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共8篇)

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篇1

小编精心推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1)、(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基础较差,其中有几为男生调皮,爱说闲话,不讲学习,但课堂气氛活跃,布置作业及时完成,有15%的学生作业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学字迹潦草,书面不清晰,有一种蒙混过关的心理,总体比较好的。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3、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与交流中外古代传说,从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无数先民创作文明的传说、故事。

5、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从古代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

3、通过观察图片发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4、分析县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说明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4、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研不绝的中华文明

1、通过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学习和整合,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并能通过比较,发现每个时代各自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差别。

2、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整合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4、养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二】

一、学情分析

1、本人任教的班级是八年级三个班,他们在上个学期的社会课内容相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初二的下学期的历史内容相对较为陌生,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需要在近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习惯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了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学科知识以及学科特点,都需要我们教师花大力气去引导和点拨,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并没有丝毫的减轻,放松不得。

2、从这几周的课堂教学看,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学习习惯很不好,尤其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听课与做笔记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偷懒现象。

(2)学生对社会学科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其中有部分优生对社会学科也不感兴趣,这对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是很不利的,所以这学期,要想提高这三个班级的历史与社会成绩和学习能力,困难很大。

(3)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历史知识概念、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经常表现为“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又称为现代化。工业文明发展进程又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也称原初现代化。在这一阶段,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

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经过工业革命后,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上半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人类社会有许多不适应,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得到顺利推进。第五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

以往的历史教学体系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分别教授。这种作法有利有弊。本教材采取了中外混编的方式。中外混编不是简单的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拼盘,而是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正确地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给中华文明定位。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工业文明打破了各民族各地区封闭孤立发展的状态,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个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即全球化。当前,全球化迅猛发展。从人类文明的角度追溯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刻理解现实是十分必要的,也构成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册涉及的历史时期内,与工业文明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全球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单元叙述了新航路开辟后,整体世界即全球化的开始。第二单元叙述了工业革命后,在寻求市场的力量的推动下,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第三单元叙述了整体世界形成后,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世界大战。

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历史的进步。人员的流动,物种的传播,商品的交换,文化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把首先在西欧兴起的工业文明传播到世界,使亚非拉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以西方殖民扩张为载体的,伴随着侵略与掠夺。全球化过程,特别是早期全球化过程,又是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的过程。即使在殖民体系瓦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依然居于全球化进程的中心主导位置,建立了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本教材力图全面把握全球化的这两重性,在第一和第二单元中分别做了叙述,既揭露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殖民扩张的血腥,也肯定全球化的进步和积极作用。

四、改进措施:

1、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2、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4、其他措施

(1)做好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梳理和掌握,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3)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和解题,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4)帮助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合格率。

(5)做好中等生的学习情况,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提高优生率。

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篇2

一、寻找“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过去受极左思潮影响, 我们的历史教学给学生喂的是“狼奶”, 给学生讲太多的起义、革命、战争, 只讲历史事件争斗的一面, 无视历史求同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 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人奶”, 要让学生探索历史怎样一步步走向文明, 历史怎样在求同中寻求发展。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人奶”的历史依据。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西汉初年, 长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清朝初年, 调整统治政策, 形成“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新中国建立以来, 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探索, 成效卓著, 也教训深刻。

“人奶”会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 历史教学应该也可以让学生变得更聪明。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重要素质:证据意识和习惯、历史意识和习惯、多元意识和习惯、发展意识和习惯。这是民主与法制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历史教学对战争、革命和王朝更迭等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弱化, 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经济、技术、社会风俗和全球化等多种主题上, 这是社会和谐对历史教学的需求, 是政史关系密切的一种表现, 高职历史教学更应积极改革,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树立社会和谐教育价值观

社会和谐教育关键是观念, 是一个价值导向和思想认识问题。历史教学应在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变更上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构建和谐教育价值观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历史教学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认识无可替代, 对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和谐教育价值观必须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所谓人文性, 是指和谐的教育价值观念必须立足于人的自身价值, 彰显人的主体性地位, 注重对人的情感、道德、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关怀;所谓科学性, 是指和谐教育价值观念必须立足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注重对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特别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创新精神等。历史教学中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实践技能教育等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加和谐, 德、智、体、美诸方面更加和谐全面发展。

3. 构建和谐教育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价值教育与普适价值教育相结合。

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彰显民族特色, 坚持把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品德和优秀的文化、知识遗产传授给广大受教者。我国有着悠久的育人传统, 特别是古代的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为世界所公认。我国教育从古至今, 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深厚的积淀, 形成良好的育人传统和无价的教育思想宝库。通过这些优良的育人传统来延续民族教育价值理念, 不仅可以加快人才培养, 还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完全开放和世界一体化不断加快的信息时代, 教育的全球化要求历史教学必须面向世界和未来, 做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4. 构建和谐教育价值观必须与和谐的教育内容、和谐的教育形式相结合。

形式和内容是一对矛盾,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内容的形式是盲目的、没有意义的, 因为“内容总能证明形式正确”。而失去形式的内容, 便会成为空中楼阁, 自然也难以实现。所以, 和谐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是构建和谐教育体系的两个基本环节, 二者必须紧密结合, 融会贯通。一方面, 和谐教育内容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必须和谐共生, 合理搭配。另一方面, 各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之间也必须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历史教学要在此基础上, 达到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和谐共生。

三、构建和谐历史课堂教学

创建和谐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精神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 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和谐, 实现人与人间的和谐。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 情感交融, 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中, 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 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 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 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 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个期望的眼神, 一句幽默的话, 一个暗示的动作, 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 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 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所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 变一切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教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 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结合历史学科特点, 要求教师改变说理、说教等传统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天性需要, 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 允许学生说说自己, 谈谈自己的观点。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 和谐的环境中学到了历史知识。

总之, 历史教学能为“和谐社会”寻找历史依据, 树立社会和谐教育的价值观, 为当代社会服务, 和谐社会能激发和谐历史课堂教学的构建。社会和谐与历史教学关系密切, 历史教学能为唱响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作业设计 篇3

【关键词】差异型 实践型 开拓型 探究型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6-02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作业的目的

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学生的实践,是知识能力生成和思想道德价值形成的过程和结果。《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已近7年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许多同仁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合作探究等教学过程相关环节的创新与研究,而忽视了课后作业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要环节,使得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形成了一种课堂热闹,课后冷清的现状;同时,长期以来历史与社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作业量偏大、内容封闭、形式单一与评价的终结性等相对滞后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与社会作业的设计思路,使作业量由要数量向要质量转变、作业的形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作业内容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由机械训练式和独立完成向主体探究式和向协同合作转变以及作业的目的由服务教师教学为主向服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转变。

二、设计差异型作业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所以,《历史与社会》作业,既要有统一目的、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作”。“一些教师认为,他所要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教书,学生们自然就会好好学习,而忽略了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一事实。”[2]由于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能等同地对待。本教时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理想要求是什么?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套餐”型,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如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感到陌生,在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了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对症下药,建立学习的信心,真正使他们成为了学习的管理者。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

“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1]《历史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思想品德实践,不宜刻意追求思想品德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实践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生活领域,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具体可包括动手操作、调查访问、观察积累、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基本类型。

四、设计搜集积累型作业

时代在不断前进,信息在不断增多。“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重视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让学生看看电视,听听新闻,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如写一些新闻报道之类内容的体会。可以让学生采用看、听、问、写等形式来完成自己的作业。这里的“看”指的是看看新闻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这里的“听”指的是听听大人的言谈这类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而“问”指的是针对看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课文中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向家长、邻居等多方面询问的作业,补充课本上所接触不到的知识,在不经意的询问中增长知识,以满足儿童不断发展的知识需求。而最后的“写”指的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所问到的内容写下来。从而达到“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1]

五、设计开拓型作业

“开拓性作业设计法教师通过设计开拓学生思维的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3]“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这类型作业设计可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4]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加强阅读积累。结合各册中课文要求布置阅读性作业。第二,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再展开想象,构建新的想象,编故事或写一段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学得有乐趣,爱学。这种作业可以让学生采用看、想、说、写等形式来完成这里的“看”指的是学生需要多看看,没有一定的材料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大量的材料在头脑中,才能更好地想象。

六、设计自主探究型作业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1]这样的作业需要动用学生全部的智慧,它的完成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冥思后的结晶。结论常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多元化。这类作业我们可以采用做、议、评、选等形式来完成。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亲身体验一下。比如有些单元学完后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做做,编编一些小报,由学生自己亲任主编。这样不但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更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议”,因为个人的知识水平、心理状况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这就需要通过议论,让大家在相互讨论中不断增长知识。评与选可以同时进行在评中选出优胜者给予张榜公布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主要的有以上这些类型设计,但还有其它的类型设计。如:问题型作业设计,问题型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又如:想象型作业设计,想象型作业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激励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最终要体现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思想品德形成综合能力,丰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作业布置,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类型,为生机盎然的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尽善其美。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张厚粲译 美国Roberj.wendyM.Williams著《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74页

[3]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第27页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第17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4

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打算将课堂教学时间分成三份:前五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分种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学校和科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刘斌

八上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模版) 篇5

大隐镇中心学校 俞丹培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在上学年的基础上,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更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新课程,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在我执教的公开课中,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历史与社会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得到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反思 篇6

一思新教材。我认为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有地理知识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是历史知识方面的,它把一些历史史实给简化了。相反的把原来只是用来引起学生兴趣的的一部分补充知识却细化了。整本八上的历史它以时间作为脉络,对古代世界史和古代中国史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是重心仍然在古代中国史。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有好的优点。例如:课文中的插图用得比较好,图文并茂;还有一些“阅读卡”,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这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的。总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对于历史专业的教师来说,是有助于提高的,因为教材知识精炼,这就需要教师讲课时必须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非专业的教师来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我的历史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有时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也不够,这就更需要我在教学中虚心地向专业的历史老师学习。

二思新学生与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发展阶段,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新课堂,尝试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突破点就是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由于我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第一次任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一位新教师。面临自己非专业的挑战,我担忧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不是很渊博,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知识的记忆上,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几点想法。

首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种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实验表明:什么时候学生高兴、有兴趣、喜欢学,学习的效果就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的求知欲。好奇才会好学。通过询问我发现学生对历史视频很感兴趣,有相当多的同学反映他们喜欢看视频动画,希望老师上课时能多播放一些媒体。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埃及》时:我准备了古埃及金字塔的资料以及木乃伊的相关资料,学生很兴奋。

第二,读图解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历史地图是形象地表现历史现象空间位置、历史变迁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战国七雄”和秦国的统一地图,学生也很感趣味性。

第三,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故事演讲”、“辩论”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嘴巴动起来,教师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引导。

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如何合理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程度如何把握。问题过浅,合作流于形式,有些人将不屑于在小组中讨论,或借机会玩、闲聊。所讨论的话题太难理论性太强,则不为学生所接受,离学生距离远,觉得无话可说,也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形式上好象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但课堂上是无序的,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主题不突出,最后教学任务玩不成。

2、教师如何关注和引导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这实际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3、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篇7

一、以情感人, 用真情拉近师生的距离

有句俗话说得好:“用心换取心, 用爱博得爱。”在教学中, 教师应倾注真情, 以真情消除隔阂,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情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如高兴时的蹦跳, 发怒时的打闹, 激动时的拥抱……但这些方式只有在相应的情境中才能表现出“真”来。不因地、因时、因人而宜的表达, 只会适得其反。而课堂中, 教师传递真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有声的表达, 一种是无声的交流。有声的表达主要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用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音的感伤与快乐传达出去。无声的交流则是用体态语, 如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来传情达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眼神。当教师讲授知识时, 要用眼睛环视全体, 并让它在某个学生脸上停留, 使其与学生的眼神沟通, 探寻一下学生“你理解了吗?”“你认为是不是这样?”“你有没有注意听呀?”在真情表达中, 发自内心由衷的表扬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如我校某教师非常注重这一点, 他在讲授《可持续发展》一课时:

师:在美国, 提倡课本重复使用, 一本教科书的平均寿命为5年, 而我国的课本使用寿命只有半年, 据统计, 目前我国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人, 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年, 可节省52.8万吨文化纸。而生产这些纸需要耗费300万木材, 52800万吨纯净水和633吨煤。请你说说我国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的积极意义?

生:有利于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老师侧耳倾听, 面带微笑, 点头表示赞同) 还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 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老师十分赞赏, 重重地点头) , 还能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老师面露惊喜, 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讲的太好了, 分析精辟, 角度全面, 概括能力很强, 老师要向你学习。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老师遇到一个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时, 欣赏、赞可、惊喜, 老师的真情通过眼神、动作, 充分地表达出来, 使回答的学生受到了鼓励, 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其他学生也深受鼓舞。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将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情景创设, 用温馨拉近师生的互动

教学形式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如何化历史与社会课相对枯燥的内容为生动形象, 如何将外在的书本知识化为内在的体验与感悟, 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教学形式对于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 好比用漂亮醒目的外包装将醇厚的茅台酒包装起来, 以吸引人的注意, 更激起人的兴趣。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讲座式、角色扮演式、辩论式、社会调查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 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此过程中, 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和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感受到自己的尊严,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进而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这种教学效果往往是不露痕迹水到渠成的。如在一次公开课上, 某校王老师是这样做的:课堂内流淌着轻柔的音乐, 如泉水叮咚, 似花儿盛开, 在这个意境下, 学生的心被一种柔柔的情绪所包围。这时老师轻声细语地让学生把头伏在桌子上, 想想最近自己的烦心事, 并把它写在纸上。老师捧着一个漂亮的箱子, 让同学们把纸条一一放入其中, 然后选取其中几张以知心姐姐的身份来开导学生, 接下来的课上得轻松, 学生配合得默契。这样一节以沟通为导入的历史与社会课就水到渠成地开始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与情景创设, 师生之间就一定能建立起新型、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也必定能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温馨的火花。

三、幽默语言, 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幽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身心疲劳;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更重要的是通过幽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强化教育效果。一次, 老师在历史与社会课上是这样来展示幽默的魅力的:那是下午第一节课, 天气较热, 大多数同学都犯困, 特别是好些男同学都耷头耷脑的, 打不起精神来。老师为了让大家清醒一下, 让同学们一起朗读书上一段内容, 结果男同学的声音很小, 读完后, 老师说:“怎么今天我们教室里坐的都是女生呀?我怎么没听到男同学的声音, 是男子汉的都给我读起来!”许多男同学会心一笑, 拿起书本, 准备读了, 老师又适时插上一句“当然, 不想当男子汉的也可以不读”。结果男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地读了起来, 整节课效果非常好。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 幽默往往能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这节课中, 老师对男同学的表现是很不满意的, 但他没有板起面孔大声训斥或讲一些大道理, 他抓住了初中男生不太成熟又渴望成熟的心理特点, 轻轻地幽了一默, 四两拔千斤, 既不损伤师生之间的感情, 又达到预期目的, 并且在笑声中学生更亲近老师, 喜欢老师。

此外,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 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用丰富的教学经验 (包括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 指导教学实践, 并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张扬个性, 创建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用自己特殊的魅力吸引学生、感化学生。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的火花点亮历史与社会课堂!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这一关系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构建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 即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动力,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的效率, 产生最佳教学效果, 本文就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些探讨。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情景幽默

参考文献

[1]朴鹤静.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思考.

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篇8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找准儿童的兴奋点,巧设悬念,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课堂伊始,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为了掩人耳目,还一把火给烧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让听众身临其境,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Empatrl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把古与今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家乡名人》一课后,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想一想:了解了这些,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大家慷慨陈词,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还采用了多种手段,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历史既遥远又陌生,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能使他们走进历史,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动手制作一枚印章,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笔刻断了,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 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 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是巨额贸易逆差,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上一篇:09年管理评审计划下一篇:打动人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