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沙拉酱产业研究报告(精选9篇)
关于沙拉酱全球市场,具体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本报告的研究涵盖了产品分类、产品应用、发展趋势、产品技术、竞争格局等,还包括全球主要国家、主要地区和主要企业-的产能、产量、成本、价格、毛利、产值、毛利率等详细数据。对于主要企业,详细数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产品、客户、应用、产能、市场地位和联系方式等。本报告还包含对-市场的产能、产量、成本、价格、毛利、产值、毛利率等详细数据的预测。
关于生产基地和技术,本报告的研究涵盖了沙拉酱主要企业的投产时间、基地分布、技术参数、研发动态、技术来源、原材料来源等。
关于产业链分析,本报告的研究涵盖了沙拉酱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下游客户、营销渠道、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建议等,更具体的分析还包括沙拉酱主要应用领域及消费、主要地区及消费、全球主要生产商、经销商、原料供应商、设备提供商及他们的.联系信息、产业链关系分析等。
本报告的研究还包括沙拉酱产品参数、生产工艺、成本结构、以及按地区、技术和应用分类的数据信息等,最后包括案例模式的沙拉酱新项目SWOT分析和投资可行性研究。
总体而言,这是一份专门针对沙拉酱产业的深度研究报告。研究中心采用客观公正的方式对沙拉酱产业的发展走势进行了深度分析阐述,为客户进行竞争分析,发展规划,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本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沙拉酱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人员及营销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 产业概述
1.1 沙拉酱定义
1.1.1 沙拉酱定义
1.1.2 沙拉酱产品参数
1.2 沙拉酱分类
1.3 沙拉酱应用领域
1.4 沙拉酱产业链结构
1.5 沙拉酱产业概述及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1.5.1 沙拉酱产业概述
1.5.2 沙拉酱全球主要地区发展现状
1.6 沙拉酱产业政策分析
1.7 沙拉酱行业新闻动态分析
第二章 沙拉酱生产成本分析
2.1 沙拉酱原材料价格分析
2.2 沙拉酱设备的供应商及价格分析
2.3 劳动力成本分析
2.4 其他成本分析
2.5 生产成本结构分析
2.6 沙拉酱生产工艺分析
2.7 全球2010-20沙拉酱价格、成本及毛利分析
第三章 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厂分析
3.1 全球主要生产商产能及商业投产日期
3.2 全球主要生产商20沙拉酱工厂分布
3.3 全球主要生产商年沙拉酱市场地位和技术来源
3.4 全球主要生产商2014年沙拉酱关键原料来源分析
第四章 沙拉酱产量细分(按地区、产品类别及应用)
4.1 全球主要地区2010-年沙拉酱产量细分
4.2 全球2010-2015年沙拉酱主要产品类别产量
4.3 全球2010-2015年沙拉酱主要应用领域产量
4.4 全球沙拉酱主要生产商2015年价格分析
4.5 美国2010-2015年沙拉酱产能、产量、价格、成本及产值分析
4.6 欧盟2010-2015年沙拉酱产能、产量、价格、成本及产值分析
4.7 日本2010-2015年沙拉酱产能、产量、价格、成本及产值分析
4.8 中国2010-2015年沙拉酱产能、产量、价格、成本及产值分析
第五章 沙拉酱消费量及消费额的地区分析
5.1 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沙拉酱消费量分析
5.2 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沙拉酱消费额分析
5.3 全球主要地区2010-2015年消费价格分析
第六章 沙拉酱2010-2015年产供销需市场现状和分析
6.1 2010-2015年沙拉酱产能及产量统计
6.2 沙拉酱2010-2015年产量及市场份额
6.3 沙拉酱2010-2015年销量综述
6.4 沙拉酱2010-2015年供应量、销量及缺口量
6.5 中国2010-2015年沙拉酱进口量、出口量及消费量
6.6 沙拉酱2010-2015年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七章 沙拉酱核心企业研究
7.1 Hellmann’s
7.1.1 企业介绍
7.1.2 产品图片与参数
7.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1.4 联系信息
7.2 卡夫亨氏
7.2.1 企业介绍
7.2.2 产品图片与参数
7.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2.4 联系信息
7.3 Frenchs Classic Mustard
7.3.1 企业介绍
7.3.2 产品图片与参数
7.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3.4 联系信息
7.4 Tostitos Salsa?
7.4.1 企业介绍
7.4.2 产品图片与参数
7.4.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4.4 联系信息
7.5 Best Foods Mayonnaise
7.5.1 企业介绍
7.5.2 产品图片与参数
7.5.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及毛利率分析
7.5.4 联系信息
第八章 沙拉酱价格和毛利率分析
8.1 价格、供应及消费分析
8.1.1 价格分析
8.1.2 供应分析
8.2 毛利率分析
8.3 全球各地区价格对比
8.4 沙拉酱不同种类产品价格分析
8.5 不同价格水平沙拉酱市场份额分析
8.6 不同应用领域沙拉酱毛利率分析
第九章 沙拉酱营销渠道分析
9.1 沙拉酱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9.2 贸易商和分销商及其联系信息
9.3 出厂价、渠道价和终端价分析
9.4 各地区沙拉酱进口、出口和贸易
第十章 沙拉酱行业2016-20发展预测
10.1 沙拉酱2016-年产能及产量预测
10.2 沙拉酱2016-2021年产量及市场份额
10.3 沙拉酱2016-2021年销量综述
10.4 沙拉酱2016-2021年供应量、销量及缺口量
10.5 沙拉酱2016-2021年进口量、出口量及消费量
10.6 沙拉酱2016-2021年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十一章 沙拉酱供应链分析
11.1 沙拉酱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和联系方式
11.2 沙拉酱生产设备供应商及联系方式
11.3 沙拉酱主要供应商和联系方式
11.4 沙拉酱主要客户联系方式
11.5 沙拉酱供应链条关系分析
第十二章 沙拉酱新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2.1 沙拉酱新项目SWOT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 我国产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威胁和产业安全风险。由此, 我国产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开放的经济政策;但是, 逐步开放的经济条件, 使得国外产业对国内产业的威胁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压力, 而与之相应的产业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 一国产业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 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国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竞争力, 是一国产业综合素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集中反映。当今, 产业全球化成为全球产业的主体趋势, 其主要特征是全球生产网络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 的出现。生产的“片断化” (Fragmentation) 使生产链呈现全球分布的特点, “工序贸易” (Tasks Trading) 开始盛行, “离岸外包”成为跨国生产的主要契约形式。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使得产业不确定性日益扩大, 产业安全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这其中包括FDI带来了民族产业孱弱问题、产业空心化更加容易的出现、国内价值链 (产业链) 的安全以及国家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上持久“嵌入”的安全等新的问题。所以, 在全球生产网络这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现实背景下研究我国新时期的产业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
将从国际竞争力、产业组织安全、产业贸易安全及金融产业安全几个方面系统阐释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对我国现实产业安全形成的威胁。
1. 徘徊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产业国际竞争力孱弱。
(1) 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低, 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我国产业生产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产业发展很快, 但总体而言, 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 劳动密集度高, 技术含量较低, 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 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 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 国内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从图1可以看到, 我国进口产品技术高度指数明显高于出口产品技术高度指数, 而且二者差距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说明, 我国的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工序。
(2) 总体产业实力弱化, 国际竞争力不强。虽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我国产业总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些高端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 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总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下 (如表1所示) 。
2. 国外企业并购盛行, 国内产业组织安全受到威胁。
进入2000年之后, 特别是近两年来, 以跨国并购的形式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数量逐渐增多。从图2可以看到, 2003年以后,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形式结构中, 跨国并购的比例逐步提升, 2007年已经达到了20%左右, 跨国并购成为我国外资的主要形式。而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跨国并购在外资结构中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更多的国外公司将会以这种形式实现对中国的投资行为。
3. 国际贸易“贫困化”趋势严峻, 贸易摩擦开始上升。
(1) 贸易价格条件下降, 国际贸易质量低下。1997年到2007年,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迅速提升,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开始上升, 而初级产品的比例逐步减少。如图3所示, 1997年我国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的占比为85.57%, 初级产品的比例为14.43%;而到了2007年, 工业制成品的占比达到了96.85%, 而初级产品占比则锐减到了3.15%。与此同时, 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占比在过去近10年时间中飞速扩张, 从1997年的33.96%增加到了2007年的58.43%, 增长幅度达到了72%。然而, 如图3所描述, 我国的贸易价格条件指数在过去10年里持续下降, 从1997年的100 (本文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以1997年为基期) 下降到了2007年的73.01, 下降幅度近30%。
(2) 出口附加值较低, 贸易利得不高。近年来,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走高。但是, 由于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位于低端部位, 生产工序价值国内留存较少, 贸易附加值比例处于“锁定”的尴尬境地。如图4所示, 1997年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剧扩张, 而且扩张的加速度“与年俱增”。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倍扩张, 2007年我国跃居成为世界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 我国贸易附加值在此期间却变化不大。
(3) 贸易摩擦逐年增加, “中国制造”遭遇阻力。入世后,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迅速提升, 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世界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加剧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摩擦。1995年以前, 有反倾销法的经济体只有19个, 2006年则有120多个, 11年间发起了2840件反倾销调查案件;同时, 在“入世”之后, 我国每年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甚至成倍增加 (参见图5) 。由于贸易摩擦的升级, 我国产业贸易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产业贸易安全形势日渐严峻。
4. 国外金融资本积极渗透, 国内金融安全受到挑战。
(1) 国际资本流入迅速, 金融体系受到冲击。近年来, 我国热钱流入量逐年增加 (见表2) ) 。过度热钱流入将摧毁我国现有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加大国家控制金融市场的难度, 给我国金融产业安全造成冲击, 甚至导致毁灭性的金融危机。
(2) 国外金融机构开始进入, 国内金融企业受到挑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7年6月末, 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已达1330亿美元。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增长迅速。截至2007年6月底, 在华外资银行总分支机构达364家, 其经营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 到2007年底, 我国有32家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而我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都引进了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国外净资产持续增加。
三、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应对战略
1. 有效嵌入全球生产网络, 提升国内产业链的位置。
首先, 要完善国内市场机制, 促进国内价值链生成。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当的保护, 积极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 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次, 要加强企业国际化意识, 积极切入全球价值链。最后, 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
2. 加强外资相关立法, 规制外资并购行为。
首先, 要尽快完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健全我国的竞争法体系。其次, 要对外资进入方式和深度作出明确的界定, 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商业利益。再次, 要健全资产评估制度, 强化并购交易管理。应尽快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资产评估制度, 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督和管理。最后, 要加大对自主创新和国有品牌的产权保护, 引导其向国际化发展。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政府要在保护、推动品牌国际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提升对外贸易整体质量。
首先, 要转变传统贸易发展理念, 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矛盾。其次, 要调整总体贸易战略,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再次, 要抓住服务外包机遇,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同时, 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后, 要建立对外贸易协调机制, 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4. 加强金融监管和谨慎金融开放, 防止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冲击。
首先, 要加强对“热钱”的监测和管理, 避免游资撤离引起的金融动荡。要摸清家底, 加强分析和监测, 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抓住重点, 协同配合, 从严执法,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热钱的投机和违法成本: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进外汇管理政策。其次, 要加快实施国内金融产业改革, 积极应对国外金融机构竞争。
四、简要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 我国产业安全受到了极大挑战。锁定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事实导致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缺失;外国厂商并购行为盛行给我国产业组织安全造成威胁;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频繁危及我国产业贸易安全;而金融全球化浪潮给我国脆弱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危害。
面对诸多的产业安全问题, 我国的态度不应该是“保守”和“保护”, 而应该是在进一步开放的前提下, 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实力, 增强国内厂商的自生能力, 在全球价值链竞争体系中占得机遇。虽然这些举措是国家的战略政策, 需要国家积极引导, 但是它们必须通过市场方式和手段实现。以市场机制为手段, 以战略政策为基准, 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组织安全、产业贸易安全及金融产业安全为基本维度的我国产业安全维护体系的建立实为紧迫, 必须在经济调整中快速开展, 以保证我国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摘要:随着生产全球化盛行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 产业安全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从国际竞争力、产业组织安全、产业贸易安全及金融产业安全几个层面, 系统剖析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新的贸易分工对我国产业安全提出的新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应对战略。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产业安全,应对战略
参考文献
l.纪宝成, 刘元春.对我国产业安全若干问题的看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9)
[2].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 (3)
[3].何维达.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中国工业经济, 2002 (2)
[4].Ernst, Dieter and Kim, Linsu.“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 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Research Policy, 2002, 31 (8-9) , pp.1417-1429
[5].Grossman Gene M.and Esteban Rossi-Hansberg.“Trading Tasks:A Simple Model Of Offshoring”NBER Working Paper No.12721, 2006 (August)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值分解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分工已由原来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逐渐转向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也被广泛采用。全球价值链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消费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它将重点聚焦于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环节,而这些环节又由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创造。这种全球化的生产模式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当今国际分工现状。
在全球价值链下,一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研究中,产业结构升级方式一般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变,或者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而许南和李建军(2012)指出,在全球价值链下,由于不同价值链中既包含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也包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因此,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结构升级应既包括由低梯度产业向高梯度产业转变的价值链升级,也包括由非核心价值元向核心价值元转变的价值元升级。
在以往研究中,由于缺乏相关数据,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描述阶段。而近年来,以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全球贸易分析数据库(GTAP)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数据的不断完善,为从实证角度准确度量和描述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各国国际分工格局提供了便利。Johnson和Noguera(2012)运用GTAP数据库测算了各国总体和双边贸易中增加值贸易的比重并对增加值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进行了分解。Koopman、Wang和Wei(2014)则基于以往文献对增加值出口的分析和测量,提出了一个分解一国出口的总框架,构建了出口总额与增加值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于附加值贸易框架,Timmer等(2013)以价值链为研究单位,对各国各行业在不同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进行了测量,并提出了衡量一国竞争力的新指标。在国内研究中,罗长远和张军(2014)运用全球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五年数据对我国出口本地附加值行了测算与分解;袁志刚和饶璨(2014)运用WIOD测算了我国和国外生产服务业对我国各产业的投入变化,全面考察了国内外最终需求变化和技术变化对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影响。
相比而言,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借鉴Timmer等(2013)的研究视角以及许南和李建军(2012)对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的界定,基于WIOD,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不同:第一,以行业价值链为研究单位,从价值链升级和价值元升级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结构升级现状;第二,通过对各行业价值链中我国增加值变化的分解,厘清了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对增加值变化的影响。
二、 理论模型
假设世界上有N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I个行业,每个行业生产一种最终产品,并定义一条价值链为一国完成一种最终产品生产所需各国投入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根据最终产品所属行业及最终生产国的不同,可以得到N×I条价值链。设A为投入产出表中的系数矩阵;F为最终需求矩阵;Y为产出矩阵。根据投入产出表可得:
Y=AY+F=(I-A)-1F=LF
其中,LNI×NI为里昂惕夫逆矩阵。设FD和VA均为NI×NI维对角阵,对角线元素fdn,i和van,i分别代表世界对第n国第i个行业的最终需求和第n国第i个行业的单位产出增加值。则各国分行业的增加值可表示为:
TOT=VA×L×FD
=va1,1l11,12fd1,1 va1,1l11,12fd1,2 L va1,1l11,N1fdN,1va1,2l12,11fd1,1 va1,2l12,12fd1,2 L va1,2l12,N1fdN,1 M M L MvaN,1lN1,11fd1,1 vaN,1lN1,12fd1,2 L vaN,1lN1,N1fdN,1■
其中n,n′∈(1,2,…,N),i,i′∈(1,2,…,I),van,ilni,n′i′fdn′,i′为n′i′所在价值链中,第n国第i个行业的增加值。
对不同国家相同行业进行加总,可得在i′行业价值链中,n国增加值占该价值链总增加值的比重:
VAS_TOT_n=■
三、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根据WIOD中提供的投入产出表(WIOTs),以全球价值链为研究视角,从价值元和价值链两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讨论。WIOTs搜集了1995年~2011年各年的世界投出产出数据,每年的投入产出表都涵盖了41个经济体,其中包括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每个经济体按照生产行为产品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s by Activity)划分为35个行业,包括14个制造业部门和17个服务业部门。根据最终产品生产国和所在行业对价值链进行细分,则可得到1 435条价值链。
1. 我国产业结构的价值元升级。当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阶段时,一国最终产品的国别属性也已经被逐渐弱化,因此,本文从行业角度出发,将不同国家的价值链按行业进行聚集,计算全球行业价值链中,中国增加值份额及变化趋势,也即从价值元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中,我国增加值份额在1995年~2001年和2006年~2011年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2年~2005年间有所下降。2002年~2005世界需求的显著增长与我国增加值贡献的略微上升造成了这两个行业在此期间增加值份额的下降。在世界对农林牧渔业的最终消费中,有约1/6的增加值来自中国,这也反映了我国是农业大国的事实。在采矿业中,我国增加值份额在1995年~2011年间变化波动较大,但平均保持在3.5%左右。总体而言,我国在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以及采矿业总需求中的增加值份额仍然较小。
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价值链中,我国增加值份额在1995年~2011年间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分别由1995年的4.18%、4.18%、1.17%上升到2011年的16.73%、21.22%和6.50%。在这三个行业中,我国增加值的增长率均超过世界需求的增长率,我国在这些行业最终消费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综合而言,近年来我国在各行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各价值链中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元升级。由于行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生产环节的附加值不同,我国附加值的增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在各价值链中逐渐由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至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即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生产开始向价值链两端扩展,生产范围扩大,即价值链延伸。
为具体衡量各行业价值链中,由价值元升级所带来的我国增加值变化,本文从增加值绝对量角度出发,对我国增加值变化进行分解。这部分增加值的增长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当生产结构保持不变时,由世界总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我国增加值的增长,即总需求效应;第二,当世界总需求不变时,由于我国生产结构的改变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价值元升级等,即生产结构效应。因此,可将我国增加值变化作(1)式分解:
CVAy-CVAbase=VAyFy-VAbaseFbase=VAbase(Fy-Fbase)+(VAy-VAbase)Fy(1)
其中,y表示年份,base表示基年,CVA表示一个产业价值链中中国的价值增值,VA表示单位最终需求的增加值,F代表最终需求量。式(1)中右边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表示总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
根据1995年~2011年间我国在各行业价值链中增加值的变化,将其分为三个时间段:1995年~2000年间,我国在各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基本保持平稳,年均增长2.36%~7.81%,仅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和服务业两个行业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8.97%和13.39%,虽然在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价值链中,我国增加值年均增长较快,但增加值的绝对值仍然较小;2000年~2005年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在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开始快速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1.34%、11.57%和12.56%;2005年后,我国在各行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进一步增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1%,其中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52%、18.82%和22.42%。本文分别以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为基年,对三个不同时间段我国增加值进行分解,结果如表2所示。
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增加值的增长有约90%来自世界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增加,需求效应远大于生产结构效应。在不同行业价值链中,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绝大多数为正,仅在2000年~2005年间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价值链中的生产结构效应为负,这表明在保持最终需求不变时,我国在这两个行业价值链中的单位需求增加值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在该价值链中的地位下降,我国从高附加值环节转变为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也可能是我国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了其他国家。
从生产结构效应来看,我国增加值变化率在三个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U型变化趋势。其中,在服务业价值链中,分解结果较为稳定,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分别约占90%和10%,而制造业的价值分解结果变动最为明显,生产结构效应由1995年~2000年间的24.01%下降到2000年~2005年间的0.84%,之后又恢复到2005年~2011年间的17.18%。这表明,我国在2000年~2005年间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增长基本依靠世界对制造业最终产品的需求拉动。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更多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由于中国存在大量低端剩余劳动力,世界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提高了单位最终产品中中国的增加值,但是由于低端制造业的附加值较低,因此,虽然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结构效应表现为正,但数值较小。与2000年~2005年相比,我国各行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在2005年~2011年间均有所提升,其中,服务业和建筑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均超过1995年~2000年。生产结构效应的提升也表明我国近年来价值元升级明显。
2. 我国产业结构的价值链升级。将我国总增加值按不同价值链进行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这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我国生产的最终导向。
我国增加值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38.35%下降到2002年的32.20%,之后又略有上升,但从2007年开始又恢复下降趋势,到2011年仅占总增加值的32.34%,与2002年份额相当。2002年~2006年间的上升可能是由于我国加入WTO后,更多地参与全球制造业生产,而2007年之后的下降则可能表明我国在努力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服务业大国,我国更加偏向于服务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在服务业价值链中,我国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份额从1995年的27.73%上升到2003年的37.17%,达到历年最大值。2003年后,该比例略微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平稳,到2011年,我国增加值中有超过1/3来自于服务业价值链,占各价值链中最大份额。相比而言,服务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从1999年开始超过制造业值链中的增加值,我国逐渐由制造业价值链为主导向服务业价值链为主导转变。
此外,在我国总增加值中,生产采矿业、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最终产品的增加值始终较小,投入建筑业最终产品中的增加值比例不断上升,而投入农林牧渔业中增加值比例则不断减少,这也表明我国开始由农林牧渔业价值链向建筑业、服务业价值链转变。
四、 结论
本文运用1995年~2011年WIOTs对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增加值份额进行了度量,并将我国增加值绝对额按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进行了分解。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产业结构价值元和价值链升级明显。从价值元升级角度而言,我国在各行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源于我国价值链环节的提升或我国在价值链范围上的延伸。我国增加值绝对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世界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效应,生产结构效应相对较小,且在不同时间段变化较为明显。从价值链升级角度而言,我国逐渐由农林牧渔业价值链、制造业价值链向服务业价值链转变。
虽然现阶段我国仍处在各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但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价值链和价值元方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应继续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我国高技能劳动者比例,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价值元升级;同时,在各行业价值链之间,我国应继续推动由农业、制造业等价值链向服务业价值链的转变,加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价值链升级。
参考文献:
[1] 罗长远,张军.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
[2] 许南,李建军.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管理世界,2012,(1).
[3] 袁志刚,饶璨.全球化与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4,(3).
[4] Johnson,R.C.G.Noguera.Accounting for Int- 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6(2).
[5] Koopman,R.,Z.Wang,S.Wei.Tracing Value-Ad- 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7)。
作者简介:张若雪(1989-),女,汉族,湖北省随州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国际投资。
全球之下的产业升级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其价值活动均可粗略地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性服务活动两大类).
作 者:隆国强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刊 名:金融经济(市场版) 英文刊名:FINANCE &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所以低碳经济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而半导体照明因其可靠性高、功耗低、寿命长、污染少、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被世界公认为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制定并实施各自的半导体照明计划,力争抢占这一技术的制高点。我国也于2003年开始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逐步建设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中国政府更是颁布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组织申报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LED产业。另悉,工信部也在加紧编制“十二五”LED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政府助力之下,LED产业更是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据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LED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
2003年6月,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建设部、中科院、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被列入中长期规划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2006年7月,建设部公布的《“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强调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绿色照明--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以及住宅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等”列为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之一。
2006年10月,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2007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国税总局等部委开始起草《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受业界普遍关注的“半导体新政”.起草中的半导体产业扶持新政策包含“五免五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发减税(采取信贷和减税并用的方式),以及半导体固定资本设备免税以及对集成电路设计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等内容。
2007年4月,为扶持LED和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壮大,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10年)》,是中国首个出台此类政策的省,福建省也相继启动LED和光伏电子测试平台、LED和光伏应用产品设计平台等多个LED和光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时,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部分节能效果、性能等达到要求的产品,实行强制采购。
2007年8月,建设部明令要求,各城市不得再在城区主干道大范围使用多光源装饰性庭园灯,景观照明严禁使用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美耐灯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
2007年9月10日,建设部公布《“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根据“规划”我国将在今后五年内大力推广城市绿色照明,以2005年底为基数,年城市照明节电目标5%,到2010年,城市照明中高效节能灯具的应用率将达85%以上。
2007年11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规定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2007年11月26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26日召开的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年中央财政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
2007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号在中欧工商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2008年1月10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02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分经批下达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任务,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中标企业落实推广任务,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可节电29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万吨。
2008年4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会议,国家财政补贴节能灯工作正式开展。几近一年,中国几大城市的办公照明场所节能灯推广计划进展平稳,城市及乡村家用LED照明正在稳步进展中。
2008年10月,中国启动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单位应当将节能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并严格监控能源消耗状况。同时,也公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正因为这两项法规的实行,提供地方政府采购LED等相关节能产品的法源依据,2009年各级政府单位将会陆续落实各项节能政策,并且大量采购相关节能产品,预计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应会继奥运之后,掀起LED另一波需求高峰。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以4万亿元资金力撬国内需求。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令LED照明企业纷纷瞄准了这场难得的发展契机。
2008年11月25日,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交通运输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力争达到1万亿。投资方向不仅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同时也将包括沿海港口、内河港口航道以及交通运输枢纽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在这1万亿的投资总额中,预计高速公路的投资将达到4000亿-5000亿元,农村公路将达到2000亿元,在交通运输部投资带动下,LED照明企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2008年12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授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今年,在科技促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科技部已经提出并开始实施一些具体措施。如节能减排,科技部推出了”十城千辆“和”十城万盏“示范计划,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和LED(半导体照明)节能路灯的应用;又如钢铁、化工、电力等领域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等,都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创新支持的办法,更多地从新技术的试验应用等方面,寻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采取后补助和后奖励的办法来支持实验区的创新实践。”
2008年12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发展改革委已启动《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编制工作,节能工作进一步落实。
2008年底,我国LED照明国家标准制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委员会有12项关于LED照明的标准通过了基本的审定,工信部LED照明标准工作组有7项LED标准通过基本的审定,假如进展顺利,这些标准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审核批准后,有望在2009年颁布实施。
2009年1月轻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草案提交提出,未来三年,轻工业振兴将以食品、家电、造纸、塑料、皮革、五金、电池、照明电器、洗涤、轻工装备等行业为振兴重点,兼顾
其他行业的重点品牌企业。照明电器作为振兴重点,再次吸引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点燃LED照明行业的希望。
2009年2月6日,深圳市长许宗衡主持召开市政府四届一二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深圳市推广高效节能LED照明产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深圳市LED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关于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光明LED产业聚集园区规划研究及相关实施建议》、《LED国际交易采购中心筹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支持LED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全面扶持LED产业发展。
2009年4月28日,科学技术部在“关于同意开展”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的复函”中正式发布在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保定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南昌市、山东省潍坊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东莞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绵阳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等21个城市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十城万盏”)试点工作。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将鼓励国产装备,建立国产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关键设备国产化,并明确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六年计划”。此外,此外,《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还明确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七大政策措施,包括统筹规划,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加大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实施促进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等。
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半导体照明位列其中。半导体照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机会,但同时半导体照明也开始面临全球性的挑战。
2010年发改委9月10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申报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082号),三部门将组织一批半导体(LED)照明产品应用示范项目(路灯、隧道灯、反射灯和筒灯)。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共同委托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对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产品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本次招标将选择一批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并确定供货价格。入围企业将作为示范工程项目和国家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的备选企业。
其它国家LED产业政策:
1日本的“21世纪照明计划”
日本率先开始实施半导体照明计划。早在1998年,由通产省资助、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和金属研究开发中心(JRCM)负责执行的”21世纪照明计划”正式启动,参与机构包括4所大学、13家公司和1个协会。整个计划的财政预算为60亿日元,1998—2002年是投入50亿日元的第一期目标。该计划关注的核心在于高质量材料的生长、高功率管芯的制备和高效率白光荧光粉的获得等,开展研究的项目包括氮化镓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机理的基础研究、改进用于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生长的方法、研究用于同质外延生长的大面积衬底、开发由紫外发光二极管激励产生白光的荧光粉,并生产出使用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的光源。日本已完成该计划的第一期目标,目前正实施第二期计划,目标是到2010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达到120流明/瓦(lm/W)。
2美国的“下一代照明计划”
作为美国半导体照明的主要推进部门,美国能源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支持半导体照明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他们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研究计划,即“下一代照明
计划”(NGLl),总共将投资5亿美元支持计划的实施。该计划已被列入美国“能源法案”,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光电产业发展协会(OIDA)负责执行,共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和大学参加。重点研究方向是:发光二极管成本的降低和转换效率的提升、氮化镓(GaN)材料的固体物理学问题、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相关工艺、低缺陷密度衬底和器件结构的优化等。
随后,由美国能源部负责制定了《固态照明研究与发展计划》,该计划为半导体照明确定了无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两个方向,已进行了多次修订。计划关于半导体照明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商业化支持、标准开发以及产业合作等方面。其中基础研究都是美国能源部承担的任务所需要的项目,主要涉及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基础问题。核心技术研究主要由学术机构、国家实验室和科研院所负责,侧重于技术的应用研究,特别要求满足器件性能和成本目标。产品开发主要是由企业负责,他们系统地利用已研究的基础或应用知识,开发或改进商用原材料、器件或光源,开发活动围绕市场应用所关注的产品价格、质量和性能参数进行。最近一次修订的计划已经将技术发展的时间表更新为:到2010年、2012年和2015年,无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目标分别达到129流明/瓦、151流明/瓦和184流明/瓦,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目标分别达到65流明/瓦、100流明/瓦和189流明/瓦。
美国能源部还于2007年4月发布了《固态照明商业化支持五年计划》草案,它为产品的商业化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其目的是加速半导体照明的商业化进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战略措施包括:“能源之星”计划、“明日照明”设计竞赛、商用产品检验计划、技术信息的开发与传播、标准和测试程序的开发等。商业化支持计划的目标是:提升高效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制造水平,到2012年,美国市场能够推出的商用暖白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至少达到105流明/瓦的发光效率,对于商用冷白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至少达到135流明/瓦的发光效率;加快基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照明光源市场开发,到2012年满足“能源之星”要求的光源每年能够销售500万只;逐步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光源,到2012年实现每年至少节约电能19太瓦时(TWh)。
3欧盟的半导体照明计划
欧盟于2000年7月实施了“彩虹计划”,以推广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应用。该计划由欧盟设立的执行研究总署(ECCR)负责组织,委托6个大公司、2所大学执行,研究内容之一是发展氮化镓基照明光源,“彩虹计划”于2003年7月结束,该计划推动了欧洲高亮度户外照明市场的增长。
2004年10月,欧盟正式启动了“用于信息通讯技术与照明设备。的高亮度有机发光二极管”项目(OLLA),该项目的经费大约为2000万欧元,由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中的信息社会计划(IST)提供。项目由来自8个欧盟成员国的6所大学、8个研究所和10个公司共同完成,将会持续到2008年7月,目标是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最终达到50流明/瓦。该项目对美国的“下一代照明计划”和日本的“21世纪照明计划”都是一个补充。
4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照明计划
关键词:服务外包,金融危机,发展策略
一、引言
2009年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这些示范城市将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 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对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保稳定、重民生、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及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
(一) 服务外包的界定
所谓服务外包 (Service Outsourcing) 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分包给其它企业承担, 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实质就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 即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等目的。
(二)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
1.服务外包产业以信息产业和软件业为基础。
从服务外包业务的内容来看, 无论是信息技术外包还是业务流程外包都是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 也就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以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为支撑的。
2.服务外包产业是一种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外包可以看作通过外包这一特定的交易方式实现的特殊国际服务贸易。由于我国近年来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 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成本低廉等, 使得我国将成为重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区之一。据中国软件协会统计, 由于我国迅速发展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出口迅速增长, 由2001年的7.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0.6亿美元 (见表1) , 增长了近7.4倍, 折射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中国软件协会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影响分析
(一) 消极影响
1.全球性服务外包总体需求萎缩
海外客户缩减全球性服务外包需求。全球性服务外包产业属于外向型经济, 其发展的基础是发达国家对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金融风暴影响的不仅是美国的金融行业, 它已经危及到全球各国的实体企业。在外部环境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的前提下, 企业要度过危机,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众多企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缩减成本, 服务外包投资也难以幸免。计划在短期内实施的服务外包项目, 将面临或者延期, 或者终止的决定。
2.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投资幅度下降
受企业业务规模和成长速度放缓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表示将收缩投资扩张计划。部分服务外包企业利润无增长, 中小服务外包企业, 特别是小企业, 部分业务属于暂停阶段。跨国企业受其境外业务影响, 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 表现为利润的损失与降低。在利润降低的情况下, 只能收缩投资幅度。
(二) 积极影响
1.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离岸外包份额增加
中国将成为海外发包商未来商业战略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中国离岸服务商在技术、流程、管理、资金等方面日臻成熟, 与海外客户形成紧密的联盟伙伴关系。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成为跨国企业的避风港和收入引擎, 将促使海外客户给予中国离岸服务商更多发展空间, 从而实现更加长期的战略合作。
经济因素推动核心竞争力实现外包。基于对企业核心技术的保护, 海外发包方在外包业务的选择上较为慎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成本缩减成为发包企业的首要任务, 将促使其重新界定其外包范围, 升级与海外服务商的合作, 将特定功能性研发外包拓展到架构体系设计外包。这将为中国承接价值链高端业务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
2.金融危机增加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金融危机以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边却是跨国企业想转移非核心业务到中国时急需人才, 我们希望两头能连接上。”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服务外包为两者搭建了绝佳的桥梁。
截至2009年6月, 全国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为主的企业超过6600家, 从业人员超过121万人, 其中大学毕业生占81.3%。2009年上半年,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2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2.5%, 新增就业29.7万人。 (见图1)
按照商务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划, 我国将于今后5年内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 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 加强企业间合作以促进国际市场开拓
应对危机的最好策略就是企业群体的广泛合作, 因此, 产业联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产业联盟的合作机制为联盟企业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 合作发展的主题也转变为合作生存的共识。危机面前联合起来, 群体化定制产品和服务。危机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银根紧缩势必导致大客户缩减在新项目上的投入, 保持核心团队及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外包企业必须慎重处理的生存课题。软件外包市场依然具备足够的活力, 这是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所在, 可以说, 生存下来的企业, 必将大幅提升本地外包行业的整体交付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改善外包地区的整体环境
加强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高级人才缺乏, 有实力的企业可借海外企业的裁员契机。廉价、快速获得海外高端人才, 尤其是懂技术、外语好、又熟悉海外市场的海归人员。提高认识, 解决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意识淡薄的问题。充分认识服务外包是一种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出口方式, 有利于增加新的发展机会。
(三) 明确市场定位, 国内外市场并行发展
以东亚市场和欧美市场为重点市场。充分发挥中国的区位优势, 有效规避中国在英语语言和文化上的相对弱势, 加强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市场的开拓力度;并抓住业务流程外包迅速发展的机遇, 开拓欧美的业务流程外包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很快, 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24%。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率仅为10%, 与发达国家60%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空间。虽然中国4万亿投资中有些项目未直接投给软件业, 但水利、铁路、民航等众多基础项目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市场。
五、结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展望
近年来,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 不仅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且深化了国际分工和合作, 扩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在全球金融危机下, 服务外包业成为优化对外经济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未来5-10年全球的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即便遭遇金融危机, 今年ITO业务总量仍将达到4322亿美元, BPO达到1370亿美元。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 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服务贸易将会成为全球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来说, 如果能够抓住当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机遇期, 短期来说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缓解就业压力;长期来说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快速增长点, 并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艳, 常永胜.服务外包:近期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 2009 (1) .
[2]吴国新, 高长春.服务外包理论演进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研究, 2008 (2) .
[3]王贻志.发展BPO产业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2009 (4) .
[4]贺丹.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D].天津财经大学, 2008.
[5]易艳萍.跨国公司业务外包对我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王文.论国际服务外包业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杜英杰.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孟文静.国际服务外包与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福布斯》杂志指出,今年5月法国巴黎的现代艺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遭窃,毕加索(Picasso)和马蒂斯(Matisse)的5幅总价值达1.25亿美元的作品被盗,举世震惊。但这个数目与每年黑市中非法交易的金额相比,恐怕只能算作零头。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法产业都是利用规章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发展起来的,这些产业还会利用国际网络和技术进行犯罪。全球化带来的这一恶果在为某些人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不利于政治稳定的隐患。目前,我们只能粗略估计这些产业的实际规模,但其波及范围之广和影响之恶劣则无可否认。
1.毒品
规模:约3000亿美元
毒品生产、走私和交易是世界头号非法贸易。尽管世界各国政府都大力打击非法毒品交易,但可卡因、大麻、海洛因和其他毒品仍屡禁不绝。毒品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和政治问题,为塔利班等恐怖组织和贩毒团伙提供了大量资金,使其能够威胁阿富汗和墨西哥等国家的稳定。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估计,全球毒品贸易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
2.假冒、盗版
规模:约2500亿美元
世界充斥着各种仿冒产品,从百事可乐到音乐版权,再到高科技产品,如药品和电脑芯片,从书籍到电子游戏,无不遭到威胁。世界海关组织(WCO)估计,假冒产品占据全球总商品贸易额的5%至7%。经合组织(OECD)则估计,2009年国际贸易中假冒和盗版货物超过2500亿美元,占总贸易额的2%。
3.武器走私
规模:难以估计
武器走私的规模难以估计,合法和非法的界限也不是那么分明。尽管如此,非法武器交易助长了内战和恐怖主义,可能出现的核武器走私尤其令人担忧。中非地区充斥着非法武器交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和平安定,而从美国走私到墨西哥的武器也加剧了当地的犯罪活动。
4.香烟走私
规模:约300亿美元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估计,每年有6000亿支香烟被走私到世界各地,该犯罪产业规模达300亿美元。香烟是合法产品中走私规模最大的。之所以香烟走私如此泛滥,是因为各国为了抑制香烟过度流行而征收高额税收,这必然导致“灰色”市场的出现。
5.货物盗窃
规模:约300亿美元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估计,每年失窃的货物价值达300亿美元,其中包括一切可由卡车或飞机运输的货物——成衣、冻虾、电脑芯片甚至厕纸。此类盗窃通常以非暴力形式进行,针对运输中的货物,其中一些手法高明,往往对目标进行长时间跟踪监视。国际货物监管公司(FreightWatch International)估计,美国、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和英国是全球货物失窃风险最高的国家。
6.人口贩卖
规模:约280亿美元
国际刑警组织称人口贩卖和非法移民产业规模达到每年280亿美元。这一犯罪产业令人发指,往往与现代奴隶制、性剥削甚至活体器官采摘相关,摧残受害人的生命健康,喂饱贪婪的犯罪集团。受害人往往被诱骗或强迫成为妓女或劳工。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埃兹罗(Joy Ngozi Ezeilo)指出,人口贩卖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犯罪活动之一。
7.石油盗窃
规模:数十亿美元
壳牌公司去年估计,每天有10万桶石油被走私出尼日利亚,年价值达16亿美元。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则估计该国每年损失7亿美元石油,犯罪分子通常针对石油管道下手。索马里和马六甲海盗也往往瞄准油轮,劫持后索取赎金。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类海盗袭击每年造成10亿至160亿美元损失。
8.艺术品盗窃
规模:约60亿美元
5月,巴黎现代艺术馆失窃的毕加索和马蒂斯5幅画作价值1.25亿美元,显示艺术品盗窃仍是一门大生意。FBI估计每年失窃的艺术品价值60亿美元。犯罪分子盗窃价格高昂的艺术品后往往索取赎金,而不那么知名的艺术品则直接出售。许多画廊的安保工作并不完善,窃贼得手不难,难点在于事后如何出手。瑞士服务员斯特凡·布赖特韦泽(Stephane Breitwieser)十年间在6个国家的博物馆轻松盗窃了239件艺术品。
9.野生动物盗猎
规模:约50亿美元
仇恨新产品重创世界
北非和中东已经处于仇恨情绪的统治下:民众伤亡无数、宗教信仰颇受打击。剩下的只有烧焦的使馆,和失去理性的主要媒体的言论。过去几天内狂热的行动,看起来就像一部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怪异的新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着很厚案底的埃及裔美国人被释放出来之后,拍摄了一部嘲讽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
这样的情节看起来还算正常。在一个较为理性的社会中,故事应该在此结束(也应该到此为止)。但是,近日报纸头条却展示了事与愿违的情形,我们见证了所谓“仇恨产业”(这一名词借用自《时代周刊》作者波比·高希)发布的产品,它的运行过程如下。
仇恨产业遍布全球,其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极端主义,这在地球上的任意角落都随处可见。其新产品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商业术语中所说的“特殊卖点”——就是每次骚动的爆发都需要一个导火索。创新性是关键所在:一座烧毁的教堂,或将穆罕默德描述得既暴力且具有性别歧视倾向,为仇恨产业贡献不少。
像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仇恨产业也有自己的明星,如基地组织;而且还提供培训的机会,如巴基斯坦和也门的恐怖分子训练营。有好点子的人,如福音派牧师泰瑞·琼斯,很快就能被业界推手发现,然后会迅速吸引公众注意,还能得到富有资助者,如海湾国家的族长的经济支持。只要是传播仇恨思想,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我们所说的新产品——Youtube上关于先知穆罕默德的视频——开始了大型发布活动。视频在埃及“试映”成功后,传播得更加广泛了。这真是病毒式营销的研究范例:其影响先波及了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也门和苏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黎巴嫩也被“传染”,我们仿佛能听到,仇恨产业庆祝新的轰动产品时,打开香槟酒的声音。
在政权结构不稳定甚至十分脆弱的国家(尤其是也门和利比亚),仇恨产业处于卖方市场。埃及当局对抗议活动束手无策,听之任之。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埃及对动荡局势的无作为,是由于政府不愿意做出抵抗。暴力活动的爆发是对于阿拉伯之春中自称“无畏”的革命人士的绝佳反证。中东的新领导人中很多是宗教改革派,而不是世俗派,他们了解宗教暴乱的程度。
截断仇恨产业链
接下来是哪些国家呢?首先,好消息是,尽管媒体头条暗示情况恶劣,但并非所有的穆斯林国家都处于骚动之中。全球的穆斯林教徒共有12亿之多,而参加暴乱的不超过10万人,简单算过就知道其所占比例不高。但当人们所见尽是烧毁的旗帜、殉职的外交官和猛受攻击的使馆,想要透过迷雾看清事实就十分困难。仇恨产业提供许多局势紧张的方面:东方对抗西方,基督徒对抗穆斯林,民众对抗精英。我们的目标只能是截断仇恨产业这种自我延续进行循环的能量。
这可能需要我们十分坚决地迈出第一步,比如应该重新理性思考美国的战争:美国应该终止无人机计划。
根据英国“新闻调查局”的数据,近年来在巴基斯坦、也门和索马里,无人机袭击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已高达550人到1100人。据估计,伤亡总人数约为3000到4500人。据《经济学人》报道,许多也门民众由于害怕被袭击而不敢参加婚礼,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无论聚会多么安全,将自己暴露在一大群人中,可能会忽然变得致命般危险。
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平民受害者都出现在疑似恐怖分子高度集中的地区附近,这些地区正是无人机袭击的目标。同样明显的情况是,每位平民受害者背后都有许多亲人,他们可能在袭击后的环境中迅速地变得激进起来。每颗炸弹可能带来十位未来的圣战者。
美国无人机计划的军费支出,为仇恨产业的穆斯林子公司提供了间接资助。美国正为极端主义者准备肥沃的土壤,而极端主义者的声音却淹没了温和派和调停派穆斯林的说理。这种间接的联系,将无人机袭击和攻击美国使馆连接起来。
我们应该警醒,其他国家现也在考虑对类似科技进行投资。德国国防军公开讨论购买武装无人机,甚至面对平民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的事实,军方仍用“伦理中立”的理由为无人机辩护。如果购买无人机后资金仍有剩余,我们最好将其投资在使馆防御工事和避难室的建设。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在石油出产国,仇恨产业拥有更多的产品。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唐山陶瓷业
河北唐山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 被誉为“北方瓷都”。唐山陶瓷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唐山是我国最早生产卫生陶瓷的地区, 也是我国最早研制出骨质瓷的地区。近年来, 唐山陶瓷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升级, 逐步从依靠体力和经验的传统生产方式过渡到全面机械化生产、研发为先导的新型生产方式, 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陶瓷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 通过企业间频繁的交往合作、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对科技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 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还可以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 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迈克尔·波特 (1998) 认为:“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已经由所谓的产业集群所统治。”。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唐山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有利于拓展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角度, 丰富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体系。
一、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 GVC) 理论
全球价值链 (GVC) 的概念来源于全球商品链 (Global Commodity Chain, GCC) , 全球商品链从价值链演化而来。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Porter (1985) 提出并定义:某特定产业中的企业价值链是各种活动的组合, 包括设计、供应、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他认为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各种活动的组合, 他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 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展开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Porter教授进一步指出, 在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 并非每个环节都在创造价值。
20世纪90年代, Gereffi (1999) 和一些学者提出了全球商品链 (Global Commodity Chain, GCC) 的分析框架, 将价值链的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直接联系起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商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 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 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 (GCC) 。到2000年时Gereffi和该领域的其他研究者同意使用全球价值链 (GVC) 代替全球商品链 (GVC) 这一术语。
英国Sussex大学的发展研究所将全球价值链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 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 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含在一个企业之内, 也可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聚集于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 也可散布于全球各地。
二、唐山陶瓷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 南临渤海, 北依燕山, 东与秦皇岛市接壤, 西与北京、天津毗邻, 交通发达, 境内资源丰富,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唐山陶瓷行业的迅猛发展。唐山陶瓷是传统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 现聚集了唐陶集团、惠达陶瓷集团、隆达、海格雷等大型陶瓷企业。
陶瓷产业是唐山支柱产业之一, 唐山市陶瓷工业的产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出口创汇。目前, 唐山地区大中型陶瓷生产厂出口比例可达到70-80%, 中小企业也接近50%, 个别品牌知名度高的则能达到全部出口。唐山陶瓷产业集聚很早, 但产业集群却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 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 产品设计环节
唐山市陶瓷企业众多, 但占大多数的是资金占有量不大的中小型陶瓷企业。由于资金和精力的限制, 研发设计投入费用少, 产品设计缺乏特色和个性, 产品同质化、仿制严重。仅靠模仿而来的产品, 其市场占有率非常之低。唐山市专业设计人才缺失, 2004年北京奥组委曾征集奥运旅游纪念品陶瓷, 但是唐山市200余家陶瓷生产企业没拿出一个样品, 失去了分享奥运经济的机会。
(二) 生产环节
唐山陶瓷出口企业大部分实行贴牌生产, 唐山出口的上亿建陶制品大约有80%是贴牌生产。我国单件陶瓷产品平均换汇多年徘徊在0.20-0.25美元之间, 唐山陶瓷出口也连续多年维持微利。贴牌生产虽然使唐山陶瓷制品出口量快速增长,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山陶瓷业的短期发展, 但是贴牌生产实质上就是把唐山众多陶瓷厂变成了贴牌商的“加工厂”, 企业赚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 高额附加值都被贴牌商拿走了, 而贴牌生产的商品又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三) 营销与分销环节
唐山陶瓷在外销的营销策略上, 通过一些大型的会展来扩大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甚至完成订单交易。唐山的大多数企业都会参加每年11月份的广交会、10月份的外销会和5月份的上海展会, 唐山历年举行的陶瓷博览会也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
国内分销方式大多都是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经销店, 大规模陶瓷企业还会在大城市建立营销中心、体验店、形象店等等, 例如:惠达陶瓷在2005年用2000万改造专卖店, 100平米以下规模的全部取消, 并在郑州建立了1000平米的超大型门店。
(四) 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
唐山多数陶瓷企业在国内还没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近年来, 许多知名企业在品牌服务上不断推出新理念和新措施, 无一不是创新服务的不息演绎。鹰牌陶瓷首创“家居咨询服务”体系, 将传统的售后服务变革为售前服务;东鹏陶瓷全面导入TCS服务体系率先在陶瓷企业吹响服务大战的号角。唐山陶瓷若想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则必须提升企业服务体系。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唐山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一) 产品设计环节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 产业的各项活动环节并非都能创造价值。若想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在环节, 则必须在创造价值的环节上进行价值提升。对陶瓷产品来说, 出色的设计意味着高额的附加值。对陶瓷企业来说, 设计是企业远离模仿, 形成差异, 走向创造, 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 设计可以创造市场。唐山陶瓷企业要注重引进、培养高端专业性陶瓷设计人员, 关注国际市场需求。
若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已经不能仅靠原材料和制作工艺来赢得胜利, 设计已经成为引领人们购买产品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升产品设计环节价值的主要手段。例如:一款鹰牌智洁釉洁具, 由于样式特别售价4000元;一款普通釉面的和成洁具, 因为弧形造型售价6740元, 而一款同品牌超洁釉洁具售价才2200元。由此看出, 款式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价位的差异。设计是企业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 品牌在产品价值提升上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以TO-TO、科勒、箭牌、美标等为代表的几大卫浴品牌的产品售价往往是一些不知名品牌售价的几倍、个别款型产品甚至更高。以马桶为例, 一些不知名的产品仅标价几百元钱, 而知名品牌、进口品牌则往往以千元计乃至上万元。提高陶瓷产品生产水平与档次, 开发艺术瓷, 研发新瓷种, 走工业陶瓷道路, 品牌陶瓷之路, 是唐山陶瓷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未来唐山陶瓷的发展方向。
(二) 生产环节
唐山陶瓷需继续积极地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提高、先进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有助于陶瓷产品标准化生产和量的推广。生产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为高档品的研发、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惠达陶瓷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是一家仅有两座倒烟窑的小厂, 如今已经成为唐山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进入21世纪后, 企业投资4.5亿多元, 将原有燃煤隧道改造成了国内断面最大的天然气窑, 并建成7个精品厂, 使企业高中档陶瓷生产能力达到了800万件, 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成为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首家同时拥有此3项殊荣的企业。
(三) 营销与分销环节
唐山陶瓷业需广泛地开辟营销渠道。农村是个广阔市场, 惠农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低端产品已不再是主要消费产品了。开拓这个市场, 需深入调查农村陶瓷制品的需求状况, 做出具体的营销方案;企业需对销售人员加以培训, 培养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在销售部门应分配专业设计师, 对顾客给予专业的销售建议。
需加强网络营销的推广和使用。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交易平台, 虽然唐山个别大企业有自己的网站, 但网站质量并不好, 产品的图示、价格等信息过于粗糙。
(四) 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
对最终用户的支持和服务很重要:它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后防线, 也是保持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的有效举措;企业可以从这些服务中得到客户需求的改变和改进产品的信息, 有助于企业的产品设计改善和销售量的增加。
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是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处理, 它对其他创造价值的环节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一个企业的服务体系越完善, 服务水平越高, 则客户反映情况就更好。现今是个网络时代, 人们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印象都能体现在互联网上, 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自然让客户身心愉悦, 在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
四、结论与启示
从全球价值链各个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来看, 任何一个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只有一个选择, 即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唐山市政府需要加强对其的发展进行引导、规划、支持, 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唐山陶瓷产业集群分析, 找到提升唐山陶瓷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引导唐山陶瓷产业集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Porter, Michael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1997.
[3]、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 (48) .
【全球沙拉酱产业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水果沙拉反思06-15
制作水果沙拉作文600字07-08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报告06-19
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治理11-27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调查研究05-28
全球岗位任职资格07-11
全球十大励志电影09-08
全球行业分类标准11-23
全球冷笑话段子12-07
全球推广战略品牌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