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1

期党建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代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比1、90年代中后期的2.5比1,扩大到2003年的3.2比1。“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殛待提高。

(三)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速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把握时代特点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认识与改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历史的变化与时代的特点,制定与确立自身的发展观,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标准

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用人观和政策观的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谋发展、干发展。考核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2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从“世界普遍交往”观角度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问题。“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 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在马克思看来, 近代资本主义借助于工业文明、商品与武力等交往实践征服世界, 促使世界普遍联系, 使“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 即全球化。此时的全球化时代是是以工业社会占主导地位;以工业文明为产业核心;以在全球建立“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两极为基础的“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以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抽象理性与殖民主义为工具来实现的并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一个模式、一个范式、一个标准的现代性。时至今日,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 这是与以往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转变的新全球化时代, 具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表现在其产业轴心是知识文明, 即如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后工业社会”;其产业经济基础是以信息与通讯技术、电子、空间技术、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等新科技为轴心的后工业文明经济体系或知识经济体系;其发展格局是“知识文明——工业文明”;其全球化思维方式趋向差异、断裂、冲突、矛盾、多元, 打破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的思维格局。这些思维范式经常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亨廷顿等后现代学者的用词。当今世界发展极不平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变, 以知识经济与全球互联网为标志, 在金融资本之上建筑起新的知识资本帝国, 成为后工业 (后现代) 化全球新霸主, 而世界其它国家有的还处于农业社会, 有的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之中, 中国则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大变革当中。21世纪的中国能不能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后现代呢?马克思在阐述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反复强调,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未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进入社会主义, 面临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完成本应在资本主义阶段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新全球化造就了我国发展的独特语境。21世纪中国发展的阶段判定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只有与新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联系起来分析和研究, 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新全球化背景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生态文明和知识经济时代, 那么, 跨越工业文明和现代性的“卡夫丁峡谷”而直入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文明, 应当成为我们的选择。走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之路, 走生态文明之路, 走多元发展之路, 似乎都成为这一阶段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但是, 这一发展观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从前现代状态直入后现代, 需要有充足的社会历史条件, 但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条件。因为我们没有完成现代性, 不可能直接进入后现代。[2]

在新全球化时代, 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独特的境地:它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性的过程, 因而既不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性, 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文明”意义上的“后现性”, 而是一种“新现代性”。表现在:第一, 尽管由于新全球化时代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轴心的, 但是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现阶段仍然主要是实现现代化, 而不是后现代。就总体而言, 要一步跨越现代化的卡夫丁峡谷, 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幻想。第二, 在“世界普遍交往”环境中的中国现代化是属于新全球化时代的一部分。这一现代化将既不同于马克斯·韦伯所倡言的旧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 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化, 不能走像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所说的第二次现代性, 而是一种在全球后现代化时代的新现代化, 是具有全球交往实践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现代化, 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第三, 这一现代化必定是与新全球化时代及后现代发生“挑战—应战”关系的现代化, 因而是在后现代引导下重建现代性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种“新现代化”, 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来重建、实现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将不同于以往的现代化。例如,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再以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 而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原则, 以科教兴国为国策, “信息化”、“工业化”两手抓, 并以高科技创新体系来带动工业化的实现, 将不得不在工业化的早中期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 承诺实现西方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而其工业发展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而是要提高初始工业化的水平。第四, 交往实践观与新全球化时代理论要求我们根据多样化原则, 用多元视野来探索区域现代化路径, 走多向度、多格局、多元化发展道路。“差异性”成为地区发展的新视野。如何科学地界定和把握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新现代化”的本质、结构与基本走向, 如何应对与解答在新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系列新难题、新挑战, 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视野, 也是其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2]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思考、研究这些国际、国内新形势后做出的科学解答。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 科学发展观就频频出现于各种报刊媒体。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当前学界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有以下几种:第一, 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 从宣传介绍走向深入层次理论研究。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深入, 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也走向深入。从上可知, 本文的研究早已有之。但中国的现代化的道路只能走新现代性的道路, 这是我们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中国新现代性与经典现代性和后现代、第二次现代性比较具有自己的特色。经典现代性以大写的人、大写的理性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 以城市化为空间特征;以经济增长中心论、效率优先、资本优先、市场化、国际化、生产主义、为他服务型社会、利润中心为经济特征;以同一的人权、平等、民主 (程序民主) 、自由为政治特征;以市民社会原子化、公共化、商业化、世俗化为文化特征;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主张人改造、驾驭、支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理论导致了人们对发展的片面认识, 引发了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 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和反思的现代性对它的反思和批判。前者主张否定现代性:差异性、平面化、去中心、碎片化、零增长、反生产主义等, 后者主张重建现代性:反思性、流动性、个性的人、多元理性、社会经济共同发展、重建实质民主等。“而中国新现代性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接纳和吸取后现代观念主导的基础上必须创新现代观念, 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信息化观念, 知识创新观念, 科教兴国观念, 网络全球化观念, 等等。将一个后现代主导观念引入现代性内容之中, 重新构筑新现代性,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正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产物。以新现代性为核心, 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融入了现代性历史逻辑的合理内容, 因此, 它为全球现代性理论研究和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新视界。”[3]

摘要: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当代中国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 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语境,背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6.

[2]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 2000 (12) :21.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60-02

1949年10月1日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中华大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标志。曾经有这样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中的历史性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革命策略

毛泽东同志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的文化构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同志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去,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奠定了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技术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科学技术双重性质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关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的看法[1]。毛泽东明确地指出:“自然科学分两个方面,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2]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首先自然科学是人对于自然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科学技术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也是生产力的体现。因此,科学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其次自然科学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它是人类在把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科学技术具有社会属性。毛泽东同志把科学技术作为一项革命策略提到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高度,也是基于他对科学技术双重性质的科学划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发展规律也就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的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毛泽东同志对于科学技术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上去分析的,他提出:“人们为着要从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里得到自由。”[3]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科学技术进行分析,揭示了自然科学具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在这里更加强调的是认识自然的功能。他认为自然科学的主要作用在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人们赋予的,是利用自然规律或者社会规律去实现的。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就是科学对于自然的认识,技术对于自然的改造,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毛泽东同志制定科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用科学技术武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最终让科学技术造福于全人类。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关键。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不可估量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是他的科学技术观的最精髓的体现。

科教兴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科教兴国一方面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提出并坚持主张“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肯定了教育作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石,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继毛泽东同志发起的“文革”之后,于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标志性的决定,也是给予那些报国无门的莘莘学子一个契机,更是中国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的开端。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由之路。

科教兴国另一方面是为正确处理教育、科技、经济三者的关系指明了道路,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邓小平同志全面把握了中国国情与国际局势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人才为依托,人才作为教育与科技的载体,就产生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人才强国与科教兴国都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政策体现。

三、科学技术是动力资源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4]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武装的人才资源是新时代最具杀伤性的武器,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确保本国的人才资源不外流,同时吸引国外的人才资源。

新时代国际力量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冷兵器时代武器与人数的竞争,而是科技与知识的竞争,因为科技与知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国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但这一理念是建立在人才强国、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4]。结合中国实际,各高校中研究所的设立以及研究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审批,表明了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对军事或者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研究人才,国家更是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江泽民同志的科技观中明确包含了科技文化是属于最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中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才资源去实现。没有科学文化的知识积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就无法推动先进文化的前进,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科学技术是社会推动力

胡锦涛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5]。胡锦涛同志这一观点出自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的内容。他明确地表达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就言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在此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要点。第一,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这就必须形成教育、人才、创新的发展脉络,教育作为基础,人才作为桥梁,创新作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努力打造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科研团队,形成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第二,坚持走统筹规划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统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把科技发展作为重点努力攻破,从而提高经济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军事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坚持走服务群众的融合发展道路。服务型政府的打造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决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坚持走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6]。

2012年11月8日到2012年11月14日十八大的召开,胡锦涛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其中明确地指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创新型国家不仅是管理的创新,更多的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创新,但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观历来都是领导人所关心的问题,从毛泽东同志到胡锦涛同志,每一届领导人的科技观都是对于之前的继承与发展,承袭了精华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地对于科学技术观的继承,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0).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毛泽东.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新中华报,1940-03-15.

[4]徐冠华.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N].人民日报,2006-09-01.

[5]胡锦涛.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EB/OL].中国新闻网,[2011-12-16].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4

树立全新服务理念

打造工商特色服务品牌

全心全意为汶上经济发展做贡献

—县工商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汶上经济调研报告

汶上县工商局局长 党组书记 张聿东

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人人积极投身建设与服务经济快速发展热潮,尽心竭力为一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浓浓氛围之中,作为一名县级工商管理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本人结合自身工作,深入走访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努力探究目前工商系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工作中心与重点、方向与目标等等,重新思考与定位全局各项工作。新时期工商管理工作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全县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说为转型期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赋予了发展的动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

当然,建设服务型工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是通过工作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将服务理念始终浸透于工作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效能和质量,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推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过程。

一、为什么以打造特色服务作为新时期工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工商系统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努力践行“建设服务型机关”的目标,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反映。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建设服务型工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工商机关实行职能转变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第一,打造工商特色服务品牌是优化投资环境的迫切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进一步扩大。地方经济迎挑战、保增长、促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引进并留住高质量的项目,最根本的还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工商局作为企业入住汶上的登记机关,与每一个企业接触,“一叶知秋”服务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外商对汶上的认识观念和整体印象。我们在全系统提出的“服务他人就是践行发展”的理念,倡导服务客户理念,树立一切工作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既重视法律服务,又

重视行政指导,以“绿、亮、新”的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工商特色服务品牌。

第二,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是转型期工商职能转变的客观需求。

08年9月随着两费停收,传统的监管模式面临挑战,工商固有的以两费收取为主的工作重心发生彻底改变,很多同志感到工商工作一下子好像失重了,不少人迷茫了,有的感觉到没有压力了,有的认为可干可不干,有的干脆就不干了,工作甚至停摆,而这时,系统内部因停收两费涉及人员分流问题异常复杂,自身人员队伍又因停收两费涉及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问题、矛盾蜂涌出现,为此到09年初,在以上各方面问题与矛盾逐步得以解决,人员队伍人心渐趋稳定,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时,我们迅速于2月17日召开纪律作风整顿动员会,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发挥工商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上去。

第三,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是队伍素质迅速提高的现实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我们目前的工商队伍在遵守国际有关行政管理服务质量方面的公约、准则、法律和法规方面的操作上,亟待站在时代的前沿与国际接轨,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一流服务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或来汶的企业增强竞争优势。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在服务意识上不到位。向“服务型工商”转型不够。一是观念陈旧。存在“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的错误观念,还习惯于陈旧的收费管理,基层仍有“赶场所”、“赶场干部”;二是创新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对监管统一市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适应时代性差;三是作风不谨。“衙门”作风陋习不改,认为工商吃皇粮,“你办事你求我,我办事你让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心系群众、心系企业的公仆情怀,缺少真心实意为群众、为企业分忧解难的主动意识。

第二,服务水平和能力不强。目前,系统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均衡,存在“文化素质低,后期补文凭,实战能力差”的状况。思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学习肤浅,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或怀有一腔热情,但是业务不精通,涉及很多重大事项、重要法律法规的操作上,不能独当一面,不能作出合理、合情、合法的结论,给与他人最有效的行政指导;或目光短浅、谨小慎微、不敢承担责任,结果在工作中贻误时机,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失误。

第三,行政服务环境没有达到高标准。全系统按照建设“服务型工商”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他人就是发展汶上”理念,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在05年即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将最大的登记服务窗口进驻县审批大厅,全部实行了网上审批,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但是,窗口办公桌台相对较少,自动化设备水平较低,与营造“亲商、富商、安商”良好氛

围的要求相比,我们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等方面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三、对策与措施

首先,要正确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

一直以来,我们许多同志都把管理与服务对立起来,混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认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把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片面的理解为“管”与“放”的关系。我们认为,依法管理就是服务!道理很简单,我们所讲的服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服务,而不是为极少数利益主体服务;我们所要构建的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商。我们的每项管理活动都是依法进行的,而法律、法规本身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极少数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依法严把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杜绝市场主体先天发育不良问题的发生;通过严格依法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和诚信交易,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着力构建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机制的运行成本和风险,确保区域经济始终处于健康高效的运行状态,才能增强地方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在增值区域人文环境资源的同时,扩大投资和消费环境的容量,这才是真正的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发展大局。

其次,要努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增强工商工作的亲和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习发展观的核心。我们说依法管理就是服务,并不是片面强调法律的严肃性,而忽视法律、法规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立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忽略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依法管理是高水平的执法艺术,是集规范性、引导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行政行为,而且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08年国家总局提出“四个统一”的要求,也是要求我们把法律的刚性与人文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体现法律法规授予工商职能、职权的宗旨。而在实践中,人文精神往往是通过监管、服务方式表现出来的。事实证明,服务方式不仅是管理者能力素质的体现,更是服务者政治素质和执业道德的反映,直接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因此,转变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是构建服务型工商的关键。我们积极围绕建设服务型工商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全面推行“服务化监管,人性化服务”。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督,严格落实“六项禁令”,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等,杜绝“冷横硬拖、吃拿卡要”现象,切实解决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规范、执法不严格、执法不公正等执法痼疾。通过建立服务机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实行绩效考评等方法,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通过推行以“登记事务教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规范经营劝导制、兴企维权引导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指导,积极营造亲民和谐的监管服务环境。通过进一步完善“网上受理、网上注册、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申(投)诉”等电子网络服务功能,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构建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提高工商工作的透明度,还当事人知情权,增强工商工作的亲和力。

第三,要深化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发展的渗透力 服务内容是构建服务型工商的有效载体。深化服务内容,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服务”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职能的认识,细化对职能的要求,正确选择自身职能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合点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最佳着力点,增强服务发展的渗透力和实效性。就我们汶上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十七大、县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政府的发展目标,个人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着力点:

(一)求真务实,用足用活政策,服务激活发展。即本着“内聚优势、外增活力”的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指示精神,营造优质的软环境。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可”的原则,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就放开领域、放宽条件、放手支持,放心发展。进一步减少审批、审核环节,积极推行“一人核准”的企业登记注册模式。全面落实济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意见及相关规定,在“放宽领域、放宽条件、放手发展、支持改制、提升效能”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使各类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建立大项目服务机制,全力支持区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对所有大项目做到超前介入招商、落地跟踪服务、运营定期回访、解决急难问题。我县引进的投资1200万美元的香港独资的康乐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我局多次参加县里的论证会,三次与有关部门的领导陪同企业人员到市局协调,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到了营业执照。帮助外商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纠纷,山东盛博科工贸有限公司是我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年初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我县67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企业建厂初期,股东曾因股权方面的问题产生纠纷,使企业一度陷入停产状态。我局得知后,及时服务协调,在最快的时间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力以赴保住了大项目。

目前,我局招商引资5户,招商引资金额1亿余元。我局引进的一期、二期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60亩的汶上县聚人砼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为主的建工企业,现在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中,它的建成对促进我县城市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将为本地实现年利税近200万元。引进的投资1亿多元的汶上县佛都合源大酒店也在积极筹建中,经过一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局的招商引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肯定。

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提高本区产品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通过大力开展驰著名商标争创活动,打造地区企业旗舰,提高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利用政策、知识和信息优势,积极引导本地生物制品、技术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本地产业优化升级。

(二)与时俱进,瞄准现代农业,推动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县是农业大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矛盾的基本途径。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帮扶,引导全县所有规模种养户、特色种养户走企业化、合作化、集约化经营之路。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种养协会等方法,整合农村发展资源、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打通农村与城市、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障碍,使农村经济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使农民逐步摆脱小农思想和小农经济的羁绊,让农户当老板,农民当工人,田间成车间。07、08年共为真菌、蔬菜、畜禽等种、养殖户700余名农民办理了专业合作社50余个,全部依据国家优惠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很多合作社都是在提前咨询时讲清手续,一次性办理登记便领取营业执照,很多农民感慨地说,“从来没有这样的好事,不花一分钱,工商局就给营业执照”。二是积极引导本区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走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种养之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等方法,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开发生产,全县农产品生产尽快与全省、全国和国际市场接轨,为现代农业发展铺平道路。三是进一步推进品牌兴农战略。通过对我县涉农商标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目前有“汶良”、“鲁星”等农产品商标6件,还有“郭仓韭菜”、汶上镇蔬菜协会的“汶南”等4个农产品商标正在申报中。对汶上“芦花鸡”等地理标志产品,在产地、数量、繁育、发展规模等方面认真做

好调研工作,为我县发展农业经济,保护地方公共资源财产做好基础性工作。目前“芦花鸡”产地证明商标已批准。同时引导这些现有特色农产品通过广告宣传等战略,加强市场化运作,提高品牌的含金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

(三)创新方法,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标志。我们将立足本职,着眼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在保证食品经营“两个100%”和“一个彻底解决”高标准落实到位的同时,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本区食品市场的安全。二是加大广告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努力维护广告市场秩序,净化广告市场环境。三是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确保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受侵害,维护公平竞争。四是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传销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五是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切实发挥农资协会的自律作用,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坑农害农行为。六是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强12315投诉举报网络建设,积极推进12315进乡村、进社区、进市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真正建立起市场准入、教育在先的市场防范机制,守法经营、诚信经商的市场诚信经营机制,打假维权、综合治理的市场整治机制,快速反应、果断处臵的市场监管应急机制,职责

到岗、责任到人的责任追究机制,着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

总之,优质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品牌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商系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思想理念为起点,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主动融入的姿态,争创一流的劲头,在服务发展的大潮中积极打造具有超前意识、高位水准、最优效能的独具特色的服务型新工商,身体力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汶上经济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5

生态工程系 林业信息

低碳生活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强调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当前,全球气候变幻无常、水土流失严重、温室效应明显、生存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关键词:低碳 低碳生活 社会调查

调查对象:广大群众

调查感想:

“低碳环保”,在政府宣传和社会舆论影响下,可谓流行。但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减碳、低碳生活的并不多通过本次调查,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在当前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也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居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他们的环保意识有较大影响,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愿意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家庭月收入处于3000到5000元区间内的被调查者有较强的低碳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虽然94%的人认为应该低碳减排,但四成居民只有意识,还未采取实际行动。

造成上述问题的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政府在宣传过程中,泛泛而谈,使得居民对低碳生活的益处体会不深;在贯彻“低碳环保”的过程中,政府或社区只重宣传不重实践,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居民不知从何下手;在日常生活中,居民的环保习惯难以坚持,使得“低碳”不了了之。

其实,低碳环保作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每一个社会主体对此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现存的问题也并非不可解决,调查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努力提高居民的低碳意识,激励居民将低碳精神贯彻到生活中去;其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环保执行观;

积极当好“厉行节约、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环保义务和环保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厉行节约、低碳生活”理念,强化使命感,增强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倡导低碳生活的自觉性,把“厉行节约、低碳生活”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注重培养节能习惯,拒绝物质至上的消费文化,把“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牢记于心,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当好“厉行节约、低碳生活”的宣传者。低碳生活关系生存家园,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身体力行深入学习低碳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橱窗、海报、内部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国家有关节能低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将节能低碳的环保意识和生活知识传

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为建设绿色节约型家园出谋献策、贡献力量,将好的经验与建议介绍推广给自己的同事以及身边的人,把学习到的好点子、好方法带到家庭和社会中,以点带面,打造“个人影响集体、编办影响社会”的节能减碳环保氛围,以实际行动做节能减碳宣传者。最后,居民自身应长久地将好习惯坚持下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发挥低碳环保主力军的作用。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落实到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中,就是要在切实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切实积极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要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促进勘查开采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采率、选冶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要积极主动开拓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工作,建立我国地质碳汇监测网络,开展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启动二氧化碳储存示范工程。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普查、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积极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政府部门义不容辞,同时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份资源,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把节约资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降低污染的低碳生活成为未来中国的社会风尚。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篇6

一、内容不实际,探究走过场。有些时候,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要求探究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不符,学生缺乏探究能力,脸上一片迷茫,无从下手或随意摆弄,致使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走过场,毫无意义。

二、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良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但我们经常会碰到或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才进实验室,或刚到导入环节,就开始偷偷摆弄材料,到了活动环节,学生只顾着抢玩材料,甚至打翻了水,打破了烧杯,不会倾听,不会观察,不会记录,不会交流,课堂上闹哄哄,老师扯着嗓子叫,或者拿着小棒敲桌子,学生充耳不闻。

三、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这是针对原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而言的,虽然说:收获尽在过程中,学生在探究中有技能、方法、情感上的收获,但现在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学生通过对一堆材料的摆弄,毫无收获也是徒劳。因为,只要过程不要结果,相当于只要耕耘不要收获,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无意义的过程。

四、分组不合作,只作壁上观。

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同和探究能力上的高低等原因,真正参与科学探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承担全部探究任务,成了小组探究活动的主角,其它学生成了观众的现象不在少数。这种分组不合作的现象屡见不鲜。

五、动手不动脑,探究浅层次。

造成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低效益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一,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上,他们要应对主要学科的考试压力。其二,《科学》教科书几乎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学习唯一的信息源,它们比较空泛,尽管做了很多的改进,但仍较远离学生的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其三,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沟通,鲜于理解与帮助,不会合作。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一、活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设计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基础、生活经验和困惑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生长点。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花的构造》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这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花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等等。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是伴随着各种情感进行的,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关注过程。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地研究,袪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把握评价。

科学探究并非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科学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在课堂上评价方式应注意:

1、口头、体态语言评价应及时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景性、发展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2、可进行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评选“创意之星”、“小能手”、“小科学家”等活动使接受者感到光荣,更加积极主动,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 篇7

郑邦山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第二次党代会以来, 安阳师院创新发展举措, 破解发展难题, 在办学与事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校党委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 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这一根本问题, 抓方向、抓大事、抓改革、抓班子、抓环境、抓学习, 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 日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校本部普通全日制在校生由原来的14476人增加到了如今的20299人。学校的本科专业由原来的40个发展到如今的59个, 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数量增长的同时, 学院也注重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优化, 强调质量立校, 扎实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上, 2008年, 学校实现了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到目前共获得4个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10月, 学校成功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单位行列。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强校”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37211工程”有序推进。学校实施了“殷都学者”和校“特聘教授”计划, 招聘了大批优秀教师。截至2012年, 学校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从原有的21人增加到170人, 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从44人增加到113人, 其中有45位教师具有国际教育背景。120余名教师先后到国外进修学习, 49位教师被其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学研究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 学院首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截至2012年, 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 省部级项目216项。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学院建成省级平台5个、地厅级平台11个。而学院立足于安阳本土殷商文化所展开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 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开放办学迈出新步伐。学校先后与加拿大荷兰学院等4所国外高校合作办学, 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结成汉字文化传承创新联盟。学校还加入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 应邀参加了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等多项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院新增办学用地292.8亩, 校舍面积由原有的60万平方米增加到了81.8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由过去的6000多万元增加到1.4亿元, 基本实现教室多媒体化, 图书馆藏书也由原有的121万册增加到202万册。与此同时, 学院的民生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建立并推进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 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完成机构改革、处级干部换届和科级干部调整工作, 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两次被评为“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郑邦山在报告中指出, 随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铺开和安阳市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蓝图的全面实施, 这些将为安阳师范学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向未来, 学院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学校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一心一意谋发展。

于是, 郑邦山代表校党委提出了学校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 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内涵建设为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工作方针, 坚定不移地走好“十条办学之路”, 加快实现“一个目标、两大跨越”战略任务。

“十条办学之路”是指科学发展之路、内涵提升之路、质量立校之路、学科兴校之路、改革创新之路、开放办学之路、文化铸校之路、特色发展之路、改善民生之路、和谐幸福之路。“一个目标”是指综合办学实力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两大跨越”是指以硕士学位点突破为标志的办学层次的跨越;二是指实现大学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完善与以更名大学为标志的综合实力的跨越。

为此, 校党委要求全校师生员工从现在起就要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综合实力, 巩固教师教育优势, 推进开放办学, 努力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尽快实现研究生教育类型和规模的较大发展, 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着力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迈上新台阶。学校要把教学作为学院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在校生的全面发展。学院要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加强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 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 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积极招收硕士研究生和海外留学生,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努力提高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水平。学院实施重点学科攀登工程, 加快教学研究型院系建设, 有计划、高标准地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学科, 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积极扶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的重大需求, 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

培养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院将按照人才强校行动计划的要求, 提高人才引进层次, 重点引进省级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创新人才以及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博士。在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上, 实行合同管理, 并建立起论实绩、重贡献的津贴分配制度, 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从而让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同时, 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 促进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学校要积极构建具有主流意识而又富有特色的学院文化体系, 丰富和发展具有学院特色的核心办学理念, 做好学院校风、教风、学风的凝练和弘扬工作, 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 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层次, 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并进行有效的推广, 使其成为学校形象的标志。与此同时, 立足独特的地域优势, 开展学院特有的汉字研究特色, 并配合安阳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创新示范市与国际旅游城市的规划, 深入开展殷商文化、中原文化、汉字文化、周易文化等领域的特色研究, 不断丰富具有时代精神、充满发展活力的学校文化特色。

郑邦山在报告中强调, 学校还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带动力, 引领和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首先, 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头脑, 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坚持特色发展, 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注重挖掘、研究和利用河南特别是安阳的红色教育资源。其次, 要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治校兴教能力。要按照校党委提出的“公、真、荣、放、严”五字要求,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着力提高办学治校的能力, 特别是谋划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拓宽用人视野, 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再次, 要加强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眼于新情况、新问题, 努力做到组织建设系统化、党员培养规范化、组织生活多样化、考核工作科学化、活动场所阵地化、先进作用日常化。进一步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保持纯洁性, 发挥先进性作用。强化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完善运行机制和工作规程, 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此同时, 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建设, 持续优化教风、学风、校风。要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系统规划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 全面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谈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篇8

关键词:科学课;提问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难道这里的基础知识扎实和应试能力强不是成人意志下强化训练的产物吗?对于这样的评价结果我们能感到安慰吗?不,我们应感到悲哀,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能有自己思想的体现,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出路吗?基于此,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在深思,在我的课堂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是能提出问题的前提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的“自主”应该是学生主动、有个性地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中,即使在课改课堂中,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当教学告一段落时,教者会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然后环视一下课堂见无人举手,就说:那好,我们接着讲下面的内容。或者说:你们提不出问题,那老师来提一个问题,你们思考一下好吗?但作为教者,想过这个问题吗:我们的学生难道真的没有问题可问吗?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他们没有蕴酿问题、组织语言的时间。有句话说的在理: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呀!美国著名成功学专家艾·浩恩说过一句话:“反应敏捷,出口成章是一种优秀的学习素质;然而,深思熟虑、谨小慎微也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只要我们给出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在帮助孩子祛除浮躁的同时,我们也是会收获到孩子们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而有时,孩子们会比我们想的更多,思考的更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些课堂教学细节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会鼓励课堂上的孩子“你不忙举手,想好了再回答”、“别着急,老师等你慢慢想!”……

二、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基础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挞,他的心理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可见,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孩子的学习多么重要。符正发老师在《让生命充满诗意地栖息》一文中这样写道:“蹲下来聆听孩子”,蹲下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教育艺术。蹲下来,你会更好地倾听孩子的话语,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的《花、果实、种子》一课时,有学生提问:“老师,什么是虫媒花?”我马上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虫媒花?”此时,有学生在台下小声的说:“媒就是媒婆的意思嘛!”声音很小,但在无人应答的课堂却犹如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块石子,有学生开始窃笑,那个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走到他面前,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十分高兴地说:“你说的非常好,媒就是媒婆的意思。”此时他猛地抬起头,眼光热切地着我说:“老师,为什么称油菜花为虫媒花呢?”我及时鼓励他:“问的好!虫媒花就是昆虫当媒婆把雄蕊的花粉与雌蕊的柱头结合起来的花。”停一下后,再趁热打铁问全班同学:“对于虫媒花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此时教室里七嘴八舌开始说了,有的说:“有虫媒花,那么还有狗媒花吗?鸟媒花吗?”有的问:“如果没有昆虫,又怎么传粉呢?”等等,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打开了,许多问题连我都还没有想过,甚至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于这些问题我只好对学生说: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下课后一起找答案,好吗?

在这个案例中,我庆幸自己没有在这个学生未举手就小声说话时对他大加斥责,而是及时肯定了他,既维护他的自尊心,也让他在以后的科学课学习中更乐于去思索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了。

三、教师的导之有方是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关键

儿童的好奇心强,对任何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契机,穿针引线,及时调整方向,孩子们才能提出问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可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矛盾情景,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在课堂教学时,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即使存在片面性,教师一不可去抑制,二不可回避,这就需要一种教育机智。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者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我们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散,切不可成放任自流的状态,因为一不留神我们的创新教育就会落入走过场的俗套。

比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时讲到不完全花,我让学生比较南瓜雄花和雌花有什么不同,学生找到不同点是南瓜雌花花瓣下面有个小圆球而南瓜雄花没有时,我就问学生:“你们仔细看看南瓜雌花花瓣下的那个绿色的小圆球是小南瓜吗?”有学生说:是!立刻就有学生反驳他:不是!我追问:“为什么?”那个学生回答:“那是雌花的子房,因为果实的形成是要完成受精。”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是看后面内容知道的,我当即表扬了他。我请他坐下,谁知他又接着问我:“老师,如果一朵南瓜雌花还没有开花就把它用塑料袋扎住,它还能结果吗?”我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提问,他说是从五年级的自然书上看到的,我接着问他是怎么看的?他说:“我认为不能结果,因为没有完成受精过程。”我让他向全班同学讲讲,他还能说个大概。我看的出台下学生听了他的讲解急于想知道来龙去脉,于是马上和别的教师调换了课,在这个班接着上下一节关于花朵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内容。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不追问学生,学生就不会有问题出现,那么,下一次科学课会按部就班地先观察雄蕊、雌蕊,再讲传粉、受精,但学生的兴趣就不会如此浓厚,探究的欲望也不会如此强烈,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无从培养了。

科学课是一门有别于语文、数学工具课的课程,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抛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解决,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学内容、从中发现问题,并自已去动脑思考,动手解决。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培养出一个个解题高手,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

上一篇: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掀起学习宣传《保密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