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推荐11篇)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1

主 讲 人:李秋梅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时 间:2010年7月27日 地 点:五楼会议室 内 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臵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临床上静脉留臵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艾滋病患者使用静脉留臵针,也可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一、静脉留臵针输液操作方法

静脉留臵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年龄及血管情况的需要分别选择18 G~24 G等型号,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有弹性、无静脉窦且远离关节、活动方便、易于固定的血管,对能下床活动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扎止血带,以进针点为中心,皮肤常规消毒,直径为6~8 cm,穿刺前检查好留臵针,严格无菌操作,松动留臵针外套管,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示指持留臵针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退针芯1~2 mm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连接肝素帽。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使留臵针固定更牢固。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

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将输液器一端与肝素帽连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观察局部无渗漏,输液是否舒畅。

二、封管方法 正确封管是留臵成功的关键。

封管的方法 封管通常应用于静脉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溶液正压封管。

1、用生理盐水5 mL~10 mL,需6 h~8 h封管1次。2、稀释肝素溶液: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10 U~100 U,即1支肝素(1.25 U),稀释于125 mL~1 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次用量2 mL~5 mL,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方法: 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推注封管溶液剩0.5 mL~1.0 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带液拔针,确保延长管内全部都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拔除针头后,同时用左手迅速卡住小夹子,夹闭延长管的近端。当夹闭延长管远端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对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力,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导致留臵时间降低。注意正压封管,可以有效降低堵管率。

留臵时间

在使用留臵针的护理中,其留臵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臵时间过长,可使病人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臵时间过短,则增加病人的负担及穿刺带来的痛苦。留臵针留臵时间一般为3 d~5 d。

并发症及护理

使用静脉留臵针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皮下血肿

穿刺及臵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臵针穿破血管壁而致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操作,穿刺时把握好进针角度,力求一次穿刺成功,这样可减少和避免皮下血肿的发生。如病人局部皮下淤血时,24 h可在血肿处涂喜疗妥按摩,也可用湿热毛巾热敷局部或乙醇湿敷,以减少疼痛,促使局部皮下瘀血消散

2、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末完全送入血管内戓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

液体渗漏。轻者岀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为了避免液体渗漏,护士除掌握穿刺操作外,应固定好导管,嘱病人避免留臵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3、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很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导管,每次输液完毕后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4、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臵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臵针留臵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岀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以近心端和穿刺点部位发生率高且程度也较远心端为重。护士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心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穿刺处毎天碘酒、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盖上无菌敷料。

5、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臵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好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极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臵针,且留臵时间不宜太长。

静脉留臵针的注意事项

(1)在行留臵针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臵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2)操作技术要熟练,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3)留臵套管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4)

套管针在血管内留臵时间我国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以3~4天为宜,有的报道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臵7天是完全可行的,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5)使用静脉留臵针连接输液器或输血器务必压住针前端,以防止静脉因吸气产生负压引起气栓,也可避免将管带出静脉。(6)凡留臵套管针的患者应加强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更换无菌贴膜,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注意沿静脉走向有无静脉炎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有无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疼痛及时拔管。(7)留臵针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8)告知患者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血管。

护理业务学习

主 讲 人:李秋梅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

时 间:2010年10月19日 地 点:五楼会议室

内 容:外科常用管道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的核心基本一致:要求固定、通畅、记录各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等。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臵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常见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常规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

腹部引流管和胃肠减压管是外科术后成功的必要保证。引流管可将人体积血、积气、脓血、及胃内容物等引出体外,对引流物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可判定术后又有无大出血及病人恢复情况。因此,对外科术后留臵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以下护理。

1、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应首先将腹部引流袋及胃肠减压管装臵妥善固定,以防受压。引流袋不能高于腹部引流切口水平,以防引流物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不宜过长,防止扭曲、打折

引起引流不畅,但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供病人活动,同时注意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至引流管脱出。

2、引流袋应1次/日更换,如果引流液多应及时更换。胃肠减压器一定要保持密闭性。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引流物为血性,量大于200ml/h,应高度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持续2h仍无减少即可以确定为活动出血。若因流量不多,但经大量补液、补血后,CVP及血压仍不回升或呈下降,也应考虑有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4、引流管或胃管被引流物堵塞时,可用注射器将堵塞物抽出,或使用温开水冲管。

5、手术切口换药、更换无菌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6、胃肠减压管拔管前应先行拔管实验,如病人无明显腹胀或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拔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应采取半卧位,床长头抬高30度,以利胸腔引流。

2、维持引流装臵的密闭性因注意以下几点:

(1)水封瓶应在病人胸部引流切口处以下60-100cm妥善放臵。(2)水封瓶中的长管应在液面下3-4cm ,在液面处做一标志,以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

(3)观察水封瓶与引流管连接的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此水柱应随病人呼吸上下波动,如水柱不动应及时处理。

3、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每30-60min挤压一次,挤压时一手捏住折叠的下段,另一手用力挤压引流管上端,由上而下依次挤压,以保持通常,由其应用纤维蛋白原、立止血等药物后,更应注意此操作,防止引流不畅。

4、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搬运病人,需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向病人解释术后咳

嗽的重要性,鼓励病人适当咳嗽,并指导咳嗽时应如何用力以减少疼痛的方法。

5、拔管时注意事项:

(1)胸腔内已无积气积液,胸部透视肺完全复张,才可拔管。(2)拔管时:应取半卧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在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3)拔管后,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渗出,病人有无呼吸困、气胸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T管引流的护理】

1.保持T管引流通畅,用别针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扭曲、受压,引流袋低于切口30cm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臵于胆囊水平以下。

2.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小时引流液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4.注意观察及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疽、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6.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

7.T管引流时间约7-14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T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T管一天后拨管。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疸、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

【泌尿外科引流管(支架管)的护理】

1.长期留臵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5%的碘伏溶液擦洗尿导

口分泌物。女病人进行会阴冲洗。

2.保留泌尿系造瘘管的病人,应每日更换造瘘口的敷料,保持造瘘口处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3.带管卧床的病人,引流管的长度应合适(一米以上),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

4.尿液及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5.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臵(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臵),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6.护士应定时(每半小时)对保留引流管的病人进行巡视,观察量、尿液、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结石、组织、脓血块等沉淀物。保持引流通畅,勿打折。引流不畅时可适当挤压,在允许范围内可对管腔进行冲洗。

7.气囊导尿管起到固定、压迫止血的目的。插管后按气囊注入量要求注入气体或液体,拔管时将囊内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在拔出导管。不拔管时不能随意抽出囊内气体或液体。如气囊破裂及时换管。

8.泌尿系某些成型手术,一般备有支架管,为了促进组织的愈合,保留时间相对长些,应做好支架管的护理,防止受压及脱出,必要时用支被架保护,并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

9.保留引流管的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及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以上。

五、主要预防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穿刺技术、选择好穿刺血管的部位。(2)根据患者血管情况或液体滴速要求,适当选择留臵针。(3)及时更换无菌贴膜,若渗血不止给予拔管,局部按压。(4)控制输液速度、合理正确封管;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5)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6)应加强宣教,指导患者臵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侧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成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近几年来,国内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的研究有较大发展。静脉的选择

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弹性好、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3]。成人选择血管的顺序一般为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尽量避免下肢静脉,因为下肢血液循环较差,易发生血栓、静脉炎。留置针选择

原则是在满足病人输液要求前提下,选择最小最细的导管[4]。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及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消毒范围为直径8 cm以上,按留置针针芯比外套管长0.1 cm,退岀0.2 cm使针,常规静脉穿刺法成功后显出

0.2 cm,再沿血管走向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因芯针完全在留置针外套管内,避免送入血管时刺破血管),松开止血带,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留置针针栓,中指及无名指按压在留置针外套管口顶端(力度以能阻止血液外溢为宜),右手将针芯完全退岀。针芯一旦撤出,切勿再次插入。用保护膜固定留置针。冲管和封管

4.1 封管液的选择

目前认为肝素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其原因是肝素溶液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无抗凝作用[5]。肝素盐水封管有可能引起岀血疾病病人岀血和肝素过敏,从而限制了留置针的使用。而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栓形成,且具有范围广、不需要配液、免受污染等优点[6]。并发症及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6.1 皮下血肿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致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操作,穿刺时把握好进针角度,力求一次穿刺成功,这样可减少和避免皮下血肿的发生。如病人局部皮下淤血时,24 h可在血肿处涂喜疗妥按摩,也可用湿热毛巾热敷局部或乙醇湿敷,以减少疼痛,促使局部皮下瘀血消散[13]。

6.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末完全送入血管内戓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14]。轻者岀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为了避免液体渗漏,护士除掌握穿刺操作外,应固定好导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6.3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很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导管,每次输液完毕后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曲瑶等[15]观察120例进行快速推注与缓慢推注效果比较,缓慢推注组成功率为95.0%,而快速推注组成功率为53.3%。张家荣等[16]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快速推注封管液使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明显增高。内容来自dedecms

6.4 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岀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以近心端和穿刺点部位发生率高且程度也较远心端为重。护士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心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穿刺处毎天碘酒、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盖上无菌敷料。

6.5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好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极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太长。小结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正压封管,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选择封管液,合理有效固定,加强护理巡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病人的身体条件、医疗器材及护理操作仍然是今后护理静脉留置针的研究方向。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25~35岁, 平均31.2岁。

1.2 穿刺前准备

1.2.1 穿刺前准备工作

在穿刺之前要用六步洗手法清洗手, 戴好口罩。正确的洗手方式可以预防外源性污染, 降低外来感染的几率。

1.2.2 物品的准备

选用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以及配套的无菌透明针贴、棉签、安尔碘、若干一次性输液器, 准备好输液的药液, 连接输液器, 排净空气, 打开留置针, 然后再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 再次排净空气, 避免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残留空气[2]。

1.2.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操作前, 由于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缺乏, 易产生恐惧、恐慌、烦躁情绪, 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要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安抚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1.3 穿刺与封管方法

1.3.1 四肢浅静脉穿刺法

取患者的四肢浅静脉, 常规皮肤消毒, 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压脉带, 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待干。去除针套, 转动针心, 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 注意排尽空气, 关闭输液器开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穿刺, 见回血后, 降低角度, 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 cm穿刺。抽出针心, 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 在敷贴上写好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 然后固定肝素帽, 取出压脉带。

1.3.2 封管液量与封管时间

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1) 常规消毒肝素帽。 (2) 将抽有封管液 (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 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肝素液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 ml生理盐水中, 即每毫升含10~100 U肝素, 用量5 ml, 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 h, 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 h。 (3) 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4) 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3,4,5]。

1.4 置管护理

1.4.1 严格无菌操作

护理人员在穿刺前要清洗手, 戴好个人口罩。在整个穿刺过程中, 要按照规章程序进行准确的无菌操作, 防止针头与穿刺的部位被外界所污染, 特别是在给患者更换液体和用药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个人反应, 查看有无输液反应。

1.4.2 防止栓塞发生

护理人员在穿刺前要按照规定准备好输液的装置, 仔细检查输液装置的接头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漏气、管内空气是否排尽等易导致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在术中给患者快速输液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更换液体, 防止空气栓塞的形成。如留置针内有血块栓塞, 不可强行用液体冲洗, 应更换针头另行穿刺, 以免发生栓塞[6]。

1.4.3 密切观察输液情况

在给患者输液过程中, 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输液管是否出现了脱落, 导致液体出现渗漏, 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合理调节输液的速度, 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疼痛、肿胀等局部反应, 如发现此情况, 要立即拔针, 并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及时给予相应处理[6]。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7 d, 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 可适当延长留管时间。

2 结果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并发症较少。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 静脉留置针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快速发展, 一次性、高质量的留置针在手术患者的使用中显示了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保证患者用药时间、利于患者抢救工作的实施、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通过有效的护理, 本组40例患者很快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快速给药, 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效率, 并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总结40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并发症较少。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提高给药的速度, 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减少护理的工作量, 并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显春, 封悦, 宋爽, 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 :42-43.

[2]周俊.静脉留置针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4) :270.

[3]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19.

[4]黑花玲, 张俐.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J].河南医药信息, 2002, 10 (21) :59.

[5]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21) :75-76.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篇3

关键词:留置针应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6-02

(1)在进行浅表静脉穿刺前,护理人员应正确进行六步洗手法,以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机会,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及健康宣教,讲解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睡眠时注意避免压迫穿刺处皮肤,更衣时注意避免将导管勾出,穿衣袖时先患侧再键侧,脱侧反之。预防感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2)操作时排净输液器空气,仔细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外包装,再将输液针头直插少许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再次排空气体后将输液针头完全插入,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残余空气。操作者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穿刺则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也不容易通畅。此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通常选用四肢浅表静脉(上肢优于下肢),如:大隐静脉、颈外浅静脉,注意避开静脉瓣。在穿刺点上10—15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两次,直径大于6—8cm,待干,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皮下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0°再进0.5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认针尖是否在血管内时,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液体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时,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入软管,并妥善固定,易采取U型固定法,松紧亦适宜,3M敷贴以穿刺点作为中心,密闭式固定,必须遮盖白色隔离点,使敷贴牢固美观,保证针头不扭曲,不折叠,并填写护理标签,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及操作人员姓名,固定粘贴[1]

(3)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理念,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合理的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地满足持续或间断静脉给药、抢救的需要,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留置针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合适的封管液,以防止套管因血液凝固导致的堵塞,保证留置针的通畅,也可以减少因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发生。5—7d作为常规留置,每2d更换一次留置敷贴。留置时间过长易导致套管针摩擦血管壁所致的机械性损伤而形成血栓等并发症[2]。为了减少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或长期输入化学药物,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充盈差、输液时间大于3h以上,既往输液均有药物外渗史,综合以上临床常见现象,现将在使用中的疗效及技巧与广大护理同仁共同学习和探讨。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钠盐液及生理盐水,对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均采用肝素钠盐液必定优于生理盐水,而肝素液配制即:12500IU+生理盐水100ml的封管液相比12500IU+生理盐水250ml的封管液对肿瘤化疗病人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更理想,抗凝时长可高达12h以上。

配制好的稀释肝素液可在常温下,避免阳光直射,可放置保留24h。护士在输液完毕后,进行封管护理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患者输液完毕后,护士用空针抽取肝素钠配制液2ml,将抽取肝素液的空针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携用物致病人床旁,向患者说明后关闭输液调节器,将注射器乳头衔接输液器针头回抽空气,缓慢推注边推边退针,向外拔出2/3,推注1.2—1.8ml时,余0.2ml;快速关闭留置针闭合夹,完全拔出针头,推注速度大于闭合速度,这样封管时,封管液在关闭内会形成一个漩涡,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液返流现象发生,起到抗凝作用,避免堵塞发生,而过多的推入肝素液,超出留置针容积量,长久以往,患者便容易因护理人员盲目的操作不当而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延长凝血时间。所以在采取选择何种封管液、注入多少量的护理操作问题上,应引起广大护理姐妹们的警惕、注意及思考。完成封管后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見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止将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内而发生血栓。

(4)套管针留置期间应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观察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无肿胀、渗血、渗液及炎症反应等。参照美国护理协会1990年有关静脉炎的判断标准分3度:Ⅰ度: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无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无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有硬结。达到Ⅰ度或Ⅰ度以上标准者均判断为静脉炎,并拔出留置针,再根据情况及时给与相应处理[3]。早期0—48h内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湿敷进行物理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药物外渗者,禁忌热敷,避免化疗药物侵润皮下组织,从而引起皮下组织坏死不可逆转的情形发生,因而选择冰敷,减轻炎症反应。

(5)正确使用浅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钢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便于急救,对长期输液患者既安全且方便使用,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宋莉,杨玲洲,查树美,刁秀玲.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5月,第4卷,第9期

[2]缪晓梅.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

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4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 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 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

(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1)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2)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 10~100单位/毫升

保留时间

持续12小时

用量

5ml 生理盐水: 保留时间

持续8小时

用量

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B、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C、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器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每周至少2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纸胶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1、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静脉炎

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6、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1、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而且每周需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主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2、穿刺留置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为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3~5d为宜,不超过7d,太长可导致留置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4、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5、留置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6、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动脉置管的护理

一.穿刺径路

(1)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2)肱动脉:病人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3)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

二、步骤(以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

(2)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及局部麻醉,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其余同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三.注意事项

1、动脉穿刺术仅于需动脉采血检查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时使用。

2、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3、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压迫后仍出血不止者,则需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以防形成血肿。

4、置管时间不宜超过4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

5、留置的导管应采用肝素液持续冲洗(速度为3ml/h,肝素浓度为2u/ml),以保证管道通畅,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

四.临床应用特点

a利于有创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后,经换能器连接心电监护仪,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以便进行循环功能监测,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为重症患儿及大手术患儿的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b有利于快速抽取动脉血标本 先心病患儿术后循环功能较弱,血管充盈度差,抽取血标本难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的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留置动脉测压管后可以直接从三通处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避免因反复抽取动脉血而损伤血管,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搁检查时间。

c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从而避免经常穿刺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护理

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若有回血应及时用等渗生理盐水或5~12.5U/ml肝素盐水稀释液2~3ml注入导管,每1~2h冲管1次。每次冲管前均应先回抽,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如回抽受阻切不可用力推,应调整位置后将血块抽出,再推注盐水,否则易将小血块推入血管,形成血栓。操作过程中严防气泡进入动脉内;写明标识,做好交班,切不可经动脉输液。

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为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我科采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其能与皮肤紧密相贴保持置管口无菌,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24h应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 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及延长管固定于皮肤上,插管侧肢体用夹板固定、制动。以桡动脉为例说明固定方法如下:用宽绷带将小夹板固定于手腕部关 节处,再用绑手带经手掌下从夹板中间穿过固定于床旁,松紧度以不影响患儿血循环为宜。经常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并做好交班。

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着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先抽出回血1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肝素盐水1~2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或无菌硬纸球)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20cm,宽1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min。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篇5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限制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 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官腔(以拔出针头是针尖有液体溢出为佳)。

7.护理

(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准确,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日推注5~10ml等渗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应向肝素帽内注入2~5ml肝素液封管。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可避免血液反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4)并发症的处理:①静脉炎。尽量选用较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速减慢。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h内冷敷,24h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②当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金黄散外敷[3].③若留置针置入2~3天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④堵管。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5)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透明敷贴不宜每日更换,应视粘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6)拔管: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2~3min,防止出血,可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

8.小结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告知书 篇6

科室:

姓名:

床号: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诊断:

您好,首先感谢您及家人对我们的信任,入住我科,为了保护您的静脉,建立并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便于持续或间断按时给药,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您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现将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为您进行讲解。

1.静脉留置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便于抢救,适用于输液、输血患者。

2.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5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

3.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

4.输液结束后,患者可适当自由活动,但置管肢体活动要轻柔,避免长时间下垂,卧床时尽量少取穿刺侧卧位,避免回血,堵塞留置针,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

5.请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保持导管固定良好,不要私自摘除贴膜等。

6.对于护士首次告知的家属离开时,请您对下一位陪护人员进行讲解,以利患者护理、康复。

7.留置针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1)首先留置针价格较普通头皮针高;(2)对燥动、反抗力强的患者容易脱出,留置时间短;(3)少数患者可能因药物刺激等原因出现静脉炎;(4)要求穿刺血管要粗,弹性好,个体差异或血管变异,可能出现置管失败需再穿刺。

以上内容护理人员已经向我详细告知并对我提出的问题作了明确解答,我已充分理解,签字后生效。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临床护理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3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 男39例, 女24例, 年龄最小7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 (38±4.2) 岁。穿刺部位均位于上肢浅静脉, 其中5~6号留置针21例 (多为儿童) , 7~9号留置针42例 (多为成人) , 3M透明敷贴。

1.2 方法

在进行留置针操作前护理人员要用肥皂水洗手, 病房内要光线充足, 干净整洁, 且空间要宽敞从而有利于操作。在穿刺时要避开静脉瓣、关节以及受伤部位, 对于偏瘫患者则需要在健侧进行。标记穿刺部位, 在距离其6 cm的上方将止血带扎紧, 用2%安尔碘进行2次消毒待干。放松留置针的外套管, 将针头的斜面朝上进针, 进针角度为15°~30°, 回血后将穿刺角度调整为10°左右, 沿静脉走向推进留置针0.5 cm~1cm, 然后将针芯抽出。当不确定针尖刺入血管时可拔出少许针芯, 再将止血带放松, 使液体少量滴入, 当静脉滴注顺畅且局部没有出现肿胀隆起时再将软管沿静脉方向推进。用透明敷贴将留置针固定, 松紧适宜, 确保针尖不折叠、扭曲。

1.2.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静脉留置针不了解, 容易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 可直接影响穿刺的效果。因此护士在进行操作前要将操作的目的、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 消除患者不安情绪, 取得患者的配合, 积极主动地接受穿刺。

1.2.2 操作前准备

护理人员要穿着整齐, 戴口罩, 佩戴工作牌。将静脉输液所需物品准备妥当, 如消毒物品、输液管、输液敷贴、棉签、输液架等。在操作前要将双手清洁, 杜绝外源性感染的可能。在使用留置针前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 如包装是否完好、针头有无倒钩、分叉情况。选择穿刺静脉时要选笔直、粗大、弹性好的浅表静脉, 避开静脉瓣和关节处, 避开受伤部位。

1.2.3 操作护理

在留置针输液时要控制好滴速, 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要缓慢滴注, 对于需要快速滴注完的药物要将滴速调快, 遵医嘱控制滴速, 从而降低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1.2.4 封管护理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封管药物为稀释肝素液, 将1支规格为2 m L (12 500 U) 的肝素和250 m L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封管时要缓慢推入, 将针头拔出到只剩针尖部位, 当封管液推注只留下0.5 m L时要一边缓慢推注, 一边将针头拔出, 确保留置针的针腔内被封管液充满, 每次用量为2~5 m L[1]。将留置针的开关移至起始部位, 能够减少回血的概率, 使留置时间得到延长。在输液前要观察管内是否有回血, 若有回血要将稀释肝素液 (2 m L) 缓慢回抽,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不能挤压输液管, 这样可以避免小血块将血管堵塞, 引起栓塞。

1.2.5 局部皮肤护理

穿刺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局部皮肤, 观察其是否出现异常, 如热痛、红肿等。每天用2%安尔碘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等到药物干燥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将导管和穿刺点覆盖, 由于这种敷贴的透气性好, 并且无菌, 所以覆盖皮肤的排泄物容易挥发, 降低了感染率。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发热, 所以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 若患者突然有发冷发热现象, 且查不出病因可考虑为导管感染[2]。

1.2.6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与导管末端相连接的肝素帽可以有效避免导管内出现凝血的情况, 从而减少细菌的侵入, 每天输液前都要对肝素帽进行消毒 (采用浓度为2%的安尔碘对接头处擦拭2次) , 同时还需要进行血液回抽, 以便确定导管畅通情况。但需要注意不能用输液器粗管回抽, 这样会导致血管破裂而引起肿胀, 当导管内有回血时表明血管处于通畅状态, 然后调节滴速, 观察滴注情况。

1.2.7 留置期间的护理

在静脉针留置期间, 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减少穿刺肢体活动, 将患侧抬高从而使其静脉回流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输液完毕后尽量不要将穿刺肢体下垂。同时护理人员要争取家属的帮助, 辅助患者穿衣脱衣, 避免碰触留置针。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 若患者出现不适要即刻告知护理人员[3]。

2 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和熟练的操作, 63例患者均成功留置静脉针, 成功率达100%, 未出现局部肿胀隆起、静脉炎等并发症情况, 同时护理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

3 小结

对住院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能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要努力提高穿刺技术, 避免护理失误所引发的再次穿刺和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元才吉.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0) :269-270.

[2]张春香, 连玉红.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维护[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 8 (4) :94-95.

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及护理 篇8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7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脉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痛苦和不适,按药物浓度给予静脉药物治疗,利于随时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赢取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适用于新生儿、儿童、成年人、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操作[步骤 洗手、准备用物、选择血管、消毒、穿刺、送管、固定、冲管、封管。1具体操作步骤-1.1选择血管进行评估:首选前臂静脉、 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为患者选择留置针的适宜型号。1.2洗手,准备用物;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车上应置有治疗盘、静脉留置针、肝素生理盐水1U/ml×50ml,5ml注射器一支,无菌敷料,一 次性敷贴、消毒物品、静脉输液用品等。1。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静脉留置注射的重要性。取得配合。检查、核对药物及用法。消毒皮肤 2 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8×8cm,螺旋消毒,待干。.打开肝素帽包装,备用。.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接扎止血带,一手固定导管座,一手垂直向上轻轻除去护 针帽,旋转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以15~30°角度进针,直刺血管。見回血后,降低到 5—10 度角 再进针 0.2cm,;右手持住针柄,左手将留置针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 观察穿刺是否成功-撤出针芯,连接肝素帽,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撤出针芯,一 旦针芯撤出, 不得再次插入-;.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妥善固定;;连接输液器,调节静脉输液速度;填写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收拾用物。冲管: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封管:1.只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先脉冲式封管 2.当推注封管液 剩 0.5-1ML 时, 采取边推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给予正压。 3.夹紧小夹子: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 夹小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以保持封管有效性。

常见的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及其护理;静脉留置针常有穿刺部位感染,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等并发症。静脉输液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在进行穿刺或留置针护理前,用肥皂液洗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静脉,加强自身护理操作技能,提高静脉穿刺率。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穿刺处每天换一次敷料,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盖上无菌干纱,用胶布重新固定好,也可使用无菌胶贴隔日更次一次,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导管,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必要时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防止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静脉输液后正确封管;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残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封管:每日用肝素盐水1ml封管一次。肝素盐水浓度为每毫升盐水含100U肝素。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满整个导管。每日仔细观察穿刺点皮肤的情况,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有药液外渗 可给予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考地松0.5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局部物理疗法。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留置时间为3 d~5 d为宜,如有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红肿等应立即去除。,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留置针的护理 篇9

(一)评估 可建立静脉留置针使用评估记录。

1.观察整套输液系统,从输注溶液容器到血管通路装置的穿刺点。检查系统完整性(即渗漏情况,螺口连接安全性)和敷料,输液准确性及输注液和给药装置的有效期。

2.评估血管通路装置的穿刺部位及周围部位。肉眼观察发红、压痛、肿胀、渗出,触诊及患者主诉疼痛感觉、异常麻木、麻刺感。3.评估敷料下皮肤。预计因年龄、关节活动和水肿导致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注意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风险。4.评估频率。至少每4小时进行评估;对于危重症/麻醉后镇静患者或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应每1-2小时评估一次;新生儿/儿童患者应每小时评估一次;接受发疱剂药物输液时增加评估频次。

(二)冲管与封管 1.冲管与封管时机:

⑴在每一次输液之前,应冲洗或抽吸血管通路装置以评估导管功能、预防并发症。

⑵在每一次输液后,冲洗血管通路装置,以降低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风险。

⑶输液结束封管后,封闭血管通路装置,减少导管内闭塞和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2.冲管液的选择:

⑴采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l⑵当药物与盐水不相溶时,先用5%的葡萄糖冲管后再用0.9%生理盐水冲管。

⑶不使用静脉溶液容器(袋或瓶)作为获得冲洗溶液的来源。3.冲管液量

最小为导管的系统容积的2倍,外周导管为5ML。4.冲管技术

采用脉冲式冲管技术

⑴使用正压技术封管,减少血液回流到通路管腔。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10

朱勤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相关问题;护理体会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近几年来已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广泛使用,具有操作简便,可以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留置导管也较柔软,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尤其在抢救危急患者以及应用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中发挥了普通静脉穿刺无法替代的作用,深受护理人员的偏爱。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现将相关问题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相关问题

1.1、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1.2、皮下血肿

若护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时动作应轻、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3、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嘱咐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1.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1.5、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热、肿、痛,触诊时静脉如索样硬、滚、滑,无弹性。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6、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促发因素。为防止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选上肢粗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护理体会

2.1、做好宣教工作

使用留置针时对病人进行宣教,将留置的目的、意义、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讲清楚。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减少不良反应。

2.2、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

操作时要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cm以上、弹性良好、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并按血管的情况选择型号相适宜的留置针,并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效期、针尖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等现象。2.3、严格的无菌穿刺技术

选择血管及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2次,以15°~30°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约2mm,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持针头退出约2mm,将套管针软管送入血内,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取出针芯,软管送入血管内的长度不少于软管长度的一半。2.4、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后根据病人留置期间的活动度及合作程度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活动少、合作程度好的一些重症病人用无菌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再在敷贴处用长条胶布与血管走行垂直方向上加强固定,长条胶布固定位置最好在套管针送入血管内的软管上1/2处;对于活动度大,又不太合作的病人,则应根据病情在一般固定的同时再用物理方法适当制动。2.5、加强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穿刺部位的周围皮肤应每日消毒,并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

2.6、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

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封管方法,堵管率明显下降。对使用套管针的病人要建立护理书面记录,并严格交接班,每次封管前认真准备封管液,正确掌握封管液浓度、量、间隔通管时间等。

常用管道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55-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几年,本院儿科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1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90例,成功率为90%.认为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操作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 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

1.1 操作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儿,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儿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儿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儿,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1]或颈外浅静脉、头部静脉,尽量不使用患儿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儿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無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 :即0.9%氯化钠注射液或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

2.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

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儿,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儿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儿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3 封管的技术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儿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3.2 留置套管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3.3 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3~5)d为宜,时间过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3.4 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3.5 套管针封管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儿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3.6 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儿有无不适。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4.1 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4.2 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儿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4.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正确封管。

4.4 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

(1)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h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儿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儿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儿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4.5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次/2h,20min/次。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缪晓梅。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

[2]梁燕。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88,12(2):80.

上一篇:户口迁移(夫妻投靠)办理指南 办理程序下一篇:国旗下讲话预防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