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现代农业物流作为一项农村发展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物流存在的诸如技术、基础设施、成本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物流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1:

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以1991-2014年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等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重点研究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分析农业资本投入、农业技术投入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物流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短期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小,而其长期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技术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且农业技术投入产出弹性大于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

关键词:农业物流;农业经济发展;物流需求系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近年来我国农业物流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长5.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了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物流合理高效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物流的发展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农业物流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为农业经济创造第三利润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的融合发展、协调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张淑辉等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程度;马明霞等分析了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构建模型,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农机总动力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张红彦、刘迎洲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技术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农业劳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未能有效促进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张霞认为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资本投入等;艾红娟、蒋和平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层面入手,借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郭震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分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劳动力等要素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是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力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任维哲、叶亮对影响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和制度是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关于农业物流的研究

姜阀、李玉华对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借鉴国外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模式,并构建了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王翠敏结合日本农业物流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中国发展农业物流的具体措施;任颖洁、马静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物流系统中存在的诸如信息化程度差、流通渠道不畅以及农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物流系统整体运行质量的方法;常颖重点分析了内蒙古农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饶绍伦研究了低碳环境下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认为农业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城乡贸易流通的发展。

(三)关于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

李娟对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产品物流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从农产品物流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孙良涛研究了云南省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发现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农产品物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孙红梅认为,农产品物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介绍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依托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徐汉柱、朱向平认为,农产品物流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张广胜以2003-2010年我国农机化指标时间序列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农机化水平与农业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农机化水平与农业物流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机化进程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物流的发展;陈冬冬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物流因素,认为农业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物流因素;吴伟杰对比分析了浙江和江苏两个物流发展强省的物流运输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两省的物流运输与农业经济之间均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

上述文献表明,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但学者们仅针对某一地区进行分析,缺乏对我国整体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以1991-2014年我国农业物流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时间序列为样本,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三、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学术界通常用农产品物流总额、农产品物流增加值、农产品物流总费用以及农业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物流发展情况。表1为我国1991-2014年农产品物流总额及其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从1991年的325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3101亿元,增长了约9.2倍;农产品物流总额增长率近几年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有小幅下滑;在此期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1%,说明我國农产品物流需求旺盛,农业物流发展具有较大空间。

我国1991-2014年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与农产品物流总费用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达到371亿元;同时,我国农产品物流总费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1991年的557.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642.9亿元。

我国农业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如表3所示。从表3可看出近几年我国农业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较平稳,但有一定的下滑趋势,反映出我国农业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14年我国农业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约为0.57,说明每单位农业GDP产出需要约0.57个单位的农产品物流总额来支撑。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以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从业人员)以及农业技术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四个方面来反映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1991-2014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4所示,1991-2014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5288.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 336.1亿元,增长了约10倍,年均增速约为11%;与此同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达到14574亿元,年均增长约为30%。

1991-2014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情况如表5所示,1991-2012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平稳增长,从1991年的43092.5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53857.9万人;同时,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强劲,从1991年的29388.6万千瓦增长到2014年的108056.6万千瓦,增长约2.7倍。

从以上关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均得到较快发展,即农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技术投入等均有较快发展,由此决定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整体向好。

四、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關系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变量选取

农业物流(解释变量):反映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情况的变量主要有农产品物流总额以及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但孙良涛以客运量来反映农业物流的发展情况。综合而言,农产品物流总额只能反映农业物流的发展总量,而农产品物流增加值可反映农业物流的发展程度,因此本文用农产品物流增加值来反映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情况。

农业经济发展(被解释变量):国内大部分学者均以农业生产总值来反映一国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控制变量:除农业物流外,其他一些因素如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均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农业机械总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投入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作用巨大。众多国内学者认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理论上来讲,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很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农业劳动力不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不考虑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考虑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控制变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用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来反映。农业机械总动力可以反映农业技术投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反映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本文以1991-2014年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等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系统研究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物流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以Stata12.0软件分析农产品物流增加值(ALOG_VALUE)、农业机械总动力(AGR_MAC)以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AGR_FC)等三个指标与农业生产总值(AGR_GD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与农业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734,表明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6,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8,表明两者之间同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参见表6)。

(三)模型构建

为详细分析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农业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作为解释变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为减少数据的波动以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对各变量求对数,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为保证分析的有效性,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1.单位根检验

为直观反映各时间变量的平稳性,本文拟采用自相关图法来形象分析。表7显示的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lnAGR_FC)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图及Q统计量和P值,从中可看出,此时间序列不平稳;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再分析其自相关和偏相关图,如表8所示,从中可看出,一阶差分序列D(LNAGR_FC)是平稳的。同理也可通过自相关图来描述其他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为详细分析各时间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四个变量及其一阶差分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从表9可看出,四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具有单位根;而其一阶差分值均是平稳的。因此,四个变量属于一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条件。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分析非平稳的单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其经济含义是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图1为四个变量的发展变化趋势图,说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深入分析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成立,本文采用EG两步法。

第一步:采用OLS法估计模型(1),估计结果如表10所示,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

为避免伪回归现象,需对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即对上述回归分析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若残差平稳,则说明四个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对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残差的自相关、偏相关图、Q统计量和P值如表12所示。

表11显示,由于残差的ADF检验值小于临界值,所以残差通过平稳性检验,同样,表12也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与表11的结论一致,说明模型(1)中的变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模型(1)的回归结果是有效的。

根据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变量lnA-LOG_VALUE的系数为0.35,P值为0.01,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0.35个百分点,说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政府应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

变量lnAGR_FC的系数为0.22,表明农业资本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0.22个百分点。由于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且农业资本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农业资本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并不高,这与郭震的研究结论类似。

变量lnAGR_MAC的系数为0.44,说明农业技术投入产出弹性为0.44,显著高于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说明农业技术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0.44个百分点,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技术投入的依赖度较高。

3.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是指原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反映作为原因的变量发生变化时引起作为结果的变量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格兰杰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将来不能预测过去。如果变量Y的变化是由变量X引起的,则X的变化就应该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由于本文重点分析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因果关系检验中,重点考虑变量lnAGR_GDP和lnA-LOG_VALUE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参见表13)。

从表13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a=0.05下,在滞后一阶的情况下拒绝了lnALOG_VALUE不是lnAGR_GDP的格蘭杰原因。因此,lnA-LOG_VALUE是lnAGR_GDP的格兰杰原因,而lnAGR_GDP却不是lnALOG_VALUE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变量lnAGR_GDP和lnALOG_VALUE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物流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

4.脉冲响应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有长期均衡的关系,且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两者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实现。从图2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的正向冲击后从第一期开始上升,在第三期达到最高值,连续两期基本保持稳定,在第五期开始下降,但一直保持正向冲击作用,说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这与之前的回归分析结果一致。

从图3可以看出,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冲击后,一直保持负向冲击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作用基本保持平稳,这与前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是一致的,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农业物流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但这种观点与理论预期不符,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物流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物流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5.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ECM)可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结合在一个模型中,实质上是含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允许变量间存在短期波动,适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为详细分析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短期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如下的ECM模型:

模型计算结果如表14所示。从表14可知,ECM的系数约为-0.43,P值为0.03,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ECM的系数显著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我国农业经济每年的实际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差大约有43%会在下一年度得到反向修正。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短期波动包括短期农业物流变化、农业资本投入变化和农业技术投入变化的影响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两部分。由ECM模型计算结果可知,当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变化1%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变化0.13%,说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短期提升作用不明显,而根据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变化1%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波动为0.35%。

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以-0.43的调整力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即体现了长期非均衡误差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lnAGR_GDP)的控制,说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动态均衡调节机制。

本文以1991-2014年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等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重点分析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分析了农业资本投入、农业技术投入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物流发展水平每提高1%,则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将提升0.35%,说明农业物流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因此,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鼓励农业物流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同时重视农业物流人才培养,促进农业物流发展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即两者之间仅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不明显,这是由于我国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物流发展的支撑作用尚不显著。再次,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短期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小,农业物流发展水平每提高1%,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短期波动的影响为0.13%,长期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为0.35%,说明农业物流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具有长期积累效益,尽管短期影响不显著,但长期影响较明显。因此,各地政府应持续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持续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投入,逐步发挥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最后,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技术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技术投入产出弹性为0.44、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为0.22,农业技术投入产出弹性远远大于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说明农业技术投入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资本投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因此,各地政府应加强农业机械购置,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建军 赵启兰

农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建议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现代农业物流作为一项农村发展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物流存在的诸如技术、基础设施、成本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物流;现代农业

引言

党中央多次提出,进一步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广泛的采用。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探讨现代农业物流的相关问题,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成本,有利于中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前现代农业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无序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农业物流主体多元化发展特征日益显现。然而,中国农业物流网络不健全、主体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农场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转制较难,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第三方农业物流规模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只能简单的提供一些简单的物流服务,与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还相去甚远。

当前,中国农村具有独立产权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普遍缺乏,农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另外,对农业物流主体的组织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规范,整体上还处于无序化状态,直接造成了农业物流的市场监管难度较大,不利于现代农业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整体上分析,中国现代农村物流基础实施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这主要表现在:(1)农村交通网络尚不发达,在西南地区等偏远乡镇公路网络难以通达。 (2)从内陆运输、海上运输、空运以及铁路运输等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3)自动化、机械化、专用输送设备缺乏,现有的多数物流基地仓储落后,配套设施不全。(4)农产品物流基地在征地规划、土地出让、土地规划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农业物流成本较高

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但是在中国,物流成本达到了20%,农产品物流比例更高,部分地区达到了30%。比如,粮食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40%,鲜活农产品达到60%左右,甚至更多。这其中,既有物流利润和运输成本的因素,也有物流环境的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单户经营的形式,农民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很难达到经济规模;农业供应链中产销结合不紧密,农业生产资料的分散采购和农产品的分散销售方式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物流设施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农业物流利润下降,而中国长途贩运的农产品物流大多是以低级形态为主,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产品居多,物流环节利润小。同时,由于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交通秩序中如设卡收费等不良现象、市场准入的地方保护以及能源瓶颈的制约,无形中也增加了农业物流成本。因此,农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盟国家有些农产品的到岸价远低于中国农产品的产价。此外,不合理物流环境成本也十分突出。

(四)农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1)涉农部门建立的一些农业信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农业市场信息,特别是农业物流资源信息不集中,发布与更新不及时,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导致农业物流信息共享度低,信息流通不畅。(2)农业物流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缺乏全国或区域性农业物流交换平台,缺乏农业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和技术标准。(3)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物流中普遍应用,比如在农业物流业务中除商品条形码标识外,对由销售单元组成的储运单元、货运单元及其在物流流程中的位置都没有进行条形码标识。(4)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信息化差距大,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电子商务发展不足。(5)物流软件参差不齐,缺乏规范,缺乏评测和认证。(6)公共平台建设滞后,特别是与农业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还没有互联互通,如工商、税务、报关、商检、金融、保险等业务平台。

(五)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有待提高

农业物流标准化滞后仍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原因是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类、技术类、服务类、信息类和管理类标准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物流标准化的运作依然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机制,协调性较差。目前,物流标准化实施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行为仍相当普遍。比如,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不能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多式联运迟迟得不到大的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藏、运输标准数量不足,包装标准与设施标准之间没有协调,不少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交叉重复,技术指标要求不一,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不配套;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空缺;适应加工的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代表农业物流现代化程度的信息化标准严重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农业物流活动的通畅。

二、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府调控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应该针对中国农业物流当前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中介组织的协调、微观主体的自身建设、公众的积极参与相结合,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农业物流模式的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

(二)完善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政府信息导向和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利用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农业物流的客观要求。如果对有关农业物流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利用,就无法避免农资、农产品不合理流动现象的发生。目前,中国农业物流组织有很大一部分在产区的农村,客观上造成对铁路、公路交通及农资供给、农产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或了解不准确。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大信息宣传、沟通的力度。首先,农业主管部门和铁路、交通等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布运输方面的信息,使各农业物流组织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和利用这些信息,有效地组织农业物流活动。其次,加强农业主管部门、铁路、交通部门及相关单位与农业物流组织的联系,相互沟通协调。最后,农业主管部门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手段广泛收集农资、农产品供求方面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沟通、协商,为农业物流的合理组织创造条件。

(三)创建农业物流服务品牌

在逐步开放的农业物流市场上,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服务产品本身来竞争,追求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诉求。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都忽视自身服务品牌形象在市场营销中的建设和运作,真正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本土”物流品牌屈指可数,而农业物流领域的品牌则更少。先进的农业物流管理及农业物流现代化的优势最终体现在农业物流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上,要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就必须创建农业物流服务品牌,通过品牌获得服务溢价。对农业物流企业来说,首先,要强化品牌意识,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正确的品牌理念是创建品牌、占领市场的向导,应该符合时代和顾客心理的要求。其次,要确定准确且个性化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设计、塑造、发展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关键。农业物流企业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在认真细分市场,遵循消费者导向、差异化、个性化和动态调整原则的前提下,选择目标市场,做出具体定位。从目前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趋势看,农业物流企业应该定位在专业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再次,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调整员工结构、优化员工队伍,强化员工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服务技术,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品牌具有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质量系列认证,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和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作业规范,使农业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实现系统化和科学化。

(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问题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也成为现代农业物流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大力扶持的同时,作为农业物流微观基础的企业也要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竞争力。农业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在于增强技术创新主动性,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要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内涵,积极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毕学进.望江县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6-32.

[2]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模式及体系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3] 胡愈,柳思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组织形式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33-37.

[4] 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3,(4):23-79.

[5] 王新利.论中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308-312.

[6] 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85-88.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史关平 毕学进

农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3:

浅析我国农业物流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 要:近年来全球都面临粮食短缺,解决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物流所具有的特点,目前我国农业物流所呈现的现状,基于上述内容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物流;成本过高;现代农业物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课题。那什么是“三农问题”呢?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一个内容,所谓的“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产品三个领域的内容,三者之中农业物流的外延最为广泛,可以包括后两个领域,所以通常也把“三农”领域的物流统称为农业物流。所以如何促进农业物流的发展,能够降低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与各类农产品在各级渠道当中的流通成本,进而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其附加值,提高各类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回报,是解决分散的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分布矛盾的主要手段。

一、农业物流

1.农业物流的含义

农业物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及其与之相关联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等)供应和各种农产品(粮食、水果、蔬菜等)销售过程中,一切物流活动的总称。

农业物流活动按照發生的先后次序可以分为农业供应物流(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等供给)、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的种植、嫁接等)和农业销售物流(粮食、瓜果蔬菜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转移到需求者手中)。

2.农业物流的特点

农业物流与其他产业物流相比较而言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农业物流主体的特殊性。在我国农业物流参与主体主要农民,其次还包含各类企业,例如运输企业、销售企业以及市场当中各类加工企业。二是农业物流客体(包含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和各种农产品)与物流工具有多样性。农业物流客体主要涵盖各种各样农产品及各类型加工产品,其中农产品中的水果、蔬菜、鲜奶、禽蛋等产品是典型的易腐食品,在各项物流活动中要求严格保鲜。三是农业物流路径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而绝大多数农村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外延区域(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农村出产的各类农产品需要运输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需要(农产品消费的普遍性)。

二、农业物流的现状分析

农业物流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农业物流环节复杂,各级企业加工能力相对较弱。以陕西省的苹果物流为例,陕西省苹果的大宗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各地的果农)→产地批发市场(如洛川、白水等苹果产区)→运销商(果贩)→销地批发市场(例如西安市的华清路,胡家庙等)→零售商(例如集贸市场、超市、水果店等)→消费者。

二是农业物流成本过高。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某地农产品积压,烂在地里,农民增产不增收,而另一方面,城里的该种农产品价格又比较高,如图1。2016年陕西“鲜桃滞销愁坏西安果农,低价出售只求不烂在地里”这样的新闻标题屡见不鲜。这是到底怎么一回事?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畅通:导致市场供给信息无法及时传输,农产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产生大量的腐败变质,果贩们又因为物流成本过高不愿意去收购,从而导致供需不均衡,带来上述现象;流通体系不健全;成本过高(如运输中油价高、储存条件的特殊性引发的成本)等方面都推高了终端售价。

三是农业物流观念缺乏,对物流的认识浅薄。除了部分农民外,绝大多数农民采用的是自产自销这种小范围物流环节,导致物流环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平衡供需障碍。

三、农业物流的发展前景分析

从封建社会开始,我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当务之急,必须充分重视,这样才能尽快解决我国的问题。其主要构想是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为原则,要求各方积极参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宏观大环境为支撑,行业为主管,企业为运作基础,加速农业物流的迅速发展。如何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解决现有困境的主要途径,那我们来看看如何走出困境。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对农业物流予以优化管理

利用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田园文化及农家朴实生活,为人们集休闲旅游、体验和了解农村为一身的综合性场所,是服务城市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农业,也是现代农业物流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图2),例如:花溪草莓园、杨梅园自主采摘、贵阳清镇市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2.政府应当科学引导,统一整体布局与规划

在农业物流发展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的是国家政府,所以国家应当对农业物流的发展进行统一整体规划。从国家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相应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及其物流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开发、布局与建设,以全国为着眼点来配置物流资源;而地方政府也加快当地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与规划,完善相关的农业物流中的运输领域及领域内部配套的港口、场站等基础设施。

例如,广东惠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其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它主要交易品种为蔬菜、水果、粮油、冻品、禽蛋及山珍海味等。集农产品现货交易、直销展销、包装加工、连锁配送、运输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价格指导中心和加工配送物流基地,辐射到惠州、深圳、江西、福建和港澳等地。

3.优化物流运作模式,大力发展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应用

如何衔接农业生产者与消费需求者,实现无缝对接,减少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和产品附加值,其最关键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11月17长春市海吉星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平台启动运营,建设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平台,交易品种以粮油为主,以及知名大米、面粉和豆油。

四、结论

农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物流的发展,但我国的农业物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起点低,基础薄弱,由于对农业物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相对落后,已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中国,三农问题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和充分重视,农业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农业物流将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规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发挥其巨大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统一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使农业更加快速、高效、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宇清.浅谈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J].物流科技,2005,28(8):50-52.

[2]彭小妹.浅谈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3]黄体允,李英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2):42-44.

[4]佚名.惠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投入使用[J].广东交通,2007(3):41-41.

作者简介:孟璐璐(1988-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单位: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作者:孟璐璐

上一篇:纸马民间艺术论文下一篇:材料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