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层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安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安全教育实践上还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活动碎片化、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加大安全教育投入、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和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式促成安全教育回归到合乎规律和正确理念要求的实践轨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目管理层安全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项目管理层安全教育论文 篇1: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与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本文就安全管理在电力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项目管理层如何搞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 安全管理 施工

0 引言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预知危险和消除危险,二者缺一不可。从广义上讲,安全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所存在的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从生产的角度讲,安全所表征的是一种不发生死亡、伤害、职业病以及设备财产损失的状况。在一定意义上讲,安全就是防止灾害,消除最终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以及各种损失发生的条件。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它高度概括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和指针。作为生产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必须清楚了解;而作为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更应对其有较深刻的理解,以便在生产实际中贯彻执行。

1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目前,全国电力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各地电力工程建设也进入施工高峰。施工企业面临新开工建设的电力工程技术要求高、工期紧的压力,施工机械老化或不足,施工一线技术力量不足,以及在安全文明施工和规范化作业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薄弱环节,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1 “人自为战”,施工人员作业位置多变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大、施工人员“人自为战”,施工作业环境、位置、工具使用多变,随机性强,而且施工条件差。

1.2 不安全因素多 具体表现为“十多”,即高处作业多,重叠作业多,其重运输多,设备构件吊装多,焊接明火多,施工机械多,临时设施多,预留孔洞多,外包队伍及临时工多,多工种、多单位在同一现场交叉作业多。

1.3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危险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极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新形势下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合理、充分的发挥作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项目施工生产安全,其意义十分深远。

2 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2.1 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电力施工企业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广大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员工进场后,首先是要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全面推广使用垃圾通道、高处作业平台、滑线安全网、手扶水平安全绳等标准化安全设施,切实做到“临边有栏、孔洞有盖,水平保护、垂直保护、交叉保护”和“临时围栏标准化,施工照明永久化,厂区道路规范化,施工用电安全化,绿化跟着建设走”。这也是电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2.2 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 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项目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第一安全责任人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项目施工人员必须接受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施工人员的义务。

2.3 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水平的途径 要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来提高。所谓间接实践就是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获得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而直接实践则是吃一堑长一智,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2.4 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的安全是通过一线施工人员来落实的,把施工过程有机会出现的危险情况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他们进行交代清楚,是有效落实安全措施的最后一环,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保证安全。

3 项目管理层如何搞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

3.1 抓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形成正确的项目安全文化 项目管理人员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项目管理人员要把项目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

3.2 树立科学的战略思想 我们坚信,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安全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项目效益的前提。

3.3 加强安全管理的方法

3.3.1 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在电力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在项目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项目效益就无从谈起。

3.3.2 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项目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實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单位和部门签订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协议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协议要求追究违章、违约责任。

3.3.3 建立起安委会领导下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五大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的安全生产是这几个体系共同努力完成的,不论哪个体系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都要不断地给予完善。

3.3.4 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在此基础上制订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消除、隔离、疏导等方法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加大重大危险整改消除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部进行重点监控,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演习。建立起各单位相互联动,建立起现场医院、就近人民医院相互联动的机制。认真做好现场警戒和清场工作。大型脚手架拆除、塔吊组立、高空落物区域等高危险作业场所切实做好警戒和清场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3.5 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健全制度管理体系 制定创一流安全文明工地考核标准实现管理制度化和标准化。

3.3.6 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措施。项目的安全有赖于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与工程项目的情况相一致,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完善的施工方案也必须要在施工过程的严格执行,否则所有施工工艺的要求、各种措施的要求都会流于形式。

4 结束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它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在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地位,也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目的和措施。建设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安全管理有深刻的认识,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改进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只有安全了,企业才会有市场,也只有安全了,企业才能有效益。

作者:马昌伟

项目管理层安全教育论文 篇2:

义务教育阶段安全教育实践的问题和回归路径

摘要:安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安全教育实践上还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活动碎片化、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加大安全教育投入、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和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式促成安全教育回归到合乎规律和正确理念要求的实践轨道。

关键词:安全教育;实践回归;中小学生;问题;路径

一、呼吁安全教育实践回归的背景

1.社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办好教育离不开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这个重要环节。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提升学生安全素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全方位发展,近些年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安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为安全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强化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质。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可能威胁中小学生安全的风险并没有减少,甚至出现已知风险更难控,未知风险更难测的趋势。由此,安全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以达成更高效地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能力,实现人身安全[2]的效果,成为国家、社会和教育者关注的要点。

2.理论背景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安全教育也就成为了教育活动的必需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事故防范与处置能力还较弱,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是指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将“不符合教育规律和正确教育理念要求的教育实践回到合乎规律和正确理念要求的实践轨道。”[3]成功的教育是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过程,实施符合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的实践活动。然而,在现有的安全教育实践中,由于一些教育者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当等导致安全教育没有到达应有的效果。

所以,要实现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安全教育必须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的阶段性、多元性和实践依附性[4]等规律,以满足学生个体安全需求为教育活动导向,总结存在的问题,校正安全教育实践,实现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

二、安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安全教育发展迅速,但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提升速率仍无法满足其安全需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学校安全教育逐步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普遍有所提升。然而,中小学生身心受到损害的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其安全素质并没有提升至应然水平。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安全教育理念的秉持和对教育对象认知规律的把握,使得学校安全教育实践出现如下问题:

1.行政化倾向严重

当前,很多中小学管理层以行政思维实施安全教育。从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接收实施安全教育的行政命令后,学校管理层责成校内教师完成“上级”交付的安全教学任务,甚至以安全管理代替安全教育。这种“实施”方式是学校管理层对其安全教育责任主体认知偏差的体现,同时忽略了安全教育的教育性,必然导致安全教育实践缺乏针对性、规范化和高效性。

2.教育资源匮乏

安全教育的资源匮乏主要体现为:一是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不足,多数中小学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而进行安全教育实践的教师缺乏安全教育相关培训。二是安全教育资金不够。目前,有些中小学设立了本校的专项安全经费项目,也有些学校可以得到政府安全奖补或平安校园建设的社会资助,但这些资金多数会用到安全管理方面,即使用于安全教育上也难以满足购置教具、搭建网路教育平台或建造安全教育教室等的实际需求。三是教学资源不多。除了教材外,安全教育普遍缺乏教学用具和场景环境,实践过程缺乏体验感和互动性。

3.教育活动碎片化

由于对安全教育的轻视和安全教育理念的偏颇,中小学安全教育通常集中于特殊时间窗,如假期前、开学时或教育行政部门发令后。这使得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呈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安全素质的可持续提升。

4.评价机制不完善

安全教育需要进行评价才能助于其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学生经历了安全教育过程就是实现了安全教育的目标,安全教育的评价仅停留在外在形式层面,缺乏科学的信息收集过程和评价标准。

三、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路径

1.更新安全教育理念

安全教育理念涉及安全教育使命、目标、方法和原则等的认知和安全教育实践的主观要求,是以社会时代特征、学生认知规律和安全需求为基础的。安全教育理念体现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实现安全教育的高效能,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一方面,以往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的安全教育已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个体的安全需求,需要有更具教育性和更高质量的安全教育体系来保障校园治安、食品、心理等方面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安全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的安全教育理念,以推动教育体系的建立、规范的形成和制度的落实。

2.加大安全教育投入

投入是安全工作的基本条件。随着安全风险的复杂多变和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危害程度的增加,安全教育需要更大的投入,以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一是要加大安全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安全教育支出预算,满足教师培训和安全教育设施建设的需求;二是要加大师资投入,积极建立安全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使安全教育实践有人干,有能人干。

3.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碎片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者积极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安全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持续、拓展和深化,避免有临时性、运动性和过场式特征。

4.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安全教育评价是其实践方向和方法的指挥棒。构建科学的安全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安全教育实践过程的改进和教育效果的提升。当前,中小学应建立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多元评價主体共同参与,设有多层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反馈及整改机制的安全教育评价机制,使学生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技能高低和安全素质提升等情况具象化,并为安全教育实践改进提供制度保障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2]梁静,宋乃庆.生命旨归与危机理性:全民安全教育体系的的构建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66-75.

[3]丁杨.生命教育的实践回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肖纲领.理念创新助推青少年安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0-4-3(2).

作者简介:杨志勇(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作者:杨志勇

项目管理层安全教育论文 篇3:

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范式与策略

摘 要 学校所处内外部环境总在时刻变化,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须要遵循校内与校外协同合作的效能改进范式。当前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在决策时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在管理上缺乏协作性和统一性,在执行中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势必导致事故的重复发生。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须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树立引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共同愿景,重塑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文化,打造推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项目团队。

关键词 学校 安全教育效能 改进

一、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应然范式

1.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涵义

效能一词,最早产生于物理学领域,用以表示物体运动时消耗能量与输出功率的比率关系,后渐被用于表示某种活动所能取得的效率、效益与效果。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指学校机构和教职员工为了实现学校安全教育的目标,在实施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时所取得的效率、效益与效果。学校安全教育效能体现了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功效与价值、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统一,是衡量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优劣的永恒指标。

学校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受到学校安全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学校在遵循安全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规律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追求效能的持续提升,因而必须进行教育投入精力和时间的成本核算,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效果与效益的评估。花费最少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实现学校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基本标尺,是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的具体表现。

在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这一语境中,改进这个词并非意味着负面内涵,而是暗示了未雨绸缪的预防意识,其精要在于从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变革,为更加有效地达成学校安全教育目标而付出的系统性、持续性努力。

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高低会受到学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一方面,每所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征。这意味着在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活动中,没有可以遵循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规则,每所学校都须要从其独特背景和自身特征出发,探索适合本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具体策略。另一方面,每所学校都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其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都无法忽略和远离学校所处的外部世界。学校外部安全理论、安全法规、安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变化,客观上都会影响到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现实效果,甚至会对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产生转向性影响。

2.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应然范式

世界是动态的,学校所处内外部环境总在时刻变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能够正确应对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形势,解决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给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种情况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持续性重视的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没有终结性结果,始终处于向更好安全状况发展的路上,需要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者付出持续性的关注和努力。

由于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因而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活动,需要从外部和内部同时着手。外部力量的主要作用在于尽可能促使和保持学校内部力量能够突破或改变惯常遵循的行为模式与文化规范,切实主动地实施学校安全教育的效能改进活动。如果缺乏外部各类因素的支持,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仅从学校内部着手,就会缺失充足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支撑,失去持续动力,难以长期维继。内部力量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学校外部安全教育理论家、安全管理专家的力量和学校内部安全教育落实者、安全教育践行者的力量紧密结合,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焦点从理论层面和政府层面转移到学校层面和实践层面,最终落实到学校安全教育的所有相关主体和客体的意识与行为当中。如果缺乏内部各类因素的支持,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就会缺乏参与者的积极推进,仅靠外部力量操控实施,同样难以持久有效。

所以,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活动,是一系列同时而又重复发生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以安全意识的保持、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中心,评估学校当前安全教育的现状,并制定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规划,努力创设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内部条件,并维持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持续提升的动力,积极落实学校安全教育的文化规范与制度措施,科学选择达成学校安全教育目标的具体策略,科学评价和监控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进程、获得成就与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安全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享受感、成就感和责任感。

实施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活动,需要采取由内及外和由外及内的协同措施,遵循内外结合的效能改进范式。

从内部着手,需要对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现状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自我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研究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设置梯度性循序向上的安全教育效能目标;引进多样化的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与内容,实施安全教育课程与内容变革项目,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类课程的教育作用;运用多样化的策略,提升学校安全教育主体的安全教育技能与安全教育策略;采用进修方式促进学校校长与领导安全教育观念的提升,促发并保持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行动;主动吸引外部安全教育力量的介入,采用合作性的活动和项目形式共同追求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

从外部着手,需要制定学校安全教育的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并将其列为必修科目;组建学校安全管理的外部工作团队,定期视察学校安全教育状况,定期实施专项安全检视行动,帮助学校发现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给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建议;由校外权威机构定期公开发布每所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情况的绩效等级排列表,让学校能清晰看到本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成就,引发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活动的竞争,激发学校主动自觉地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将教师安全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列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清单,列为教师专业评价的具体指标,促进教师安全素养与安全教育素养的提升;构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程序化运作模式,制定评估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行为原则和监测标准,详细规定学校安全教育各类主体的工作范畴与职责权限,通过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保持学校对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持续敏感。

二、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实然状态

当前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实然状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决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

1.决策层效能改进存在的问题

学校安全教育决策主体的安全理念存在偏差。由于当前学界关于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研究主要着眼点仅在于研究学校层面安全教育的效能和班级层面安全教育的效能,而极少关注安全教育的地方层面和国家层面。这种研究的缺陷反映在学校安全教育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上,就是将学校安全教育范畴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极易忽视学校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性,往往看不到学校与所属学区的学校系统、社区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理论进展等多方面的关系,不能全方位实施学校安全教育的人本治理与综合治理[1]。

学校安全教育决策方案存在缺乏备选的唯一性。学校决策者在制定安全教育效能改进方案时,往往仅仅制定一套方案,缺乏备选方案。这种唯一方案的使用,极易使决策缺乏通盘考虑与科学论证,难以做到优中选优,汇聚精华,取长补短。这种方案的设计对影响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因素在认识上缺乏充分性,往往呈现局部性和短视性,缺乏全局性、长远性的高瞻远瞩[2]。

2.管理层效能改进存在的问题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主体的安全观念存在分歧。由于对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意义理解不同,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不同主体,在实施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具体实践中持有不同的认识和理念,具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纷争。这种情况首先导致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活动无法理性统一、步调一致,难以做到积极合作、做实细节。部分安全教育的主体具有种种不去执行效能改进的借口和理由,在改进中缺乏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感,甚至产生抵制改进的心理和行为,结果导致当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主体缺位、注意缺失、奖惩失当等问题[3]。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构成体系存在缺陷。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往往没有将安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其他各类活动中,做到安全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同步进行,有机融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构成体系不够完善。从学校内部制度来看,学校安全教育常常缺失活动之前的安全素养评估制度、活动之中的安全教育督导制度、活动之后的安全教育评价制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彰显的理念本身,存在对学校安全风险识别不准、不清、不足的问题,存在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不足的问题,存在安全预防预案缺失、安全教育规范缺失、安全应急程序缺失的问题。从学校外部来看,对跨越部门、领域的安全问题,在法律、信息、标准等方面缺乏与外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配合行动的机制与制度,从制度规则方面难以实现学校与社会安全教育的协作治理、统一治理与专项治理。

3.执行层效能改进存在的问题

学校安全教育执行主体的执行理念存在冲突。学校安全教育的效能改进在实施中牵涉很多相互关联的复杂因素,通常都是多种思想和活动同时发生并混合为一体的系统改进,其复杂性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但现实中由于改进观念的分歧与反对者的抵制常会造成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执行主体存在冲突,常常导致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行为难以持久,大多会中途改变甚或停止,无功而结。同时,在安全教育效能改进中执行主体常会产生两种认识错误:松懈麻痹思想和轻信侥幸心理,进而导致两种行为错误:安全教育的注意间断和安全教育的注意转移。端正和清除这两种错误认识是提升安全事故预防水平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效能必须解决的艰巨任务。

学校安全教育执行改进的行为方式存在惯性。任何一所学校在长期安全教育工作中都会形成本校的安全教育模型与框架,学校领导者都会偏好某些安全教育的方法、方针、措施与途径。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学校惯常采用的安全教育的方法、方针、措施与途径必然有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但出于意识惯性与行为惰性,从事学校安全工作的相关人员一旦习惯于某类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就不会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动态性及时作出行为反应,而是无限次的重复。一旦学校教职员工习惯了某些安全教育的方式或途径,就会坚持遵循并坚决贯彻,而不愿自觉对其进行检视、修正和调整。即使其安全教育的实践行为存在不当或问题,在认识层面只会就事处事,而非举一反三,深入剖析;即使出现了安全事故,执行层面的处理程序、应对方法、解决措施也会反复运用,雷同处理。这种认识误区在安全效能改进中意味着藏匿于细节角落的事故隐患总是难以预知和及时处理,造成安全注意间断与安全注意转移,必然导致事故的重复发生。

三、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策略

1.充分尊重和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安全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安全事故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和管理;影响安全教育效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物、能量和信息。可见,人既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安全效果的首要因素[4]。从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来看,绝大多数事故的原因都与人为因素有关,都与校长、教师、学生、教职人员的安全素质与安全履责有关,而校长、教师、学生、教职人员的安全素质与安全履责能力,则与学校安全教育的效能紧密相关。

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高低与人的观念密切相关。对学校来说,提高安全教育的效能,要从转变学生、教师、职员、校长、家长、社区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入手[5]。任何严肃认真的变革安全观念与安全行为的工作都必须从与学校安全工作相关的人员开始,特别是从教师和学生开始。学校安全教育改进工作的基础,就是从分析教师的安全教学、分析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着手。因而,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核心工作与最终目的就是要重视人的教育,重视人的安全素养提升与安全履责能力提高。为此,学校需要采取措施增强各类安全主体的自尊感和效能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人际沟通,保持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密切联系,建立校长、教师、职员、学生以及社区成员、学生家长等安全教育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持续改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

2.树立引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共同愿景

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共同愿景应是参与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各类主体价值观和信仰的共同表达。参与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每个主体都具有自己对于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价值观念和独特认识,这种属于个体化的价值观念与独特认识是构成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共同愿景的思想基础和内容要素。

构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共同愿景的首要工作就是帮助安全教育的参与者们理性思考和清晰表达他们自己的安全教育价值观和安全信仰,在此基础上进而将不同个体的价值观与信仰联系起来,再根据学校的背景和条件通过尽可能广泛的共同参与构建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共同愿景。这样的愿景构建过程,充满动态性,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学校安全教育的所有参与者逐渐蔓延的发展过程。通过该过程构建的共同愿景既能够帮助学校定位自己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利于激发参与主体对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负责态度。

3.重塑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们无意识地共同分享的深层次的基本假定和信念,是成员们理所当然地看待自己组织和组织的社会背景的假定和信念。在潜意识中推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持久性力量就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文化,在学校安全教育文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所有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举措都可能会显得肤浅虚假或变得徒劳无功。从静态看,学校安全文化彰显的规范、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对学校成员以及外部相关安全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和良好的同事关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安全效能改进的进程。从动态看,学校安全教育文化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动态性,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参与者的变化而变化,会受到学校安全相关主体的更新和创造,体现参与主体的安全观念与安全信仰。

通过文化重塑,形成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强势文化,能够有效扼制或消减校内其他亚文化对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负面影响,促进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主体自发自愿地推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改进行动。

4.打造推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是指为完成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由学校安全教育相关人员临时组成的、充分运用学校安全教育资源实现安全教育目标的有机整体[6]。精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安全团队,实施对学校当前安全教育现状进行改进的专门项目。这个项目团队还需包括外部安全教育的专家和校内的领导成员,以此保证安全项目改进工作具有理论层面的专家引导和实践层面的行政领导。提升项目团队的安全教育效能,需要做好团队成员积极性的激发与维持,保证团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团队绩效与评价奖励的正相关性[7]。

推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项目团队,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团队通过对学校当前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资源、主体、客体等要素进行分析评估,探索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情感需求与现实要求,研究培养安全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动机与热情,确定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目标系统。在此基础上,拟定改进学校安全教育效能的实施计划,提出改进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教育策略,给出选择安全教育资料的建议,将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使命和任务进行分解,转变成团队小组以及每个人的分目标,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同时,在项目实施中做好有效控制,通过视察、报告、定期召集会议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修正计划。实施考评结合,强化激励,保持学校安全教育主体的积极心态与持续行为,以保证项目团队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任务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田虎.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解析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4(4).

[2] 孙绵涛,主编.教育效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 田虎.文化重塑是走出学校安全管理困境的基点[J].教学与管理,2014(20).

[4] 罗云,主编.员工安全行为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 王兴喜,主编.公共行政管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6] 肖剑锋,主编.团队与个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7] 冯明,主编.组织行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作者:田虎

上一篇:会计演讲稿三篇下一篇:大数据应用物流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