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护理干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我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门诊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治的12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液护理,按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实验组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诊;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用给药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但由于急诊输液室患者人数多、人流量大、病情种类繁多、工作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急診输液室临床护理质量,导致护患纠纷不断,给医院长远发展造成一定阻碍[1]。如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急诊输液室管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我院通过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全面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5~80岁,平均年龄(50.36±1.35)岁。实验组患者男44例,女16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50.31±1.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输液护理,按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实验组输液护理,具体操作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临床护理小组。护理实施前,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主要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主要对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设计以及流程、考核标准等进行负责。(2)(3)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根据急诊输液室工作特殊性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主要以时间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通过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流程,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充分满足患者临床实际需求。(4)临床护理路径实施:①输液前对患者过敏史、药物史进行详细询问,对于患者年龄比较小的,则应通过询问其家长进行了解,避免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现象。②输液护理。输液前应首先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治疗作用,提醒患者做好输液前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对于幼小儿童来说,应协助家长做好抚慰工作,保证输液顺利进行。对药液进行检查与核对,并做好排气等工作。扎针后将患者肢体放在适当位置,在不影响输液前提下保证患者肢体舒适。③输液后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纠正,通知医师处理,静脉输液后进行急诊室全面消毒,每天清扫。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对比。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对于患者中年龄较为幼小或无法准确理解问卷内容的患者,可由家长代替。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期间共出现10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共出现2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3.3%。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5.0%,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1.7%。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针对一定的患者群体,将时间作为横轴,将诊断、用药、饮食等护理内容作为纵轴,绘制成一个完善的日常计划表。不仅包括某段时间需要进行某种护理,同时还对病情治疗的效果等进行预估,帮助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病情。通过对每项护理内容进行细化,对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并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无缝隙、连续性的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2]。由于急诊静脉输液室患者人口流动量较大,且病情种类较多,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一旦照顾不周,导致护理内容出现疏忽或遗漏,便有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等措施,将急诊输液室临床护理内容进行详细化描述,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护理内容进行逐项落实,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足造成护理工作存在漏洞,从而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知,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其护患纠纷发生可达16.7%,患者满意度仅为75%,而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的患者其护患纠纷仅有3.3%,患者满意度高达91.7%。充分说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应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实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姚静,邵淑君,郑利国.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注胺碘酮的应用效果及静脉炎发生率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8):612-613.
[2]王凤.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20,33(1):241-242.
作者:吴露伟
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护理干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我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通常是指在常规用量、用法的状态下对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出现频率随之增加,成为影响患者治愈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门诊输液中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本文选取来我院门诊输液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护理干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译晴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我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介于6-72岁,平均年龄为(35.3±3.7)岁,实验组患者男19例,女31例,年龄介于4-75岁,平均年龄为(35.9±3.6)岁,所选患者来我院门诊输液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感冒、创伤、肠炎等,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用药之前,询问其药物过敏史的情况,并进行试敏。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执行全程无菌操作,并检查好药品的生产日期、名称、浓度、有效期、是否有异物等基本信息。患者输液所需的药物必须保证现配现用,因为某些药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氧化的反应,特别是在融于溶液中的头孢和青霉素等药物,其状态不稳定,成分被分解会产生一定的过敏物质,容易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这就需要護士明确药物配伍禁忌,并严格执行,杜绝出现不正确的配制问题。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定期更换和清洗病室内的床单、窗帘、毛巾等,保持护士工作服的清洁和卫生。将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良好的采光和空气流通。通过病室暖色饰物和壁画的设置来增加其活跃度,改善病室沉郁的氛围。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需要注意态度的诚恳性、语言的温和性,通过交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行以心理疏导,通过鼓励和安慰的方式,使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转移输液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痛感减轻。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的研究使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作为当前医疗方式的重要构成,在输液期间经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门诊输液患者较多,且病情轻重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程度也不同,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如果护理过程未仔细观察或护理不当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主要包括舒适护理、健康宣讲、药物配伍、不良反应登记等。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在患者门诊输液的过程中,向患者讲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输液中和输液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对的健康方式等,使患者紧张、烦躁的不良心理得到缓解。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从记录数据发现实验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概率为10.0%,而常规组为26.0%,说明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概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达84.0%,而常规组仅为42.0%,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效果良好。
结语:
为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秀红
缓解患者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
【摘 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方法的系统量化进行分析,分组处理了临床中所遇病例在静脉输液时产生的局部疼痛,并且对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临床中所护理病例为主,对运用3个角度的280个病例进行观察,客观记录相关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效度指标为P<0.005,且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时,两组的生理、心理各指标均有着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是一项非常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其中心理护理的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缓解患者由于静脉注射而导致的疼痛,从而使患者能够解除抵抗心理,促进治愈率的提高和彻底的康复。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局部疼痛 临床护理
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极易引起局部疼痛的发生,这也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医护工作者要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并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在临床中,静脉输液时是否会造成局部疼痛受所输药物、输液速度、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熟练程度、患者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构造共同参与型治疗方式[1]。实践证明,在临床护理中,只要采取细致的工作准备,就能让患者心中产生安全感,从而稳定其情绪,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选取了280名患者,对减轻静脉输液疼痛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一年内,在我院就诊、因为各种疾病而进行静脉注射治疗的共280例患者,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22例,年龄20~78岁,平均43.2岁,以在本院就诊且护理工作长达2个月的患者作为采集对象,年龄过小无法表达自身情绪感受的、急性病症、经抢救后转院和出院的患者未纳入统计范围内
1.2 资料的收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在中国知网中以静脉输液、局部疼痛和临床护理作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
1.3 方法
将全部280例患者分为各140人的小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日常的治疗中给予两组同一厂家所生产的同一批号、同一时间采购入院的7号头皮针,其注射的药物都为临床中符合患者个人病情的常用药,有氯化钾成分。在注射时一般选取手背部静脉,且不影响一般生活活动范围,注射一次性成功并避免发生药业渗漏,而后给予至少3min时间的按压
实验组在注射时给予专门的护理程序,具体方法为:使用纵向按压法,拇指应当按压针眼棉球部位,按压力度在枕头拔出时加大,促进患者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逆行,从而抑制出血量,并在此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的注射前的表情、反应和注射后因为局部疼痛而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2]
实验组的护理方式主要采取心理护理,也就是对患者心理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辅导,并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的变化,给予心理量表检测,减弱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后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
对照组采取的一半常用的护理方式,其中没有加入心理辅导,输液手段、输液后指标的记录则参考实验组正常进行,以期能够体现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统计中的差异表现
1.4 判断标准
皮肤的瞬间出血或者给予压力后3min出血作为静脉输液成功的标准,而患者是否通过疼痛感的判断标准,除了患者主诉以外,其体态语言中也会做出体现,虽然患者并不会全部诉讼疼痛感,但是在眼神中会出现疑虑或恐惧感,面部表情比较生硬。当疼痛较为严重时,患者会主诉症状,眼神中出现极度恐惧,面部表情生硬,且出现坐卧不安现象,身体出现大面积的应急状态反应[3]。
输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患者会出现较为舒适的感觉,不仅身体和心理上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心情和感觉表现较为积极。记录时,应当注意,心理护理指标应当以心理浮动和满意程度来体现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中采取Excel软件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意义的体现在于P<0.01
2 结果
3 讨论
人类身体对于外界的物质进入产生的反应是静脉注射时产生局部疼痛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即医学中所说的应急反应,同时会造成血液输送加快,从而使得局部细胞的感觉增强。在输液反应中,输液过程便已经将某些原因归于不由患者原发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在选择针头及医疗中的微粒污染方面,都给与了较为准确的说明,采取穿刺方法而引起局部疼痛的研究,都需要对静脉输液的质量进行提高
本文基于我院医疗护理中的实际经验和实践过程,对于从心理护理角度缓解患者静脉输液局部疼痛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患者面对疼痛时的生命特征、生理表现给予了记录和分析,可以说,就是在心理護理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对患者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的缓解中起到显著作用[4]。
采取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对于患者生理、心理等基本信息加以了解,可以极大的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在静脉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经过心理护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可以说,心理护理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外在的心理表现从内部心理上对于患者的意志力进行提高,激发患者的潜能和整体生理情况,最终在短时间内将机体的机能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护理方法对于改善临床医护护理工作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者在临床中的护理提供借鉴和经验,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燕.静脉输液反应原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4
[2]陶贤凤,李淑娥.8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的观察和护理[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02
[3]蔡素娇,林艳.静脉输液减轻局部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
[4]李建华.缓解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02
作者:王春梅
推荐阅读: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09-25
基础护理学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07-09
静脉输液新技术10-06
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07-09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表10-02
密闭式静脉输液标准10-19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10-29
浅议静脉输液外渗分析及防护对策09-18
门诊急诊输液病人须知07-09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