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传统的救助制度已无力承担起救助贫困人口的功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然而,由于制度的不成熟,使得制度的功能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1:

关于中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几个问题的宏观思考

摘要:采用问题导向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住房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住房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的初步思路。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承担有限的住房社会保障责任,适宜的模式是政府补位模式;住房社会保障的长期目标是全民保障,但在近期只能是部分保障;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住房保障水平;政府提供住房保障不应排斥非政府力量,应该从多种渠道筹集保障资金,并予合理利用;住房社会保障应建立以市级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各负相应责任的分级负责的体系;应将住房社会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全盘考虑住房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政府还应该为实现住房社会保障提供相应的配套条件。

关键词:住房社会保障;模式;分级负责;统筹

文献标识码:A

一、市场经济中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要性

在计划经济中,由于一切资源都由政府支配,全部的经济资源都由计划配置,因此政府自然应该承担向居民提供住房的责任。但在市场经济中,大部分资源不是由政府支配,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住房又是一种私人物品,那么政府还有没有责任提供住房保障呢?这个问题是住房社会保障问题的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政府没有责任,那么住房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存在了。因此,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说明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有没有责任提供住房社会保障。

(一)市场经济的缺陷与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优的经济体制,它具有以下功能:(1)自动配置资源,自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2)自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3)自发地促进技术创新;(4)自发地促进积累的增长;(5)自动地促进产品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6)自发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自发地促进经济增长。市场经济的这些功能导源于市场经济本身的性质,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具有这些内生的功能或优势,才使得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体制的竞争中,市场经济最终取得了优势,也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具有这些内生的功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才会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而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才会最终确定要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体制,它存在各方面的缺陷:(1)市场没有能力界定和有效地保护产权;(2)市场没有能力形成和维护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3)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垄断对竞争的限制,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最终完全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性的下降;(4)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自然垄断行业的过度竞争问题,或者说不能维护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5)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国外竞争者的竞争或者过度竞争;(6)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问题;(7)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外部经济效应;(8)市场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物品的充分供应和利用问题;(9)市场在抑制交易成本的上升方面存在局限;(10)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非市场品和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11)市场不能保证分配的公平;(12)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非理性行为;(13)市场不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14)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失衡。

市场经济的缺陷和第三种力量能力的局限决定了政府必须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市场不能保证分配的公平,意味着居民之间出现收入差距难以避免;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失衡,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非理性行为,意味着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宏观经济失衡和个人的非理性行为而成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市场没有能力形成和维护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垄断对竞争的限制,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都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中总会有一部分居民成为低收入者或者生活陷入困境。这些意味着即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一部分居民生活困顿,收入微薄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意味着一部分居民基本的住房消费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由此来看,在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缺陷,政府是有提供住房保障的责任的。

(二)住房市场的缺陷与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

就住房市场而言,住房市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住房市场本身没有能力界定和有效地保护产权;(2)住房市场本身没有能力形成和维护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住房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住房市场的垄断对住房市场竞争的限制;(4)住房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因为住房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问题;(5)住房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住房开发、流通、消费等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6)住房市场在抑制住房交易成本的上升方面存在局限;(7)住房市场不能保证住房分配的公平;(8)住房市场不能防止和有效地解决住房市场的宏观失衡。

住房市场的缺陷表明住房市场本身没有能力保障全体居民的基本的住房消费需要,任由住房市场作用的结果会是一部分人豪宅空置,一部分人流离失所、居无定所。住房市场的缺陷意味着政府在提供住房保障方面必须承担责任。

(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与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承担多方面的经济职能,包括:(1)界定与保护产权;(2)建立和维护公平交易与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3)预防、限制或者消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4)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保证自然垄断行业的高效率;(5)限制外国竞争者的竞争和过度竞争,维护国内生产者和居民的经济利益;(6)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7)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促进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8)提供和鼓励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公共物品的充分供应和利用;(9)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10)禁止、消除或者限制解决非市场品和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11)运用就业政策、收入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促进机会公平和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12)防止和纠正非理性行为;(13)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14)防止和解决宏观经济失衡或者经济危机,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除了需要履行好经济职能之外,还要履行好其应该承担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住房消费是消费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的住房消费需要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人的基本住房

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加重分配不公,加重社会的非理性行为,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政府提供公共安全等公共物品的负担,损害机会公平,降低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损害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提供住房保障就成了政府履行好其应该履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能的必要条件,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政府也应该提供住房保障。

上面说明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提供住房保障具有的正当性,但是同时必须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提供住房保障的限度。笔者认为,政府负有提供住房保障的责任,但不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无限的责任。如果承担了无限的责任,即使政府有此能力,那也与市场经济相冲突,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政府不应该,也不需要承担无限的住房保障责任,应该和需要承担的是有限的住房保障责任,这就是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消费需要。

二、市场经济中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基本模式选择

这里所谓的基本模式是指在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或者向居民提供住房保障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在住房保障中各种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

就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定位来看,存在着这样几种基本的模式:(1)政府统包模式;(2)政府主导模式;(3)政府补位模式。所谓政府统包模式是指政府承担全部的住房保障责任,不允许任何非政府力量参与住房保障,政府是惟一的住房保障主体;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政府承担主要的住房保障责任,允许非政府力量参与住房保障,政府是主要的住房保障主体;政府补位模式是指政府承担基本的住房保障责任,鼓励非政府力量参与住房保障,政府是基本住房保障的主体。无论政府是承担无限的住房保障责任,还是承担有限的住房保障责任,政府统包模式都是不合理的,因为其与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相冲突,也会损害公平和效率。政府主导模式对于政府承担有限的住房保障责任而言是合理的,但如果扩展至超过有限住房保障责任(即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消费需要)的住房保障,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补位模式则是切合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定位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提供住房保障应该采取的基本模式是政府补位模式。

三、中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对象

住房社会保障是对居民的基本住房消费需要提供的保障。仅仅明确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住房社会保障若成为公共政策的话,就必须明确其对象到底是什么?不违背住房社会保障的含义的对象的选择有三种:第一种是对全体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这里将其称为全民保障;第二种是对所有住房消费水平比较低的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包括低收入者,也包括中等收入者;第三种是仅对没有达到基本住房消费水平的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第二种和第三种因为只对一部分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这里将其并称为部分保障。既然它们都不违背住房社会保障的含义,那么在制定住房社会保障政策时,就需要做出选择。对象选择不同,对社会公平和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笔者认为,考虑到居民生产行为、投资行为、消费行为的选择和社会公平与效率,对全体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是合适的选择。如果只对没有达到基本住房消费水平的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既不利于居民形成合理的生产行为、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从社会整体而言,也不利于公平和效率。因此,从住房社会保障的本身目标来看,应该是全民保障(普遍保障),而不是部分保障。’ 基于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的住房社会保障都只能是部分保障,即只限于没有达到基本住房消费水平的居民,全民保障是中国住房社会保障发展未来要实现的目标。不过即便是对部分居民提供住房社会保障,也面临着保障对象的进一步选择问题:

1.是仅限于城市居民,还是包括农村居民?尽管住房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但农村一部分居民的确也存在基本住房消费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现象,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从长期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应该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但基于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与农村居民住房问题带来的外部影响来看,短期应该解决的是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2.是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市民,还是包括“新市民”?传统意义上的市民是指户口身份为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新市民”是指户口身份为农业户口,但工作在城镇的居民(俗称“农民工”)。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新”市民应该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中,但鉴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新市民”的复杂性,在近期政府主要应该考虑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的住房保障问题。至于“新市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应该根据“新市民”的结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结构性政策。

3.是全体市民,还是部分市民?这里的市民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市民是全体市民,还是部分市民?这里包括两个问题:

(1)是限于户籍和生活地均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还是包括户籍和生活地不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在市场经济中,人口的流动是频繁的,在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城市长期生活的市民,其户口可能长期不在生活地,那么这部分人是否应该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这里考虑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人都不能享受双重保障,如果一个居民在户口所在地有住房,且达到了当地的住房保障水平,那么就不应再享受任何别的地区的住房社会保障,如果一个居民在户口所在地没有住房,或者虽有,但未达到当地的住房保障水平,就应该纳入到居住地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中。至于具体的操作政策应当具体研究。

(2)是限于低收入市民,还是包括中等收入市民?从中期目标来看,中等收入市民应该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限于政府的能力,在近期应该限于低收入市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低收入市民和高收入市民的范围都极广,若按比例算,低收入市民应占1/3,中等收入市民也应占1/3,所以即便是低收入市民,范围也很广,规模因此就很大。所以住房社会保障要充分体现公平和效率,迫切需要按照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市民的收入组别进行更细的划分,这样住房社会保障才能循着有序、公平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因为有了这样的划分,就可以定出分阶段、分步骤的具体的目标,改变目前住房社会保障对象确定中的随意性。

四、政府提供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

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具体方式很多,以下是几种基本的可供选择的方式:(1)政府建房,出租或者出卖给住房社会保障对象;(2)政府买房,出租或者出卖给住房社会保障对象;(3)政府补贴,即对住房社会保障对象提供租房补贴,或者买房补贴,或者建房补贴。

从这几种方式来看,各有利弊。从第一种方式来看,政府建房可以保证必要的住房社会保障所需要的房源,如果市场上适合于住房社会保障需要的住房短缺的话,政府建房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是可能带来住房建设的低效率,二是可能带来住房建

设过程中的设租和寻租,这样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从第二种方式来看,政府买房可以避免政府建房的低效率和设租和寻租问题,但是可能带来住房购买中的设租和寻租,不过如果市场上有适合住房社会保障需要的住房,采取这种方式要优于政府建房。第三种方式可以避免政府建房的低效率和设租和寻租问题与政府买房的设租和寻租问题,但是如果住房市场总供给不足,或者住房市场价格过高,或者市场缺乏适合于住房社会保障需要的住房,那么一方面会造成政府补贴根本起不到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会给政府住房补贴造成巨大的压力,或者造成政府巨大的住房补贴负担。由此说明,任何单一的住房社会保障方式都不是最优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具有别的方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也都有自身的缺陷,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提供住房社会保障应该是多种方式并存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几种方式的结构如何选择,或者说以何种方式为主,何种方式为次,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就全国而言,应该根据全国适合于住房社会保障需要的住房的存量、住房市场的总供求、住房价格等相机选择,各个地区也应该根据本地区的适合于住房社会保障需要的住房的存量、住房市场的总供求、住房价格等相机选择,这样才能实现在给定的住房社会保障资源的条件下达到最大限度的住房社会保障水平。

五、政府确定住房社会保障水平的基本因素

(一)政府确定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应该考虑的因素

这里的住房社会保障水平指的是住房面积和质量。确定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就是确定政府应该为住房保障对象提供多大面积的住房,多高质量的住房。住房既是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成为奢侈品,居民对于住房的需要是无限的,因此住房面积越大越好,品质越高越好。当然作为住房社会保障范畴的住房只限于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不过,由于生活必需品的量和质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作为以满足居民基本住房消费需要为目的的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如何确定对于居民能否实现基本住房保障、对于社会公平和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住房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基本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住房社会保障水平也应该适当提高。但笔者认为,基于住房社会保障的性质,住房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速度既不应该快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速度,也不应该同步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速度,而应该慢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速度。具体水平根据政府的能力、居民的住房情况等因素确定。

2.政府的能力。政府的能力受财政制度的约束,而且政府承担着多项经济、政治与社会职能,因此,住房社会保障提高到什么水平必须考虑政府能力的约束,不能超出政府的能力。

3.居民的居住情况。这是指调整住房保障水平时,要考虑保障对象当时的居住水平,如果居住水平过低,就应该提高调升幅度,如果居住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则应该降低调升幅度。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定出合理的住房社会保障水平。总的来看,住房社会保障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化的。从政策操作实际来看,每年都对住房社会保障水平进行调整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也没有必要,但时间太长,势必造成住房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因此政府可以考虑每隔一定的周期(如3~5年)根据以上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住房保障水平应该有一个从最低保障向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发展的过程

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包含着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应该有一个从最低保障向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存在着由低到高的迭进的过程,居民的住房消费也应该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迭进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阶段,政府所能做,也只需要做的是保障保障对象的最基本的住房需要(居有定所),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也要不断提升。从长期来看,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由低到高,由最低保障到基本住房保障,再向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发展的趋势,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能力的提升相机选择,适时调整住房社会保障结构。

(三)住房补贴水平应该根据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来确定

从“砖头”到“人头”虽然不是中国目前的主要选择,但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即使是当前,也存在着补“人头”的必要。那么政府如何确定住房补贴水平呢?应该考虑如下几个基本因素:(1)业已确定的住房保障水平;(2)住房社会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近期住房补贴限于最低收入居民,则应按照人头平均发放,在未来,住房补贴将会扩展至其他收入阶层的居民,住房补贴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普惠”性质的住房补贴,这部分应按人头平均发放,另一个层次是“特惠”性质的住房补贴,这部分应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或者说是类退性质的住房保障给付。

六、住房社会保障的力量组合

虽然住房社会保障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在实现整个社会的住房保障目标时,政府就是惟一的力量,政府就应该排斥各种非政府力量。对中国而言,实现居民的住房保障面临着多种现实困难,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整个社会提供住房社会保障的能力还很有限;二是正处在急遽的城市化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城市人口进入城市;三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地区集聚的变化,城市之间跨地区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规模也很大;四是城市总的住房存量极小;五是基于多种原因城市住房价格上升速度快,且居高不下;六是政府的养老社会保障、医疗社会保障、失业社会保障等的负担非常沉重。这些因素使得依靠任何单一的力量都不可能解决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因此,在住房保障中,政府不应该是惟一的力量,而应该充分激励和发挥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应该形成政府力量和非政府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格局,惟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在现有的经济资源条件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住房保障。

就市场力量而言,应该激励居民自我解决住房问题,应该规范住房市场的交易秩序,不断提高住房市场的竞争性。就第三种力量来看,应该允许和鼓励诸如住宅合作社之类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让它们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住房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渠道

筹集住房社会保障资金是政府提供住房社会保障的前提。那么政府可以从哪些渠道筹集住房社会保障资金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筹集:(1)政府财政安排专项的住房社会保障资金。要履行提供住房社会保障的职能,政府就应该同履行其他职能一样,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门的住房社会保障资金。专项资金的规模依据政府的财政能

力和住房社会保障需要来确定。(2)在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中设置统筹资金,作为住房社会保障的机动和补充资金。由于经济的波动、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住房社会保障负担在不同时期出现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住房社会保障需要就会陡然增加,这时如果没有机动和补充资金作为保证,就无法满足住房社会保障需要,应该通过这种渠道筹集住房社会保障的机动和补充资金。(3)政府的住房储蓄机制或者机构。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政府储蓄机制,强制性地要求居民缴付住房储蓄金;或者设立专门的政府储蓄机构,强制性地要求居民必须在该机构缴付住房储蓄金。缴付住房储蓄金的居民享有利用规定数额的储蓄金的权利。(4)住房租金收入和出卖收入。基于住房保障的多层次性,未来的住房社会保障必然是租售并举,政府出租住房可以获取租金收入,出卖住房可以获取出卖收入。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回收或者筹集到一定的资金,当然,政府也可以考虑利用住房投资信托以及其他市场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政府筹集的住房社会保障资金主要应该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建或者购买供最低收入居民使用的廉租房;(2)向租住廉租房的最低收入居民提供租金补贴;(3)向其他收入阶层的居民提供租金补贴;(4)向购房居民提供融资。政府也可以向新建住房社会保障用房的发展商提供补贴。

八、住房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对住房社会保障来说,明确划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责任极为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住房社会保障不可能落到实处。笔者认为,住房社会保障的责任主要应该由居民所在地政府承担。如果由中央政府和高层级地方政府承担,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中央政府和高层级地方政府无限的压力和巨大的负担,绝对保证不了住房社会保障资金在各地分配的公平,而且会造成居民所在地政府推卸住房保障责任,助推住房市场价格的上涨。这里的居民所在地政府可以具体定位于市级政府,市级政府在住房社会保障中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中央政府和高层级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在住房社会保障中也应该承担重要的责任,在操作层面应该定出各自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比例,中央政府确定全国最低住房保障水平,省级政府确定出全省最低住房保障水平,然后根据住房社会保障对象的数量、居住水平、收入水平、房价水平等给予市级政府以补助。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起以市级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各自承担相应责任的住房社会保障的分级负责的体系。

九、住房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的关系

基本的住房消费需要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是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住房社会保障自然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新型社会保障体制构建的探索也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无论是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还是社会保障的实践探索,基本上都将住房社会保障抛开了。这既与住房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相称,也对实现住房社会保障不利,应该说这是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缺憾。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都应该将住房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惟如此,方能提供更合理的住房社会保障方案,方能构建起真正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住房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了住房保障,可以促进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有利于减轻政府在其他保障方面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住房社会保障的发展;在社会保障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住房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确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协调,但不能是以忽视或者放弃住房社会保障为条件。基于住房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这种关系,笔者认为,只有将住房社会保障纳入到社会保障的整体规划中,全盘考虑社会保障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住房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协调的发展,从而全面地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十、实现住房社会保障的配套政策

住房社会保障的实现仰赖于多方面的配套政策。具体来看,需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配套政策。

(一)住房社会保障立法

是否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何种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住房社会保障的对象如何确定,住房社会保障水平如何,政府应该向谁提供住房补贴,各级政府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住房社会保障资金应该如何筹集、如何运用,住房租赁市场出租户和租户的权利、责任是什么,住房买卖市场卖方和买方的权利、责任是什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社会保障住房的建设制度、管理制度等问题都要通过住房社会保障立法予以明确。住房社会保障立法是住房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

(二)土地使用政策

土地价格是住房价格的主要构成要素,土地的使用方式等也决定着住房使用者的权利。要实现住房社会保障,政府必须制定相配套的土地使用政策。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应该制定出不同的具体的政策,一方面要确保社会保障用房的低土地成本,另一方面要防止适用于社会保障用房的政策被商品房利用。

(三)税收政策

要实现住房社会保障,政府需要建立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系统性的税收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政策、财产税政策、住房交易税政策、住房建设相关税收政策等等。短期政策目标是要有利于实现居民的基本住房保障,长期政策目标是要促进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

(四)住房金融政策

住房金融市场对居民的住房购买力和住房价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政府的住房金融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政府管制过严,住房金融不发达,居民住房购买力难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提高受限制,但如果政府放任自流,住房金融市场发展过度,则又会造成住房市场的投机,最终也会损害住房保障。政府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住房金融机构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对住房金融机构和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给予合理的结构性管制,以保障住房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从而促进住房保障。

(五)住房市场政策

住房市场总量、结构和价格都会影响住房保障,如果住房市场总供给不足、中低档住房短缺、价格高昂,要实现住房保障是极其困难的,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是实现住房社会保障目标的重要条件。主要是三个方面:(1)对住房市场总量进行调节。住房过剩,浪费经济资源,住房不足,则无法实现住房保障,政府的调节就是要使住房供应量保持合理的增长。(2)对住房市场结构进行调节。主要目的是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居住水平的变化使低档、中档、高档住房的供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对住房保障而言,不是低档和中档住房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符合当时住房保障需要才是合适的。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对住房市场结构进行调节。结构的调节主要应该通过土地拍卖、土地规划、建设规划等途径的管制措施来实现。(3)对住房市场价格的管制与调节。住房市场价格过高,无法实现住房社会保障,住房市场价格过低,又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政府需要根据住房保障的需要对住房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管制和调节。具体来看,一是对政府出租住房的租金进行管制,定出合理的价格;二是对政府出卖的住房依据购买者的不同情况定出合理的卖价;三是采取措施抑制住房租赁市场和买卖市场的投机活动,从而平抑租金和住房买卖价格。政府需要通过这些政策为实现住房社会保障提供必要的有利的条件。

住房社会保障既是居民的权利,也是社会为保障对象提供的福利。本文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包括政府是否应该提供保障,向谁提供保障,提供什么水平的住房保障,如何提供保障,具体由谁提供保障,怎样协调住房社会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的关系,需要提供哪些配套政策,等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的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只要将住房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答案。

[责任编辑 陈 萍]

作者:曾国安 李少伟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传统的救助制度已无力承担起救助贫困人口的功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然而,由于制度的不成熟,使得制度的功能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本文对我国现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加速低保工作的法制化、建立有效的低保资金运行机制、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促进再就业等解决对策,以利于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问题 建议

贫困问题在我国一直都存在,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镇实行普遍充分的就业制度、基本均等的工资收入制度、粮油供应的价格补贴制度和救济制度,城市贫困问题相对很少。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部分城市居民收入下降、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为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意义及取得成绩

1.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唐钧认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在于:(1)符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符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3)符合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4)符合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绩

我国的城市低保工作,1993年始于上海。1997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央政府正式有力推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的实施。1997年8月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总数达到206个,占到当时全国城市总数的1/3。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从制度上夯实了城市低保工作的基础。2000年,国务院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30%,并对部分财政困难的省份进行补贴。到2000年1月,我国有668个城市和1689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起面向非农业户口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为282万人。2001年,国务院决定扩大保障覆盖面,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由中央财政列支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并对中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份进行补贴。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十几年来,使我国城市扶贫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227.8元,最低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为165元;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1141.8万户、2347.7万城市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支出城市低保资金4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

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健全、完善本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又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因此在城镇低保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低保资金筹措、管理中的问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但对于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东北、西北困难企业集中的地区,低保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首先是地方财政的压力大。由于困难企业集中,财政收入减少,负担的低保人口又多,即使中央和省级财政提供资金进行适当的补偿,并且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地方在低保资金的预算和使用上仍存在巨大的缺口,特别是贫困县、市财政紧张,一味地依靠中央、省级财政拨款。其二是保障资金列而不支,或是挪作他用,阻碍了低保制度的实施。其三,国家、省级的补助和调剂资金未必能用好。因为没有实事求是的资金使用计划和方案,使钱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甚至权力滥用,滋生腐败。

2.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不完善问题

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仅仅是保障生存的救助制度,低保资金只能帮助低保对象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就会面临比生存更突出的难题。除很少部分地区对低保对象在就医、教育、廉租房、减免水电气费等方面已有些具体的优惠政策外,大部分地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得还很差。尤其是再就业工作与社会保障工作严重脱节,一些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低保对象很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但就业无门;由于没有相应的学杂费减免政策,很多低保家庭子女拖欠学杂费、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低保家庭成员生病无钱医治,小病拖成大病,最后拖垮全家;部分低保户住房条件极差,三世同住一间房屋的现象比较普遍。长此下去低保对象只进不出、低保人员日趋增多,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3.城市低保与其它社会保障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

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构成了我国城市保障的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的建立是为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保障对象上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三条线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而且牵涉到众多企业,使得城市低保不能与其它的社会保障很好的衔接,造成了一部分贫困人员得不到保障,这样不仅给城市低保工作带来了压力,也对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产生了影响。还有,城市低保制度与原有的贫困救濟等方面衔接不够,有些项目和标准缺乏统筹考虑,显得过多过滥,有些该给的没有给足,有些则是不该给的却给了。另外,低保标准的确定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因而也缺乏科学性。

三、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政府出面对城市贫困居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制度,是城市反贫困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救助城市贫困人口的“民心工程”。由于低保制度的实施时间短,社会形势变化较快,所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反贫困进程,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比较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了。

1.加速低保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弥补法律上的相关空白

目前中国的社会救助工作急需法律规范,订立一部《社会救助法》,明确从事社会救助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和义务、社会救助工作的操作程序、被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被救助对象的权利和义务、相关部门的义务及违反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依法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被救助对象的行为,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2.建立有效的低保资金运行机制,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机制,逐年增加财政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是逐步使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享受保障的前提。随着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深入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各地民政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增加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当然必须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和增加地方最低生活保障专项资金,形成可靠稳定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同时,中央财政应根据各地财政状况、最低生活保障任务和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尤其是对重点欠发达地区、困难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地区,中央要加大财政困难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最后,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筹资社会化、筹款多元化的新途径,鼓励社会个人捐资捐物,并发展社会福利社团和慈善团体,发动国外的社会捐赠,建立救助基金来作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从而形成政府救助、社会帮困的多元保证格局,减轻中央和地方上的财政负担。

3.积极开拓多种就业渠道,促进低保人员再就业

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就业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还处于被动局面。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能暂时的解决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要从根本上缓解低保工作日益增加的压力,关键是为低保人员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并提高低保人员的职业技术素质,使低保人员能够在一定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首先,要改变重生活保障,轻就业保障的倾向。让有能力的贫困人群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保障,制定鼓励和督促低保人员参加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安置低保对象的产业、行业、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其次,要扩大就业空间,大力兴办门槛低、包容性强、吸纳劳动力较多的各类社会服务实体,努力开发和启动社区就业服务系统,为低保人员创造就业条件,开发就业岗位,鼓励低保对象进行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三是广开职业介绍渠道,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非政府援助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多渠道兴办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低保对象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就业前的培训工作,同时给予企业和个人以及非营利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

4.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相协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的低保负担十分沉重,关键是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转变和建立起来。随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各个保障项目之间应目标一致、政策协调、相互沟通、协同运作,以期获得具有“合力效应”的高效率的社会保障。另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依赖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一,经济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很多国家尤其是英国、瑞典等高福利国家,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后盾。第二,健康的经济环境,可以为更多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使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总而言之,随着政府和中国社会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制度会越来越健全和完善,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合,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城市贫困问题得到缓解的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唐钧.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中国社会科学.1998(1).

[3]杨福礼.我国城市低保工作的对策建议.发展论坛.2002(11).

[4]民政部.2009年中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5]李伟.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对策.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夏少瓊.当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唯实.2004(5).

[7]李学斌,王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社会福利.2003(11).

[8]张东升.对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作者:夏金钊 宋吉东

政府职能发挥保障居民住房论文 篇3:

浅析政府职能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影响

摘要:住房条件的好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住房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完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维护居民住房基本权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政府职能在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入手,分析政府职能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影响,探讨如何从政府职能、政策体系等方面有效地为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制度。

关键词:政府职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

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但这三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政府作为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主体,在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能否正确行使其职能直接影响着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

一、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中低收入阶层国家没有明确界定,部分城市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为中低收入阶层做出了数量上的界定。太原市政府根据本市情况,制定了《太原市居民家庭收入线划分管理办法》来界定太原市收入群体。该办法第六条指出:根据双职工家庭实际工资收入与经济适用住房房价比确定高收入、中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家庭。凡年收入为一套60平米建筑面积经济适用住房房价1/4以上的,为高收入家庭。凡年收入为一套60平米建筑面积经济适用住房房价1/4以下、1/12以上的,为中低收入家庭。凡年收入为一套60平米建筑面积经济适用住房房价1/12以下的,为最低收入家庭。而对于家庭的收入,该办法第七条中明确提出:家庭年收入指家庭中夫妇双方全年的实际收。

二、政府职能在住房保障过程中缺位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

不少城市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可以理解,但这不应该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政策的态度和责任意识。当前各地住房保障投入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消极态度。因为廉租房等保障项目缺乏税收或土地收益,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2007年2月建设部提出,地方政府要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比例。但是,假如有些地方政府不这么做,是否有明确的处罚办法?如何敦促地方政府将该比例确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太原市甚至国家到目前并未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以确保各地方政府能切实有效地落实住房保障体系的合理制定和规范实施。因此,无法确保居民拥有适宜住房的权利,住房保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包括太原市政府在内的多数地方政府很难真正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权利,公共政策的制定常常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帮助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所谓的利益集团通常是指社会生活中强势群体,而中低收入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则很少具有实际的影响力。这样由于政府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而使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不够公正、公平。另外,国家在取消福利分房之后,对开发房地产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房地产公司大量涌现。而且,各地方政府对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热情也是很高的,这主要源于政府官员以市政建设显示政绩的驱动,以土地吸引外来投资的需求,以及巨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而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却没能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是以经济贡献率为主的,而廉租房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并没有可观的政治收益。因此,从政绩考核机制上加重住房保障建设方面的内容会大大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

从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城市中低家庭住房问题来看,住房保障不能当作福利来分配,形成社会新的不公平,要将这块资源利用好、发挥好。因此,要严格居住条件,严格退出机制,加强居住人收入、消费的监管,而目前太原市政府在监管工作方面的大量工作还未进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作为公共住房的监管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如在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作为经济适用房的实际操作主体,虽然在参与之初默认了一种“让利”的姿态,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然会再次受到市场逐利的吸引,钻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空子,变相获取利益。主要途径一是抬高价格,二是扩大户型面积,如此不仅把部分社会福利变成了开发商的利润,更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拦在了住房市场的门外。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交易向市场的开放,使其成为一个非封闭系统,加上对于购买者收入水平、转让资格等政策监管的不严格,导致了社会上违规行为和投机行为的猖獗。经济适用房作为沉淀政府福利的稀缺资源,在市场争夺中必然大部分为中高收入家庭所占据,并且在不断的“囤积倒卖出租”过程中,导致社会福利的流失及其流向的错位。另外,在住房保障群体范围的界定过程中同样存在监管不利的现象。城市住房保障规划或计划是根据城市保障人口进行设计的,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充足的统计数据做支撑,每年保障住房的建设目标就缺少针对性。所以建立住房保障统计、信息档案是非常必要的。要真正重视这项工作,就要牺牲一些政府利益,划拨一定量的土地、资金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很难进行监管;还有家庭收入变化是动态的,而住房是固定的,固定和动态的转化是很难的。由于经济适用房的入住条件与家庭收入和现住房条件紧密联系,当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时,使其退出所占有的经济适用房是很困难的。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推行中的作用

政府作为一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担负着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职责,理应成为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尤其在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没有政府的管理,没有国家的住房开发计划,解决住房问题是不可能的。住房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住房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应切实负起的责任,在当前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下,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更具紧迫性。

(一)推动立法,设立专业管理机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住房保障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涉及住房问题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公共住房立法是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国家大法,有关住房保障的法律条文既包括在宪法、民法等一般性综合性法律中的诸多有关住房保障的法律条文,同时这些国家也颁布了有关住房保障的专门法律,这些法律不仅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还为居民享受住房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居民住宅的法律、法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的依据仅仅是政府的行政法规,例如,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廉租房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显然缺乏法律效应,难以对住房保障领域中的政府职能和社会消费行为发挥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只有有法可依,才能使公共住房的资金、建设、使用等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保障我国住宅保障体系的顺利建立。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住房保障法规,从立法上规定住房保障的目标、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保障房源、保障机构,并对一些骗取保障福利的行为进行严惩。各地方应当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地方性的住房保障法规或条例,针对保障的不同对象,提供多层次的、具体的保障手段。

(二)明晰部门责任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建设、运营等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部门,需要有专业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和协调。在我国,目前实施住房公共政策的机构繁多,廉租房建设由财政部主管,经济适用房建设由建设部主管,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职权不清晰,政出多门,众多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形成多方博弈。相比之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住房社会保障,在官方通过一元化领导,减少许多部门间的扯皮;并在政府机构设置中,其地位、人员配备、资源动员能力等都占据绝对优势。例如,瑞典的设立住房委员会、新加坡的政府房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HDB)、美国的联邦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日本的建设省住宅局、香港特区的房屋委员会(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HDB)等。这些机构的设立有些是根据该国或地区实际情况新设立的,有些是合并以往与住宅相关的部门而设立,其共同点都是负责保障住房的统一规划、建设、分配和管理。所以,我国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个统一的专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同时在各省市设置其分支机构。

(三)加强监管力度

为保证保障性住房规范、合理分配,杜绝其分配中的不正之风和不符合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居民的寻租行为,必须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中建立严密的监控制度。内部监控制度包括政府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门内部的监察、审计和党组织的纪检制度等;外部监控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检察院、群众团体、新闻舆论等各个方面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情况的监督。各城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和成立由各方面参与的专门机构,以负责监督住宅消费保障工作,每年参与讨论住宅消费保障工作的预算,检查、评估住宅消费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及整体效益,以达到住宅消费保障工作正常运行的目的。

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中低收入群体住宅保障的政策与制度。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状况必然会得到长足的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郎咸平.标本[M].东方出版社,2006.

2、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R].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住房课题研究报告,200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作者:史 洁

上一篇:护理核心制度方案下一篇:法治机关建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