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精选10篇)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1

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她已成为现代医学护理中治疗和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神经内科疾病以脑血管病居多,临床上常使用20%甘露醇、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前列地尔等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现将神经内科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静脉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一、静脉炎

1、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主要有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及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45%。(1)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 过高渗或过低渗 ;刺激性较大 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4)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2、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3、临床表现 :

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静脉炎的分级(INS)

级别 临床标准 0 1 2 3 4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静脉条索物长度大于1英寸,有脓液流出

二、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穿刺血管 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前臂掌侧静脉,尽量不选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遵循从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避开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贴,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在8cm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害。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每72小时更换1次,纱布辅料48小时更换1次,如遇敷贴不粘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性静脉压炎的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小时。

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

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首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液体量调节输液速度。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大量补液时应选择粗大静脉,速度不宜太快,如输入脂肪乳、甘露醇时可在穿刺时先将输液器与氯化钠溶液相连,待穿刺成功后再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外漏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文献报道:滴注甘露醇时应加热至35℃,使用套管针静脉滴注,可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在输液顺序上应先输高渗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后输等渗液或刺激性较小的液体,输入血制品前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管,以减少有效成分得附着,避免损害性药物残留血管内造成损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4 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合理使用封管液

抽吸5ml至10ml的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采取边退针边推注的正压封管方法(参考书: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考试指导用书《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60)。

1.5 做好健康宣教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取得患者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避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导管,睡眠时不要压穿刺血管,如有渗漏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对于使用可能造成静脉炎的药物应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三、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1.早发现 医护人员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态度;以温和的语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方式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感受;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用药物前认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视患者并早发现异常。尚未出现静脉炎临床表现者,应积极和患者近距离沟通,告之其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觉,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医务人员的关怀。

2.早护理 若无法避免长期输液而导致静脉炎,首先协助患者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

(1)冷敷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该法常用于20%甘露醇等静脉滴注渗漏的早期。

(2)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收缩,促进炎症吸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均匀的洒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此法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3)云南白药的应用 将适量云南白药粉末先洒在无菌纱布上,将该纱布放于75%的乙醇内湿敷后置于静脉炎血管处,并及时喷洒乙醇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一次,直至痊愈,此法显效快,治愈率高。

(4)土豆汁湿敷 用新鲜土豆500g制成土豆汁100ml用纱布湿敷于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min,早晚各1次。还可直接将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处,待土豆片变黑重换新土豆片。

(5)喜辽妥软膏涂抹 喜辽妥软膏活性成分是多磺酸基粘多糖,抑制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有抗炎、抗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对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6)抗感染治疗 如何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7)超短波理疗 在局部服药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方法,每日2次,每次20-30min。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2

关键词: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DVT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 堵塞管腔, 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制动状态, 尤其是下肢骨折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3,4]。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减少骨折患者长期卧床而引起并发症, 成为了骨科护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将2014年6月—2014年8月该院骨科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探讨如何更加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15例下肢骨折需长期卧床患者, 男78例, 女37例, 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55岁, 小于55岁的例有71例, 大于等于55岁的例有44例。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21例, 未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94例。患有高血压患者有20例, 未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95例。59例患有胫腓骨骨折。36例患有多发骨折。62人患有骨盆骨折。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 证实均未发生下肢DVT。

1.2 分组及护理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为常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加下肢气压泵护理组, 常规护理为54例, 给予患者下肢气压泵治疗为61人。比较两组年龄,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情况, 骨折部位均无差别。常规护理方法为:①对于年龄>60岁, 小腿骨折尤其并外伤者, 以及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 以及相应的基础护理。②遵医嘱给予口服利伐沙班日一次或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4100U以预防DVT。③对于高危人群做好病情宣教和功能指导。常规护理加下肢气压泵护理为患者除常规护理方法外, 另加患者下肢气压泵治疗2~3次/d, 10~15 min/次, 压力值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并进行比较。对发生静脉血栓和未发生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包括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进行分析。分析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合并症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不同护理方式两组数据进行配对四格表χ2检验, 各个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不同护理方式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情况比较, 常规护理组, 54例, 5例发生静脉血栓;常规护理加下肢气压泵组61例, 1例发生静脉血栓,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 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比较:115例骨折患者手术后, 共有6名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比较发生静脉血栓和未发生静脉血栓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骨折部位等情况, 可知男、女比较无差别, 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骨折部位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骨科手术并发症, 外伤骨折患者下肢DVT形成的报道较多, 患者创伤骨折后, 由于血管内膜损伤, 炎性介质释放, 促使凝血激活酶的形成和血小板凝聚, 这三种问题是深静脉血栓在病理学上的主要发生因素[5,6]。患者骨折后卧床、制动等因素均可以使下肢静脉血流减慢, 血液淤积, 更促使下肢DVT形成, 尤其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 局部肿胀加上疼痛, 四肢活动减少, 且术后恢复时间长, 长期卧床导致血液速度减慢, 更容易形成下肢DVT[7,8]。

研究表明血栓形成与年龄, 骨折部位, 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冠心病有关, 与性别无关。5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55以下患者的发病率。多发骨折、盆骨骨折及胫腓骨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4%、6.5%和1.7%。其中, 多发骨折和盆骨骨折的患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合有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是没有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的2倍, 合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是没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5倍。年龄较大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多发骨折和盆骨骨折的患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骨折患者中, 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 应重点预防, 加强护理;多发骨折、鹏骨骨折的患者, 也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点, 也应重点预防。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 患者的最常见症状和体征有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增加、皮肤颜色发生改变、患肢呈非凹陷性水肿, 最长发病的血管有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9]。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3

关键词:静脉注射并发症;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04-02

0引言

静脉注射因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而达全身,因而是临床治疗中一种最快的给药方法。临床上对于不易采用其他注射方法进行给药时,通常采用静脉注射。一般进行肝、肾、胆囊等x线摄诊断、试验检查或输血、营养治疗时也经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有药液渗出和外渗、静脉穿刺失败、血肿、静脉炎、过敏反应等。为了有效预防、降低静脉注射并发症的出现,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同时加强对护士静脉注射穿刺操作技术的培训,熟悉机体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注射等技术。本文就静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门诊及住院静脉注射并发症患者24例,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其中,发生药物外渗7例,静脉穿刺失败5例,血肿12例。7例外渗患者局部肿胀、出现中度或重度胀痛或烧灼样疼痛、刺痛疼痛。12例血肿患者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胀、疼痛。

2原因分析及处理

2.1静脉外渗的分析及处理

7例静脉注射渗出主要有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感染因素或者是由于穿刺不当,刺破血管,而使药液漏出血管外。为了防止药物外渗,穿刺时,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進行穿刺。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在针头穿人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0.5cm,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牢固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避免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1]。注射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巡视,尽早发现,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坏死性损伤的发生。推注药液速度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先回抽已经注入的药液,以减少组织进一步损伤,再终止注射。拔针后轻轻按压穿刺部位,另选血管穿刺。一旦发现有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该部位静脉注射,并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

2.2静脉穿刺失败分析及处理

发生静脉失败穿刺一方面原因是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一些初到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致穿刺失败。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深度要适宜。一般情况下,进针角度应为15°~30°,如果穿刺深,角度就大;反之,穿刺浅,角度则小,但角度过大或过小都易将血管壁穿破[2]。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进针时用力不当在穿刺的整个过程中的用力大小不同,进针力量和进针深度掌握的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成败。固定不当,针头向两侧摆动。静脉条件差因静脉硬化,失去弹性,进针后无回血,落空感不明显,误认为失败,退出再进针局部已青紫;脆性静脉注射时选择不直不显的血管盲目穿刺或针头过大,加之血管壁脆性增加以致血管破裂,造成失败。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因患儿不合作致针头脱出而失败。操作者对深静脉的解剖位置不熟悉,来回穿刺引起血管破裂而失败。使用的止血带是否完好,如止血带弹性过低、过细,起不到阻断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造成回血不畅;止血带过粗,易压迫止血带下端血管,使管腔变小,针尖达不到血管腔内,易损伤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拔针后护理不当,针眼局部按压方法欠正确或力度不当,造成皮下出血、淤血致皮肤青紫,增加再次穿刺的难度。

2.3 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2例血肿患者多数是老年、肥胖、烧伤、水肿、消瘦、血管硬化、末梢循环不良等血管弹性差,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的。进针后无落空感,有时针头已进入血管而不见回血,误认为穿刺失败,待针头退出血管时局部已青紫。凝血功能差或者不及时按压即可引起血肿。固定不当、针头移位、患者心情过于紧张不合作,特别是儿童好动或者贴胶布、松止血带时不注意、固定不好,致使针头脱出血管外而又未及时拔针按压。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静脉注射或输液过程中没有经常观察液体注入情况,药液渗漏不及时发现处理。对于长期输液患者,没有注意保护好血管,经常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进针。拔针后按压部位不当,静脉穿刺有两个穿刺点,一个是皮肤表面穿刺点,另一个是血管穿刺点。拔针后按压的力度与时间不够。因此,护士要提高穿刺技术,适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同时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注入刺激性强的药液尽量选用大血管。

3结果

经过分析,7例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因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或者是由于穿刺不当造成的。5例穿刺失败多数因护理人员是初到临床工作,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致穿刺失败。12例血肿患者多是因患者血管弹性差,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

4讨论

静脉注射时,因各种原因导致穿刺失败,引起患者血肿、药物外渗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临床护理时,要掌握穿刺的基本操作技术,进针角度、力度。同时,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是其他管弹性差,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的患者,要适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同时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注入刺激性强的药液尽量选用大血管。总之,为了避免和预防静脉注射并发症的出现,护士要提高基础护理技术,穿刺时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宜的血管,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力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对于浅静脉穿刺的几点心得体会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3: 214-215.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4

静脉留臵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臵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少、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然而,静脉留臵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简要归纳引起静脉留臵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

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水平;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留臵针穿刺时针尖未进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臵穿刺失败。

血管状况

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

血管选择;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血管细且弯曲、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都可导致针尖不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内折叠。

患者合作程度;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术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臵针而致穿刺失败。

预防措施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臵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臵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臵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臵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妥善固定、正确封管;采用与留臵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输液完毕及时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及时排除故障;穿刺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滴入不畅、套管内有回血等情况时,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后再接输液器输液。

小结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5

丁迎春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操作中的技巧,存在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临床病例中留置针并发症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300例留置针并发症中皮下血肿44例,液体渗漏66例,套管针堵塞54例,静脉炎34例,3M透明胶布过敏60例,套管针脱出42例。结论: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我们规范操作程序,采取各项护理措施,防范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应用技巧

0 前言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儿科普遍使用,已得到广大家属的接受及好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

[2]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2008年到2010年参与我院300例留置针并发症患儿的治疗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年在我院住院儿科发生留置针并发症300例患儿:1岁以下44例,1~2岁174例;2~8岁82例;皮下血肿44例,液体渗漏66例,套管针堵塞54例,静脉炎34例,3M透明敷贴过敏60例,套管针脱出42例。各患儿精神状态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300例均采用头皮静脉及手,足背静脉穿刺输液,留置针保留时间一般3~6天,穿刺成功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1.2材料与方法:材料:德国贝朗公司BD24G留置针, BD 肝素锁。3M公司6×7cm透明敷贴,4.5×50cm弹力绷带。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常规消毒皮肤后行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用敷贴覆盖,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如在四肢末端穿刺的加用弹力绷带固定。2 并发症及预防

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会发生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静脉炎、3M透明敷贴过敏

[1]及套管脱出等并发证。

2.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2.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针体,嘱患儿或家属留置针肢体勿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3 套管针堵塞:造成套管针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2.4 静脉炎: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5 3M敷贴过敏:3M透明敷贴过敏常见的症状为3M透明敷贴覆盖的皮肤轻微红肿、皮疹,严重者会出现水泡。主要原因有:3M胶布防水不透气;环境气候影响,春夏季节,天气炎热潮湿;与留置时间长短有关,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皮肤白细嫩,出汗等。

2.6 套管针脱出: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由于固定方法不妥,还有小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用手抓摸留置针部位,容易引起套管针脱出,套管针脱出后针口出血,造成小儿恐惧及家属紧张的心理,有导致感染的可能,针脱出后还要重新穿刺,造成患儿反复穿刺的疼痛感。3 观察与护理

3.1 做好小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小儿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尽量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穿刺置管部位沾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3.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3.3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保持留置针位置固定牢固,避免患儿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以防脱落。对过敏体质的患儿特别注意,如出现3M敷贴过敏则及时用茂康碘对过敏处皮肤进行消毒,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固定胶布更换成传统医用胶布。同时尽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特别是6至18个月年龄段的患儿,避免患儿用手抓等方式导致套管针脱落,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渐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

[3]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操作技能并做好观察及护理,提高留置针穿刺留置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护理 篇6

一、压疮的概念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也称为褥疮。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

(一)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这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如长期卧床、长期坐轮椅、长期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

2、擦力:如在床上活动,被动改换体位时,硬拉硬拽,皮肤擦伤后受潮湿污染而发生压疮。

3、剪切力: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如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与床铺之间产生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二)营养障碍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三)潮湿:

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引流液等物质刺激而变得潮湿,出现酸碱度改变,致使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溃,容易继发感染。

(四)年龄及易感人群

一般年龄在70岁以上,神经系统疾病者、肥胖者、身体营养不良者、水肿病人、石膏固定的病人、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发热的病人等是易患人群。

二、压疮易患部位:由于卧位不同,好发部位也不同。

仰卧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侧卧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俯卧好发于:耳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膝部。坐部好发于:坐骨结。三护理规范及预防措施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常更换卧位,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30分钟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在各种卧位时,釆用软枕、气垫,垫圈1/2—2/3满,不可充气过满,还可釆用翻身床、气垫床、水床等。

(二)擦力和剪切力。平卧位需抬高床头,一般不应高于30度,协助翻身、更衣,换床单时,一定要抬高病人身体,避免拖拉等动作。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或布垫,防止擦伤皮肤。

(三)保护病人皮肤。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对易出汗部位可用爽身粉,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和更换。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料布上,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

(四)背部按摩。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五)增进病人营养。良好的膳食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创伤面愈合的重要条件。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集的病例38例, 年龄28~75岁,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8例。其中骨科手术24例, 恶性肿瘤切除手术10例, 妇科盆腔手术4例。

1.2 治疗方法

传统预防措施包括注重患肢的活动, 保温, 提高患肢, 并在上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本组3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配合综合预防:应用弹力袜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监测, 当血液黏度超过正常两倍时, 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措施。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 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 并经静脉造影及MRI确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男性3例, 女性1例。32例患者未出现下肢肿涨疼痛现象。本组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率相对较低。

3 讨论

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即血流淤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2]。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也同样是针此开展预防护理治疗。

3.1 术前预防

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特别是高凝状态的患者, 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要多次检测。对于血黏度较高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前2h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

缓解血流淤滞的方法一般可以采用弹力袜以使血流流动通畅, 或是采用间断气囊压迫, 一方面可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减少血流的淤滞。另一方面可以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使用方便又具有很好的疗效。

3.2 术中护理

手术中引起血流缓慢, 静脉瘀滞的常见原因是:肢体牵动时间过长, 因手术需要过度屈曲关节, 使用止血带等[3]。而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由于下肢血管内膜、血小板沉积黏附在内膜上, 创伤、手术等会导致机体凝血因子增加, 释放炎性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等累计到一定程度, 血栓就会形成。所以在手术中操作要细致尽可能低的减低伤口面积, 尽量减轻手术副损伤, 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有研究调查报道:手术后使用止血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8%, 而没有使用止血药的一组发生率为5%。由于止血药能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量, 有可能会造成血栓形成,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确切止血, 尽量避免手术后出血。避免手术后使用止血药。目前普遍认为术前或术后应用肝素钠能对深静脉血栓和肺静脉栓塞的预防有较好的疗效[4]。麻醉药的用量也需要注意, 手术后24h鼓励患者做下肢抬高训练, 因此尽早要求患者自控镇痛, 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很有帮助。

3.3 术后护理

3.3.1 手术后预防护理

保持血流通畅:手术后一般将患肢提高20°~30°, 膝关节稍屈曲位, 促进静脉血回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或是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5]。手术24h后开始做提高下肢运动。相关研究表明, 尽早进行有效的大范围、大幅度的主动肢体功能活动, 减少深静脉血栓[6]。同时可以对小腿进行挤压按摩, 从脚跟部依次向上挤压按摩, 坚持每天做1~2次;或者选择缠裹弹力绷带, 足部最紧, 越往上紧度减轻, 形成压力差;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扩胸运动等。这些运动均可以促进血流运动, 血流不发生淤滞, 不形成血栓。

手术后的输液给药等治疗手段应尽量采用上肢输液, 避免下肢血管内膜的损伤或是肢体的过度牵拉。预防性的给予药物治疗, 使手术患者术后的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可以口服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但要注意给药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以及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现象。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止血药也有机会引起深静脉血栓。

生活饮食方面, 要求患者每日多饮水, 保证体液量, 减少血液浓缩。严格禁止患者吸烟。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有收缩血管减少血流的作用, 并且会引起胆固醇的沉着, 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7]。术后患者应进食低脂肪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保持排便通畅, 减少排便用力所导致的腹压的增高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让他们了解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和做好预防护理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早日下床运动或是帮助患者进行腿部的按摩运动。

3.3.2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早期的深静脉血栓临床一般无疼痛症状, 医护人员应对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有很好的了解,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早期症状。深静脉血栓的早期临床症状一般在小腿先出现, 故留意小腿是否有肿胀、检测皮肤的温度和颜色、有无浅静脉的曲张等。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护理内容, 医护人员应多给予患者鼓励, 稳定患者情绪, 多与其沟通,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和护士的护理工作。

出现血栓的患者起码要卧床休息3周以上, 床上运动要尽量避免动作幅度过大, 但可以抬高患肢约30°, 膝关节微屈, 促进血液回流。指导患者习惯在床上大小便, 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 防治血栓的脱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肢的情况, 定时观察下肢的血压和末梢循环, 避免组织缺氧, 应用抗凝血药要留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 尽量减少同一部位的注射侵入性操作。患肢要注意保温, 尤其在冬天, 避免增加组织的耗氧量。饮食方面也低脂, 严禁烟酒, 生活作息规律。

参考文献

[1]Samama MM.A silent killer:exp loring the burden of VTEinmedical patients[M]//.In:VTE Experts Meeting.Belgium, 2004:5176.

[2]王桂英.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9) :406.

[3]喻英.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 2008, 14 (12) :66-67.

[4]张丽华, 李巨, 周敏, 等.妇科手术后应用止血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J].沈阳部队医药, 1998, 11 (3) :220.

[5]Pearse EO, Caldwell BF, Lockwood RJ, et al.Early mobilisationafter conventional knee rep lacement may reduce the risk of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J].J Bone Joint Surg (Br) , 2007, 89 (3) :316-322

[6]王秀芳, 于文秀.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7) :6.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篇8

如何预防输液性静脉炎

在输液过程中虽然护士的观察很频繁,也很重要,但是患者的自我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接受输液治疗的人,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在输液过程中尽量不要活动或尽量减少活动输液侧肢体:防止因活动导致输液针头摆动而刺破输液血管。

2.细心感受输液局部皮肤肌肉的疼痛程度:患者在输液时要认真感受输液局部的刺激,如局部刺激过强则会出现较强的疼痛感,此时必须立即告知护士。因为局部刺激过强多由药物副作用过大或浓度过高、损伤血管、药液渗漏、血管破裂等因素,引起输液进针直径1~5厘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局部疼痛不适。

3.肉眼观察输液局部是否有肌肉皮肤肿胀:如果出现输液侧肢体较对侧肢体变大、肿胀,即表明药液渗出血管漏入皮下或肌肉,应立即通知护士予以处理。

发生了静脉炎怎样办

对已经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病人,我们曾对硫酸镁湿敷患处、单纯香莲金黄散外敷患处、先冰敷患处再用香莲金黄散外敷患处等方法分别予以处理。结果表明先冰敷患处,再用金黄散外敷患处见效最快、疗效最佳。

1.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时应及时拔除液体: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局部肿胀,或红、热、痛、条索状红线,均表明可能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输液性静脉炎。此时应立即通知护士,护士则会及时拔除液体。

2.立即抬高输液侧肢体: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组织肿胀。

3.冰敷静脉炎处:针对静脉炎初起时的红、肿、热、痛,凡无皮肤溃烂者均应立即采用冰袋外敷整个患处和条索状红线处,如有溃烂者应作消毒、包扎溃烂伤口后再冰敷。冰敷持续10~20分钟(为防止局部皮肤冻伤,冰敷时应仔细观察局部皮肤温度的变化),待静脉炎处局部皮肤温度降至与健侧肢体对应处皮肤温度相同后,方可停止冰敷。

局部冰敷可以有效降低或阻止输液性静脉炎进一步发展。当局部肌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热象症候时,按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应予以临证施护(热则寒之),及时给予冰敷,能有效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及细胞代谢。冰敷疗法的机理系冷效应作用原理,能促进血管收缩,降低组织渗透,降低组织张力,降低耗氧量,从而减轻或抑制水肿、渗出、出血;冰敷又能有效地减轻局部疼痛。因此冰敷能将静脉炎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局限在最小范围内,并减轻局部的不适感。其实冰敷疗法早在我国唐代《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地记载了冰敷治疗乳痈的疗效。

4.香连金黄散外敷静脉炎处:如冰敷静脉炎局部仍未治愈者,则应再对应局部予以香连金黄散外敷,能够有效地对局部进行解毒、消肿、止痛。香连金黄散方中,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姜黄活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作用,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局部红肿、疼痛,使机体组织得以康复。

采用冰敷合并香连金黄散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具有取材方便、操作成本低、简单易行、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少等优点。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9

一、护理缺陷分类

1、轻微不合格:护理缺点、一般差错。

2、严重不合格:护理严重差错和事故。

二、性质分类

1、间接责任: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量操作常规工作,没有严格执行医嘱,护理记录不及时,专业技术不熟练。

2、直接责任:

⑴护理人员工作中具有极端不负责任的事实行为,但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

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病人造成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后果的。⑶由于护理不当引起褥疮或护理原因引起输液、输血反应等。

三、控制及纠正和预防措施

1、轻微不合格控制及预防措施 ⑴及时填写在护理缺陷登记本上。⑵科室在三天内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⑶当月发生的护理缺陷问题在每月的科室工作会议上讨论,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2、严格不合格控制和预防措施

⑴发生严重不合格时,发生者和知情者必须立即口头报告护士长。⑵发生严重不合格时,护士长立即在24小时以内口头或电话通知护理部。

⑶如有意隐满、知情不报者,将按情节轻重予必要处分和扣奖。⑷发生严重不合格时,要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

消除由于严重不合格引起的不良后果。

⑸发生严重不合格后当事人及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及补救措施,护士长及时检查核实,提出科室处理意见,并上报护理部。

⑹发生严重不合格的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研究之用。⑺对发生严重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讨论时当事人参加发表意见,以利于弄清事实,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篇10

目的: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管理的研究。方法:对206例ICU病例中l16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部位比较和综合感染因素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控制及护理措施。结果:结果206份ICU病历中感染了116人,感染率是56.84%。ICU感染与病房管理,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病人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ICU患者是医院地高危人群,应该重点监控,加强护理。

【关键词】ICU护理;感染因素;预防控制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地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病房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几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地重要因素之一。现对116例ICU感染患者进行系统顾,比较感染部位并对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预防控制和护理管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 感染对象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归档的ICU病人206例病例中,男120例,女86例,年龄是15N7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的57例,多脏器衰竭的43例,胸部手术的32例,腹部手术的46例,复合外伤的20例,其他的8例。入住ICU时间7-17d.人住ICU以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计数正常。按年龄分

老年组(60~78岁)和年轻组(15-59岁),每组有103人。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执行。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和医生病历相结合地方法,对206例ICU感染者逐项查阅填写ICU感染调查表并且进行分析综合,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3 统计学处理采取X 检验。

结果本组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不同年龄组ICU感染部位及感染率见于表1。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ICU患者感染因素一般有患者的自身疾病,免疫力低下,ICU病房病人集中,患者伤口多,ICU专职护士与为重病人比例严重失调,病房管理不严格,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侵入性操作的执行等。

3.2 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3.2.1 环境污染的控制监护病房应该处于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邻近手术室,必须和外界隔离。一般设床位4~6个,床和床之间最好用屏障分割开,有条件者应设置层流空气,经过5urn过滤器输入室内,来杜绝污染。每天及时有效处理病人换药和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来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达2次,每次为1小时。严重限制进到ICU内的人员,更换ICU内专用拖鞋,衣帽和口罩整齐,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坚持洗手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病人或直接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

3.2.2 交叉感染的控制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长,经气管插管来抽吸痰液,由术者操作带入污染源而致肺炎者的机会较高,而气管的切开,抽痰或作雾化吸人治疗机会会更多,应该对其严格的消毒,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用一次性吸痰管。而新近发展地完全密闭式地经人工呼吸机导管抽吸气管内痰液地装置可杜绝交叉感染。

3.2.3 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科ICU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术前,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的较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地耐药性,反而大增了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难以控制地霉菌感染。目前国外趋势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主张缩短疗程,于术前即期用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滴注2~3天,必要时延续至5天,、很少有超过1周者,对延长应用抗生素的病人,需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且加以预防。

3.2.4 防止术中感染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污染手术器械用具,组织及血液地机会,尤其以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更加多,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污染,对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其无菌概念,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来杜绝污染源。

3.2.5 重视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具体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4 评价

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的下降,又兼ICU病种繁杂,大多的侵入性操作,所以较其他病人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

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较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7%明显增高。提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采取有效地监控措施,加强护理,防止感染在全院病人中的蔓延。

上一篇:未选择的路课件下一篇:医院会计制度新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