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英语社团对高校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论文 篇1: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

摘 要: 英语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英语专业就显得更重要,在世界这个大市场上,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较强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急迫,根据最近市场预测,在未来十年内,英语专业仍将是五大热门专业之一。鉴于当前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育存在上课时间较少、学习的内容较多及教学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学生的模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本课题主要围绕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的学习意义、英语教育的现状、文学教师的素质,并且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文学教育 学习意义 建议

在现今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中,英语文学的教学日益边缘化,很多高校的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喜爱呈现出零走向的趋势,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质疑英语文学的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据了解,在国家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指出了英语文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甚至运用英语文学原著的兴趣和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是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标准等原因,使得英语文学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被动学习和接受的行为。实际上,英语文学的学习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的学习意义

首先,英语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语是一门极其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它的习惯用语、经典故事极其丰富,有自己鲜明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渊源。英语语言输入之后,需要重新组码这个重新构成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了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物性格、突出的主题和思想精神,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家庭背景等。

其次,英语文学教育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的能力。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词义也各不相同、不断变化,我们在学习中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阅读兴趣和欣赏力,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作家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添语言的文学色彩,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文学前,一定要熟悉和掌握英语作品中的各种修辞手法,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最后,英语文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往往非常现实、实际,会选择实用性较强如商务英语,而对于立身之本的英语文学,却冷落和无视它的重要,以至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被问及英美文学中的一些代表人物、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时,常常会出现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所以学生有必要阅读和学习英语文学,从而更多地了解英美,了解西方国家,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育的现状

1.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心态和想法的错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及我国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对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更倾向于学习那些毕业后就业容易,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及旅游英语等课程。学生这种错误的心态和想法使得英语文学教育备受冷落,逐渐边缘化。

2.英语文学课学习的时间少,内容安排不合理。国内部分院校的英语文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外语院系,普遍是在本科三年级时才开设英语文学课,学习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半年,有的一年,大多数学校每周只开设两节课,这在非重点高校的外语院系表现得尤为严重,甚至一些院校将英语文学教学课程设为无足轻重的选修课。很明显,学生在极少的时间里欣赏学习一定数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自然就没时间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

3.由于多年学习汉语的缘故,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学习存在很浓的汉语思维。由于中西语言习惯用语的差异,受汉语常用思维的影响和干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习惯从汉语词汇中寻找和英语所需词汇相同或类似的词语代替,他们并不知真正在概念意义上完全等同的词汇很少。所以,学生学习英语不能只理解和掌握课本语境中出现的意义、用法和搭配,还需不断增加词汇量并且了解其他的常见用法和词语搭配。这样不仅能全面地掌握词汇的用法,而且会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排除汉语习惯的干扰和影响。

4.教学方法和模式陈旧,教师水平有限或知识储备不够。由于英语文学课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多掌握文学知识,教师经常一股脑地全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吸收,这样的方法太单一、陈旧,时间久了,学生就失去了热情,产生了厌烦情绪。英语文学课的师资力量也跟不上,英语文学的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文体结构且内容涉及面广等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英语文学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要有与之对应的师资力量和一系列硬件设施。

三、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文学对学生来说不是熟悉的,学习起来有难度,学生难免会有枯燥和厌烦感。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路,鼓励学生查找有关材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相互协助弥补个人欠缺之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教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英语文学的热情。

其次,有效安排英语文学的学习时间和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英语文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文学,并为他们提供条件。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安排学习英语文学的课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将这门课程设立为必修课;学校在英语文学学习的内容上也要精心调整设置,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挖掘出作品更深的内涵。

最后,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文学教师水平或增加知识储备。在当今的教学中,高校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是“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教师要有开放的思路,积极创新出适合当下的教学方法,比如进行互动教学,老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此外,对于高校英语文学教员,只理解和通晓中国文学和熟悉英美两国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需求,教师还要具备广泛的与文学相关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要尽可能多涉猎,熟悉其中的一门,当然必须有一门要精通,经常中西对照,充分了解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英语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

[3]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报告(II)[J].研究,2002(6):12-14.

[4]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松年,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付卉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论文 篇2:

以英语社团为中心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英语社团对高校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文章基于第二语言习得形式和社团语言学习法等理论,认为英语社团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对欧美文化的渗透,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精英模式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并从东北农业大学社团现状出发,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推动英语教学新发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社团 第二语言习得 社团语言学习法 英语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李伟(1978- ),女,黑龙江双城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张梦军(1973- ),男,湖北云梦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学、语言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英语教学实践效果较差,培养出的英语实用人才较少,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英语教学理念及模式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英语教师缺乏且教学方法传统;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了无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高校英语教学侧重点与实际需求不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日益重视高校英语学习与教学。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语法、写作、阅读一直是教学重点,而偏重于听力、口语的教学则少之又少。学生也只关心考试内容,为了考试而学习,实践能力匮乏。语言是一门有关社交的艺术,没有良好的听力与口语能力,则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也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符合我国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

(二)高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盲目

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但却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在英语学习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好,接受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英语很困难。在高校,不论什么专业都必须学习英语课程,这一方面给不需要深入学习英语的学生造成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导致英语教师短缺,加重了教师的课业负担,使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趋势。

(三)忽视专业技能培养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侧重理论知识传授,而有关专业技能培训的课程相对较少,笔译、口译、语言学、英美文学等专业都是从高年级才开始设置的,课程时数少,学习内容受限,大部分学校从新生入学起对于英语学习就没有区分具体的专业方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缺乏实践性

近几年,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大成果,业界也提出了许多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新理念、新方法。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如教学时间、课堂环境、教师水平、学生学习习惯等不尽如人意,很多新理念、新模式都未能应用于实践,所以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英语社团对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以两种形式呈现,即自然形式和课堂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语教学就是通过课堂形式习得语言,换句话说,是通过上课这种非自然的形式学习第二语言。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关注该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词汇项目,并努力将它们记住,这也是所谓的指导性的第二语言习得。通过指导,学生可能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能够说出语法上完全正确的句子,但是如果没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交流中练习语言,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将不会很流利地表达,或者很快就会生锈甚至被遗忘。正是因为语言习得需要营造一个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在此深入交流,本文才从创立英语社团入手,力图优化高校英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社团语言学习法理论以使用咨询学习理论来教学为典型特征,在语言课堂上,教师被比喻成咨询师,学生被比喻成咨询者,有时候角色也可能有所改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课堂变成学习者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社团拓展自己想学习的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会更深,并对彼此产生影响,而对日益加深的密切关系的渴望也会使学习者加快与同龄者一起学习的步伐。基于此,学习者成为社团的成员,通过与社团里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取得进步。教师作为咨询师,应该冷静、公正,以支持的态度对学生的咨询及时做出回应,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一)英语社团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对欧美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内涵极其丰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语言与人类社会、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想要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其表层含义,还要能够理解其深层的文化价值取向,学会在相应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运用。高校英语社团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的双重作用,既能够加强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能够渗透英语教学中对欧美文化认知的理解,使两个层面有机融合。例如,在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深入英语文化中学习语言表达,还可以加深对英国文学的了解,并增加熟悉程度。

(二)英语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举办英语社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通过举办“莎士比亚戏剧社”“读写社”“影视社”等各种各样的英语社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开口说英语,培养英语思维、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赏析能力,加深对英美文化知识的了解,提升英语实践能力,反过来也会辅助英语教学。比如,“影视社”组织欣赏外语原声影视作品,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社团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如研究外语原声影视作品的经典台词、对经典对白的模仿等,都能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利于学生从各方面提高英语能力。

(三)英语社团可以丰富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容形式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多为规规矩矩的课堂授课,比较枯燥,不仅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有时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借助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从传统的课本拓展到有关英语的各方面知识,再加之无拘无束的授课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社团相当于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和升华的场所,既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演习所。在种类不一的社团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备课,讲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或多媒体教学,比如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翻译比赛、英语辩论、诵读经典等形式吸引学生。在第二课堂多样的教学内容中,在社团轻松愉悦的环境内,学生既可以增长英语知识与技能,也可以锻炼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利用社团活动进行精英模式的高校英语教学

精英模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核心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与能动性的释放。社团活动恰好契合了这种精英教学模式。在社团内,学生可以自由讨论,随时发表意见,在集体中产生积极向上、乐观趋同的价值观,并日渐意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时,会针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各种发散性思维,与社团成员的交流不仅能培养语言沟通能力,也会使学生渐渐学会深入思考与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点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社团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东北农业大学英语社团现状

目前,笔者所在的东北农业大学不仅社团类型多样,各类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余时间被有效地利用起来。不过,放眼校园,英语社团却屈指可数。而且,参加英语社团的人员少、活动匮乏,参加者也大都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有热情,但是能力有限,尤其在组织方面仍然需要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与帮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英语社团的活动缺乏特色,难以吸引学生参与;英语社团的种类较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英语社团的水平层次较低,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参加英语社团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跟不上活动的节奏,久而久之会失去信心,没有了当初参加时的热情,使得社团内部气氛越来越沉闷;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自身专业课程较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与本专业无关的英语社团等。

(二)东北农业大学英语社团改进措施

鉴于东北农业大学英语社团的现状,笔者试图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莎士比亚戏剧社”(简称“莎社”)的核心活动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英语口语指导、戏剧人物揣摩和戏剧中心思想体会、字幕英汉翻译等。在“莎社”,学生可以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参加戏剧大赛或者本校的戏剧文化日,不仅能够锻炼口语,培养在公众面前展现英语风采的能力,而且通过表演,能够促进学生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进行深入研究,对英国文学产生更透彻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的整体质量。通过字幕翻译活动,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在娱乐之余实现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影视社”是以英语经典影片赏析为中心的社团,在英语各类社团中报名人数最多,也是参加者专业范围跨度最大的一个社团。“影视社”的主要活动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发掘经典台词、围绕主要角色进行赏析辩论、对经典对白进行模仿表演比赛、猜测讨论影片主题等。活动中有生动的场景和语言情境,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接触运用新的英语词汇、模仿掌握英语语音语调、记忆英语经典对白、提高英语听说及阅读赏析能力。在这样的社团中,学生既能收获很多知识,又可以结交英语学习伙伴,使繁忙沉重的专业课堂学习氛围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读写社”应致力于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阅读运用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读写社”组织的活动里,学生可以一起安安静静地阅读英文原著,翱翔于知识的海洋,记录优美的词句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可以一起热热闹闹地谈论对书籍的见解。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视野会更开阔,对西方文化习俗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英语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翻译社”同样要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的平台,在“翻译社”组织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尝试翻译各种类型的英汉文章,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翻译知识应用于其中,既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翻译能力和技巧,对教师课堂英语翻译教学也有相应帮助。

(三)高校举办英语社团注意事项

其一,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不得强迫学生参加。不能因为某英语社团人数太少,就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一旦有了强迫意识,社团活动与专业课堂就难以形成差异性,学生也会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

其二,英语社团必须面向全校,而不能仅仅接收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的专业范围跨度大,交流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涉及各方面的英语口语交流会让学生离外语教学培养社会实用型交际人才的目标更近,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具体方向的缺陷。

其三,英语社团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的只是指导作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举办的社团可能会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影响到所学知识的深度,遇到一些专业问题也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很好的解决。但是如果教师太过主动,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并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自身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也难以提高。正确的做法应为,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科学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问题。

其四,英语社团必须进行全英文沟通交流,营造英语会话的场景。一旦教师和学生习惯了全英语会话,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总之,高校开展好英语社团活动,将革新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赏析、口语交际等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英语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李小娟.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5(9).

[5]史云.发挥外语协会的作用,促进中职英语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5(5).

[6]李丹.高职英语社团中的语言和文化渗透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3).

[7]丛小莉.社团活动中开展情境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5(3).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王丹.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10]张世和.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0(1).

[11]朱荣.小社团 大突破——浅谈“英语社团化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11).

[12]卜秋英.Reading社团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J].学子:理论版,2015(18).

[13]吕晓娟.社团语言学习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5(3).

作者:李伟 张梦军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论文 篇3:

实用视角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翻译课程的设置方向研究

摘 要: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问题是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将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目前英语专业课程中翻译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市场需求试提出翻译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块。

关键词:翻译方向;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效果

一、我国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翻译课程设置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多数人还未走出一种传统误区,以为学会了英语就可以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没有重视培养适用于国际市场需要的专门翻译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交流面不断推广,翻译活动显得日益重要,对专门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任务也显得更加紧迫,更具时代意义。

我国高校招收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最初的英语翻译专业很冷僻,全国高校几乎没有设置,几乎不存在翻译专业的概念。一些重点大学为增强本校的综合实力,在英语专业设立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翻译方向的课程。

2006年,教育部批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翻译专业,首先在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尝试招收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翻译专业人才。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获批设置翻译本科专业。此后,很多高校紧跟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雨后春笋般在英语专业课程中设置了翻译方向课程。但由于各校条件不同,设置英语课程的情况千差万别。

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内容分析

下面具体以一所北京地区大学某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为例,分析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方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该校开始招收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本科生,招生范围仅限北京地区,生源层次为三类本科。但市场对翻译人才英语基础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校的培养目标,该校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英语专业课程和规模。到2010年,该校已相应提高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招生层次,开始在较大范围内招收二类本科生,从当初的北京地区扩大到了北京、河北、贵州、湖南等不同地区,生源覆盖全国五十多个民族。虽然招生规模与总体层次已有较大提升,但从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生源质量和教学效果来看,还是不够理想,英语写作与翻译能力等方面较低,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英语教学成果无法与其他科目专业学生相提并论。

2007年时,该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建立在原有英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始设置口译与笔译课程,增加口笔译练习内容,面向市场设置了商务英语等相关课程。从2008年起,该校根据形势,逐步调整课程,修改教学内容,不断改进与丰富教学材料,添加了翻译课程中的口笔译实际训练的内容。

但是在此阶段,该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还是比较单一,体系不完整,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教学材料、教学手段亟需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限制在教室与校园,未能深入实际市场环境与实践基地,不能很好得获得翻译工作的实际体验;学校也未意识到学生专业知识的使用效果,未能开展有效的教学调研活动。

三、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采用了传统的或与其他专业相似的教学方式,多数内容依赖课本与教案讲解,未能很好地融入到英语实用环境中。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将经历从不足到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面临很多实际问题:

A.原定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是不是与经济市场需求接轨?

B.原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距离有多大?发展方向在何处?

C.本校/地原定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本校/地学生的特点?是否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D.本校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将如何改进?分为哪些教学模块?

E.提高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教学效果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以上几点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会有其他困难接踵而至,迫使我高校及时采取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形势不断调整教学课程,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级翻译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四、对我国某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及结果分析

翻译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实用性,就需要先进行实际调查与分析。本文调查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1.对本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013届和2014届的1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1%。2.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网络搜集,访问了50家公司与用人单位,了解其翻译人才招聘的要求以及翻译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一)翻译方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果与分析

A.翻译方向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

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得出,该校翻译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行业较多,范围较广,进入的重点行业为贸易/进出口行业(24.2%)、IT行业(23.8%)、媒体/出版(20.8%)、旅游/酒店行业(15.9%)、教育/培训行业(15.3%)等。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迫切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的设置问题。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工作实际遇到的问题,设置一些行之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课程。

B.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强烈渴望设置专门英语类课程

这次关于英语专业新增课程意向的调查发现,超过78%的毕业生希望学校开设商业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具有较强专业性质的英语课程。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多数困难,源于学生阶段知识积累过程中专业素养与专业意识的缺失,他们除了表示要在工作中进行自身的后天学习外,也提出了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具体诉求与建议,这些也是高校翻译方向课程设置值得改进的方向。

C.翻译方向的毕业生对学校英语教学方式有所反思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该校多于6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学到的英语较为简单基础,实用效果不佳,专业知识未能与实践紧密衔接。他们更希望课堂的知识能在实践的英语环境中锻炼,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由此看来,拓展英语实践环境也是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设置应该发展的方向。

(二)接受翻译方向毕业生实用效果调查结果与分析

A.市场翻译人才需求层次大部分为本科毕业生

从调查的结构得知,翻译行业门槛较高,专科毕业生很难进入,仅有2家公司要求是专科毕业生;标准为硕士学历的公司有12家;36家公司要求为本科毕业生,超过八成。

B.用人公司对翻译应聘者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

这次调查研究得出,对应聘者没有工作经验要求的公司占少数,只有4家没有提出要求,其余46家均要求应聘者至少有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较强,有可能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地方,得到录用,而这是高校教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C.用人公司在翻译业务领域逐步扩大

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公司翻译业务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重点集中在经贸(35)行业和科技(28)行业,有18家单位涉及法律、新闻等领域,此外还有12家公司提出毕业生要具备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形势要求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加大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力度,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D.用人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公司对翻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包括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而翻译人才的语言能力在于三个方面,即英语能力、中文能力、翻译能力。36家公司要求翻译方向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双语能力,32家公司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便于公司产品制作、销售等国际化的推广。

非语言能力要求重点是以下几方面:能够较好运用雅信、SDLTrados等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21)、责任感(44)、团队精神(40)、学习能力(9)以及沟通能力(8)。语言能力可在高校的课程中得到培养,而非语言能力需要怎样提升呢?这个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分析

我国高校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用人单位对翻译方向毕业生的需求,着眼于毕业生的未来与世界经济前沿,及时调整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中翻译方向的课程,做到系统地、全面地、时效地教学英语课程,做到语言能力与非语言能力两手抓。笔者认为应该将课程分为几个方面:中英文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理论知识与技能模块、文化背景与个人综合素质模块、翻译工具与实践模块。

中英文知识技能模块包括基础的听、说、读、写课程,在前两年重点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三个学期开始开设翻译课程,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中文水平,夯实文字基本功。较高的中文水平,是提升翻译技巧与质量的前提。

翻译理论知识与技能模块主要包括笔译与口译课程,如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翻译批评与赏析、视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翻译原则和技巧翻译不同文体的文本,能将经济、外交、法律、商务、科技等不同领域的文本进行英汉互译,要求忠于原意、语言流畅;掌握数字口译、笔记符号速记等基本口译技巧,能够承担导游、联络陪同口译以及一般难度的交替传译任务。

文化背景与个人素质模块主要指与翻译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包括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计算机与网络应用介绍等课程,使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现状,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与文化,具备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译工具与实践模块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软件系统知识与操作技巧,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翻译工具的原理及其操作(包括语料库检索软件、翻译记忆软件、电子词典、本地化软件等),使学生能根据文本内容与翻译软件性能,进行相应的译前编辑与译后编辑,提升学生的文字编辑能力以及翻译效率与质量,以提升学生作为译员的职业感与市场意识。

六、结语

本文讨论的课程设置的效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验证,还需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学校务必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不断调整课程,将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作为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部分。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因校制宜,进行科学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月花.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J].文学教育,2008(7):128-129.

[2]任月花.社会需求对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9-111.

[3]贺学耘.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课程体系现状及其调整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33-135.

[4]汪淳波.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92-194.

[5]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0(2):2-7.

[6]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24.

(作者简介: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杨帆

上一篇:区全年就业工作总结下一篇:团支书任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