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思考
点击数:1240 更新时间:2010-2-25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诞生于1929年原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被列宁誉为“伟大的创举”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最初形式,发展至今已经历了80多个春秋。职工劳动竞赛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它既是工会参与经济建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传统载体,又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在任何历史条件下,要发展就必须充分依靠群众不断地进行创造、创新,也只有在不断的创造、创新过程中,职工群众的技术素质才能提高,企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创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方式,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一.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谋求个人劳动报酬最大化,劳资关系矛盾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协调好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一项新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把传统的以“比、学、赶、帮、超”为标志的劳动竞赛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共赢机制、诚信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发挥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在劳资之间、企业和职工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一个实现合作双赢平台,对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和谐、企业生产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实现共谋企业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渡过金融危机的内在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展劳动竞赛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相一致的。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各级党委、政府都是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各级工会组织更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为渡过金融危机献计献策,实现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力。
首先,开展劳动竞赛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群众,离开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劳动竞赛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群众性特色,着力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劳动竞赛活动的内在动力。要切实把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作为长期任务来抓,营造一种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学习氛围,引导职工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力。要积极拓宽参与创新的渠道,使竞赛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职工,使广大职工人人能参与,人人愿意参与。要着力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通过实现和维护职工具体利益来调动他们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开展社会主义劳动劳动竞赛是金融危机困难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定位在是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热情;是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的三个“是否有利于”上,要求要把竞赛渗透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市场开拓、新品开发、实现效益等多个领域和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技术比武等活动,促进企业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创新品牌,增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以职工队伍技术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内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善于探索和创新,不断赋予劳动竞赛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传统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新时期要有活力,必须结合时代背景、经济关系的变化不断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竞赛的新路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各级工会要迎难而上,在推进竞赛活动、应对危机挑战中彰显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引导职工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主动掌握新知识、锻造新技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1.劳动竞赛活动必须体现职工参与的广泛性。劳动竞赛不仅在一线职工中开展,还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中都组织到竞赛中来,形成开展全方位、立体化、交叉性的劳动竞赛氛围,使竞赛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再就是坚持因企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设计竞赛内容,在竞赛内容、形式、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在不同领域形成不同的竞赛内容和特点,使劳动竞赛保持生机和活力。
2.劳动竞赛活动必须创新活动载体,注重实效。劳动竞赛无疑是生产技术创新的最佳载体和肥沃土壤。而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产力的动力所在。职工劳动竞赛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来自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职工劳动竞赛应以企业节能降耗、新技术开发、创建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职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难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劳动竞赛活动必须以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为根本目。
民生关系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开展竞赛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推进竞赛活动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关注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好维权工作,坚持引导职工劳动竞赛由体能消耗的数量型向智能开发的技能创新型转变,深化“共同约定行动”,切实强化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实现体面劳动。在 “同舟共济保增长,齐心协力渡难关”竞赛活动中,要进一步用好科学发展观这把“准尺”,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竞赛鲜明的时代性,赋予劳动竞赛丰富的内涵,达到推动企业经济发展、促进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的“双赢”局面。
4.劳动竞赛活动必须注重发挥劳动模范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劳动模范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精神财富的提供者。深入推进“同舟共济保增长,齐心协力渡难关”劳动竞赛活动,必须与发扬光大劳模精神紧密结合,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与方式,精心选择、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各行各业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引导职工群众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形成劳动竞赛活动培育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推动劳动竞赛的良性循环,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尚可, 但认识上有偏差。
通过对在宁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 但有些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排斥思想, 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目前, 大部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 考虑到经费、报告水平等因素, 最终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参加, 很多学生想参加也参加不了, 社会实践没有实现大众化, 难以满足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这样的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失去了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兴趣。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觉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 走过场, 随便找个地方盖个章, 不用具体实践, 到时候就随便拼凑一篇报告敷衍了事。
2. 高校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程度较高, 但缺乏科学的指导。
大部分高校很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但从整体来看,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数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结合高校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专业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 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指导,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社会实践的内容单调, 缺乏针对性;社会实践的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性;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缺乏实效性, 等等。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 许多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开展不知所措, 在实践过程中无计划、无目的, 无法抓住关键和重点, 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反而挫伤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的积极性。
3. 社会各方对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 限制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依托, 以社会为平台, 以实现服务社会和增强才干相统一的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需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高等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全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才能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但在实际中, 高校教学部门和职能机构之间、高校和政府组织之间、高校和社会组织之间、师生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沟通不顺畅、协调不灵活的问题, 难以形成合力, 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创新发展。
4. 社会实践保障体制不完善, 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状况下, 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即使有的活动项目已经实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 也难以为继。部分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些高校虽然纳入了, 但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性的指导, 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比较盲目;一些高校只注重宣传发动, 缺乏对活动过程的前期规划、中期管理、后期总结及成绩的认可, 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 不仅影响了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系要求
1. 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基本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在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的目的出发, 认真思考并着手解决阻碍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科学构建的瓶颈问题。
2.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强调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时, 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教育、建立健全保障服务体系和完善评价体系的结合, 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3.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 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全面发展, 又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作用, 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
1. 以人为本, 科学更新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是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指导学生明确方向, 提高实践能力, 完善综合素质。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 才能使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外化为优秀的行为和实践成果。只有亲身参加社会实践, 才能够拓宽视野,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因此, 我们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 注意运用、消化和吸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 只有社会实践, 才能提高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 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 学校重视, 合理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帮助和指导。
各高校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指导, 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在开始前系统全面地规划和组织管理, 可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讲座或课程, 指导社会实践的报告写作, 培养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 并指定认真负责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具体的实践过程精心指导与详细答疑。这样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才会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才会体现出价值。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一纳入教学计划中, 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加强组织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工作量的计算、绩效的评比、职称晋升等各方面做出统一的明确规定。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地教育和指导, 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3. 社会给力, 逐步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多元主体体系。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应当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体系, 提倡社会化运作。目前,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虽然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但是以学校作为开展主体、依靠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热情开展的做法值得商榷。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资金投入、经费保障、统筹规划、效益规模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社会与学校共同推动的模式, 强化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 通过社会筹措经费, 提供项目和岗位, 社会机构招募、管理、指导和评价, 进行项目化运作, 为社会实践的大规模高质量开展注入新的血液。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当获得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吸引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组织活动, 并长期执行, 逐步构建适合我国的社会实践多元主体体系, 进而从更深、更广层面上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 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帮助和作出贡献。
4. 创新发展, 切实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
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切实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 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组织与指导工作的质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目前, 各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 往往采用组织了几天活动、有多少媒体报道为指标, 既不专业又不合理, 或只看重做了多少贡献, 而忽略了学生受到多少教育和增长了什么能力。因此, 我们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抓好基本制度建设的完善、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激励措施、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和家长对实践活动的信任等要素问题。可以借鉴国外服务学习所采用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讨论、划分小组评价等方式客观评价, 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以人为本, 将社会实践服务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统筹两方面的利益, 让大学生在服务中学习, 在学习中服务, 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翠翠.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D].沈阳建筑大学, 2011.
[2]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闪茜菁.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龙妮娜, 谢丽丽.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10.10:69-72.
[5]王武宁, 梅爱冰, 白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6:49-5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献身精神;培育强化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13—02
人生事业的成功,总是有个源头的,而这个源头,就是一个人永不放弃的信念,这种信念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人们渴望成功的信念只有与献身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具现实可能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 对于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过程,就是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此为指导强化献身精神的培育,既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又有助于通过培育和强化现实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从而使献身精神更具时代性,发挥更大的效能。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育献身精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最强大动力和终极目标。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各种条件,不仅需要经济增长,还需要政治、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社会等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要求人们自己去创造,这种创造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说明,我们必须着力培育和强化献身精神。
1.要把职业当事业看待。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在特定的岗位上工作,都是社会坐标上的一个点。然而,人们延伸坐标方位的轨迹却千差万别:那些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注重培养服从意识,诚实的态度和敬业、负责的精神。犯了错误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想办法弥补过失,完成任务。说到底,这是一种针对职业的道德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强烈而质朴的情感意义。它不是或主要不是陈述关于岗位劳作中的具体事实,而是主张主体以岗位为舞台,表达其直接而质朴的富有献身精神的情感[2] 。这样,就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贡献了力量。
2.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品行,因为行为在多次重复之后就会变得习以为常,于是形成了品行。人的品行多种多样,无所事事令人退化,贪图安逸使人堕落,只有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才是最高尚的。工作本身并不能体现价值,也没有贵贱之分,从事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只要诚实地劳动和创造,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创造的价值。对工作,要培养的态度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关照好由事业形成的事物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3.要不断强化效率意识。知识、技能、态度是衡量效率的重要标准[3]。掌握了这三个标准之后,还要不断强化效率意识,同样干一件事情,人们获得的效益大不一样。这里面不仅体现出效率标准是否高的问题,而且也体现出效率意识是否强的问题:讲究效率的人,会在自己的活动中洞察各种机会,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率。还须注意,效率与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作中要培育和强化效率意识,就要不断地改进方法,既要追求工作时的高效,又要注意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成就的。
4.要实践“美德”、“勤奋”到“成功”的发展路向。“美德”和“成功”是人们的两种终身受用的财富,只有拥有前者,才能获得后者,而“勤奋”是自“美德”起程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有时“勤奋”未必能给我们带来看得见的报酬,然而通过勤奋付出,可以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机会、信任、褒奖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付出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勤奋的人,会有意识地为自己增加压力,善于在工作中寻找突破:在一项活动结束后,及时地梳理相关材料,做好进一步分析预测工作,这样,极有可能得出前人未曾发现的结论,从而创造出为人称道的价值。
二、以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培育献身精神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以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培育献身精神,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履行职责、学习新知识、实现新跨越的关系。
1.要具有很强的自制性。要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时刻提醒自己模范地执行已经获准的决定。顽强的自制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尤其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富于献身精神的人,具有强烈的追求“卓越”的信念,因而工作有着更高的标准,并且会不断地用这样的标准激励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逐渐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地寻找应对办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坚定自信地前进。
2.要强化主动学习意识。人们在岗位上实现自我,靠的是创造价值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来源于不断学习和探索。对工作而言,人们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是有价值的宝库,也是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4]。在岗位上,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和新挑战。不论是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都必须强化学习意识。要将自己的岗位视为学习的殿堂,强化工作就是学习的意识。
3.培养尝试新事物意识。不断地尝试新事物,是一个人获得新思想、创造新方法的根本。勇于尝试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能促使人们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对成功抱有热切的希望。积极尝试新事物是追求卓越的前提所在。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尝试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不断地激发创造活力[5],标志着我们已经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把发展作为培育献身精神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强烈的发展意识,道出了人民的心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纵然我们的岗位千差万别,促进发展的初衷和目标应始终不渝,要以培育和强化献身精神为契机,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1.要更新传统际遇观念。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基本依托。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根深蒂固的“顺境”、“逆境”说。笔者认为,这其实是环境决定论的产物,它夸大了环境对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所谓工作中的“顺境”、“逆境”,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心境、态度乃至观察事物的角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抱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换个思考问题的角度,感受就会大不相同: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不能左右任务的分配,却可以改变对任务的态度。如果用传统的际遇观观察事物,我们工作的地点从祖国的东北转移到了西南,可谓“逆境”;然而,换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征程中领略了祖国河山的大好风光,丰富了经历,完善了自我。这样会有利于我们培育献身精神。就是说,与其让我们职业生涯中的那些无法回避的事实破坏我们的情绪,不如正确地面对他们,想办法改变对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积极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用献身精神改变环境,渐渐地会为自己的业绩而感到自豪,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2.要随时准备把握机会。要注意机会与变化形影不离,对于暂时失败者来说,变化可能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要放过任何机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发现对组织、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并努力抓住和用好这些机会,会使自己迈向“卓越”的努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持续进行努力积累。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积累,不论何种行业,人们若想攀上巅峰,通常需要精心的规划,还需度过漫长的岁月[6]。在工作中展示超乎寻常的工作效率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不断地培育和强化超人的智慧和判断能力。其实那些在岗位上做出一定成就的人,在获得成功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很长时间。如果渴望成功,就应长久地保持一种献身精神,纵使面对的是缺乏挑战和毫无乐趣的工作,也要秉持积极向上的努力理念。
在这里,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培育和强化献身精神,主张在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源流活水,进一步强化公民以岗位为基本视域、为事业依托的责任、奉献和追求卓越的意识:以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激励依据;以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协调好献身精神培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强调道德自我的超越性和人生体验的自主性、实践性;至于把发展作为培育献身精神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不应以情绪化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岗位和事业,对职业际遇要实现新的视角转换,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消除面对工作的压抑感乃至疏离感,进而培育和强化以职业为事业,以工作、任务为价值依托的强烈的献身精神。这些,必将成为我们深度理解科学发展观要旨的一个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2]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3]蔡志强.寻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理论逻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6).
[4]张朋智.创新精神与文化软实力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3).
[5]中共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6]宋豫书.绝不平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导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或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阐述劳动价值论时,研究的却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而不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是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且也必然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商品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尽管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然起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出现失灵现象。比如,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经济结构平衡与优化问题、垄断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政府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财政、货币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以期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合理调整利益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总是一种人的体力与脑力共同作用的活动。然而劳动的具体形式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形式的劳动是体脑不分的,后来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出现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非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相分离。时间推移到今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又各自衍生出多种形式,甚至还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重合、创造价值劳动与非创造价值劳动的交叉与衔接的现象,以至于有人将劳动只区分为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两类。科技革命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更加显著: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体力劳动的付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体现在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等上面的科学技术创新即科技劳动大大增加了;二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外关系愈益复杂化,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从而管理劳动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依赖增强,因而为产品的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限;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但任何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结合新情况与时俱进,不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念更新、制度建设、环境投入抓起,逐步建立更加科学、和谐、有效的安全管理新体制,全面推动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新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是安全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是抓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不竭动力。在当前的形势下,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未真正从旧的管理体制中转变过来,管理者对当前改革形势、经营理念、安全思路等方面的压力不足、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求稳怕乱,行动迟缓,改革无新思路、管理无新理念、工作无新进展。而被管理者不思进取、思想滞后、理念陈旧,这是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弊端。因此,新形势下安全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树立三种科学安全理念。
一是要牢固树立超前理念。安全管理在新形势下处于动态之中,这就要求管理者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实际,超前掌握改革政策、超前思考安全现状、超前制定安全措施,采用新方法、新举措,不断适应安全管理新形势、新要求。
二是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安全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性、全员性的管理过程,它与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安全生产是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生产中,它讲究的是从干部到职工、从机关到一线、从个体到集体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拧成一股绳,上下互动,上下齐抓,上下互保,才能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载体。
三是要牢固树立荣辱理念。安全生产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每个干部职工都要以抓不好管理、保不了安全为耻;都要以安全管理有效、安全生产稳定为荣。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执行标准化、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自觉从每一条规章做起,为确保安全生产当好主人翁,发挥保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新途径
一切事物都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这是客观规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站段人员、设备、管理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会出现新情况,发生新问题,凸现新矛盾。比如说我们月山工务段地处山区,线路设备基础薄弱,一线人员紧缺、点多线长、施工任务繁重,这就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管理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因循守旧,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安全管理新途径,处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
一要抓住新矛盾,理出新思路。要结合安全管理实际,针对改革现状,重点抓好“三个着眼三个瞄准”,即:着眼基层,瞄准干部职工心理特点;着眼基础,瞄准管理制度薄弱环节;着眼大局,瞄准安全管理形势;理出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新思路,走出安全管理新天地。
二要抓住新机遇,建立新机制。安全管理只有机制的不断创新,才能在铁路改革的大潮中,主动适应安全形势的需要,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改革大计胜利推进,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我们要大力推进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把安全生产推向文明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要抓住新特点,创造新基础。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基础管理,抓住人员思想复杂、设备基础薄弱、安全形势要求严等特点,不断加大安全基础的软硬件投入。在硬件投入上,主要是强化设备基础、提高职工素质、增强检查设备等硬件设施;在软件投入上,主要是提炼安全文化、总结推广安全经验、广泛宣传安全常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基础环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安全管理考核
安全管理考核重要的是要考核管理者,即各级管理干部的考核,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抓好日常考核。始终坚持干部安全包保和现场控制,量化指标考核,及时掌握干部在安全管理中和确保安全生产中工作情况,并结合每月抽查,每季全面查、每半年重点考察、每年全年考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考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可以增强各级管理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而且可以体现职工对干部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与安全管理相结合,抓好过程考核。要紧紧围绕实现“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把对干部的考核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三是与阶段性工作相结合,抓好考核标准。始终把干部的考核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并结合阶段性工作赋予考核工作的新内涵和考核标准。
四是要与激励教育相结合,抓好业绩考核。要坚持考核重在结果,结果重在激励,并为优秀管理人才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干部业绩考核中,要对职工群众满意、认可的干部,给予提拔使用和奖励,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几点思考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要把深化安全认识与规范安全管理有机的融为一体。规范安全管理实施在认识、关键在落实、深化在实践,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行动肯定不到位,这一点对管理者尤为重要,必须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面临的安全形势和任务,准确界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二、要坚持把持续发展作为规范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追求。安全工作有起点,无终点。随着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对规范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安全管理。
三、要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确保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为此,必须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突出抓好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技能,使全员做到思想中想干、实践中会干、行动中实干。
四、要把发现与发生问题的相互作用作为规范管理抓落实的核心。对于各种事故案例、历史教训发生后的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些事故案例证明,造成行车事故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安全关键防范不到位,任何好的管理办法取代不了落实,任何细小环节的失控,都可能引发事故。所以,必须在规范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子”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去发现问题和消除隐患,为安全生产营造一个长久、良好的安全环境。
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是党中央对各级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和鼓舞鞭策,也为我们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推进创先争优指明了努力方向。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重大任务和难得机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务求取得明显成效,为 “十二五”的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保证。这对于在云南这样的发展中省份实现发展跨越就更为关键。
一、正确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互动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是经济社会运行模式的转变,也是各种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的矛盾、遇到各种阻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题。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就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正确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互为作用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单一追求国民经济产值的增长指标,较为忽视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可持续性,导致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后,伴随着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的问题,我们党敏锐地把握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搏,深刻总结了我国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发展与地区发展的关系、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经济增长同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全面构建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看到,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动力,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的目标和使命。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反之,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成果,为科学发展的持续性营造有利的氛围。
二、领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中,“发展是第一要义”处于最前端最突出的位置。三代中央领导和胡锦涛同志对“发展是第一要义”都是“扭着不放,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这充分说明科学发展不是弱化发展,而是对发展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是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硬道理”,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科学规律”。
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愿景,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社会目标,它必然要立足于现实,得力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落实。而全面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也是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1.创先争优是提升发展质量的推动力
创先争优活动要取得扎实成效,质量问题是重大战略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质量意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就是有质量的发展、有内涵的发展、有科技水平的发展。
云南省正在实施的质量兴省战略是对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将质量工作提升到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宏观战略层面,是振兴云南、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肩负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职责的检测技术机构,云南省特检院高举质量兴省旗帜,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以检验检测客观、公正、高效、准确为使命,视检验检测质量为生命,始终遵守“严谨规范、廉洁高效、精心检测、公正服务”的质量方针,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狠抓队伍建设质量,大力开展检测工作整顿素质大教育培训,树立一批检得准、检得快的先进典型,为保障检验检测质量提升了能力;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用规范保证工作质量;狠抓自身建设,2010年十八项特种设备检验资质增项核准申请顺利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评审组的评审,填补了省内多项检验空白,同时获国家总局批准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强检,加大设备和科研投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了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和“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夯实质量基础的重要平台。这些举措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事业的大发展。
2.创先争优是党建科学发展的表现形式 从当前的形势看,云南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节点,担负着着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大任务。在云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对云南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讲政治、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为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也就成为云南当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目标。
云南省特检院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巩固成果、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健全机制,全面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院党总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关键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比学习,各党支部认真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坚持每月两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根据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确定具体学习内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知识提高素质,用科学的方式凝聚动力,用科学的制度规范纪律,真正让基层党建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3.创先争优是党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随着我国各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历史条件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逐步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在认真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别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就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党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推动特检事业发展的催化剂。云南省特检院把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窗口服务单位“四亮四评”活动进行了细化落实,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以“五公开”和“三推进三提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即“岗位公开、流程公开、职责公开、承诺公开、履诺公开”和“推进检测质量,提高服务能力;推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推进制度保障,提高服务水平”。提出并努力实现“五个零”服务目标,切实改进服务措施,积极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窗口活动,规范提高检务大厅、设备室、档案室等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部门的工作,在窗口部门设立“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和“窗口服务示范岗”,推行阳光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诚信服务、廉洁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
三、努力保障和谐社会的安全稳定
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特种设备安全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强化思想道德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得“保安全,促发展”的理念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奉行的使命。
为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监督检查,督查行业作风情况,保证检验检测工作客观公正,行为规范,提高检验检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云南省特检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中“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的要求,制定了《特种设备检验工作跟踪检查管理制度》,并正式启动特种设备检验工作跟踪检查,力保生产安全。2010年云南省特检院检共验检测特种设备63664台(套),发现重大问题7764台(件),帮助解决问题3450台(件),杜绝了28起重大事故、216起较大和一般事故,有效降低了特种设备事故风险,确保了被检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以人为本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就是社会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在于, 首先, 必须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其次, 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坚持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主体的唯物史观,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再次, 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把人才资源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 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而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方面, 是和谐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容质疑, 构成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人的自然性。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 (P 56)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 不仅要拥有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还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 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人与人在合作基础上建立的和谐关系, 是人的众多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有助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求, 还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与物质、德与智、心理与生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离开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的社会需求、精神需要就无法满足,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 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成为空谈。另一方面, 是和谐社会建设依靠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与人在合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 是建设和谐社会不竭的力量源泉。胡锦涛同志指出:“和谐凝聚力量, 和谐成就伟业”。[3]具体说来, 它有利于个体精神愉悦、身心和谐, 有助于个人养成诚实守信又充满活力;有助于群体形成团结友爱又公平正义、拼搏进取又构成合力, 有利于化解人际矛盾和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紧张、避免引发冲突导致不稳定因素;归根到底, 有助于为和谐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因此, 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3]。因此, 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建设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二、全面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城乡区域之间的合作
全面发展观就是在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 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 既发展重点又兼顾整体, 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方式促进经济区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观引领下的和谐社会, 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然而, 我们不得不承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 而是在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完全协调发展, 而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城乡差别、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有效扭转的今天, 如果任由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继续扩大, 必将进一步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 导致城乡对立, 区域发展失衡, 社会成员矛盾冲突加剧, 后果不堪设想。显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适时提出, 并非否认差距、忽视矛盾, 而是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和收入等“三大”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 其目的在于缩小差距、化解矛盾。要缩小差距, 非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合作不可。只有这样, 才能统一政策, 清理固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 使城乡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才能让农民享有市民平等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使和谐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初衷得到落实;才能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 使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化转移, 使东部地区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机制得以建立;才能实现制度创新,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为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通过区域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 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归根到底, 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发展城乡区域之间的合作,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协调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作
“协调发展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互动与和谐, 而不是分裂与对抗”[1]。改革开放以来,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条件下, 社会阶层分化日趋明显, 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的单一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新的社会团体和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他们在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和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显现。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还存在着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 并容易引发利益纠纷或利益冲突。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扩大、低收入阶层人数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又容易使一部分人萌生受剥夺心理, 为个别社会成员以极端方式表达诉求埋下伏笔。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 以及一些社会成员不顾法律、道德等规范约束, 贪污受贿、生活奢侈、为富不仁, 加剧了另一些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和仇富心态, 使社会阶层之间的固有矛盾更趋复杂。毫无疑问, 我国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既处于发展机遇期, 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关键在于加强社会的和谐建设, 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断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作, 把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诉求引导好、保护好, 有效防止和化解不同阶层差距过大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 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对立对抗”走向“合作共赢”, 消除和化解社会冲突与社会紧张, 等等。因此, 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扩大社会阶层之间的合作, 是协调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必由之路。
四、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作
何谓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署于1989年发表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指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4] (P120)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对自然界展开前所未有的改造与征服、掠夺与破坏。毫无疑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陷入了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国家环保总局潘岳同志指出:“如今中国45个主要矿种在14年后将剩下6个, ……传统工业化需要的三大自然要素, 一个是土地, 一个是水, 一个是矿产资源, 中国已耗损大半。”[5]在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的同时, 我国环境加速恶化, 已严重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潘岳指出:“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 40%的严重污染, 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 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 4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5]。无容置疑, 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尖锐。优化人与自然的合作, 妥善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矛盾,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认为, 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促进人与人、城乡区域、社会各阶层和人与自然等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6-10-19 (01)
[4].樊锐.地球村——全球化与人类共同利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林业;思想政治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分析
1.利益分散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下。开始呈现多样性的中国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整个社会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逐渐分化形成。矛盾更加微观化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同时也更加复杂化和难以调和化,但随著政府职能逐渐改变,现代政府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正在转变有限的市场分配基础,政府宏观调控的微观经济中来平衡各种利益的手段越来越进一步进入到其中。
2.思维多元化
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思潮,但是对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力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开始涌入我国,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同时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年轻人,造成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体系开始动摇。虽然思维的多元化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进,但是在另一方面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严重损害了传统价值中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年轻人受到的冲击更大,影响了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3.对象个性化
国家机关,企业干部和职工群众改革开放前都属于国家干部和工人,根据单位安排他们的迁移,档案,户口,工作,是没有更多的自主权。铁饭碗和终身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被取消了,人们不需要终身制的单位。人才的流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剧,由单位向社会化个体已逐渐改变,工人群众性的独立意识大大增强,个性被包裹和抑郁多年的也逐步舒展和释放。因此,过去多人合唱,老实听话的局面被打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科学发展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科学发展观进行思想政治的指导,就是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灵魂和核心。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团队干部的创新能力,在思想和思维模式上进行彻底地改造,用新的理念进行全副武装,只有不断地更新现有的知识含量才能完成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然后才能在工作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建设了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队伍。
2.要加强思维方式的创新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复杂,内容设计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且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程度的交集,因此要求干部要善于思考,应用现代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和理解归纳,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知,并且系统为科学的方法论,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3.加强工作方式的创新建设。
对于工作方式的创新,首先要摒弃传统的、老套的工作方法,当然是去除糟粕,留其精华,然后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新的工作模式,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改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出特有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要牢记,社会是一个大染坊,融合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政治学说,可以从它们当中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方式的创新。
三、新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加强主流意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为核心内容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计划、分步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通过推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民的大局意识。
2.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为前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单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是政治工作的干部,是一线的指挥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是政治工作干部的自身素质。在第十七届大会报告中胡总书记指出尤其是组工干部,要求全体党员“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新时期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政工干部自身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强化理论武装的紧迫感和思想意识的转化。
(2)组建令耳目一新的模型,端正工作气氛,加强思想作风修养。团结,廉洁自律,建立扎实的工作团队和良好的形象。
(3)开拓创新,加强业务能力素质,做好表率。提高自身的能力,探索规律务的工作中总是体现着亲情服务。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的全方位的服务网络,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离退休人员的各种需求也能更好的做好社会管理服务。
(4)保存数据库,掌握退休人员的信息和健康状况。
(5)积极发展优秀骨干,培养自治组织能力。离退休人员到达社区实行社会管理服务后,要积极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是社区管理人员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社区活动场所的相关状况,需要通过街道、社区共建单位的赞助,以及辖区内企业无偿提供等多种方式来共同解决退休人员的活动场地问题。
四、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的投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务必要遵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发展为理念,以科学为依据,积极加强林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和开展,既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同时为我国的社会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一、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首先是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其次是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关注, 落后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有望得到较大改善;第三是能拓展村庄发展的空间, 特别是对乡村的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第四是有利于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和和谐发展。
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怎样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统领新农村建设, 正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 而且极具现实意义。
具体对于吕梁市处于“天然劣势”的村庄和贫困村庄来讲, 搞建设、求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扰颇多是可想而知的, 这些村庄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考虑实际, 盲目冒进的想法和做法是需要高度警觉和克服的。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 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难看出,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高度树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 不然就会搞成理想主义的形式、形式主义的样板。
二、吕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吕梁属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贫困人口多, 贫困面积大, 新农村建设任务复杂而艰巨。二是吕梁地理环境复杂, 各地发展不均衡。地理条件优越的村庄发展相对好点, 地理环境恶劣的村庄几乎无发展, 有的甚至处于温饱线上, 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新农村建设步调不齐, 质量高低不一。三是只抓“硬件”、轻视“软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只追求新房、新校、新路等设施的修建, 忽视了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建设, 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步伐。四是某些地区脱离实际, 搞统一模式。修别墅、建广场、配备附属设施, 不自觉地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 一些山庄窝铺若按照这一标准模式建设, 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五是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责权不明晰, 管钱的不管事, 管事的不管钱, 导致互相推诿、扯皮, 影响了工作效果。
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应对措施, 以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1. 应该发挥好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农村党支部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所在。村庄支部班子成不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成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执行者, 成不了群众靠得住、组织上信得过的中国最基层的党组织, 那它在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 也就失去了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绝非易事, 从现在农村换届情况来看, 拉票、贿选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班子成员素质不高, 工作上自由度大等农村现存的“顽症”, 怎样去消除, 值得我们各级有关部门深思。
2. 将资金投入变资本投入。
加快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庄国家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投入进行市场化运作, 一边投入, 一边乱建;一边投入, 一边浪费;一边投入, 一边滋长腐败。实行资本投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既能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又能保证投入能见到实效, 可谓一举两得。
3. 充分发挥企业帮建的作用。
企业帮建是发挥以工补农作用的一种方式, 但我们往往把企业帮建理解为一种企业“掏腰包”的“呆板型”帮扶, 从而根本发挥不了企业应有的帮建作用。企业值得我们去依靠的是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经验和办法, 将企业帮建的重点应放在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上, 或者新兴村庄工业园区的建设上来, 以提升村庄的“造血”功能。否则, 只会一味地要求资金支持, 那对企业来说也太有点“便宜”了, 而对村庄来说也太不会珍惜这样的机会了。
4. 机关干部下乡帮建的作用不可小视。
干部到农村下乡在吕梁市来讲有着悠久的历史, 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但因机关干部开展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时间并不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展新农村建设帮建和驻村扶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任务、两种工作, 如果还用以前那种扶贫模式来管理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 就是一种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机关干部到村庄开展新农村建设要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运作和谋划, 促使新农村建设提升品位, 增加新文化元素, 真正体现以城带乡的优势。
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以关注民生为核心, 以促进乡村文明为目标, 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渗透到每个环节, 落实到每个发展建设阶段之中。 (1) 要注重建立适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与体制。坚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事业体系辐射到农村的机制, 打破城乡分隔的社会事业管理模式, 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按照该市“三三战略” (三个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三大工程:大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三新”吕梁:富裕、宜居、特色新吕梁) 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农村生产力。 (2)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因势利导地推进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转变, 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 坚持加大农业投入, 特别是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方面的投入。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注重发挥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作用, 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保障。 (4) 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农民素质培训,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采用走出去、招进来, 聘用制的办法, 利用大学生村官、特岗聘用等形式, 大力开展培训教育, 如远程网络培训、科技专题讲座等, 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以解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促进农民用智力获利, 用创新获利的水平,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新农村建设, 是关系到农村九亿人口奔小康的战略之举, 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大计, 是关系到提升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之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长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此方面倾注了心血和毕生的精力。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与发展, 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启了崭新的模式, 从吕梁市现在的情况看, 成效显著。作为至今还为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吕梁, 我们也更加充满了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气。诚然, 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是注定的现实, 但只要我们不气馁、不懈怠、不折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夺目奇葩完全会在这片老区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尽染村庄。
摘要:根据吕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利用知情调研下乡走访、参与扶贫活动等方式, 指出吕梁市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五条实施意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刘伟平.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稳步推进甘肃新农村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 2008 (3)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总书记的这番话引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在新闻业态百舸争流的今天, 党报如何牢牢站稳前沿, 引导好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在这重重压力之下, 《河南日报》和全国各省市区党报一样,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党报创新之路, 把握新闻规律, 创新报道方式, 以科学、公信、合时、贴近为己任, 新看点、新亮点、新气象不断涌现, 更好地发挥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积极探索四个“基本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这一概括, 是对舆论导向重要性认识的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报新闻实践, 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做到兴“利”祛“误”。
具体而言, 党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中, 要积极探索四个“基本途径”:
一是坚持原则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紧跟党、为人民”的党性原则, 坚持政治家办报,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服从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当今的世界舆论环境, “软实力”的竞争和争夺“话语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和交锋更加频繁, 国际新闻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看, 人们的思想、利益日趋多元化, 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日益增多, 社会风险逐渐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 党报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党性原则, 站稳脚跟, 保持清醒, 毫不动摇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办报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领会精神、审视现实, 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努力形成“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 主流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舆论引导机制。
二是体现时代性。“新闻就是采集时代大潮最前端的浪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 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 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 特别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人的活动、人的情感等要素;紧跟时代的步伐, 发展的脚步, 在互联网、手机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注意和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 媒体与受众的互动, 媒体与党政部门的互动等, 使党报在舆论引导新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依然无愧于“时代先锋”的称谓。
三是把握规律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报新闻实践, 就要认真研究宣传规律、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这三大规律的关系, 努力使三个规律相互协调、合力发挥作用。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作用, 只不过因为报道内容不同、报道时机不同, 三者的表现力强弱也有所不同。要善于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机下, 熟练地运用这三大规律。这三者中, 核心问题是解决机关报与新闻纸的关系。作为机关报, 党报承担着政治责任, 所以要以新闻宣传去引导人。党报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宣传任务, 不很好地研究如何改进宣传方式, 如何增强宣传的效力, 就不可能完成引导舆论的重大任务。同时, 党报是姓“党”的“报”, 是新闻纸不是文件, 要让报纸吸引人, 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在报道时效上, 尽量快捷, 让人能看;在报道内容上, 贴近受众, 让人想看;在报道形式上, 符合读者接受习惯, 让人愿看。大力突出重点, 全力展示亮点, 着力引导热点, 努力拓展看点, 使政治性、指导性、可读性、知识性相统一, 减少宣传性现象, 让党报变得可看、耐看、好看, 使新闻报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报要生存发展, 也要放下架子, 客观、准确地研究传媒市场, 研究看点、卖点、市场的兴奋点, 把握市场规律, 使党报成为有市场效益的新闻纸。近年来, 《河南日报》一些体现主旋律的主题宣传, 都十分注意用新闻的表现手法、读者期待的视角做好做活, 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比如,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探索“中原崛起之路”》系列报道, 7篇文章由省委书记徐光春亲自点题, 完全按照新闻的表现手法系统总结河南改革开放30年,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和做法, 这组报道有深度、有气势、有文采, 社会效果很好, 省委领导批示表扬, 中宣部领导批示给予肯定。
四是富于创造性。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 站在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 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对党报而言, 有着特别现实的重大意义。当今国内的传媒界, 都市报羽翼丰满, 电子媒体如日中天, 党报的创新, 关乎生死存亡大计。而创新的重点, 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要求,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这五个创新, 内涵十分丰富, 以创新方法为例, 就是要改变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的现状, 实现新闻宣传由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向渗透式、感召式、互动式转变;要在运用消息、通讯等传统新闻体裁的基础上, 大量采用组合式、解读式、调查式、目击式、体验式报道, 纵向分析因果、横向链接延伸, 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新闻传播。近年来, 《河南日报》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比如力推报网互动, 在《河南日报》上开辟了“焦点网谈”专版, 用广大网友易于接受的形式, 及时反映他们的心声,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这里要强调的是, 创新并不意味着对办报“基本功”的忽略, 恰恰相反, 越是创新, 越要打牢“基本功”, 像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文字关、技术关, 样样都要仔细研究之、熟悉之、把握之。文章没有硬伤, 创新才有坚实的根基, 才谈得上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认真研究四个“科学”
办报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办好党报, 尤其要多研究和把握新闻规律, 按照新闻规律科学办报。科学办报, 至少有四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是科学策划。就办报而言, 科学策划主要就是指新闻策划的科学运作。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和手段, 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具体来说, 新闻策划就是遵循新闻规律, 从媒体自身的特性出发, 围绕一定的目的, 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 主动设置议题, 制定和实施新闻报道的策略和手段, 对媒体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 以求得最佳传播效果。新闻策划不同于策划新闻, 是在“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下的策划, 换句话说, 策划不能超越新闻本身, 新闻策划的实质, 是对报道重点、报道节奏、报道规模、报道手段和方法的策划, 而不是对事实的策划。党报每年都要面对大量虽然未发生但可以预见的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 还要面对不少突发性的重大新闻, 对这两类新闻, 只有未雨绸缪, 定好基调, 合理布局, 把握节奏, 选准角度, 理顺环节, 突出重点, 才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提高实效性, 增强影响力。近年来, 河南日报针对自身特点, 力抓“编委会、部室、编辑记者个人”三个级别的策划, 使新闻报道呈现大浪连小浪、一波又一波、波浪起伏的格局。2008年, 大事多、喜事多、急事多、难事多, 河南日报抓住重点, 组织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扩内需、保增长’、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七大宣传报道战役, 做好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全国和全省“两会”等重点报道,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科学传播。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加强舆情分析, 主动设置议题, 善于因势利导。在传播内容上, 要以人为本, 增强与受众的关联度, 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新闻传播的手段对效果的影响力十分明显, 所以, 党报工作者要着力研究传播艺术, 注意运用现代传播技巧, 善于运用受众看得懂、易接受的方式, 把握报道的方向和重点, 注意引导的时机和节奏, 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如有的信息报道, 附加图表读者就会一目了然;有的则需要变换文体, 比如, 有关女记者曹爱文救人的新闻, 电视已经报道了, 报纸再去做一般性报道, 未免雷同。为了取得更具震撼力的传播效果, 《河南日报》在一版头题处刊发社评《用生命温暖生命》并配发催人泪下的现场照片, 这是过去没人采用过的手法, 结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效果良好。再比如, 针对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的中原文化范畴的18个专题, 《河南日报》在理论版上及时开辟了盘点中原文化资源的系列专题报道, 把文化大省的家底公之于众, 资料翔实, 图文并茂, 彩版编排、大气厚重, 体现了很强的传播美学价值, 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三是科学编排。一张报纸就像一个人, 如果整体形象不入眼, 很难引起读者的接触欲望。所以, 办纸也要遵循视觉规律、科学编排, 只有精心做好文章、标题、图片等的排列整合, 规划好版面, 让报纸的形象鲜活生动起来, 才能吸引眼球, 留住视线, 使人见之可亲, 爱不释手。科学编排, 需要把握好两点:一是统筹报纸版面, 使不同的版面保持风格与元素的内在一致性, 这个内在的特质, 犹如企业的“LO-GO”, 使报纸洋溢鲜明的外在个性, 让读者一眼就能识别;二是注意把握好具体稿件、图片及标题的编排。编排里头有政治, 相同的稿子, 因为编排方式的不同, 效果可能大相径庭。作为党报的编辑, 更应该仔细体会、用心把握编排里面的个中滋味, 以“恰到好处”、“各得其所”的版面语言服务好新闻报道, 以“稳重大方, 清秀时尚”的版面风格展示大报风范。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河南日报》从2008年11月17日至12月17日, 每天推出一个整版或者两个版的“流金岁月”纪念特刊, 所有版面栏题都冠以“流金岁月·改革开放30年”的LOGO形式, 字底铺设由玫瑰红渐变土黄的底色, 使栏题显得十分突出、庄重。“流金岁月”版面内文的设计也自成一体, 重大事件大板块处理, 分类信息密集型整合, 所有文章的标题均采用横排的形式, 统一使用宋体, 每个版面都有主打的大幅照片和精心排列的多幅小照片。这样的设计, 使版面显得灵动大气, 意蕴悠长, 体现了厚重的历史价值和高雅审美趣味, 向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生动、动感十足的30年, 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很多读者都把《流金岁月》特刊珍藏起来。
四是科学监督。首先应当明确, 舆论监督是党报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科学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同样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开展科学监督, 就要把报纸舆论监督的性质弄清, 把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定准, 坐标明确了, 科学监督就有了基准。讴歌真善美是服务中心工作, 鞭挞假恶丑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没有负面的报道, 只有负面效果的报道。当今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为报纸监督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空间, 对此主流媒体一定要有所作为。做好科学监督, 除了要依法监督、善意监督、准确监督、建设性监督外, 还应注意把握好“适量、适时、适当”的原则, 要注意地区、行业和报道问题类型的平衡;要让事件或问题的有关各方面的当事人说话;不能听风就是雨, 更不能随心所欲, 对重点舆论监督报道, 什么时候推出、什么位置推出、推出稿件的分量该多重, 都需要悉心把握, 精心策划, 努力做到头脑要清醒, 采访要充分, 事实要拿准, 方式要灵活, 语言要准确, 报道要艺术, 作风要务实, 通过舆论监督, 真正达到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 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目的。
徐光春、孔玉芳等省领导视察河南日报时, 本文作者 (右一) 汇报夜班工作。
紧紧抓住四个“重大”
作为主流媒体, 党报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就必须抓住重大主题、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做文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舍得花费心血, 敢于投入笔墨, 集中拿出版面, 把大事做大, 把大事做好, 真正做到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鼓与呼”。
为此, 必须紧紧围绕四个“重大”做足文章:
一是重大主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主旋律。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是党报“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 最重大的主题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自2008年2月起, 《河南日报》在一版推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等专栏, 宣传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改善民生、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 《河南日报》又及时在要闻版开辟《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专栏, 选取全省一批典型进行深入报道。同时, 不惜版面, 在要闻版及时推出了30余篇本报评论员文章, 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指导;在理论版开辟专版, 请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研讨。多角度、多体裁、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形式, 将《河南日报》宣传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步步推向深入。
再比如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河南日报》大事大处理, 运用大手笔、展示大魄力、反映大发展, 推出大型专题特刊《圆梦》, 该特刊于2008年12月18日推出, 共计36个新闻版, 调动了多种写作体裁和版面元素, 主稿采用长篇通讯形式, 配以小特写、大事记、行业之最等短小、精粹、活泼的辅助稿, 运用图片、图表、漫画等方式加以点缀, 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从农业、工业、交通、能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 总括了河南3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 《河南日报》还推出了《辉煌30年》、《镜头里看变化》、《见证中原1978~2008》、《旧闻觅踪》等系列报道或专栏, 其中, 《见证中原1978~2008》大型系列报道, 选取30年来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事件、老典型等, 从本报当年的报道入手, 采用消息的体例, 用讲故事的手法, 图文并茂地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 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
“多兵种合成, 集团军作战”, 使《河南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占尽先机, 气势如虹。
二是重大事件。当今媒体对重大事件的重视不言而喻, 如果用体育比赛做比喻, 可以说, 各新闻媒体竞相以百米冲刺的劲头进行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作为主流媒体, 《河南日报》十分重视重大事件的报道。面对大事, 像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载人飞行等, 《河南日报》综合运用消息、侧记、专题、访谈、评论员文章及图片、图标、漫画等多种形式, 组织记者编辑全面深入系统地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河南日报》及时派出文字、摄影记者赶赴灾区采访, 自5月14日起, 开设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不畏艰辛奋力拼搏”专版, 多形式、立体式地快速报道汶川地震灾情和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同时开辟专栏, 集中报道河南人与灾区人民心连心, 展开专项救援活动的新闻报道, 在重大灾难中凸显了媒体的责任和人文关怀。
2007年7月29日, 三门峡市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二井巷道被淹, 69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76小时的生死大营救, 被困的69名矿工全部获救。面对这一突发事件, 《河南日报》立即成立报道组, 连夜赶赴陕县事故现场, 从7月30日到8月14日, 历时半个月, 《河南日报》一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 连续刊登关于这一事件的方方面面的报道, 推出了《为了六十九个矿工兄弟》、《生死七十六小时》等系列报道和长篇通讯《霹雳重生》, 全景式记录了这惊心动魄的76小时, 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人间奇迹背后的伟大时代精神, 社会反响强烈。中宣部《新闻阅评》就此印发专期阅评, 称“《河南日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积极主动, 抢占先机, 而且在被困矿工救出后, 后续报道不断深入”, “彰显了党报在突发事件面前反应迅速, 把握导向, 引导舆论的能力。”
对突发事件及时反应、轻重有度、把握得当、可读性强, 使《河南日报》在重大事件报道上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引发了受众的共鸣。
三是重大典型。重大典型报道对于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精神、指导推动工作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大典型报道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做到精彩、生动、鼓舞人, 就必须将媒体的“报道点”与受众的“关注点”结合起来, 使媒体的“告知”与受众“欲知”达成有机的统一。任何一个典型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典型、策划主题、提炼思想时,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 真正做到典型报道与受众的视听需求“同频共振”。对卢氏县委在土坯房办公的报道就是典型报道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最初, 编辑部从通讯员来稿中发现了新闻线索, 认为卢氏县坚持土坯房办公的做法与一些地方建豪华办公楼的奢侈之风形成鲜明对比,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这个“报道点”与受众的“关注点”可以紧密黏合起来, 于是, 《河南日报》精心组织、精心采写, 推出了系列报道《走进卢氏县委土坯房》,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再比如, “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 也是在宣传汶川大地震救灾英雄的高潮中推出的一个重大典型, 《河南日报》连续刊发了《新时期的钢铁战士》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篇长篇人物通讯, 及时、客观、有深度、有血有肉地将英雄其人其事传播于众, 既合时又关键, 使典型报道真正起到了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的作用。
四是重大问题。当前, 我国进入由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黄金发展期”, 此阶段也是“矛盾突发期”。作为党报, 应该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方面的报道, 妥善处理涉及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报道。对于重大问题的报道, 一要吃透政策, 二要摸清事实, 在那些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面前, 党报要客观分析、善于引导, 既不能失语, 也不能乱语。比如, “三就两保”——就业、就学、就医, 社会保障、养老保障这些问题, 再比如,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影响, 如何应对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 如何稳定、刺激和活跃股市、楼市, 如何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如何解决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问题,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保护问题, 如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问题等, 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受众十分关注、政府努力在解决的重大问题, 对这些话题, 就要选好角度、定准基调, 采取多种形式, 尤其是运用分析性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形式, 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报新闻实践, 必须扬长避短, 在保持党报原有宣传报道优势的同时, 不断汲取其他媒体的好做法、好经验, 进一步提高党报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具体来说, 在新闻宣传中要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确保“高度”的同时, 在提高“亲民度”上要有新突破。一直以来, 党报都是以“大报”的形象公之于众, 这样的身份使得党报在宣传报道上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了“上面”, 即全国或全省的重大政经要闻上, 而对“下面”即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关注不够。坚持以人为本, 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党报不会因为姓“党”, 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 党报要永当主流媒体, 只有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重大理论、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 将一些政治话语转化为文化话语, 增强软性、弹性的文化手段, 让文化的亲和力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力求从民生角度解读国计, 从国计角度观察民生,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媒体。
近年来, 《河南日报》在做好“三贴近”这篇文章上下了不少功夫, 努力纠正党报以往给人感觉“板起面孔说话”的印象, 比如, 通过改扩版, 增加诸如“视点”、“人物”、“中原时评”等更具民生色彩的专版;在报道方式上, 更加强调用新闻的手法 (例如华尔街体) 、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来打动读者;在报道内容上, 放下架子, 关注平民百姓, 市井社区, 把镜头对准普通人, 把笔触伸向“平常事”, 开设了“百姓身边人和事”等栏目。通过“脑贴近” (策划意识要跟上) 、“眼贴近、脚贴近” (采访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 、“手贴近” (笔触要跟上, 手法要贴切) , 使党报真正做到与群众的心灵不断贴近。
从《河南日报》的新闻实践看, 党报要在“亲民度”上有新突破, 其一, 要善于从“硬新闻”、从“红头文件”这笔独有的财富中, 捕捉群众最关心的新闻点, 让“时政新闻”也成为“百姓新闻”。会议报道要由重会议规格、重出席领导, 向重政策关键点、重利益共振点、重表达互通点转变, 使群众也真正关心会议报道;其二, 视角下移, 不但要善于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抓新闻, 而且要善抓群众身边的新闻, 从群众能够看到、听到、感觉到的现象入手去发现新闻。要经常不断地思考, 党和政府有什么重要政策法规和新闻信息要发布;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要向老百姓传达;人民群众从自身利益出发, 迫切需要了解哪些带有导向性、趋向性的重要资讯。这些功夫都下到了, 党报在“亲民度”上一定会有新突破。
二是在保持传播速度的同时, 在提高精准度上要有新突破, 努力做到“又好又快”。在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出去已成为媒体大战的一个焦点。尽管现在电子媒体日益发达, 但报纸在传播新闻的速度上也不是一无所有, 比如, 党报在时政新闻的发布上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再比如, 在对新闻的深度挖掘、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上, 报纸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各种新闻铺天盖地的今天, 提高新闻的精准度显得至关重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新闻事业的生命。党报之所以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严把新闻的真实性这道关, 在群众中赢得了信誉。今天, 要在提高精准度上有新突破, 面对突发事件、热点难点, 党报等主流媒体就要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 既要顾全大局、把握大势, 做到宏观真实, 又要力求准确、追求真相, 做到微观真实。在具体新闻业务中, 比如, 对标题的斟酌、对事实、数据的核实等, 都要慎之又慎, 细心处理。只有这样, 才能自觉扎起防止虚假新闻的“篱笆墙”, 使党报真正担负起“权威大报”的重任。
三是在保持大气的同时, 在抓好细节上要有新突破。党报在抓“大”上, 有经验、有传统, 但在抓“细节”、抓“情节”上, 往往做得不够。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 一篇报道, 往往是那些真实的细节、情节、故事, 最震撼人心。在新闻报道中增加细节, 不仅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而且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渲染环境、突出人物, 更好地表现主题。在抓好细节上要有新突破, 首先采访要过硬, 细节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而是来自深入细致的采访, 只有采访充分, 素材充足, 肚里才有货, 才有细节可说;其次, 要善于运用细节, 把那些具体的、生动的、真切的、典型的细节, 把能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的细节, 呈现给读者。
四是在保持内涵厚重的同时, 注意形式鲜活上要有新突破。现代社会, 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都很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 党报要增强宣传的效果, 就必须进一步改进宣传报道的方式, 在受众喜闻乐见中实现引导舆论的目的。在形式鲜活上要有新突破, 一要拓宽写法, 多研究诸如华尔街体这样的报道手法, 把好题材、好素材下工夫写成精品新闻;二要更新报道视角, 多一些平视, 少一些俯视, 从普通人群的情感土壤中发掘新闻亮点, 讲述“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三要多研究报纸版面的编排, 用鲜活的版面语言来吸引读者、服务受众。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的思考06-28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1-19
论科学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的目标12-09
福利院开展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07-0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05-23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07-12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