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活动课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于诸如课时有限、考试压力、历史剧内容的真实性欠佳等现实的考量,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往往不肯或不屑于把历史影视剧带到课堂。与其让学生在课外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追捧所谓的热播历史剧,不如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专门的影视欣赏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优秀历史影视剧,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实现情感的升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教学活动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教学活动课论文 篇1:

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目前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有潜力的、正在不断开发的新教学手段。所以针对初中生们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的特点,许多教师们在历史课堂中引入了影视赏析这一有趣的环节。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就势必有不好的一面。所以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得到广大教育者们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 历史课堂 影视赏析课

一、初中生和初中历史的特点

1.初中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但是他们却兼有依赖性和独立性;虽然对于学习方面还不够自觉,但是有自己独立的逻辑思维,自尊心强,希望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正是养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随着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和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初中阶段。

2.初中历史的特点

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学习内容范围广但是学习程度比较浅显。曾经有学生问:“老师,初中学这么多历史那高中学什么呢?”,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也印证了初中历史“泛而不精”的特点,当然这一特点是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的,是让学生们先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在脑海中先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比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大无畏精神等等。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在学历史的同时让同学们学习到、感悟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智慧是十分必要的。

二、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历史影片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影片通常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很好的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上课爱走神的同学都可以集中注意力到影片的内容上。通常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主要以历史课本为载体,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文字不如对图片敏感,对图片不如对视频敏感。所以视频教学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选择播放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大抗战》,可以让同学更加清楚直观的看到抗日战争中我们的战士是如何为了国家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局面,通过视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亚洲战场的记忆,更加明白世界大战波及了整个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

2.易于理解记忆

由于人的记忆对于图像更为敏感,所以引入影像资料更加方便同学们的理解记忆。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以时间为线索,对于各个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是比较枯燥的,而且也不好记忆。但是播放《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之后,同学们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很多原来记不住朝代顺序的同学们在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也能够顺利说出各个朝代的顺序了,由此可见引入历史影视资料是有很多好处的。

3.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很多同学都对历史事件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承认历史课本上很多对于事件的意义和评价都带有了编者自身的主观论断,部分言辞也有失偏颇。而影视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学习近代史时,通过课本很多同学都认为李鸿章是一个负面人物,但是在观看《燃烧的黄龙旗》这部纪录片后,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李鸿章的故事,从而重新对这位历史人物作出评价。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判断事实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影视赏析课的弊端以及解决措施

(一)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影视赏析的弊端

1.部分学生不认真观看

在實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教师播放影片时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学好就行,影片的内容“考试不考”,所以学了也没用。由于中国教育过于功利化,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课堂中的影片不以为意。

2.影视内容不真实

近年来,中国影视界出现了一批“抗日神剧”,出现一些与历史不符的事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误导了同学们对于历史的认知。抗战时期我们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抗住了日军的坦克大炮,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但是在抗日神剧中,完全磨灭了这些基本事实,是十分不正确的做法。

(二)影视赏析课出现弊端的解决措施

1.选择内容通俗易懂的影片

纪录片通常更加接近历史真相,所以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尽量选择一些纪录片而非电视剧,选择影片的内容也要更加“接地气儿”,不要内容假大空。

2.采取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措施

针对很多同学不认真观看纪录片的行为,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定,要求同学们认真观看影片,必要时要求同学们写一些简短的观后感或者随笔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影片内容的思考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他们的行为。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引入影视赏析课是大势所趋,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引入影视赏析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我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影视赏析课全面进入课堂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芒.现代教育技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2- 163.

[2]定建宏. 刍议利用历史影视激发初中历史的兴趣[C]// 2015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2015.

[3]孙国华.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影像资料的应用[J]. 教育:文摘版:00032.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金山校区)

作者:杨莉香

历史教学活动课论文 篇2:

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于诸如课时有限、考试压力、历史剧内容的真实性欠佳等现实的考量,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往往不肯或不屑于把历史影视剧带到课堂。与其让学生在课外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追捧所谓的热播历史剧,不如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专门的影视欣赏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优秀历史影视剧,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实现情感的升华。而本文据此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历史影视欣赏课;思考

在某次问卷调查中,一项关于“中学生课余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是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取历史知识的,而电视和网络提供的且又乐于被学生接受的绝大部分历史知识是来自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这项调查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影视剧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的巨大能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于诸如课时有限、考试压力、历史剧内容的真实性欠佳等现实的考量,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往往不肯或不屑于把历史影视剧带到课堂。与其让学生在课外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追捧所谓的热播历史剧,不如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专门的影视欣赏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优秀历史影视剧,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实现情感的升华。下面就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几点思考。

一、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影视欣赏课的意义

1. 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开设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规定:“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由此可见,历史影视欣赏课是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每位中学历史教学都有义务和责任提供给学生课本知识以外更直观、更生动、更活泼的历史音画,而历史影视剧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师生的上述诉求。

2. 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直观、生动、活泼地再现,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历史影视剧是光、影、声、画等元素的综合载体,可以给学生在纸质教材上无法感受到的视觉、听觉的全新体验,使学生的教育环境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3. 历史影视欣赏课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常规的课堂教学有严格的课时限制,45分钟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照顾学生对历史影视剧的兴趣,有时比较难。因此,在第一课堂(常规教学课)无法完成的任务,放到第二课堂(活动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第二课堂(活动课)安排一两节专门的历史影视欣赏课,既可以增加第一课堂的知识容量,又不占用常规的教学时间。

4. 历史影视欣赏课是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创新平台。一直以来中学历史课程除了传播历史知识外,还承担着学生情感教育的重任。优秀历史影视剧可以把模范英雄人物、历史名人等的优秀品质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如优秀影片《焦裕禄》,就生动再现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学生们观看后,在感动于焦裕禄的事迹的同时,情感也升华了。

5. 历史影视欣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学生除了要具备知识素养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电影、电视艺术是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通过有关历史艺术品的影视片,学生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同时通过人物传记类型的影视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对比用影视手法和文字手法评价历史人物的异同,最后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如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侧重于武则天个人私生活,而初中历史教材则主要展现武则天的政绩,不同的叙事角度得出的人物评价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观看这类影视剧的时候,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慢慢形成一定的批判思维。

二、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内容选择

初中历史影视欣赏课对内容的选择,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1.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教材内容密切关联的影视资料。我们开设历史影视欣赏课,就是要改变学生厌恶历史课这种被动局面,所以,历史影视片的趣味性就摆在第一位。什么样的影视片学生最感兴趣?首先是在学生的大致知识范围之内,其次学生的经验能够理解。最好是由学生列出希望观看的历史影视片的清单,然后再结合教材内容,最后选择出合适的影视片。

2. 选择能够较好地反映真实历史状况的影视资料。历史影视片必须反映历史真实,如果夸张过分,甚至改造历史,即使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是不可取的。这里面有一个度,即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想象、艺术处理,但不允许胡编乱造。这一点,对后人创作的历史绘画、影视剧尤其重要。教师在选择历史影视资料的时候,要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

3. 选择艺术性高的精品历史影视片。没有艺术性就没有美感,没有美感就不能使人愉悦,不能使人愉悦就会使人厌倦,这就违背了我们开设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初衷,也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 选择内容健康的影视资料。历史影视片反映的内容必须适合中学生,主要是正面的一些作品,充满阳刚,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能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或者能起到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或者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杜绝胡编乱造、篡改历史的影视片进课堂。

三、历史影视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1. 对历史影视剧进行必要的剪辑。对较长的影视片可以采用“删节播重点段”的方法,删去的内容由教师简短讲解加以补充,留给学生的还是一个完整的内容,解决了较长的影视片不宜在影视课内播放的矛盾。如《开国大典》只播放了10月1日大典盛况这一场面,这样播放效果很好。一般一节课安排(下转第86页)(上接第80页)30分钟的影视内容,余下的10分钟则留给教师指导和学生讨论消化,这样内容充实,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2. 通过写观后感,进一步深化思想、情感教育。学生每次看了影视片后,心里总有一些喜怒哀乐的感想,把它写下来或谈出来就成了影视观后感。要求学生写观后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看了之后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怎么谈,即使是不太正确的想法也不要紧,但不能说假话。这样使教师能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加强思想教育。

比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有一个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后来家长反映该学生在家平时自己的衣服主动洗了,也注意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吃饭也不挑食了。这是影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为使观后感产生联动效应,可以由班级或校团委组织历史影视片观后感征文比赛。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历史影视欣赏课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生动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加喜爱历史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第一中学 532400)

作者:罗明飞

历史教学活动课论文 篇3:

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如何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采用讲述法或者探究法展开教学活动,其中,讲述法的使用频率更为频繁,这就使历史课堂变得无趣、沉闷,让很多高中生无法发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与人文美。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这就为高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微课教学模式丰富了历史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微课

信息技术具有声像结合的特点,拥有强大的图文、动画等能力,它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或影像,能够大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进行远程教育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因此,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其中,微课以其形式灵活、时间自由等优势,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下面,笔者从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对如何利用微课这一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活动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在课前利用微课展开预习

微课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提前录制微视频或者在网络上找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再在课堂上提出他们在自习中遇到的问题,使整个历史课堂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主。“时间紧,任务重”是每个高中生的现状,这就导致他们分配给历史学习的时间很少,微课能够突破时空,使高中生随时随地便可通过网络展开历史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在预习中可以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由于高中生已经在初中接受过历史教育,因此,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我提前录制了微视频,在视频中我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以及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等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阐述。学生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候自主安排时间,利用视频展开预习,并将他们的疑问记录下来。

二、在课中展开微课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上课,课下做作业”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害怕由于自己漏讲某一知识点导致学生失分,因此,选择将所有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所有历史知识,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要重新学习,这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还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微课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变为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课堂,以探究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教学活动。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开始之前,我收集了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预习的疑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与讨论。有的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我国抗日只能打持久战?”“为什么抗日战争被称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等。另外,由于我提前收集了学生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重点问题提前录制了微视频。然后,我在课堂上以这些问题为方向,让学生自由组合,展开小组讨论,探究问题答案。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我再次在课堂上播放了与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微视频,点拨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重新整理思路,使其在视频的指导下总结出问题答案。

三、在课后利用微课

很多学生在长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对老师抱有一种敬畏心理,不习惯当面对老师倾诉自己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让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他们的历史成绩下滑得越来越厉害,使他们对历史学习更没有自信与兴趣。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便捷,采用微课形式展开课后巩固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定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巩固与提高。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结束之后,我鼓励学生在课后再次观看与本课有关的微视频,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历史知识。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他们真正所需的視频片段,自主快进、后退等。这种复习方式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很多学生反映,微课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历史。

总之,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将“人灌”变成“电灌”,浪费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微课这一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在课前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有方向地展开有效的预习活动;教师要利用微课展开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历史,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疑难点问题上;教师可以在课后鼓励高中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切实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秦贺男.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2(3).

[2]杨铁柱.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神州,2012(23).

作者:杜夏英

上一篇:学生干部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后勤管理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