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之我见(精选12篇)
一、史料研究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明天向何处去”,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在今后我们还要面临很多的新挑战。纵观历史那些伟人无不是精通历史。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措施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相似的影子,但是我们更加完善了。而今天,我们的身份是“继承者”,也是“思考者”和“规划者”„„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就需要从学习史料开始着手。
学习史料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了解发生在每一个时代的大事小事,可以让我们从历史中找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方向,乃至于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该如何去定位,如何才能更好的向前走,都能从史料中找到答案!
另一方面,从更好地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并赢得中考的成功角度来看。环顾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我们发现主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而这也是今年我们中考的题型。在这两类题型中都出现了很多的史料需要学生读懂、理解和分析才能解题,尤其是按照08年中考佛山卷中选择题占24分左右,非选择题占16分,其中非选择题没有严格的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的界限,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史料的分析在整场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并且很好地抢占这一高地,那么我们有机会力图重围,取胜于中考
二、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主要包括古迹、遗址和文物、文字记录。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史料和一些图片等。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把握好史料是学好历史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共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史料,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可能是在初一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史,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很多学生会有新鲜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地就要碰到很多史料,尤其还有不少是文言文,往往历史老师对初中学生所学历史非常熟悉,对其中涉及到的史料往往烂熟于胸,认为学生也能够读懂接触到的史料,因此就对此缺少关注,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是缠着老师一追到底,而是不懂就算。这样就形成了读不懂史料,无法做题,就乱做甚至不做,以后见到史料就头脑发胀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习惯养成后到了初
二、初三虽然接触的是现代文为主的史料,但是很多人对它已经敬而远之,不愿意去读史料,更不可能很好地分析和作答,这就学生觉得历史难学、不好考的主要原因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史料,学生有困惑、有害怕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并带领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比如我们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一些材料:
材料一: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陈独秀《敬告青年》
从这则材料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世界潮流和对社会的要求,学生一方面通过阅读了解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也从另一方面了解到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敬告青年》发表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敲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再如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很多同学看到这段材料,就觉得难以理解,不想也不愿意去阅读和理解,更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克服惧怕的心里,抓住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关键词,并且联系上下文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能清晰地看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国人思想的转变,从而为思想的解放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也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段材料选自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中的“狂人”象征着一代还不能够被多数民众理解的文化先觉者,是一个英勇孤独的战士。他通过痛苦的反思,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封建宗法制度“吃人”。在小说的结尾,鲁迅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借狂人之口,揭示了封建传统思想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暴露社会病根,以引起国民的注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积贫积弱的中国和先进中国人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努力,给学生心灵很大震撼!
通过以上的材料,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运动兴起在20世纪初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授之以渔,让史料助学生成功 如在学习如何评价隋朝的大运河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史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问题可以这样出: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简要说说胡曾和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要答好这类的题目关键要把握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千里长河、隋、涿郡等等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词语,结合我们所了解到的大运河概况、开通的影响、对它的评价等知识才能很好地解题,否则如第2题就不知所措了,而在答第3小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能简单、准确地回答的情况。又如,在2006年海南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的同意,(英国)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件,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分析断定,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与英国相比,两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要解好这一题目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一中“议会限制王权”这一关键,从而准确地判断出这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断定这一制度是君主立宪制。这才能为解决第2问主要区别奠定基础。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很好地读懂材料才能为分析、作答作准备。因此,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让他们相信通过多学习多分析多做练习可以取得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中考或者其他试题中都出现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出自书本中的,也包括了不少的新材料、新情景,其实看似繁杂的史料中隐含着很多的历史信息,丰富了学习并且为解题提供了很多帮助。反复地引导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暗示,让学生充满读懂史料解好题的信心。
2、教会学生一些解答的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法、带着问题读材料法、推敲法、反证法、排除法等。通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学生拿到材料已经不是措手不及,而是懂得写写划划并从中分析。
3、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提点学生,引领他们一步步了解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品尝成功的滋味。
4、及时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学会归纳解题方法。
一、选材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现实生活是历史生活延续过程里的一种“现在进行时”状态。今天是昨天历史, 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古人云:后之视今, 犹今之视昔。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紧密相联的史料, 越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也是思考和探究的发端。如在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一课时, 笔者以当前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 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 大大缩短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距离, 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英国前任戈登·首相布朗, 因为支持率一直很低, 宣布辞职。2010年4月6日, 英国宣布解散议会, 英国重新大选。在经济危机和政治丑闻的双重背景下, 这次大选被认为是自1992年以来, 英国最激烈的一场选举。结果, 虽然保守党获胜, 但未能取得过半数议席。2010年5月11日, 伦敦时间晚上7时, 戈登·布朗向英国女王辞职, 并举荐作为反对党领袖的戴维·卡梅伦筹组新政府。在觐见女王后, 戴维·卡梅伦接任英国首相, 并于晚上7时45分于唐宁街10号门外召开记者会。通过这个例子, 学生能够很好的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虚君,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同时也能很好的了解英国的两党制。因为学生很感兴趣,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也加深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现实性、深刻性的认识。
2. 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有不同的认识水平, 在运用史料的教学中, 不仅要因材施教, 还要因“生”施教。比如高中一年级, 学生正处在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转变时期, 其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 抽象思维和历史观正在形成中, 他们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非文字史料更感兴趣、更容易理解。在学习《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节时, 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繁荣时期美国汽车长龙图;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图;美国人民排队领取救济的广告牌等, 这些历史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表象。接着笔者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总结思考: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何特点和影响?随后学生兴致昂的讨论。再如, 在学习《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南京大屠杀时, 笔者从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中选取一段形象的文字:有一位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的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 手牵着手, 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 延展距离两百英里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 将达到七十四层楼高。这些文字构成一幅图景, 深植于学生的心中, 触动学生的心灵。
二、选材要有思考性
1. 选材要有针对性。
就是选取的材料最好是能集中说明要论述的观点, 最好能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 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 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比如, 在上《罗斯福新政》时, 新政的实质、评价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这些史料。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 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 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材料二: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 没有任何进步作用, 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材料三:罗斯福自己说:在美国, 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历史上, 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为了挽救它, 我们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通过这三则材料, 学生可以很容易得出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使学生的认识加深了。
2. 选材形式要多样。
史料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选材时我们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史料, 做到文字、图表、图片、实物等兼顾, 联系紧密, 能够互证说明问题。这样, 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满, 也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摇曳生辉。如学习《中国古代农业》一课时, 我们可以把考古发现、史家著述、文学作品等相结合。对同一历史事物、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不同的史学著作, 有不同的史学观点, 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广泛搜罗, 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历史。比如, 上《中国古代艺术》中书法艺术时, 可以多展示一些书法家的作品, 使学生体会书法为什么被称为艺术。讲京剧时可以插播视频、音乐, 展示京剧里不同角色的脸谱、服装等, 使学生体会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这样做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避免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三、选材要适量
1.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
教材里有的史料尽量使用教材里的史料, 这样能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就是增加了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 可谓图文并茂。这些材料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 启发学生思考, 材料如何体现文本主体, 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地回答思考题, 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的作用。
2. 教学围绕教学目的, 适当补充史料。
高中历史教材受篇幅的限制, 一些学习重点和难点仅靠教材的文字难以说得明白和说得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根据课程标准, 围绕着教学目标, 适当补充史料。坚持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 则无复史之可言。恰当的史料选择有助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动我们的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从学习主体、选材及选材的度量如何体现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阐释, 并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历史 教学 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2-01
历史课是初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如何保持学生对历史课的长久兴趣,始终如一地热爱历史,深刻地领悟历史,是摆在历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历史课教学中,我坚持运用史料教学,发现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首先:史料教学是达成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史料教学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特点有这么大的差别?”学生面面相觑,无从下手。这时,我适时补充了李白和杜甫的生平资料。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很自然地明白了:李白和杜甫的诗风不同,原来是同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不待老师提示,学生就懂得自己去搜集资料,解决心中的疑惑。
其次:史料教学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而史料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时,对于敦煌莫高窟这座瑰丽的艺术宝库,单凭语言文字的表述,学生很难领悟到它的独特魅力。在教学时,我适时插入了关于敦煌莫高窟泥塑和壁画的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啧啧称赞。他们沉浸其中,深深地被祖国灿烂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史料教学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最后:史料教学是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剂良方。因为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例如在教学《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一课时,我展示出乾隆皇帝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深刻领悟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既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此看出,史料教学是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剂良方。
但是,如何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运用史料教学,逐渐摸索到了史料教学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享。
首先:要慎重选择史料。选择史料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要确保史料的正确性,要有利于攻克重点、难点,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互联网的作用,很多老师都喜欢走捷径,从别人的课件中引用史料,而不去考虑史料的真伪,我也这样做过。直到今年的初中历史交流会,何成刚教授提到了如何辨别史料的可靠性,举了一个例子:在讲到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老师们都喜欢引用这个史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用这个史料来解释中国由强盛转向衰败的原因。说实话,我也引用了。何成刚教授指出,但事实是这样的:“指南针,先秦用于生产生活,后用到航海。鸦片,唐朝就开始作为药物使用。”听到此处,我愕然了,原来被大家转来转去认为正确的史料,却是非常片面的。因此,选择史料应注意它的来源,确保它的科学性。
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精挑细选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史料,另辟蹊径。结果是舍近求远,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例如在《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课中,官员宋濂请客喝酒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锦衣卫的职责所在。在上课时,我让学生认真读完这个小故事,然后谈感受,学生被震撼了,他们深深感受到当时官民毫无隐私权,认识到锦衣卫的职责所在,对明朝的专制有了深刻的认识。
再次:选择的史料要典型,要能触动学生的灵魂。比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时,我播放了敦煌莫高窟的泥塑和壁画遭抢劫、遭破坏的视频,学生义愤填膺,大骂王道士是个卖国贼。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就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爱护祖国的文物,情感教育再也不用单纯的语言说教。
最后,难度要适宜,数量要合理。教材所提供的史料由于是精编细选的,难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相适应,所以要首先使用。如果感觉课本中的史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确实需要引入课外史料,那么要注意所引入课外史料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并且史料的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攻克重点难点,反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就失去了史料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运用史料来丰富历史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教学手法。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史料的引入便能够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教师要将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以灵活的形式引入课堂上,这会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带来很多显著效果。
一、史料运用应体现“适时”原则
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首先,在引入史料时要灵活的把握时机,要在最适当的时刻引入这些素材,这样,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发挥。不少教师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对于史料引入的时间缺乏有效的把握,引入的过早,学生很可能理解不了史料内容,史料的出现还可能带给学生认知障碍;引入的过迟,学生如果对于很多内容已经形成了既定认知,史料中的信息则难以再带给学生影响,史料教学能够发挥的效果也很局限。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恰当的时机将史料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史料对于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讲述《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在分析宋高宗和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这一问题时,由于教材中对于该事件介绍的非常少,学生凭借以往的了解误认为岳飞是秦桧一手策划害死的,还有些学生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又认为秦桧是当时金派回的奸细,宋金要议和的前提是要处死岳飞。这些都会给学生理解真正的史实造成障碍与混淆,想要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正确认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提供一段明朝史学家文征明《满江红》里的一段材料。这段史料能够让学生清晰而客观的认识这一段历史,能够更正学生的一些认知偏差,纠正学生形成的一些偏见,这才是史料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史料运用应体现“适量”原则
史料在运用时也要体现适量原则,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内容的描述,相关的史料非常多,将这些内容都引入课堂显然不实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筛选这些内容,结合教学主题来有针对性的选取那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中来辅助知识教学的良好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于史料有合理的筛选,并且适量的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比如,在教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资治通鉴》形成较好的认识,这是本课内容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是,对于《资治通鉴》一书的评价和阐述非常多,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引入课堂的史料进行合理筛选。教师可以在综合考虑后选择三则史料跟材料引入课堂,便于学生理解。一则是宋神宗命名的《资治通鉴》的用意:“监于往事,有资於治道”;一则是清史学家王鸣盛的一段评价:“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还有一则是毛泽东对于《资治通鉴》评价的节选:“《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的神采飞扬,传神的很,充满了辩证法”。控制史料的用量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获知教学重点,史料的教学辅助效果也更容易体现出来。
三、史料运用应体现“适度”原则
【文章摘要】高一历史课堂是否有效、实效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个人在教学中获得的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见解。对于高一历史课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由初中生形态向高中生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考试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一阶段的学习,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其次,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有效性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师的创新意识;注重课堂导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使历史课堂既达到教书传授知识的目的,也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高一历史课堂形态转型课堂有效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增至9门课)、容量增加了,在高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
初中阶段历史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行初中教材是按照通史形式编写的,学生只有学好通史知识,知道上下五千年的基本史实,才能掌握、理解深层次的知识。目前,初中历史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历史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历史课仍然是老师、家长、学生不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一初期,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历史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自2005年江苏省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专题模块史。南京地区的五大模块分别是:必修部分的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模块);选修部分的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修模块中必修一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必修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握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与政治活动、思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要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其中的世界史部分相对于旧教材又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内容。高一阶段历史教材的知识是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一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今后两学年的历史教学做准备。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
1、学习观念转型
老师在高一第一节历史课上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把原先思维中通史概念,哪怕是一知半解的概念作为基础,使学生尝试接受高中模块史模式,使其逐渐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历史课重视起来。
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由原来历史是副科观念转变为历史是高考科目观念。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历史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
2、考试观念转变
考试观念对于现在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大,是否属于必测、必考的科目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初中阶段考试形式是开卷,这种观念在高一开学初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要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形式是闭卷。在文科中是必选的选修科
目,考试成绩能否达到B级以上直接影响其是否被本科学校录取。即使是必修科目,需要参加每年4月8日举行的江苏省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普通类考生,成绩需要达到C级以上。
初中生进入高一之后,对历史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转型
初中历史的教课形式和应试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于造成部分学生轻视课堂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学科调味品”。有的历史课堂甚至于被其他科目占据,老师、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在学生看来历史可以不看、不记、不理解,考试时在书本上找一找即可。使初中历史课出现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现象。
高中历史课要求学生重视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会思考、会探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问几题“我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注重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
学习历史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如阅读相关书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高一历史课按照要求是每周2课时,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充分利用45分钟,发挥个人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当前的考试要求。如:了解、理解《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8年高考说明》,把握一课的要旨,使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重点、难点适宜得当。
2、重视课堂
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课一开始就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表演,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方式以吸引学生。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端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言,去探究,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教学效果明显。
注重学法指导。课前紧贴课标和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案,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这四种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估分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在教学中把历史知识与时事相结合,增强历史的实效性;与名胜典籍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使语言无法反映的历史情境得以再现,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等,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适量的作业与测试
高一历史学科保证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课后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如制作历史小报、自绘历史漫画等。以达到巩固知识,适应高考的目的。
4、要坚持写教学后记,自我反思,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每次的教学后记可以让自己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并不断改进。
5、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开展“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引导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
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通过“资源共享”使全组历史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转变了观念,学会了怎样学习。教师在教授时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既达到了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高
今天有幸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很荣幸,感谢领导和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回顾自己二十年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语文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以下是我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随着课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绩在考试中的比例逐年上调,作文不能不引起许多人的重视,写好文章永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改作文的不良后果,鉴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学会观察—走出写作的第一步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离不开观察,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练习写作的前提。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可见要想写好作文,功夫在平常。平常多留心周边的人和事,然而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而将精力集中在“怎样写”的指导上,因而学生常常只能编,假话连篇。其时身边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随时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繁花似锦的原野可以让我们美不胜收;傲立风霜的腊梅可以让我们懂得坚强;如火如荼的工地让我们感到劳动者辛勤的奉献,看到热腾腾的晚餐感到母爱的无私。如果学生平时都能在生活中留心去观察,写作文时就不会那么冥思苦想了,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的尴尬”了。如有的学生看到大雪中的松树,坚强不屈的与风雪抗争,雪化后依然露出它苍翠的枝叶,由此受到启发。人也应该如此,只有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奋斗,总有一天在某方面会获得成功。放学家长接孩子的种种表现感受不一,有的看到家长接过书包就背在自己背上,那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却认为不是关爱而是溺爱,背走的是孩子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总之,善于观察,善于从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作文就不愁无话可说。写作时,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自然也就溢于字里行间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的宝库。
除了注意生活观察外,还需留心生活经验的积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笔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古往今来,许多作家都是在记笔记、写日记中成长起来的。一篇作文成功与否,并不只在于考场的发挥如何,主要的还是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真实的生活积累。由此可见平时材料的积累也很关键。平时写作好比是捡柴,等柴火多了,只要有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因而无论课内外,都要主动去练笔,将来这笔记就可成为自己积累素材的原始仓库,成为自己以后写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因而平时要以生活为写作源泉,自觉认识生活,挖掘生活,进而用笔来反映生活。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很重要。良好的写作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组织学生每周三次做好读书笔记,并对所记文章给予适当的评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在读书笔记方面我认为:初一年级主要是摘抄时文、美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初二则侧重于一些读书心得和模仿习作训练;初三主要是搜集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谚语警句和学习表达观点。因此做读书笔
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可忽视这一点。多年来我一直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仿写训练—摹仿中创显奇效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吸收前人的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前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有些学生拿到了文题后迟迟下不了笔,是因为不知如何表达,即使写出来也言不由衷,词不达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结合学过的一些经典范文,指导学生如何领会写作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练写,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思路。其实有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在文学上有一番成就,就是仿写成名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文风。我们主要做以下三方面的探讨:
1、仿其文。许多文章中颂扬母爱,珍惜友情都是写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可引导学生练写类似作文主旨。如《羚羊木雕》一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我让学生以《我的同学》为题写出你身边同学的个性特点。
2、仿其路。则是模仿其思路、文章结构等,如:学习《背影》一文时,以背影为线索,主要抓住父亲“望父买橘子”的背影来刻画来父亲的爱子真情,我让学生练习抓住人物肖像、语言、动作来表现父母对子女的厚爱。
3、仿其法。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如学习了《陋室铭》、《爱莲说》和《海燕》我让学生学习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自然界中的自然景物表达自己某种感情、志向和抱负。
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方法,可使学生学会表达,从写作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并在仿写过程中摹中有创,创中有摹,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语言,这对于初写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四、课堂强化—渗透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在思想上能给人深刻的启迪,在语言表达上也给初学者以熏陶。因而在学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可作一些课外写作的延伸练习。这种训练是在造句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他符合现代新课改的理念,课堂内涵得到了丰富,同时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形成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主要原则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并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如:我在讲马志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文时,文章主要表达了游子的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情。乌鸦归巢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仿写借景抒情的写法,写自己因为某种原因不敢回家的心理片段。学生练习积极性较高,且每人都能巧用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讲《口技》一文,文章之所以能把表演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这个环节时,我让同学们学习这种手法来练写上课学生学习认真的情形,学生很快写出生动具体的片段。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也很满意。但是这种片段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影响学生情绪产生厌烦的心理。
五、情感评价----让学生其乐融融
情感评价指老师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批改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内在的情感因素。一般情况,老师在学生写完文章后仅仅从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做些抽象的评价,这样做尽管没有错,但学生是不会按
评价去完善文章,仅仅当作一次习作的终结。相反,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再次研究的热情,就能促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教师的情感评价方式主要有二种:
(一)评语中融情
评语的设计要巧妙,给学生留些想象的空间,无论从写作的什么角度评价,这评语中要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以及让学生感到自己如果避免某些不足之处,自己的这篇文章一定是目前所写的最好的一篇,让他们相信下次弥补了不足,一定能写出自己前所未有的文章。这样,学生就会有高昂的热情去精心准备自己的每次作文。
(二)修改中含情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 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强的特点, 其中包含了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起因和结果、中外历史间的关系、历史和现今的联系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 开拓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自主分析历史和了解历史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 重视学生在分析问题、概括问题、比较问题等方面的训练,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历史教学理念需要创新
要想创新教学, 离不开教师新的教学理念, 这是创新的前提。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但是在当今历史教学中, 还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应试教育的, 正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所以,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和发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既教给学生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是主宰者, 只强调自己的教, 而不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这样会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 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 新时代的教师要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要在教学中树立创新理念。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 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技术随时变化着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 而这些变换都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对教材钻研的主动性。在历史课堂上, 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主要依靠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不管运用哪些教学手段, 都要考虑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另外,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可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所以,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有效利用校本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能进一步探究历史资源, 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在以往的课堂中, 教师占主导地位, 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在不停地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紧张和无趣, 对历史教学毫无兴趣可言, 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 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 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其次,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课下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都要体现民主和尊重, 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了解, 共同合作探究。最后, 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 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师在教育创新方面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 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满足教学创新的要求, 这部分教师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组织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在新课程改革下,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教学创新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因此,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为教师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条件, 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1 (7) .
[2]刘桂玲.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时代报告, 2011 (10) .
[3]鲜秀芬.浅论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方青年教师, 2011 (19) .
[4]徐杏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与创新[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10)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91-01
新课改理念倡导教学创新,创新原有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积极适应历史新课改要求,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以教学大纲为根本依据,积极创新历史教学原则、理念和手段等。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创性欲望,创设多种条件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了在历史学科中有效进行创新教育,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井分析历史。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原则就必须创新,要采用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初中历史教学承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学创新必须依赖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虽然目前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还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满足不了新时期教学创新的要求,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还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组织开放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大柏中学 范云
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数学教学活动。有效课堂教学能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所以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老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5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会更有效果。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培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曾金球 2014年6月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能否把其中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其它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呢?笔者一直在思考、在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探索中我终于悟到:自己之所以一如既往地热爱语文,喜欢写作,不正是得益于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吗?于是,我毅然选择了让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独占鳌头,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
思的情况下,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一、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所在的学校每天都安排有早读课(30分钟)。早读课上,我从不占用时间讲课,而是让每个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自由阅读。早读课成了学生的阅读天堂。每节早读的最后五分钟,我都会安排学生(轮流)推荐一篇佳作(课本内外均可),并陈述推荐理由。这是每天早读最令学生期盼和心动的时刻。即使在课堂上,我也尽可能让学生多阅读。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
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得以锻炼。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不会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要变模式化阅读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变硬塞知识为自我发现探索知识。
三、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人都能读有所获。《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确实如课标中所说得那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 ;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作为老师,切记:不论哪个层面的学生,教师都应对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给以充分的理解和赏识,让他们体会丰收的喜悦。
当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做到因文制宜。首先我们要
注意选择那些有思想性、文学性,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之后还要根据文本特点区别对待,一定要改掉以应试为目的的架空分析式阅读模式。只适合读后作为材料积累的文章就坚决不能做无味的问题分析,可让学生多读几遍,整理记忆;思想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钻”进文本,汲取精华;行文规范性强的文章就不要忽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总之,我力求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尤其应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我着重从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习惯;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培养爱读和多读的习惯;培养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习惯入手。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因大量的阅读,学生自然见多识广,再加上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因而上课的效果相当不错。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狭窄,对阅读失去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师素质;学习兴趣;巩固新知;活跃气氛
作为21世纪中国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学生更应该学好历史这一门课程,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历史教师的身上。那么如何促使高效课堂的产生呢?
一、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要是源源不断的长江之
水”,这充分说明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有可能很好地传授知识,这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而且应努力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靠自身平时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教师。历史教师还应关注时事热点,谈古论今,以古鉴今,从研究历史的角度分析时事政治,让历史课更富有时代气息,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同时,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不仅包括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包括教师的教材处理、语言表达、组织课堂、课堂表情等每个细节,这些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合理处理历史教材,有机地将历史事件串联,通过必要的学生探究活动后,教师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准确、清晰地讲清历史知识,使纷繁复杂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都能够脉络清晰地尽收眼底,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关历史事件,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辨别能力。
二、细心设置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必要的情景导入,将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比如,视频背景、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在上关于“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时,我首先提问大家:“我知道平时很多同学喜欢看电视剧和历史故事书,那大家知道哪些英雄呢?知道哪些民族英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回答。但他们的答案有的不够准确,有的把英雄和民族英雄混为一团。其实,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像英雄戚继光,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像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样的导入使得学生有更多的
兴趣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效果颇好。
三、合理设置教学活动,督促学生巩固新知
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置也很重要。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话剧表演法等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上关于“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一课时,可以找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每个英雄的抗击侵略事迹,这样一来,学生自编自演,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课后留点时间给学生来几道模拟题,并且采用竞争机制,对于回答得又好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勇于答题但回答不准确的学生给予鼓励,特别关注到那些平时不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慢慢地就把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调动了起来。
四、巧妙转换课堂插曲,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教学丰富多彩,可以在历史课堂上穿插各科知识,完善历史课堂。在讲历史材料中的文言文时,我用语文知识帮学生理解文意,常常还把文学中的名言警句送给学生;在讲公元纪年法时,我用数学上的坐标轴直观讲给学生;在讲述丝绸之路时,我用学生能接受的地理知识带领他们走路线;在学生有点疲惫的时候,我穿插几句众所周知的英语广告调动他们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仅课
堂丰富多彩,学生也对我产生了博学的敬意,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很多。
比如,我在遇到这样的情形,除了个别对待,恩威并施,我还利用全班学生一起规范课堂纪律和增强信心。我为大家设置了一个专用动作,也就是食指和中指一起组成“V”的手势,当课堂纪律出现问题,大部分同学会自觉举“V”,利用班级力量规范行为,这比我一味地强调管用得多。这个手势还有一个含义,“V”代表英文victory,是胜利、成功的意思,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表现优秀时,都可以用“V”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看到课堂纪律越来越好,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团结友爱,在遇到难题时自己伸出的“V”,继而认真思考做出答案后,我为他们开心。这些事情虽然微小简单,但是却是行之有效的,慢慢地,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
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在增长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努力提升业务素质。
一、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 将乡土资源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能弥补以往历史教学单教书本知识的不足。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到, 乡土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机械地结合, 也不是简单地讲授乡土史, 而是要有机地、有目的地结合。目标性原则是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结合时, 我们应处理好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关系, 选择更具有精神层面的乡土资源, 比如历史人物的精神风尚、优良的风俗习惯等, 而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物质资源, 或者为了参观而参观, 没有引导学生思考, 没有做到物质资源向精神资源的内化。选择物质资源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归结到其中蕴涵的精神财富上, 所以资源整合应选择深层次的东西, 通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使学生在感受家乡名人的精神风尚、优良品质和良好的风俗习惯。他们受这些精神资源的感染, 精神也会进一步得到升华, 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指导自己今后的人生。如在张现利的硕士论文《邹城初中乡土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索》中, 他以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孟母, “功不在禹下”的孟子, “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为例, “利用他们的高风亮节、高尚人格来对他们进行教学……在乡土史教学中, 引导学生把这些耳濡目染的‘乡风民情’加以升华, 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并以此准则来要求自我, 激励自我, 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二、历史课本和乡土教材的关系
《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 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 一方面为教材编写留下一定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 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人员整理当地课程资源, 自行编写乡土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安排时间讲授。无条件的地区, 在讲授课本内容之余, 也可适当将乡土资源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 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两种关系呢?中学历史教师利用乡土教材、乡土资源有两种情况:首先, 一部分历史教师认为, 中考中涉及的乡土历史内容少之又少。为了备战中考, 有的教师可能只讲授课本内容, 无心顾及乡土历史;其次, 一部分教师认为, 历史课本内容枯燥, 仅学书本内容会削弱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会多讲授一些乡土历史,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以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师应怎样处理历史课本和乡土教材的关系呢?我认为, 两者是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 课本讲述的是祖国的历史, 而乡土史讲述的是家乡地方的历史, 由国家到家乡, 乡土历史是对课本内容的有益补充。学生不能只了解祖国的历史, 而忽略家乡的历史;或者偏重家乡的历史, 而忽略祖国的历史, 这两种作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 两者关系处理得当, 对教学、对教师、对学生均有益无害。我认为, 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历史课本为主, 以课本内容为主, 以乡土教材、以乡土资源为辅, 两者结合起来, 相得益彰。我们不能一味注重课本内容, 弃乡土资源于不顾, 让学生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也不能主辅颠倒, 以乡土教材为主, 让学生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三、国和家的关系
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还要注意处理好国和家的关系, 这里的家, 指家乡。国和家是完整的统一体, 是相互依存的:有祖国的安定团结, 家乡才能日益繁荣发展;有家乡的不断发展, 国家才会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它们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 教师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 要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祖国和家乡的关系。随着乡土教材、乡土历史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出现, 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开始涉及乡土历史, 我认为在介绍家乡历史时, 一方面不能过分拔高家乡历史和家乡名人的作用, 不能脱离祖国这个大环境, 应让学生明白, 只有在国家作为强大支撑的后盾时, 家乡的历史才会有辉煌的一面, 家乡的名人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光和热来报效国家。家乡的悠久历史, 家乡名人的杰出成就都是在祖国这个大环境中出现的。另一方面, 也不能妄自菲薄家乡的名人, 不能因家乡名人的不足而贬低他们, 应将历史事件、历史名人放到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来评论功过。我在讲授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 先结合本地乡土资源——龙兴寺和明皇陵, 介绍朱元墇当年在凤阳的情况。讲授“君权的加强”时, 我会讲到加强君权的措施, 如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科举考试中的“八股取士”等。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用来监视臣民, 使人们又回复到西周周厉王残暴统治下的“道路以目”———“平民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互相交换眼色”;“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使许多人为了中试, 只顾埋读经书, 钻研八股, 不讲实际学问。考中官后, 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这些措施限制了人们的人身自由,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危害极大。但同时我们也应让学生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让学生明白虽然朱元墇为加强个人的君权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人民的强化措施, 给人民带来危害, 但同时也应看到他采取的一些措施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历史的前进。因此评价朱元璋时, 不能因为他的一些过失而贬低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要将他放到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来评价。
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成功整合, 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 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有利于教师历史素养和人文知识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 并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在整合中, 若处理好以上几种关系, 那么历史教学将会如鱼得水, 历史教学将会因为它的趣味性而赢得学生的喜爱。
摘要:为有效整合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师应处理好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历史课本和乡土教材、国和家三种关系。
关键词:乡土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三种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现利.邹城初中乡土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 .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之我见】推荐阅读:
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09-13
初中英语词汇目标教学之我见11-12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12-17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论文12-09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12-17
初中作文结尾之我见12-05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