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精选12篇)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1

摘 要: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词:数学 教学方法

探索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习总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等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

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①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②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③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

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①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②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③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确立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4 根据数学内容的性质,数学教学可分为概念教学、命题教学、例题教学、习题教学、总结与复习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2

一、阅读提示, 明确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每个单元都有有“单元提示”, “单元提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编排体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这样提示的:“浓浓亲情, 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描写亲情的文章往往能打动人, 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 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并学习阅读和圈点勾画”。这样的单元提示就有助于学生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另外, 每一课前面也有“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作系统了解, 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具体落实单元的重点难点, 做到一课一学, 有的放矢。

二、圈点字词、扫清障碍

这一步要求学生粗读课文, 边读边把自己读不准的字、理解不来的词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一般生字加下横线, 词语用小圆圈圈出来。如在自学《散文诗两首》———《蝉》、《母亲·荷叶》时, 学生可标记出“匿”、“沐浴”、“祷”、“衍”、“姊”、“菡萏”、“敧斜”等多个生字和“匿笑”、“沐浴”、“姊妹”、“菡萏”、“敧斜”等词语 (当然, 基础不同, 学生所标记的字词也会有所差别) 。然后, 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出这些生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并把它们抄写在课本上或者课堂笔记本上。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特别为他们自学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进而帮助他们为获取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参照资料、旁批课文

现代的中学生, 手里有很多参考资料, 这些资料有益于学生的自学指导。如学习辅助资料《名师学案》, 它里面涉及“单元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学习方法指导、相应的文体知识、重点和难点释疑”等内容。其中, 单元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把握整个单元学习的要点, 进而在自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而相关的文体知识, 既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重点和难点提示则让学生找到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结合课本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找出突破重点、难点之法, 做到主次分明。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十二课为例, 学生能从《名师学案》的旁批中掌握《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以及作者生平、作品, 文章写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学时就可以结合书中的内容来详细分析, 进而理解课文, 并把这些分析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或者写在笔记本上。这样, 学生在听课时就能结合教师的讲解, 使理解的内容更加深刻, 而不理解的逐步弄清。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已知的知识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这样既可避免教师在讲授时出现知识的重复, 又可适当拓展课外知识。

四、理清思路、提出疑问

这是学生自学最关键的一步, 也是衡量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一步。它要求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包括理清思路和提出疑问两方面的内容, 理清思路要求学生边读边整体感悟课文, 然后悟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进而划分段落层次。学生理清思路之后, 就要学会提出疑问。这是自学的难点,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词、句, 品味课文特色;要求学生在自学中能根据第一步自学时掌握的目标, 逐一落实, 步步释疑, 找出问题。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时精力就容易集中, 学习目的就会明确。因此, 学生只要坚持就能从中尝到自学的甜头, 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加, 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五、巩固知识、练习反馈

学生把握上述四步自学之后, 就进入了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阶段。所谓知识的巩固, 即是让学生运用本文的自学知识来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而巩固和运用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做练习, 练习可以是同教材相配套的, 如课后练习或其他练习。练习不要求每题必做, 由学生根据其自学的程度自由选择。如学生自学《绿蝈蝈》之后, 可让学生完成课后第1~3小题。

指导数学学习方法 教会学习 篇3

1.鼓励主动学习,给学生尝试,摸索学法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传授知识的任务将事半功倍。如在教《大家一起来分类》时,有意识的设计让学生参与的方法。导入新课后,老师向大家请教:体育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体操训练,可以怎样分呢?学生顿时来了精神,有的说“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有的说“穿裙子的一组,穿裤子的一组”……。这样一来,连上课跑神的同学也饶有兴趣起来。结果教师按大家都赞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效果就很好。

2.提示方法

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会对学生掌握学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时,可以将学法理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练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

首先,注重抓提示的“火候”,即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其次,注意从学习成功的学生经验中筛选,让他们“说方法”,提供榜样,让学生互学方法,使学生随时随地、多种途径地明确学法。再次,抓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重点指导。如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上,对题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接理解或机械理解上,常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如“一件上衣36元,是一双袜子的9倍,一双袜子多少钱?”这道题有哪些条件,学生总说“①上衣36元,②是一双袜子的9倍”。这里学生对第二个条件的回答不能进一步地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说明学生没能完全领会题意。如果在这里匆匆而过,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会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如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讨论,明确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双袜子价钱的9倍,会使学生的理解很快加深。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如何选择得当思维的角度,还是以后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

3.比较、迁移的方法

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比较、迁移的方法。如讲解竖式计算整数乘、除法(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重点讲解、分析,学习三位数乘除一位数时边学习学回忆计算方法。前者采取的指导尽可能详细,以便学生摸到计算要领,掌握方法,而在后者的教学中适当放手,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这样,学法指导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就达到了。学生在比较、迁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学、积累知识的过程,学法指导就在其中。

4.总结评价,实现学法的内化

引导学生互相比较、评价,才能辨别方法的优劣,以利扬长避短,完善学法;引导归纳总结,才利于学法示范化。在教学过程中常启发学生发现了好的方法,及时提倡;遇到不当的学法,及时纠正。每节课结束后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时,对学习方法也回顾归纳。把零散的,点滴的学法总结起来,组建示范性的学法系列,让学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乃至学习品质。

此外,在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准确表达、课外学习等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

(1)课本阅读的培养

数学也要阅读。按阶段分别要求,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先讲解后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有限,宜先采取直观演示结合讲解,然后叫学生看书,理解书上的图解及叙述意义;②边看边读边指导;③渗透下节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预习,同时每教完一个新知识,就让学生练习一下。

中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边讲解边读书;②边读书边思考。

高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预习教材;②课堂指导,解答疑惑。

(2)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在计算中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抄错数字、看错符号、丢小数点、顺序颠倒等,尤其到高年级,计算过程复杂,稍不细心,就前功尽弃。

第一,抓好计算教学课。明算理,知算法,爱计算,是教学过程追求的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及倾向进行合作探讨,追根寻源,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开展活动竞赛,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口算比赛,可将比赛分为基础计算和提高计算两部分,形成点面相互促进的格局。在选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较大的释放,能力得到了较有效的发展。这种方式很合学生胃口,对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计算兴趣,都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课堂上,可以推广了“一读、二找、三说、四算”的方法。

一读:就是不论什么形式的题目,首先组织认真读题,且读题的方式多样。通过读题尽量将计算的实际意义揭示出来。并要求学生做到关键词语重读。

二找:找数量关系,并用图表、线段图表示;对难以用图表示的题目,则要求在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画线。

三说:说说自己解题思路或解答步骤。在进行中由易到难,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说出疑问。

四算:即着手解答,同时对错误原因展开讨论。

(4)查错习惯的培养

很多学生做题后都不愿验证,对此应着力对学生的进行查错习惯的指导。

如计算题:强调验算;解决问题(应用题):在解题后,重新审题;还可以让学生备一本错题本,吸取教训。摘录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题,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比如“抄错数字,15写成了18”;“运算顺序不对”等,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查错习惯。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法指导的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切磋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揣摩学生,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倾听学生的各种发言,交给他们学习的自由,和他们共同探讨研究,树立学生的成就感,肯定他们的探索过程,增强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后的学习自信心,学生才能不再“唯命是从”,敢于对同伴的意见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甚至敢对教材质疑,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教会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篇4

这里所说的拿破仑思维,它指的是敢想敢作,不被外部的环境所打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2、亚历山大思维

所谓的亚历山大思维,这种思维包含着一种霸气,值得人们关注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想要成就大的事业,绝不能被陈规陋习所束缚。

3、哥伦布思维

所谓的哥伦布思维指的就是有想法更要有实践,这是哥伦布思维最闪光的地方,自古以来我们说成功是有办法的,而这种办法常常是在众人想不到的地方做出来的。

4、上帝思维

关心他人,最终受益的却是自己。上帝讲,天堂中的人们,所有的事情都是怎么想的,如果世间的人们拥有爱他人的想法,那么他不管处在什么地方都生活在天堂里。

5、司马光思维

所谓司马光思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因为打破了才会获得生机,只有破坏掉旧思维的束缚,思维才会重见光明。

6、孙子思维

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表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想要把对手打败,就必须首先了解对手的情况。

7、费米思维

简单化才是最经济、最科学的行为模式。费米思维是一种非常朴实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思维方法。将事情变得复杂,一般都很难抓住事物的深层次本质,也不能够揭示事物的最根本的规律和问题之所在,它都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事物表面的复杂化上面,而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太多的帮助。所以简单的方式往往是最直接的、最合理的方式。

8、部洛克菲勒思维

所谓的部洛克菲勒思维,它指的就是随时随地都应该保持主动,做事情的时候占领先机,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利益的最大化。

9、拉哥尼亚思维

拉哥尼亚思维说明简单才是真正的丰富。最简单的事物往往孕育了无穷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是很科学的。

10、奥卡姆思维

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注重整体谋划教育战略,进行超前部署,指明前进方向。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全教会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

一、全教会精神是教育发展的指路石。

1、学习全教会精神意义重大。

全教会和《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总体战略部署,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全教会精神和《纲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一线党员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纲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令人振奋。

在全教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重视教育质量的5项要求。深刻领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温家宝总理也发表了“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重要讲话,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动脑筋,开拓思路,牢牢把握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勾画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宏图,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作为一名一线的党员教师,我感到十分振奋,心得体会《学习《全教会》心得体会》。

二、全教会精神提出了对老师的高要求。

新世纪的第一次全教会和会前印发的教育规划纲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开启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作为一名一线的党员教师,在深入学习全教会精神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压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师作为教育者,身上肩负着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要培养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就要求老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新课改理念,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无论是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还是普通教师的教学心得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另一方面,老师要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形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更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2、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师德模范。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用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要加强自己的职业理想,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师德模范。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6

通过学习,对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了具体的了解,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的道理。深刻的认识到: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2010年学习全教会精神心得体会,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三、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四、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五、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7

一、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取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以下二点:一是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二是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 (1) 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的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顶点等)呢? (2) 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 (3) 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 (4) 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学生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这不仅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及和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学习 篇8

一、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应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居多,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倦。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每节至少有1/3 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

2、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3、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4、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结构及掌握运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即把“时间、提问权、评议权、工具”还给学生。

总之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上一台阶,达到“师生多向互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而老师在收集处理学生提供的信息的水平上,通过“重组”,完成更高水平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步应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做起,而不是簡单地教教材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2、自制生物课件,网上下载有关生物图片,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生命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教学模式,单纯地靠教师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尿的形成的生理过程。先画一个肾单位模式图。用几种颜色的小圆点分别表示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画面显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几种颜色的小圆点不断从肾小球里滤出来,形成原尿向肾小管流去。在肾小管的不同段形象显示原尿的重吸收过程,大部分代表水、无机盐的小圆点和全部代表葡萄糖的小圆点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而代表尿素和尿酸的小圆点以及少量的代表水分和无机盐的小圆点则继续往前,流入收集管中形成终尿。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动画,看清楚各种颜色的点的来龙去脉,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代谢废物是从组织细胞里来的,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在肾脏这里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理解了这个过程学生就可以很轻松的接受水盐平衡和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通过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不仅学生学得透彻,而且教师教得得心应手,使我们的生物显微实验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了新的水平。实践证明,发挥媒体组合优势,能大大增强显微实验效果,从而使生物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传统的复习课都是“炒冷饭”,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学生成为老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笔者在生物期中考复习课中的做法如下:首先到自制生物复习课课件。课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浏览式学习,主动回顾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课堂教学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每播放一张幻灯片,我就让学生先思考、讨论一会儿,图中的寓意是什么或在讲解什么生物知识,再让各小组派一位同学举手起来表达,然后由老师指定同学起来表达,答对就给该小组加分,前面同学表达有错或有的小组认为需要补充的,我就派其他组的同学起来表达。由于采用课堂上小组评分制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学之间能充分地交流与合作,各小组之间又能充分地展开竞争。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9

雨多莫小学教师:李庆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县于2011年9月,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了全国、省、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教师,我于2011年10月23日晚参加这次专题培训,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学习县委书记王玉玺、县人民政府县长赵晓明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王玉玺在会上作题为《振奋精神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禄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讲话。王书记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教育机制,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要坚持教育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建设;要坚持均衡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要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要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晓明作了题为《开拓创新 狠抓落实 努力改善禄丰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跨越》的讲话。赵县长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全县未来十年教育发展方向,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新跨越,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抓好关键,突出重点,努力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跨越;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全面落实。

通过学习会议精神,确立了我今后的教育发展方向。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己,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升自身素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我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好“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就要随时跟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推进我校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真正为学生的美好未来着想。

三、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结合会议精神,我觉得作为教师要严肃对待教学工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教学工作中的要突出“严”字,表现为两个强化:一是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营造促进广大教师严肃对待教学工作的浓郁氛围;二是强化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育人功能,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有计划的组织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10

山东省兖州市大陆机械有限公司子弟学校(27)

关键词:关爱  生命  意识

那天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没想到政教处主任找到我,对我说,他昨天晚上把摩托车放在了楼下,开了报警器,我班的几个学生用粉笔砸他的车玩,要我好好处理他们。我听了非常气愤,考虑也没有考虑就对他说好,我一定严肃处理他们,请你放心。

主任走了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对此事的调查,很快我就知道是我们班的赵鹏、马浩、曹阳他们干得。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清楚了事情的经过,便狠狠地批评了他们,并让他们写了保证书,以后有类似情况怎么办等等。做完这些,我就让他们走了。

办公室剩下了我一人,我却陷入了深思,事情看似很简单,处理的办法也许人人都会像我一样,批评教育,写保证书等等。可是,我就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也许你会说他们还小,玩是他们的天性。可是,我除了上面的看法之外,我还有我的对此事的一点思考,我想,他们内心缺乏的是关爱生命的意识。我要借此机会要给他们上一课。

我一看课程表,正好早读之后第一节是我的课,我正好借题发挥。上课了,我说同学们,昨天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做了很不好的一件事,他们用我们班的粉笔头砸我们楼下的摩托车,表现非常不好。我说道这里,全班的同学都把视线集中到那三位同学身上,我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已经把头低在了课桌上,他们已经知道了害羞,这是学好的第一步啊。我接着说我已经严肃处理了他们,希望我们的同学以此为戒,不要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在我们班,好吗。同学们都说好。

我说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是它却反应了一个大的问题,说明我们心里面缺乏关爱生命的意识。同学们一脸的茫然,他们的表情告诉我,老师,不就是用粉笔头砸了一下摩托车嘛,怎么这事能和关爱生命意识的缺乏与否有关呢。我接着开始了我演讲式的教育,我说,在我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树、石头、板凳、课桌、黑板、门窗等等,都是以一种生命存在的。同学们更加茫然了。我说,不信你看,我们就拿昨晚的事情为例来说明吧。我们的工人师傅把石头烧成石灰,在把石灰制成石膏,然后在石膏里面加入胶,制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粉笔。粉笔制造出来,是工人师傅辛勤劳动的结果。粉笔在制成的`刹那间,它会想,哇,我终于诞生了,我终于可以被老师利用,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学到知识了,我是多么的高兴啊!可是我们的粉笔兄弟里面有一些倒霉的兄弟,他们虽也怀有奉献之心,可是他们就是在昨天,在做奉献梦的时候,被我们的同学从粉笔盒里取出,身体被碎成几段,砸向了楼下的摩托车,它们的奉献之梦在瞬间成了残酷的做坏事的工具。它们必定伤心之极,它们必定会想:即使奉献不成,也不要成为楼下的一堆垃圾啊!说道这里我偷偷看了一下刚才那些一脸茫然的同学们,这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认同地点着头。我接着说,可能同学们都没有注意,昨晚我们班马浩同学的凳子不知怎么回事的倒在了地上,人来人往从它身边经过,可是就是没有一个同学把它扶起来,我想,凳子一定会这样想过:我是被一个鲁莽的小伙子给撞倒在地的,我已经在地上躺了好久了,我好辛苦啊,我多么希望有位有爱心的同学把我从地上扶起来呀,可是,他们从我的身边经过,好像都没有发现我的样子,我想喊他们,可是我喊哑了嗓子,也没有一个人来帮帮我,我没有办法,只好认命了。我想,过一会儿我的主人就回来了,他会把我扶起来的。我躺在冰冷的地上等待我的主人的到来,可是,我的主人来了之后他只顾他自己玩,和几个同学一起拿了讲台上的粉笔出去砸楼下的摩托车去了。(生笑)我彻底失望了,我整天为我的主人服务,没有想到主人竟然会这么对我,呜呜。幸好,这时我们的班主任来了,喊来了马浩,让他扶起了我,这样,我才算告别了我痛苦的生活。真是应该谢谢他了。同学们已经被我的一席话说动了。我还是趁热打铁,说,小时候,我也有过和你们类似的行为,我的家在农村,暑假割草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会拿手中的铲子朝树上插,树被我们插得伤痕累累,汁液四溅,我们很是高兴。可是今天我们想来,当初我们的作为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啊,从树上流出的不是树的汁液而是树在我们的摧残下,流下的伤心的泪珠啊。

教会学生学习高中历史 篇11

一、要重视

即便没有兴趣也要把它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似的学科来加以重视。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至于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一旦遇到能力考查题,学生就会出现堆砌材料的现象,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且越早越好。

二、抓基础

建高楼离不开坚实的地基。同理,要把历史学好,首先我们也要学好基础。

1.精度掌握巩固基础知识

首先是要熟悉教材,精读课文,然后是要背诵每一个知识点。背诵是记忆的基础。我有几种记忆方法介绍给学生:

(1)初识记忆法:在记忆的时候先把知识点看一遍,做到整体了解。

(2)理解记忆法:记理论性的知识时,要注重理解性的记,通常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或是引出具体的实例,即使不行也要“在记忆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

(3)情景记忆法:如记忆过程性的知识时,可以将自己置于当时的环境中,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

(4)归纳记忆法:对于章节的安排,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去记忆,然后再分成各个小专题来记忆,以时间为顺序,古今中外结合在一起来记忆。

(5)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用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对于义和团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借助“粉碎了”“打击了”“显示了”等关键词来提示。

(6)放电影记忆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之上,让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自放电影来查漏补缺。可适用于一个知识点、一节、一章、一本书甚至高中所有历史知识的放映。

2.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包括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归纳概念内容、区别概念的异同。

(2)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历史学习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学习历史的真谛。

三、成体系

历史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因而学习历史还要求我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形成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步来构建体系:

1.抓点。如科举制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A.隋朝时期如何?B.唐朝时期怎么发展?C.宋朝时期如何完善?D.明清时期如何走向僵化?弄清这几个问题对科举制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2.穿线。分散的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我们掌握的知识点,如果能用线索穿起来会更好,如珍珠一样,只有穿成项链,才会更

美丽。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雅尔塔体系下有两条线,一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是社会主义世界,两者总体对峙。

4.对比构建立体知识网络: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纵横向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这样可以以一个知识带动整个知识网络,如蜘蛛网一般,用一个节带动多个线索。

把握了以上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历史将如鱼得水,轻松无比。

参考文献: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连安民,男,1982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河南省济源市第六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篇12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特点.数学有三大特点:一是严谨性, 二是抽象性, 三是广泛的应用性.严谨性是指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 如平面几何教学中的证明等.例如, 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过程中,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测量、拼图等方法, 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但为了证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还得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哪怕是最基本的常用概念, 都要用公理加以确认或证明.抽象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 它在抽象过程中抛开较多的事物的具体特性, 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如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就转化为a+b=b+a的形式.广泛的应用性就是指数学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 大到探月工程, 小到菜场卖菜都要用到数学.在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定理、概念的抽象意义而抛弃了它的广泛应用性, 忽视了它在贴近生活中的应用, 往往都学不透彻.抽象的概念, 定理就好像骨骼, 广泛的应用就好像是血和肉, 缺少哪个都会影响数学的完整性.

在初中阶段想学好数学, 还要区分这个阶段和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有什么不同.在小学阶段, 虽然学习了六年的数学, 但基本上是对数的认识和对数的基本的简单的运算, 主要侧重于数学的广泛应用的简单教学.而上了初中以后, 则逐步地侧重于严谨性、抽象性方面的教学, 因此有不少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不能适应数学学习, 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成绩一落千丈.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小学和初中衔接问题,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 有必要研究小学数学教法的特点, 所谓知己知彼, 才能把小学生的那种习惯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化到初中的学习方法上来.例如:要教学生学会听和读.听就是学会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时注意力要集中, 积极思考问题, 弄清楚讲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分析?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疑问?在听讲的前提下, 还要教会学生展开来分析:某个问题的解决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老师就能想到最简捷的方法?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直接的解题方法?等等.读就是阅读数学教材, 只有熟悉数学教材才能较好地掌握数学的语言, 提高自学能力.一定要改变只做不看书、把课本当成查公式的辞典的不良倾向, 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当天的内容或某一个单元的内容.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时, 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意义, 熟练掌握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通过阅读, 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二元一次方程 (组) 及解的应用:注意方程 (组) 的解适合于方程, 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解, 有时考查其整数解的情况, 还经常应用方程组的概念巧求代数式的值.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 转化思想和整体思想也是本章考查的重点.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题目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相贴近, 与社会关系的热点问题相联系, 请平时注意搜集、观察与分析.

在教会学生听、读的基础上, 还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要求, 要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 才能提出问题, 才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步骤.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 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0.5x+1=0.2.我们通过思考, 就能提出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碰到的方程也都是那么简单的吗?例如:

(1) 解方程:5x+2=7x-8;

(2) 解方程:2 (2x-2) -3 (4x-1) =9 (1-x) ;

(3) 解方程:

这些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怎么解?能不能也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求解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寻求解法.教师参与讨论, 根据情况给予启发、指点.解这些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可以这样去想:

(1) 只要能把这些方程化成最简方程, 就可以求出解来, 想想怎样朝着最简方程的目标把方程化繁为简?

(2) 思考时可以把这些方程与最简方程作比较, 想想这些方程主要“复杂”在哪里, 然后考虑用什么方法把方程化繁为简.

二、善于进行反思和反求

当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后,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反求, 因为通过反思和反求, 往往能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新的问题, 从而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延续下去, 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 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 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也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境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 教学方法体现特殊到一般,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 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研究院助理工作职责下一篇: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