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投资措施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2006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报复性的疯狂上涨,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20%,指数基金成为本轮行情的最大受益者。2006年指数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股票型基金近4%,超过半数的股票型基金并没有跑赢大盘,而ETF指数基金整体以业绩胜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ETF投资措施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ETF投资措施论文 篇1:

关注港股“转通车”

内地居民通过ETF投资港股,可望对港股带来正面刺激,也为内地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工具。

5月,传来几桩可能会较长时间影响市场的消息: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公布;深交所发布创业板细则;内地资金或许可以一QDII的形式进入台湾股市;内地居民有望通过ETF投资港股等等。

对于投资海外的内地投资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消息莫过于内地居民有望先通过ETF投资港股。此前,将由天津驶出的港股“直通车”,曾将恒指推至3万点左右,后因种种原因,至今仍无发车时间表。而据香港媒体透露,最新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六,将为香港金融业带来新的惊喜,除了针对银行及证券行业提出实质性的措施外,还指出会积极研究在内地引入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仪是让内地居民以间接方式买卖港股,是否可谓之港股“转通车”?

转通车虽比不上直通车,但可预估它对香港市场、内地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影响,长远而言,也一定不逊直通车。对此,内地投资人一定要有预估。之前,内地资金可能将以QDII进入台湾股市的消息,仅是一个意向,尚没有实质性启动,台湾股指甚至出现涨停(台湾股指日涨跌停限制为7%),连续4天的指数涨幅高达17%左右,成为近期亚洲乃至全球股指涨幅之冠。

内地居民有望通过ETF投资港股的消息,已经引起香港财经界的热烈关注。有财经人士认为,此举短期内可望对港股带来正面刺激,也为内地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工具。尽管港股直通车仍未开通,ETF可视作未来开放直通车的试行措施,随着ETF成功推出,相信将有其他新的工具逐步引入内地,估计下一步还将放行预托证券(CDR),让内地投资者买卖个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也表示,当局正与上交所、深交所以及证监会,研究推行跨境ETF涉及的法律细节以及相关港股等。看来,港股直通车以港股转通车开出的可能性较大。此举不仅有利香港股市,也有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圳5大中心的早日建成。

目前,香港拥有亚洲最大的ETF市场。ETF(exchange traded fund),即可在交易所买卖的开放式基金。同时,ETF大都追踪某一个指数、紧贴其表现,投资组合包含一篮子该指数的成份股。

目前在香港的股市中,有近30只ETF,其中盈富基金(2800)、恒生H股ETF(2828)、恒生指数ETF(2833)、恒生新华富时25(2838)等,均是以港股为主的ETF。其中盈富基金(2800)、A50中国基金(2823)较为热门、成交额比较大。虽然港交所的ETF远不及美国近千只ETF的规模,但所涉及的投资标的,几乎包括了全球最主要和热门的标的,如追踪纳指的ETF(2826),反映全球商品的ETF(2809),追踪俄罗斯、印度、韩国和我国台湾等新兴市场的ETF(2831、2810、2813、2837),追踪日本、欧洲等成熟市场的ETF(2814、2806),以及跟踪MSCI亚洲50、MSCI亚洲新兴市场与全球市场、亚太市场的ETF(3010、2802、2812、2815)等,上交所如引入港市的ETF,确实是在资本市场方面向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海外财经媒体对沪深两交易所近期的国际化动向颇为关注,已有汇丰等期望成为内地股市国际板首只IPO等传闻。这说明在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内地股市的国际化和投资范围的国际化将是无法绕开的必由之路。

作者:李光一

ETF投资措施论文 篇2:

ETF:长线短打,各取所需

自2006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报复性的疯狂上涨,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20%,指数基金成为本轮行情的最大受益者。2006年指数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股票型基金近4%,超过半数的股票型基金并没有跑赢大盘,而ETF指数基金整体以业绩胜出。2007年,行情以震荡特色见长,ETF指数基金是否仍是投资好品种呢?

ETF:混血英才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英文缩写,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以某个市场指数为目标指数,采用完全复制或统计抽样等方法跟踪该目标指数,以期获得与目标指数相近的投资收益率,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指数基金的投资采取拟合目标指数收益率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指数基金是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一种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与股票指数期货、指数期权、指数权证、指数存款和指数票据等其他指数产品一样,日益受到包括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各类机构的青睐。

ETF是一种混合型的特殊基金,它克服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缺点,同时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ETF可以跟踪某一特定指数,如上证50指数;与开放式基金使用现金申购、赎回不同,ETF使用一篮子指数成份股申购赎回基金份额;ETF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由于ETF简单易懂,市场接纳度高, 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自从1993年美国推出第一个ETF产品以来,目前美国市场上约有460只ETF,其中超过半数为2006年之后才设立。另外,还有接近290只ETF在美国证监会(SEC)处排队申请上市。与此同时,ETF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也非常迅猛,至2006年6月30日,全球共有590只ETF,60个ETF管理人,总计规模4843亿美元,短短十几年ETF规模增长了600多倍。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1年,全球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

2002年6月,在上证所推出上证180指数仅半年的时间,深交所也推出深证100指数。之后,国内第一只ETF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面市,2003年初,又一只紧密跟踪上证180指数走势的基金——天同上证180指数基金也上市发行。为了规避系统风险及个股投资风险,我国的优化指数型基金采取了与国外指数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则。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国内优化指数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据对指数走向的判断,调整指数化的仓位,并且在主观选股的过程中,运用调研与财务分析优势,防止一些风险较大的个股进入投资组合。目前,我国ETF的品种主要有:

ETF:大牛市佳选

ETF不但拥有直接在交易所随时买卖的便利性与流动性,更像指数基金一样,以追求指数增长收益为目标。简单地说,ETF就是一种“以股票交易方式,获取指数报酬的基金”。

ETF指数基金之所以能够成为近十年来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投资工具,主要在于其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指数基金充分分散投资构成指数的成份股,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踩上“地雷股”的危险;真的出现了“地雷股”,影响也非常小,因为指数基金在单个股票上的投资比例很小,任何单个股票的巨幅下跌,都不能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大的影响,例如,投资者购买一个基金单位的华夏-上证50ETF,等于按权重购买了上证50指数的所有股票,相当于分散投资,有效的防范了投资于单只股票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

其次,交易透明度高,交易便利,资金交易效率更高。

指数基金完全按照指数的构成原理进行投资,透明度很高。基金管理人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判断来买卖股票,这样也就不能把投资人的钱和其他人做利益交换,杜绝了基金管理人不道德行为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使ETF指数基金透明度更高。

一般开放式基金每天只能开放一次,投资者每天只有一次交易机会(即申购或赎回),而ETF指数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一天中可以随时交易,具有交易的便利性。开放式基金往往需要保留一定的现金应付赎回,而ETF赎回时是交付一篮子股票,无需保留现金,方便管理人操作,可提高基金投资的管理效率。

当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时,常常迫使基金管理人不停调整投资组合,由此产生的税收和一些投资机会的损失都由那些没有要求赎回的长期投资者承担;而ETF即使部分投资者赎回,对长期投资者并无多大影响(因为赎回的是股票)。

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一般开放式基金赎回款在赎回后3日(最慢要7日)才能到账,购买不同的基金需要去不同的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等代理机构,对投资者来说,交易不太便利。但如果投资ETF基金,可以像买卖股票、封闭式基金一样,直接通过交易所按照公开报价进行交易,资金次日就能到账,大大提高了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

再者,ETF交易成本低廉,赚了指数就赚钱。

投资者再也不用研究股票,担心踩上地雷股。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不存在做空机制,因此目前仍是“指数跌了就要赔钱。”ETF指数基金之所以能战胜大部分投资者,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较低的管理成本和周转率。以嘉实300指数基金为例,其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和为0.6%,是其他股票型基金的1/3;另外,指数基金的投资周转率也比较低,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每年只调整两次投资组合,周转率一般在20%左右,明显低于其他股票型基金,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2、低廉的交易手续费用。以前投资者投资开放式基金一般是通过银行、券商等代销机构向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基金的申购、赎回,交易手续费用一般在1%—1.5%,而ETF只需支付最多0.5%的双边费用,独特的实物申购赎回机制,有助于降低ETF基金的整体成本,与一般的封闭式或开放式基金相比,ETF的管理费用在所有类型中的指数基金中是最低的。

低成本是指数基金战胜其他投资者的关键所在,在扣除成本之前,指数的收益是市场的平均水平,扣除成本以后,借助低成本的优势,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就不如指数基金了。

3、投资ETF,是只需判断大市,不需挑选股票的省心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仅根据自己的判断在股市低点时买进指数基金,在股市高位时赎回,到股市下一个低点时再买进,这样可以避免在股市繁荣的时候,面对证券市场上1200多只股票,不知道选择哪几只好,同时还可以避免自己买的股

票不涨、比别的股票涨得少甚至下跌的现象,赚了指数也就一定能赚到钱。

可能得失先需明

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投资人在决定投资之前所必须要了解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投资ETF指数基金的收益主要有两点:其一,买进与卖出ETF的价差收益。其二,来源于持有ETF所获得的现金分红收入。

而投资于ETF指数基金的风险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市场风险,也就是ETF的基金份额净值随其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变动的风险;二、被动式投资风险:ETF并非以主动方式管理,基金管理人一般不会试图挑选个别股票,或在逆势中采取防御措施;三、追踪误差风险:由于ETF会向基金持有人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等费用,ETF在日常投资操作中存在着一定交易费用,以及基金资产与追踪标的指数成份股之间存在少许差异,可能会造成ETF的基金份额净值与标的指数间存在些许落差的风险。

适合谁?

ETF兼具股票与基金的特点,兼具开放式指数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点,可满足包括套利的多种投资需求,由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没有特别的研究,更没有必胜的把握,在茫茫的“股海”中,投资者要在1200多只股票中选择股票,往往会“眼花缭乱”。“战胜市场”也就成了许多投资者期望而又遥不可及的目标。针对这部分不敢投资股票的人和任何无法使自己做得比指数好的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ETF指数基金。

但是,ETF指数基金的魅力在于其“路遥知马力”的“时效性”: ETF指数基金的有效性需要通过“长期持有”方能表现出来。

举例来说,国内中小投资者2006年的股票投资收益水平明显低于指数,但这种状况并非中国投资者所独有。

据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共同基金投资者的年平均收益水平只有3.9%,明显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11.9%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虽然对于短期投资来说,每年3.9%和11.9%的影响不算太大,但对于长期投资而言复利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了,经过复利的长期累积,每增加1%的年平均收益率长期累积下来就是惊人的。

以美国基金投资者每年3.9%的平均回报为例,投资10万元本金,20年以后的价值是21.5万;而同样是10万元,收益率11.9%的平均年化收益率,20年以后的价值是94.8万元。差别如此之大,这就是长期投资和复利的放大作用。

因此,ETF指数基金更适合作为长期投资品种,投资期限越长,承担的风险就越低,资金收益也越丰厚,所以,在投资ETF指数基金过程中,投资者不能老想当逃兵,赚一点就跑,那样很难享受到ETF带来的超额回报。

如何投?

下面提供几种方式供投资者参考:

1、一次性长期固定投资法:在ETF指数基金发行阶段一次性购入数额较大的基金单位,并将基金的分红再投入到基金中,产生“滚雪球”的收益效果。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要求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又要求承担低风险的投资者。以单位基金净值为1元,年均收益率为10%,每年分红一次,一次性投资10万元为例,收益为:

2、按固定比例定期投资法:按照固定的时间(每月、每季、每年)持续地将数额相等的资金投入到指数基金中,有点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有定期资金来源的投资者。例如:以单位基金净值为1元,年均收益率为10%,每年分红一次,每月投资1000元购买指数基金来计算,收益为:

3、平均成本投资法:在股市指数处于低位区域时不定期地把资金投入指数基金中。投资者可以判断指数点位高低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追求整体资金达到高收益的投资者降低投入成本。例如,目前就可将上证综合指数1500点以下区域定位为低位区域,买入指数基金正当其时。

4、适时进出投资法:投资者可依据对股市涨跌的判断,在股市指数处于低位时买进指数基金,在股市指数处于高位时卖出指数基金。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对证券市场有一定了解的短线投资者。例如: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可将上证综合指数1500点以下区域定位为低位区域,在2100点以上区域定位为高位区域。

虽然就目前市场状况而言,ETF指数基金作为一种常态的投资工具还远未像一般开放式基金那样深入人心,但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在7%以上,中国资本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迅速成长。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为证券市场开辟了长期的上升空间,也为ETF指数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ETF投资措施论文 篇3:

我国ETF发展初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ETF的定义与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包括其在我国产生的背景条件、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ETF;现状;问题;前景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是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简称,是一种为了使基金的收益率与指数的变动率保持高度拟合,具有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双重交易机制的指数基金,它是在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指数基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交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实施细则》中对ETF做了如下定义:ETF是指依法募集的、投资特定证券指数所对应的组合证券的开放式基金,其基金份额用组合证券进行申购、赎回,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ETF是为了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而产生的创新产品。它集封闭式基金可以上市交易、开放式基金可以自由申购赎回和指数基金高度透明的投资管理等优点于一身,克服了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开放式基金不能上市交易且赎回压力大、主动性投资缺乏市场择机与择股能力等弊端,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者的费率成本。特别是ETF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交易机制,使ETF交易市场交投活跃,交易量大,流动性强。

一、我国ETF产生的背景条件

我国证券市场在十几年间的飞速发展为推出ETF提供了良好环境。上证所副总经理刘啸东指出,上证所推出ETF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9条意见”,推动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并为今后包括指数期货在内的新产品的推出打下基础;二是通过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通过ETF的规模交易进一步增强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四是顺应目前国际上指数化投资的市场潮流;五是满足各方面投资者的市场需求,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用小资金投资大盘的机会,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新的套利模式。结合国外ETF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特殊背景,ETF在我国的产生有以下背景条件:

(一)我国已具有一定规模且规范有效的市场

首先,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已得到空前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庞大的规模为ETF的推出奠定了现实基础。作为新兴市场的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速扩容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次,指数化投资是海外证券市场长期发展的产物,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和监管的不断完善是开发ETF的先决条件。我国证券市场遵循的路线是“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求发展”。多年来,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基本上达到了市场的规范性。同时,市场有效性也显著提高,指数化投资将很好地实现分享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增长成果的目标。

(二)我国已拥有相对完整独立的指数体系

ETF首先是指数基金,其以复制和追踪指数为特征。目前,所有的ETF都是以某一市场指数、行业指数为目标指数,进行被动式管理。目前,我国已有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份指数以及新华指数、中信指数等市场指数和各种行业指数。这些指数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尤其是深沪综合指数已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深沪成份指数的设计和运行也为我国未来设计ETF的目标指数积累了一定经验。

(三)普通指数基金存在缺陷

普通指数基金受制于“现金拖累”以及运行机制,跟踪标的指数的误差较大,同时现金赎回的制度使其赎回压力较大,披露时间较长导致的信息不透明致使道德风险和内幕交易时有发生。而ETF以实物申购赎回的运行机制使其可以准确跟踪标的指数,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赎回压力的问题。另外,ETF的信息需要每天披露,这样,投资者可以及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投资决策,也便于监管部门监督。

(四)我国具备构造ETF的市场主体

从创新主体来看,ETF的构造涉及到发起人、管理人、信托人、投资者、交易所、登记清算机构等参与主体,目前这些参与主体均已具备。而我国现有的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都由商业银行担任托管人,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ETF的托管人也可以由商业银行来担当。

(五)市场存在对ETF的需求

要想成功推出ETF,市场必须要有一定需求。从机构投资者需求角度来看,机构投资者为了跟踪指数以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套利和降低交易成本,对ETF有较大需求。从个人投资者需求角度来看,个人投资者为了实现指数化投资、交易便利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也渴望退出ETF。

(六)技术和法律上的条件已经满足

从技术条件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电子化技术平台上,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拥有了包括自动撮合系统、自动柜台交易系统和自动清算系统在内的完整的IT技术平台,这为ETF的成功推出提供了技术保证。从法律制度来看,ETF不同于传统的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它像是一种半封闭、半开放的基金。从ETF参与主体的法律关系来看,它是一种单位投资信托,对于这种新产品,我国现行法规中都没有明确禁止。

二、我国ETF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自2004年11月推出首只上证50指数ETF至今,共有7只ETF在沪深两所挂牌,即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中小板ETF、上证红利ETF、央企ETF和治理ETF。从某种程度上说,ETF作为一个创新产品已经被证券市场所普遍关注和接受。中国ETF市场发展迅速,很快成为继日本和香港后的亚洲第三大ETF市场。然而,自2005年首支上证50ETF开放申购赎回以来,这5支ETF(央企ETF和治理ETF为2009年新发行)都遭遇到大量赎回,基金份额不断减少。以上证50ETF为例,上市时份额为64.34亿份,2005年8月最高曾达到106亿份,2007年9月降至最低点20多亿份。相比欧美等成熟市场上踏步前进的ETF,我国ETF市场陷入到一个尴尬境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如投资者对ETF产品的特点不熟悉,在没有仔细研究的情况下偏爱更加进取的alpha产品,以及ETF产品因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折价交易。份额的不断减少加剧了流动性不足,导致更多的基金被赎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只允许T+1交易,缺乏当日回转机制,投资者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可当日抛出,但可用来申购ETF;当日赎回的证券不可用于申购ETF,但可当日抛出。无法卖空也限制了套利成功的可能性,降低了市场效率。我们注意到,进入2008年第3季度以来,ETF的折价现象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ETF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产品细分尚不充足,设计较为单一,在开发更多类型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喜好、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方面,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以上种种现象如可获得改善,将会使市场更加成熟有效,进一步活跃ETF交易,有助于市场的蓬勃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己初步具备发展ETF的条件。ETF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我国有着潜在而又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ETF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交易产品,因此,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ETF在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效率低,有效性急需加强。在这种市场中,积极投资理念仍是投资者的主要选择,被动的指数化投资方式在我国仍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认同。造成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信息披露不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和国内机构投资者数量少,等等。

第二,没有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对于利用一、二级市场价差套利的投资者来说,做空机制和T+0回转交易保证了套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允许卖空和T+1的现行交易制度加大了套利交易风险。这种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不允许卖空,套利者不能在同一时点锁定和指数股票组合的差价,不得不拉长过程,把本应同时发生的买卖对做,转为按顺序进行的流水作业。虽然国内交易所采取先进的电子撮合系统似乎可以瞬时成交,完成整个交易流程的时间较短,但不论这个时间多么短,流水作业的本质依然是瞬时的“投机交易”。也就是说,在所谓的瞬时里,套利者总是必须承担本金的市场波动风险。其次,国内采取T+1结算制度,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允许当日卖出,这意味着一旦启动了套利交易,那么,套利者的命运就完全交给了市场,而不能中途止损。

第三,金融衍生工具缺乏。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品种单一,没有可逆向操作的指数期货、指数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单向性明显。如果有指数期货或期权,就可以做为避险工具或做指数套利。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基金方兴未艾,迫切需要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配合与对冲。只有发展以ETF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工具,才能互相促进,活络交易。

第四,投资者认识不足。任何证券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前,首先必须使投资者认识和了解该产品。ETF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基金产品,要被我国投资者接受尚存在一定困难。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证券投资基金都是主动式管理的基金,投资者无法直观了解指数基金。而ETF通常是指数基金,其产品的主要吸引力也在于指数化投资带来的一系列特点。这无异于增加了投资者了解指数化投资吸引力的难度。

三、我国ETF发展的前景展望

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和规范,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监管越来越严格,理性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已具备了继续发展ETF的市场环境。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强烈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和管理上的成熟,ETF在我国将会获得巨大发展。

从海外ETF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主要是围绕两条主线:一条是基于产品自身的创新、投资范围的增加(从投资综合类指数细分到各类地区指数、行业指数以及风格指数,从投资指数发展到投资国债、黄金)和投资战略的改变(产生了主动投资的ETF)。另一条是针对制度创新。可以看出,其交易制度的创新一直非常活跃,这也是ETF这些年在海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基于ETF的发展也必将围绕这两条主线:ETF产品创新及围绕ETF进行的相关制度创新。

(一)ETF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投资理念和市场结构正处于变革时期,如果能够巧妙利用和发展ETF,这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信未来几年,市场上将会出现一大批ETF。上证50ETF的成功上市以及上市以来的优异表现会为交易所交易基金未来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和带头作用,不少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准备尽早推出自家的ETF来抢占市场。ETF在中国的拓展空间还很大,相信未来几年各种行业指数、风格指数的ETF、债券指数的ETF、海外市场投资的ETF、积极型ETF等都将逐步推出。目前,大量发展ETF的一个关键难点是市场上的代表性指数不足,包括行业指数和风格指数的编制还不完善,因此,发展ETF还需要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债ETF由于低费率、多元化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需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ETF将获得巨大发展。

(二)以ETF为平台进行相关制度创新

海外资本市场ETF发展和创新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越成熟、越高效,推行ETF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市场不够成熟或者缺乏效率,这种投资形式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回报。因此,我们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着力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只有基本制度建设到位,金融创新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市场需求,才能吸引投资者。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要成功引入ETF,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开发程序化交易;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积极开发相关衍生产品尤其是股指期货,逐步引进做空机制。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杜强.ETF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应用分析[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6.

[2] 邓兴成等.全球ETF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J].证券市场导报,2009,(01).

[3] 刘俊、李媛.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我国的前景分析[J].上海金融,2002,(11).

[4] 刘媛媛、李金林.ETF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6,(01).

[5] 赵辉.从海外发展经历看ETF在中国未来的创新方向[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6] 张滢.ETF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7] 张丽红.ETF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陈小苗 王一思

上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成品油库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