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好的方式
一、商业保险理财
商业保险是投保人花少量的资金转移未来较大的风险,如果保险事故发生,这笔小的投入(保费)就能为被保险人带来较大的补偿(保险赔款)。保险的最大功能在于保障,内都含一定比例的意外保障,这是其他理财产品所不能替代的。理财型保险则可以帮助家庭解决未来可预知的风险保障,比如分红型养老保险、子女教育保险等,这种综合必需支出和风险保障的理财型保险也是普通家庭的基本理财方式之一。
优势:同时兼有保障和理财功能,能一定程度上。复利计算,利滚利收益大
劣势:短期不见利,投资时间长才见效,流通性小
二、银行理财
银行的理财产品迅速发展,理财产品大规模发行,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在大规模涌现,并且具有高收益、操作方便等特点,银行理财规模有所萎缩。到了年底,银行理财“年末效应”凸显优势,银行理财又有所回升。虽然规模有所萎缩,但是银行理财一直被认为是较稳妥的理财方式。
优势:稳定、安全、信誉好安全性高
缺点:不灵活,资金起点高,受益低
三、股票、基金、期货、贵金属――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在近期的市场中,看空楼市和看涨股市的两种声音可谓是不绝于耳。自股市告别6000点以来,股市走熊、楼市走牛的格局一直循环交替。期货与贵金属两种投资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行情识别判断能力和交易操作能力。风险和投入也比较高。如果你是一个毫无任何投资经验和知识的小白和没有充足的分析操盘时间,还是须谨慎。
优势:高收益
劣势:高风险
四、P2P理财
这种新型的理财方式逐渐出现在视野,也是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一匹黑马,相较于银行理财灵活性更大,门槛也较低基本上都是100元起头的。是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适合于个人的新型理财产品。目前我国公司众多,产品各有差异,收益率也不一样。
优势:P2P的理财项目可以转让,投资期限灵活,收益高
劣势:风险大,P2P理财公司良莠不齐,信誉不能得到保证,要谨慎选择。专家建议选择投资理财模式是关键。
人们常说投资房产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对付通货膨胀又保值, 还有出租的房产收入, 房价总的趋势是向上的, 但我以为不尽其然。首先, 投资房产需要支付30%的定金作为首付 (现在第二套房首付需要50%了) , 然后根据你年收入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支付利息。如果房租月收入能抵消银行的月支出 (如今往往不能) 那你千万不能失业, 否则你的日常生活开销无从着落。其次, 万一在贷款期间银行逐步升息怎么办?你的经济状况就会拮据, 人不能在心理压力下从事任何投资。第三, 投资房产是向银行借款透支的, 房价下跌怎么办?众多的房产投资者成为负资产阶级就是这样产生的。2003年香港房产指数跌到最低点, 先前投资房产的许多人卖掉房子还抵不上银行的贷款, 成为“负翁”。第四, 房地产交易市场虽然很大, 可是买进卖出所办的手续 (挂牌、价格协商、签合同、公积金办理、交税、申请贷款、办产证等) , 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股票买进卖出交易完成仅需几分钟, 很是方便。那么, 投资古董、名画、邮票是否可行呢?它们有个共同点, 就是市场太小, 邮票市场低迷时抛售价值几万元的邮票很困难;另外, 字画、邮票不易保管, 邮票品相又很讲究。第二, 古董、名画赝品很多, 街头摆的摊位几乎没有真品。第三, 这些参与者都是有一定专业基础;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能区别真伪、年代、价值等。由于这些参与人数决定了市场的容量不会太大。你可能说:1980年8分钱买的第一套生肖“猴子”邮票现在价值5000元了。请问:你眼光这么独特光买“猴子”邮票?如果你把投资各种邮票的所有资金, 其中有少量升值的邮票是否能抵消大量贬值的邮票而不受通货膨胀影响吗?答案是:完全不可能。
投资黄金如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黄金每盎司35美元至今已66年。2010年5月黄金价格每盎司涨至1200美元, 年平均增长5.5%, 我不清楚66年的物价指数平均涨幅是多少?估计可以保值了, 仅此而已, 但增值还谈不上。不要忘记, 黄金价格在通货膨胀时是上升的;而当通货膨胀控制后它的价格随之下降。沃顿学院希格尔教授写的一本书介绍:1802年用1美元买的金块195年后的1997年价值11.17美元 (年平均增长1.245%, 尽管在1980年1月黄金每盎司达到850美元高峰) , 这实际上要低于总物价水平上涨的变化。
至于购买债券、银行储蓄更不是对付通货膨胀的上佳办法, 原因不言自知:利率根本追不上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在今天的纸币本位制情况下, 任何政治动荡或经济混乱都将使政府债券、银行存款的命运比股票的命运糟糕的多。
投资基金, 也就是交给专家理财是否可以对付通货膨胀保值呢?我个人觉得, 有点像买了鞭炮给别人放的感觉;我们自己不会放, 还是放不响?只要略懂股票的人都不太会这么做, 理由有三点:第一, 基金公司和基金品牌有几百种, 等你搞清楚了差不多也会做股票了;第二, 任何一个基金都要支付房租、水电煤、员工工资等费用, 而且基金经理收入高的可怕, 许多是按基金的规模、净值来提取奖金分红的;第三, 有些人购买的基金 (例如, 东方红三号) 基本上得到的收益同购买债券的收益差不多, 而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赎回, 也不能保值。
投资上市的基金和投资股票类似, 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一般地说, 投资基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收益, 相比股票来说波动振荡较小。
最后是股票, 股票是一种防范通货膨胀工具。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是购买力, 即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的货币价值。股票在短期中不是一种很好的防范通货膨胀的工具 (没有哪一种金融资产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在长期中, 股票防范通货膨胀的功能极为出色, 债券、银行存款却不具有这种功能。股票收益的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分不开。近3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 有些公司更是超常规发展, 如果我们买到这些公司的股票持有不放, 例如:苏宁电器 (2004年发行价16.33元) 通过几次送股转配至今收益大该有10倍了 (年均收益46.7%) 。当然, 如果投资者能够确定股票市场的顶峰和低谷, 他们的收益将会比“买进并持有”的投资者更好。很可惜, 这样的投资者是难得一见。通常大部分投资者在股市高涨时情绪最激动, 过于乐观;股市低迷时情绪最沮丧, 过于悲观;既使最精明的投资者也很难超脱股市主流情绪之外。假定长期投资者“逆向思维”, 在人们普遍认为股市前景暗淡时买进股票, 而在大多数人情绪高涨时卖掉股票, 他们将获益匪浅。
我在《理财-选择成长股投资》文章中提到的选股五个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安全成本”, 它决定你今后的获利程度。确认某一股票是否为成长股比较困难, 我们有时把经济周期性股票看作成长股投资, 周期性股票有两个特征:一是在经济周期趋向对该产品需求量增加时公司销售额大增, 随之利润也大幅增加;经济周期一旦过去需求下降, 公司销售额骤降, 利润可能出现亏损, 收益很不稳定。例如: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二是公司的产能不是通过资本再投资来实现的, 而成长股的成长性不仅仅是通过产量的增长来实现, 主要靠资本再投资来实现收益的。以上是成长性股票与周期性股票的主要区别。
股票市场都是周期性运转的, 不过运转的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来说4到5年。每隔几年你绝对可以买到一些非常好的廉价股票, 并在以后几年有机会在以令人高的难以置信的高价卖出。事实上, 你根本不必担心经济情况和市场趋向, 对股市短期的因素视而不见 (诸如:加息减息、调整准备金率、汇率、经济趋向等) , 而是以买房产的方式买进一个你非常了解的公司股份, 并愿意长期持有。不要过多地考虑股市波动对它的影响, 你只在净资产附近购买你了解、有兴趣拥有的股票, 你就会得到高额的投资回报。下列的公司最好不要碰: (1) 一味追求跨行业、跨地区等业务多元化的公司; (2) 经常通过圈钱来保住市场份额而不是通过自身积累和增长的公司; (3) 账面每股净资产与调整后的净资产相差悬殊的公司; (4) 上市后不久业绩大幅下降的公司, 所谓一年赢, 二年平, 三年亏, 四年ST指的就是着些公司; (5) 前景看好但经营管理或产品本身没受到市场检验的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类股票。
影响股价有诸多因素, 其中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 换句话说:成功的投资就是控制情绪的艺术。因此, 最安全的有效措施就是不要轻易激动, 坚持等到股票的价格你完全满意为止, 到那时在冒风险投资。请记住: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存而不是赚钱, 也就是说不要亏损太多的钱, 熊市里持有现金不持有股票比牛市里持有股票不持有现金获利的速度快得多, 因为股市是慢慢地上升而迅速地下降。
《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2月刊
今年2月1日社交网络Facebook宣布了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该公司的估值可能在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之间。这是非同寻常的。投资者们现在相信由一位27岁的狂妄自大的年轻人执掌的这家初创公司,其价值高于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投资者们是疯子吗?不一定。Facebook不久就可吹嘘其用户数达到10亿人,相当于全球70亿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
1000亿美元的价签几乎很难说是廉价的,但相比之下其它科技巨头更贵:谷歌市值1900亿美元,微软2500亿美元,苹果4250亿美元。何况Facebook的商业可能性是巨大的,原因有三。
第一,Facebook对其用户的了解程度是惊人的。它还在不断地设计发现用户更多信息的方式,例如“时间线”(Timeline),这是一种新的人物简介网页,鼓励人们创立有关自己生活的网络档案。该公司采集用户的信息以得出人们爱好什么,然后用目标精准程度惊人的广告吸引人们的眼球。去年该公司超过雅虎,成为美國首屈一指的网络展示广告销售商。
第二,Facebook是最为有力的社会营销平台。没有多少促销宣传像来自朋友的推荐那么有说服力,因此,Facebook上数以十亿计的互动目前的影响力从人们所购买的音乐到人们所投票支持的政治人物无所不及。像青少年一样,企业们正在发现,如果不上Facebook,自己就落伍了。
最后,Facebook正成为全球事实上的网上护照。因为有那么多人拥有实名的Facebook帐户,其他的企业在开始运用Facebook的注册作为在网上确认身份的一种方式。Facebook甚至还已创立了自己的网上货币Facebook Credit。
以上是看好Facebook的理由。但另外有两个系列的令人担心Facebook的理由。第一是从初创公司跃进到巨头所面临的管理上的挑战。Facebook仅有3200名员工,其中很多人现在将变成账面上的百万富翁,未来不得不面临绞尽脑汁地激励VIP员工——在硅谷里VIP员工是对那些静等股票变现(Vesting in peace)的员工的简称——或许能解释扎克伯格为何推迟公开发行如此之久。
谷歌已完成了从受欢迎到盈利的飞跃。尽管Facebook大谈未来新的收入流,但目前Facebook仍然危险地依赖于显示型广告。并且,吸引用户与从用户身上挤榨出钱之间存在着冲突。Facebook最重要的资产是其用户心甘情愿交给它的信息。但是,将这些数据转变为现金将不可避免地引起隐私权关切。大部分用户并未意识到Facebook了解他们多少,如果他们开始感觉到Facebook在滥用他们的信任,他们会闭口不言并登出帐户。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反垄断。科技使得在竞争中称霸者的日子很不好过。一方面,科技使得这一行业中竞争对手产生的速度快于其它任何行业(记得AltaVist,或Myspace吗?)。另一方面,网络效应有助于制造垄断。没有任何其他社交网站的规模接近Facebook那么大,并且它很快马上就有足够多的钱收购潜在竞争对手了。许多公司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正视这个问题,其中一些公司已对Facebook的势力表示不满。
可惜,只有那些不能相守亦不能想忘的爱,才会被称为真爱。为了它,我们宁肯一遍遍的伤害自己„„
时常六月,会想起它。
想到它的时候,记忆,都被染得绚丽。只一瞬的惊艳。似乎青春,短暂。似乎爱情,绝然。它是昙花。
很小时候就知道有一种花,傲气,神秘。一年只开一次,一次只开三四个小时。短暂的惊艳,稍纵即逝。
传说昙花原本花神,爱上了每天护理她的园丁。神仙思凡,惹怒了玉帝。玉帝对二者做出惩罚:
惩罚花神每年只能开一次的花,美也只一瞬。园丁则被送去出家,侍佛修心,彻忘前缘。
很多很多年之后,这位已更名为“韦陀”的园丁果然忘记了花神,只一心向佛。很多很多年之后,已成昙花的花神依旧忘不了灌她雨露的园丁,依然痴痴的挂记。昙花会选择每年韦陀下山来采集朝露的时候,来完成自己这一年的绽放。
等了整整一年,攒了整整一年,一年的精气神,昙花自然开得格外美艳。她想:韦陀,你总会看我一眼吧?你总会记起我吧?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昙花依旧一年一年的开,韦陀依旧一年一年的下山采露。他始终没有记起她。„„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韦陀真的再也想不起昙花了么?曾经那么深爱的人,说忘就能忘得干净彻底?时间会冲淡爱情,时间真的会彻底消磨掉爱情、直至不留一点痕迹吗?
怪过韦陀骂过韦陀。现在懂了:大概,韦陀也曾记起过昙花。但一入空门,情爱皆幻。记起又能如何?权当前事尽洗。记起,不如记不起吧。
阅历越来越长,越来越不敢随便用“眼里有你没你”来作为“爱不爱你”的唯一判断依据。他眼里不再有你。或是因他心里已然无你。他眼里不再有你。或是因他心里全是你。心里没有你,所以看见或看不见,你都不过浮云。
心里全是你„„那他,早已不是在用眼睛看你了。——爱一个人爱到一定程度,是会用心去代替眼睛的。
1
读初中的时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以后能在县城找个普通的工作,买套房,做个城里人。每天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每周能够去农贸市场斜对面那家烧烤店吃烤肉。
当时我在镇上读书,能够进城的机会很少。每次进城都会提前把最喜欢的衣服预留出来,仿佛那成了我平淡生命中的一个节日。我羡慕那些可以骑自行车穿过两排全是梧桐树大道的同龄人。
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想法,觉得可爱又没出息。后来去了更多的地方。开始爱上了夜晚城市玻璃幕墙的荧光璀璨,渐渐遗忘了家乡田野的蝉叫蛙鸣。至于曾经渴求的生活,早就被不断前进的脚步遗忘在了身后。
大三暑假去一个县城电视台实习。某天下班,一个人在小城闲逛。看到穿着白色校服的初中生骑着自行车穿过两排种满梧桐的街道,一瞬间感到回到了六年前。只是此时的我,再也不会羡慕那些孩子。
我羡慕那些穿梭在大城市高档写字楼里年轻干练的白领;我羡慕那些在顶层饭店端起一杯红酒俯瞰城市的精英.......
此刻的我,可以在县城买一套很好的房子,而不是当初想要的小房子;可以在那里找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而不是曾经许诺的普通工作。
我终于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曾经想要的生活,却发现自己早已对这样的生活不屑一顾。曾经的梦想被自己毫不留情地扔在地下,狠狠地踩上一脚,然后向着新的远方不断前进。一直忙忙碌碌,马不停蹄。
之前有朋友这样对我说“像你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活得太开心。你这人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2
何止是我,人都是贪得无厌,欲求不满的野兽。
欲望就像被切开了一个大口的胃,需要你不断地去填满。但即使你昼夜不息、拼命努力,也永无止境。欲望之所以得不到满足,是因为只有不被满足的东西才能称为欲望。
在自己没有做公众号的时候,每每看到那些有好几百阅读量的公众号就很羡慕。觉得每天有几百个人看自己的文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后来自己开了公众号,阅读量从个位到十位,再到现在的四位数。按理说应该开心才对,但每当看到那些大号发文几分钟就好几万的阅读量,心中还是有些许失落。
最开始做公号的时候,我给自己顶下的目标是在大学毕业前,能够有一万的粉丝。后来,出乎意料地就到了一万,两万,三万.....老师开玩笑说“你一个人的公众号,比学校官方微信粉丝都多,是不是开心死了”。
我没有开心死,反而偶尔会难过。某个95后的公号,点赞数秒掉我的阅读量;某个同龄人,粉丝30多万,已经把公号运营成公司。看着今天这个朋友又出爆文,明天那个朋友又一夜圈粉几万。我越来越不开心。
但你忘了啊,一开始你想要的并没有那么多。你忘了那个粉丝刚到一万就欣喜如狂的自己;你忘了当初给自己许下的那个小目标早已超额完成。
因为不满足,所以只有继续埋头苦干,九牛爬坡,不敢固步自封,沾沾自喜........欲望像一根长绳,一头系在脖上,一头系在山顶。它不断牵引着你前进,又让你越发喘不过气来。
最难将息是欲望,让人欢喜让人忧。
3
欲望是保持动力的最好方式。
因为对金钱有欲望,慵懒的人群才会克制自己的惰性,拼命劳作;因为对权利有欲望,身处黑压压的底层的群众才会不辞辛劳,削减脑袋也要挤进金字塔顶;因为对美貌有欲望,女人才会克制食欲,修炼好身材;因为对女人有欲望,一大批屌丝男才会奋起直追,修炼成王者,只为得到想要的女人。
朋友A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娘累得要死,但老娘一想到工作有钱,有钱就可以买SKII的护肤水、迪奥的香水......老娘再累也有动力。”
朋友B的考研书里夹了一张上海的照片。“我就喜欢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等我考到上海,我要尽情地“堕落”,好好放纵。”
每个人心底都有无数个欲望,它像小虫子一样安静地潜伏在你的内心深处,然后在某个时刻突然被唤醒,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欢喜让你忧。
在步入婚姻前,男生必须先要给女生一个浪漫的求婚方式。现在的年轻人在结婚前都会有个求婚仪式。不同的女生喜欢不同的求婚方式,但是所有女生都喜欢自己的求婚方式都是浪漫让她感动的。那么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各种方式求婚,看看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最能打动你的她。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
1.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音乐求婚
你的女友平时喜欢听MP3吗?录制一段你想对她说的求婚宣言,然后放在她经常听的MP3里面。等她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通通都是你对她说的浪漫宣言。如果她平时喜欢听某个频道的广播,还可以联系广播电台,为她点上一首音乐,向满世界见证你的求婚表白。
2.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山顶求婚
如果是在夏天求婚的话,可以带她去山顶看星星。山顶离天空比较近,夜晚满天璀璨的星星仿佛伸手就可以摘到。面对此情此景,人的心情早就不知不觉地开朗起来。这时候对着如此美妙的星空,对着她来个深情款款的求婚,一定会为这个求婚的浪漫加分不少哦,成为一个难忘的回忆。3.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选择浪漫的求婚戒指
一枚浪漫的求婚戒指便是开启婚姻的一把钥匙。当她愿意戴上你的求婚戒指,那便意味着从此两个人将会进入人生的另一段旅程。例如乐维斯的“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的寓意,每个男士定制均需实名制。专属的浪漫,只能献给此生中最心爱的女孩。4.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烛光晚餐求婚
在摇曳的烛光下,在曼妙的音乐中,心仿佛都已经开始沉醉在这浪漫的气氛中。这时候你可以转身走进房间,拿出一大束玫瑰花,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枚求婚戒指,对着她深情凝视,向她说出你的承诺约定,并答应要给她一生的幸福,让她感动地接受你的求婚吧!
5.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书中求婚
如果女友是一个喜欢看书的文艺女,那就将你要对她说的一些话给夹在书里,按照提示线索,让她翻到某个页面寻找某个特别的字体。例如在第2页,圈出一个“嫁”,在第7页圈出一个“给”,按照这样的形式,连成一句“嫁给我好吗?”,等她发现时,记得出现在她身边给她一个单膝跪地求婚啦。6.用什么方式求婚最好:家人聚会求婚
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求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以选择在她生日的时候,邀请各位亲戚好友前往庆祝。在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单膝跪下对着心爱的她来个惊
喜求婚。周围的好友一定会跟着为你欢呼起哄,只要她一句“我愿意”,一定可以瞬间点爆幸福气氛~ 注意事项
企业投资管理是指企业面临多种市场投资机会,面对各种投资风险时,以税后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同投资项目的选择。在这种选择中,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各种市场因素,而且必须考虑相关的税收因素。随着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和税收管理日益规范,税收日渐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多税种复合型税制下,企业投资类型不同,需要缴纳的税收也不相同,因此可按不同投资类型分析企业投资的税收效应。按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用进行划分,可将企业投资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种类型。
直接投资一般是指投资者用于开办企业、购置设备、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等的投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投资者能有效地控制各类投资资金的使用,并能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直接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投资开办一家新企业;以较高比例股本金参与其他企业经营;对外扩张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收购或兼并现有企业;开办中外合资公司,等等。
间接投资主要是指投资者购买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依据具体投资对象的不同,间接投资又可分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投资,并可依据所投资证券的具体种类作进一步划分。例如债券投资,又可细分为国库券投资、金融债券投资、公司债券投资等。其特点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可以灵活地购入各种有价证券和期货、期权等,并能随时进行调整和转移,有利于避免各类风险,但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和有效控制其投放资金的运用状况。
二、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涉税选择需考虑的因素①有哪些?企业直接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极其复杂的事项,在投资过程中的涉税问题也同样错综复杂。但无论怎样复杂,涉税事项无非是税收成本的增减。企业在投资中选择投资项目,主要判断标准就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税收成本的增加是一种现金净流出量;税收成本的节减与现金流入量具有同样的意义。
在企业直接投资中,税收成本的增减会导致最终投资效益的变化。因此,直接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一)项目之间的不同税收处理
国家税收有多种差异性条款,企业投资于不同项目常常会由于所适用的条款不同,导致税前收益与税后收益有很大差别。
[案例分析]:A公司现有一笔资金准备投资兴建一个项目,有甲、乙两个备选项目。其中甲项目预计年收入1000万元,成本费用620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由于部分费用超过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标准,故税前可扣除项目金额仅为500万元。乙项目预计年收入960万元,收入中有200万元可以按90%比例减计收入,成本费用600万元,均符合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标准,可在税前扣除。两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0%,计算过程见表1。
如果不考虑税收对不同项目的影响,甲项目(税前现金流380万元)收益优于乙项目(税前现金流360万元),但当考虑了税收对不同项目的影响后,则乙项目(税后现金流292万元)优于甲项目(税后现金流280万元)。
(二)税率的影响
企业投资项目在不同年度适用的边际税率不一定完全相等。所谓边际税率是指当纳税人再增加一单位应纳税所得额时所适用的税率。例如,有的国家采用的所得税税率是累进税率,在这种情况下,当纳税人某年收入较少时,其所适用的边际税率就比较低;但当纳税人某年收入较多时,其所适用的边际税率就比较高。再如,虽然有的国家所得税规定的是比例税率,但对于那些可以享受定期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实际上不同年度所适用的边际税率是不同的。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不难看出,适用这项优惠政策的企业第一年至第三年适用的边际税率为0;第四年至第六年适用的边际税率为12.5%;第七年及以后年度适用税率为25%,实际上是一种不同年度间的累进税率。或者说,当企业获得同样数量的应税所得(如100万元),如在第一年获得,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如在第四年获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12.5万元;如在第七年获得,则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
[案例分析]:B公司所在国家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60万元以下的适用税率20%;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0万元的部分适用税率30%。2009年B公司原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2010年预计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2009年拟追加投资一个项目,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两方案均可获得3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甲项目收益可在2009年实现;而乙项目收益可在2010年实现。两个项目的投资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从甲、乙两个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同样数额应税所得,由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同,缴税数额并且最终使投资项目的税后收益也是不同的。投资于甲项目所获得的30万元应税所得由于是在原收入较少年度实现,其中的20万元实际适用税率20%,只有10万元适用较高边际税率30%。而投资于乙项目所获得的30万元应税所得是在原收入较高年度实现,全部适用30%的较高的边际税率,故比甲项目收益多缴2万元企业所得税,导致整体税后收益降低。
(三)现值的考虑
企业投资是一项长期行为,故在投资决策中须考虑投资与收益的货币时间价值,应用净现值法对不同时期的投资与收益折现值比较。显然,运用净现值法分析,税款缴纳时间的早晚也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变化。
[案例分析]:C公司投资有甲、乙两个可选择方案,两年中各年的收入均为100万元,而甲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为55万元,第二年成本费用为65万元。乙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为70万元,第二年成本费用为50万元。每年年终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设税率为30%,当期利率为10%,第一年复利现值系数为0.909,第二年复利现值系数为0.826。)计算两个方案的应纳税现值见表3。
从上述分析可知,如果单纯从账面价值看,甲、乙两项目两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是一样的,都是24万元。但考虑折现因素后,乙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比甲项目数额大,应纳税所得额较少,缴纳所得税额较少;第二年成本费用比甲项目数额小,应纳税所得额较多,缴纳所得税额较大。实际上是一部分税款递延了缴纳时间,所以降低了所缴纳税款的折现值。
(四)为关联交易创造节税机会
当企业的一些业务可能适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时,企业可以投资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专门经营该类业务,以便享受税收上的优惠。这种投资实际上也会为未来通过集团内部企业间交易降低税负提供便利。
[案例分析]: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既生产普通医疗器械,又生产A类新型医疗器械(该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按现时情况,由于某些指标不能达到企业所得税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如A类新型医疗器械销售收入未占到全部销售收入所得税优惠条款要求比例),故全部所得只能按照一般企业所得税25%的税率计算缴税。经过筹划,企业决策层决定投资成立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子公司,专门生产经销A类新型医疗器械。独立后的子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以及其他条件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经批准成为享受15%优惠税率的高新技术企业。假设称原来的子公司为4公司,称新建子公司为Y公司。这种投资实际上为以后集团通过内部企业间交易降低税负提供了便利。
当4公司向Y公司销售一批原料价格成本价为450万元的零部件,市场交易价格在800万~1000万元之间,或者说,只要在这一价格区间都可以被认定为合理的市场定价。Y公司用这批零部件加工成成品销售,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此时,4公司就可以主动按照市场交易的最低价格将这批零部件销售给Y公司。不同交易价格下的纳税分析如表4所示。
投资成立Y公司使企业有可能通过集团内部的交易定价降低税负,仅这一笔交易就为企业节税10万元。
在现代社会,税制体系是一个由多税种构成的复合型税制体系,每一税种都由极为复杂的条款构成,各税种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这样一来,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时,对不同项目的选择通常是统筹考虑的决策过程,或者说,各个备选方案都可能存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税收优势,但与此同时,又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税收劣势。因此,在作投资决策时,企业只能选择最适合预期投资目标要求的项目。
[案例分析]:某企业有2000万元资金准备追加投资扩大原产品生产规模。企业现在生产的A、B、C三种产品,市场销路都很好,供不应求。但由于资金有限,只能集中资金投入某一种产品的生产。
三个投资方案情况如下:A项目用于扩大A产品的生产规模,B项目用于扩大B产品的生产规模,C项目用于扩大C产品的生产规模。在不同方案中,投资的2000万元分别用于购置生产不同产品的设备。设备使用期为5年,暂不考虑设备使用期满后的残值。
注: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5年期利率的10%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和0.621。
A产品是比较稳定的传统产品,商场销售及盈利较为平稳;B产品是高科技产品,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初期利润水平比较高,但以后逐年呈下降趋势;C产品是更新换代产品,消费者对该产品有一个接受过程,市场打开后,企业收益呈逐年增长趋势。A产品、C产品生产设备采用平均直线法计提折旧;B产品生产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内部收益率为10%,税率为20%。项目第二行所列收益额均为未扣固定资产折旧的收益额。A、B、C三个项目投资收益的计算见表5所示。
对三个投资项目分析比较如下:
第一,如果不考虑折现因素,单纯从账面数据看,C项目最优,五年共获得税后收益1280万元;A项目次之,五年共获得税后收益1200万元;B项目最差,五年共获得税后收益1160万元。其基本原因是在投资额相等的情况下,C项目获得的税前收益最多,五年共计3600万元;A项目获得的税前收益较少,五年共计3500万元;B项目获得税前收益最少,五年共计1160万元。而且,各年税率相等,最终项目优劣排序为:C>A>B。
第二,如果从折现的角度看,项目的优劣排序发生了变化,即A项目最优,五年税后收益折现值为909.60万元;C项目次之,五年税后收益折现值为888.88万元;B项目最差,五年税后收益折现值为833.36万元。显然,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项目五年获得的总收益虽然比C项目少,但有部分收入获得时间较C项目早,当其乘以较高的折现系数时,其五年收益折现总值高于C项目。
第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实力(或者说真实效益)不能单纯从账面损益来看(即使已经考虑折现因素),还必须考察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B项目虽然五年总体收益额较少,但其现金流入(收益额)呈现早期较多,后期较少的状态;而现金流出(应纳所得税)由于实行了加速折旧法,呈现早期较少,后期较多的状态。(设备的折旧虽然是核算中的成本,但却没有实际现金的流出。采用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加大了早期折旧成本,产生抵税效应,减少了应缴所得税的现金流出,但却未增加早期设备成本的现金流出,)因此,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角度比较,结果见表8(这里暂不考虑其它现金流入流出事项):
从上述分析可知,从净现金流入的角度看,B项目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由于各项目的收益都是一种预期,时间越远,预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或者说风险越大。因此,选择早期收回现金较多的项目投资也是规避这种风险的重要考虑。
第四,边际税率变化的预期也会对不同投资项目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预期从第三年开始,税率将提高至25%。这种变化对A项目税后收益降低的不利影响最小。对B项目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其收益前期高后期低的角度讲,适用相对税率较高的收益较少,不利影响较少;另一方面,加速折旧法加大前期账面成本,使一部分所得向以后年度递延,适用较高税率,增加了企业税负,减少了企业税后收益。对C项目税后收益降低的影响比较大,因其大部分收入在后三年实现,边际税率的提高会直接增加其税收负担。
三、间接投资
企业间接投资因具体投资方式不同,取得的投资收益的税收待遇有所差别。
(一)债券投资的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而购买其它债券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企业在进行间接投资时,除要考虑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相关的税收规定的差别,以便全面权衡和合理决策。
国库券投资收益少,但无风险,且国家对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个人而言,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经营股票的情况下,购买国库券可以取得稳定的投资收益。
[案例分析]:有两种长期债券,一种是企业债券,年利率为4.2%;另一种为国债,年利率为3.4%。企业应该投资于哪一种债券呢?
解析:表面上看起来企业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国债利率,但是由于前者要被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而后者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的税后收益应该通过计算来评价和比较:
4.2%×(1-25%)=3.15%<3.4%
也就是说,企业债券的税后收益要低于国债的税后收益,所以进行国债投资更为合算。事实上,只有当其它债券利率大于4.533%[即3.4%/(1-25%)]时,其税后收益才大于利率为3.4%的国债。
[案例分析];某企业目前有1000万元的闲置资金,打算近期进行投资。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投资国债,已知国债年利率为4%,另一种选择是投资金融债券,已知金融债券年利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请问从税务角度看哪种方式更合适?
解析:
方案1:若企业投资国债,则:
投资收益=1000×4%=4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所以税后收益为40万元。
方案2:若企业投资金融债券,则:
投资收益=1000×5%=50(万元)
税后收益=50×(1-25%)=37.5万元
所以站在纳税角度考虑,选择国债投资对于企业更有利。
(二)股票投资的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当组成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3项所称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财产转让收入以收入总额为应税收入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它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由此可见,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投资股票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首先,对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股票获得的价差收益要并入企业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次,对于企业购买并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的股息、红利需根据情况确定:a.居民企业或非居民企业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超过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b.居民企业或非居民企业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超过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并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即应当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c.居民企业或非居民企业持有非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取得的投资收益,一律并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法》还进一步明确,在中国境内没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包括股息、红利所得等,按照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改变了此前我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外方投资者派发的股利免征预提所得税及对持有H股的外国企业,从发行该H股的中国境内企业所取得的股息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
根据上述相关政策,企业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可通过适当延长股票的持有时间,或选择居民企业公开发行的股票等方式,获得股息、红利的免税利益。
各国对买卖股票一般征收交易税(印花税)、资本利得税,股票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多数国家对企业的股息收益在征收公司所得税时都有税前扣除等避免经济性双重征税的规定。如美国对企业的股息所得,通常在税前扣除其所得的70%;在应税公司股份比例达到20%~80%的,税前扣除股息所得的80%;超过80%股份的,税前扣除股息的l00%。多数国家或地区对个人投资所得实行不同形式的避免经济性双重征税的政策。
股票投资风险大,但收益高。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股票投资,可以利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大规模的扩张经营,但税负一般不会有明显变化;对于个人而言,在有时间和精力经营股票的情况下,可选择股票方式进行投资,可取得较多的税后利润。
(三)基金投资的税收筹划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在证券基金现金分红中获得的收益是免税的。但应注意的是,有些证券投资基金会采用拆分基金份额的方式向投资者“分红”。在这种“分红”方式中,投资者获得了更多基金份额,降低了单位基金成本,待赎回时获得的价差收益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显然,证券投资基金采用不同的分红方式,投资者的税后利益是不同的。当然,采用何种方式分红是由基金公司决定的,投资企业并没有决策权,但企业却可以选择有较大税收分红利益的基金进行投资。
[案例分析]:2010年1月,A企业以500万元投资购买单位净值为1元的4证券投资基金份额500万份。2010年末,基金净值升为1.6元。基金公司决定将升值部分全部向投资人分配。A企业在2011年5月基金净值又升为1.3元时将基金赎回。
如果基金公司采用现金分红,则A企业全部税后收益为:
如果基金公司采用拆分方式,则原来的500万份拆分后变为800万份,单位净值将为0.625元。赎回时,价差收益应缴纳所得税:
A企业的税收净收益为:
可以看出,现金分红方式为A企业节税7.5万元,增加了基金投资的收益。企业在进行基金投资决策时,当预计分红水平相等时,应更倾向于选择采用现金分红方式的基金进行投资。
另外,由于现金分红与基金赎回收益税收待遇上的差异,投资企业在确定基金赎回时间时也应将税收因素考虑进来。
[案例分析]:2010年2月,B企业投资800万元申购面值1元的Y基金800万份。到2009年2月,Y基金净值为1.5元,Y基金公司决定采取大比例分红方案,每基金份额现金分红0.45元。B企业对这笔基金投资赎回的时间有两种选择:一是在Y基金分红之前赎回;二是在Y基金实施分红方案(除权日)后再赎回。
计算两种方案下B企业的投资收益:
方案一:B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5-1)×800×(1-25%)=300万元
方案二:B企业的投资收益为:0.45×800+(1.5-1.45)×800×(1-25%)=390(万元)
显然,在第二方案中,投资者在基金分红时先获得分红现金收益,享受了免税待遇;分红后,基金净值大幅下降,赎回时,赎回收益很少,应缴税款明显减少,投资收益也相应增加。
当然,企业投资者还必须考虑到基金投资中的税收风险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施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合理方法调整。当企业购买基金数额较大,超过合理投资比例,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税款缴纳为目的的不合理安排,从而对其进行调整。
由于在间接投资过程中,投资人的涉税问题较少,仅在这里作出阐述,以后不再多讲。后面各节主要对直接投资的涉税选择问题进行阐述。
(四)投资结构的税收筹划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将自身可控资源在不同项目、不同业务之间进行的配置所形成的投资结构组合。投资结构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而且是量与质的统一。质的规定性是指投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经济属性、技术属性的内在联系;量的规定性是指投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投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述,包括:投资地区结、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用途结构、资来源结构、投资项目性质结构等。在现实企业投资结构的安排过程中,实际上是经过对上述各方面结构因素综合考虑后作出的决策。而且,这种安排是需要根据市场供求、企业内部各要素等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等量资源投向不同项目,或在不同项目作不同比例安排决定了企业应税收益的构成,也最终决定企业的税收负担。一般讲,投资结构不同,有效税基的综合比例、税率的总体水平和纳税综合成本的高低也不相同,必然会对企业税后收益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案例分析]:假设某企业以等量资金作以下几个投资项目安排,有A、B两种不同的投资结构,纳税及税后收益情况如下列表9和表10所示。
从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仅从企业会计利润看,B方案各项目收益970万元,较A项目的940万元多30万元。但由于B方案收益结构中适用高税率收益的数额较大,应纳税款228万元,较A方案应纳税额179.75万元多48.25万元,实际税后收益反而低于A方案。因此,A方案的投资组合对于企业降低税负、增加税后利润更为有利。
从分散风险的角度看,企业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资金全部投资于某地区、某行业,或者全部用于某种用途、某个项目。分散投资于各个项目是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策略。从上述案例也可以明显看出,投资组合中的涉税因素直接影响整体投资的税后收益水平,因此,需将其从其它财务数据中独立出来进行具体分析。
(1)有效税基的综合比例
分析A方案与B方案的有效税基,,可以看出,B方案会计利润970万元,比A方案多30万元。这增加的30万元作为计税所得,虽然会引起所得税的增加,但应当说是企业利益的有效增长。因为,即使多缴纳了所得税,但仍带来企业税后利益的增加。而B方案的“纳税调增项目”金额88万元,比A方案的45万元增加43万元。“纳税调增项目”意味着企业发生的费用超过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标准,必须就超过部分金额计算缴纳所得税,或者说,企业一方面支付了费用,形成现金流出;另一方面还需就超量流出的部分现金计算缴纳所得税。这部分计税所得对企业来讲是既没有真实所得,又要计税,直接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上述案例中,A方案的有效税基为985(940+45)万元;B方案的有效税基为1058(970+88)万元。
(2)税率的总体水平
在上述案例中,A、B两方案不同项目适用税率分别都有15%、20%,25%几挡,但来源于不同档次的税率收入的结构有较大不同,从而使两方案实际税率总水平不同。
A方案税率总水平:[90×20%+420×15%+(200+45)×25%+150×25%]÷940×100%
=[18+63+61.25+37.51÷940×100%=19.12%
B方案税率总水平:[30×20%+200×15%+(440+88)×25%+240×25%]÷970×100%
=[6+30+132+60]÷970×100%=23.51%
较高的税率总水平使B方案比A方案付出更多税款,降低了税后利润水平。
(3)纳税综合成本的高低
企业纳税综合成本主要是由有效税基和税率总水平决定的。但除此之外,仍有一些其它的税收因素会影响纳税综合成本的高低。前面我们对A方案与B方案实际税负及税后收益的比较都是仅针对一年的投资结构收益而言的,实际上,企业的投资结构是经常变动的,国家对不同产业及企业不同投资行为的税收政策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都会导致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变化。故在投资结构安排中通常需要对未来几年可预期的几年的税收负担及税后收益作通盘考虑。这时就必须将折现因素包括进来。例如在A方案中,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过成熟期,以后年度会出现收益逐年下滑情况;普通企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而B方案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普通企业所处的阶段性状态恰恰相反。这样,如果将投资结构的这种动态变化因素考虑进来,从5年、I0年这样一个长期决策的角度看,B方案就可能比A方案具有更好的投资结构优势。
参考文献
随着金融危机转为经济危机。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黑色十月”:覆盖23个地区主要股市的Msa指数下跌20%以上,为该指数编制以来最大跌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4.6%,跌幅创14年之最。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全球股市市值10月蒸发5.79万亿美元,为历来表现最差。经济形势的发展让学者们也大跌眼镜,我们无法用任何一种经济模型来预测每月甚至每周都在变化的市场,国际救援的资金都是以千万亿美元来计量。
对于PE来说,10月以来听到的也都是坏消息。2008年第三季,中国PE市场的募资额较上季大幅回落83.7%,仅为4.92亿美元,新募基金数量比上季减少了一半。从投资看,该季也一改往年逐季走高的趋势。投资案例数较上季减少了50起,投资金额只有7.88亿美元,比上季降低34.6%,同比则减少12.1%,为5年来首度同比下滑。由于市场不景气,10月没有一只新股上市,国内IPO又进入真空期。PE的艰难时世又到来了吗?
最坏的经济周期还没到来,最好的投资周期已经显现
现在判断这轮危机何时会有转机可能还太早,从华尔街传递出来的坏消息现在还没有完结,昔日风光无限的投资银行家们今年和被三聚氰胺困扰的牛奶商们站在了一起,受到人们的拷问;西方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已经到了衰退的边缘,频频传来的企业亏损、裁员及消费市场萎缩的消息令人相信,经济最坏的时期可能还没有到来。
但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周期,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周期和PE的投资周期刚好相反,市场火热的时候往往项目价格高、投资者多、竞争激烈。反之,市场差的时候,即使好的项目,价格也比较便宜。未来的盈利空间更大。一、二级市场的时间差,现在为PE投资带来了机会,理性的PE已经开始用“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来描述这一特殊时期。有数据表明,6月以后。一些无名的、偏热的PE资金已经鲜有投资,或正在悄悄离场,而市场上活跃的PE则在加紧利用市场机会寻找“价廉物美”的项目。由英联牵头的投资联盟刚刚向中国安博教育集团注资1亿美元,又联合华平基金向7天连锁酒店投资6500万美元。10月,英特尔投资在北京宣布三笔在华新近投资项目,其中包括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创益科技、大容量电能储存设备生产商汇能公司;诺基亚则向亿动广告传媒进行了投资。近日,开创奢侈品销售新模式的网络销售商钻石小乌宣布获得联创策源、今日资本共计1亿元的第二轮注资珀:刚刚结束融资的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第三期5800万美元的融资中,也可以寻找到上海创业投资有限投资公司和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
PE市场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投资价格开始下降,二级市场的传导效应开始在一级市场显现。美国PE巨头百仕通集团(Black Stone)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A.schwarzman)提醒投资者,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正为PE创造了一个投资的黄金机会。
我们2008年5月做DD(审慎调查)的一个项目,以前是2008年9倍市盈率(PE)以下免谈,现在项目方主动上门把价格降到6倍,而且还可以商量。这说明,“过冬论”之下,创业者的心态逐步调整到位,项目企业的融资期望降低,好的项目也开始便宜起来,PE投资更加容易了。前段时间有些很难见的好项目的企业高管也开始回访PE,5倍左右的市盈率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在6月以前,项目企业的市盈率往往是2008年预测利润的10倍左右,一个Pre-IPO项目,如果投资者给出5倍的市盈率,项目企业只会嗤之以鼻好东西还要有好的价格才是真的好,价格是决定项目成败和控制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进入萧条期,对项目企业和PE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大家一起应对,对PE而言,只有和项目企业的创业者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才可能实现共赢。
真正的PE会显山露水
最近一个季度,虽然中国PE的投资规模降幅很大,但投资仍在进行,在低谷中拣便宜货和抄底的队伍中,虽然有本土PE的身影,但主流还是经验老到的外资PE,甚至前些年很少在中国露面的外资PE机构,近期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试水。10月,瑞典殷拓集团等机构向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投资8000万美元,成为目前国内医药连锁行业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涟遭受次贷危机重创、被美国政府救助的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大手笔地向力帆集团投资了9000万美元。外资PE们敏锐的市场眼光和经验丰富的的投资策略,值得本土PE学习和思考。那些真正有“本事”的PE机构。未来可能是这一轮行业调整的赢家。
首先,具有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PE机构胜出的概率更大。特别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差的情况下,真正能在制订战略、规范发展、开拓市场、资金融通、人力资源、行业整合等方面帮到企业的PE们,由于可以提升项目企业的价值,最后肯定会获得好的回报。在中国投资多年、经验丰富的那些品牌外资PE,以及经历了国内上一轮投资周期并坚持下来的本土PE机构,其投资经验和行业整合能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时比资金还重要。
其次,具有长远眼光、正确投资理念和良好决策机制的PE胜算更大。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外资PE,已有多年的市场历练,大风大浪见多了,机会的把握和风险的判断能力比本土PE更强。另一方面,它们往往更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一朝的得失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其价值观,见到好项目,它们该出手时就出手,一点都不含糊。在2002-2004年的国内投资低潮期,外资PE在国内投资的项目创造的成功案例远比本土PE多得多。此外,恐怕也是最关键的,外资PE有着本土PE羡慕的资金规模和决策模式,它们的基金量都相对较大,投资期长,对LP出钱不管事,GP管事不出钱?的决策机制贯彻得最彻底,GP可以从专业的眼光去考虑投资的事情。而不像本土PE,在现在的形势下,GP很大的精力要放在募集资金和安抚LP上,由于LP经常不按规则行事,GP再有本事有时也只能玩“空手道”。
最后,拥有资金实力的PE未来会获得高额回报。特别是刚刚在2007年或2008年募完资金的外资PE,由于许多资金来源是养老金、保险金等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基金平台,相对于国内PE,它们的资金优厚,弹药充足,比起可能会捉襟见肘的本土PE,投资就有实力和规模。IDG、鼎晖、弘毅、赛富、今日资本等外资PE手中都握有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相比而言,本土PE的规模要小许多,更不要讲已经募集到资金的本土PE还面临LP“断供”的风险。
历史将会重演:低潮期的投资都有较高回报
“在市盈率低的时候投资,在市盈率高的时候退出”,是PE的赚钱之道。股神巴菲特也说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别人恐惧时候要贪婪。PE是长线投资。同时也是前瞻性的投资,真正的投资家要用独特和敏锐的眼光来判断经济周期和行业、项目的发展趋势。随着上证指数从2007年最高的6124点一路下跌,PE全民化的热潮也随之冷却。热钱来得快,散得也快,这对那些真正的PE来说是件好事。如果把股指作为投资的指挥棒,PE一定会受重伤,那些在2007和2008年以高价追逐Pre-IPO项目的PE,今后一段时间日子可能会很难过。
回顾一下本土PE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PE投资和退出与证券市场的有趣关系。上一轮PE感到寒冷的季节(2002-2005年),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冬天,上证指数长期徘徊在1500点左右。股市萧条、没有全流通、IPO停止、创业板无限期推迟,很多为创业板而生的PE离开了这个行当,而那时坚持投资的一些本+PE机构都在前两年的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较好的回报,如本土最大的PE机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在低潮期的A区投资了潍柴动力、中材科技、同洲电子、科陆电子、远望谷、福晶科技等项目,最后在2006、2007年股市好的B区实现了上市退出,获得了几倍、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成为本土PE的翘楚。这种投资吻合了在PE低的时候投资(A区)、PE高的时候(B区)退出的规则,投资的效益就会显现。目前,国内的证券市场又调整到了低位(C区),我们又看到了上一轮资本市场调整的现象。历史还会不会重复,PE应该把这一时期看作萧条期还是投资期,同样值得本土PE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