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债券的风险(精选12篇)
利率风险 指银行基准利率的变化导致债券价格和投资收益率发生不确定性变化的风险,
债券投资存在哪些风险
。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家都知道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银行基准利率提高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实际投资回报率都会降低,从而产生债券投资的风险。对于利率风险比较好的规避方法是选择不同期限债券进行组合投资,使手中所持债券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可以迅速抛出短期债券,转投新的高收益机会;如果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则可以为我们带来超额的高收益回报。购买力风险 指由于通货膨胀的发生而使债券持有人投资收益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投资收益率应该是债券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为规避货币贬值的风险,投资者在购买债券的同时,可以投资一些收益较高的品种,如股票和房产。信用风险 主要是指发行债券的公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行责任,无法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信用风险一般是由于发行债券的公司的资产实力不强或经营状况不佳而造成的违约风险,所以在选择债券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发行主体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尽量避免投资经营状况不佳或信誉不好的公司债券。流通性风险 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从而影响投资者收益的风险。对此,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如国债等。
一、银行债券投资影响因素
(一)宏观调控政策
这种政策对银行的信贷模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使银行的工作重心逐渐由信贷转型为银行债券投资,实现对银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宏观调控政策还将存款准备金连续上调,增加了银行债券投资的本金。
(二)债券投资环境
当前的银行出于债券投资兴盛的发展潮流中,处于债券市场的大前提下,这决定了银行的工作方向。债券投资市场的扩大使市场的模式发生了多种改变,为银行提供了多种交易方式,促进了银行的效益。债券市场促进了银行对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扩大了银行资产管理的空间。
(三)银行制度
银行内部严格的制度为资产的分配提高了前提,它将银行的资产配置严格限定,实现了债券投放这一资产配置模式的广泛应用。在银行的正常运转中,银行的资源客户有限,限制了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而债券投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实现债券的流动性控制,扩大了客户的范围。
二、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的原因
(一)风险投资策略缺陷
我国的银行对债券的了解不够完全,无法真正实现对债券信息的合理分析,制定完善的风险投资策略。当前的银行中,债券投资策略往往是建立在单项的业务上,没有对未来债券的发展进行及时地预计。这种债券投资在发展方向、规模、配置上都缺少长远的规划,无法实现对银行债券的适时管理,无法对银行债券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定位。现在经济危机对银行的冲击力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债券投资没有明显的抵御措施,这更增加了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
(二)风险投资管理缺陷
在银行债券投资业务中,许多银行只是单纯建立在部分区域上,没有实现风险投资管理的链条化。对自身的业务接待、管理、运行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制度和条例,没有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还有一些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债券投资方面的管理授权,没有完善的风险投资事故责任追究条例,增加了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
(三)风险管理能力低下
银行管理部门对自身的债券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对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在意,给银行的债券投资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下,当前的人力物力根本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债券市场的需求。在实际监督中,很多银行的监督者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风险投资进行紧急预案,防患于未然。银行债券部门,没有完整的债券管理监督,没有严格的市场监控,导致当债券利率出现波动时,银行无法应对,利率风险增加。
(四)处罚监督力度不足
现在银行债券投资管理中没有严格的处罚制度,对债券投资中出现的责任推脱,员工失职现象不能做到合理地处罚。这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屡教不改,造成工作漏洞。当前没有明确的用章管理,对相关人员的监督力度不足,很多人员通过债券为自己谋私,损害了银行的利益,增加了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董事会没有明确的风险约束指标,对审计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不足。
三、降低债券投资风险建议
(一)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实现对银行债券风险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相关的操作制度和授权方法,制定合理的市场业务管理方案。将市场风险管理的大体框架建立在当前的市场模式之中,对市场模式进行深刻地分析,使银行债券投资制度紧跟当前的发展。对市场制度进行明确的制定和分类,主要分为市场业务管理和操作制度、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市场风险止损制度、市场风险审计制度四大方面。实现市场管理的流程、结果、信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降低银行债券投资中的风险。通过建立横纵两条制度管理方向,实现对市场的风险管理。
(二)强化对风险的防范
增强对银行管理概念的管理,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债券进行准确地定位,及时对市场的发展进行预计,减少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综合当前的银行债券水平,对本银行的业务人员进行符合当前情况的风险防范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对相关人员进行银行债券风险的估计,当出现相关的风险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减少银行的损失。除此之外,对银行债券投资的相关岗位进行分离,实现债券回购、债券拆借等分层管理,切实对这些风险进行防范。
(三)细化债券投资监管
市场风险主要是银行债券利率改变导致的,是一种不可预期的风险投资方案。因此,在日常中银行必须做到对监管工作的细致化,将风险降到最低。对银行债券监管分成不同的阶段,逐渐细化监管的细节。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交易的模式和前提进行监管,确保银行风险的最小。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市场配置的监管,将市场配置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合理配比,限定风险额。在第三阶段主要是对管理工作的细节进行细化,开展压力测试,强化监管工作。风险监督人员要对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地了解和监管,审慎从事债券业务,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实现风险管理。加大对风险管理监督人员的培养,对这些人员严格进行要求,确保他们能承担起银行债券投资的监督任务,加强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债券风险预算
为提高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债券风险的预算。对债券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地预算,防患于未然。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债券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落实银行的债券预测指标。对银行债券投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债券投资业的发展形势,对债券的风险进行准确地预算。进行系统的债券跟踪、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及进行解决,达到对风险的预算和防御。
四、结论
我国的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银行方面对债券的风险管理要求逐渐增高。只有对银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对风险的防范、细化债券投资监管、加强债券风险预算这四个步骤才能真正地实现对银行债券风险的管理。对银行债券风险管理进行细致化的分工和监管,才能降低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实现银行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是拓宽银行产业资金的重要渠道, 它对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债券资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债券投资的收益, 但是, 在实际的债券投资中银行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降低银行债券投资风险要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强化对风险的防范, 细化债券投资监管, 加强债券风险预算。
关键词:银行,债券投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超, 邢延辉.基于风险防范视角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 2011 (31) :75-76.
[2]徐懿.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分析[J].金融与经济, 2010 (11) :558-559.
[3]杨赫.实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09 (15) :427-428.
[4]李瑞红.我国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风险及防控研究[J].华北金融, 2010 (10) .
[5]鞠雪姣.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08.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作为债券市场的后台服务中介机构,承担着维护债券市场结算秩序稳定的重要职责,首要关注点就是安全。长期以来中央结算公司整合资源、保持中立性优势,为市场提供了一整套中债价格指标体系,作为工具帮助机构投资者识别、计量和监测相关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风险在逐渐加大。从中债新综合指数看,6月30日成份债券的平均基点价值为0.0385元,按全市场债券存量40万亿元计算,收益率每变动1个基点,全市场市值约变动150亿元;从风险价值(VaR)指标看,在95%的概率下,全市场每天的最大市值损失约为700亿元。债券利率波幅也有放大趋势,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2—2013年的熊市中上行近130个基点,较2009年以来另外两个熊市的振幅扩大约30个基点;此外,收益率波动方差也有上升;从中央结算公司为400多个债券账户计算的组合VaR值看,平均相对VaR值从2013年底1.4‰上升到2014年底1.9‰。这说明市场风险是现实存在的,需要加强管理。
伴随着ST湘鄂债和天威中票等公募债及众多私募债出现系列违约事件,债市刚性兑付已被打破,信用风险开始真正暴露。虽然这可以促进信用定价的有效性,但从持有者角度看无疑是放大了财务损失风险。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从前些年开始对信用债券做内部评级,表现为在交易价格中隐含了对公开评级的调整。从今年初情况看,做了调整的信用债券占全部只数的38%,其中95%是下调评级,占比高于往年。2013年6月间,7天回购利率曾达28%,给了市场一次流动性风险的切实体验。可见,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不再是虚拟的了。
2013年4月后暴露的债市利益输送事件,可以看作是合规性风险。我认为,发挥好机构中台的作用,对于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现在多数金融机构都是中债价格指标的用户,只要中台用相关债券估值,与前台特别是与丙类户相关的交易价格做比对,即可发现问题或要求前台作出说明。如果有这样的制度安排,前台人员就会谨慎而避免明显的利益输送。风险防范在机制完善方面下功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风险是现实存在的,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中,非常希望各方共同合作,在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有效风险管理方面不断做出实质贡献。
责任编辑:宗军 刘颖
。如果你拥有的是企业债券,不管企业内部人控制程度如何,作为企业的债权人,都可以到期收取定额的本金和利息,除非企业在到期前破产清算。即使企业破产,债券持有人相对于股东拥有优先清偿权,企业只有清偿所有债务后,如果还有余额股东才能得到部分补偿。
不要盲目买卖,见风使舵,一成不变地不作策略调整 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应该充分考虑投资期限、风险承受度和未来的流动性需求等。投资者要对达到什么样的投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愿意和能够承担因此而发生的投资风险。如果想从债券市场上获取更多收益,懂得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不足够,尊重市场、顺应市场,并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是又一大考验,
不要将债券当作股票来炒作,经常做超短线 债券市场相对股票市场而言,更关注大势,即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债市的频繁交易有可能会吞噬大部分的投资回报。实践证明,在债市的中长期持有策略要远优于积极交易快进快出超短线的方法。
1992年9月,中房南昌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新世纪住宅”投资债券。为此,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签订了包销协议,并共同制定了联合发行章程。约定:该企业债券最长期限二年,自1992年11月10日起至1994年11月10日止;证券公司总承销,包销手续费千分之十一,并负责办理兑付;证券公司代发行人中房南昌公司赔偿后,有权向发行人行使追索权等。协议签订后,证券公司代理中房南昌公司发行了债券。债券即将到期时,中房南昌公司无力兑付,遂于1994年9月23日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约定:以证券公司名义拆入资金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发行的投资债券,拆入资金的本息及税款均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拆入资金证券公司不另收费用,待该项目清盘后,所得盈利由中房南昌公司、证券公司按6:4分红。同年11月9日,证券公司与赣昌资金市场签订拆借协议,从该市场借得资金万元,到期日为1995年3月10日,利率为月息11.88%……证券公司将所借20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到期企业债券。同年12月20日,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又签订一份补充协议,约定: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证券公司用于兑付企业债券的款项69749232元本金、利息及税款。上述69749232元本金包含本案证券公司从赣昌资金市场拆借的2000万元。
1910月30日,证券公司因中房南昌公司未偿还其从赣昌资金市场所借的2000万元本息,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原审法院根据证券公司申请,查封了中房南昌公司新世纪住宅小区未竣工房产第17、18、20栋共128套住宅。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美国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巨大亏损事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1998年8月俄罗斯国债危机爆发,俄罗斯宣布延期支付国债本息。B.资本市场为了规避风险,纷纷买入德国国债、卖出意大利国债。
C.资本市场的避险行为缩小了意大利国债与德国国债之间的利差。
D.LTCM公司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德国国债空头和意大利国债多头,这样的仓位在市场上难以平仓,最终导致大量亏损。
2.下列关于2004年央行使用央票回收流动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央票是一种长期的货币市场工具,其作用是为中央银行融资。
B.央票以投标作为发行方式,发行过程中需要央行与市场金融机构进行价格协商,从而推高了短端资金利率。
C.短端资金利率的上行推动了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D.国内利率的上升反而吸引了更多热钱进入,导致紧缩性货币政策失效。
3.下列关于债券交易价格和数量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债券交易的价格和量高度相关,量决定价格。
B.债券交易的平仓和建仓需要使用抛补策略,抛出时应当分量逐笔以获取更优的成交价格。C.债券市场里中介交易商的存在有助于隐匿原始交易者的身份信息,从而鼓励更多原始交易者参与交易。
D.债券交易中,如果进行大量补入的交易,则一般以一级市场投标的方式进行。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央银行负债?(B)A.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B.财政存款和居民存款 C.中央银行票据 D.流通中的现金
5.下列关于高频工具和低频工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高频工具和低频工具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使用频率以及效果的维持时间。使用频率高、作用时间短的工具时是高频工具;使用频率低、作用时间长的工具时低频工具。
B.高频工具对市场的流动性具有平滑管理能力,而低频工具在管理流动性时则不具备平滑能力。
C.通过低频工具管理流动性时,央行对流动性的控制力较强;通过高频工具管理流动性时,央行对流动性的控制力较弱。
D.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属于低频工具。
6.下列关于信用债及信用违约事件的说法中,不符合本课程观点的是:(A)
A.我国第一例信用债违约事件“11超日超债”违约是中国的贝尔斯登事件。
B.对于财务透明的主体,其信用违约不会给债市带来系统性风险,对于财务不透明的主体,其信用违约将可能导致债市风暴
C.根据国外PLMCO公司的经验,我国信用债的投资规模具有广阔前景 D.超日债违约几乎不会冲击到我人信用债市场
7.以下哪一项属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D)
A.中长期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准备金率
D.短期利率
?8.下列关于债权的品种差异和期限差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银行间市场中国债和信用债享受相同的回购利率,没有体现出二者的信用风险溢价,这是制度缺陷造成的。
B.期限利差能够反映货币政策的操作取向
C.理论上说,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应当有不同的回购利率,这体现出信用风险溢价的大小。
D.货币政策宽松时,同种债券的期限利差会缩小;货币政策收紧时,期限利差会扩大。注:本题可以确定D是错的.下列关于利率债和信用债这两个投资领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信用债投资主要是通过对利率趋势的研究获得资本利得收入。B.对于信用债而言,资本利得构成了最主要的投资收益。
C.利率债投资主要是通过对利率和信用的研究,同时获得资本利得和票息收入。D.在信用债投资中,即使使用低久期组合,也能通过杠杆管理获得较高收益。
10.以数量型指标作为中介目标,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其中不包括哪个?(D)
A.控制货币数量容易引起“金融脱媒”,从而弱化了数量控制的效果。
B.控制数量依然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市场的流动性依旧被少数大型金融机构持有。C.控制货币数量意味着无法精准控制利率,这将导致利率宽幅震荡。
D.我国预算软约束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对融资利率的敏感性较差,使用价格作为调控目标将收效甚微,因此央行只能通过控制数量来调控流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哪些方面的因素?()A.分析物价、投资、消费、出口、国际收支、全球经济等情况。B.评判财政政策的未来取向。
C.评判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未来取向 D.选择良好时机,构建恰当的投资组合。
(注:本题全选是错误的,选ABC也是错的。四选二的可能性较大,AD或BC)
2.下列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央行使用央票、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时,需要向市场协商价格和数量,从而容易对市场利率造成较大冲击。
B.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具有强制性,因此不需要通过央行向市场协商量价即可干预市场流动性。
C.以卡尔弗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冲销干预将导致国内利率上升,财政预算成本大幅提高,国内外利差难以消除。
D.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价格和数量能够传递央行的政策信息,在债券投研中需要认真把握。
3.下列关于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之间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有:(ABCD)
A.与股票投资相比,债券投资可以在较低Var值的组合中获得稳定的票息收入。B.股票投资者有时为了选择良好的投资时机,需要等待较长时间。C.做债券投资时资金不能长期闲置,否则将损失票息收入。
D.债券投资可以将组合风险调低并获取稳定票息收入,因此适合作为大额资金的管理手段。
4.影响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BCD)
A.央票、准备金、国库现金
B.财政存款的上交的下拔、外汇占款 C.SLF/SLO、回购操作
D.大型节假日前后的体现需求和回现资金、季末效应
5.中央银行资产包括哪些?(ABCD)
A.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B.外汇储备
C.公开市场买入的国债 D.财政借款和财政透支
6.下列关于私募债券基金优先劣后的产品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债券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可以通过杠杆利用较少的资金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从而扩大产品规模。
B.券商将自营资金作为劣后端可以实现增加杠杆的效果。C.券商将自营资金作为劣后端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率
D.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可以将客户分级,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
7.关于垃圾债的交易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D)
A.在交易额度方面,应避免一次性大量交易,分量逐笔交易、控制每笔交易的价格。B.需要考虑垃圾债的发行量及承销商等因素。C.在交易时间方面,应当选择正确的交易时点。
D.在交易对手方面,应了解交易对手的身份、分析交易对手的交易动机。
三、判断题
1.若要避免构建无法平仓的交易组合,就不应当假设市场流动性永远充裕并在个券(尤其是信用债券)上构建市场皆知的高仓位。(对)
2.一般而言,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时,信用利差将会收窄;市场上的流动性扩张时,信用利差将会扩大。(错)
3.在经典的分析框架下,债券投研的正确步骤是先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再判断货币政策操作取向,最后实施债券投资策略。(对)、4.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我国提出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战略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国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长时间维持。(对)
一、债券投资的分类
根据公司购买债券目的不同,可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三类。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二、债券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初始计量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三种投资都在“应收利息”核算。债券面值都入成本,根据借贷平衡的原理,差额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计利息调整。
例如:2009年1月1日ABC公司支付价款515元购入某公司三年期公司债券。票面金额500元,票面利率4%,利息每年末支付。
1.“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账务处理为:
2.“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账务处理为: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账务处理为:
(二)后续计量
继续“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那就必须知晓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假设2009年12月31日债券市场价格为502元。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账务处理为:
继续“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那就必须知晓债券的实际利率,按摊余成本计量。就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根据借贷平衡倒挤出来。最后一年不通过这种平衡原理计算。而是让账面清零,因此最后一年“投资收益”通过平衡原理倒挤出来,不是通过摊余成本计算.假设实际利率3%。2009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账务处理为:
实际利息 =515×3%=15.45(元)
继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除了要知晓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外,还必须知晓债券的实际利率也就是必须具备其他两种核算方法的条件。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一样。确认债券2009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类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剔除确认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债券2009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账务处理为:
年末摊余成本 =515-4.55=510.45(元)
(三)减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核算。
继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12月31日,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90元。2010年12月31日债券的摊余成本为其账面价值剔除确认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即510.45元。确认债券2010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调整前的账面价值为 = 502 4.69=497.31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497.31-490=7.31.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8.45元也应当予以转出: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属于非永久性减值。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所以减值的核算才比持有至到期投资繁琐。会计处理如下:
继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2010年12月31日,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500元。2010年12月31日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与债券2009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核算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同。减值核算较之简单:
2010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510.45×(1+3×%)500×4%=505.76元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四)处置
处置时三种投资都是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核算比较简单就不再举例说明。
摘要: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券投资的核算方法做了较为科学,但同时也有着较为复杂的规定,随着资本运作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被日益强调,会计人员对于债券投资核算熟练掌握更加必要。对债券投资的核算做深入浅出的整理,以便于会计人员对债券投资核算能快速掌握。
由于凭证式国债供求市场的严重失衡,每期多达数百亿元的国债规模往往在推向市场首日的数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凭证式国债越来越难买到,这就迫使大家要寻求新的投资领域。实际上,凭证式国债简单的产品设计特点也是债券类投资产品的共有特点,它只是诸多债券产品之一,只不过凭证式国债的信用度最高,最安全。其实债券“家族”中还有其他一些债券品种,与其一直“沉迷”在国债投资里,不如转换个思路,考虑一下公司债券。
债券产品的“家族”
以债券发行的主体为标准,债券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信用度最高的国债、信用度适中的金融债券和信用度较低的企业债券。在我国,对于债券的发行主体,监管当局的要求都很严格,所谓“信用度较低”的企业债券,实际上其实力也必须是很雄厚的,并且要经过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的评级以及要提供第三方的债券本息担保的,“信用度较低”是相对于前两者而言的。
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介入的债券产品包括: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公司普通债券和公司可转换债券,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只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对于以上四种债券品种的简单对比情况,(详见附表)。
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安全性方面,投资者都可以放心,即使公司发行的债券发生了偿付危机,还有商业银行作为担保人来代为偿还;在收益性来看,国债以其收益免税,即使是票面利率和银行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相同,也还有20%的超额净收益。而公司债券,其投资收益是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的,同时国家对于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也有严格的限制,公司普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的40%。在债券的期限方面,凭证式国债和公司可转换债券一般属于中期投资产品,记账式国债和公司普通债一般是中长期投资产品。考虑到二级市场的存在,如果投资者有能力关注市场的波动,则记账式国债和公司可转换债券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能力,则凭证式国债是最优的选择。
公司可转换债券:并非长期稳定投资的选择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债主体可以是上市公司和国有重点企业,目前以上市公司为主。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列举了2004年发行的部分可转换债券(详见附表2)。
公司可转换债券是离债券“本来面目”最远的品种。从发售的形式来看,它完全实现了网上认购,投资者无需也不能像其他债券一样到“有形”的代销机构购买。
从购买到的难易程度来看,是最为困难的,一方面是额度很小,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总体规模一般为十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但首先要配售给原有的股东,而且一般要经过两轮认购,原有股东包括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其配售和优先认购的比例也是较高的,剩下的额度还要分为给机构投资者和大众投资者,大众投资者得到的比例一般不会高于50%,以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为例,估计公众投资者可以买到的份额仅为总额度的5%左右,另一方面是如果公众投资者的申购数量多于留给其的总额度,则还要进行“摇号抽签”,只有幸运的投资者才能最终买到可转债。
从收益性来看,可转债一般为逐年递增的固定利率,利率并不高,这与可转债的性质有关,实际上可转债带有“期权”的性质,在债券发行满6个月后,投资者就有权按照约定的转股价格将可转债转换为上市公司的股票,转与不转的权利属于投资者,投资者在获得可能获得转为股票后的超额收益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体现在票面的利率方面。综合以上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主要是想投资一个债券品种,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息收入,那么,公司可转换债券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公司普通债券:选择收益稳健、有二级市场的品种
公司普通债券的发债主体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普通债券一般是属于长期投资,大部分为10年左右(详见附表3)。
从发债主体来看,大都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类公司为主,而这类公司也具有明显的垄断性质和政府背景,它隐含着政府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公司普通债和国债一样,都是政府进行融资的渠道。由于一方面公司的实力较强,另一方面又有银行做担保,债券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从债券的收益来看,10年期的利率在5%左右,税后的收益在4%左右。由于银行同期整存整取的产品期限最长为5年,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收益水平如何。从2005年7月之前发行的5年凭证式国债来看,其票面利率是3.81%,期限越长,收益也会相应提高,而10年期的公司债券的年收益若在4%,这个期限的“补偿”仅为0.2%,其吸引力也是有限的。
从实际的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公司普通债主要由证券公司来代理销售,而证券公司的客户多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股民。在市场环境不好的背景下,股票市场的交易比较冷清,股民从股市中退出的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此时收益较为稳健、又有二级市场的公司债券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公司普通债的规模比起动辄百亿的国债少多了,所以,证券公司的内部客户在很短时间内就将它们“消化完毕”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不过,只要有所关注和多留意,我们还是有机会买到公司普通债券的。
未来公司普通债有向短期化和利率浮动型发展的现象,毕竟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还是倾向于做短期投资的。
债券类投资产品也是一个“大家族”,各种债券之间的差异也是不小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和精力进行选择。债券投资的本质体现了“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之所以选择债券,就是想回避掉或不去理会金融市场的波动,宁愿放弃取得更高回报的机会,只求得“省心”,可以说是一种“懒人式”的投资方式。
[摘要] 本文通过将信用风险可转换债券价值分解为信用风险债券价值与期权价值两部分,基于信用风险转移概率建立可转换债券的收益率模型,演算信用风险债券的价值。最后得出信用风险债券价值随着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而以递增的速度下降,期权价值部分随着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呈递增上升,而总价值随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信用风险;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1 引言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在普通公司债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隐含期权债券,兼有债券性和期权性的特征。债权性体现在债券转股前,可转债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享有定期获得利息和到期获得本金的权利;期权性体现在它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买进相应量股票的权利,这种隐含期权实际上是投资者购买的一种买入期权。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公司价值的定价模型和基于权益价值的定价模型。
基于公司价值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最早见于Ingersoll(1977)以及Brennan和Schwartz(1977)。他们假设公司价值服从几何Brown运动,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依赖于公司价值这一标的变量,运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方法导出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但是该模型假设利率为常数,但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一般都很长,假设利率为常数显得不尽合理。后来Brennan和Schwartz(1980)考虑了利率的波动,认为可转换债券受公司价值和市场利率波动因素的影响,导出了可转换债券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给出了模型的解。在Brennan和Schwartz(1980)的模型基础上,Nyborg考虑了回售条款和浮动利息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但是由于公司价值的相关数据在实际中很难获得,因而减弱了其研究价值。
基于权益价值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首先由Mc Connel和Schwartz(1995)建立,模型假设公司的股票价格服从波动率为常数的几何Brown运动,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理论导出可转换债券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求出其理论价值,但模型没有考虑公司的违约风险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后来Goldman Sachs(1994)将违约风险因素引入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中,并假设利率、股票波动率和违约风险率都是已知的常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只依赖于公司股票的不确定性,导出了可转换债券满足的偏微分方程。Tsiveritotis 和 Fernandes()进一步对股价的单因素定价模型进行完善,把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解为现金部分和权益部分,其中现金部分采用风险折现率折现,权益部分采用无风险利率折现。
自夏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危机就陆续在全球范围蔓延。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上市公司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进而遏制了经济的发展。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监控不严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因而本文的研究在现实背景下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有必要的。
2模型分析及建立
本文将信用风险可转换债券的价值(V)分为两个部分:信用风险债券价值(P)与买入期权价值(C),即:V=P+C.
2.1信用风险债券价值
债券信用风险指由于信用质量改变而引起的价值变动的风险,每个债券的信用等级用8种评级(AAA,AA,A,BBB,BB,B,CCC,D)之一来表示.不仅违约会带来风险,而且信用等级之间的转换也会带来风险,因而需要估计风险期内信用评级转移到其他任何可能信用状态下的概率,可转换债券发行者的信用级别决定了债券在风险期内违约或者转移到任何可能信用评级的概率。可以用矩阵来表示所有级别债券的转移概率,如表1所示。
表1最左边一列是债券当前的信用评级(不可能出现违约评级D),沿用该行是风险期末的评级。如左上角的90.81%表明,一个信用等级为AAA的债券在1年后转移到AAA信用等级上的概率为90.81%。
每一转移状态下需计算一次新的债券价格,而这8种定价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在违约的情况下,即期末的信用风险评级为D,需要基于债券的优先级估计债券的价值;第二类,在非违约的情况下,需要估算信用评级变化导致信用价差的变化,计算在新的收益率下债券的价值。表2提供了在违约状态下债券的不同优先级上的均值与标准差②。
表2给出了在优先级确定的条件下,债券违约均值和违约均值的标准差。例如,有一个AAA级的债券是优先无担保的(假设面值为100元),则它违约时的均值为其面值的51.13%,均值的标准差为25.45%。即这个无担保的债券在违约时的价值为51.13元。
但实际中信用风险资料难以取得,导致很难观察或者估计信用等级的变换,本文通过引入公司资产收益率模型来评估债券的信用风险等级。将信用评级的变化转化为由一些相对应的资产收益率门槛值来表示。因为不同公司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可能信用等级。因此可以假设,如果在1年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低于某个标准,将会导致信用等级发生变化。
令Z表示资产收益率,图1中横轴的不同Z值表示BB级债券的资产收益率门槛值,例如,表示债务人发生违约, 表示债券发行公司的信用等级被降为CCC级。
其中,AAA级别的门槛值为大于μ+3.43σ的任何数,根据资产收益率的值来确定债券处于何种风险级别,最终确定信用风险债券的价值P。
2.2 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
可转换债券赋予持有人在债券的有效期内,以一定的价格买进相应量股票的权利。为了便于数学处理,对实际问题进行一些简化和抽象,并提出一些基本假设:
(1)无风险利率为常数r,股票红利率为常数q,可转换债券只能在到期日t=T时可选择转股,转股价为常数K,债券面值为100。
(2)股票价格St服从几何Brown运动,即dSt = μ1Stdt + σ1StdWt;其中Wt为Wiener过程, μ1为股票期望收益率,σ1为股票的波动率。
(3)市场是有效、无交易费用和税收;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
福建省福建投资企业公司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国营企业(简称“华福公司”),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属福建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为了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公司举办债券投资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公司债券定名为“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债券”。
二、本公司发行债券,采用记名和不记名两种形式。
三、本公司债券票面金额为人民币五百元、五千元、五万元三种,投资人可随时认购,金额不限。
四、本公司债券的利率,八年期为年息六厘,十年期为年息七厘,十二年期为年息八厘。每年付息一次,于次年1月份结算支付。债券期满后发还其本金。利息不缴纳所得税。
五、本公司发行债券,实行保本定息,认购者不负盈亏责任。
六、本公司债券,委托福州中国银行为总代理;在香港委托香港中国银行和接受本公司委托的其它银行,代理发行和还本付息业务。
七、凡以外币认购债券者,其汇率以当天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为准。
八、本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全部以人民币付还。
尽管部分棘手的困难尚未克服,但从全局来看,世界似乎正在逐步复苏。在目前这个全新的常态中,有关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思路其实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触及到各个资产类别,而本文将聚焦于固定收益市场。
在固定收益市场中,变化其实已持续数年,只不过在信贷危机爆发之后才开始加速。尽管美国债券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且流动性最佳的债券市场,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正在遭遇挑战。
退休金负债、现金流、流动性,以及回报来源多元化等因素,正推动专业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采用新的模型。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固定收益这项资产类别的投资方法。我们认为,受基准指数限制的投资策略面临若干挑战,而不受基准限制、可在整个固定收益范畴中自由投资的策略却拥有相当优势。
基于基准的投资挑战
首先,受基准指数限制的投资组合,通常会因为与指数的存续期相近而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当利率开始上升时,与基准表现接近的组合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其次,发债商的集中程度亦会降低综合指数当中的分散性。在市值加权指数中,如果个别发展商增加新债发行,该发债商在指数中的比重亦会随之增加。以美国债券综合指数为例,美国政府作为发债商所占的比重就正在日渐庞大。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政府大量发行新债以资助联邦赤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政府在危机之后已实质上接管了房地美和房利美。
最后,作为主动式风格的资产管理人,我们相信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存在投资机会,其中有很多并未列入那些标准化的基准指数。相比基于基准指数的投资组合,主动式的全球组合可以在更广阔的地区、类别和发债商中发掘机会,这不仅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可观的回报,而且也可以更有效地分散风险。
面对目前增长温和、利率低企,以及去杠杆化过程漫长的现状,投资者想要获得有吸引的回报率可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因此,采取较为灵活的多元类别策略,可以比坚持依据基准指数进行配置的传统方法,具备更大的优势。
对利率变化高度敏感
在稳定下跌近30年之后,美国的利率水平目前正处在历史低位。尽管短期内联储局可能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长期而言,更有可能的趋势却是利率逐步走高。当利率升高时,债券价格会随之下跌。如果利率的绝对水平够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债券价格下跌提供缓冲。但是,收益率如现在这样从极度低位开始上升,缓冲的作用并不会很大,投资者将面临损失的风险。
从2010年9月至12月期间,5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从1.65%上升63基点至2.28%。对于拥有与美国债券综合指数相近存续期的债券而言,逾一年的收益已在短短三个月中被抹去。
在受基准指数限制的投资组合中,存续期通常都只会在相对基准加减一年的区间内变化。因此,基金经理降低利率风险的手段匮乏,灵活性很低。不过,在不受基准限制的组合中,假如基金经理预期未来会加息,他可以把存续期降至远低于基准指数。这种灵活度能为投资组合带来更大的回报潜力,以及相对较低的总体风险和波动幅度。
看好美国以外的机会
在信贷危机之后,成熟国家纷纷大量发债,令许多基于基准指数的投资组合都高度集中于政府债券。举例来说,在美国,国债发行增加以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等,已造成巴克莱综合指数当中的美国国债比例居高不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综合指数以外的债券投资机会却出现增长。比如在新兴市场债券范畴中,约有84%属于政府或政府相关证券。尽管从表面上看,这比美国综合指数中的国债部分更加集中,但新兴市场债券范畴中的主权债券是由四大地区的42个不同国家所构成。因此,涉及单一国家的投资部署非常有限,单一国家的事件风险也不一定会主宰组合回报。新兴市场债券的多元化优势不仅表现于此,它还有助分散单一投资于美国的风险。
随着新兴市场的本币债券和企业债券诞生,该资产类别快速成长,目前已远比过去稳定、透明和多元化。与之类似,高收益债券市场亦经历迅猛发展,以本金规模计算,在整体企业债券中已占近25%的份额。
不受限制地捕捉机会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形势逐渐变化,可在不同类别间自由且主动配置的投资策略,有机会创造超越标准化基准指数的回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对资产管理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基金经理能为他们发掘价值,但这种价值往往存在于标准化的基准指数以外。
在不受限制的投资组合中,基金经理并无义务对任何市场或类别维持投资,因此假如基金经理看淡某个市场,他可以完全不对其投资。相反,假如市场形势改善,基金经理亦可不受指数构成限制而灵活地改变部署。
通过不受基准限制的自由投资,基金经理可以只持有投资团队所发掘的最佳投资品种。与之相反,基准的限制却会迫使基金经理必须选择部分吸引力较逊色的投资,从而令回报打折扣。
尽管不受基准指数限制的投资策略具有众多优势,但很多投资者仍然担心这种策略可能带来风险。
这取决于如何定义风险。以我们的经验而言,大部分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金钱损失的绝对风险。从这个角度看,不受基准限制的基金显然拥有优势,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
此外,通过投资于不同的固定收益类别,投资风险亦可在不同类别和投资项目之间得到较好的分散。假如固定收益投资者发现某个类别存在潜在风险,不受限制的基金经理有机会完全回避该类别。这种可完全回避潜在风险的灵活性正是受基准限制组合所欠缺的。
当然,不受基准限制的投资组合要获得成功,归根到底仍依靠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一旦组合不受基准指数的限制,基金经理就被赋予在整个投资范畴中发掘机会的灵活性。尽管这正是该投资策略的主要优势,但前提是,基金经理必须具备全面且强大的全球资源和能力、严格的投资流程,以及积极主动调整风险部署的意愿,这样才能打造出可以抵御市场风险并创造丰厚回报的优秀组合。■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摊余成本的确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三条的规定,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据此,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可用公式表达为: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偿还的本金+到期一次付息方式下的本期应计利息±本期利息调整金额)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式中“期初摊余成本”, 包括: (1) 债券面值; (2) 如果是溢价购入, 还应加上溢价和交易税费 (利息调整) , 如果是折价购入则应减去折价加上交易税费 (利息调整) ; (3) 如果购入的是“二手货”债券, 到期一次付息的, 还应包括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应收未收利息, 分期付息的则不包括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应收未收利息。式中“本期偿还的本金”, 是指本期提前收回的债券本金, 一般不存在。式中“到期一次付息方式下的本期应计利息”不包括分期付息方式下的应收利息。式中“本期利息调整金额”, 是指本期末计算本期利息时摊销的折溢价金额, 如果是溢价购入债券, 公式中用减法;如果是折价购入债券, 公式中用加法。式中括号的计算结果, 实质是期末计息后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余额。式中“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是指截至本期末计息并考虑减值升值后已发生的减值净损失。在数额上可取“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因为在计提和冲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分录中,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是对应账户。
可见,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实质就是期末计息并考虑减值升值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即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余额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之差, 是下期初摊余成本, 也是下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下面举例说明:
例1: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 支付价款为1 086.3万元, 按年计提利息。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5年期、票面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 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利率为4%。2007年12月31日,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020万元 (不属于暂时性公允价值变动) 。2008年12月31日, 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00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本文所有收到利息的分录从略) :
(1) 2007年1月1日取得债券, 作会计分录:
登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后, 其借方余额为1 036.3万元, 即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 (因初始取得, 减值损失为0) , 也是本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2) 2007年12月31日计息。应收利息=1 000×5%=50 (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1 036.3-0=1 036.3 (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36.3×4%=41.45 (万元) 。
登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后, 其借方余额为1 027.75万元。年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 020万元, 发生减值损失7.75万元 (1 027.75-1 020) 。
登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总账账户后, 其贷方余额为7.75万元。至此, 本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余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1 027.75-7.75=1 020 (万元) , 是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也是下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3) 2008年12月31日计息。应收利息=1 000×5%=50 (万元) , 上期末 (本期初)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为1 020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20×4%=40.8 (万元) 。
登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后, 其借方余额为1 018.55万元。至此,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 018.55-7.75=1 010.8 (万元) , 而该债券期末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0.8万元 (1 010.8-1 000) 。
登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总账账户后, 其贷方余额为18.55万元, 至此,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余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1 018.55-18.55=1 000 (万元) , 是下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中摊余成本的确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不同: (1) 前者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后者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2) 前者存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 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后者不存在。 (3) 虽然二者均存在减值损失问题, 但前者不设置“减值准备”之类的账户, 后者需设置。因此, 二者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存在差异, 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并不一定等于账面价值, 差额就在暂时性公允价值的变动上面。根据摊余成本的定义, 摊余成本并不包括公允价值的暂时性变动情形, 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应为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 (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成本”、“利息调整”三个明细账户的借贷方余额之差) 与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之差。具体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期末计息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 (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例2:承例1, 假设将购入的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用公允价值计量, 且2007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020万元, 属于暂时性公允价值变动。2008年12月31日, 债券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并将继续下降。
(1) 2007年1月1日取得债券, 作会计分录:
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 其余额为1 036.3万元, 即为期初摊余成本, 也是本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2) 2007年12月31日计息。应收利息=1 000×5%=50 (万元) ,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36.3×4%=41.45 (万元) 。
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 其余额为1 027.75万元, 而期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 020万元, 因此, 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7.75万元 (1 027.75-1 020) , 因公允价值出现暂时性波动, 故应作会计分录:
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 其余额为1 020万元, 该余额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该价值显然不是摊余成本, 因为1 020万元包含了“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贷方余额7.75万元, 剔除该余额后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为1 027.75万元,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为0元, 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为1 027.75万元, 是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也是下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3) 2008年12月31日计息。应收利息=1 000×5%=50 (万元) ,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27.75×4%=41.11 (万元) 。
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 其余额为1 011.11万元, 即其账面价值, 而此时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因是发生减值损失, 故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1 011.11-1 000=11.11 (万元) , 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7.75万元转出。
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 其余额为1 000万元, 至此,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减值损失, 其期末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 (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1 018.86-18.86=1 000 (万元) , 也是下期末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等于其总账账户余额 (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无此明细账户, 视为0) 与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之差, 是下期初的摊余成本, 也是计算下期末投资收益的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债券) 会计核算的分析比较, 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等于其总账账户余额 (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 与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之差。
关键词: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投资债券的风险】推荐阅读:
债券市场风险报告06-27
金融债券论文06-22
政府债券发行系统10-15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06-12
债券市场考点总结10-17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案11-10
电影联合投资法律风险的规避10-12
可转换债券融资分析06-18
投资风险管理06-12
风险投资技巧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