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共11篇)
从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现状看,无论是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管理渗透于教育领域的一切方面,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教育科学化的目标相适应,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管理的创新科学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
从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已成为教育落后众多因素的根源。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主动研究新情况,陈旧的管理理念保护了落后的管理方式。
(二)教育管理组织的不科学
当前实行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以垂直控制的金字塔型为主,它容易造成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过小,从而造成组织结构层次重叠,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还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隔膜,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教育管理创新精神的凸现,既不利于创新,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制度的内在特性角度来说,一方面,管理制度应充分体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实情况是管理制度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旨意的复制品。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造厂”、“加工厂”,脱离各层级管理实体的实际。
(四)教育管理队伍素质的不完备
目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管理主体往往能级不符,能人提不上来,庸人沉不下去,加上对管理队伍的重视不够,降格以求,导致了冗员堆积。严重制约了管理主体潜能的发挥。二是管理思维定势陈旧。由于长期以来,把教育管理单纯地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遵循“行政服从,执行照办”的工作方法,这从根本上扼制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
(一)教育管理创新是指教育管理主体实现的自我改造和变革,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通过创造性活动,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并获得新的认识和创造新的发展的活动及过程。
(二)教育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创设一种新的观念、理论、体制、机制、技术和手段以激活人的创造力,为善于创新的人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求得新发展。当前教育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创造出良性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和氛围,以促进教育创新,积极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现代公民,不断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三)在国家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管理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它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教育管理组织的创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几个方面。
三、高校教育管理向科学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教育管理者要尽所能地改善教师待遇
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主动关心教职工,及时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需所求,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诸如家庭住房、子女入学、两地分居、医疗保健等实际困难。教师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
所谓办公条件包括工作时所需要的设施和相应的设备,大到整个学校的建筑环境,小到教师办公室的大小、布置,以及所提供的办公用具、劳动工具和劳保。教育管理要舍得投入资金,重视校园内部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为教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
3.建立宽松灵活的制度环境
规章制度是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常规管理内容,是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规则。教育管理应该抛弃那些刻板僵化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淡化刚性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空间。
(二)注重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精神需要,实现更长久、更浓厚、更强烈的管理实效
1.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经济分配的杠杆作用,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原则,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的奖励力度;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适当的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真正起到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
学校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合理地设置岗位、聘任职务,同时逐步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自然减员、合理流动、低聘解聘等办法,改变以往的“唯职称决定论”,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使能力强的教师能够低职高聘,不称职的教师也能高职低聘。
3.提供教师职位晋升的机会,拓展教师个体事业发展空间,激发其自我发展欲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福利待遇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自身发展更重要。
4.逐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考评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程序要规范。只有这样,才会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5.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诸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业务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自身素质高的教师,有高层次的追求,往往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自身素质低的则反之。因此,教育管理要积极疏通渠道、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高校教育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只有在高校中合理的科学发展教育管理,最大化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具实效,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个体在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下发展而成的多方面主体性品质。从生物学意义上说, 人是不育有主体性的自然人, 只有通过教育的开发和环境的默化, 人才能由自然人向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人转化。因此, 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反映人的社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包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格素质及各项能力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如何, 将影响到他将来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因为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 将来会转变成社会各界的精英人物, 更多地影响到社会、国家, 所以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在大学校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2 语音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手不足, 工作量大
语音实验室工作量大, 程序繁琐, 系统维护、故障排除, 设备保养和维修等很多时候还需要管理人员手工完成。但就目前看来, 大多数学校语音实验室都存在人手紧张, 工作责任心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等情况。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教学模式陈旧
语音实验室承担的是外语课堂教学的辅助工作, 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 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不先进、无创新, 实验室管理工作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成为普通现象。
2.3 对学生管理困难
任课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施, 实验室管理人员至负责技术手段的配合与设备管理, 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室上课期间的管理成为真空地带。玩游戏、看视频、甚至私自安装软件等状况层出不穷。
3 学生素质培养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 建立科学完善的语音实验室管理体制
3.1 建章立制, 规范语音实验室管理体制
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为语音实验室管理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并完善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等;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 规范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管理, 定期加强实验室软、硬件的管理和为维护。做到既方便任课教师与学生, 又便于学校统一管理, 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是加强学生上机的规范性, 用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来更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通过按号入座、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严惩故意损坏公物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改进技术手段, 增加教学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学生提供周全的教学服务。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采取勤工助学、聘请学生助理等方式, 让更多的学生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起, 共同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从简单的打扫卫生、监督课堂教学中的设备使用, 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 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室的管理流程, 既提高他们的实践基本技能, 也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摘要: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融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容, 应该成为语音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英语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索的重要问题。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摆脱陈旧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既有利于语音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也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关键词:素质培养,语音实验室,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炜.语音实验室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7) .
【关键词】 创新;经济学;科学;真理
一、科学中创新的本质
科学从其本质来说,不是不容置疑的一系列结果或知识,而是我们理解实在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方式。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少,科学是其中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也是其中一种而且也重要,但它不是科学),而且它的结果(表现为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更多的理性认识。自然地、科学的最重要工作就是解释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现象的后面隐藏着规律,找到普遍适用的原理或假设或假说(这些理论可以对已发生现象中蕴含的因果关系提出一种合理阐释,而且往往还能推断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这就是科学。在目前总共61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有24名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有关(截止2007年)。芝加哥(经济)学派之所以成为芝加哥学派,不是因为他们反对政府干预或支持自由市场,而是因为长久以来,那里有一些顶尖的思想人物,对真实世界深感兴趣,客观地要多知一点。
科学和技术相比,粗略地说,前者侧重于系统的理论,后者偏向于实际的操作。例如,假设一位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生产。如果目标是增加生产,他提出的调控建议可能就包括在经济体中制造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操作的技术手段可能就是扩大货币供给(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奠基人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其起因无一例外是政府印制了过多的货币)。这是对于科学与技术的内在逻辑要求。
现在说创新。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人似乎忽略了创新背后的东西——追求真理。有人大谈创新,有人甚至为创新而创新。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创新很可能流于形式,创新根源和归属于对真理的追求,而创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通向真理的一种手段。事实上手段可能被错误地当作目的。阿尔钦的“半点创见也没有”的评语看似不易理解,然则其涵义无疑是:追求真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对真理的追求是创新的源动力。科学家永远处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而不是达到真理。爱因斯坦说:“科学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为探索关于经济现实的真理,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概念体系及理论假说。它们实际上是经济学家的智力创造,并不是自然存在的或者完全由现实世界所决定的。例如,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拥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我们可以设想,可能创造出另外一套概念结构和理论,它能解释更多的经济现象。世界很复杂,而且我们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现象,新角度的发现可能引发科学的革命,这才是科学上的创新。
对于经济学上“外部性”问题的典型——化工厂生产对工厂邻居造成污染的问题,人们认为政府应该干预。但科斯提倡独立思考,探寻真知。他的理论认为:污染问题的本质是产权不清(权利划分不清)。他指出只要有明确的产权,属于“市场失灵”范围的污染问题可能通过市场的力量得到解决,科斯的创新改变了经济学的版图。
二、大学的创新与追求真理
在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大学的创新举足轻重。学者丁学良曾说:“好的大学是创新之源”。在中国,近年来不少大学也纷纷提出创建“研究型大学”以推进创新,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需要强调,大学需要给研究者充分的自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需要弘扬追求真理的精神。
对真理的信仰和追求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而现今这个问题对有着悠久道德和人文传统的中国来说可能尤为重要。在严复先生的译作《原富》(即《国富论》)之前,曾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中国有经济而无经济学。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也是处于引进和推广的层次。我们的传统是注重实用技术和其它经验的传承而少有系统理论的构建,思维方式偏向笼统、模糊和直觉而非分析、定量和逻辑。爱因斯坦曾评价“西方科学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圣哲没有走这两步……”。在几乎人人谈“创新”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追求真理。
在当今世界和可预见的未来,一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必定为一国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科学的意义上对“创新”的本质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五常.《学术上的老人与海》之《博士论文是怎样写成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
过去我曾无数次想过:许多教师(包括教研员)几乎从不曾接触过学科教育史,他们既不知道过往两三千年的同行怎么教书,也不知道往圣前贤思考过什么问题,做出过什么努力与贡献,怎么就敢在讲台上毫不心虚地“诲人不倦”?就敢在文章中理直气壮地颐指气使?难道就不怕误人子弟、贻笑大方?
每逢听课、翻阅杂志时,我常常替他们的无知汗颜,因为我也是教师。然而,事情就是如此荒谬,恰应了那句名言:无知者无畏。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都是那样“正常”:课照上、文照发。久而久之,我也就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
进一步想,这责任也不完全在教师。他们中有我的学生,我也难辞其咎。其实,造成他们认知局限的原因有许多,光指责他们是不公平的。
我们的高等师范教育从来就没有开设过学科教育史的课程。今天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极不完善,只是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结构中加进几门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其他的基础课、专业课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乎没有任何“师范教育”的特点。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从不联系中学教学实践,仿佛不知道他们是在培养未来的教师。这种“目无教育”的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学科教育史”课程的阙如。如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有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课程,竟然没有“语文学科教育史”课程,其他学科大约也都是如此,这就使培养出来的教师严重缺乏学科教育、学科教育史意识。
更难以理喻的是,学科教学法教师自身也普遍缺乏学科教育史素养,自然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教育史意识。1949年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师范院校担任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数来自中学。他们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严重不足,更遑论学科教育史素养。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教育开始兴盛,师范院校开始有了“科班出身”的教学法教师,他们的理论素养也比前辈们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由于他们接受的研究生教育未必都开设学科教育史课程,他们的导师自身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大多认识不足,且他们毕业后所担任的师范专科、本科教育工作也没有设置学科教育史课程,这些都影响到他们在该领域进修与研究的意愿。上述原因,造成了长期忽略学科教育史教育的现状。
此外,中小学教师封闭式的经验型教学传统,也导致教师缺乏理论的自觉。由于教师相互间的交流、切磋的欠缺,与教育理论进修、教育教学研究的贫弱,多数教师一辈子都是凭一己的经验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居然也成就了许多“特级教师”“名师”。这种“井蛙”现象的陈陈相因,使一代代教师囿于自身的三尺讲台,自给自足、自以为是、自得其乐。也许还有理论界“不小心”的误导。例如我们常听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之类的说法,试想,在封闭式的语境中,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反思”,又能“反思”出多少有价值的思想?对于教师的成长有多大益处?当然,这里说的是“有可能成为名师”,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或然性,不是必然性。但我还是认为应客观全面地审视当下,免得许多粗心的、急切期盼成为“名师”的教师,为着这种“可能”,埋头写了多年的“反思”还是枉费心机,岂不是比窦娥还冤?不禁想起《庄子•秋水》中“望洋兴叹”的寓言故事。难道我们甘做“‘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难道我们不该有“河伯”的觉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己之经验是“河”,学科教育史是“洋”。“河”如果不能汇入“洋”之中,它便只有一个结局:干涸。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画地为牢、孤芳自赏的理由似乎又都不是理由了。
不了解学科教育史,不了解往圣前贤,不曾向他们请益、与他们对话,岂不等于褫夺了自己的发言权、话语权?这对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的教师来说,不就等于自杀吗?
学科教育史是教师永恒的家园。千百年来,无数同行的智慧都积聚在这里,经过岁月的淘洗,益发显出其价值。在教育史上,能扬名至今的人物,其智商都超平常人,其教育思想,都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在学科教育领域中的多数问题,前人已实践过、思考过,已有无数的经验积累与规律性的认知、逼真性的观点。这是今人难以超越的思想成果与精神存在。尽管就跟血缘一样,不论你是否承认,它都在相当程度上对你发挥着潜在的影响,甚至左右着你的行为,但是,对其作有意识的主动了解、思考,与只是无意识地被动接受,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是否具有学科教育史意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是迥然相异的。
思想成果、精神血脉的承传,需要后世“家族成员”的识别、认同与改良、优化,只有在有意识地识别、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作自觉的改良与优化。学科、学术领域的识别与认同,仿佛是认祖归宗,需要拜见历代祖先,了解家族谱系、先人业绩,才可望续写辉煌、光宗耀祖。这便是人类天生的家园感、归属感、成就感。思想、精神的承传比起血缘的承传,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人类来说,家族的血缘承传,对于生命繁衍有一定的作用,但并非不可或缺。因为,个别种姓的存亡,对人类整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个人有没有“后”一点都不重要,可谓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人类这个物种从来就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以智取胜的。以质取胜、以智取胜,主要就体现在思想、精神的传承上,而这从来就不是个体生命的行为,而是人类整体的事业。
这个人类整体的事业,是以学科知识跨时空、层累式结构呈现的。只有进入这个结构之中,为某个学科、专业领域学术共同体所接纳,成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才能发挥个体的效能。要为学术共同体所接纳,必须具备与其他成员沟通、对话的资格,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对该学科、专业领域知识进程、进展的了解。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科教育学者,只有获得学科教育史知识的滋养,才可望成为该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家园”中的“自己人”。否则,你“无畏”地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遭遇“无知”的尴尬。你所做出的任何努力,也许都会遭到“家族成员”的拒斥。
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基本的学科教育史知识,只凭一己的经验教书、思考,即便他教了一辈子书,“著作”等身,即便侥幸挂上了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头衔,到头来他也许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门外汉”,他做的可能都是无用功,他的一切教育经验与思考,都难以积淀到学科教育史这部皇皇巨著中。因为,他始终是外在于学科教育思想、精神潮流的。如果不知道前人做了什么,又如何能超越前人?如果不能超越前人,对于学科教育史——人类在该领域的认知进程又有什么意义呢?要有所继承,才能有所创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冯友兰先生在完成自己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之后,谈到他的研究进程时,将做一个“哲学史家”和“纯哲学家”的工作加以严格区别:
我在这部著作里利用了汉学家研究古代哲学家著作的成果,同时应用逻辑分析方法弄清楚这些哲学家的观念。从历史学家的观点看,应用这种方法有其限度,因为古代哲学家的观念,其原有形式,不可能像现代解释者所表述的那样清楚。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哲学家的字句,这些人自己在过去实际上是意指什么,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应当意指什么。在《中国哲学史》中,我尽量使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保持在适当限度里„„我不愿只做一个哲学史家。所以写完了《中国哲学史》以后,我立即准备做新的工作。(这个新的工作,指的是他后来写的阐明自己哲学观念的一系列哲学论著——“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原人》《新知言》《新世训》《新原道》)
他这里所谓的“哲学史家”的工作,指的就是对历代哲学家哲学思想的研究,先要搜集、考订相关的资料,搞清楚前人的贡献,历代哲学思想发展、沿革的脉络;在这个基础上,他才开始了“纯哲学家”的工作,就是他所说的“新的工作”——自己的哲学理论创造。他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通俗地称为“照着说”和“接着说”。必须先有“照着说”,才可望做到“接着说”。
这种治学方法并不是冯友兰先生的发明,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不但是我国私学教育的祖师爷,也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史家”,他开创了“向后看”——“照着说”的学术传统。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对夏、商、周的文化都有精深的了解,才能做出“吾从周”的理性判断。他一辈子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古籍、弘扬中华文明的工作。他称这一方法为“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朱熹注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词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中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备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熹的评价是恰当的。没有“述”,何来“作”呢?“述”得好,能“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能“集群圣之大成而折中之”,“作”便也在其中了。这“述”——学旧、理旧、思旧、传旧的工作,学界称之为“述学”。这是作为一个“××史家”的基础工作。孔子说的“述”与“作”,就是冯友兰先生的“照着说”与“接着说”。
在学界,没有可以不“述”而能“作”,或不“照着说”而能“接着说”的。就是说,每一个研究者,都必须在做本学科的“××史家”之后,才可能成为该学科的“××学家”,才获得真正的发言权。一个学者型教师,要对学科教育史有基本的了解与研究,要先做“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这是无可逾越的铁律。否则,一定只能成为空头“教育学家”、伪“教育专家”。
那么,普通教师如何才能“照着说”呢?当然可以读些“××学科教育史”之类的书,但是,请注意,这是别人“照着说”的成果,是作者对学科教育史的资料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反映的是作者个人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学科教育史的“误读”。这对我们有启发,能从中获得一些教育史知识,但也可能会缩小了我们的眼界,甚至遮蔽、误导我们的认知。而且,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一鳞半爪”,无法一窥全貌。因此,读是可以读,但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系”,切不可局限于此。最好的办法是读些历代有代表性的教育原著,作第一手的梳理与探究:走进学科教育史,直面往圣前贤,与他们进行思想的碰撞、深度的对话,才可能获得自己的“初感”,真正从中受益,形成自己的“照着说”的成果。
限于条件,在学科教育史研究领域,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就拿语文教育来说,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语文教育史资料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无论是谁都难以穷尽,都只能量力而行。我们可以先把重点放在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上,读读梁启超、黎锦熙、陈望道、胡适、朱光潜、朱自清、阮真、夏丏尊、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有余力再进入古代语文教育史,读读孔子、老庄、墨子、荀子、韩非子、王充、刘勰、颜之推、韩愈、苏轼、朱熹、谢枋得、真德秀、吴讷、章学诚、唐彪、曾国藩„„如果我们读现代还是力所不能及,也可以先读叶圣陶的著作,以此作为重心,读透之后,再读夏丏尊、朱自清„„逐步扩大阅读范围、思想的境界。请不要忘了,每读务必“提要钩玄”——“照着说”噢。读而不“述”,等于白读。前人的书是读不完的,所以,在学者的一生中,“述学”的功夫没有终结,不可能等到“述”完之后再“作”。“述”到了一定程度,有了基本的学科教育史背景之后,便可以“述”中有“作”、边“述”边“作”。这是一个水涨船高、水到渠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
如果你想当一个学者型教师,却想偷懒,注定会受到世人的耻笑,注定会一事无成。借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
中国的中医理论古老而超出西方现代理论体系之外,然而中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单纯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是难以解释中医理论的.在认识到这一差异的`基础上,作者引入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方法和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着重从时间维上系统的发展阶段角度分析了阴阳,从系统间关系种类的角度来解释五行,最终要在中医理论中引入现代分析观点,将中医理论方法用于复杂系统分析.
作 者:董向辉 戴汝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心,北京,100080刊 名:系统仿真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年,卷(期):14(11)分类号:N94 R22关键词:系统科学 复杂性科学 中医理论 阴阳 五行
在重视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今天对于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十分火热。但目前对于“传统”及“传统武术”等基本概念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传统武术虽然在项目上不断发掘、丰富,但是就武术文化、武德的传承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研究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武术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的,用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该思想既是我国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各项社会事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发展中国传统武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时代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发展为要求、持续发展为导向、统筹兼顾为方法[1]。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努力发展传统武术。
2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武术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再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以求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把“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中国传统武术。
3 传统武术的概念及内容
目前对于传统武术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传统”及“传统武术”等基本概念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确定体育概念,给体育概念下定义是对体育现象正确认识的开始,概念的界定以及体育工作者对概念的认识十分重要,明确概念、理清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体育科研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1 传统武术的有关概念
有关传统及传统武术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本文认为传统是指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2]。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概念主要是从逻辑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来进行界定的,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描述到,传统武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3]。
3.2 传统武术所包含的内容
传统武术是相对于竞技武术而存在的,也是竞技武术的基础。与竞技武术相比,传统武术更是拳种繁多、内容丰富。传统武术的本质、核心的内容是实战技击,具有强烈的攻防格斗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从传统武术的概念来看,如前文所述,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由此看来,传统武术应包括武术套路、散打、功法练习等内容。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武术套路是记录和流传武术动作的形式,内容和形式两者之间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传承武术套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外兼修。
3.3 传统武术的特点
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原始劳动形态、宗教形态、军事形态、艺术形态等几个复杂形态;在古代、近代、当代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形成、发展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武术的鲜明特点,传统武术具有传统性、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的特点。其中,传统性、哲理性、健身性、娱乐性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技击性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4]。传统武术以技击为立身之本,技击的魅力也绝不局限于赛场、影片上;技击中更讲究以武会友、尊师重道、谦虚相交。
4 当前环境下的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仅有个别地区做的较好,例如:登封市武术馆校仍能保持武术特色并快速发展,靠的是重视少林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等[5]。复杂的过程造成传统武术出现了文化内涵流失、民间武术整理不够、项目缺乏创新、锻炼人群限制性强等不利于其发展的现象,其中各种现象都有其原因,且这些因素对传统武术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竞技武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下的今天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进奥失败也丝毫不减其迅猛。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我们武术人应看清形势,不能置传统武术与不顾,本末倒置的现象坚决不能在中国国粹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上演。当前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就正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在不失武术特色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时代的需要。
5 科学发展观角度下的传统武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发展为要求、持续发展为导向、统筹兼顾为方法,就要求在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使传统体育做到可持续发展。如前文所述把“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能起到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作用。
5.1 以发展为要义发展传统武术
传统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传统武术也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中要发扬毛泽东的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借鉴和吸收中寻求传统武术的发展道路。
5.2 以人为本发展传统武术
以人为本是核心,人类的健康是当前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主题。在向世界推广武术的策略中,我们要从国家制度、地方政府、学校教育、社会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努力,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需要多打健康牌,充分利用武术运动这一重要特色去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并参与到武术运动中增加武术的群众基础。
5.3 全面发展为要求发展传统武术
武术要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不仅要在国内发展,在国外也要有广泛的群众基本。这就必须具备更加突出的特色和更大的凝聚力,而这仅仅依靠武术本身的技术特点是远不足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武术文化对习武者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要比技术更大更为深远,这也正是民间传统武术受西方人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5.4 持续发展为导向发展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当前的发展,还应该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为了武术的当前发展及武术动作的速成对武术技术、裁判规则大加更改的情况非常普遍。但是,“手术”完的这种武术还能谓之“中华武术”吗?还能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吗?为了迎合将中国武术作为牺牲品,对中国武术公平吗?对中国文化尊重吗?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必须考虑是否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5.5 统筹兼顾为方法发展传统武术
武术的传播是面向全世界的,不能守株待兔,等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学武术,在传播武术时应该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现在,国外分布着不少传播中华儒家文化的孔子学院,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之联系,争取在孔子学院开设武术课程,并派出精兵强将到孔子学院进行教学。出国留学的人士都需要考“托福”“雅思”,我们何不把中华武术传授给出国人士,既让他们出国后有一份收入,又弘扬了中华文化,传播了传统武术,简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6 结语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关于发展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传统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与思想文化的结晶,其所包含的广泛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他任何竞技运动都无法比拟的。在对待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上,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从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坚持继承和创造相结合,从具体的行动出发做到传统武术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杨少雄.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一、依据生活经历,引领学生发现科学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创设一个实际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因此,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鲜活的问题,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我们在生长》一课中,教师说:“我们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买新的衣服,我们买衣服的时候是买正好合身的衣服还是买稍微大一点的衣服呢?”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说:“我们应该买大一点的衣服,因为我们在不断地长大。”通过创设这样的实际经验情境,自然导入今天的课题。
二、课堂探究,注重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思维的角度而言,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是在解决问题后产生新的问题而告终的,科学探究同样如此。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动力因素,是构成科学探究的全部内容。因为“生活决定教育”“实践第一”,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作铺垫,科学探究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从没看过或用过冰箱的孩子去探究冰箱的制冷功能的,一个没有玩过不倒翁的孩子研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正因如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材才避开了高深的理论和概念,把教学的内容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大自然中风霜雨雪密切联系,让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甚至是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探究的对象,让他们在普通的生活中研究普通的事物现象,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启迪智慧,发展兴趣,培养能力。
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教育脱离生活,主张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人们要从实际生活中受教育;但生活不等于教育,要用前进的生活改造落后的生活,使大家都能过上前进的生活,接受前进的教育。
三、课堂点击与课后探究的有机结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用科学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巩固和强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关于电的有关知识,除了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以外,在最后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电学知识,完成房间与房间之间电路的简单设计,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并联电路,但对学生来说难度可不小,因为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方向性,学生都没有能够理解究竟什么是串联和并联(不是指它们的具体概念)。我这样帮学生理解:串联,当电路中有一个地方断了,包括灯泡和电线,所有的小灯泡都不能发光;并联,当其中的一个灯泡坏了,其余的灯泡还能继续工作。学生马上明白,老师我知道了,家里的灯泡是并联的。此时的课堂,探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课堂更加充满了活力。老师的引导固然重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仅在课堂上是主体,在课后更应该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把课堂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延伸和拓展,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地形成,从而得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这种概念性的框架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为学生能够在课后深入学习科学概念打下基础,同时还为学生在生活中的科学发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生活中自主创新,促使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陶行知先生早已响亮地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这个观点对当前的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可以相信,现实生活将是二十一世纪孩子成长的新课堂。我们要树立大科学世界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科学探究活动由学校扩展到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使科学探究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拥有的充满快乐、激情、幻想的生活世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好科教兴国的基石,是科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堂上,组织得当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为学生研究一个新课题提供很多切入点,引发大量丰富的学习活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课外生活的联系,希望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创新与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学习的乐趣。
从“生活教育”的角度点击“科学探究”,我们要把科学探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拓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学习型主体的科学素养。实现这一目标,仍任重而道远。在大的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学还刚刚起步,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究、去创新。就会更有利于科学教学的不断推进。
创新:从客户角度出发
。
■文/Lawrence A. Crosby Wayne Marks Sheree L. Johnson 翻译/何东涛
尽管全球最大的装潢零售公司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第二季度的销售量比同期增长了将近17%,运营利润增长了将近5%,公司高层仍然对公司20第三、第四季度的表现感到不乐观。,家得宝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纳德里(Robert Nardell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阐述了他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公司的状况是,零售店被困在了一个常规的经营模式中,不能够去创新。我们要保证提供给消费者他们想要的,而不是他们已经拥有的。”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思想,仅仅是年,家得宝公司就投入了3.5亿美元创造性地为消费者提供“橙色经验”:招聘更多的员工为顾客服务,更舒适的店内环境,建立自助收银台,重新安排和重组零售部门,以及奖励热情为顾客服务的员工。
除了家得宝公司,戴尔公司(DELL)也通过实施“戴尔2.0”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它提出了一套包括产品、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方案在内的战略,以改善顾客经验。顾客是戴尔公司创新过程的核心。
六西格玛的成功并没有让通用电气公司(GE)停步不前,在维系客户关系、建立客户忠诚度方面,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一个创新的CENCOR方案,即标准、研究、创新、组织以及反馈,
这些公司都看到了建立客户忠诚度、改善顾客购买经验的战略意义。
持续的创新
客户忠诚不是通过一两次交易就能永久建立的,公司必须通过每一次与消费者的接触来持续建立客户忠诚度。这就要求公司持续地创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之所以要提供持续的创新的体验,是因为建立客户忠诚和管理某个产品的销量一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曲线,在经历了相对缓慢的引入期、快速增长的成长期和稳定的成熟期以后,每个产品都会经历一个下降的衰退期。在衰退期,产品将面临日渐放缓的增长速度,甚至是负增长以及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为了保持该产品的市场份额,企业只能不断投资。而建立客户忠诚也是这样,为了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企业只能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消费体验。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来自华尔街对企业近期盈利要求的压力、公司管理层的变更、组织结构的涣散等,导致许多企业未能持续地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消费体验。
2006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针对创新进行了一项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
◆阻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组织内部的配合、资源、目标与方法,以及缺少创新战略的指导。
◆在创新过程中,消费者要作为核心。
◆把企业追求创新看作是为了更好地针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
◆“关注客户”是企业把创新作为其企业文化之一的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滞后是对企业发展最要害的制约。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确保以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企业;管理;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下企业管理是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科学环节来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企业效益增长、持续发展的目标的过程。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滞后是对企业发展最要害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寻求一条在努力适应市场的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确保以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资源配置和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企业员工的身份、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需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加强企业管理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管理的手段陈旧,管理的模式单一,尤其是受旧体制的影响,企业很难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完善企业管理科学化是当务之急的一项工作。
管理科学化,包括管理体制的科学化,管理行为的科学化,管理主题的知识化,管理过程的职能化。这些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管理科学化,就必须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实践中,贯穿到对企业领导者的考核、评价与监督中,贯穿到整个管理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衡量企业管理科学化的质量和进程。为使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必须明确为谁管理、由谁管理和怎样管理,怎样才能建立起周密、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其次,在怎样管理上用科学的办法充实、调整、细化各系统的管理职能,使之逐步达到管理科学化的目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个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集中民力,在履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评价和监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之中。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奋斗目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科学化的动力,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关系,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才会有新思路和新突破,才能打开新局面,使企业在管理科学化的作用下走出低谷,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完善管理科学化,必须要在当前形势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是抓住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存质量,争创各种效益,共同协调发展。优化企业内部格局,提升服务竞争力,以最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实际的目标制定,推动企业向新型化
方向发展。二是在管理作风上下工夫。注重调查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领导者不能单靠听汇报,拍脑门来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中去,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情况解决不同问题。三是向管理民主化方向努力。建立符合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周密,高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注意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从抓班组建设做起,调动工、青、妇等组织的基础优势,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管理条理明确,民主参与浓厚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落实到企业,管理科学化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实践,从根本上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全面协调企业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各个环节,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保持企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企业管理是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企业效益增长、持续发展的目标的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就是指企业在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时,要自觉地遵循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在企业管理各项工作中,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1、要在建立管理科学化体系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调动人的聪明才智,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把抓好人才培养和管好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使管理体系既科学化又人性化。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的协调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人的发展是根本,企业的发展是人发展的基础,企业党组织和企业领导是实现两者发展的核心力量,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体现在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上,实现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企业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把保障职工权益、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职工素质作为着力点,创造职工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强化工作的服务意识,服务是宗旨、是责任、是途径、是载体,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体现。一是建立掌握社情民意的沟通机制,把职工需求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二是建立办实事、解难题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职工监督,党组织才会赢得信任。三是建立解疑释惑的疏导机制,及时掌握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倾向,有针对性的引导、开启思路、稳定情绪、化解疑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四是建立民主公开的职工参与机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把发挥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作为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五是建立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作为促进工作落实的一种手段,该奖的要奖,奖出士气;该惩的要惩,惩出痛感。奖惩分明,工作才有力度,才能使人信服。
2、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管理制度要体现严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易考察性。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也要系统化,哪一处存在管理漏洞都可能导致企业全盘失
利,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全能够闭合的“制度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要制定的制度必须科学、合理、系统、规范、可操作。其次,制度要符合企业实际,不仅要与公司内部体系相吻合,还要考虑与外部环境如市场、客户决策链等的匹配性,具有复杂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最后制度的制定过程是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项制度经起草、研讨、评审、试行到发布执行后,并不代表制度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出现的问题做出不断的调整,进行修订和完善。
3、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好的制度能够得以落实,必须要配套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全体员工照章行事,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要求内充分发挥其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遵章守纪,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重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不执行制度,不照章行事的职工实行纪律约束,给与打击或制裁。激励和约束要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尤为重视强化和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培养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此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通过规章制度鼓励全体员工照章行事,全面落实各项规定,在制度要求内充分发挥其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遵章守纪,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重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不执行制度,不照章行事的职工实行纪律约束,给与打击或制裁。激励和约束要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性。此外,这个激励机制应该是“动态”的,尽量避免项目的“固化”。如,为调动某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奖金系数,结合企业效益浮动的办法。同时,还应该设置更为灵活的奖励项目,前者侧重调节不同类别人员的分配档次,后者侧重间歇激励。这样,就能够保持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激励效力才能更加持久。
4、构建管理监督体系
有了规章制度,不能完全地落实,那制度本身就行同虚设,执行力问题同样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管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监督权力真正用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全面发展上来。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在管理监督的执行过程中,要讲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法治的特点是它的原则性和刚性,要照章办事;而人治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根据人的主观意志做出抉择。人治与法治两者必须平衡,过分强调人治,会导致主观随意性,导致制度形同虚设,这正是许多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过分强调法治,有时会导致管理的僵化、死性,致使企业没有生机或活力。因此,人治和法治应该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要大力加强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和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全面发展上来。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5、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
时下,正热的富士康现象为所有的企业主都敲响了警钟,在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除福利、环境之外,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需要一种优秀企业文化作为坚强的后盾和支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强化企业领导、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企业领导应自觉学习企业文化理论和先进的文化经营理念,在确立企业文化理念时,应当要有本行业的特色,要与自己的企业实际相结合,使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经营的全过程,以达到员工们自觉积极的树立企业文化观念,而不是强迫地、不求甚解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次,在管理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调动人的聪明才智,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把抓好人才培养和管好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使管理体系既科学化又人性化。第三,做好两方面的提高。
1、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企业员工的素质。以企业文化为先导,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大力提高员工文化素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经常组织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帮助和鼓励员工技术成才、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企业形象的提高。注重企业自身形象建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塑造企业的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企业效益增长、持续发展。而这一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而言,规范化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制度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力求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一门是讲究纵横兼顾的学科。横向,项目管理要求在时间、资源以及目标三个要素间寻找平衡与兼顾点;纵向,项目管理要求能制定出合理的规范与制度使项目顺利运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可以将项目运营划分成界定与计划、执行、监控总结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称为项目运营的生命周期,贯穿于整个项目运营始末。抽样调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市场调查和社会科学研究搜集信息的方法。抽样调查的执行过程中也可视为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其执行流程也必然经历这三个基本生命周期。
任何项目的最初阶段,其主要工作都是核实确定项目目标与资源。在这一阶段中,项目管理应该根据实际项目执行的条件与情况统筹规划,明确项目结束时将实现哪些目标以及项目运营过程有哪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一阶段中,项目主管将主持并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与项目参与者共同探讨并确定项目运营的主题及其配套的运营方案,处理好项目运营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及执行的优先级,使项目执行未雨绸缪。
同样,抽样调查的界定与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需要首先明确其目标与资源。在此阶段,通常采用三种办法来完成项目的界定与计划。首先,要明确抽样调查中需要实现的目标,例如,要完成多大样本的访问量、受访对象是什么人群、要从受访者哪里得到什么信息等等。然后,根据现有的资源采用适当的方法,如WBS五步法来细化抽样目标。通过这些方法可将项目界定与计划阶段中的基本脉络抽取出来,为抽样调查的参与人员提供一个清楚直观的科学执行流程。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项目执行阶段是项目运营的中央地带,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占据项目管理绝大部分的时间。如果下象棋一样,所谓“小卒一去不回头”。项目执行同样如此。一旦项目进入了具体的执行状态将不能逆转回到开始的界定和计划阶段。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除了应该严格按照开始阶段的原计划展开。项目执行时还应协调好项目执行的三要素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还应保证项目执行团队的正常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一项抽样调查能顺利实施,就需要在执行阶段做好以下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要明确抽样调查的团队中人员任务分工和责任划分明确。只有团队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这项重要的工作的实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较为常用且高效的方法是责任矩阵法。责任矩阵是以表格矩阵的形式将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与具体的项目执行人员关联起来。通过责任矩阵,项目参与者便可以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权责所在。二是要明确项目任务顺序,只有明确每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才能做到统筹兼顾、有条不紊。在抽样调查的执行阶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及时更改抽样调查执行项目的顺序。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定出具体的检查细则,规定好按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对项目运行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细节可包括任务、标准、检查方式、检查时间、检查人数、检查结果等栏目。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若有特殊情况可在备注栏中写明。因此,可以说在实际项目的执行和运营过程中,监控的步骤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对抽样调查监控是贯穿于抽样调查的整个周期,而抽样调查的总结则是在项目完成之后进行。
在抽样调查的准备阶段,就要对检查抽样调查研究主题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认真核查抽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及执行规则是否符合既定的要求;检查问卷的编译及调试是否出现错误等工作。在抽样调查的执行阶段,需要对项目执行时间和人员安排设置、电话拨打设置、录音放音设置、样本配额、话务监控、答卷管理、抽样调查数据的导出、核对数据与录音的对应性、备份的数据、数据统计的结果等内容进行认真地监督、严格地控制和谨慎地核查。
通过对抽样调查的及时监控,可以把握和掌控抽样调查执行的状态和质量,能够对抽样调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当然,在实际的抽样调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抽样调查目标来设情处景地安排监控的流程与计划。
古人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无论抽样成功与否,都应该在抽样调查执行之后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便于经验的积累和后续工作的进行。在抽样调查的总结阶段,从抽样调查运营状态、抽样调查参与人员自评状态以等角度出发去评估。只有通过全方位、认真地总结归纳抽样调查实施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各个细节的得与失,才能更好地积累经验,为下后续抽样调查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陈阳.抽样调查应用的科学性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30):249.
[2] 陈阳,魏玉东.大数据影响下的政府社会经济调查动向探寻[J].辽宁经济,2015,(01):76-77.
[3] 陈阳,张梅.大数据基础上抽样调查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理论界,2015,(11):151-155.
在21世纪,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攀升, 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 中国的表现令世界瞩目, 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也在全世界倍受关注。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 建立中国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 构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无疑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创建基础
特定的环境下衍生出特定的管理理论, 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变迁,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与之相适应的产生和发展出种种的管理理论。诸多的管理学派彼此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基于不同环境下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出对于管理的理解, 是一个阶段或一个视角的总结。在目前主流的管理学派发展中, 以美国的管理理论体系为主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 中国与西方的管理环境存在差别却是不容置疑的, 大量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在中国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 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相应的对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的需求也越发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 新兴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的发展也显得尤为迫切。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都逐渐地发现在中国的管理科学研究中, 需要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 继承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和近代管理实践经验,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 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特有问题。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环境下孕育产生的, 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 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管理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以安邦定国为主, 以人为核心, 强调整体的协同, 尤以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儒家、墨家、孙子、韩非子等为代表。道家讲求运用自然之道, 认为管理本质是一种遵守自然之道, 运用自然之道来达到管理目的行为。儒家以天道观为基础, 认为管理本质是一种以道德为引导, 借助相应礼节来加以规范的行为。墨家倡导“兼相爱, 交相利”。兼爱交利是他们的管理思想, 认为管理本质是博爱, 是为人谋利的行为。孙子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计策、决策等实现“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 以取得上下齐心、国家太平, 并保证在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认为法治是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 认为管理本质是以“法”治民。在我国古代的管理实践中, “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都能够得到体现。在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品中也蕴涵有丰富的管理思想, 如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宋代范祖禹的《帝学》、明代张居正的《帝鉴》、洪应明的《菜根谭》等。在中国历代史书 (如二十四史) 和兵书 (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 中也包含了精湛的管理思想, 中国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以及明清笔记中, 也有不少管理智慧和用人之道。
从管理实践层面看, 中国历代的儒商如先秦的范蠡、子贡和白圭, 明清的十大商帮特别是徽商和晋商, 近百年成功的老字号如北京的同仁堂等, 20世纪海外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如台湾的王永庆、香港的李嘉诚和霍英东等都有其成功的管理之道。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的管理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60年《鞍钢宪法》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法, 1961年的《工业七十条》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业企业管理试行条例。20世纪80年代初, 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试点, 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 厂长 (经理) 负责制的实行是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的推行, 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这一时期, 蒋一苇提出了“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经济民主论”以及“两制四全”管理体系。“两制”即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高度集中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四全”即在企业建立全企业、全过程、全员性的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人事劳动管理, 是我国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近年来,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首钢的“投入产出总承包”, 海尔的“日清日高管理法”, 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等, 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2 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研究现状
中国的国情具有自身的独有特点, 我国的改革开放自身就是中国式的管理变革, 在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社会制度、生产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独有性, 西方的管理科学和理论并不能直接套用。目前从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现状来看, 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和理论。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管理的历史思想和现实实践的科学理论, 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研究, 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年,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阐释方面。21世纪以来, 则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探索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思危提出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看,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是非常必要的[1]。李京文院士认为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已成为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课题[2]。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 应该是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中提炼一种共性的管理理念, 总结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等单位对于创建中国学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力倡导和支持, 在课题研究方面一直将我国管理科学问题当成重点问题, 其十一? 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奠定在未来10~20年中逐步建立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学科基础, 对中国管理学相关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此后相关研究成果显著增多, 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学报》自创刊之日起, 就设立了“中国管理论坛”等栏目, 刊发了一些研究成果, 推动了关于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2008年3月在西安召开的第一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上, 与会学者就“管理学在中国”的概念与研究意义、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文化情景的管理问题及中国管理学派的创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国管理学年会中也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3]。
关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 国内外学者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对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研究和现实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有相关的文章发表, 如《“红楼梦”经济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行为学研究》、《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等, 但总体上数量甚少。国外学者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经营管理并且进行管理方面研究的,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美较为突出。中国古代典籍如《论语》、《老子》、《孙子》、《三国演义》等, 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有些企业甚至将它们用作培训经营管理人员的教材。欧美学者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同样也给予高度关注, 如美国的丹尼乐?雷恩于1979年写成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就论及了中国古代孔子在管理思想方面所作的主要贡献。另外一些研究则集中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有的研究注重于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注释和介绍, 希望作为在中国实践的指导;或者是加上中国的现实情况做验证, 其结果还是说明了所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功用, 体现全盘西化的特征。有的研究则主张本土创新, 按照西方理论模式, 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具体特点, 演绎出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模式和学术观点。有的研究比照现代西方管理概念试图构造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 具体侧重于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这些理论都把贯通中西管理理论、能够指导中国管理实践作为重要目标[4]。
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台湾学者曾仕强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总结为一系列管理原则, 典型代表是提出中国式管理的M理论 (曾仕强, 2003) [5]。该理论不仅尝试性的进行了理论体系的概括, 其实用性导向原则也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除此之外, 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自发的形成的中国管理模式也备受关注, 如海尔管理模式、白沙管理经验等。2007年11月30日, 金蝶公司联合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2007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超过1500名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资深管理学者, 他们就“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这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3 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创建中国学派
现代管理科学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 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从现代管理科学发展规律可以看出, 不同学科、不同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结合、交叉以至融合, 特别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推动了现代管理科学向实践应用问题的转化。
管理科学与管理理论必须基于特定的管理实践, 与特定环境结合, 与特定的人和事物结合。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基于中国的特有国情和发展环境, 中国的管理实践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现实中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 千头万绪, 互有联系, 呈现出系统复杂性的特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情之下产生出现了大量的实际管理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之下, 古代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的管理理论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现代管理科学是扎根于一个国家、地区特有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基础上的科学, 21世纪的新中国与孕育出大量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西方国家不同,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中国所推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创新和变革也是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发展过程, 因此, 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不能生搬硬套来使用, 也不能简单的加以改动, 更不能削足适履, 改变中国的管理实践来迎合西方管理科学的需要。
管理科学是学以致用的科学, 其研究需要透过实践现象的表面, 把握管理问题的本质, 从丰富的中国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深层次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 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变和升华[6,7]。中国改革的社会实践和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应当基于中国的管理实践, 融合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理论, 将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 通过深入全面的实践性研究, 指导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 并在解决过程中提炼出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管理实践的角度,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深入系统的研究下去, 这是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具体创建过程中, 则要以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近为今用, 综合集成作为创建途径[8]。每个特定情况之下的管理实践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在进行的实践性研究中, 借鉴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 从三个方面分头进行研究。对于古代的管理实践案例, 如都江堰、大运河等进行实证研究, 从中提炼出适用于现代情况之下的古代管理思想。对于国外的管理实践案例如阿波罗计划、曼哈顿计划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从中找出可以为中国所借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近现代的管理实践案例如三峡工程、两弹一星等则是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从中概括出特定情况下中国本土所出现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于以往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集成的整理和归纳, 继承和学习古代和国外的管理实践精华, 结合近现代管理实践经验, 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 用以推进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
4 结论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 不仅要充分借鉴西方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更加要立足于中国的发展现状, 从管理实践中提炼中国独有的管理思想。因此, 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研究应当充分立足于中国的特有国情。本文在介绍中国学派的创建背景和研究现状之后, 提出应该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创建中国学派, 以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近为今用, 综合集成作为实践途径, 对中国学派进行全面的实践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J].管理评论, 2004, 16 (5) :3-8.
[2]李京文.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兼评《和合管理》[J].管理学报, 2007, 4 (2) :141-143.
[3]陈晓红, 周艳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第三届 (2008) 中国管理学年会综述[J].经济管理, 2008, 30 (23-24) :172-176.
[4]罗纪宁.当代中国管理学主要流派研究范式和方法评析[J].商业研究, 2006 (12) :86-88.
[5]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6]李垣, 杨知评, 王龙伟.从中国管理实践的情境中发展理论——基于整合的观点[J].管理学报, 2008, 5 (4) :469-472.
[7]罗珉.中国管理学反思与发展思路[J].管理学报, 2008, 5 (4) :478-482.
【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创新教育12-11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07-15
从社会学角度浅析皮卡车的性论文12-13
从管理学角度看12-0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10-29
从语言的角度赏析句子11-25
从大学生的角度解读政府报告09-13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11-25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