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管理项目管理(精选8篇)
物业管理管理范围
物业管理就是以经济手段管理房地产,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的维修养护和先进的服务手段,为物业所有人或使用人提供综合、优质的有偿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包括的范围有: ①房屋的维修与修缮管理。以对房屋及设备的维护管理来保证房屋及设备在正常状态下使用,并通过科学、正确的使用,延长使用年限,减少自然淘汰,充分发挥房屋及设备的效用,做到维护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②绿化管理。制定和实施管区内的绿化管理条例,为产权人、使用人提供一个温馨、幽雅的生活环境。③卫生管理。为产权人、使用人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卫生环境区域,满足产权人、使用人的居住需求。④治安管理。包括对房屋建筑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产权人和使用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防盗等安全措施。⑤车辆交通管理。对小区内的主要通道、停放车场地及设施的管理。⑥公用市政设施管理。进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邮电、通讯等市政设施的委托管理,包括代收代交有关用。⑦违章建筑的管理。配合违章办,对违章建筑进行举报监督管理。⑧多种生活服务。进行公共楼道、楼外道路及公厕的保洁清扫,垃圾清运等常规服务;代订奶、送报、送小孩入托上学、就医送药等委托性服务;开辟夜间收费停车场、收费农贸市场、旅游服务、养花种苗出售等经营性服务。在为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方便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弥补了管理经费的不足。
某市社区网络平台建设涉及到网络平台及在该平台之上运行应用系统的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严格遵守“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开展。项目实施分为网络平台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两期工程。
1.1 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平台建设工程主要为网络平台建设,即依托某市信息中心现有的网络平台,采用内、外网相互独立的接入方式,搭建社区内、外网络平台,以满足劳动、社保、医保、民政等各部门与社区之间的应用需求。目前一期工程完成了基础网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门户网站建设、核心应用系统及个人基础数据库框架搭建任务,并通过专家验收。投入使用,运行状况良好。
1.2 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工程重点为应用系统建设,目前还在建设中。
2 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含糊的需求和频繁变更的范围让项目的甲乙双方吃尽苦头。如何做好项目的需求管理与范围管理常常是项目经理最头疼的问题。此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有效的项目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机制。
3 项目需求和范围的区别与联系
虽然需求管理贯穿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但只有经过需求分析过程之后才能确定项目的范围。
3.1 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
“需求”指的是由项目接受的或项目产生的产品和产品构件需求,包括由组织征集的对项目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技术性的,也有非技术性的。
所有与需求直接相关的活动通称为需求工程。需求工程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需求开发,另一类属于需求管理。需求开发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跟踪。
项目范围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包含且仅仅只包含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为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五个过程。
3.2 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通过需求开发来获取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的范围、进行项目范围管理。需求管理是对已批准的信息系统项目需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过程包括需求管理定义、需求管理流程、制定需求管理计划、管理需求和实施建议等。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需求,可以根据需求的紧急重要程度、项目本身和甲乙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步或分期满足。确定每一期应满足的需求后,该期的范围管理就有了基础。需求管理处理需求的变更,需求的变更会引起项目范围的变更。
项目范围包括项目的最终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改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各项具体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项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也就是说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项目需求和项目过程。项目需求确定做什么,项目过程确定如何做。
项目范围管理也就是对项目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做出了相应的定义和控制。事实上是对需求的管理和项目过程的管理。
4 项目在范围和需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此项目的项目干系人多,涉及到政府机关很多部门,合同金额大,实施周期长,业务涉及面广,需求变化频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区服务站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开发的难度和风险较大。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将问题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挑战,在需求和范围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上述面临的问题。
5 有效的项目范围管理
5.1 编制范围计划
我们根据历史数据和项目开发计划,利用模板工具制定了一个范围管理计划。不同的计划详尽程度自然不一样,其中范围说明和范围管理计划必须包含在内。其次还包括制定《软件开发功能设计规范》的过程和方法,创建WBS的过程,详细说明已完成的开发结果如何得到正确的确认和认可,以及范围控制管理的一些规程和制度。它也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和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5.2 范围分解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采用了MS Project2003作为项目管理工具。计划明确了,然而该做哪些事情似乎还是一把抓,因为完成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采取分解的手段把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单元才能一目了然,最终得出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恰当的范围定义对项目成功十分关键,当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以项目进度为依据,通过project我们建立了项目的WBS。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合进度划分直观,时间感强,评审中容易发现遗漏或多出的部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对WBS的每个任务明确了其可交付物。对每个任务我们都要求细化到每个人在一周内可以完成。保证每一项任务都是可控的。同时我们还定制了完善的WBS字典,范围变更计划及规程,项目核实标准(含质量控制标准),并交由业主、项目监理单位审核后,由业主和项目监理单位共同实施。
5.3 范围变更控制
一个项目的范围计划可能制订的非常好,但是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变更的管理是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之一。变并不糟糕,糟糕的是缺乏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范围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用户要求增加产品功能、环保问题导致设计方案修改而增加施工内容。项目经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督绩效报告、当前进展情况等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范围变更,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我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变更控制制度,针对用户的每一项变更要求,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对变更申请,根据不同的变更级别,组织开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上级领导以及建设方的主要代表,对变更进行各方面的评审,如变更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对项目成本、进度的影响以及已完成或未完成,将要进行的别的任务的影响。
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来决定是否接受用户的变更要求。而对于特别重大的变更,邀请建设方的主管领导作为变更控制中的主要成员参与对变更的评审,由于建设方重要级的领导参与,使得是否批准变更的决定,具有权威性。同时,我们邀请了双方的高层领导以及第三方的专家,参与对变更的评审,把变更对项目的成本、技术、进度等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核算后,大家一致决定拒绝变更的要求,并要求我们在项目完成以后,以一个新的项目来实现用户的新要求。由于范围变更管理作的充分,我们不仅规避了项目范围蔓延的风险,还为组织带来了新的开发项目。
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特别是需求分析做得不够好,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够充分等,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改进不足,继续努力学习、总结经验。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经历,首先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和职责介绍;详细论述了对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就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作了介绍。同时,总结了从此项目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
关键词:项目需求管理,范围管理
参考文献
[1](美)科兹纳,杨爱华(译).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1.ISBN:9787121109102.
项目经理主要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和其他管理。其中项目范围管理尤为重要,它是根据项目的目的,界定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工作范围并对它进行管理,包括立项、项目范围的计划和定义、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定义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承载的全部内容的界定及对阶段过程的控制。其内容包含两方面,一个是产品范围,即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另一个是项目范围,即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在界定范围时首先要确定最终产生的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可清晰界定的特性。要注意的是特性必须清晰,以认可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文字、图表或某种标准,能被项目参与人理解,绝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明确需要做什么工作,生产出什么产品,也就是说产品范围决定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管理内容及与其他管理条件关系
明确项目范围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为了对项目进行更好的控制和优化。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第一,项目启动,即对项目或项目的阶段授权。第二,范围计划,即制定一个书面的范围陈述,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基础。第三,范围划分,即把项目应提交的成果进行阶段分解,提高阶段管理成果的显现率。第四,范围变更控制,即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项目范围的有效变更。
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谓项目管理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管理范围往往在这种影响和制约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一开始就将范围定小了,那么它需要完成的时间以及耗费的成本必然也小,反之亦然。很多项目在开始时仅粗略地确定项目的范围、时间以及成本,对项目范围没有具体准确的确定,以至于在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还需要进行项目管理范围的调整,整个项目成为无范围的无序管理,管理者心里无数,这对管理层来说,是最不希望看到的。同时,说明了该项目没有控制和管理好项目的范围。
项目范围管理作用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范围管理好了就成功,反之就失败。
第一,严格按项目范围管理,时间和成本按项目计划进行。如《北京区域气象中心气象网站建设》项目,开发之初,对项目进行了认真规划,与各个涉及部门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明确了用户的需求,并将阶段要求变为可量化、可检验的要素。按照软件开发的管理流程,建立项目范围管理流程图,使整个工作一目了然,使参与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变更都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流程执行。
第二,不按范围管理要求进行,导致各方怨声载道。如某网站开发项目。项目一开始就缺乏对项目的范围管理,用户需求一直在变动,开发人员只能不停地跟着用户需求走,不断地进行新的开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直接导致这个项目变成了一个无休止项目,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使用户方和开发方互相抱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没有很明确地界定整个项目的范围,在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又没有一套完善的变更控制管理流程,任由用户怎么说,就怎么做,从而导致整个项目成了一个无休止的烂摊子。
项目范围管理实施步骤
项目范围管理实施步骤分为项目启动、范围计划、项目范围说明、范围确认及范围变更控制。
1、项目启动。具体分为启动投入和启动成果两部分。
项目启动投入需要对项目所需的各种要素综合分析,既要考虑战略上的投入,也要考虑到战术上和技术上的投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启动投入也会有一些差别。如一个大型的网站项目,在启动投入上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战略计划,也就是这个网站建成后要实现什么功能,达到什么效果。由此在技术上确定开发所用的语言、数据库、硬件环境等等。在规划出总体方案后需要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和评估,最终确定开发方案。而有些项目不拘这种形式,如特殊的内部服务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因为受到所做的工作数量的制约,职员也能牢固地掌握其工作方法,它的启动也不需要很正规。因此在启动投入上重点只针对工具和技术层面进行选择。
项目启动成果主要包含:(1)项目证书。项目证书应该通过管理者对项目及项目所需的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后颁发,它提供给项目经理运用、组织生产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的权力证书。它包含既定的商业目标和产品说明书两部分。(2)指定/委派的项目经理。通常项目经理应该尽可能在项目的早期进行指定和委派,最好项目计划实施开始之前被委派,或在项目规划完成之前就委派最好。(3)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是限制项目管理团队进行运作的要素。(4)假设因素。为了规划目标的准确性,要考虑到的假设因素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确定性。假设通常包含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2、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项目经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项目范围,没有必要的技术和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国外曾经有人对项目失败原因进行调查,其中项目范围计划被放到了首位,可见它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做好周密的范围计划、形成项目文档是项目决策的基础。范围计划最重要的就是目标的量化,也就是要详细地做出项目的合理性说明、目标的期望值、可交付产品模块的清单。量化的目标可以使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把握成竹在胸,容易更精确地进行下一步工作,减少计划、目标等的盲目性,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3、项目范围说明。范围说明是在项目参与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包含:项目论证、项目产品、项目可交付成果、项目目标等。
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把项目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单元进行阶段性管理。项目组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以便确保找出完成项目工作范围所需要的所有工作要素。它通常是一种面向“成果”的树,基于可交付成果的划分,上层一般为可交付成果的导向,下层为可交付成果的工作内容,从而在项目全范围内分解和定义各层次工作包。它的结构层次越往下层,则项目组成部分的定义越详细,最后构成一份层次清晰、可作为组织项目实施的工作依据。
一个完整的范围管理过程应该包含如下步骤:确定项目工作分解的方式、画出范围管理层次结构图、进行估算(成本和历时)、安排进度、做出预算、分配负责人员或组织单位。不断地对范围管理更新或修正,直到覆盖所有工作。
4、项目管理范围的确认
项目范围一经确认,表明各方已经接受该项目的事实,必须根据承诺去实现它,确保项目范围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5、范围变更控制
一个项目的范围计划制订得再好,在实施过程中要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待变更,如何进行有效地控制。造成项目变更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项目负责人由于项目环境或者其他原因要求而对项目的范围计划进行修改。
控制好变更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通常对发生的变更,需要确定在项目范围之内。如果是在项目范围之内,那么就需要评估变更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的措施,受影响的各方都应该清楚明了自己所受的影响;如果变更是在项目范围之外,那么就需要商务人员与用户方进行谈判,看是否增加费用,还是放弃变更。变更无论大小都要详细做出记录,方便日后查找和分析。
做好变更控制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项目的需求得以不断完善,一步步接近用户的最终期望,引导项目走向成功;其次,可以及时地进行分析,调整计划,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度;再次,可以不断地纠正项目实施中的一些问题,总结出经验教训,避免了潜在的纠纷。变更可能是重复的,甚至可能是前后矛盾的,有了良好的变更控制系统和制度,就能从根本上减少了重复工作,提高效率,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项目的范围管理是一个项目的龙头,它是信息化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去认真研究、思考和实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移,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使我们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摘要:
2011年5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带领团队实施了XX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为380万元,建设周期为一年。该油田拥有各类油水井9万余口,分别在其下属的20个采油厂所管辖的153个采油队管理,因油水井数量大,各基层单位管理模式不同,对数据建设认识程度不高,造成了油水井现场相关数据管理混乱,给生产运行管理、科研数据收集等工作带来了不便。为此,立项实施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设,将油井设备型号、每日运行状态,日生产动态数据、油田主要作业情况,进行统一建库管理,进而加强生产动态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提高生产运行管理水平。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以XX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设为例,讨论信息项目的范围管理,重点论述编制范围计划、创建工作分解结构,以及范围确认、控制等工作,最后总结分析项目范围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项目经理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正文
2011年5月13日,XX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启动建设,我有幸担任项目经理,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努力,2012年5月1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通过验收。项目为软件开发,不涉及硬件采购集成,总投资为380万元。系统采用JSP语言开发,B/S架构,中间件为weblogic,后台数据库为ORACLE。该项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井场设备管理子系统、采油数据管理子系统、钻井动态管理子系统、井下作业管理子系统。平台分为三个应用层级,采油队负责数据录入,采油厂负责审核数据,公司层面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用于生产运行指挥决策支持。通过系统的应用,客户方实现了9万口油水井设备型号、配件型号的电子建档管理,实现了井场设备运行情况动态监测,油井现场钻井、井下作业动态、油水井采油动态数据的入库管理,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减少了各层级统计人员工作压力,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缩短了故障响应周期,为该公司生产数据有序管理,油水井设备调拨、措施井评价等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提高了生产运行管理能力。
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精心抓好其他管理工作外,我重点加强了范围管理,因“生产运行”概念较大,只有在项目初期,清楚甲方企业环境因素,明确对范围进行定义,形成基线,并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防止蔓延现象的发生,保证项目按照进度、成本和质量的要求顺利完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我特别重视项目的范围计划编制、分解,以及范围确认和控制工作。
1、精心组织编制范围计划
明确项目范围是软件研发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为了更好的组织范围计划编制工作,我充分分析了甲方的企业环境因素,得知生产管理部系该公司生产运行管理的责任部门。生产管理部、采油厂生产科、采油队工作人员是该系统的主要干系人,我通过问卷调查、会议讨论等方式捕获收集业务需求。经分析,系统建设数据采集方面包括:油水井设备、配件型号信息、生产动态数据,应用方面包括:采油队、采油厂、油田公司三个层次的动态数据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2、井损坏状态信息统计,3、增油措施评价,4、钻井、井下作业动态等。明确业务需求后,我带领团队从技术角度出发,转变为技术需求,继而形成软件规格需求说明书SRS,范围管理计划的编制工作就变得有章可循。
我通过参照甲方专家判断、应用历史项目的模板、表格工具,制定了范围计划,力求稳步推进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制到创建WBS,力求使成果交付和变更事宜更加正式和流程清晰。当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明确范围定义。
2、从全局出发做好范围定义
定义详尽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从全局出发做好范围定义,可以有效防止范围蔓延。就我所管理的项目而言,甲方生产业务链条较长,其成产过程包括:钻井、录井、测试、井下作业、采油等多个环节。我采用“德尔菲法”,邀请客户高层领导、科研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人员经过反复分析论证,确定了油水井现场钻井、井下作业(修井及措施)、采油三项生产动态监测的范围,明确了限定条件和可交付物。此工作虽然耗费了一段时间,但所有项目干系人之间形成了项目范围共识,提供了一个范围边界,对判断变更起到了边界作用。
宏观上三个业务范围已经明确,我要求团队就各业务体系纵向上加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通过钻井、采油的监测,实现数据统计分析;通过井下作业监测,实现设备配件调拨、措施增油效果评价等应用,进而实现提高整体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总体目标。
通过宏观和纵向业务范围的定义,项目团队明确了项目目标、范围、需求、项目边界以及可交付物等信息,形成了较为详尽的范围说明书,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将其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工作单元。
3、科学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是组织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将项目范围分解开来,能够使项目的概况和组成明确、清晰、透明、具体。使项目干系人都能把握和了解项目。在该项目中,我首先按照以往工作分解模板,将项目的建设过程按照生命期进行分解为:确定需求、系统设计、研发、测试、安装5个阶段,同时又将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划分,保持项目的完整性。例如需求,我又将其划分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需求、统计需求、生产运行指挥需求等。并通过WBS字典加以描述。
在创建分解结构的同时,我将人力资源、资金、进度分解到每个单元,同时我要求各分项负责人要进一步将工作分解细化,确立子项目,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各阶段,以便于执行和实现目标要求,保证项目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4、有序组织开展范围确认
范围确认是项目干系人所关注的重点,包括工作分解结构、可交付物、阶段成果和最终结果等。范围确认贯穿于项目的始终,因此,有序组织开展范围确认是必要的。在本项目每个阶段任务完成时,我都组织“检查”,例如:采油动态数据采集模块开发完成时,我组织开展了阶段审查,向客户展示了采集界面,讲解了产液量、含水率、产油量等数据采集项,及数据单位规范,提交了阶段总结,征求了需求
满意度确认信息等。同时要求团队认真对待每一个变更申请,及时确定纠正措施,并根据工作进度和变更情况,及时更新WBS和WBS字典,保证每个阶段工作经得起检查,力求每个环节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里程碑。
5、严抓范围控制
众所周知,项目建设过程中,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为防止范围蔓延,做好范围控制尤为重要。对于范围控制我从三方面严抓:一是严抓范围定义,确定边界;二是严抓变更流程,所有变更必须经CCB进行审核,三是,严谨确定是否执行纠正。接到客户的变更申请时,我要求参照项目范围说明书及阶段绩效信息,认真开展偏差分析,查找原因。例如:甲方要求采油数据应用“方”和“吨”两种单位进行量化,究其原因是各基层采油厂计量单位不统一造成的。经团队分析,此变更不会对系统架构、功能稳定性构成影响,但我方认为统一数据标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协商,甲方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数据标准通过系统应用,得以控制、统一。
经过为期一年的努力,系统建设按预期完成,并得到有效应用。实现了油水井设备运行监测、单井采油数据规范管理,生产动态实时掌握,措施评价及时、客观,为生产运行指挥、科研工作提供了及时的数据决策支撑,受到了该公司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库管理,保障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江西省水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水库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中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亿立方米的水库。
本规定所称小型水库包括小(一)型水库和小(二)型水库。小(一)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万立方米的水库;小(二)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万立方米的水库。
第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水库管理工作。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管理工作。
第四条
水库按下列分工管理:
(一)国家所有的水库由其管辖部门设立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二)集体所有的小(一)型水库由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三)集体所有的小(二)型水库由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管理,但受益跨村的由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第五条
水库管理应当确保水库坝首枢纽与渠系工程安全,科学调度蓄水、放水,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合理计收水费。
第六条
水库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定期接受岗位培训。
第二章
水库安全管理
第七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由管辖部门依照下列标准提请县(区)人民政府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一)中型水库的坝端外延___米、下游坝脚外延___至___米、溢洪道和其他泄水建筑物两侧各___至___米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外延___至___米为保护范围。(二)小型水库的坝端外延___米、下游坝脚外延___至___米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外延___至___米为保护范围。(三)水库库区校核洪水位以下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以上___至___米或者至流域分水岭为保护范围。集体所有的水库参照前款规定,由县(区)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
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八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土地使用权属于水库管理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划定水库管理范围时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国家所有的水库保护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土地的使用应当接受水库管理单位的监督。
第九条
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建坟等危害水库安全的活动。
第十条
水库运用应当保证安全。
水库在汛期蓄水时,应当制订度汛方案。综合利用的水库,其调度运用必须服从市、县(区)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十一条
水库防洪安全必须达到以下防御洪水标准:
(一)中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二)小(一)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三)小(二)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第十二条
水库未达到防御洪水标准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制订除险加固计划。
第十三条
水库除险加固的水文、地质勘探和设计等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水库除险加固的施工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中型水库坝首主要建筑物的除险加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
第十四条
水库除险加固经费,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一)县(区)留用的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
(二)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
(三)水库管理单位收取的部分水费;
(四)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
(五)群众投劳。
第三章
水费计收及管理
第十五条
水库实行有偿供水。
水费计收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会同受益乡(镇)、村对农业用户的灌溉面积进行核定,经核定后的灌溉面积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由原核定单位重新核定。
第十七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将用水户应当交纳的水费数额登记造册,予以公布,并报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库管理单位可以直接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有关乡(镇)、村予以配合;也可以委托乡(镇)、村代收。
第十八条
用水户应当按照核定的水费数额和规定的交费日期交纳水费。农业用户每年____月底交纳水费的一半,年终结清;工业等其他用户逐月交纳水费。逾期不交纳水费的,由水主管部门限期交纳,并依法按月加收拖欠水费数额___‰的滞纳金。
第十九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收取的水费应当上交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程维修与管理需要提出使用计划,县(区)财政根据工程维修与管理需要提出使用计划,县(区)财政部门核拨给收取水费的水库管理单位使用。
集体所有的水库收取的水费,由水库管理单位管理使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水费应当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结余水费可以结转下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条
水费用于下列开支:
(一)工程维修养护费、动力燃料费、大修理和更新改造费;
(二)水库管理人员工资、辅助工资、福利费、公务费、房屋修缮费和劳动保护费等管理费;
(三)宣传、奖励、培训、试验研究、观测、绿化等业务费用。
第二十一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努力节约开支,收好、管好、用好水费。每开始前,水库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水费收支计划;国家所有的水库的水费收支计划应当报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费使用的预决算应当每年公布。
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费收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第四章
发展水库经济
第二十二条
水库管理单位在保证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的同时,应当利用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和设备、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综合经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经费自给自余。
第二十三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租赁等经营方式,发展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体的立体开发项目,有条件的可以发展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并逐步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上规模、上等级的项目,应当按照有关给予扶助。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在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建坟等危害水库安全活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对单位处以___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___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截留、挪用水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返还被截留、挪用的款项,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提出处分建议。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蠕变是一种物理概念, 是指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 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相当长的应力作用时间将使固体材料达到塑性变形的效果。什么是项目范围的蠕变, 就如同在超市购物, 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商品, 向购物车放置商品, 就像是免费的一样, 当你在收费口查看时, 已无意间挑选出许多超出预算的物品;项目范围蠕变通常被定义为无意间的项目范围的增加, 尽管每一次轻微的变化不易引起项目管理者的注意, 但当蠕变持续造成项目范围显著变化时, 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已经远远偏离了初设的目标。因此, 如何预防项目范围的蠕变, 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 对项目更高效实施至关重要。
1 蠕变的根源及控制对策
1.1 沟通的缺乏
项目的完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从项目启动到项目关闭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有众多的关联, 而不仅仅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需求, 特别是业主方。合同谈判中无法关闭业主的所有要求, 额外的要求会在项目实施期间提出。此类需求对项目产品质量和项目功能往往没有显著的提高, 只是业主觉得有效而已, 或者说仅是一些功能过多或功能欠缺的负价值需求, 若其坚持不断增加这些需求, 产生的项目范围蠕变却会危及项目的控制目标。
因此, 设计人员或现场管理团队应主动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 了解对方需要的理由和必要性, 慎重提出设计变更, 尽量避免投资增加而功能增强不多的需求, 要尽量做到项目提供的产品刚刚好, 项目的工作内容刚刚符合实现这些功能的需要。
1.2 范围定义的模糊
一般情况下合同中已经确定了项目范围。负责合同谈判、澄清及签署的职能人员更关心的往往是业务成果而不是技术。技术的生疏产生对技术的理解有误, 从而引起项目实施期间连续不断地范围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会很小, 但作为项目经理, 必须能敏锐地发现变化的所在。所以, 在项目初期阶段, 设计人员及相关项目组采购和施工管理人员应全程参与合同的签署过程。尤其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 应当通过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团队人员的知识面, 提高合同的准确度, 避免实施期间的相互扯皮。如通过TCC而启动的项目, 尽管在TCC中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技术关键或者总体的工艺流程和参数, 但许多细节应当在合同谈判和澄清过程中谨慎提出, 通过谈判会议纪要等形式留下痕迹。一般来说这些细节的内容在紧张激烈的谈判阶段很难完全澄清, 会造成在项目实施阶段反复修改和变更, 从而导致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误。另外, 在安全环保的要求部分, 经常由于参与合同谈判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工程管理经验, 导致在合同中遗漏安全环保费用, 造成后期大量费用的支出。
因此, 合同的谈判和签署不仅仅是市场经营部门的工作, 更需要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各方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较为准确的项目范围定义可以保证项目费用和进度的估算准确度, 可以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范围的蠕变。
1.3 风险意识的淡薄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的一系列过程, 他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在项目实施前期编制的项目总体策划文件中一般都包含了风险管理篇章, 其内容包含了风险识别以及相应的对策。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忽略风险的潜在变化, 忽略了风险识别实际上不是一次性行为的特性。风险的潜在变化往往会导致项目范围的潜在变化, 导致项目时间以及项目投资的变化。“做到哪里想到哪里”, “舍不得投入却造成更大的支出”等是风险意思淡薄以及应对措施不当的鲜明体现。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可控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风险造成的后果导致工期的大幅推延以及资产的大量损失, 从而造成组织的崩溃。如对于EPCC合同, 项目投料试生产阶段的主要风险是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引入,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固定资产的损失, 如不能在投料试生产前对所有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地辨识和预防, 当事故发生时, 将导致工期和成本的大量损失。
目前, 风险管理技术日新月异, 项目往往可以通过经济性、技术性以及组织管理性等措施, 并通过规避、预防、替代战略以及保险等方法防止风险的超预期性爆发, 能够尽可能多地减少令人意外的结果或意想不到的风险产生, 帮助项目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或者在风险发生时能快速响应。
1.4 传统理念的影响
传统的理念告诉我们:“顾客是上帝”。许多公司既定的策略就是使客户满意, 客户提出的变更, 不管能否接受, 都直接同意, 项目组成员却很难要求业主进行合同的合理变更。真的很难对他人说“不”吗?当业主的要求被接受后, 真的就会满足吗?答案是“不可能”!而当不合理的要求被不断接受而又不能进行合同变更的前提下, 必然会导致项目范围的不断变大, 进而导致范围蠕变的发生。因此, 我们要学会说“不”,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能接受的或者锦上添花的要求。只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掌握好技巧, 以理服人说服对方, 就能避免因拒绝而使矛盾激化。
1.5 项目大型化的趋势
项目的大型化已成一种趋势, 这包括单套装置的年产量不断提高, 也包括像大型炼油项目, 大型乙烯及配套工程, 大型煤化工项目等特大超大型项目的不断出现, 动辄投资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装置的大型化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 可以大幅提高投入产出比,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也带来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而项目的范围管理的难度增加尤为显著。在大型项目建设中, 经常由几大公司合作管理, 甚至由国内国外几大工程公司联合承包。而对于由一个公司承担的单个项目也有可能由直属或下属的分公司联合完成。实际上, 项目建设中有些比较特殊的部分往往是很难分开的, 如果人为地分开将直接导致具体工作内容模糊不清, 工作范围的交叉或遗漏等, 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以及进度影响等问题的发生。每一项看似局部增加的协调, 纠偏工作, 往往在项目结束后发现项目成本已经超预期的增加, 项目工期也已远远偏离了设定的节点。
对于大型化项目的管理, 目前采用的措施和方法有:采用PMC或者一体化管理方式, 矩阵式纵向管理各EPC或者EPCM承包商;建立项目管理平台 (如Documents系统) , 所有合作者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工作, 做到资源共享;定期或不定期的视频会议系统, 完成设计方案的评审或专业间条件的确认等工作;集中办公, 采用将参与项目的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的方式, 面对面的沟通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2 结论
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的控制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而进度和成本与项目的范围管理息息相关。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做好项目的范围定义, 分析业主的需求, 辨识项目执行中可能碰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 保持与项目主要利益干系人的良好沟通关系, 控制项目范围的蠕变, 制定好变更管理程序, 合理评价变更的影响和费用发生。总之, 避免和控制好项目范围蠕变是项目顺利竣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美) 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MBOK指南) [Z]. (第4版) .ANSI/PM I 99-001-2008.
关键词:物流 实训室 项目 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室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技能型紧缺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实训基地予以支撑。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多功能实训室对于提高经贸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项目目标规划
物流实训室应以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目的。同时,应该看到近几年物流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物流应该平行于商流,物流与生产过程密不可分却又各自独立。但是很多学者将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都归为物流,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物流不是万能的,物流有着自己的核心和边界。所以,物流系统应该区别于ERP、进销存系统、财务系统,侧重于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和物流技术设备的操作、优化和管理,而模拟的重心则应以此为主。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应当特别注意考虑到几个问题:
1.1 贴近现实,实战性要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搭建实训平台,配合理论教育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往往实践落后于理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来源于实践,更多的反应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通过学生的操作,学生在印证理论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1.2 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应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发展规划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的方式。我们看到很多实验室,有的是国家级的实验室,在建成后不久就被“搁置”起来了,很多是没有经过整体规划,后期不知道该如何充分利用已经进行的投资,或者干脆根本就没有后期投资。
1.3 突出重点。很多教育单位在申请到资金以后,什么都想上,很多系统、设备根本没有实际用途,也不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甚至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都有所偏差。我们认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符合特色物流教育的需要,符合院校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首先建设院校最为需求的核心部分,再依次建设辅助部分。
职业院校的物流实训室主要是服务学生实训,但还要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在实训室的目标规划时,要注意高校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义务和责任,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例如,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演示先进技术应用的条件;对社会上要求培训人员实行市场定价培训;对外校中职、高职教师进行培训等。
2 物流实训室项目范围的WBS
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的范围包括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实训室的各种软硬件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二是在实训室进行的各项实训项目的设计。这两部分是密切相关的,在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时必须同时规划。
因为物流实训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固定的流水线生产,而是各种可变的物流操作实训项目。在规划物流实训室就要考虑到以后要进行的实训项目,同时决定配置的相应设施设备。否则,只考虑实训室的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就难免使以后的实训项目不完善,达不到实训要求,也就不能利用好实训室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训室就成了摆设。即使再增加以后实训要求的设施,也难免一些方面达不到希望的效果。
因此物流实训室的项目范围应分为软硬件设施设备(用L1表示)和实训项目设计(用L2表示)。这里以实训室的软硬件设施设备(L1)的规划为例讨论。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物流实训室的情况来看,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一般地可以归纳总结为如图1所示。
项目的设施设备建设部分的具体工作分解结构(WBS)可汇总为表1:
对工作分解结构的功能详细说明如下:
2.1 现代物流环节再现 现代物流环节的演示包括物流沙盘模拟机场、货运站、集装箱码头、海关、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居民区等单元,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现代物流的主要环节,增强学生对现代物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2.2 配送车辆调度管理 GPS/GIS系统具有运输业务管理功能,即具有不同起迄点和多起迄点的运输路线优化功能,具有GPS卫星定位车辆跟踪调度及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等。
2.3 射频技术的集装箱堆场管理
通过无线射频卡读写器、RFID可读写标签、IC射频卡、信息接受门框(捆绑信息接收器)、模拟集装箱货物箱(捆绑信息识别射频IC卡)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包括库存量管理、身份识别等功能),模拟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
2.4 自动分拣功能和人工辅助分拣 通过传送皮带、动力传送滚轮、动力金属滚筒、分拣转向输送机、可拉伸可变向柔性输送机等实现系统自动分拣功能。通过无动力流力式货架、电子显示屏和每个储位上的电子标签,引导拣货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与配货工作,实现人工辅助分拣。
2.5 运输管理 采用手推车和代表先进物料输送的光电导引AGV小车(指具有电磁、光学或力学等导引自动装置,能够沿规定路径行驶的运输车)模拟物料输送与运输管理功能。
2.6 自动化仓储 通过自动堆垛机、立体货架、各种形式的辊道输送系统(输送机)、分拣机构转向机、各种智能传感器以及相应的自动控制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仓储功能,再通过与硬件良好接口的仓储配送管理软件来实现货物的自动进出库的功能。
2.7 RFID及条码监测 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单元,利用射频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如名称、运输起始终止地点、中转地点及经过某一地的具体时间等,还可以载入诸如温度等指标,以此方式来实现对目标物的监测。
2.8 仓储配送管理 通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与系统硬件的良好接口,完成配送中心从订单到立体仓库货物存取的自动化操作过程,真正实现现代物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如入库管理、发货管理、盘点管理、退货调拨、库存管理、财务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
2.9 装卸搬运管理 通过动力装置的叉车、手动液压叉车、托盘、周转箱、包装箱、手推车实现货物搬运的功能。
2.10 电子监管 通过安装于实训中心的CCD摄像系统对物流实训中心及各个物流环节进行电子监管及系统分析。
2.11 实训安全保护 由于物流系统中基本上都是转动、移动、自动化的设备,对于一个实训室来说,实训的安全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系统中必须设计多层次保护措施。如机械保护、电气停止保护、电气减速运行保护、人工紧急停止等。
在按项目规划施工时,可按该WBS安排项目进度,项目进度的控制方法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
3 总结
由于物流实训的内容很多,涉及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信息管理等,既有各种设备、机械的操作,又有软件的使用。因此,物流实训室的规划建设既有硬件的安装调试,也有软件的选择、安装、学习,项目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经过一定时间的协商讨论,按科学的管理方法规划,才能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训室。
参考文献:
[1]韦克俭,覃扬彬,苏波辉.积极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大力培养物流急需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探讨之一[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9期.
[2]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4]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hinawuliu.com.cn.
[5]物流实训网http://www.yd56.com.cn/.
[6]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网站www.logis.cn.
系统的概念: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数据流程调查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集中符号综合的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字典: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建立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分调(功能调试):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进行调试。
总调(能行性联调):内容包括两部分(1)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调试(2)程序的总调。信息的特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三级:战略级,战术及,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是多学科较差形成的边缘学科。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①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面向处理方法,面向数据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
指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①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作用:⑴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⑵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①管理上的可行性②技术上的可行性③经济上的可行性
详细调查的目的:完整的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详细调查的原则: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
BSP企业系统规划法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ASE: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CSF关键成功因素法
DSS决策支持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MRP材料需求分析MRP2制造资源计划 OOA: 面向对象分析OOD: 面向对象设计
ISP信息系统规则SCM供应链管理系统TPS业务处理系统
【范围管理项目管理】推荐阅读:
财务管理范围06-13
河道管理范围划定12-17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07-09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范围09-27
社区治理的范围06-05
人民小学招生范围09-11
学校文件归档范围11-04
法律效力的范围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