很好地对私人产权加以界定和实施,最好的实施者是政府。假如产权能轻易地被政府界定、保护和实施,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很低,新古典市场观点中的交易所固有的获利就会实现。就像在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中一样,在新制度经济学里市场交易是增长的原因,但现在它要依赖于政府的运行以及产权和制度的运作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

3.制度

制度是“人们设计用来约束人类行为的”。由于这个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上接近了一些现实。它的奠基人科斯认为:“现代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现实中的人,即将人置于真实制度的约束之内。”制度是“非正式约束”(风俗、文化、禁忌等)和“正式约束”(法律、产权等)的总和。制度是经济中的游戏规则,组织(游戏的参与人如企业等)的出现是对制度结构的回应。诺思解释说:“制度和组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经济中的制度演进。”承认新古典均衡不会在现实中出现,以及产权结构、社会制度演进决定了经济行为,诺思得出如下结论:历史在起作用,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能从过去有所收获,而是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靠社会制度和过去连接成一个整体的。

有了概念和理论创新,新制度经济学试图使新古典经济学更加现实。关于这一点的典型例子是将人类行为的假说修正为“有限理性”的概念,后者更接近真实的人类行为。有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概念,新制度经济学把经济学引向了更社会化的方向,指出制度和政府支持对市场运行的重要性。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理论问题

“交易成本”的理论问题

交易成本概念的问题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密切相关,该概念并非解释资本主义制度起源和演进的有益工具。

1.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经济学

交易成本是使用市场机制的成本或价格。而市场和价格的概念之间又发生无穷的同义反复。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案是把交易成本看成是不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的或看不见的成本。这种认识要求必须承认一个并非完全主观的和依赖于个体选择的成本即受制其他的非主观逻辑的成本的存在。简而言之,要求一个不由市场决定、也不反映在市场上的客观成本理论。如果我们遵循交易成本的这种定义,那么就必须把它定义为由其他力量而不是单个经济人的成本—收益核算所规制的成本和潜在的制度。这就得出了结论:制度影响选择。

如果潜在的成本和制度扮演了基本角色,那么去研究这些制度的结构确实似乎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而不是从消费者选择、经济核算和市场价格开始。确实如此的话,在既定制度框架以外的理性和选择概念看起来是没有根据的。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岌岌可危。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认识到了价格机制的局限。如果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会遇到对市场和个人选择的正统理论的另一个主要挑战。逃避价格机制有局限这一问题的惟一办法似乎是证明经济当事人在对价格毫不知情甚至根本不存在价格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成本一收益核算。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拓展和补充了正统价格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承认价格并不能充分传递理性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惟一能保全这种观点即经济当事人能够根据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的成本收益作出理性选择的方法,是描绘出这些个人在未使用价格机制时也能作出理性选择。这就意味着价格机制不是理性经济核算的必要条件。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之一的价格机制就面临冲击。

2.交易成本和制度的历史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构建于世界充满交易成本、信息问题、非均衡的认识之上。然而,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却来自于正统的均衡论:这是一个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其中制度是不存在的。但是交易成本是如何从无制度和无摩擦的构架中产生的呢?制度如何从没有制度的地方出现并改进的呢?当制度缺乏的时候,真实的个体是如何行动和创造制度的呢?这些当然是与历史研究相关的问题。

我们可以放宽严格的条件,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实际上是存在制度和组织的世界,但其中制度有效率与否则无关紧要。由此,出现了如下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充斥制度和组织,那么我们必须承认通常意义上的交易成本不是制度和组织的原因。在一个带有制度的零交易成本的世界,一条制度的存在与否和效率即所谓的科斯定理无关。但是如果我们想根据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解释制度在历史上变迁的方向,制度结构就不可能是无关的。一般而言,这是摆在新制度经济学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解释制度变迁的方向及其在经济增长、衰退和效率中的作用。

交易成本被认为是有益于解释历史中的制度,但反过来前者又依赖于后者。因此,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经济史中的制度变迁似乎并不理想。

为什么没有市场?

新制度经济学似乎不能解释市场的起源。相反,它假定市场存在,并且从已经存在的市场引出这样的问题,如为什么有其他的制度和组织存在。从这样一个主张出发,一切其他的配置体系都被作为市场的偏离和约束而解释为无效的,或者至多只在市场失灵时引入。

诺思、托马斯等人力图证明,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产权、领地体系、开放地体系等,从新古典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理性和有效率的。尽管这些主张考虑了一些历史事实,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假设能依据产权结构和随后的选择作出成本—收益核算。根本的前提仍旧是市场是已存在的可供选择的产权结构。如果经济当事人没有选择它,那是因为给定的约束条件、交易成本等使得其他的产权结构更加有效。然而,从历史观点来说,很难看出,像产权经济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有不同产权结构已提供好以供经济当事人进行独立的选择。简而言之,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市场即使是在缺失的情况下也是被描述为存在的。然而,毕竟市场是历史演进的结果而不是初始就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一旦我们承认了制度和产权结构影响了选择,这些制度和产权结构就不能被和市场一样的核算和选择所解释。假如同样的理性和效率的观点被用来解释制度的存续和变迁,那么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存在市场,那是因为效率;如果市场不存在,那也是因为效率。

经济学的消失

新制度经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近几年当诺思试图通过吸收意识形态、心理模型、法律、政府等来扩展他的制度主义时尤其是如此。诺思已经认识到经济增长和衰退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政府决定的,因此并非由传统意义上的交换和市场领域决定。然而,他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经济领域就越消失于他的新制度经济学模型中。一旦承认新古典经济学是静态的框架,历史上社会变迁的动力必定来自于其他地方。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概念的主要理论功能。但是,新制度经济学越试图更具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它就越远离新古典经济学。

尽管诺思在著作中一再重复交易成本的概念仅仅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概念旁边对解释性变量提供补充,但传统变量,如价格、市场、技术、生产,却越来越被推向一边。相反,心理模型、意识形态、法律和政府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试图用经济术语解释政策和政府。但通常在政治市场上,没有自愿性合约、没有产权的交换、没有根据价格信息的经济核算。如果有交换,那也是和市场交换大相径庭的。可以说新制度经济学

在通过向这些领域扩展市场和交换的概念时,冒着失去它们的概念曾有的特别解释力的风险。这种做法不能拯救新制度经济学,却使它走向穷途末路。新制度经济学现在要同时支付放弃和依附新古典经济学的双重代价。

三、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史:诺思的工作

通过诺思对新制度经济学工具的持续不断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史领域已获得了影响。他最初关于经济转型方面的突破性的分析是关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迁(和罗伯特·托马斯合著)。他认为领主制是有效的,因此被经济当事人选中。农奴被迫向地主和保护人提供服务,因为商品交易中涉及了极高的交易成本,而领主制这种合约与其他的合约相比,更能保证经济当事人付出较小的交易成本而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封建领主的“奇特”组织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困扰诺思经济史的问题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决定性制度和特殊的人性特点在资本主义到来以前就被设定为已经存在了。在他的模型中,制度的演进是通过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对相对价格变化进行的理性反映。但诺思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自由个人是资本主义市场的结果。在诺思的理论中,这些个人没有历史,这个新古典理论的问题成为诺思标榜“历史重要”的计划的严重缺陷。

在诺思看来,土地对劳动力的比例的改变影响经济系统和它的潜在逻辑,使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迁。但反对者认为这些变化不能调整为价格变化和微观经济的选择中介,除非土地和劳动力已经是商品了。但诺思在他的封建主义的定义中,劳动力和土地都不是商品。因此只能选择一条路:要么资本主义来自于某个不同的经济体系,要么它是无处不在的。在第一种情况里,必须按照非资本主义的本来面目来描述这个前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逻辑;在第二种情况下,前资本主义经济史就必须修正为资本主义史。

诺思和托马斯试图用“不明确和约”来解决这个困境。不幸的是,诺思接着就遇到了在交易成本分析中的挑战:封建时代的被假设为选择最有效率的产权的人,是如何根据不明确信息作出核算的?如果没有市场,他们如何想象和有效地利用它?考虑到农奴制的存在,即使个人能够在不存在市场的情况下进行核算,那么他们将如何根据这种核算行动?农奴对地主的依附束缚了劳动力的流动,这就意味着,即使有市场机会,劳动力也难以利用它们。

非历史的假设和解释构成诺思工作的一根前后一致的亮线。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诺思始终坚持:所有制度框架的运行都好像根据资本主义的微观理性原则运行,即使当他知道并不如此时也这样做。为使其工作在理论上解释得通,他必须秘密偷运进他知道是谬误的历史假设。我将此做法称为“好像经济史”。

四、对经济史中“好像”方法论的批判

既然新制度经济学使用不真实的假设作为基础,那么它还有可行的换救办法吗?因为逃离现实就等于采取了工具主义的“好像”策略。这里可以参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他说:“虽然我知道极少有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学的行为假设准确反映了人们的行为,但他们的确相信这样的假设对于构建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模型是有用的。”弗里德曼的方法论中的主要观点是,虽然假设是错误的,但跟随“好像”理论后的预测是正确的。他最著名的例子是树上的叶子

当然不会核算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但如果我们观察那些叶子就会发现它们“好像”是这样做的。

可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与经济史相关的问题能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解决吗?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从弗里德曼的观点来看,倘若科学的检验和目标是预测性,那么社会当事人的动机和行动是无关的。为了拥护历史的观点,我们必须坚持认为历史研究的目标是描述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但既不考虑人们的动机,也不考虑人们实际上是如何行动,这是十足的荒谬。其次,历史研究的检验和目的不是预测,即使我们认为它可能是其他科学研究的目标。作为历史学家,我们不想用某些人为创造的行为假设和谬误预测人类史中已经发生的事情。相反,我们宁可解释过去历史的发展,或者至少去描述它们。

五、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在试图为新古典经济学创造一个在方法上更具现实、更具社会性、更具历史性的形式时面临一个基本矛盾。制度的概念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的问题时提出的。因为新制度经济学试图保留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所以公认的非现实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又重现,成为其通向成功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当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它的制度分析转向现实、社会和历史的方向时,它的新古典经济学基础显得多余,甚至有些矛盾。这种窘境的解决是通过秘密地引进在历史上周知的谬误和错误的历史起点,如“在开始就有市场”和观察历史采取“好像”的理论假定,而不是通过理论的系统阐述来整合历史研究。历史是根据现实理解的,而不是相反。简而言之:新制度经济学中有经济学之处几乎没有历史,有历史之处几乎没有经济学。因此,正统经济学的问题不是解决了,而是被遗留下来了。新制度经济学不是一项进步的令人振奋的研究方法,而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工具退化的证明。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提纲 篇5

第一章

制度:诺斯:“制度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

构成制度的三个基本部分: -正规的规则:成文的法律、规定 -非正规的约束:习俗、传统和习惯形成的行为准则和框架。

-实施特征

制度的目的是为个人行为沿着特定的方向提供一种指引,为日常生活活动提供了一种行为准绳,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制度“界定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North,1990)

新制度经济学: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弗鲁博顿、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交易成本和产权; 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 数量经济史 ;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

--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制度如何兴起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注重对人类行动属性的深入分析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之一。

重要问题:

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新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对人的研究

“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

“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斯)

科斯和诺斯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

2、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这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区别的地方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确定性 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章

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理性”经济学涵义有三个层面:人的自利性假设、极大化原则、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存在一致性 理性的形式:

1、价值理性/手段理性

价值理性是指经济主体追求目标本身是否理性,也可称为目标理性。手段理性是指强调达成既定目标的手段是否理性。

2、本质理性/程序理性(西蒙)

个人并不具备古典假设的本质理性(也叫实质理性,即特殊行为的最大化),但人类在知识、预见、技巧和时间上的有限性,能通过借助组织理性得以缓解——选择过程的效率性可以通过理性组织中形成的规则与惯例等得到实现,即人类可以具备程序理性。

3、建构理性/演进理性(哈耶克)

建构理性是指惟理主义建构论者们持有的理性观,他们认为理性可以设计秩序,立法者的意志就是法律的起源。

演进理性则认为理性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而不是某些立法者理性设计的结果。

4、适应性理性与创新理性

适应性理性的实质是有限理性,强调并非无所不知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的,而是根据经验调整其目标,使之更可行。

创新理性是指企业家偶然地打破已知限制,如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约束,作出发现并利用这些发现。有限理性(西蒙):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行为决策者并非像古典及新古典模型描述的那样,在已知的效用函数或偏好序列条件下追求最大化。因为人脑的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进行有限的、实际的和内植于环境的推理。其他经济学家关于“有限理性”的观点

诺斯: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阿罗:人的有限性用就是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威廉姆森:只要或者是不确定性、或者是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有限理性就会产生。所有复杂的协议、契约或合同都不可避免地是不完全的。

重要问题:

1、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

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2、有限理性

3、机会主义倾向

--威廉姆森把机会主义定义为“不择手段的牟求私利”以及做出“不实陈述”。简单地说,机会主义就是开拓有利于自己的情景。用经济学术语来定义: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是指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

--机会主义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

--人的机会主义本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

2、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规范人类行为的方式:一是直接凭借外部权威,二是间接地以自发自愿的方式进行。制度有助于约束人类某些有碍于合作的本性,有助于增进可预见性,有利于缓解人类知识的不足,从而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个人塑造制度应该体现在人类行为会影响制度的构建方面,而不是人类对制度的设计。人类价值观念、认知特征等很大程度上决定制度的取舍。

由于人类本身是不断演变的,这决定了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制度必然随人性的演变而变迁。(3)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们在稀缺的社会如何进行选择的理论,在一个不确定极为普遍的世界,人们需要通过认知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相关的分析来解决不确定问题。我们必须从认知科学领域,从心理学领域再挖掘对制度的理解。只有整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认知科学,甚至包括社会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理解制度以及制度的变迁。

第三章

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社会资本的性质主要有:

第一,社会资本是一种达成的共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的社会纽带。

第二,我们可以将社会资本看作关系网的集合,一种社会组织。人们同时属于许多社会组织,而且这些组织可以具有不同的规则。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共享信息、协调行动、集体决策。社会资本与制度的关系:

第一,制度构成着关键的社会资本。

第二,社会资本与制度一样,都影响经济绩效。

第三,非正式规则是制度和社会资本都共同具有的部分。

合作与合作剩余:可能某种资源配置方式比另外其它的资源配置方式出现的频数高出很多倍,从而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就变成一种惯例:分别规定谁拥有在草场A和草场B放牧的权利。一旦这种界定各方行为的规范或制度得以建立,每个人都会将惯例隐含规定的资源分配方式中自己的那部分视为当然的权利,同时也会将其他的部分视为别人的权利,而这种衍生出来的惯例影响人的预期,约束人的行为,也相应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惯例就是产权制度。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这就是合作的剩余,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人都必须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选择。不论对方选择什么,选择背叛总能比选择合作有较高的收益。所谓的“困境”是指,如果双方都背叛其结果比双方都合作要糟。

重要问题:

简述制度与合作的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 互惠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1、简述制度与合作的关系。

合作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个人通过何种方式来获知他人的偏好和可能的行动(诺曼.斯科菲尔德)。也就是一个共同知识问题。“共识”是合作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而为合作提供“共识”就是制度的基本功能。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越复杂,为实现合作结果需要的制度就越复杂,成本也越高。通过建立由第三方的实施或降低另一方的信息费用的自愿制度,可能使十分复杂的交换得以实现。

一种制度要保证合作须有两部分:

第—,形成一种必要的交流机制形式,以提供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惩罚的必要信息。第二,由于惩罚常常是一种公共品。在此共同体成员能获取收益,而成本却由少数人来承担,因此,制度必须要提供一种激励,使这些人在这样做时进行惩罚。恰当的制度安排是要为市场中和组织里的人际合作提供一套框架,并使这样的合作较具可预见性和可信赖性。一套协调框架是由如文化习俗、共同的伦理体系、正式的法律规章和管制条例那样的制度来提供。

2、社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微观经济层面上,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社会资本促进市场发挥作用的能力。

--社会资本与市场交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社会资本密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的倒U型关系。

--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经济学家考虑制度、法律框架和政府在生产组织中的作用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绩效的。

--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差别无法通过生产资料的人均 分配解释。制度和社会资本的其他类型及公共政策,共同决定了一国能够从其资本的其他形式获取的成果。

3、互惠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互惠制就是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行动后,被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同理,一方不正当的欺骗行为也会导致另一方与之断绝关系。“互惠是典型的劳动交换模式的观念基础”,也是一般的社会交换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法国人类学家莫斯:用物的灵魂来解释交换或赠予、回报现象。马林诺夫斯基:经济义务的约束力在于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诉诸制裁来中断交换联系,一切权利和义务都要“被植入互惠性服务的均衡链中”。互惠行为并非是单一的经济上的交换,而是包含着许多感情与社会责任的因素在内。(理性互惠模式)

萨林斯:论证了互惠的普遍性,认为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和慷慨度是决定馈赠与交换的变量。

波朗尼认为,互惠行为的动机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害怕在社会上受到轻视、排斥或降低声誉与丧失身份。波朗尼的解释扩展和深化了马林诺夫斯基和萨林斯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类学关于交换学说的理论。

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博弈重复进行的时候,互惠互动机制是存在并且可以维持的。

第四章

交易费用、机会主义、交易: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早期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康芒斯的“交易”: “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或取得,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交易”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不同:交换是物品移交、交易是财产权利的转让 “交易”是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发生相互关系的基本单位 交易维度:

(1)资产专用性

--设厂位置的专用性

--物质资本的专用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2)不确定性/复杂性(3)交易频率

(4)组织形式之间的竞争

一项交易的交易费用取决于交易的几个主要维度。对于资产专用性高、不确定性/复杂性高以及交易频率高的交易,其市场交易成本要比内部交易成本高得多。这样的交易倾向于在组织内进行,至少从长远来看是如此。

(5)组织交易的方式:市场、企业和混合组织 市场型交易费用:

合约的准备费用(搜寻和信息费用)决定签约的费用(谈判和决策费用)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旅行费用

管理型交易费用(组织设计、组织运行费用):

信息费用,即与制定决策、监管命令的执行、度量工人的绩效有关的费用

与有形产品和服务在可分的技术界面之间转移有关的费用,如在企业内的运输费用 政治性交易费用(集体行动提供公共品所产生的费用):

建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 政体运行的费用

重要问题:

1、试比较康芒斯、科斯和威廉姆森关于交易的分析。康芒斯的“交易”:

“交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不同的具体交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即“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康芒斯的贡献:“交易”概念的一般化。但康芒斯没能完成将经济学的方法运用于制度研究的任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运动。科斯的“交易”:

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组织为什么存在?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这一概念的首要含义是“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较的,因此可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轨道。

科斯的“交易”是对康芒斯的继承。在继承康芒斯把交易关系作为法律上所有权转让的制度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认识“交易”的内涵。但科斯的“交易”的意蕴及其研究的思路又与康芒斯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多数场合,科斯的“交易”主要是指较狭小的市场交换或市场交易。把企业配置资源的活动在替代了市场交易的层面称为“被组织的交易”。传统微观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交易本身的稀缺性,甚至将其视为可以在市场中自动完成的,从而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没有考虑交易的影响 科斯将制度分析与资源配置联系起来,将制度经济学与传统微观经济学融合起来,架起了桥梁。尽管科斯的交易概念不够一般化,却为深入研究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类型、为契约关系规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个必要的理论视角。威廉姆森的“交易”:

威廉姆森对交易的解释:为了完成一项活动,如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等,该活动从技术上可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活动过程,每个活动过程都可看作完成该项活动的一个阶段,一个活动过程完成后就进人另一个活动过程。一项活动在一个活动过程向下一个活动过程的转移,也就是由上一阶段向下一阶段移交,这一过程就是交易。

威廉姆森对“交易”研究的贡献:当一项物品或劳务在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发生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从交易维度分析交易的特性,对“交易”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一般化,使交易的经济分析更具可操作性。交易是由它的维度来限定的,交易相异的主要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法律意义上和转移意义上的交易相互交织在一起,制度分析的目标不局限于经济交易,还包括其他社会行为。

2、试比较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对交易费用的界定。(16-31)

3、影响或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倘若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出现的话,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

第五章 产权:各产权经济学家分别对产权加以不同界定。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恩格拉·恩格特森)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巴泽尔)

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德姆塞茨)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菲吕博藤和平乔维奇)产权是一些社会制度,即界定或划定了个人对某些特定财产,如土地和水所拥有的特权范围。(利贝卡普)产权的综合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束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

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

第一,它表明产权主体对客体的归属、领有关系,排斥他人违背其意志和利益侵犯他的所有物(有形财产或无形财产)。

第二,所有者对他的所有物可以设置法律许可的其他权利,即对他的所有权进行分解的权利。

第三,利用所有者权能收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

●财产使用的三种情形:

第一,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

第二,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

第三,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

收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

转让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权利。它是体现产权完整性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确定了产权主体承担资产价值的变化的权利。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分配。”

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物品可能用途施以人为的或强加的限制,而是对这些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分配。

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多个人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

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即完全重合的。

共有产权在共同体内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这种产权常常给资源利用带来外部效应。

国有产权:

国有产权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不同的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私有产权高于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外部性、公地悲剧、科斯第一定理: 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宗旨是使社会总产值最大化,而不应该拘泥于使A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应该强调的是,科斯把对别人造成损害的权利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使用能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只有当A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总价值时,才应该给予A损人利己的权利。在这一意义上,任何外部性损害都是相互的。

科斯第二定理: 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效率。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交易成本,没有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等规则,即没有产权制度,则产权的交易与经济效率的改进就难以展开 科斯第三定理: 其实质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世界里,如果政府选择了某种最优的产权初始安排,那么,经济主体之间的纠正性交易将变得没有必要,纠正性交易的交易费用就能节约。当然,该定理的假设是较为苛刻的,即政府能够成本较低地近似估计并比较不同权利界定的福利结果,同时它还假定政府能公平和公正地界定权利。

重要问题:

1、产权的功能?

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功能之一:激励和约束功能

产权的激励功能是通过利益机制得以实现的,如果产权受到威胁和没收,就会造成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种责任关系。“良好界定的产权限制人们使用资产的方式。要使人们对他们的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负责,产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此外,产权界定保证人们以某种方式承担他们行为的成本。”

功能之二:外部性内在化

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权利。很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德姆塞茨)功能之三: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与经济选择之间存在着系统关系。“新产权方法的中心任务是要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资源使用”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任何物品的交换价值都取决于交易中所包含的产权束,因此资源中所包含的产权会进入决策者的效用函数,这样产权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

2、产权的属性? ◆排他性

●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意味着不让他人从一项资产受益,且资产所有者要排他性地对该资产使用中的各项成本负责。

●排他性是所有者自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使私人产权得以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只有当其他人不能分享产权所界定的效益和成本时,这些效益和成本才可能被内在化,即才能对财产所有者的预期和决策产生完全的、直接的影响。

●产权完全排他是很少见的。产权的残缺或弱化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形:

(1)一种资产的形式、地点或本质的改变;

(2)对一种资产的所有权利以一个共同协议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

(3)大多数限制是由国家强制的。产权的弱化,会影响所有者对他投入的资产使用的预 期,也会影响资产对所有者及其他人的价值,以及作为其结果的交易形式。◆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意味着产权能被“拆开”,一项资产的完整所有权能与其各种具体用途上的权利相分离。产权的可分割性可以增加财产的有用性,使具有不同需求和知识的人们将某项独特的资产投入他们所能发现的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产权可分割性扩大了现代股份公司的基础。把权利的集合依财产的特定要素加以分割,从而使财产在不同的环境下,经济地用于各种广泛的目的。产权分割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创造性的不断增进而细化的,通过分立的个人和群体,财产的各种要素常常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可转让性(或可处置)

●它涉及所有权通过出售或捐赠等方式的变化。不可转让的产权减少了这些财产对其所有者的价值。如果出售权或进行资本化的权利受法律或其他制度安排的限制,财产的价值就会下降。

●除非产权是可转让的,否则我们不能把资源从低价值使用者手里转移到高价值使用者手里。

◆永久性(或安全性)

●一旦产权不能保证个人安全获取其所能创造的净收益,人们就会失去创造这些净收益的激励。人们利用一种资源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或不能延续,那么,他将改变甚至放弃对该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而转向使用那些需要较少预先投入的资源。

3、产权保护有何意义?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有效的保护财产,那么财产的积累就会十分缓慢,或者财产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巴泽尔曾指出:任何个人的任何一项权利的有效性都要依赖于: 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 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

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

●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

●产权保护能提升财产的价值,进而使人们获得积累财富的持续激励。●有效的产权保护既是一国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国稳定的基础。

4、产权保护的社会机制有哪几种? ●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建立排他性;

●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

●由国家或其他代理机构强制实施的规则。●习俗和习惯法;

科斯定理1-2-3的含义和意义。

第六章

契约: 第一,契约可以指社会秩序。第二,契约与组织的形式有关。第三,契约指交易。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

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 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比如说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

不完全契约是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就造成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机制以对付契约条款的不完全性,并处理由不确定性事件引发的有关契约条款带来的问题。

自我履约协议、第三方履行契约: 一个自我实施的契约是如果一方违反契约的条款,另一方的惟一追索权是终止协议。也就是说契约不会由政府或任何第三方来强制执行。

当契约的自我履约机制失效时,这就要求辅助性的机制,即来自契约外的第三方的干预。在第三方履行契约中,解决争端的程序是事前由各方商定的,参与调解行动的第三方可以是私人的,也可能是公共的,或者是二者的混合。

关系性契约:是一种长期性的契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契约各方之间非常重要。因此,这种契约在某种程度上是隐性的、非正式的和非约束性的。大多数在关系性契约中签订的交易通常是不断进行着的一种长期性商业联合,各方并不是陌生人,他们大多数的合作发生在古典经济学契约之外,不需由法院根据看得见的条款来执行,契约的执行机制是合作与威胁,交流与策略。

关系性契约特点:

关系契约具有较大的弹性。

关系契约是自执行契约,依赖于自我履约机制。关系契约是隐性契约、非正式契约。关系契约是长期契约 关系契约的作用:

关系契约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关系契约可以激励专有性投资 关系契约可以替代正式契约

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当事人一方所持有而另一方不知道的,尤其是他方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

信息不对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外生性信息不对称:外生性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性质与分布状况等,不是由交易人所造成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这类信息一般是出现在契约行为发生之前。

二是内生性信息不对称:内生性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签订以后他方无法观察到的、无法监督到的、事后无法推测到的行为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根据时间来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研究事前当事人之间搏弈的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叫做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模型,研究事后当事人之间搏弈的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叫做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逆向选择:二手车市场。道德风险:工人偷懒、投保人、医生、律师的行为等 委托-代理问题:是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目标会偏离委托人的目标,或者说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无法实现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使得委托人利益受损的现象。

敲竹杠:在具有专用性资产安排的契约关系中,产生了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出现了一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道德风险问题,在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人们把这种行为叫做“敲竹杠”(hold-up)问题、“套牢”“要挟”。

重要问题:

1、论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论述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

第一,人的有限理性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二,交易成本的存在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三,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重要原因。第四,语言使用的模糊性。

第五,最新理论声称,只要至少市场一方是异质的,且存在足够数量的偏好垄断经营的当事人时,则契约就是不完全的。

3、敲竹杠问题的解决。

产权理论(GHM模型)的基本思路: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以及预见、缔约和执行契约的交易费用,导致当事人只能缔结一个无法包括所有可能情况的不完全契约。如果当事人在签约后进行了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的专用性投资,那么他将面临被对方敲竹杠的风险,这会扭曲投资激励和降低总产出。在不完全契约中,专用性投资激励由事后谈判力(外部选择权)决定,而谈判力又取决于对物质资产的剩余控制权,这种权利由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敲竹杠的风险,应该将物质资产的所有权配置给对投资重要的一方。换言之,GHM模型认为关键是通过产权的配置来激励当事人的事前专用性投资,因此称为“新产权学派”。

第七章

企业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具有产权概念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为对财产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进行团队生产产生的合作剩余的要求权,或者是对企业总收入中扣除固定契约性报酬(固定工资、固定利息等)后剩余收入的要求权。

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则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提出的,如前所述,他们将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没有在契约中明确规定的权利,并认为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有权决定资产除最终契约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的所有用途。

这三种权力都内在地具有普遍性、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行为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存在不同的认识:

--传统产权经济学将所有权定义为剩余索取权,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剩余索取者。

--新产权学派则将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目的在于获得企业剩余收入。

--罗伯茨则主张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来定义企业所有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具有高度互补性的权利,因此应该配置给同一缔约方,否则就会产生激励扭曲,出现敲竹杠问题。有控制权而无收益权,经济人就会缺乏实现最优产出的激励;相反,有收益权而无控制权,经济人就会只顾实现私利最大化而不关心资源的损耗。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代理成本

重要问题:

1、科斯、威廉姆森、GHM模型(产权经济学)、团队生产理论对企业的本质与边界的观点。

2、国有企业产权特征。

1、国有企业“国家利益至上论”

2、国有企业产权“虚置”

3、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错配

3、国有企业改革措施有哪些?

1、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2)

问题:缺乏自主经营权,负盈不负亏,不受产权约束、市场竞争约束,不处在价格信息的引导下。

2、利改税阶段(1983-1986)

用依法纳税的办法来代替过去实行的利润留成。

3、承包制阶段(1987-1992)

“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带来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情况的改善。在短时期的增产增收以后,承包制企业出现了行为短期化、财务管理松弛混乱等乱象。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1997)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5、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规范公司制改造并举阶段(1997-现在)

十五大以后,明确提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认为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不再盲目追求公有制经济占国有经济的比重,开始了“国退民进”、“抓大放小”为特征的国有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推向了更深层次。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1、对国有小型企业逐步改为非国有企业。

2、国有股减持。

3、落实排他性的国有产权责任。通过国资委的建立和运作,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监督运营体系,使国有经济健康有序地参与企业购并,包括国际并购的基本条件趋于成熟。

4、推动异地产权交易。

5、进一步寻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6、探索股权多元化形式:(1)债转股

(2)管理层收购。2000年4月,粤美股份通过受让等形式,使公司管理层持有了美托78%的股份,间接拥有上市公司18%的股份,初步实现了管理层对公司的间接控股。(3)跨国重组并购

第八章

搭便车:拉坦指出,当制度在团体层次上予以供给时,会遇到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每个人都只想其他成员去做出组织的努力或承担维持组织的成本,而自己却坐享其成。

解决方式(拉坦):一是强迫成员参与;二是提供超常规的经济利益激励。

利益集团:杰弗利.贝利(Jeffrey Berry,1989)将其定义为“一个由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

分利联盟、选择性激励、寻租:就是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更多的报酬。政治学:寻找是公务人员为私利而违反法律和制度的一种权利滥用行为;

传统经济学:寻租是指经济人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经济活动。公共选择学:寻租是指有关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行贿等行为追求一种高额垄断利润(即租金)的行为

寻租行为的非生产性:寻租行为所得到的利润并非生产的结果。寻求租金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干预,没有政府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租金便无从寻求。寻租行为的结果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首先,为了获得政府的特殊保护,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进行游说,或用礼品或金钱去疏通层层关系。

其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也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

再次,由于寻租行为,相关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将由于政府的干预而付出代价,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寻租的不良后果:

一、既浪费资源又降低经营效率,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三、改变了财富分配格局,危害社会稳定 制度决定中的“数量悖论”:奥尔森认为在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中,往往是人数少的利益集团容易形成一致行动,容易克服搭便车现象,从而能影响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而人数多的利益集团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在社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决定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制度的非中性: 中性制度,即对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有益、或至少不受损的制度;

非中性制度,即给社会的部分成员带来好处并以另一部分人受损失为代价的制度。第一,制度可能只为部门利益服务,而且还可能损害其他群体或社会整体。第二,制度非中性表现为产权变化的再分配效应。

第三,公共选择理论学者也论证说,许多制度都是由独裁者、强势利益集团和政治上的多数派创立的,他们建立这些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牺牲他人利益从而使自己获利。

重要问题:

1、影响集体行为的因素。

(一)集团的规模

集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集团规模有关:集团规模越大,个体越多,个体的份额就越小,集团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就越远离最优水平。

(二)个人获益度 如果集团规模相同,集体公共物品能否产生就取决于集团中每个成员从一定水平的集体物品供给中的获益程度。

(三)集团的组织成本

组织成本是集团中个人数量的一个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受到激励为获取集体物品而采取行动,在小集团,集体物品就有可能被提供——甚至不需要任何集团协议或组织。

(四)“选择性”激励

选择性”激励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既可以通过惩罚那些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也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来进行诱导。

2、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利益集团既可能有益于制度调整,也可能不利于制度调整,这要取决于有影响力的寻租集团如何影响他们;而这种集团中会盛行部落保护心态。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如何阻止有效的制度变迁呢?

一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从舆论上打着国家利益的招牌,进行院外活动,影响政府制定对自己有利的产业政策或保护政策;

二是对新的进入者设置障碍,即斯蒂格勒所说的一种管制需求,强调管制,以行政的手段分配资源等;

三是在这种有利益集团影响的行业或部门往往形成以行政垄断为支撑的产权结构,其他经济主体很难进入这些行业,产业缺乏竞争,从而导致低效。

第九章

国家:国家是一个具有合法使用暴力和强制提供法律、秩序的组织,以及拥有垄断权,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的制度安排。

无为之手、扶持之手、掠夺之手: 首先,从理解不同国家现存的制度差异、解释这些制度构建的原因,以及研究它们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利弊这些问题上,从“掠夺之手”的视角出发都是很有益的。

其次,掠夺之手模型的一个中心内容是如何构建支持改革的政治联盟。掠夺之手的分析会寻找限制政府的方法,反对扩大政府的范围。

再其次,从的角度来研究问题有利于制度改革。

诺思悖论:指由国家来界定保护产权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时又不是中立的,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非效益的产权结构。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强化市场型政府: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民主、法治

重要问题:

1、国家的职能。

(一)作为最大制度供给者的国家

(二)作为产权界定和保护者的国家

(三)作为第三方实施者的国家

(四)作为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关系协调者的国家

2、诺思的国家理论、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一)诺斯国家理论的特征 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

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

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诺思)揭示了国家的内在矛盾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诺斯悖论)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物权法),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 的侵害者(强制性国有化、征税等)。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二)奥尔森的国家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对集体行为与制度关系的分析

奥尔森理论亮点在于:解释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如何体现在政策和制度中的问题。奥尔森否定了国家的契约起源论而将最初创建国家的功劳归于匪帮。

匪徒如果能够长期控制某个地方,将以各种税收的形式垄断偷盗物品并使之合理化。人类社会的许多制度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3、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条件是什么?

强化市场型政府的产生条件,也就等价于如何使政府或执政者具有共容利益的条件。民主制度与法治化社会是建立强大市场型政府的基本前提条件。为什么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的是低效率的产权?

第一,政治制度有一种形成低效率产权制度 的天生倾向。

第二,统治者偏好的多元性与有限理性。

第三,不同集团利益的冲突。

第十章

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

制度变迁也就是制度变革、制度变化、制度更新。

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等,正是制度变迁构成了一种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诺思)有效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无效的制度变迁则是一种本来有效的制度被无效的制度代替了。路径依赖: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边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在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为什么历史会选择那些经济绩效较差的经济制度并使其长期存在? 诺思把路径依赖引入制度变迁分析,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

重要问题:

1、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1)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往往是在制度主体的一致同意的、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时是政府或国家力量默许、默认的情况下进行的,或在政府的精心安排但不是直接发动下,用获利的机会去诱导人们去自发地变革旧的制度,创设新的制度。特点:

1、具有盈利性。

2、具有自发性。

3、具有渐进性。

(2)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其社会成员是否愿意,所进行的制度创新都带有强制性,所以,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创新也称为行政性制度创新或强制性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变迁却常常是在制度主体非一致性同意,即存在异议或反对者、非全部自愿的基础上,由某种行政权力作为强制力进行的。特点: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改革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具有激进的性质,制度一出台就一步到位;强制性制度变迁能从核心制度开始进行改革,而不必像诱致性制度变迁那样先从外围开始。

(3)两者的比较

制度变迁主体和诱因不同。组织和谈判成本不同。新制度安排的效率不同 所面临的问题不同。

两者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前者绝对地、始终地优于或劣于后者。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了制度安排的变迁。

2、渐近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的比较。

(1)渐进式制度变迁是采取分阶段、分部门、分地区、分群体的方式,在较长时间内,从局部到全局,从部分到整体,从一部分人到全体人,从体制(体制也即制度)外到体制内,从增量到存量等逐步推进改革的,它具有时间长,但社会震动小,社会冲突弱,风险小,阻力相对较小等特点。渐进式改革往往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着力于增加物质财富,为继续推进社会其他制度的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使怀疑和反对改革者得到改革的收益,变阻力为动力;渐进式改革采取局部推进方式,因而容易控制,可及时消除改革中的社会矛盾。(2)激进式制度变迁,是一种大爆炸式的跳跃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其特点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整体性制度变革,一般是较迅速地废除或破坏旧的制度,制定和实施新的制度。“休克疗法”这一医学术语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经济领域。是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所为。休克疗法概括为三化,即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3、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是什么?

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制度变迁主体希望获得制度变迁的最大潜在利润(外部利润),这种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无法获得。只要潜在利润存在,就说明整个经济中还存在着可以改善的余地,通过帕累托改进可使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而制度变迁就是将外部利润内在化的过程。正是潜在利润的存在,才是制度变迁主体进行制度变迁的根本性诱因。

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也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① 市场规模的变化(电子商务)② 技术的影响

③ 社会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凯恩斯革命、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④ 知识的积累及教育体制的发展。⑤ 团体推动制度变迁的组织费用的变化 ⑥ 政府权力的影响。

4、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路径依赖的原因是什么? 诺思总结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一是制度的报酬递增;二是由显著的交易成本所决定的不完全市场。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存活动的发展,它会在现有制度下创造出一些组织和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它们以自己的利益来影响政治实体。

案例分析

1.最近在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女老师高高兴兴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去办离婚,有的一家三口在办完离婚后还要吃顿大餐庆祝一番。原来一些中小学校规定已婚女教师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所以已婚女教师才想出了如此对策。据了解,由于教育系统前几年有福利购房待遇,在购房制度上男女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很多女教师也住进了新房,而且产权人是自己,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报销取暖费由谁的单位承担。由于惯例,取暖费一直是由夫妻双方中的男方单位负责,其余的女教师都不给报销取暖费。但是记者了解到,有些女教师的丈夫由于失业下岗等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过重,只能靠女方的收入维持生活,为了符合规定,一些家庭想出了这个办法。一时间,女教师们见面的问候语常常是“离了吗?”

问题:(1)请对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里的“已婚女教师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的制度加以评价;(2)女教师高高兴兴拉着丈夫去离婚还说明了什么?(提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方面考虑)

2.我国的古币收藏鉴赏领域的资深专家陈林林讲述过这样一段收藏经历:“有一天接到一个来自郑州的电话,说发现一个金枕头你们收不收”;“以我多年的经验就判断它一定是个金锭,因为它长的和金锭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就叫它金枕头,我就马上问他,我说这个金枕头有没有刻字,他说有。更证明了我的判断。”陈林林隐瞒住自己的这一判断,只告诉对方将东西送过来再说。这是一枚明朝的金锭,上面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这些文字让陈林林感觉到这是一枚很有历史意义的国宝级金锭。“就问他,你这个枕头什么价?对方说现在黄金要是卖到银行里面能卖到70块钱一克,这是个古代枕头你咋着也得给我加一点。”一听到对方要将这枚国宝级文物以与普通黄金类似的价格按斤两出售,陈林林内心的兴奋一时无法自制。“当时听了以后就想赶快要出去冷静一下,我说你先坐,我给你倒一杯水,然后出去冷静一下,要不然的话,如果让别人看出来你内心一种变化的话,可能会瞎这一件事情。”“然后说你这枕头是不是贵了,但你这要真卖给别人还没有多少人能掏的起这个价钱。”在讨价还价的同时,陈林林抓紧时间让人准备现金,以17万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金锭。

问题:(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究竟是什么?(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哪些?

3.两年前,妻子下岗赋闲,在家闷得慌,从友人家抱回一只小狗作伴,喜其蹦蹦跳跳之态,取名“跳跳”。跳跳是一只很平民化的叭儿狗,虽非名门之后,但在妻子的悉心调教下,居然也有了几分狗德。比如,按时如厕,不吃嗟来之食,语不高声,更不狗仗人势地狂吠,等等。一天,居委会主任送来一纸通令,限期为狗上户口,否则格杀勿论。妻子一算帐,跳跳的“户口费”比她一个月的下岗生活费还高出一截,自然舍不得这笔钱。然而接下来,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打狗队勇猛捕杀无证狗的镜头,又实在惨不忍睹,妻子一咬牙,为跳跳交了“狗头费”,买得了“生存权”。此后倒也相安无事。

问题:(1)政府收狗头费的理由何在?(2)解决狗扰民这一事情能否通过居民之间谈判解决?(3)通过政府解决有何代价?(4)收狗头费是不是解决狗扰民的好办法?

4.据IUCN(1998)的资料,全球野外老虎的数目不超过5000-7500只(其中中国90-110只),属濒危动物;2003年全球家禽(存栏)超过100亿只,其中亚洲66亿只,中国47亿只;2003年中国出栏家禽总数83亿只;2003-2004年初从南韩开始报告的禽流感,导致全球共扑杀1亿只!

问题:(1)全球家禽越来越多的产权根源是什么?(2)全球野外老虎的数目越来越少揭示 了一个什么重要的制度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5.EDF是法国最大的国营电力公司,它拥有多家坐落在河边的发电厂,这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这些发电厂多数使用法国的煤炭,这些煤用火车运送。但是它们也会使用国外进口的煤。每个发电厂对煤炭的需求都很稳定。进口煤用驳船运送到发电厂。在法国,有三条河可以使用这种驳船:卢瓦尔河、塞纳河以及罗纳河。这些河流在深度和泄洪闸的规模上都非常不同。在这三条河上有两种驳船可以运输煤:一般的驳船可以被用来运输各种货物并且它们在这三条河上都可以使用,而专用驳船只能用来运输煤炭并且只能用于某一条特定的河。这些专用驳船是根据每条河流的环境而设计改造的。而且,这些专用的驳船需要使用法国电力公司建造的专用卸货设施。这些专用驳船比一般的驳船更有效率,因为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河流的深度和泄洪闸的规模。独立的供应商将煤进口到法国。每条河上只有一个供应商。尽管EDF是国有企业,但是它要考虑效益因素。

问题:(1)你认为这些煤炭可能使用一般的驳船还是使用专用驳船运输?(2)首先假设使用一般的驳船运煤:你认为谁拥有这些驳船重要吗?假设这些供应商自己拥有驳船,你认为EDF会与上述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还是短期合同?(3)现在假设使用专用驳船运煤,你认为谁拥有这些驳船重要吗?假设这些供应商自己拥有驳船,你认为EDF会与上述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还是短期合同?

6.让我们看看一个雇用了18个人制造“祖父表”的工厂。5个雇员专门锯木头零件,这些零件组合起来可形成表壳。两个人安装木头零件,将这些零件安装成表壳。另外有两个人给表壳喷漆,四个人给表面喷漆。四个人将表壳、表面连同指针安装成为完整的钟表。这个公司有两个销售人员、一个总经理。总经理同时也是这个公司的所有者。为什么前面提到的17个人作为雇员为别人工作?个人为什么不从事自我经营?答案是:交易成本。考虑下列两种情境:情境一是17个工作在同一个地点从事自我经营的人生产“祖父表”。情境二是17个被工厂所有者雇用的人生产“祖父表”。

问题:(1)情境一和情境二各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生产?市场还是企业?(2)在第一种情境下,该种生产面临的主要成本是什么?是市场交易费用还是内部协调费用?(3)第二种情境是不是一种团队生产?(4)在第二种情境下,除生产成本外,生产面临的主要成本还有什么?

7.1978年春夏之交,安徽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全省农业大幅度减产。时值秋收秋种季节,时不等人。9月1日,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经过激烈的争论,省委最终做出了“借地种麦”的决定,规定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谁种谁收,国家不征统购粮。于是,不少生产队把麦子、油菜包到户去种,结果加快了进度,抓住了季节。群众和不少干部都看到了承包的好处,这样便诱发了包产到户。1978年冬,凤阳县梨园公社一个最穷的小岗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组,将20户人家分成4个包干组,后又分成8个包干组,每组二三户,但存在矛盾。一天夜里,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讨论解决矛盾的办法,结果,讨论到天亮时也没提出解决的好办法。社员都说: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干。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说:如果大家能答应我两个条件,我就同意包干到户。第一,夏秋两季每户打的头场粮食就要把国家的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谁也不能装孬种;第二,我们是明租暗户,不准对上级和外队人讲。有位老农民说:我再加个第三条,今后如果队长因为让我们包干到户犯法坐班房,他家的农活由我们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大家都说行,并纷纷在保证书上按了手印或盖了图章。于是,开始抓阄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一个早晨就全部分好了。但是,小岗农民冒险分田的秘密没过几天就被公社知道了,硬让他们并到组里干,不并就不发给种子、肥料和耕牛等。但小岗人硬是顶着不干,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1979年4月,县委书记陈庭 元下来检查工作,公社干部汇报了小岗生产队群众自发分田单干,搞“资本主义”的问题。陈庭元听后说:小岗已经穷“垮”掉了;还能搞什么资本主义?已经分到户了,就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就这样,农村实行责任制首先在安徽省由部分农民自发搞了起来。1979年底,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万多斤提高到12万多斤。这个从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公粮的穷队,这一年向国家交公粮65000斤,油料20000多斤,生猪35头,人均口粮800多斤,人均分配收入200多元,一年就变成了当地的“冒尖村”。

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岗生产队搞承包到户的制度变迁属于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哪一种制度变迁?这种变迁有何特点?(2)家庭联产承包制产生的诱致因素是什么?(3)这种制度变迁会遇到什么突出的问题?

8.据南方某报纸报道:2001年,根据四川省及乐山市的规划,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之间的一条公路要成为一条“绿色旅游通道”。按照规划,四川峨眉山市峨山镇万坎村等多个自然村需要拆迁。峨山镇政府在上级文件规定的离“通道”周围30米的基础上擅自将拆迁范围扩大到百米甚至两百米。在拆迁过程中,当地政府一方面给予开发商非常优厚的条件,一方面压低对农民的补偿,砖墙、砖木、砖混结构的房屋分别按每平方米46元、52元、54元的价格补偿,而被占耕地,只能得到每亩5000元的征地补偿安臵费以及1000元的青苗补偿费,非耕地则只能得到每亩3000元的补偿。并要求拆迁农户限期自拆,逾期不拆者,镇政府派人强行拆除,并以所拆房屋材料冲抵拆房工钱。大多数村民没有足够人手在限期内自己动手拆完,只好忍痛以一栋楼房的材料折换一千多元钱,让一些建筑施工队来拆房取走材料,以获得些微的弥补。拆迁后,大多数被拆迁农民只能凭借一点积蓄在废墟上搭起简易的窝棚居住。部分在拆迁中表现较好的农户被镇政府安排进一幢弃臵多年的烂尾危房。农民在拆迁过程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万坎村、保宁村村民多次推举代表向镇领导反映意见。村民们也曾上访过各级政府的信访办,递交过“申诉书”之类的书面材料,要么如泥牛入海,要么经过一番公文旅行后落到镇政府的手里。随之而来的,不是着手解决问题,而是追查所谓上访带头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地方政府侵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在当今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题:(1)上述案例中,一直被认为是维护公平、保护人民利益的政府(这里是四川峨眉山市峨山镇镇政府)为什么会侵犯最基层的农民利益(表现为侵犯农民的房屋和土地产权等)呢?(2)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这一现象的专业术语是什么?(3)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这一现象?

单项选择题

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是在下列哪一篇文章()

A.《社会成本问题》

B.《企业的性质》

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

D.《联邦通讯委员会》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

A.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 B.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 C.全球化

D.大量转型国家的存在对制度经济学的需求 3.以下被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的是()

A.新制度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 C.旧制度经济学

D.马克思的制度分析

4.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

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机会主义行为假设 C.弱理性假设

D.讲诚信假设

5.交易费用是“所有那些在鲁宾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这句话是哪位新制度经济学家说的()

A.诺思

B.张五常 C.阿罗

D.威廉姆森 6.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

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

C.市场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给定制度下各种交易的交易费用 D.政治型交易费用+制度交易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

7.在威廉姆森看来,以下三个因素对交易费用有决定性作用,缺一不可,但除外的是()

A.人的有限理性

B.资产专用性

C.交易的不确定性

D.机会主义行为

8.科斯定理思想最早是在以下哪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A.《社会成本问题》

B.《企业的性质》

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

D.《联邦通讯委员会》 9.“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是

()

A.科斯第一定理

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

D.科斯第三定理 10.“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这是()

A.科斯第一定理

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

D.科斯第三定理

11.以下定义中,哪一个是对产权的本质特征的最科学揭示()

A.产权不仅是指人们对有形物的所有权,同时还包括人们有权决定行使市场投票方式的权利、行使特许权、履行契约的权利以及专利和著作权。

B.产权是法律或国家(政府)强制性规定的人对物的权利,是一种形成人们对资产的权威的制度方式。

C.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D.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

12.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说明了产权界定的()

A.清晰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排他性

13.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界定排他性权利的投入品的价格降低或界定排他性权利的技术改进时,会使()

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1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

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15.以下不属于无国家社会的产权保护机制的是()

A.武力或武力威胁

B.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C.习俗和习惯法

D.宪法、成文法、普通法和行政法规 16.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以下产权安排中外部性问题最大的是()

A.私有产权

B.共有产权 C.集体产权

D.国有产权 17.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经常进行的特质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A.市场治理

B.三方治理 C.双方治理

D.统一治理 18.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A.市场治理

B.三方治理 C.双方治理

D.统一治理 19.在委托代理理论中,交易双方在交易协定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被称为()

A.逆向选择

B.机会主义 C.敲竹杠

D.道德风险 20.契约实施机制的演进过程是()

A.国家(法庭)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私人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

B.私人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国家(法庭)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

C.私人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国家(法庭)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

D.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私人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国家(法庭)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

21.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成本,但除外的是()

A.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

B.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

C.谈判和签约成本

D.利用价格机制的其他不利成本

22.在科斯看来,企业契约至少具有三种不同于市场契约的新特点,但不属于的是()

A.市场契约是完全的,而企业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

B.市场契约是一种短期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C.市场契约是平等主体间签约,而企业契约是企业家权威与其他要素签约。D.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约是关系型契约。

23.根据团队生产的定义及理论,下面哪种情况是团队生产()

A.演奏莫扎特音乐的小提琴四重奏

B.“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中的三个和尚 C.一个老板雇佣若干工人生产皮鞋的工厂 D.共同设计一辆新车的20个工程师

24.以下企业形式中,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是()

A.合伙制企业

B.不公开招股公司 C.国有企业

D.公开招股公司 25.以下定义中,哪一个是诺思对制度的界定()

A.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

B.制度可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C.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D.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

26.将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类型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

A.舒尔茨

B.柯武刚与史漫飞 C.诺思

D.卢瑟福 27.以下不属于非正式制度的是()

A.风俗习惯

B.意识形态 C.伦理道德

D.行政规章 28.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

A.提供激励与约束

B.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C.外部性内部化

D.降低交易费用

29.在诺思看来,国家统一掌握暴力进行制度提供的好处主要是()

A.克服搭便车和带来规模收益

B.克服搭便车和避免公地悲剧 C.带来规模收益和避免公地悲剧

D.带来规模收益 30.“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这句话是以下哪位学者说的()

A.诺思

B.布罗姆利 C.米勒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精选) 篇6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 ①科斯,诺思的交易成本方法 ②布坎南 托利森,塔洛克的寻租方法 ③ 奥尔森的分利集团方法。

4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①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来研究人。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②第二个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重复进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人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不肯能无所不知。③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析 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②机会主义。二是与特定有关的交易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频率。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6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

7产权的功能: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驶其权利,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项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交易。①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②激励和约束③资源配置

8科斯定理:①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有利状态 ②在正常交易费用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③ 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9企业制度的三种组织行形式:①业主制。②合伙制。③现代公司制

10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①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 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和合伙制的最主要差异在两方面

一是所有权归属是典型的集体所有,即股权(所有权)结构分散化 二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②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 1股份公司通常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之间,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总经理及高级管理层。

2股份公司中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分离

问题解决: 两种途径

①激励(年薪制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管理层收购)②约束-公司治理(内部通过设计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外部: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11公用地悲剧: 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实质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每个人都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出现的集体悲剧

12寻租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一是 把企业家引导到非生产性活动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一国科技竞争力 二是 产生了寻租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寻租社会成本;①为获取和保持垄断权,寻租者所进行的努力和支持,即这些企业和个人向政府开展各种各种游说活动的支持费用,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②政治创租 所需的费用,即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所作反应的努力。③ 寻租造成的垄断和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三是

把社会精英集中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大大降低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实力

13为什么少数人的利益集团一般处于有利地位: 大集团由于成本难以分担,个人贡献难以监察而造成的普遍搭便车行为阻止了集体行动的实现。

小集团容易实现集体行动,一是成员数量少,相互之间易于监督,而且个人的行动对实现集体收益影响明显,有利于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二是因为成员人数少,联系机密,社会激励与社会压力能有效控制搭便车行为,三是成员人数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利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个人在集团收益所占的份额可能大到足以弥补由他个人提供全部集体收益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激励他提供集体收益,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

14减少集体行动的困境对制度选择的影响: 个人选择的自由。权利的分散。系统的开放性。社会的平等程度。

15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非正式制度包括对正式制度的扩展,细化和限制,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

16影响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因素: 需求

①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②宪法秩序③技术④市场规模⑤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⑥偏好的变化⑦偶然事件

供给:

①宪法秩序 ②制度设计的成本③现有知识的积累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④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⑤现存的制度安排⑥规模性行为准则⑦上层决策的净利益。

17制度均衡: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的现行制度

18制度的非均衡及其类型: 制度非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类型①制度供给的不足

指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的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的不能被替代(分为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和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②制度供给过剩

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提供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19为什么会发生制度变迁:①制度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制度存在的理由,又是制度变迁的原因)②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如果环境不发生变动则人们一旦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就不必再为之操劳,制度变迁就不会发生)③利益极大化的努力(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既导致了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导致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20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变迁过程中,如果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得到改善而没有任何一个福利受到损害。(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环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21卡尔多·西克斯改进: 尽管新制度安排损害了其覆盖下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另一部分人因此获得的收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但总体还是合算的

22路径依赖:①被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性质,即指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收益递增性质。②诺思则进一步把技术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③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一路经产生依赖。正是这种路径依赖性的存在,使得一个社会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无论它是否有效率,都很难从这种制度中摆脱出来。

23有效制度演化的四大构成要素:①效率②自由与竞争③民主与全体一致性④交易费用最小化

24国家的分析模型三种模型:①无为之手(把国家作为一个外生变量)

②扶持之手(建立在福利经济学基本思路 基础之上)③掠夺之手(把国家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处理,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分析的框架)

25国家的职能:①国家作为制度的最大供给者,②国家作为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③ 国家作为制度的实施者④ 国家作为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矛盾的平衡者。

26什么是强化市场型政府,如何建立 ?

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利去创造和保护个人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就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包括四项内容:1创造个人财产权2 保护个人财产权 3执行各种契约4 政府权利受到制约

怎么建立:加强民主制度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创建现代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外部制度条件。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

我国需要建立独特的市场经济运行制度条件: 建立一套法律体系和政治体系来强制执行合同或抵押协议,提供负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安排,并且保障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及有效运行。

从制度安排人手建立我国强化市场型政府(从自然政府到强化政府道德转变—政治与经济分离,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界限要清楚,从保护精英阶层的产权到保护全社会产权的转变,从认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

27掠夺型制度的特点: 掠夺型政府就是少数人的利益通过制度的形成最大化。第一,制度设计有利于少数人或既得利益集团。第二,制度的实质更有利于非生产性活动或相关知识的积累。第三,在制度设计中公民的参与度低,政府的权利没有受到制约,政府控制的资源太多,第四,掠夺型制度下也有增长,但这种增长往往是非共享型增长,或者说会出现不利于大多数人的经济增长。

28掠夺型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掠夺型制度不仅仅带来再分配,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效力损失,掠夺型制度主要问题促使人们去再分配。②在掠夺型制度下,不仅使有才能的人被配置到寻租职业而不是生产性职业上来,降低经济增长,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把社会精英吸引到寻租上来,使整个社会的动力机制扭曲,这会降低创新和技术的进步。③掠夺型制度导致不利于穷人的增长。

29诺思悖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财产权利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界定,保持和实施,因此,国家权利就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外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30资源诅咒: 指的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自然资源丰富的经济体反而呈现出令人失望的经济发展绩效的现象。

31为什么说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①诺思认为没有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只有制度创新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经济增长。②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并确立财产所有权,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使个人的收益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因此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③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

32发展中国家形成掠夺制度的外因是什么: ①殖民者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掠夺型制度。②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外移植了带有掠夺型的制度。③狭隘的发展观演化为掠夺型制度。

33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因为在收集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信息的价值不可能在获得它之前得到评估,它使信息搜寻成为一项有风险的活动,从而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对信息的搜寻。

34创租和抽租:

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抽租 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府官员分享。

35李约瑟之谜: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7

一、 高校社会捐赠的重要性

(一) 社会捐赠是高教成本分担的有效形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大多实行了高校成本分担的多元化, 其中美、英、日等国家很早就重视社会捐赠在高校成本分担中的作用, 尤以美国高校的社会捐赠最具代表性。与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中社会捐赠的绝对数额和相对比例明显偏低, 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 我国应该愈加重视高校社会捐赠对缓解高校财务危机、推进高校科研能力提升、更好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使其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日益重要和有效的形式。

(二) 社会捐赠有助于高校治理结构的优化

一方面, 高校社会捐赠改变了高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使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建立起平衡协调的机制, 从而促进外部多元治理结构的形成。由于高校对政府资金的过度依赖, 传统意义上高校外部治理结构中的政府垄断成为了一种必然;而社会捐赠行为与政府行为是相对独立的, 具有无偿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受益性等特点[1] 。社会捐赠行为可以促进高校提升外部治理效率, 即高校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获取更多关于办学方针和办学机制的信息, 增强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优化办学理念。另一方面, 声誉越卓著的高校从社会获得的捐赠就越多, 而高校的卓著声誉与其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因此社会捐赠促进高校在人才引进、教学管理、科研激励等方面优化治理, 在提升高校学术附加值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捐赠, 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 社会捐赠是推进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依托

高校社会捐赠可以通过个人之间收入的自觉转移, 推进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次分配”[2] 。通过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给予他们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这是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一致的。根据效用理论, 拥有巨额财富的个体其财富的边际效用已显著下降, 而对于财富严重缺乏的贫困群体来说, 其边际效用却在不断提升。如果富裕群体能够通过高校社会捐赠让渡个人的一部分财产, 对于捐赠者来说, 由于捐赠是自愿行为, 其让渡财产带来社会影响力扩大、知名度提升而获得福利水平的改善;而对于收益的贫困群体来说, 其边际效用的显著上升将会实现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 从社会总体来说, 高校社会捐赠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提高了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

(四) 社会捐赠可促进社会资本形成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组织长期交往和合作所形成的包含信任、权力、地位和社会网络等的紧密联系的资源集合体。校友会是高校社会捐赠促进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以校友会为依托, 在高校与校友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长期紧密联系、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网络, 创造出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社会资本。高校创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其中人力资本就是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高校和其创造的人力资本 (校友) 之间如能形成良性循环, 就可以通过高校社会捐赠不断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

二、 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的逻辑起点 (非正式制度) ——慈善文化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制度作为各国同类制度的成功典范, 其逻辑起点在于多年传承的慈善文化。这种慈善文化强调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从社会中获得后理应回馈社会, 只有这样, 社会才能和谐, 生活才能美好。因此, 在美国的慈善文化中, 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 自愿、平等都是最核心的原则。

(一) “个人主义”慈善价值观

“个人主义”的慈善价值观是美国人价值观中的重要部分。这种“个人主义”一方面强调社会赋予个体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竞争, 个体享有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和免受政府权力侵害的权利 (常思亮, 2010) 。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方面使美国人崇尚自我创业, 并从个人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进行捐赠, 反对子女坐享其成。另一方面, 美国的富裕阶层大多不愿通过纳税将个人财富交予政府支配, 更多选择建立慈善基金会的方式管理个人财富, 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美国很多著名高校的成立与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主义”慈善价值观的基础上, 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捐资创办的宾州大学;洛克菲勒捐资创办的芝加哥大学等。

(二) “企业公民”慈善理念

“企业公民”是指企业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 将企业的成功与全社会的福利提升紧密相联的理念[3] 。在这样的“企业公民”慈善理念的支配下, 企业对社会的捐赠成为自主行为, 而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持续有效的机制。这种捐赠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权力的缺陷, 促进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现行制度的稳定。美国多年来形成的关注社会共同利益的慈善文化是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稳步发展的基础。在我国, 自古以来, 尊师重教、造福桑梓的历史传承使捐资助学有着一定的传统。但是当我们反思华人财富占世界比重与日俱增的当下, 中国却未能培养出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 中国的慈善文化更多是一种恻隐文化。这主要是与多年形成的财富价值观密切关联的 (孟丽菊, 张大方, 2007) 。我国长期以来小私有制的传统观念使人们更愿意将财富进行代际传承, 将个人价值与个人财富等同, 对公益事业缺乏热情;同时长期以来人们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淡化了个人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因此慈善文化的养成在我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实现捐赠意识从利他到互利的转变, 将“社会公共责任”内化为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准则, 促进捐赠意识和慈善文化的逐步形成。

三、 高校社会捐赠制度之建构路径

(一) 完善高校社会捐赠的税收激励制度

第一, 完善高校社会捐赠的所得税减免制度, 适当提高扣除比例。

高校社会捐赠制度中“首当其冲就是税收制度”[4] 。美国在1917年的税法中就规定了凡是向非营利性机构捐赠基金、款项、设备和不动产等的机构和个人都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优惠;现行美国联邦法律对高校捐赠的收入豁免税收。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 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我国, 所得税的扣除比例显得过低, 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比例在我国普遍薪酬偏低的情况下应当适当提高, 以降低捐赠的税收价格, 提高个人捐赠的积极性;同时企业捐赠作为我国当前高校社会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其扣除比例已从3%上升至12%, 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以鼓励企业的捐赠行为。

第二, 建立实物和无形资产捐赠的税收优惠制度。

在我国, 除货币以外的实物和无形资产的高校社会捐赠很难享受税收优惠, 导致了捐赠范围的受限。就个人而言, 其所捐赠的货币以外的资产应当可以根据同类物品的市场公允价值或者相关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确定其价值, 并以此为依据申请所得税的减免[5] 。就企业而言, 根据我国相关流转税法的规定, 企业进行的实物捐赠一律视同销售行为, 需负担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这对企业的高校社会捐赠起到了相当的抑制作用。对于企业所进行的实物捐赠应当在获得所得税的税前扣除以外给予流转税的减免, 以扩大企业除货币以外的资产捐赠。

第三, 采取递延抵扣制度, 提升捐赠的数额和持续性。

美国所得税法规定, 公益性捐赠超过限额的部分可以向后结转, 最长不超过5年, 结转的捐赠扣除优于当年的捐赠扣除[6] 。我国尚未采取超额捐赠部分允许递延抵扣的制度, 因此应当建立起高校社会捐赠的递延抵扣制度, 允许超额捐赠部分进行跨年的结转, 给予捐赠者充分的激励和制度上的支持, 促进高校社会捐赠规模的有效扩大。

第四, 逐步推进遗产税制度, 形成“倒逼”机制。

在美国, 高额的遗产税使富人们在纳税和捐赠之间进行权衡, 由于捐赠可以提升个人效用并增加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而在多数情况下成为最终决策。在我国, 富裕阶层长期以来缺乏公共责任感和捐赠意识, 因此在我国应当逐步推进遗产税制度, 从规定较高的遗产税边际税率和允许遗产公益捐赠全额扣除两方面形成“倒逼”机制, 促使更多的富人加入到高校社会捐赠中来, 形成长期有效的捐赠机制。

(二) 建立国家财政配比资金制度,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配比资金”的理念在美国、英国等早已得到应用, 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配套资金措施”, 不同用途的捐赠将得到不同比例的配套资金, 并且此配套资金将算在捐赠者个人名下。这种全新的理念和制度的推行不仅强有力地调动了高校社会捐赠的积极性, 广泛吸收大量社会资金捐赠高等教育, 大幅提升了社会捐赠在高校成本分担中的作用, 而且国家财政部门对高校社会捐赠实行一定的资金配比,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高校发展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受教育者个人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其在事业成功后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进行高校社会捐赠, 有效实现了高等教育成本的跨期补偿;而企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直接享有者, 将其所获利润的部分捐赠高等教育, 可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形成高校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财政配比资金制度可保证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的融合,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于2009年10月由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中央财政设立配比资金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接受的捐赠实行奖励补助。该办法将国家财政投入与社会捐赠有机结合, 实现了“配比资金”理念在高校社会捐赠中的应用。今后应将国家财政配比资金制度纳入到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的体系中, 将“配比资金”覆盖更多的高校, 并在国家财力许可的情况下, 逐步提高配比资金对捐赠资金的比例, 适当平衡各地区、各层次高校的发展, 真正实现配比资金的高效率运转。

(三) 强化高校社会捐赠的治理与监督机制

第一, 对高校社会捐赠进行有效治理。

要实现高校社会捐赠的有效治理, 首先应当建立专业化的捐赠基金管理机构。美国的高校普遍设立了捐赠基金的管理机构, 例如校董会或基金理事会, 负责统筹管理捐赠基金, 同时设立学校发展部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 校友会负责日常的筹款工作;此外, 基金管理机构内设投资委员会或委托外部的投资管理公司实现对捐赠基金的投资管理, 实现捐赠资金的增值。在我国, 也有许多高校成立了校董会、教育基金会、发展委员会等专门的管理机构, 但在机构的管理和资金的运营效率方面尚待提高。一方面, 我国高校应当改变管理机构内部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信息传递不通畅的现状, 合理细化机构内部的职能分工, 充分利用校友会所创造的社会资本建立面向全球的募资网络;另一方面还应当改变对捐赠资金投资运营的保守态度, 将捐赠资金合理用于多元化投资,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 我国的捐赠管理机构还应当制定合理的筹资战略, 在实行年度募捐的同时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制定特别募捐计划, 促使捐赠人捐赠习惯的养成, 并有计划为重大项目筹措资金。

第二, 对高校捐赠实施社会多元化监督。

高校社会捐赠事业是一项道德事业, 因此健全的资金监督机制是高校社会捐赠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应当建立起政府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捐赠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网络。政府监督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所进行的监督。在美国, 政府有专门的部门对非营利性组织包括各种基金会进行专门的管理;在我国, 也应该设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对高校社会捐赠行为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 通过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捐赠者的信心。社会公众监督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播向社会公众披露高校社会捐赠的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公开信息, 形成长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保证合理合法使用捐赠财产。捐赠人的监督主要是指捐赠人对其所捐出的财产的使用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管理机构应当向捐赠者提供捐赠基金的取向和使用情况, 提高基金使用的透明度。如果捐赠者发现管理机构有挪用或私自截留资金等行为时, 应当享有撤销捐赠和请求赔偿的权利。

摘要:高校社会捐赠在优化高校治理结构、推进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和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从非正式制度来看, 慈善文化是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的逻辑起点。要建构完善的、正式的高校社会捐赠制度, 主要路径有:完善税收激励制度;建立国家财政配比资金制度;强化高校社会捐赠的治理与监督。

关键词: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税收激励,财政配比,监督

参考文献

[1]罗公利.高校社会捐赠的博弈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5) :17-18.

[2]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3]王鲜萍.解读“企业公民”[J].上海企业, 2004, (4) :24.

[4]陆晓燕, 张万朋.教育捐赠:高等教育融资的重要渠道[J].江苏高教, 2007, (3) .

[5]郭健.社会捐赠及其税收激励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41-144.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 制度粘性

潘成云(1999)提出的战略营销观念认为,战略营销观念区别于市场营销观念之处主要在于,“市场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而战略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十分明确,即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要使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同时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于外部性产生的后果到底要不要承担责任,这又取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主流观点

早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属于企业所有者——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以“经济人”的观点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了,不必承担除此以外的责任。美国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他(1970)提出:“在自由经济体系内,企业的惟一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在游戏规则之内,包括公开与自由竞争,不欺诈诈骗,从事增加利润的各种活动”。这类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惟一尺度。

而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则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保护和增加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波斯特等(2005)把这两种主流观点称为反对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是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于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负外部性后果承担的责任(比如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道德规范期望的责任(比如慈善事业)。两种主流观点的差别在于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概念框架

本文把弗里德曼认为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正式制度下决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正式社会责任;而把正式制度以外,公众和社会组织从道德伦理上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跟制度密切相关。

二、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对制度都有论述。凡勃伦指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生活方式。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卢现祥,2003)。

本文把制度看成一种行为规则。既然制度是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规则,那么企业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就会受到规则的制约。企业是在现有制度的制约条件下活动的,寻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生产危机。所以通过制度来制约企业的行为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卢现祥,2003)。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制度构成的第三个部分是实施机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

2.制度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假定制度安排既定,在实施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正式约束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中的成本函数。如果企业违反了正式约束(比如某项法规),那么它就要为它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罚款)。正式约束中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一定会承担,否则就会损害企业利润。(这里暗含一个假定,正式约束的设计是完美的,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设计约束下,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选择一定是承担正式约束要求的社会责任。)所以正式约束对于企业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约束决定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非正式约束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间接的。虽然不少组织、公众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要求停留在道义劝说的层次,不能形成正式约束,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影响有限。企业不按照非正式约束的要求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比如治理环境污染、捐助慈善事业,先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最后才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如果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公众无法知道企业的行为,再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又是过硬的,最终这种不遵守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小的。

实施机制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很大的,前文我们假设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完善的,当这样的实施机制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正式制度便形同虚设,那正式制度规定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会落到实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为减少成本会不去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实施机制能切实有效地使正式法规产生作用,就意味着,一旦企业不承担规定的社会责任,它就会面临更大的成本。

3.制度决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决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的时候,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正式制度设计是完美的假设前提下,企业一定会承担正式社会责任。而对于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要视其成本收益关系决定是否承担,如果非正式约束不能影响其利润或影响较小,企业会不承担或较少地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如果非正式约束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企业会承担较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

要使企业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仅靠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企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是极其不确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且大多数企业没有主动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的动力。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是相对确定的,只有在正式制度设计不完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企业不承担正式社会责任也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不一致的问题,要通过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变以及正式制度设计的改善来解决。这就涉及到制度变迁的问题。

三、制度粘性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粘性的提出与解释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用正统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来研究制度变迁问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需求主要来自于公众,公众往往期望企业承担比现有制度安排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制度安排供给者主要是政府,政府根据多方因素平衡来决定企业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这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供给与需求是不一致的。本文沿用西方经济学“粘性”的概念,把这种制度安排的这种供求不一致现象称为制度粘性。

诺思认为,从认知和组织制度变迁到启动制度变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滞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卢现祥,2003)。诺思解释了产生制度粘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从制度安排的需求到制度安排的供给的时间差。由于政府与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总是不一致的,政府从了解公众认知、理解公众认识、调整自已的认知到调整制度安排肯定是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便产生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供给时滞,制度安排不能及时根据供求状况进行调整。

即使不存在制度供给的时滞,制度安排在长期内也不一定会按照公众的期望进行调整。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制度供给问题,这里的制度供给类似于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政策的需求者是公众、政策的供给者是政府,公众通过议员向政府反映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由于不同的议员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寻求对自己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结果。比如代表企业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承担较少的社会责任,代表工人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更加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代表农民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的排放等。总之,无法权衡所有的利益集团,政府对于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认知很难与公众的认识一致,因为公众的认知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政府也无法设计一个符合所有公众要求的制度安排。这样,制度安排的供给总是与制度安排的需求不一致的。

产生制度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并相应地建立实施机制是有成本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的风险很大。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规划设计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建立实施机制的费用,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由于这种提供制度变迁的成本很大,而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即使发现了这种供求的不一致,政府往往不会产生制度供给的动力。

2.制度粘性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制度粘性的长期存在意味着非正式制度难以向正式制度转变、现有的正式制度难以改善,因此对企业来说总是存在着正式社会责任和非正式社会责任,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正式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的完善程度,非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企业自身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粘性的存在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同类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企业面对的非正式社会责任都不一样。企业可能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产生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公众普遍期望企业承担一些他们认为必要的社会责任,比如严格控制污染、关心消费者健康等。如果一家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别的企业更好,公众会对该企业产生好感,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收益往往是一种长期收益,需要企业主具备战略的眼光。

参考文献:

[1]潘成云:战略营销管理——原理、方法和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0

[2]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970

[3](美)波斯特.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上半年车间工作总结下一篇:卫生社区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