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精选8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1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死板乏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学特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那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既可以使学生喜爱做作业,又能起到巩固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实践中,我在布置作业趣味性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整理题列举题。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从外貌、工具、用火、社会组织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又如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暴君。
2.连线题。用线把相关的人事连接起来。如基础训练上的连线题,我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因为比较简单,学生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经过努力达到成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强化,而且能经常感到学习的满足和快慰。所以学生积极发言,作业当堂就完成了。
3.巧记题。让学生想法巧妙地记住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如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后,我布置作业:结合课本内容背会顺口溜“夏商西周的兴亡歌”――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2长期以来,在我国历史教育教学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学生主体活动给予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随着未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为了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活动教学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使传统的教学过程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产生了以下新的特点。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一般更适合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对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教学效果就要差一些,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它显著的优势,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很难检测和评判孰好孰坏。机械的`、形式化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很简单而不需要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能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的历史渊源,可以综合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素质。首先,考察学生的调查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任务,并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手段查找资料,有些学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还到附近的宗祠参观。其次,是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同是一份研究报告,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呈现出来的图表形式千姿百态。再则是考察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3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校园、社区、名胜古迹、园林山川都可成为课堂。对于在这样的大课堂中开展的学生活动,历史教师要积极参加。
活动是展示教师才华,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有利时机。活动中教师的适时讲解、点拨,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近,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甚至产生崇拜。综观近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难背难思维,是政治说教,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多记一个英语单词,也不愿意多花一会儿时间在历史上,学生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趣索然。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场采用如下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认真组织、全员参与形象化的语言,增强直观性、情感性组织过程严谨、完整有序。从设计、准备实施到巩固延伸,形成完整体系巧妙结尾、引人深思。
三、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还要备学生。
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能是对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共性进行预先考虑,但教学对象的多变性与教学对象个体的复杂性出乎教师备课前的教学设想。所以,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师一遇到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恰反映出教师无能。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
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4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八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5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带来的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图片准备好?”徐世慧和马蕊琪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她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徐世慧和马蕊琪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初二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6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主动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提高教室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探究学科内涵
初中历史课程要集中突出, 体现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面向所有学生, 为我们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所以, 我们必须调整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更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1)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促使学生求知心理的形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是老师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的体现。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自己的问题, 点燃学生主动寻求答案、探索规律的热情, 那么, 这就对于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具有积极的影响。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还必须做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绝不能体现在热闹纷繁的形式上, 而应体现在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上。师生互动的意义在于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思维和创造性的极大发展, 一些问题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归纳, 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成功感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萌发的源泉, 是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原动力, 更是教师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闪光点!
(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历史教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但不是直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历史知识之中, 是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 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挖掘要求历史教师有“透视”的眼光, 能看到历史课程内容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潜台词”。
(3) 我们在进行人文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形成良好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严酷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一个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民族, 其国民素质是不会高的, 也不存在多强的竞争力, 也是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我们优化教学行为的主要目的不但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反思与感悟, 从中汲取智慧, 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有力的借鉴。
二、注意转变教师的角色
(1) 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看,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就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学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作为学生学习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者, 不要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唯一目的, 而要把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上,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 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育者。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教, 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 从教学教研相长的角度看,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研究者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看待和分析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从而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历史教学中, 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何用正确的历史方法来研究历史。
三、拓展教学思路, 丰富教学方法
(1) 教学设计要科学务实。
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生动有趣,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进而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观察, 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应用。各种问题的设计都要注重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出发, 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 使学生产生主动解决问题或探究问题的欲望和激情。这样, 各种问题也就不会被学生视为“面目可憎”的学习包袱了。
(2) 在教学中克服简单化做法。
目前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某些简单化的做法, 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制定的简单化, 课堂问题的简单化, 习题设计的简单化, 史论结合的简单化。简单化的做法容易养成学生粗疏、懒怠的思维习惯, 容易导致不顾具体条件死搬硬套的公式化、教条化学习倾向。对这些问题, 教师都应该重视, 避免个人教学中的简单化做法。
(3) 合理地控制教学节奏。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 要节奏合理、有序, 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能力水平。
【关键词】有效教学反思、教学全过程、专家型教师
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育人、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也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课堂教学必须有效到高效课堂成为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标,而教学反思就成了高效课堂构建的要件之一。所以能否掌握有效教学反思的方法,是一个教师能否迅速成长的关键。那么下面对有效教学反思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反思
黑格尔说,“反思是黄昏后才起飞的猫头鹰”。意即反思是一种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产生的思维,即跟随在事实后面对既有经验和现实对象的思考。根据《教育学》解释:“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教学反思呢?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教学是否关注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创设的情境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否让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过程,是否充分利用了有效教学时间,教师和学生是否都得到了发展等等问题。
二、为何必须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1、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我们成长为什么样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概念:“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我们成为后者。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具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多次的重复。进行深入的思考即进行反思的过程,在反思中变教书匠为专家学者。
2、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在这些感受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而有许多东西如果不加以梳理,大都是零散的,唯有写下来才可以让自己的思考真正深入下去。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享受到提升教育理念的乐趣、发展新知和技能的喜悦以及教学相长的益处。
3、促进我们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教育学生的一句话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某次在教学中遇到了满以为会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值得思考的、可以从中取得闪光经验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思考的问题逐渐被淡忘,甚至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而写教学反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累积下来,记忆下来。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要写得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4、写反思便于与别人交流
如果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发扬光大;如果自己的想法不够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写出来也便于你向别人请教。总之,可以促进共同的学习与提高,借助别人的见解,使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认识相同的一个问题,促进我们更好的发展。
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从内容上看
(1)有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研究成功教师的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有着比我们普通教师超前的理念。在教学中应多问问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与时俱进。
(2)有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调动了学生思维,是否上课富有激情。
(3)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符合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
(4)有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反思。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从方式上看
应该从课前、课中、课后这样的教学全过程经常保持反思意识,以达到课堂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课前反思,如:备课是否充分,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能力情况等。(2)授课过程中反思,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参照,因此不能无视学生的精神状态。要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或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情况,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3)课后反思,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提高。既要通过自身感受进行反思,也要借学生的反应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教学基本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反馈情况如何”,“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3、从方法上看
(1)自我提问,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最易于操作。教学每进行一个步骤对自己提出一系列质疑问题。(2)观摩优质课,学校、教研组每学期总会开展众多教研活动,这就给我们历史教师提供了很多成长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我们历史教师通过和同事进行不间断地交流,通过评课后自己的反思是一个可以大步获取进步的途径。(3)案例分析,通过阅读、自己的经历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成功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进行反思。(4)教学分析,收集在教学过程中留下明显遗憾的案例进行探讨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归纳总结,一节课下来,细细想想,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
一、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二、原始农耕: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三、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禅让:尧、舜、禹。
四、奴隶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
这四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逐一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回顾和点拨,然后利用学习辅导进行了选择题和综合题的练习,中规中矩,一堂课顺利完成。
钟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指出了这节课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进行深一层次的隐性知识的挖掘。主要表现在第1――9课内容的宏观把握上,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的综合引导上。这方面的内容在新课讲授的时候有重点讲述,如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这一课,就把原始社会――打制(磨制)石器;奴隶社会――青铜工具――铁农具和牛耕进行了分析。所以,应该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重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如铁器逐渐取代石器和青铜工具;新的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往往通过改革来达到目的,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这里还可以联系现实,如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家的进步等。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还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本文作一些简单叙述。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中教师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最优化。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历史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1.要转变历史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史实之外,适当传达一些历史学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就要了解历史教学研究的动态,加强对历史教学理论的研习。2.丰富历史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我认为,关键是多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周一良等人传世的学术著作,精选若干研读。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历史教师主要应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研究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通过听课后的相互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特别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及时的交流、分析,有助于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他人教学经验、教训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如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2.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关注。以历史学科来说,其实,平常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像这样的课后小结积累多了,也就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于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水平。
(一)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并加以落实
第一轮复习:2____年9月至____年1月。主要工作是以通史的形式落实各个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第二轮复习:____年2月至____年4月10日左右。进行专题式复习,重点是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型题目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轮复习:____年4月中下旬至____年5月中旬。配合学校进行套题式训练,同时规范答题方式。
第四轮复习:____年5月下旬至6月3日。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同时进行相关信息题的训练。
(二)实施手段
1、以考纲为依据,下苦功夫形成自己的理解。
2、以学情为考量,要求学生对每次统考进行必要的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3、以双基为基础,要求学生落实和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
4、以落实为手段,如老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学生间相互提问、每节课前至少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等。
5、以训练为主线。我们在平时选题时,贯彻以下几个标准: (1)试题的情境性。(2)问题设置的价值性。 (3)题目本身的理念性。
6、以其它学校先进经验为辅,完善和充实自身的教学水平。
7、以合作求进取,发挥科组同仁的合作精神,力争收获。
二、____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的反思
____年高考,对文科班而言,我们固然有很多遗憾,而更多的是反思。
我们结合每次统测后学生的总结和问卷调查,发现了部分学生历史科的症结所在,当然,也发现我们自身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致认为其表现如下:
(一)第一方面 ,“学”的症状
1.孤立地学习历史,没有整体史观的意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50%左右。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2.平时没有认真进行系统的复习。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25%左右。
3.对历史科缺乏学习的信心,有畏惧心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10%左右。
(二)第二方面 ,“考”的症状
1.主观题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阅读能力不高。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20%左右。
2.回答主观题的角度不准确、不全面、方向把握得不好、思路不清晰,审题不仔细。答题多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没有做到史论结合。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30%左右。
3.答题速度慢,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8%左右。
4.考试心态不佳、心理不稳定。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15%左右。
(三)第三方面 ,“教”的症状
1、讲课速度过快,学生看书和消化的时间没有保障
2、内容分析和讲解还不够细化。
3、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欲望。
4、读题、解题思路、主观题答题技巧传授不够到位。
5、在知识网络构建方面不够完善,还有欠缺。
为吸取以往的教训,也为____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如下建议:即解决学生在“学”和“考”方面的问题,同时解决教师在“教”方面的问题。
三、____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的建议
(一)解决“学”的问题
1、指导学生在各个复习阶段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学习,必须做到前后章节融会贯通,同时与其它课目紧密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
2、强调用在历史科的复习时间不能少,必须对历史科乃至整个文综有足够的重视。
3、鼓励学生要多一点信心,少些畏惧心理,那么,他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考”的策略
为解决主观题的综合能力,必须加强主观题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反思;再者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要认真地回忆、整理高三各复习阶段老师曾经讲过的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第四,把有关分析大事件的知识结构角度、各种知识点所包含的(特别是背景、过程、结果及原因、特点、影响、意义)分析角度当作一般的规律性来认识,尽量做到熟悉课本,记住历史大事,融于脑海;第五,考生做题应本着“一慢一快”的原则,即审题要慢,做题要快,该出手时就出手,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完成答题任务,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做题。
(三))“教”的策略
1、深研考纲,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把握好教学进度和速度。
2、重视学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适当调整。
3、利用教学案,通过教学案落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
4、继续以落实为手段,坚持课前5分钟朗诵或背诵。
5、结合近年材料型题目居多的特点,加强材料式题目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这是林崇德教授的主张。他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一份反思,他认为这就意味着多了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育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习惯:遇到疑问或问题时只是在脑子中进行简单的回顾, 而不在问题的驱使下,为解除困惑或疑问进行深入的思考,结果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之后这样的问题或疑问在脑海中便没有了什么印象。许多成功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对问题或疑问必须作深入的思考, 深入思考之后,应及时地把思维轨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并持之以恒地不断坚持下去,使反思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从教四十余年,在平常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颇有感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上、意志上不断地调适,而且要具备分析、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能力,即要具有反思能力。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要用反思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要在反思中挑战自我,在实践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因此,我十分注重教育教学反思,并在不断地反思、实践中慢慢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工作中的几点作法:
第一,要进行教学前反思。一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规律;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得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合;设计的活动是否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教师如何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设置科学合理的预期目标之后,还要就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作出判断。这些都是教学前要反思的内容。
第二,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各种问题,力争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有时候,总认为备好课了,但上课效果不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的情况要进行反思,同时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还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从哪里开始出现问题。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如果照此进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对学生阶段测试的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改变思路和方法是否有效, 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的“意外”。讲解的效果不好时, 不妨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慢慢理解,此时不讲胜似讲;或让已经明白的学生做些练习题。为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 教师应坚持写课后反思,以此作为后来的前车之鉴。教学后反思内容可以涉及:1教学成功之处或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达顺畅的讲解,师生互动的场景,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的得当措施,成功的板书设计,等等。2教学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应对之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便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3写意外的教学收获。我有时为自己在课堂上不经意地举了个极其恰当的例子而自豪,为突然发现一个好的方法而高兴。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如其来的, 若不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这些经验便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4写学生创新。学生的见解有时让人惊奇,出其不意的方法让你叫绝。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反思;听评课;备课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育学家波斯纳也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明確强调了反思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学生课堂表现、听课状态的认识和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年中,深感历史教学对初中生的重要性,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有挖掘不完的乐趣。
教师要转变观念。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表不同的观念看法,让学生在历史课中感受到一种享受。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有的学生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在某节课上却比较沉默,这很有可能是对教学内容不理解,课后我主动寻找原因,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
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记重点、记难点、概括、归纳、比较、总结等,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再沿着教师归纳的内容、思路或方法认真消化,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善于总结归纳、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通过同行之间的听评课提高自己的素质
听课评课是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的反思。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听课的老师要善于学习同行的先进教学理念,整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评课不仅是对讲课教师的反思,也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例如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其他教师怎样做,而我们自己又该如何去做。在讲授新课时,其他教师如何导入新课,我们该如何导入,我深信经过反思一定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提升教学水平
1.自我积累就是在自我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的自我认识,不断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写好教学后记;也可通过学生问教师答,找到教学中的盲区,这样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
2.学习积累就是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利用“三通两平台”、研修网、网联学习等形式进行充电,不断从中积累教学经验。
3.交流积累就是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同课异构等形式,相互交流,不断积累经验,这样让教师真正达到“脑力资源共享”,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四、认真备课,向课堂要成绩
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多下功夫,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设计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写出切合学生需要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达到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使现代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并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自身课后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在教学中愉快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及时反思,为学生提供新型有趣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爱上历史课堂,同时也让历史教师在反思中真正领悟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培养反思习惯和创新意识,提高专业素质。
【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07-25
历史教师个人总结09-16
历史教师个人年度总结06-12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4优秀05-31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09-07
历史教学片断反思09-27
历史教学反思报告10-31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总结10-07
学校教师个人教学反思11-03
期中考试历史教学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