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一体化教学的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顺应各大医院护理行业的现实需要,中职院校的护理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仅仅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近年来,护理院校教育一直以此为目标推行教学改革。作为基础与临床相连接的基础护理学,也经历了对教学模式不断改进的探索阶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护理学一体化教学的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学一体化教学的论文 篇1:

“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讨论分析

【摘 要】近些年来,中职院校越来越关注全国护理类操作技能竞赛。这种护理技能比赛可以有效促进各院校之间的交流,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有利于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之间的借鉴,形成“教学做赛”、“练赶帮超”的良好发展局面,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就“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得出相关结论,并展开具体分析。综上所述,“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护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教师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质量及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护理学基础;中职院校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中职院校护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响应素质教育下新课标的要求,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不错效果。教师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护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好的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接下来,本文从“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入手,具体展开分析。

一、“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综合采用教、学、做、赛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赛,以赛促做,以做促学,以学促教,以提高护生的专业技能[1]。该教学模式是适应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一种新型方法,由该专业的任课老师,承担该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相关实践设备、教学设备放置在一起,通过专业理论课将生产实习与实践教学重新分解组合,安排护生在特定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在专业教室中教、学、做、赛,实现一体化教学,达成目标要求。在中职院校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实验教学、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赛”的课堂效果。据相关研究表明,“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就要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对提升教师职业人素养,推动护生评判性思维、随机应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2]。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本次的实验对象是我校护理专业三年级的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各60人,均为女生,学制3年。两班护生年龄在(17~19岁),入学成绩、已修课程成绩、教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在校就读的护生;②系统学习过护理学基础;③有基本的文字阅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和行动障碍;②主动放弃参与。本研究在研究前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内容,护生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二)实验方法:

1.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根据护生的学习状况,选用适应护生发展的教材,有临床实际案例作为依据的特色教材[3]。在护理教学过程前,将临床实际案例提供给护生,护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找出哪些操作能解决护理问题,编排护理操作过程。

学:引入微格教学,利用近些年,学校参加全国护理技能比赛积攒下来的大量视频教学资料和临床案例分析,做成资源包师生共享。护生们在课上课下相互拍摄操作视频,自我查找问题,自我修正,最后进行教师指导。共享资源和学生资源在教室、实训室、宿舍、家中,都可以随时观看,取长补短,自我纠偏,优化细节。

做: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内容,整合重组实训项目,实施整体化护理,即以人为整体,不以单独一项操作为考核,结合已给临床案例使更多项目一起操作。根据实训流程自主展开探究活动,在“做”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操作前准备:将以往实验员老师准备物品改为护生轮岗值班制,每8人一组,课前15分钟根据教师给出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对实训操作内容自己准备物品和备用物品,操作前评估病人,设计提问问题。实训课中每小组由护生扮演“病人”角色,即标准化病人依据病例将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演示,从形体、语言、沟通等方面,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4]。

赛:课堂中,学习小组间相互比拼竞赛。学校里,每年定期举办“护理技能大赛”,为护生积极搭建竞技平台,培养本校护生的竞技素养。学校外,与兄弟院校相互切磋,建设相关竞赛指导团队,积极参加相关技能大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即教师先教授理论,实训课由带教老师示教操作流程,护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问卷设计

实验班运用“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对实验班护生展开新模式授课的学情问卷调查,直接在课堂上发放问卷60分,回收60份,回收率100%。

(四)评价指标

实验班护生《护理学基础》按上述新模式授課,对照班护生按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最终对两组护生在校一年《护理学基础》成绩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总评成绩包括在实训操作课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其中理论成绩中的期中考试(共计2次)、期末考试(共计3次)、礼仪态度(共计5次)、平时测验和作业(共计40次)学校教师负责,而整体护理运用(共计30次)、案例分析(共计30次)、操作成绩(共计60次)教师和实验员老师共同完成。其中,操作成绩评价主要包括师生共同讨论及评价,评价分为护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让护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培养护生互相勉励、共同进步的学习精神。最后再由教师回示或观看操作视频再进行问题讲解。

通过表2对实验班进行“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调查情况,发现实验班护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喜欢,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表3的调查研究,发现运用“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护生,实验班学习成绩的平均分89.1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P<0.05)。这就证明“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教学效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实验结论

经由以上调查研究,“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有很深远的影响。《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衔接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桥梁。所以,加强护生的专业基础,能够成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讨“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和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一)教师方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典型案例作为重要突破点,引导护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借助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激发护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护生更好掌握护理知识。根据“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合理开发护理教学资源,经过专业调研,基于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发共享“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包,涵盖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临床案例分析模块等;第二,教师要组织护生自主进行学习,有效练习所有项目,及时指导护生解决在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网络课程,建立线上学习模式,并针对护生全天候开放,根据护理学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护生学习路径。

(二)护生方面

“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应用“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学习的内在动机,强化了整体护理概念,有效提升了护生的学习成绩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虽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有一部分护生不愿意参加到“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对此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护理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师资队伍有限,无法兼顾到每个护生,在互评环节存在不公正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激发了有些护生的不满情绪,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专业人才稀缺,为护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护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护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护生充分参与到护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护生的整体护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林杰,樊群,梁慷.房地产专业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4(10):215-216.

[2]刘丽丽.做乐赛教學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594-594.

[3]李佳楠,姜璎钊.以护理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促进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论坛,2019,(4):81-82.

[4]张龙梅.护理技能大赛与人文关怀[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87-88.

作者:李佳楠

护理学一体化教学的论文 篇2:

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摘 要] 为顺应各大医院护理行业的现实需要,中职院校的护理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仅仅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近年来,护理院校教育一直以此为目标推行教学改革。作为基础与临床相连接的基础护理学,也经历了对教学模式不断改进的探索阶段。理实一体化及急救模拟人(ECS)是护理职业教育中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也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经推出即获得了较好的反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别对上述两种模式进行分析,并就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中的教学研究作一综述。

[关 键 词] ECS 理实一体化;护理学;基础教学

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医学教育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成为中职护理教育的目标。在护理教改的不断推进中,出现了理实一体化、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抛锚式、自学-辅导式、研究性学习、分层教学、问题-讨论-指导、标准化病人、以病例为基础、急救模拟人(ECS)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均取得了一定成效[1]。本文即对在护理学基础学科教学中运用ECS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一综述。

一、传统护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发挥组织、监控的作用,这有利于护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传授,特别是教师会结合自身经验区分重点、非重点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能抓住重点学习。但长时间这种模式的教学,可能会制约学生在课程知识中的自主探索能力,进而影响在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中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发展。在既往的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大多安排为理论课程,留给学生进行见习或实习等能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脫节,而且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也会磨灭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缺乏护患间沟通技巧和对临床实际情况的鉴别、处理的训练,更不利于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角色转换[2]。

二、ECS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ECS教学模式

ECS能通过编辑电脑软件来模拟真实临床病例,对模拟人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不同数值的设置,配合各种相关医疗抢救器材的使用,以创造出能和真实患者基本一致的临床病情变化及医疗环境,如心跳呼吸骤停、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上较为危急、需要急救的情况[3]。同时,监护仪上显示的不平稳的生命体征及声音刺激,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急救环境,调动学生情绪,让其处于较为真切的急救状态,实现了急救时护理操作的全过程,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处突应变能力以及正规的护理操作技能。以模拟人体作为操作对象,也避免了增加真实患者的痛苦和危险的情形[4]。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打破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框架,根据职业要求设置培养标准,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来确定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技能分类建立不同的教学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联系。护理学基础本身即是连接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时间操作的桥梁性学科,包含了所有临床护理的基本操作,在对护理学相关理论学习后,结合实训操作,将教、学、做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避免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引起的学习疲惫感,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在临床实践和真实病例分析中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而且,相对于传统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更重视“问题”,能通过实训操作,对每一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5]。

三、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和应用

ECS教学起源于一战的美军课堂,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增加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实践。1968年,Barrows首次将模拟病人(SP)运用于教学,并提出了教学中需遵循SP的标准化和仿真性。随后,美国将该教学过程分为8个步骤,对应不同方法,深入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实用性成果,并设计出较为真实的模拟训练方法,后在西方国家得到较广泛应用。

我国ECS教学则起步较晚,在结合国外经验及本国教育实情后,我国护理教学主要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训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培训模式,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践体验三者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6]。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原本就是建立在摆脱以往“满堂灌”做法的基础上,强调护理人员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护生的临床实用性而在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7]。

两者原本即在教学理念中有相通之处,一经结合,使护理学基础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动态性,让学生在临床护士的角色扮演中逐渐学会主动分析病情、检查各项体征、主动寻找答案、针对不同病情探索不同的解决处理方式,教学效果更佳。黄四碧等选取120名四年制本科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结合ECS、理实一体化的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在实训课时根据教学视频,每4~5名学生一组,各个组员承担各自角色实训操作,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在学期结束考核时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包括病历书写、体征评估、给药方式、无菌技术、健康教育等的基础考核与各类仪器使用技能考核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8] 。孙广田在对专科护生的教学中,也运用了高仿真模拟人,在进行常规理论知识授课后,选择能覆盖教学内容的相关模拟情境设置各项生命体征数值,让观察组的学生观察上述数值、讨论对策、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在模拟人上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而对照组学生仅仅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发现,观察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更具趣味性,更愿意主动学习,也更利于学生各项技能的提高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9]。

同时,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名学生都置身于实训情境中,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团队精神,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人才[10]。周小菊将本校中职护生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包括ECS和正常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训操作等多种手段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法,让学生组成每组6~8人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静脉输液技术,小组内成员分角色扮演患者、护士等不同角色,共同参与病案设计,并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在结束一阶段学习后发现,实验组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调查中也发现,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普遍反映这种结合了ECS、理实一体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互相协作、沟通交流及临床实践等多项能力,极大增强了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点的记忆[11]。

四、不足和展望

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没能普遍展开,在专科性较强的基础护理学领域仍基本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而且,ECS教学中必备的模拟人设备较为昂贵,并且需要许多与之相配的医疗器械,每次实训课需要参与的教师人数也较多,人力资源需要量较大,教学时间難以控制,再加上没有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和准确定位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影响了该教学模式的发展[12]。但就今后临床护理的需要及国外相应教学模式发展情况来看,该教学方式无疑是护理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能极大地提高所培养护生的临床专业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茜,周英,王惠珍,等.《基础护理学》教学及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6,45(26):3734-3736.

[2]王兴华,刘成霞,李丹.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育环境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55.

[3]吴菁,沈洁,崔静,等.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5):77-78.

[4]刘彤崴,郝春艳,路艳艳.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临床见习模式探索[J].医学信息,2015,28(9):4-5.

[5]李萌.刍议儿科护理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22):44-45.

[6]杨术兰.SimMan仿真模拟人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6):140-142.

[7]卞加花.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57-58.

[8]黄四碧,龚向京,胡晓晴,等.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7):68-71.

[9]孙广田.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7(7):247-248.

[10]李凤丽.模拟教学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4(6):77-79.

[11]周小菊.多种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静脉输液技术”实训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9):101-102,106.

[12]白宝鑫,柯玉叶,李明,等.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4):1416-1419.

编辑 尚思达

作者:蒲莹 任洁娜 徐航 吴清爱

护理学一体化教学的论文 篇3:

教学做一体化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实施以创新思维和实训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式,“教学做一体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决定了专业课教学必须强调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能力不仅指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包涵了学习、思考、合作、应变等的技能。《基础护理学》是融合护理基础理论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我校自2010年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收效显著。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和必要性

1.1教学模式的含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理论与教学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理论课堂注重知识讲授,在课堂上讲解操作流程,枯燥乏味;实训课上复习理论知识,重复教学,资源浪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与技术服务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1.2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本着培养学生多方位能力的视角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其中讲授与操作的“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来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实训室为中心”的三大转变,较好的解决了理论与实训脱节的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2.1建设一体化教学基地

为了实施一体化教学,学校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一体化的护理实训基地,购置护理教学模型、操作物品、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仿真化护士站、模拟病房、ICU、CCU等,为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必备的先决条件,实现了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的对接。

2.2培养“双师型”教师

实施“以老带新,集体备课、预试讲”制度培养年轻教师的能力,“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是“教学做一体化”实践育人的有力保证。为了培养既能讲理论又能演示技能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学校应不断的安排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参加省级与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讲授、实操演示、情境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

2.3引入案例教学法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一些临床真实、典型、多样化的护理案例引入其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的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有利于学生精神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

2.4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综合性实训设计

模拟情境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主题创设相关的情境,学生利用它启发思维,结合相关的理论及操作进行综合性实训设计。设计实训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还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应围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设置实训项目,培养学生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护理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及应变能力。其中主要运用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SP)引入等方式。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使学生了解护士职业、理解患者、增强了服务社会、救死扶伤的責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情景教学法在情境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2.5参与式教学

更新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根据病例信息及相关的情境自主准备用物,自己动手完成操作,自己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在课程中起到指导、推动作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真正的做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转变。

2.6实施考试改革

改变传统理论考核的单一方式,将理论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按照“6:3:1”的模式进行转变(即学生总成绩=理论成绩60%+实训成绩30%+平时成绩10%),通过这种方式,检验了學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展示了学生平时的练习情况。这种考核方式较好的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3“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成效及意义

新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掌握实践技能所必需、够用为原则,采取边教边学边做的方法,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和“6:3:1”的考试改革方案,同时也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6:3:1”的考试改革方案等,既方便了老师的管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大幅度下降。

3.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护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实践性非常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不断地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学生的操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3.3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现在我们形成了一个有高、中、初级职称的梯度教学团队,当然新的教学模式促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在职研究生学习、假期去医院顶岗见习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总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是符合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时秀清.“教学做一体化”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2013,(04):48-49.

[2]曾丽亚.基础护理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做一体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2,(19):80

作者:豆银霞

上一篇: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下一篇:镇企业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