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共11篇)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1

历史学科的期中考试中,我们高二年级文科班共169人参考,其中90分以上累计为39人,80分以上累计为93人,70分以上累计为124人,60分以上累计为139人,及格率为83.4%,优秀率为55.02%,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克难奋进、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

开学初,全校教师就汪校长提出的重建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推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前进。我们对重建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通过实践,收到了一些实效,形成了一些共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准确理解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

重建课堂教学,是不是对过去课堂教学经验的否定?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极端的做法,只会造成在教育思想上的困惑不解和在教育行为上的裹足不前,不利于课堂教学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重建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十分的重要。我们认为重建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调节、整合与优化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形成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工作的正效应。走出了认识上的误区,思想上的障碍得以清除,课堂教学的重建工作便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注意经常总结和反思,不断地克服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策略

有时候,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可能会扭曲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混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因此而受到沉重的打击,厌学甚至是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为此,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要进一步弘扬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它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课堂教学重建工作的重要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是多加鼓励、多加关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平常的训练中,老师经常在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的作业本上,写下一些勉励性的`批语,使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始终不灭。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为了鼓舞士气,引导学生狠抓基础落实,狠抓课本落实,试题的命题过程中没有参考任何参考资料,而是拿着课本制作的,试题的难度值为0.747,大部分同学因为按照科任老师的布置,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而考出了水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就进一步改善了我们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后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xxx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现状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存在着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象,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产生。久而久之,养成的尽是人云亦云的惰性,创新思维的火花泯灭得荡然无存、烟消云散。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的悲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成为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我们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我们反对一言堂、满堂灌,主张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隋唐文化的繁荣》的教学过程为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这时候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不急于给出全部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结合此前所学秦汉文化发达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推导,展开课堂讨论;然后,有几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集思广益,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结论,收到了比老师直接告知答案要点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同学们除了总结出课本上指出的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继承以前朝代文化成就等发展原因之外,还提出了一些课本中没有提到的新观点,诸如隋唐科举制度推动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以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我们被学生这种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所感动,我们为这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教学尝试而倍受鼓舞。

从平常布置的作业,到期中考试的试题,我们也经常引进具有争鸣性质的问题,十分注意对学生的独立个性的接纳和宽容,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里,寓学习于研究当中,寓研究于学习当中,收获着研究性学习的无穷乐趣。比如我们有道涉及到对汉武帝的评价的训练题,学生当中,有的对汉武帝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有的对汉武帝予以了完全的否定,有的对汉武帝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我们评判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对于能够较好地自圆其说的答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鼓励。现在,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的已经对教材的科学性提出了置疑,指出了教材编写中的若干失误,有的问题甚至是老师都未注意到。如果说学生没有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这一切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专业素质,是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课堂教学重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为此,我们始终在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教学研究,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成为重建课堂教学工作的积极实践者。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体会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科整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依据此要求,我尝试着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其优势和不足。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是指将历史有机地与信息技术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使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优势是:

1.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相结合,使课程资源发生了变化。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和丰富性,它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加大了课堂密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有利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再现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办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习者的思维兴奋点,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条件。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也带来了课程实施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削弱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体现出来。教师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理,设计出教学环节,并在每个环节提出探究主题。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除了可以向教师请教外,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到互联网上搜寻所需内容,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研究任务。这样的整合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科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历史课整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在学习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课堂要求,学生能够将网络上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历史包罗万象的课程需求,使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整合发挥优势。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但我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迄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1.缺乏系统性

为了整合,把一大堆文字从课本搬到了屏幕上,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大量素材罗列在一起,提供给学生。这样整合的内容往往无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甚至会受到负面影响。

2.师生互动难以实现

信息技术与历史整合课,要求教师除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将课内外知识融为一体,制作符合自己上课思路的多媒体课件。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很多整合课是专业教师帮助设计的,很难应付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3.分层教学不易体现

预设好的整合软件,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无法实现分层教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往往只考虑学生对多媒体的运用,对历史课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同学的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没有照顾到部分优秀生和部分学困生,致使优秀生“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了”,信息搜集、判断和处理能力差的学生“吃不好”。

4.不利于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技能为主。教师在传统课堂上创设出学习情境,提出探究主题。而整合课,学生每人一机,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浏览网页。这样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不利于课堂知识点的生成。

以上是我的一点实践体会。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扬长避短,克服整合过程中的不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铁路第二中学)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学习习惯差,所以这个年级主要抓常规工作。

二、教材简析

本学年讲授第1册中国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第1册中国历史叙述我国原始人类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有*的为弹性课,不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课时除每单元安排一节活动课外,可灵活掌握,每课课文由引导框、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动脑筋和课后练习,活动与探究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

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课标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

(二)措施:

1、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4

一期以来,本人从事九年级3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班级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为总结经验,促进今后更好地抓好教学工作,特对本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使今年九年级教学工作获得全市教学质量奖,在学校领导特别是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参加毕业班工作会,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全局工作中来。

二、认真拟定复习计划,做到科学有地抓好复习课教学

本期按照赤水市历史中考研讨会精神,结合我校的毕业班教学奖励方案,围绕今年毕业班的工作目标,结合九(3)班学生实际,及时拟定了复习计划,并按时送交业务部门审核。

三、积极参与本组教研活动,以研促教

本期在政史地教研组的领导下,本人坚持参加本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公开课教学讨论,积极上好教学示范课。带领全组成员共同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效果。

四、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本期按照学校业务部门的要求,本人坚持课前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努力探讨科学高效的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对有的学生还写了作业评定意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正确的文字书写,养成规范的作业格式,对不按时完成或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批评教育,使之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组织每一次集中考试,据统计,本期我班一共进行了6次集中考试,每次考试后均针对考点认真进行质量分析,查漏补缺,并且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质量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本人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督导检查,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教学效果较理想,每次考试均做到了稳中有升,有的考试成绩还超过了优班。

五、取得成效

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所教的班级参加考试37人,及格33人,达优良人数为30人,平均分为39.6,超过赤水市历史学科平均分(34.6),基本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平均分40分),并且袁建冰同学还取得了历史学科中考满分(50分)的理想成绩,在今年我校所有考生的所有学科考试中,仅只有袁建冰一人获得了历史学科中考满分。

六、存在问题

对后进生督导不够,与学生交心谈心次数较少,导致在今年的中考中我班有4名学生历史学科不及格。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引以为诫。

历史学科工作总结 篇5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在校领导正确领导之下,历史学科组全面贯彻学校教科处的“高效教学,道德课堂”的理念,积极研习学校的“四五四”课堂模式,重点培养青年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研讨历史学科组本学科的工作计划。学期伊始,召开学科组工作会议,每个教研组组长对本年级的工作计划做了说明,其他的老师对于工作计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高二面临会考,周伟云老师全面安排高二的会考复习工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复习效率,全体老师对于高三的高考复发表了自己的建设性建议;杜立伟老师的加入,为学科组增添了有生力量,各位老师希望杜立伟老师刚进入工作岗位,能谦虚学习,积极钻研,力争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

二、高度重视高考复习工作。在学科组活动当中,耿春霄老师结合上一轮的高考复习工作经验,对本届高三的复习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强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主动地学习贯彻“高效教学,道德课堂”理念,充分应用“四五四”教学法,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积极贯彻学校“四—五—四”高效教学,道德课堂模式。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做难题后做易题,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四先四后”的学习方法,极大的培养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学习的被动局面有了较大改变,学习成绩不断上升。这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突破口,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高度重视新教师培训工作。在10月底新老师杜立伟阶段性汇报课准备过程中,耿春霄老师根据课程进程,确定所讲内容为必修一第八课,并且对于本课的特点,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对杜立伟老师的备课工作提出指导性的要求。之后在学科组活动中杜立伟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说明,学科组老师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紧接着第九周杜立伟老师在高一(12)班讲授本课内容,上课结束之后学科组每一位老师立即对本课进行了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配合教科处认真的开展新老师汇报课的准备工作。学科组集全体之力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耿老师在课前,从课程内容的选取,重难点分析,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正式上课前,耿老师进入课堂,指导性的听课,听完课之后,耿老师对本课每一个环节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并指导杜立伟老师进行反复的修改,累计指导时间达到五六个小时。最终,杜立伟老师的汇报课取得了了很大的成功,获得了学校领导,各位老师的一致认可。

历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篇6

历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以初、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以高考研究工作为重点,以校本教研工作的展开为突破口,努力促进全体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探索教学规律,力图使历史教育质量有所提升。

二、主要做法

1.倡导课程理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

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历史学习精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及有关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努力引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发现者。

要求各校教研组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制订校本教研学习制度与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如座谈会、研讨会、读书汇报会等),扎扎实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并学以致用。倡导历史教师积极进行教科研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和反思教学,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2.推动新课程试验,进行评价改革

实验和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近期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徐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组织各校历史教研组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坚持“三个有助于”,即有助于促进新课程实施、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课改与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对那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教师,要给予鼓励、表扬,树立典型,推广做法。三是继续加强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工作。围绕国家、省、市有关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按照教育局、教研室关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组织好相应的历史教研活动,通过集中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小结交流、外出学习等活动推进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深入。继续加强培训指导工作,从实验年级向非实验年级辐射,重视课改经验的积累,重视个案研究,将好的经验加以推广,树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典型。

3.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以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阵地,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

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要按计划上一节“课改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要求教研组在集体备课中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训练、资源共享。青年教师要坚持备详案,写教学札记和教学个案,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定时听青年教师的课,以老带新、互帮互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4.加强高考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组织高三教学研讨分析会,认真分析2007年高考情况,研究试卷特点和命题趋势,总结2007届毕业班复习教学的情况,调查研究本届高三的学情和教学现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统一高三历史教师的认识,提高高三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大力推进初中历史考试改革

根据新一轮课改精神和中考改革要求,进一步研究徐州市历史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调整完善复习教学策略,提高效率。做到教学、训练、考试、反馈、落实等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坚决扼制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讲不实,练不透的现象,绝不可以考试和训练代替正常的历史教学。

三、具体工作安排

1.中心备课组成员对市第一次质量检测作具体分析,找出存在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2.中心备课组,定期研究相关课题,拿出高质量的试题或指导意见,对全县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组织参加市召开的高二研讨会(在丰县)。

4.召开中考教学研讨会。

5.组织参与省教研室举办的高初中历史论文评选活动。

6.做好市“二检”的阅卷及试题分析工作。

7.根据“二检”情况,结合存在的问题,抓好教研活动。

8.抓好高考前的教学工作。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篇7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在所用的课本中,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所述的史实,往往忽略了纷繁的历史事件对其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的我,究竟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注意渗透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既要创新,又要抓基础,毕竟要进行中考。所以在教学中既要传统教学,又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天地”、“没有学生不可以提的问题”等观念。如果教师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单一化、公式化、标准化,这样教师不当的目标观、质量观、方法观将对一个班的学风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会被压制,创新灵感被扼杀。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已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倡导认识多元化。教师在精心营造有利于滋养创新个性的空间同时,要给予学生发表已见的机遇,使学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时间。创造安全自由时空,使创新之花在适宜的土壤中成长。

我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问题激疑、复习导入、巧设悬念、故事感染、新奇引趣、音像图示等各种方法,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动机,营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情境,则是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人格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学中可让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创新,提倡不同的答案。在历史教学中,要经常开展讨论或辩论,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发展鲜明的自我个性。例如教学《戊戌变法》一课中,“为什么要迫切进行变法呢?”可先进行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一个开放性问题:“甲午战争后,中国缺什么?” 通过讨论、争论形成共识:甲午战争后,显示出中国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方面的薄弱,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图强,实属国家当务之急。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经常形成辩论、探讨气氛,学生从敢“破”敢“立”,到善“破”善“立”,其创新型人格将组织着个体对环境的习惯反应,将持续影响其对事物的态度。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中,组成两大小组,正反两方,进行辨论,课前查找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在课堂中围绕问题,畅所言,抒发自己的感受,也从中体会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变化和对中国历史的变化。教育论文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8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建

王春湘

摘要: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只有服从,没有自主。那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历史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的效率。以往的课堂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只有服从,没有自主。那么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社会对以往人们观念中的教师角色的期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在各种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这将加速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由此,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改变原有的课堂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改变“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教学模式,形成平等民主关系的组织模式

改变原有的课堂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有距离感,学生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发表,师生关系也就无法融洽。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将会使学生的心情与兴趣有所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自然地就拉近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自觉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形成平等民主的关系时也提高教学效率。

2.形成亲切的教学语言风格,强调尊重与信任

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习惯于使用命令式的口气,在某些情景下可以使用这种命令式的口气,但不应该整堂课上都充斥着命令式的声音。比如,对学生在认知某个知识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不管对与否都应该做到暂缓批评性的意见,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而且教师应用亲切的眼光和语气上课,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提高。

3.交往策略的改变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要解决师生相处时所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对自己的关切和对问题的诉说,与他们交谈并积极地倾听。如果由于学生的行为使教师愤怒,使教师感到受挫,这种行为便是教师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教师一方面积极地倾听,一方面尽可能真诚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包括具体说明使自己生气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后来教师有什么感受。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切感,没有强制的味道。相信学生会乐于接受教师这样的表达。如果问题是师生双方的问题,比如,学生有不良自尊心的表现,因此可能会做出使老师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还是应该积极倾听学生并坦诚陈述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这些问题仍然可以得到解决。在遇到冲突时,教师应采取“不失面子”的策略,问题的解决应使有关各方面都满意,不以牺牲任何一方为代价。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师道尊严”的思想让教师希望使用自己的权力。如果教师不适当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将失去与学生建立真诚、有效的师生关系的机会。

总之,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以往那种教师高高置于学生之上的观念可能会被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所代替。教师教学时也不需要对学生发号施令,而是采取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

题或进行交流的方式,课堂必将出现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二中学)

历史教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篇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考评机制的原因,历史教学往往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中心,过多地注重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甚至有些历史教师认为德育和历史教学关系不大,使得在重知识轻能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初中生德育素质日益低下。在当前新课改的大潮下,许多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做了很多有意的尝试,但作为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也深刻体会到我们教育中出现很多事与愿为的结果,我们经常会感慨现在的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怎么会一代不如一代,家长也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例如,平时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来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面对父母的抚养和教育不知回报,缺乏感恩的心理;在学校不参与集体活动,缺乏奉献精神;每次考试都会有很多学生作弊……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仅就如何利用历史课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德育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而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中应及时巧妙地利用课内课外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史料或名人名言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五四运动”的传单,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史料,引导学生做一个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者,增强中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感恩心理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如今学校教育的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过度的宠爱,有部分学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近几年,中学生残忍杀害亲生父母的案例不时出现,一个又一个案例不得不让人心痛和沉思,学生感恩意识的淡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家长和老师付出关爱后,学生如果没有知恩图报的情感,则必须加强教育。例如,利用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使其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甚至感恩自己。

三、利用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既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之本。社会越是进步,越需要诚信作为行动指南。针对当前初中生诚信道德不容乐观的状况,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寻找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情感进行点拔升华,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如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慈禧太后屠杀义和团、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蒋介石、王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告诉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和后人的评价等方面,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假如没有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诚信”,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了保证。那些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不论其遭遇如何,最终的结果是名垂青史,被后人尊敬。相反,背信弃义的小人也许会得意一时,但他们的丑行最终会遭人唾弃。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上宣扬诚实守信的格言警句如“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邓小平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目前,由于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必然对初中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许多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目无法纪,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若不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后的社会状况不可想象。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有关法制方面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如可以利用英国为限制国王的权力而颁布的《权利法案》,让学生体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引导学生在学校要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上要做到知法、守法,行使自己权利要以遵守法律为前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状态的目标,推进我区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历史学科教学建议。

理念:明确的目标意识、广泛的学生参与、实在的师生互动、多元的学习方法、教师主导下的知识自主建构。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课型可分为:新授课、活动课、复习课、讲评课。

一、新授课

基本环节:情景导入→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合作探究→巩固落实

(一)情境导入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现实或学生已有经验等手段,或通过视频片段、图片等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局部感知知识,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

(二)自主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教师明确本节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展示学习目标,通过学案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内容,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2、自主学习侧重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老师探究。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三)成果展示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2、师生对疑难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

(四)合作探究

1、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通过师生互动,在学生思维碰撞中逐步提升能力。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评价与归纳。教师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提炼核心知识,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

(五)巩固落实

1、充分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反馈练习,可设置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问答题等,狠抓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落实。

2、教师力争教学内容、作业堂堂清。

二、活动探究课

历史活动探究课对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增强历史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1、事先制订活动计划

明确活动开展的步骤、学生研究的方法、需要的课程资源种类及要达到的效果,选题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的探究性问题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探究性、可操作性。

2、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

指导学生课前合理分工: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使每一个学生在能做、会做、乐做的基础上都有所作为,创造团结、协作、竞争的氛围。适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鉴别、整理、归纳。

3、课堂展示与点评

课上一般为展示成果、交流心得阶段,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师结合相关学习主题,顺势引导,将知识巩固深化,使课堂完整有序进行。

4、课后延伸

活动探究课很难一节课解决所有问题,要指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为学生把握好方向。

5、巩固反馈 教师出示典型题或开放题,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小组互评。及时收集反馈的情况,恰当点拨,并出示下节课预习内容。

三、复习课

复习课是指为了复习学科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课型。一般来说,应按照展示目标,导入复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内交流、师生释疑,归纳提升、建构知识体系——巩固知识、强化训练——反馈练习五个环节进行。

1、展示目标,导入复习: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考点,列出本节复习目标,明确复习方向。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各组围绕目标中提出的问题,明确任务、认真读书、思考、讨论、分析问题。

3、班内交流、师生释疑,归纳提升、建构知识体系:教师组织各小组交流,针对问题组织深入研究,或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巧设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引领学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题方法、应注重的问题进行归纳,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4、巩固知识、强化训练:学生用适量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应给适度的引导。

5、反馈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使师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教师每复习完一章,要选择典型试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转换和知识迁移;答题时要抓住要点、论点,史论结合,全面分析,指导学生掌握开卷考试的答题规律。

四、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一般分为考情分析——总结成绩、激励进取——分析错因、找出不足——联系知识、深化复习——试题的思路分析和解题方法指导五个环节。

1、考情分析。讲评之前要认真细致的分析每位学生的试卷,对基本的情况做详细的汇总。

2、总结成绩,激励进取。帮助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进取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分析错因,找出不足。这是讲评课的重点部分,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用充足时间,帮助学生重点分析本卷暴露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剖析错误根源。一般来讲,大都采取如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读题,找出题干中的有关限制语、中心词以及设问,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题意,避免“跑题”现象。其次,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与教材内容对应。最后,引导学生组织成文。通过这几个步骤,教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找出错因:是审题不清、知识遗漏,还是能力欠缺、行文不足等,使学生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加强纠错的针对性。

4、联系知识,深化复习。这是试题讲评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利用讲评课进行复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补充、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补缺。

5、试题的思路分析和解题方法指导。教师在讲评时,应重视题目思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培养,应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开发思维,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教材、把握试题考查方向、规范作答,掌握各个环节的准确性、技巧性,才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考查方式,真正提高成绩。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准确理解课标。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标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

(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

(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4、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历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6、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要注意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8、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教学。

历史学科前沿理论与教学实践 篇11

历史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描述和说明,历史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得到更新,本文是在对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焕君教授讲座整理而成,对一些史学前沿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发。

关键词: 历史前沿问题

教学实践

后现代理论

中国当代史学受年鉴学派和后现代史学的影响很大,其直接效果就是学者有意识的对以往习以为常的观念、结论提出质疑,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细节。回归常识。

一、历史学前沿理论

1、年鉴学派

代表性人物有费弗尔、布洛赫、布罗代尔、勒高夫、拉杜里等人;以194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区别较为明显。他们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必须放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加以认识,历史学家不能运用历史进步这一先决条件来衡量和选择历史事实,否则就容易歪曲事实,削足适履。

1922年,费弗尔发表《地理环境和人类进化》,突出地理环境和人类历史的紧密关系,既注意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又研究人类行为如何参与改造环境。历史与地理从而融为一片。描述的是人类的所有行为,既包括物质的文化,又包括思想道德等文化;既有科学、艺术、信仰的发展,又有经济、商业、社会阶层的变化。

布洛赫的名著《封建社会》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界定,不再把封建社会视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而是当做“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其特有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准备,如统治和依附、富裕与贫穷,使人耳目一新。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横向的和结构的研究,目的是展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社会的全貌。

第二期则更为注重历史的纵向趋势。布罗代尔在名著《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为了体现这种趋势,用了三种不同的历史的时间观念:基本恒定的地理时间、社会机构的“长时段”和历史事件的“短时段”。人类的各种活动在不同的时段中产生的结果不同。人类虽然有能力影响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但是社会机构常常抵制人类活动的干预,甚至反过来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在“短时段”中的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总之,人类的政治活动,伟大人物的杰出贡献,只能在“短时段”中发生转瞬即逝的作用,不能影响历史的进程,更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政治人物和政治机构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结构性变迁没有联系。

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是那些在长时段中活动的因素,由大众的生活所组成,包括他们的食品结构、身体状况、衣着服饰、品味爱好、生儿育女和社会地位。因此,年鉴学派着重搜集人口和经济的材料,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对历史进程的长时段认识。对这些材料(主要是数据)的计量分析、计算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由此,他们成功地把历史学变成为一门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年鉴学派扩大了历史学的视野,他们力求展示“整体的历史”,他历史学家的兴趣引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学不再为几个历史人物所主宰,成为大众生活的舞台,原来不起眼的因素,都能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素材。因此,年鉴学派的兴起代表西方历史学的多样化、多元化倾向。

60年代之后,该学派的研究趋向更加丰富,政治史重新受到关注,只不过方法大为不同,更加突出政治的鲜活性。对大众集合心理的研究更加深入,手法多样。经济和人口史研究也是花样繁多。这些都对当代历史学研究影响深远。

2、后现代理论

最先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是在建筑及艺术领域,由于对现代的光滑平顺的建筑不满,出现了反对既有形式为主的建筑。从建筑结构走向对西方认识论的质疑,逐渐推及到主客二元对立及对精神物质对立的怀疑,对语言的不确定性及客观存在性的质疑,又走向文学批评,最终由文入史。

20世纪70年代,海登·怀特首先发难,他指出:过去不等于历史,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叙述不见得能被完全理解。当人们理解时,可能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了。

后现代批评经典与真理,认为一切都是建构出来的,无论是西方的《圣经》,穆斯林的《古兰经》,还是中国的四书五经,都并非真实。首先,在历史的分期上,无论分为古代、中古、近代还是原始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都是后来的想像与设计。其次,在观念上历史趋同于现代,因为研究者有了科学观念,所以研究对象也就必须体现出科学观念;有了市场经济概念,所以古代社会也就要找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后现代史学认为现代史学就是在这些现代观念下,来清理和书写历史的,这与文学写作并无不同。可以说,文学是在创造(Invent)故事,而历史只是在发掘(Find)故事;文学在想像中写,历史则是在资料中编。

后现代史学认为,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海登·怀特说:“我们所谓的历史,其实是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就是说,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写作出来的话语,而且必须先写出来才能被阅读,通过阅读现代人才能与过去发生关系。就此而言,历史与文学一样,并完全可以由文学理论来诠释。文学、历史的界限模糊而不分明。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感情、思路方法、政治时势等因素,也包括历史资料的欠缺、丢失等,历史真相的叙述总会受到影响。完全讲历史叙述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是不可能的,可谓“不在场的阴影笼罩着在场的”,“过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很大。这是后现代史学重视的文本的重大意义,是他们对历史的“洞见”。

文本的突出,揭示了话语的权力,揭露了所谓“真实的历史”背后可能隐藏着不真实的想像和权力。理性是不可靠的,借助理性构建起来的“宏大叙事”也是不值得相信的,它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下面,隐藏了某种政治和理念。如作为概念的“国家”。在后现代史学看来,虽然国家是历史性的政治共同体,但是否就一定是天经地义的?“中国”是否就一定能和中华民族、中国文化重叠重合,成为民族、文化的代名词?多民族国家如南斯拉夫、苏联,算是什么国家?

国家如此,“爱国”还能天经地义吗?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国家只是被语言建构起来的“想像的共同体”,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不过是被后来的爱国歌曲、政治宣传、历史传说等建构起来的,互不相识的人,如何可能互相认同为一个民族国家?

同样,“中国”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性概念?由此引申,便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乃至“汉奸”?如岳飞,如施琅?

二、从理论到实际:历史学的实践

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曾对“健全的常识”下过一个定义: 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也包含了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常识总是为它所部不自觉的思想范畴所支配的。例如,如果有人在哥白尼以前说,地球环绕太阳旋转,或者在发现美洲以前说,那边还有大陆,那就是违反全部健全的常识的。在印度、中国,共和国也是违反全部健全常识的。

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印度这些习惯专制统治的国家中,人们关于国家统治的思想方式都是与君主、专制、极权相联系的,他们无法理解产生于西方的共和国模式,这超出了他们的常识认知范围,所以会很不适应,甚至反对。

但是如果看看中国、印度今天的现状,你会认为常识是可以改变的,或者是可以培养、灌输的,常识是一个逐步健全的过程。

历史学是人们业已形成的知识与观念,这些知识与观念会沉淀下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我们理解世界、与人交流的基础。比如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之类的知识,已经成为常识。如果有人颠倒这些知识,你会觉得那是违背常识,难以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常识与历史的联系。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很多已经成为常识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如同黑格尔所说,也是“很不健全的”,需要逐步改善。

通过举例,看看我们一般认为的常识中间蕴含了怎样的历史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曾经是如何的不真实,现在又是如何逐渐完善、走向真实的。

1、关于中国近代史

一般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由于西方的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合作,都在这一判断基础上叙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不平等条约是外来刺激,农民、知识分子、官僚的起义、改良、革命,则是应对,从而使得反帝反封建成为一条主线。

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如此的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如果稍加考察,可以发现,这种理论出自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而毛泽东的主旨在于通过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否定资产阶级专政的可能,认为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逻辑架构中,关于近代史的叙述不过是为了这一政治目的服务。

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史学界逐渐摆脱政治因素,从历史原因分析近代史进程,形成新成果,如:借鉴美国学者费正清“挑战与回应”的观点,从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挑战来分析;传统——近代化理论:蒋廷黻;中国中心论:柯文认为近代中国自有其发展轨迹,而且除了军事外,经济上并不落后。

2、五种社会形态论

指人类社会历史相继演进的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一种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这种理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然余波未息。但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1857-59年,为了批判所谓资本主义永恒论,马克思提出“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其适用地区仅限于西欧。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中加以扩展,认为“世界各国所有一切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发展,是这样向我们表明这种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常规和次序的”,依次经历父权制原始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资本家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十个几百个国家经历过和经历着奴隶制、农奴制和资本主义”。在地理范围和理论外延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大。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史学理论界进一步归纳出“五种社会形态”说,适用的范围是整个人类社会,其理论外延也进一步演化成各种制度。1938年,斯大林在其发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最终将其定型。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表示接受苏联的理论模式,40年代末,更是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干部和知识分子必修的政治及历史读本。当时大部分历史学家,如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侯外庐,就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进行历史研究的,并且依据这种理论编写各种教材,教育学生。这一理论也就成为国内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而作为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被国人普遍接受。

不仅如此,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名词术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历史演进被简单化、线条化。如“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大多数”、“极少数”、“起义”、“造反”。后一阶段要取代前一阶段时,必定是因为其更先进、进步,而以前则是腐朽落后,人民生活也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穷人受压迫”,所以必须“造反”,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至今屡见不鲜。甚至对所谓“封建礼教”、对儒学的反对,很多也是这种思维的产物。以其中的资本主义为例。史学界一度热烈讨论过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要证明中国古代也存在过资本主义,只是因为外来侵略才被打断。否则就会与这一理论完全吻合。但是关于萌芽何时产生,却是众说纷纭,从战国到明清,都有萌芽,从而丧失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但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欧洲,20世纪后半期以来,却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工业革命是否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可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探讨与完善,而不是当做真理,顶礼膜拜。

3、炎黄子孙

《五帝本纪》评价黄帝:“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汉代到清代,黄帝被作为皇权的象征来祭祀,代表的是皇统。晚清时期,在反满斗争中突然转型,被认作是“国族”或汉“民族”的象征,成为国民认同的形象。后来,为了顾及长江流域,又隆重推出炎帝,都是为了强调国家和民族的认同。1908年,同盟会于东京遥祭黄陵,祭词说: 我民族屡蹶屡振,既仆复兴,卒能重整金瓯、重振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佑启之也。1935年,中国国民党推派中央执监委张继、邵元冲,“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辕轩氏之灵”,祭文中除追怀先祖“创业之耿光大烈”外,反复矢言“力排艰险,以复我疆园,保我族类”。

1937年,中共陜西苏维埃政府遣派林祖涵致祭黄陵,并宣读毛泽东、朱德撰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志勿谖。

以上所引各政治团体的官方宣示,尽管彼此利益相左、意识形态悬殊,企图达成的政治目标也不尽相同,却仍有着基本的雷同之处:在这些文本之中,“黄帝”虽然依旧维持其固有的“先祖”地位,却已不再是一朝一姓专属的祖源,而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换言之,“黄帝”作为一项认同符号,已脱离旧有之帝王世系的“皇统”脉络,转而被纳入新起之民族传承的“国统”脉络。

伴随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而复活的历史人物,除了黄帝还有郑成功。1903年,蒋智由就当时出现的“古人复活”现象举上述二人为例,关于郑成功,他说:又若郑成功者,(本)不甚挂于我国人之齿颊,甚者或且置与叛逆同科,......近则郑成功之行事,亦渐照耀于中国人之眼中,而数为一代之人杰。康熙时郑亦邹所撰《郑成功传》,1903年,匪石与亚庐(柳亚子)又各写一部传记。在郑成功的事迹中,焚服告庙、移檄起兵最具戏剧效果,最能震撼人心。但是在郑亦邹的笔下,却只是轻描淡写:成功既力谏不成,又痛母死非命,乃悲歌慷慨谋起师。携所著儒巾、襕衫,赴文庙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唯先师昭鉴之!」高揖而去,......与所善陈辉、张进、施琅、施显、洪旭等愿从者九十余人,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南澳,得数千人,文移称「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

然而,在匪石对同一史事的叙述中,郑成功的告庙祝文、移檄起兵的文告变成这样的语句: 呜呼先师!国家已矣!父谏不听,母死非难,成功之罪,其曷可逭!谨谢儒服,以矢厥志。呜呼先师!昔为孺子,今为孤臣,仗先师灵,宏济大难。其济,国民之福;不济,成功之罪。呜呼先师!实式凭之。

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敢以一掬泪、一滴血,沥诚竭忠以誓于我三军、我普国国民之前:呜呼!尔祖尔父所日日教告于尔等者何言乎?夫国民之所以能受光荣者,徒以有国在耳。呜呼!不有国,毋宁死。余将誓师中原,与决生死。尔等有与吾同志愿者,其投鞭来从!军行矣!」于是一片「从军」!「从军」!「殉国」!「殉国」!之声,直应成功誓言而起。

通过对照,可见郑成功的「复活」,其实就是中国国族、汉民族的“新生”

4、火葬与土葬,哪个更文明?

土葬一直是中原汉族的主流埋葬形式,这与儒家理论相关。古代也有火葬,但一般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也就被视作野蛮。唐代以后,受佛教影响,火葬开始流行,以致宋初太祖下诏云:“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为了“厚人伦而一风俗”,所以要禁止火葬。但民间百姓“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地方官吏也只得“姑从其便”,为此还在城郊建立焚化院、化人亭之类的专门火化场所。清人入关前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都是火葬,但一旦“文明”起来,就讳莫如深,《实录》、《会典》中都不记载,雍正还为此解释说是因为战争时期迁徙无常,事出无奈。不仅如此,还通过法律加以禁止,对火葬者施加“杖一百”、“流三千里”甚至“斩首”等刑罚。同时,由政府出资,帮助无钱购买土地的贪穷之家安葬亲人,设漏泽园,立义冢,无主尸由官府代为埋葬等。

之所以如此,在于对文明与野蛮的界定,以及由此而来的追求与认同。如同富贵之后忌讳微贱时的出身一样,清人提倡土葬,也正是因其为汉人旧俗,代表文明。但是,今天再度以为火葬为“文明”。如果我们探寻背后的原因,是否会对“文明”与“野蛮”转换的微妙之处有所领会?

按照后现代历史学的观点,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是否意味着,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被写作出来的话语。问题是:历史是被谁写出来的?

历史是胜利者写出来的?谁是胜利者?在哪些方面胜利了?其目的何在?借助何种手段?想达到何种效果?

以上这些追问,都涉及到文本的建构过程,以及其中隐含的权力话语、宏大叙事。而能够进行这样的追问,无论是对待历史,还是常识,就不再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而这正是历史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笛卡尔的呕吐论:一个人一生总得有一次把自己从小当作无可置疑的一切东西全部从脑子里清除出去,然后再重新开始寻找真正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所。

就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而言,这样的呕吐似乎还不止一次。而且呕吐之后,势必腹中空空,无所依傍,以致彷徨迷茫。因此必须伴随的再度思考,重新建立历史观念与生活常识。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中庸》云:“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上一篇: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500字下一篇:中层管理人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