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具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它应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物质关怀、心理关怀和智力关怀等五方面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素质条件

摘 要: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共产党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应从政治、思想、道德、作风和文化等五个层面提高共产党员自身素质,才能把科学发展落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工作之中,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共产党员;素质;先进性

新时期,能否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优良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就党员总体和主流而言,素质是比较高的,他们严格遵守党章,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广泛的历史大变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队伍中一些党员经不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难以担当重任等等。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一、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邓小平同志教导我们:“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并在这崇高精神目标的鼓舞和激励下,用自己的智慧与生命,创造性地谱写出中华民族新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新的篇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这是合格的党员的首要条件,党员的这种理想和信念,只有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结合起来,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诚的表现。实现共产主义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和若干发展阶段,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必然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曾说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只有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才能科学辨析和正视当代世界的发展,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锤炼和培养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才能真正做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不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灵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我们富民强国的根本保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新世纪,提高理论素质的重点是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内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总的指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提高理论素质的关键在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做到学以致用。首先,要联系客观实际,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邓小平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只有植根于实践,才能学好理论,求得其通。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还要联系思想实际、主观实际,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使精神力量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坚持陶冶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陶冶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这是对共产党员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有良好严格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要政治坚定,辛勤为民,大公无私,勇于献身,光明磊落、以身作则。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筑起心有人民之坚实基础,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才能抵制市场经济中各种“污泥浊水”的冲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而共同奋斗。

要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崇高目标与价值追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努力做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以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崇高的人格力量来树立党的形象,努力成为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

四、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来观察党,而且通过身边党员,干部的行动和作风来观察党,并决定他们对共产党的态度。优良的作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腐败之风具有巨大的涣散力和破坏力,我们党员一定要加强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党性觉悟。

首先,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掌握理论、吃透实际,并能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这在前面已有叙述。除此以外,还必须克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坏作风。特别是要反对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已是个人主义,台上讲理论联系实际,台下是“理论联系实惠”的恶劣行为。要真正做到刻苦学习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言行统一,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其次,必须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否始终保持和发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在革命胜利后的和平环境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资产阶级错误思潮的影响下,某些党员不能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索贿受贿等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腐败现象滋生出来,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坚决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冒险倾向,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

最后,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曾断言:“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多年来印在人们心目中的共产党员的形象。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有的党员却认为再保留过去那种朴素节俭的习惯,就会成为落后于时代、遭人耻笑的“土老帽”。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本着既对党和国家负责,也对个人成长进步负责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五、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列宁曾讲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国际间的激烈竞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努力钻研业务,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需要。曾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后,遭受到严重挫折。除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少数几个国家仍坚持社会主义外,大多数都转变为资本主义。而与之相反,早就处在垂死、腐朽、没落阶段的资本主义不但始终”垂而不死,腐而不朽“,而且势头似乎”蒸蒸日上“。这就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只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而提高社会主义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创造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先决条件。

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阶段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使我国社会主义从低潮中走了出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此,西方资产阶级十分痛恨,想尽一切办法企图颠覆我国。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争取尽快地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因此,在新世纪的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陶冶共产主义情操;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学习现代科技文化和管理知识,提升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在政治、思想、道德、优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共产党员的自身素质,才可能使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甄小英.面向新世纪的共产党员修养[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黄晴宣.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J].载《求是》,1998,(16).

责任编辑:邓巧

作者:黄 英

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论文 篇2:

论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价值和内容

[摘要]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具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它应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物质关怀、心理关怀和智力关怀等五方面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内关怀机制价值内容

党内关怀,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尊重人、关心人、关怀人的思想引入党内生活。尊重每位党员应有的权益和需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关心、关怀党员、党组织内党员间相互关心、关怀等措施,对全体党员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心关怀服务。党内关怀机制就是通过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完善,使党内关怀思想落到实处,使每位党员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体制和具体运行方式。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服务党员的各种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高职院校党组织是党组织在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职院校党组织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的价值和内容,对加强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提高党凝聚力与战斗力,增强高职院校党委及其各级组织的执政能力,有著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价值

1.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党内关怀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党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内关怀。革命战争时期,我党老一辈领导人十分重视党内关怀,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工作,使党内同志革命热情高涨,党内团结达到空前程度。在艰苦的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强调:“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铁的纪律和优良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新时期,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内关怀机制正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高职党建工作中的体现,它对尊重职工及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营造“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

2.有利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就是党内关系的正确妥善处理。而党的组织对每位党员的关心、关怀、爱护、激励和教育帮助、扶持,以及每位党员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相互帮助、激励,体现的正是党的先进性要求,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眼界。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可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党是一个由先进分子自愿组成的先进组织和政党,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国共产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原则。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学生党员,他们是我们党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先进性能否保持和发扬,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发扬党内民主,维系好组织成员内部关系的和谐,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确保组织的良性运行,需要组织内部有一套完善的关怀机制来对其成员和组织的行为及运行进行约束与协调。完善关怀机制,可以成为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帮助化解党内矛盾,缩小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差距,克服党内两极分化:使困难党员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进而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管理的积极性,做到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激发党内活力,营造党内和谐民主氛围,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实践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4.有利于高职院校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的能力。党的领导无论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都离不开党对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关怀、帮助、激励、引导。要把全体党员组织好、领导好、团结好并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需要很多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而党内关怀机制无疑是一种最具有亲和力和渗透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最容易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所接受。高职院校要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班子自身办学治校的能力,就必须探索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内关怀机制。

二、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内容

1.坚持政治关怀,建立健全党内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政治关怀就是党组织关心党员和基层组织在政治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和谐环境;严格实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的措施。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实施政治关怀的目的是确保每位党员始终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党组织的政治温暖和关怀。具体就是以保障每位教职员工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对学院党组织事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利用现代各种媒体手段包括院报、广播、校园网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切实保障职工和学生党员对党内党外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特别还要注重建立和畅通学院离退休党员的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尊重学院离退休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2.坚持思想关怀,建立健全党内思想沟通进步机制。思想关怀就是党组织关心党员思想的解放与提高,经常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员,引导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地改造自己的主

观世界所采取的措施。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关怀。目的不仅仅是使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与上级保持一致,而且应针对教职工和学生党员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思想关怀,帮助他们处理好这些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党组织应始终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适时进行党员谈心,全面把握党员一定时间内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引导,化解矛盾与误解,消除困惑;防止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的侵蚀:不断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构建和改革开放的积极促进者;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体学院党员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等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教风学风。

3.坚持物质关怀,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救助机制。物质关怀就是党组织关心党员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发展,满足其必要的物质利益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就是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无后顾之忧。高職院校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的物质关怀,是在对人才严格教育、管理、监督的前提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党员的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学院各级党组织切实成为“党员之家”。具体来讲,就是为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不断促进他们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关心每位党员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解决吃、住、用、行的问题,使党员们能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每逢七一期间、春节前后,党员生日、人党纪念日、党员及其家属有重大事故时,学院党委和各级组织部门对党员走访慰问,切实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亲情,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设立党内关怀专项经费,保证有较充足的财力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关怀。

4.坚持心理关怀,建立健全身心健康保障机制。心理关怀就是党组织时刻关注党员心理的发展变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党员“和谐身心、愉快学习、快乐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人的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人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党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心理关怀应做到:学院各级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的心理变化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并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帮助。当教职工和学生党员有职务岗位变迁、工作学习遭受挫折、家庭遭遇变故等情况,党组织能及时找党员本人谈心,求真务实地帮助党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当他们及家人生病住院时党组织能及时派人探望:当他们因工作、学习、科研进步或比赛取得荣誉时,组织上能及时给予表彰、肯定和激励。针对教职工党员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人学升学就业、父母就医等党组织能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凡是教职工和学生党员要求反映工作学习生活问题、汇报思想情况的,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人员热情周到接待,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且做好记录。各级党组织应积极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重视锻炼、健康习惯的良好氛围等。探索建立教职工和学生党员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采取定期对学院的党员进行心理测试,对心理有问题的党员及时干预疏导,并在党内通报等措施,不断提高党员的心理应变能力。

5.坚持智力关怀,建立健全工作学习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发展机制。智力关怀就是党组织关心党员认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采取的措施。高职院校的党员,不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都是社会的高级人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扩充新的知识、提高新的技能以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的智力关怀应从以下着手:根据党员的工作学习实际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成才目标、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给教职工党员提供必要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条件,给学生党员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来说:第一,针对青年教师党员,可通过传、帮、带,鼓励支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训和进修,使他们尽快度过教学关、科研关、学术关等职业成长关。第二,引导帮助学生党员在自己学习岗位上学好专业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创优争先;认真开展对高职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党员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鼓励学生党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引导他们深入基层锻炼、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第三,坚持定期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及时对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对党员的成绩和付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同时树立先进典型,让党员前进有鞭策,工作学习生活有楷模。

总之,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党委的治校能力等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政治关心、思想引导、物质扶助、心理慰藉和智力发展上帮助党员,使高职院校党员的党内关怀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吴业春,邓晶,吴海珍.健全高校党内激励、关·坏、帮扶机制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彭大成,贾岚.党内关怀机制的内涵、机制及优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9).

[3]王晓都,陈小红,曾朝夕.建立健全高校党内激励与帮扶机制初探[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12).

[4]周礼春.对开展高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

[5]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

责任编辑 万强

作者:陈红媛

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论文 篇3: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是骨干力量,也是关键所在,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领导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基础和动力。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提高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深刻把握。

作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奋发图强的时代塑造奋发向上的作风,把研究解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而展开。科学发展的许多问题依赖领导作风问题的解决而解决,领导作风存在的问题也反映了科学发展遇到的问题。例如,我国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任务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障碍和矛盾,如果领导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沉湎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中,只能是障碍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只有切实转变作风,锐意进取、励精图治,才能破除障碍、化解矛盾。因此,要把解决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与解决作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解决科学发展的难题从转变作风中找办法,解决作风建设的难题从推进科学发展中找思路。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员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员干部良好作风的坚强保障。党员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大政方针能否贯彻执行,关系能否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关系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更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不实、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违背规律、好大喜功、脱离实际,就难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就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其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认同,就是通过每个党员干部工作的方法、待人接物的方式来表现的。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有助于弘扬正气

在我国,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党员干部自己作风好,正气就足,批评也好,教育也好,处分也好,都能够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己不正,焉能正人?”正气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抛开大多数人的意愿自己另搞一套,破坏团结,损害集体利益,这决不是讲正气。把方方面面的人团结起来干事业、谋发展,是我党一直在大力倡导的。一个国家没有正气,就可能亡国;一个民族没有正气,就可能灭族;一个家庭没有正气,就会损害家庭;所以,正气就是力量,正气出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正气出效益、出成绩,也出干部;没有正气必然内耗,内耗必然衰败,党员干部能否始终保持正气,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在长期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大局。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必须约束行为、谨防放纵欲望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的欲望具有两面性,正常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放纵的欲望则可能毁灭人,毁灭社会。贪欲是一切腐败之源,追求私欲的满足是腐败行为的原动力。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绝不是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其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小节不拘酿成大恶的生活法则,做到勤政廉政。党员干部勤政廉政依赖于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每一名党员要解决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在多元的价值观中定位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把住思想总开关,观念激荡,更需常洗心灵污垢;物欲诱惑,更应常敲警示之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自我、约束自我,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在位干什么、退后留什么”的问题,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块净土、绿地。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要注重学习,提升境界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为此,我们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做学习型党员干部。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比较强,工作业绩很突出,职工群众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是相比之下,学习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面对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通过学习坚定理想,开拓视野,提升境界,通过学习不断解放思想,谋划发展,推动工作。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求真务实作为一种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员干部就是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摸实情,辨是非,不管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调查研究,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摸清规律,只有在对环境、条件正确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现实工作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对工作虽然作了部署,提了要求,但有时推不动、抓不实。究其原因,往往是有的干部思想懒惰,不愿动脑筋、下真功夫,抓工作不具体、不细致。因此,要大力倡导踏实工作、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考虑问题、研究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又好又快。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干工作要有一种孜孜以求、全然忘我的境界;有一种干就干好、精益求精的追求;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追求。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必须完善和落实制度

依靠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既是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也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既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从源头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根本举措。任何单位部门没有规章制度固然不行,但有了规章制度却不执行,往往比没有更糟糕;没有监督固然不行,但发现问题却搞下不为例,监督就起不到遏制作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保证制度执行的关键。不少企业之所以在顺境中萎靡不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制度不执行,发现问题不严肃处理,使制度变成一纸空文,监督失去威慑力。实际中特别是要强化群众监督,把党员干部的作风、行为置于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的注视下。目前全党、全社会大力推行的党务、政务公开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行风热线、万人评议等活动都是接受群众监督的好形式,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防止不良风气继续侵蚀和蔓延。因此,要搞好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抓敢管,始终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规必循、违规必究,使制度真正成为制约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好作风凝聚人心,好作风产生力量,好作风推动发展。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伟大的事业要靠伟大的精神来创造,要靠良好的作风来推动。始终重视用科学发展来提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并以此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党就能够永葆青春活力,永远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陕西兴化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作者:雷 凯

上一篇:村镇植树绿化行动方案下一篇:农委效能建设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