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写不好作文原因有二:一是感到没什么可写,二是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中学生生活实践较少,但毕竟还是有生活的,不是没什么东西可写。所以中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不会用笔去表现生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1: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摘要: 不会写论文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要改变这一点,可以从中学时代就教会学生写论文。本文阐述了如何突破写论文的难点和选题、选材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 写论文选题选材

或许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便会大摇其头:“教会中学生写论文?吃多了撑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者觉得写论文是成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或者就觉得中学生都学习过写议论文,而论文只不过是议论文的加强版罢了,会写议论文自然也就会写论文了,用不着刻意去教。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看看我们身边,哪怕是身为教师,甚至是语文教师,能经常性地写出论文的人都是屈指可数的。这不并仅仅是懒惰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不会写,不知道该写什么。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为了应付写论文的差事,或是找枪手代写,或是找几篇主题相近的论文东挪西凑,简单组合之后便大功告成,或是干脆找一篇来,将作者更改为自己即算完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并非会写议论文,就一定能写出论文来。而不会写论文,倒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反思一下,我们便会不无惊奇地发现,其实直到进入大学,甚至是到大学毕业,老师们往往并未真正教过学生写论文。结果便是大学生已写过毕业论文了,但其中的多数对如何写论文却还是一头雾水。如此一来,在进入社会后,不会写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能力,也有这个责任,教会学生写论文,使这个现象不再重复出现。要教会学生写论文,使学生长大成人后不再出现虽学过写议论文却不会写论文的情况,我们就要搞清楚学生写议论文和成人写论文的主要不同。学生写议论文时或多或少似乎都能找到一些话语写,而成人写论文时却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经常是沉吟良久,举笔无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学生写作时论题是明确的,而成人写作时无从下手的最大原因就是找不到论题。同理,倘若我们什么提示也不给,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学生往往是笔杆咬碎仍纸上空空。所以教会学生写论文,第一步就是教会学生选择或寻找论题。论题一明确,其余的就都好办了。那么,学生该如何选择或找到论题呢?

倘是只需选择论题,需遵循以下原则。

1.选熟不选生

熟能生巧,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将这个道理放到写作上也是一样的,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论述范畴,才容易写出真知灼见,才容易搜寻论证材料。就学生而言,他们所熟悉的是学校生活,所以学生们倘若能选到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相近的论题,自能找到话说,也就容易写得好。而我们今天在写作上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觉得自己熟悉的领域都是些琐事,乏善可陈,写出来显得主题不深刻,所以往往选一些诸如涉及环保、战争、难民等离自己生活甚远的论题,因为他们觉得写这些才显得自己关注社会,方能表现出自己的赤子之心。对这些自己其实并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的东西,因缺乏亲身感受,或因学识、阅历的限制体会不深,硬要去写,自然只能是如鹦鹉学舌般人云亦云,满纸故作高深的空话套话了。所以,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论题。

2.选小不选大

有些论题与其说是论题,不如说是话题更恰当,因为涉及面太广,根本不适合当一个具体的论题来写。比如“论战争”这样的论题,稍稍一想就会发现是根本不能选的,以战争涉及面之广,我们能论述几何呢?选的论题面小一些,才便于展开论述,也便于搜集论据。

3.选新不选旧

过于陈旧的论题是不适合选的。写过的人太多,你自然就难提出新颖的见解,写出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价值了。比较新颖的论题,搜集资料可能相应难些,但写的价值相应也就大,因为你的观点、见解都可能显得很新颖独特。当然,新和旧是相对的,太新的论题,倘若自己不够熟悉,就应慎重选择,以免陷入难以深入的困境。

4.选易不选难

论题有难有易,要学会尽量选择相对容易一些的写。论题本身含义不清或涉及面过大,又或专业性太强,都是不容易完成的,要尽量避免。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易搜集资的论题,就是相对容易写的论题了。

倘若需要学生自己寻找论题来写,教师就要注意教会他们从以下方面入手,寻找适合自己写的论题。

1.在兴趣中找论题

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用心去做。一用心,就容易发现问题,这时只要自己多留意些,论题就很容易找到了。笔者平时比较喜欢军事,对军事思想关注得较多,而在上大学时又喜欢老庄哲学,在阅读《道德经》时便注意到了其中蕴含的军事思想,于是大学毕业论文的论题毫不费力便找到了——《试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2.在课文中找论题

作为学生而言,课文是每天都接触到的,只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多思索、勤发问,就容易发现论题。比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文时,有学生注意到了文中一再提到夏洛克是犹太人这一点,并进而联想到双方冲突的根源其实是与宗教信仰冲突相关的,从这个联想中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论题——《试论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3.在自己占有的材料中找论题

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占有多方面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也能找到论题。例如华罗庚的脱颖而出,不就是因为从自己手中的数学杂志中找到了论题,并写出论文从而引起关注的吗?所以对于自己占有的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从中发现论题。

4.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中找论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只要自己留意知识与生活的关联,要从中找到论题,也非难事。比如李镇西老师就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中找到了许多问题,并提出了要“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论点,为此还写了一些文章。

选择论题和寻找论题相比,后者难度自然要大一些,而实用性也更大些,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不是随时都会有现成的论题供我们选择的,只能自己去寻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论题,在训练时也可有意识地偏向这方面。

在通常情况下,论题找到了,论点也就明了了,下一步就要教会学生选择论据。论据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论据用得好,论点就易树立,否则论点很难被人认同。论据的搜寻相对找论题要容易些。只要到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及其它图书中寻找,多少都能找到一些。也可利用英特网进行搜寻,那也是异常便捷的。对搜索到的论据,我们要注意教会学生加以鉴别,进而选择最合适的论据。选择论据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要真实

真实是选择论据时最重要的一点。真实就要忠于事实,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偏差。试想用一虚假的论据来证明论点,不就像说要在流沙上建造摩天大楼一样荒唐吗?尤其是数据类论据,倘若不真实准确,更是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所以在选择论据时首先要确定论据的真实性,是真的才可使用。

2.要典型

论据的典型与否,是关乎论文的说服力的。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用卢沟桥为例来介绍联拱石桥的特点就很合适,因为卢沟桥不但具有这类石桥的典型特征,而且由于抗战的原因被国人熟悉,用它为例自然就具有说服力。

3.要新颖

使用相对新颖的论据,不但能证明论点,而且能使文章显得“与时俱进”。而陈旧的论据,倘若是数据类的,就难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如过去常说珠穆郎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今天再用就不准确了。又如牛顿与苹果、爱迪生发明电灯之类的事例,用作论据固然典型,却因用者太多,读起来未免会使人觉得老气横秋,陈旧不堪,对论文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论题明确、论据充分,要形成一篇论文,接下来便只需根据个人的写作习惯,加以组合修改即可,至于论文的基本格式,比如要有关键词之类的,教起来并不复杂,在此不再赘述。

教会学生写论文,一开始不必要求学生写出多长的文章,只需按照上述方法和原则,从写千字左右的小论文入手,逐步培养训练,使学生掌握选题选材的方法原则,然后逐步提高,这样,高质量、长篇幅论文的出现便指日而待了。

作者:李加金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2:

思维是写作的灵魂

中学生写不好作文原因有二:一是感到没什么可写,二是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中学生生活实践较少,但毕竟还是有生活的,不是没什么东西可写。所以中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不会用笔去表现生活。

人们总习惯地认为“用笔表现生活”,只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了,殊不知,写作的本质是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只是思想的载体。具体到中学生来说,初中的作文教学在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把看到的景、经历的事再现于笔下;高中作文教学在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对所掌握的素材的全面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它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表达出来以和别人进行交流。有鉴于此,作文教学就应该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写作素材,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是核心,写作素材是思维的基础,实际写作中写作素材也是思维结果的论据,语言表达是思维结果的物质再现。

写作离不开思维、素材、表达这三个基本要素,其本质是思维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就要引导学生确立以下三个能力目标:

(一)真切认识世界的能力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写好文章就必须准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准确”是指在分析事理时要用辩证的方法。写作思维的深刻性在于不惑于形形色色的表面现象,而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写人,要写出被写对象熟悉而又陌生的性格特点;说理,要讲出人们普遍未意识到,或意识到了但没有讲出来的道理,或者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命题中开掘出新意来。

(二)清晰整理思路的能力 条理不清是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其实质是思维的不清晰。大凡良好的思维都是按一定的条理进行的,条理是思维得以有效进行的必要形式,失去条理,思维就是一团乱麻。平日里我们听报告、读文章,有条理的就易于接受,缺乏条理的就不知所云。写文章要做到有条理,一定要学会整体构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质是思路清晰与否的反映。

(三)完美遣词造句的能力 思维的结果要用语言把它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就离不开遣词造句能力。遣词造句过程本身也是个整理思维的过程。很多中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如同一杯白开水,甚至词不达意,其根源在于学生思维的不清晰。另外学生阅读太少,词汇、范句积累不够,也导致表达能力欠缺。

学生写作能力目标的确立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作文教学中,如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和训练,并在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积累写作素材 思维是对所占有的素材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同时也是用来佐证思维结果的论据,所以搜集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工作。

中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于他们的生活,饮食起居、校园喜怒、邻里亲情、街头巷议、田园情趣等等,都是中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不缺乏真善美,需要的只是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一颗体会真善美的心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更要教会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去思考。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之大,内容非常之杂,价值观又非常之多元化。这就要求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对信息进行采取、收藏,更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思考。这恰恰体现了思维能力在写作中的本质作用。而中学生往往缺乏这种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会他们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去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教会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

书本也是中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中学生的生活实践毕竟是有限的,而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也妨碍了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书本不但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供使用,更有前人相对成熟精辟的思想可供学生获取。书本丰富多样,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并获取写作素材。

(二)给文章一个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朱光潜先生说:“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集素材,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和安排,这就等于给它们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形式。”他还说:“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其实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就是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而文章的篇章结构就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思维是否明晰、条理是否清楚的反映。中学生毕竟思维能力不够完善,表现其思维能力的方法也很有限。怎样让学生把他们想写的东西有条理的在文章中写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给他们一些文章的基本形式,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训练并逐渐变化提高,以达到文无定式的最高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以材料安排、文章构思的方法为单位,制定严密的单元教学计划,一个单元解决某一个有关谋篇布局的问题,循序渐进。比如写景分为写景顺序、动静互衬、多角度观察等单元展开训练;叙事分为基本方法、正侧面描写、叙事人称等单元展开;议论分为总分论点、例证引证、论证角度等单元展开。学生一开始可能只是简单套用范文模式,但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由已知向未知前进的过程,只要不死板,引导学生在套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他们就能很快掌握各种文体,并能不断创新。

(三)锤炼流畅的语言 完美的语言表达主要是由遣词造句体现的。遣词造句又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再现,老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想深入、想全面,理清思路,做到胸有成竹,表达起来自然明白流畅、一气呵成。遣词造句能力又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反映,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有计划的让学生阅读并背诵大量的名篇名句,完成原始的语言积累。另外,造句、仿写、改写、修辞训练等等都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经常性的写日记、随笔更能大幅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要身体力行、常抓不懈。

写作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写作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艰苦是因为它是思维的结晶,需要长期的努力。快乐是因为他能把自己的思想和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并使之更为成熟。而思想的进步才是人类永远进步的保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并为之努力,作文教学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作者:黄俊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3: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 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作文自信,消除学生作文为难情绪;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努力避免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尴尬境地;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使学生作文有新意有创意;注重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努力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加强平时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只有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作文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培养自信;注重积累;加强指导;强化训练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这是当前中学生的心声。他们崇尚追星,热衷网络游戏,喜看武侠、言情、科幻等作品,就是陌生了经典,懒散了写作。一遇到作文课,他们就叫苦连天,满腹牢骚,更有甚者大叹世界末日来临。此种现状使我们语文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样以来,都以“难、难、难”的心态出现于课堂上,从而导致作文效果欠佳并形成恶性循环,使作文教学这块阵地久攻不下,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在长期作文教学实践中,感受颇深,深感作文教学的艰难,但没有止步,仍再继续前行,探索改进作文教学之路,实现学生乐写、勤写、善写的目标。

1 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作文自信

写作真的那么难吗?其实不难,出现难的现状是大家产生了恐惧写作的心理,因此,应積极鼓励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自己无声的语言,就是将自己要说的话加工成文绉绉的语句。其次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敢于动笔,就能写出一片天地,只要肯为,则难写易易矣。在作文教学中,时常以沈从文、巴金、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创作为例来激励学生,同时注意把握好作文难度,使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都能写出作文,从而使学生满怀自信感受成功。只要学生有了自信,才会有动笔的勇气,有了动笔的勇气,就能写出文章来,甚至写出好文章来。

2 注重积累引导,丰富生活素材

在建立自信之后,我们应教会学生积累,因为所有指导类作文或者谈语文修养时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积累。在积累时,注重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分类积累,而不是盲目杂乱的积累。比如学完《沁园春·雪》后,让学生积累有关写雪的诗句,积累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雪在不同人笔下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趣。遇到自己写作文时,若合一契,启迪思路,文采飞扬,文章必能过人。同样的道理,学完《雨说》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积累不是单纯地为了积累而积累,而是为了在写作中能有所借鉴和运用。在归纳时让学生以类别划分,使他们在写作文时有章可循,有例可援,写景的,四季的分类整理,写人的,老幼有别,记事的,前因后果有序。这样一来,为学生日后作文积累了可循可用的素材,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 加强作文指导,拓宽写作思路

在学生写作中,面对林林总总的素材,学生选不出,或者大而空,这时就需要给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3.1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新信息、注意新现象、发现新问题,为写作拓宽思路。例如曾以作文《那是一首歌》为题,写作时,有学生就以不久前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为题材,突出一首让人反思人性的歌。他分别从家庭、行人、肇事司机三方面进行深刻的剖析,指出这一幕是让国人深醒的歌,深感此文章立意新颖有创意。

3.2 变换视角,反弹琵琶。在指导学生写《教室外》为题的作文时,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大部分学生都写的是对教室外生活的向往,渴望自由。而一位学生却通过教室生活的描写,却一反常态,指出外面的生活虽好,但是短暂的,而要追求长久的幸福和自由,只能通过教室内的奋斗,使人耳目一新,使表达的主题有了深度。所以,面对多种多样的素材,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变换角度选取素材,从而使文章有话可说,有处下笔。

4 强化平时训练,提高作文质量

4.1 巧用教课书。由于中学课程多,时间紧,学生都在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整天忙碌,看课外书籍的时间较少,能挤时间去读书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有效利用教课书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当前中学教科书有新的变化,首先,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花边文学”(放在方框中的文字),只要学生稍加整理也就获得写作材料,这样可以弥补中学生由于课外阅读时间少而造成的知识匮乏的缺陷。其次,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词语也不可忽视,让学生写一段话并且运用课后的这些词语,不限内容与篇幅,既使学生掌握了词语,又培养了学生遣词遣词造句能力,由词语的“静态积累”变为“动态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4.2 注重身边小事、偶发事。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总是想从大事议论泛泛而谈,忽略了身边的小事,其实抓住身边小事同样能起到 “以小见大”。高尔基的《童年》和高玉宝的《半夜鸡叫》等作品,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熟悉的生活。上次学校召开法制报告会,离结束还有十分钟时,很多学生躁动不安,迫切想离开会场,于是各种动作、语言、神情渐渐多了起来,会后便抓住这一场景,让学生写了一篇《最后十分钟》,大部分学生写得很成功,可圈可点处很多。学生在练笔中感受到了身边小事是多么得重要,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是可以写出好作文的。

5 反复推敲修改,培养写作能力

从古至今,我们都羡慕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才子,象孔融、李白、王勃、曹丕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的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而来的。这个修改不一定要出现于书面,内心的反复推敲也算,杜甫、白居易、贾岛、王安石、鲁迅等大家都主张文章进行修改以期达到最佳,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让学生进行修改,而多数情况下,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勾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二次或三次的练习,这主要是学生认为,这作文已经修改了,不必再重写了,在重写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再写应换个题目。为了纠正学生这一认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坚持让学生重写,以重写作为修改,发现经过二次写作,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到作文水平在提高。通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对二次作文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总之,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之一,要打开瓶颈,给学生写作创造一片蓝天,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习惯,使学生乐写、勤写、善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葱绿的作文园地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作者:荀建国

上一篇:电力工程质量论文下一篇:财务会计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