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篇1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 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未来趋势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 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二、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作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见,南方水稻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等也已开始栽培。因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由以前游移和季节性的野营生活逐渐转入定居生活,男子在农业生产中渐居主要地位,从而实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割的、似丝的茧壳”。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又发现一批丝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开始养蚕缎丝,纺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分析,展望

当前,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 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关切背景下, 如何落实好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 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最为实际的应对策略。

一、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 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 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 过度消耗资源, 大范围破坏自然生态, 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 造成了日趋枯竭的资源问题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挑战。面对日益发展的环境污染形势, 1980年, 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确保全球持续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 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 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1]。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及实践与相关国际进程基本同步。20世纪80年代初, 国家相关部门适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并付诸行动。1993年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由农业部等七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 推动全国生态县建设。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 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创新, 以及生态农业本身的强大生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一种新方式。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 有机农业种植遍及全国30个省和4个单列市。初步形成了经济增长、生态优化、健康文明的良好局面[2]。也逐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技术理论体系, 总结、完善了一系列适应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生态农业建设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这一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所显示的无限生命力, 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 中国生态农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一是充分发掘生态农业多功能性, 将农业可食、可观、可赏、可游、可购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 实现系统综合效益;二是突破了单一产业狭隘的限制, 将农、林、牧、富、渔各业和一、二、三产业整合为一个相互作用、配套支撑的大农业综合体;三是生态农业将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 因时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差异;四是更加注重光热风雨水气等自然要素的科学利用, 通过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系统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管理来提高生产力;五是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管理者的经济需求, 克服或转移单一种植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六是生态农业还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六是生态农业可以在农户、农田或流域、区域等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实现。

二、生态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近年来, 尽管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并以蓬勃之势在各个层面对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不能否认存在一些问题:

1. 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需要从系统、综合的角度, 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 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 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 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 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 其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 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 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 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 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 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 也是非常困难的, 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 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 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 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 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 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 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 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 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 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 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 较高的经济效益, 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3]。

4.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 从事生态农业的经营活动人数虽然有大幅增加, 但大多规模较小, 产业化水平不高。中小生产者因分散交易成本高而比较效益下降,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同时也因占当地农业生产比重小而容易遭遇政府忽视;更为关键的是, 小农户难以微弱之力担负起一个新兴产业的重大责任。

5. 推广力度还不够

目前国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 技术结构也不合理, 无法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信贷、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另外,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 农村呈空心化、老龄化, 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 与生态农业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再者, 由于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导致水土污染、植被破坏严重, 自然生态修复需要时间和代价。总体而言, 沉重的人口压力, 生态环境整体恶化, 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一是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随着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强农惠农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 “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三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 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4]。迈入2013, 生态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必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和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2.

[2]李金才, 张士功, 邱建军, 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 2006, 25 (6) :43.

[3]孙浩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前沿, 2008 (4) :23-24.

中国休闲农业型景区发展模式 篇3

所谓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

休闲农业景区的发展标志着全球农业休闲度假大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国内许多地方都发展了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例如联合国环境署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的浙江奉化滕头村、北京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场、辽宁盘锦西安生态养殖场等,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城市近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发展运作中,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但仍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

1、脱离农业经营

如有些休闲农业园以农业的名义征地,然后搞房地产开发,严重偏离了主题,往往是人气没有增加、地皮没有增值、收入没有增长,结果只能是低价转让或者关门了事。

2、项目雷同,缺乏创新

中国目前大多数休闲农业的产品基本上都停留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再附送一些采摘活动的层次,各项目之间没有差异。仅北京一地,就有顺义“三高”、昌平的“小汤山”、朝阳的“朝来”、海淀的“锦绣大地”等数家的产品类似,导致市场吸引力的相对下降和相互间竞争的加剧。

3、有人气没财气

游客到度假村后,往往花费不大,除了少量娱乐和餐饮外,不再有其它的消费,导致景区虽然热闹非凡,但最后一盘点还不够运营费用的。分析原因,造成消费乏力的原因不是游客的消费能力不足,而是可供选择的商品较少,许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游客有钱花不出去。

4、淡旺季明显

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休闲农业旅游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在北方,淡旺季的反差非常明显。同时由于客源群体主要是城市人口,周一到周五的生意往往比较冷清,周末又人满为患,接待能力显得不足。

分析和比较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休闲农业景区,有许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其中有些具有共性或者具有一定的市场领先性,这是发展休闲农业型旅游景区的基础和方向。

某度假村总占地三千余亩,集种植、养殖、旅游、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餐饮、娱乐、健身为载体,其核心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持“以农为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两种产业结合,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远离污染的高品质生活。该度假村2003年的收入高达1.4亿元。

一、生态的原则

“田园性”、“乡村性”和“生态性”是休闲农业园主题选择的基本出发点,生态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是发展休闲农业型旅游景区的基本原则。

生态作为农业和旅游两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全过程体现在:①能源的利用;②循环经济与3R原则;③以园养店,以店促园——旅游与农业相结合。

该度假村利用天然能源、能源再利用,比如使用地热、太阳能和沼气,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目标。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旅游循环经济表现为5个特征:经济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3R”原则则是Reduce(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use(产品的再使用原则)、Recycle(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

该度假村在实际运作中遵循了物质循环再利用,种养的循环圈以及循环经济的“3R”原则,既节约了能源实现资源再循环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该度假村按照“以(农业)园养(旅游)店、以(旅游)店促(农业)园”经营思想,在布局上采取“前店后园”的方式,“园”有种植园区、养殖园区、科技园区;“店”有有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开饭楼”;四季可垂钓的“蟹宫”;综合性大型康乐宫;特色农家小院客房和仿古农庄;各种动物观赏的“宠物乐园”;夏日室外冲浪的海景水上乐园、各类农家民俗表演、农业观光、采摘、自捡生态蛋等项目。

二、寻求产品差异,创造欢乐体验

现代旅游者寻求不同的体验、强调自己做主,观看享受但不损坏、只为有趣、并存(Being)、理解、冒险、外出尝试地方风味、混合等理念。而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是项目设置的基本要求,其中差异性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差异性主要包括唯一性、第一与多样性。旅游产品要体现出新鲜感,首先要有特色,即具有独特性,其次具有唯一的特征,最后是提供给游客多种选择。在项目设计中,主题是十分重要的,特别需要体现地方性。

该度假村注重从各方面塑造绿色的乡村生活体验:比如现场消费、创造自然的氛围、设计民俗游乐项目、创造消费的需求,让游客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度假村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给游客创造出集食、宿、游于一体的平台。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产品设计、奇特的农家文化,旅游与休闲的巧妙结合,众多的参与性项目,悦目的资源整合,不同的消费档次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者需求,高质管理与温情服务等构成了度假村提供游客欢乐体验的基本要素,使游客感到物有所值。

农业休闲旅游的一般比例为:旅游收入占总收入(农业收入+旅游收入)的40%左右,条件差的地区,旅游收入可以占总收入的20%左右。而在该度假村,所占面积中90%为农业用地,10%为旅游休闲用地,但其收入70%来自旅游,30%来自农业。

某度假村总占地三千余亩,集种植、养殖、旅游、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餐饮、娱乐、健身为载体,其核心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持“以农为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两种产业结合,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远离污染的高品质生活。该度假村2003年的收入高达1.4亿元。

三、管理目标与管理系统总体控制、有序服务、整体经营

在一个时期内,由度假村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实施对旅游区的总体控制,包括统一区域内规划,统一区域内建设,统一区域内管理标准,使区域内所有从业者都能如一个企业内部各环节一样,得到有效控制运转,最终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组织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运作体系,建立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目标,促进景区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董事会制度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是休闲农业型景区的一种比较好的管理形式。

经营管理

各区分开管理、独立核算、循环利用。首先是农业区和度假村分开管理,各自独立核算,实行大循环。该度假村的饭店与农业区现有员工1500多人,实行分开管理、独立核算制度,饭店聘请的是专业人士经营,农业区实行的是承包责任制,遵循了一条“以园养店、以店促园”的发展思路,实行园区开放(不收门票)、采摘园免费品尝等措施。

经营体制

减少管理层次,集团公司总经理只管理各单位第一负责人,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只管理下属各单位第一负责人;划小核算单位,原则上,能够进行独立核算的单位都要进行独立核算,直至核算到小组及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使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压力和动力;专业化管理,防止各经营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后,各自都设立自己的辅助部门而导致“小而全”现象,必须对各经营单位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分工,各经营单位只负责本专业和本行业的事项;社会化服务,主要指在景区,把可以进行公共服务的部分统一由物业部门来管理,物业部门通过为各经营主体单位提供服务而获得收入。

管理方针

强调景区生态是景区的生命,生态效益等于或者大于经济效益,不仅仅使环境得到保护,而且使环境更美好、更丰富;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文物、阳光等资源当作景点向游人介绍、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文物、阳光等资源当作企业的财富与资产进行管理。

内部能力建设

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完善服务系统,积极推进岗位交叉互补(Cross-Utilization)与现场走访,由游客和员工共同营造度假村的欢乐氛围;在服务过程中,推行行动准则的“SCSE”策略,即:安全(safety)、礼貌(courtesy)、表演(show)、效率(efficiency);同时,编制详细的作业手册,保证提供服务的质量。

叶昊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旅游规划专家

旅游规划专家,在旅游行业工作10余年,专长于宏观战略、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从事酒店管理、旅行社、景区管理等工作,主持和参与过多个旅游规划和策划的编制工作,发表过多篇文章,作品收录入《中国旅游理论与实现》、《中国原创导游词全集》等。

四、获取综合效益合理回报、适度风险、多业共生

不追求高额和短时间内的回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在充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综合各个方面信息,研究政策风险、控制经营风险、防范道德风险、减少合作风险,制订详细周密的开发和运作计划,从各个方面保证投资和经营的可控。

以“创造新的生活品质”为宗旨,坚持“生态社区”的开发理念,按照“旅游+农产”运作模式,营造区域亮点。总体发展思路是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个理想的绿色家园,通过主题公园化的再造过程,打造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空间。

除在上述几个方面有所发展创新外,该度假村在生态与人文结合方面注意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有计划的进行规划化集约化经营,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的优质农产品,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度假村的发展。自2001年起,该度假村营业额以近乎100%的增长速度逐年递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篇4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 农业模式 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2都市农业

在中国城镇化步伐越拉越快的情况下,乡村变为城镇便意味着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做商业用地。于是“乡村”“城市”浑然一体,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 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用地, 城市污水污染农田, 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以迅速致富, 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农业在大城市中被吞没。[2]由于城镇化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又怀念起农村。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生活环境的恶劣让人们对在钢铁丛林中寻求一处怡人的绿色充满了向往。当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时,在周末和平时空闲的休闲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 都市农业已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一个内在需求, 其形成和兴起有其必然原因。

都市农业是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平时休闲、娱乐场所,可作为教育教学基地和城市生态缓冲带,为繁忙而喧嚣的大都市带来些许的安静。都市农业可以提供绿色有机蔬菜,可以让人们自己栽种并收获,体验田园生活乐趣,成为现实版的“QQ农场”。

都市农业还是粮油作物的小型生产基地,为全国粮油生产分担压力。都市农业在未来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家庭农场

中国地形复杂,地大物博。但在未来,人口将会不断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粮食危机都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如何解决成为重中之重。在科技愈发先进的时代,在农村与在城市没什么差别。全球化进程加快,地球上的地方不再像以前一样遥不可及,于是家庭农场的模式必将风靡全球。可以说,不同国家的不同条件使其农业现代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像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人少地多,这几国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走土地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路子。而日本等国由于人多地少,走的就是土地经营规模不大,靠生物化学技术集约型生产的路子。我国农村人多地少、资金缺乏,各地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走依靠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的积极性、依靠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依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农业上升为产业来经营的路子。[3]

“家庭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成员参加劳作并经营的农场。在互联网和物流网愈发畅通的未来,传递信息和交换货物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近距离之间才发生。家庭农场可以为广大的当地客户和世界各地客户进行交易。家庭农场特色鲜明,相关种类齐全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运用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个性农场。它不仅可以解决本身的温饱问题,甚至将农场产出的东西卖给世界上其他国家需要它的客户。当然家庭农场也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2.4观光休闲旅游农业

中国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或者家庭农场等农业模式,它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比如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地方自然环境优越但是开发成都市又暴殄天物。比如各地区的风景名胜,旅游胜地。这些地方发展大规模农业或城镇化时都会避免破坏这里的环境,但是它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可以加以利用。

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和青海等地区可以发展畜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依托有力的自然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其他风景区也是如此。未来全球化进程中有更多的外国人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将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2.5规模化有机农业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安全、环保的行业中,食品无疑是名列前茅。未来的农业模式中,规模化的有机农业必将独领风骚。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顺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要求增加的结果。有机农业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较复杂,其中包括生产的标准、认证、前期的投入、销售等一系列事情,所以采取合作社的形式开展最好。这样可以降低农民风险,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方便调控,便于管理和规模化产业链条将是有机农业的有一大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的国情,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不仅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冲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保障。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必须把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理应成为世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天然药物的重要生产地和供应地。[4]这也是规模化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多元化模式的问题

一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这些都会限制多元化模式发展,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土地等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农业科研的发展与应用。想要实现精准农业,高科技与农业技术相结合就成为技术的难点。未来农业的竞争也包括科技的竞争,先进的科技可以帮助未来农业走的更好,更远。

三是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未来农业必然是年轻人的战场,无论是农技员还是农民都要年轻化,因为他们无论是接受先进技术还是管理应用都占有优势。

3.2未来农业发展建议

一是农业的配套设施要不断完善。有了良好的配套系统才会有较高的效率。未来的土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是农业模式多样化的重要保障。

二是打造地区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做好市场的宏观调控,防止谷贱伤农的情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那么就要留住年轻人,当种地的效益高于外出务工的收益,自然农村劳动力问题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了。

三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未来农业中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是最好的诠释。四是完善农业法制。无论是农业科技的专利保护,还是农业环境等都应该有完善的法制,只有真正保护了农民以及其相关群体的利益,未来的农业才会做的更好。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五是贯彻循环理念。循环农业模式将在每一种模式中得以体现,未来的农业要求是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

4结语

未来农业不仅局限于一地真正的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多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加以改进才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业,每个地方的农业模式都可以不一样但是这里的农业模式一定是最适合当地情况的。不仅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得利用互联网、物流网等便于实现交流和交换的东西。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这是从中国本国的国情出发,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中国拥有广大的土地和复杂多变的地形、气候,这便让中国大地上拥有了发展多种农业模式的条件。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篇5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口的暴涨,环境污染,耕地的退化,再加上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及近两年的自然灾害,中国农业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者大多农民没有接受过多少科学的教育造成了他们相对落后的生产观念,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了农产品销售困难,但市场消费者却获得了高品质低价钱的农产品的现象。还有,现在化肥、农药等价格昂贵,农用工具及药剂普遍涨价,出现了农业生产成本过高,而农业产品廉价的不公平现象,形成巨大剪刀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我国必须做好农业推广工作,改革农业体制,实行联合化生产,并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进而推广高产优质创新技术。

关键字:中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体制;科学教育;高产优质;创新

一. 我国农业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以农业立国,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伏羲创建的“八卦”,就是进行渔猎生产的自然文明。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的一万年前的稻种,又在城头山七千前的古城遗址中不仅发现了稻种,而且还发现了灌溉用具戽斗。在六干年左右,祝融氏在嘉禾发现了一个优良稻种,他斫木为耒,糅木为耜,教万民耕种,于是始有农业。史称祝融为神农炎帝。炎帝传八代计五百三十余年,是农业发展的时代,为神农氏社会。轩辕黄帝统一中华,奠定中华基业,缔结了中华民族,开创了五帝时代。这一时代仍是以发展农业为本,黄帝以节用水、火、财、物,劳动心、目、体、力为立国之根本,反对刀耕火种, 虽然放火烧山进行耕种的方式在中国截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终止。而黄帝的教诲起到了制约作用,这才能使中华大地生态没有被刀耕火种所毁灭,是五百年少有杀伐的社会。它是靠传播农业技术而扩大疆域。尧有三年之干旱,舜有九年之水灾。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产生了虞舜和夏禹,孔子称之为‘大同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到大禹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的稳产丰收,社会财富增加,并转入到有权力的个人、家庭及家族手中,也就是私有化。禹的儿子启排挤伯益消灭了有扈氏的反抗之后,建立了迄今为止的私有专制统治。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0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

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二.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极为强烈的国家,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高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今后15年,我国的耕地还要继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2.耕地质量退化。耕地质量退化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78万平方千米,年损失粮食18亿千克一33亿千克;全国沙化土地153万平方千米,沙害农田达6000万亩,损失粮食25亿千克,全国盐碱地1,4亿亩,损失粮食15亿千克。资料表明.我国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11%;在微量元素方面,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已占70%左右。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已开始对粮食产量增长构成威胁。

3.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很难实现规模经营,直接影响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国外经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然而,我国情况与此完全相反。今后,我国经济将步人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农业部门劳动力仍将大量剩余,农业经营规模不但不能扩大而且还将继续萎缩。其后果,一是严重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相应降低;二是阻止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4.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农业的比较优势弱。据统计,1978年一199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速度都大大

快于国际市场,上涨幅度均超过1倍以上,最高达到10倍。这就使国内市场的几种主要农产晶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农业的收益急剧下降,农业比较优势减弱。

5.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

6.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解决对策

“十一五”时期我们曾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举国上下却不知从何入手,新农村建设步履维艰。今天中共17届三中全面推出的土地流转商业化土地改革,中国以资本改革的战略家已经瞄准了增加GDP的超过百万亿资产的15亿耕地,从农民手中夺取这一巨大的财富。土地私有化必定迅速两极分化,土地流转的大政策,是为土地商业化开了方便之门。继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大酷劫之后,即将在农村对农民生存权的大酷劫。落实土地集体所有制,才是发展农业生产,也就是发展民生所需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大前。,建立生物工程为支柱的“阳光农业”,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1.全面规划。良种是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在我国工业建设开始之初,对我国矿产资源进行了普查和重点勘测,这些结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的依据,也有效地指导了工业经济建设。作为建立阳光经济的基础阳光农业,生物物种的种质基因资源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地保护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目前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物种资源调查,作为制定生态保护区和基因库建立的依据。依照物种资源制定区域性种植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以品种产业化的生物工程。

2.集约化农业。借鉴西欧农业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它是将分散的农产品的生产,组织集体营销与市场接轨连成一个有机体。把建立有产权的家庭为生产的生物工程作为龙头,把政府的行政资源与生产经营整合为一体。

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的进步紧密结合,推动阳光农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己在沿海及交通发达的地已初见端睨,并在山东已初见成效。集约化农业也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安化的黑茶,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千多年的茶马古道消失,茶业凋零,尽管在20世纪60~80年代在益阳地区普建了茶场,由于茶失去了文化品味,也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体系,致使茶园荒芜、资源浪费。

3.精作农业。精作农业的内容很多:

⑴测土施肥。在农业生产地区要迸待土壤元素成分的普查,因地制宜制定种植计划。施什么成分的肥料,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⑵计划种植。种植计划的制定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物种普查的同时,结合土壤成分与气候条件,通过试种才能确定某一地区某一县、市乃至某一乡、村的种植计划。种植品种的选定,以当地传统的物种为主,反对盲目推广引进物种,产生外来物种的入侵,如革命草的引种,侵占大量耕地,而无法遏止。计划种植要注重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这样才不至于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4.循环农业。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小农经济是循环农业体系。他保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这种循环是建立在农家肥的收集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工业与商业文明,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专业化生产打破了这个循环。原来作为农业生产肥料的主要来源的人畜粪便,从城市和养殖场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其已居破环地球生态的三大污染源之首。化肥的粗放施用农作物,也成为三大污染源之一。

四.结论

简单地说,农村的存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会长期存在下去。农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中国不可或缺,但是,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的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除了保留观赏性的田园农业生产之外,农业必定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作为农业生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业必须重新规划,传统的农业观必须改变。如果我国农业改革推广技术,使农业逐步走向联合化、农场化、市场化,我们会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迈进,进而新农村建设也就可以早日完成。未来农业的发展,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孟繁琪.现代化农业的模式选择.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胡跃高.农业总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农业小企业贷款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小企业贷款,是指农发行为解决农业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农业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参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的规定。

第三条 农业小企业贷款遵循“政策引导、择优扶持,科学高效、精细管理,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 农业小企业贷款实行单独核算和单独考核。农业小企业贷款客户不得发放其他种类贷款。

第二章 贷款对象、种类和条件

第五条 贷款对象。贷款对象为从事农、林、牧、渔业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的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小企业。以下企业不得作为农业小企业贷款客户:

(一)纳入合并报表的集团成员企业。

(二)大中型企业因生产经营恶化或业务下滑导致规模缩小的企业。

(三)达不到农发行规定的相关行业信贷准入标准的企业。

第六条 贷款种类。农业小企业贷款按照贷款用途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一)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要。

(二)固定资产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

第七条 贷款条件。借款人申请农业小企业贷款,除具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示范效应,体现地方产业特色和行业优势;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股东资信状况良好,无违法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三)借款人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

(四)申请固定资产贷款的,项目资本金不低于农发行规定标准;

(五)农发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贷款期限、利率、方式

第八条 贷款期限。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生产经营周期在1年以上的农业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一般为1-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九条 贷款展期。农业小企业贷款到期后原则上不办理展期。因受季节性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影响不能按期还款,在有效落实合法足额担保的前提下,可按照农发行有关规定办理贷款展期。

第十条 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价格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预期收益、客户综合贡献度和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原则上不得下浮。

第十一条 贷款方式。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担保方式应以抵(质)押担保为主、保证担保为辅,同时可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股东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对采用保证担保的,应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优先选择政府主导的专业担保机构。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客户,在有效资产应抵尽抵后不足部分,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采用信用贷款方式:

(一)借款人信用等级在AA+级(含)以上,取得农发行贷款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40%;

(二)与农发行建立信贷关系2年以上,且企业申请的贷款总额不超过之前12个月销售归行额的50%;

(三)已提供的抵(质)押资产折算值达到其在农发行贷款额的50%(含)以上。

第四章 管理要点

第十二条 信贷资金帐户管理。借款人使用贷款,应在农发行开设信贷资金专户。贷款的发放、支付通过信贷资金专户进行。

第十三条 资金支付管理。借款人支付信贷资金应减少现金支付方式,尽量采取转账支付、受托支付等方式通过信贷资金专户将信贷资金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

第十四条 销售回笼货款管理。开户行应监督借款人销售情况,督促客户将销售货款按约定比例回笼至农发行帐户,监控企业资金流向。

第十五条 贷后管理。开户行应定期对借款人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重点关注借款人贷款物资保证率和偿债能力的变化,同时注意收集相关非财务信息,并密切关注借款人实物库存和担保状况变化情况。对于固定资产贷款,检查借款人自有资金是否足额到位,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使用顺序上,应先使用借款人自有资金或其他可支配资金,后使用农发行贷款。开户行要跟踪了解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概、预、决算审查及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招标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开展情况。开户行客户部门负责人要对贷后检查的有关资料、记录和结果进行审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十六条 偿还方式。农业小企业贷款偿还方式应考虑借款人生产经营和现金流量的特点,由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尽量采用一次贷款分期还款或分次贷款方式。固定资产贷款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第十七条 监督检查。开户行对农业小企业贷款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贷款运行情况。上级行应定期对农业小企业贷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农业小企业贷款的操作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手册》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农业向前发展 篇7

1 农业是根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农业发展是人民生活与社会稳定的保障。邓小平始终站在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战略高度看待农业。对此,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对农业发展”问题, 作了不同的阐述。大跃进失败后, 邓小平提出了农业踩不稳, 天下会大乱的重要观点。其次, 是“文革”期间, 农业与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75年9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 邓小平再次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他指出:“如果农业搞不好, 很可能拉了我们的后腿。”再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农业是根本, 更进一步反映了农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这一思想, 引起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举国上下自觉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近些年来,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城镇人口增长较快, 但是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农业不仅是人口众多、接纳我国大多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部门, 而且农业还为全国人民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粮食、棉花、油料、肉类、奶、蛋、蔬菜、水果等基本生活资料,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工业品市场。因此, 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农民的经济状况仍然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的根本地位是不能改变的。

2 农业发展离不开“三靠”

“三靠”即: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农业对政策的依赖就是要制定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的政策, 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政策的正确和稳定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在邓小平的关注和指挥下, 我国的粮食产量分别在1984年、1989年和1990年三次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产量达到4.4624亿斤。除粮食生产之外的林、牧、渔等业也全面开花、结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 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带来的民富国兴, 邓小平同志又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才能赢得人心和大局, 他告诫:“改变现在的政策, 国家要受损失, 人民要受损失, 人民不会赞成, 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农村政策一变, 他们的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1992年, 他在南方视察时再次强调:“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 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 随着实践的发展, 该完善的完善, 该修补的修补, 但总的要坚定不移。”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 人口持续增长, 耕地、淡水等资源趋紧, 面对现实, 邓小平提出了以科技振兴农业、发展农业的思想,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看来这样说, 可能不够, 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学尖端技术。”二是抓好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 走“科技兴农”之路。经济发展靠科技, 科技进步靠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 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的三个方面。1983年邓小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切实组织农业重点项目的攻关。”三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不提高农业的科技装备水平, 科教兴农,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对此, 邓小平曾严肃地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 必须有知识, 有人才, 没有知识, 没有人才怎么上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邓小平同志又提出:“我们要增加农业的投资, 要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和科技素质”。在邓小平的倡导下, 我国的扫盲教育和农村“普九”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并兴办了一批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使整个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不仅如此, 邓小平还指出, 要努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要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他强调“科技兴农”必须舍得投入, 并主张在提高农民科技投入意识的同时, 还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行业对农业的投资, 形成各行业支援农业、服务农业的氛围, 为“科技兴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科技兴农措施的采取, 让中国的农民搭上了科技快车, 农业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农业发展要“飞跃”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 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 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第一个飞跃的目标, 主要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第二个飞跃的目标, 主要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两个飞跃”思想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光辉思想, 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个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底到80年代初期, 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 主要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农民有了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 生产积极性就上来了, 很快达到了比预期更理想的效果,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第二个飞跃: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于1990年初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要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以达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 以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这就很好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通过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商品经济来解决第一个飞跃中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方向。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 才可能使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两个飞跃“是前后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历史过程, 因为只有坚持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发展集体经济, 才能保障我国农业第一个飞跃的成功, 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第二个飞跃的顺利实现, 它既阐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和继承性, 更指明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出路, 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理论, 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指明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又阐明了两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认识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意义, 以“两个飞跃”思想为指导, 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再创新世纪中国农业的辉煌。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改革路径研究 篇8

摘要:农户的参保意愿是影响农业保险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吉林省5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构建农户参保决策行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有的农村治理结构下,基层组织对农业保险的推广态度是农户参保意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参保意愿。

关键词:农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

一、 引言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和化解农业风险的风险转嫁机制,是国际上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在政府高度重视下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到306.7亿,是2006年保费规模的38.2倍。其中,2007年~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财政补贴资金488.2亿元,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是,随着财政补贴政策的不断深入,其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补贴的可持续性遇到了障碍,因为在现行的补贴机制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补贴保费的比例已接近80%,普遍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以2013年为例,农业保险保费306.7亿,扣除约80%的各级财政补贴,农户实缴保费61亿元左右,保险密度仅为10元/人,主要农作物承保面积11.06亿亩,保险覆盖率仅为44%,即便在政府如此高的财政补贴保费比例的情况下,从农户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农村人均农业保费)以及覆盖率等指标也可以看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很低。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从农户购买意愿出发,来研究农户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吉林省五市(县)522户农民调查问卷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农户参保意愿,进而提升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

二、 文献综述

关于农户的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对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理论界认为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农户的风险偏好,通常风险厌恶型决策者在面对精算公平的保险时会选择购买保险,而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则会做出相反的举动;第二,保障水平太低,通常保障水平过低,农户会认为农业保险没有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而降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欲望;第三,保险费率过高和农户收入水平过低的矛盾降低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可能性;第四,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经营特征也是影响农户购买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其他因素,诸如初始财富、是否务工、农业补贴政策、政府救济和银行贷款等其他风险补偿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冯文丽,2004;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2007;宁满秀、邢丽、钟甫宁,2005;李彧挥、孙娟、高晓屹,2007;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2010;聂荣、王欣兰、闫宇光,2013;张虎、孔荣,2014)

三、 理论假设

1. 购买决策。根据上文分析,农户的购买决策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农户是理性的经济人,农业保险的购买行为是购买农业保险后期望效用和未购买农业保险的预期效用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的结果。假定函数u(x)为货币额x的效用、W0为初始财富、P为保险费、f(x)是风险密度函数,假设u′(x)>0且u″(x)<0。

由公式(1)可以得出,V=0是农户是否购买的平衡点。只有当V>0时,农户的购买决策才会发生。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决策模式可以概况为:

农户是否愿意购买农业保险=是,当V>0时否,当V<0时(2)

在公式(1)中,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保险费(P),初始财富(W0)确定较为容易,这就说明购买农业保险能确定农户的效用水平,而农户对不购买农业保险的预期效用的大小判断则受农户自身条件、风险态度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所决定。

2. 影响因素。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了我国目前的乡村治理结构,认为目前的农村社会对地方行政部门存在高度依赖现象,农业保险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户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风险态度、外部环境特征等四类:

(1)农户自身特征包括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变量。理论上年龄越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强,但年龄小,其收入水平偏低,农业保险购买能力也弱。因此,农户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作用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掌握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农业保险作用的认识清晰,购买保险的动机更强一些。

(2)农户家庭特征包括收入、农业收入占比。一般来讲,家庭年收入越高,其农业保险的购买力越强,但因收入越高,其抗风险能力越强,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将取决于两因素作用的大小。

(3)农户风险态度主要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和前三年自然灾害平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农户风险态度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一般来讲,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通过农业保险来规避农业风险;前三年自然灾害平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越大,则越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来稳定收入水平;反之,农户认为前三年自然灾害平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越小,不会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来稳定收入水平。

(4)外部远景特征在我国现有的乡村治理结构下,农村社会对地方行政部门存在高度依赖,因此,村委会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行为有较大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农户认为现有农业保险险种能够满足农户自身分散农业风险的需要,则会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风险。

四、 实证分析

1. 样本选择。为了掌握农户对农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了吉林省为样本省份。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公主岭、东丰、舒兰、榆树、九台等县(市)均是吉林省重要的玉米种植大县。具体被调查农户的选择采用随机选定的方式,每个县市抽取若干村,每村随机选取5户~10户作为农户问卷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2份,有效率为94.9%,有效问卷中330户在本年度购买了农业保险,192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其中63.22%的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这与吉林省农业保险覆盖率比例大致相等,因此样本具有代表性。

2. 模型建立。本文基于研究需要,假定农户是否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其结果有两种:愿意和不愿意。以是否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愿意购买”定义为y=1,“不愿意购买”定义为y=0,由于使用的被解释变量是(0,1)变量,是一种二元选择问题,所以,本文选取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方法。

在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将农户的投保概率记为P,它与因变量xi之间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

3. 变量解释及赋值。本文对模型变量具体赋值与定义如表1所示。

4. 回归结果及讨论。根据上文各变量数据,运用EViews8.0软件对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实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采用购买农业保险的正确率为99.39%,不购买农业保险的正确率为99.48%,整体预测正确率为99.43%。Hosmer-Lemeshow检验值为0.1346,表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较好,接受观察的数据与预测数据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回归模型的LR统计量为661.855,P=0.000,说明回归模型的系数显著有效。

影响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如下:

(1)农户自身受教育程度对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年龄影响不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越强,这与预期一致;年龄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小,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其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

(2)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在模型中不显著。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越强,与预期一致;农户家庭年收入越高,其抗风险能力就越强,从而用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需求弱。

(3)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对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这与预期一致;而连续三年平均每年自然灾害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指标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农户认为前三年自然灾害平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小,不会通过购买农业保险这种方式来稳定收入水平。

(4)外部环境特征中基层组织对推广农业保险的态度指标和现有险种能否满足农户自身分散农业风险的需要指标都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具有同向影响作用,这与预期一致,其中,基层组织对农业保险的推广态度是农户参保意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五、 政策建议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五县(市)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覆盖率还有上升空间(现在仅为63%),而对农业保险还普遍缺乏了解(完全了解农业保险的农户仅为7.1%)。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对调查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现有险种能否满足农户自身分散农业风险的需要、基层组织对推广农业保险的态度等5个因素。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为有效提升农户对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农业保险正向宣传的导向作用。政府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强化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使农户从主观上意识到农业保险的意义和价值。

2. 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农户所受的教育是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初始教育进行投资是最有利的。为此,政府应当加强监督检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情况,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全覆盖,有条件的农村应积极试点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

3. 引导保险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分散性特征,使农户面临的农业风险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多种类多层级的险种来满足不同农户分散农业风险的需要。所以,应通过创新补助等方式引导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农户对农业风险保障的多样化需求。

4. 政府应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加入WTO后财政直接补贴农民的方式受到很大限制,政府应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对农民补贴应逐渐从直接补贴转向间接补贴,农业保险作为国际上的“绿箱政策”,应成为政府支农惠农的重要工具。所以,政府财政应缩减粮食种植补贴、灾后直接补助方式,将这些资源以保费补贴的方式进行,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能力,提升农业保险覆盖率。

5. 正视基层组织作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基层组织的“协同推进”才推动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的调研数据也表明,基层组织对农业保险的推广态度是农户参保意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在看到基层组织对推动农业保险发展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近几年,基层组织克扣、截留保险费和理赔款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所以,要正视基层组织作用,既要发挥推动农业保险的作用,又要完善监管机制,避免因基层组织原因使农业保险的声誉受到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J].金融研究,2004,(4).

[2] 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3] 宁满秀,邢丽,钟甫宁.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5,(6).

[4] 李彧挥,孙娟,高晓屹.影响林农对林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永安市林农调查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

[5] 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对农户购买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题,2010,(4).

上一篇:单位联欢会各类主持词下一篇:经营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