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作用论文(共12篇)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社区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其护理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社区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其护理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社区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0%,而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
以往,社区门诊护理以常规管理模式为主,护理观念落后,护理效果不佳,容易引起护患纠纷。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各医院及社区都更加重视护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中人性化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青睐。本社区也于近年开始实施人性化护理,为进一步明确其应用效果,特此展开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社区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6例,女64例,年龄5~77岁,平均年龄(41.2±6.5)岁;选择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本社区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38例,女62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41.9±6.3)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均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的目的和方法、正确用药、饮食指导等,使患者了解疾病、常见症状以及并发症,消除或缓解紧张或担忧情绪;2)加强沟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态度应亲切、温和,向他们讲解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叮嘱家属多关注患者状况,若发生不适则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予以相应处理;3)护理规范化管理:门诊输液室要求护理人员应统一着装,态度落落大方,在输液过程中应面带微笑,动作轻柔,与患者沟通时语气要温柔,为患者留下良好形象,使其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行评分制,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其中评分高于8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0~8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1],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描述,然后行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即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由表可知,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0%(156/2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5%(197/2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门诊输液是患者预防保健和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现在,社区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更多的人开始首选在社区医院接受相关治疗,不仅更加方便,同时还可以降低疾病治疗成本。社区门诊所接诊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疾病,其中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液。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与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发展趋势相符,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2]。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治疗目的及治疗方法,在输液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并定期输液,以保证疗效;2)可以帮助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紧张或担忧心理,使其治疗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3];3)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关怀需求,在社区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医患氛围,有助于改善社区门诊环境,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提高服务效能,对于促进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有不少相关研究已经证实[4-5],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社区自2015年5月开始实施人性化护理,以此为背景此次研究特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其结果显示,本社区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8.0%)明显高于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前(98.5%),表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有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并且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减少医疗纠纷,使患者就诊中更加放心,有助于帮助社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经济效益。总的来说,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社区门诊护理中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李小婷.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的运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s1):287-288.
[2]陈波,邹萍.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输液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s1):161-162.
[3]周敏.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288-289.
[4]孙海芳,俞晓红.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90-9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睡眠状况,手术,妇科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而言,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 提高疗效, 因此在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睡眠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人性化护理具体在妇科手术工作中, 改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只在手术室内配合手术而忽视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这种传统的工作方法。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1]。笔者对妇科手术病人睡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将我院在2011年10-11月间, 妇科42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能进行正常交流的病人作为调查对象, 年龄32~55岁, 平均年龄45岁。
1.2 调查方法
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2例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 实验组20例除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外, 还实施人性化护理。调查的范围是病人在手术前2d和手术当天、术后2d的睡眠情况。
1.3 调查表的设计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表包括两部分内容: (1) 病人的一般情况; (2) 制作睡眠日志, 记录被调查者的入睡时间、清晨觉醒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和总的觉醒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
分别计算出两组手术前、后5d的
2 结果
被调查者的睡眠时间比较,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术前第2天:t=6.808, P<0.01;术前第1天:t=8.343, P<0.01;手术当天:t=9.578, P<0.01;术后第1天:t=7.314, P<0.01;术后第2天:t=6.567, P<0.01。
由表可见, 两组病人术前第2天、术前第1天、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睡眠时间用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均为P<0.01, 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说明实验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
3 讨论
睡眠障碍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对42例妇科择期手术病人的问卷调查, 笔者发现对妇科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睡眠时间, 以利于病人的康复, 具体可以实施以下护理措施。
3.1 术前访视
需手术治疗的病人, 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恐惧、睡眠不佳、食欲低下等问题, 而术前影响病人睡眠的原因主要与住宿环境的改变、担心病情、害怕手术有关。因此, 手术前2d, 巡回护士要主动到病房探视病人, 与其讲解一定的知识, 让病人了解和熟悉手术的有关事宜。首先, 巡回护士要阅读病历, 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 包括病人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各项实验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 向病房护士了解病人的护理计划。其次,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 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向病人介绍疾病的有关注意事项、麻醉的配合、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帮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 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 语言要通俗易懂, 态度要和蔼可亲, 不厌其烦。通过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和睦信任的护患关系, 减轻病人对手术的顾虑, 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
3.2 术中护理
3.2.1 保持手术室环境肃静整洁,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最好不让病人看到手术的准备过程, 在病人听得见的地方不要喧笑、闲扯、开玩笑, 尽量不让病人听到摆弄器械的声音。
3.2.2 加强职业道德, 重视对病人人道的尊重。尊重病人的生命, 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 保护病人的隐私, 不歧视任何病人, 一视同仁。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热情友善地迎接她们, 用几分钟时间照顾他们, 会让病人感到被重视, 尤其是妇科病人, 对手术中身体的暴露感到羞耻, 在摆放手术体位时, 要做到动作轻柔, 给病人身体最小范围的暴露, 让其感到舒适和安全。房间较冷时, 给病人体贴的盖上被子, 嘴唇干的病人可以用棉签湿润其嘴唇。如果病人希望与手术医生谈话时, 尽量满足其要求。对病人的疑惑, 要耐心听取, 尽可能的回答。亲切的招呼病人, 关心病人的情况,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将要进行的工作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叙述, 以让病人了解和配合。
3.2.3 麻醉前病人的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 此时, 巡回护士要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以病人为中心, 守护在病人的身边。与其进行必要的交谈, 帮助摆放麻醉体位, 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躯体隐私的暴露, 可握住病人的手, 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 会让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 从而产生安全感, 缓解紧张的情绪[3]。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 各项护理工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注意调节室温, 防止病人着凉,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3.2.4 静脉穿刺本身就是一项有创伤性的操作, 而术中使用的多为留置针, 比一般的头皮针要粗一些, 所以穿刺时病人所受的创伤和痛苦也大。为了把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型号;穿刺前向病人解释目的和必要性;操作动作要轻捷、熟练、认真;严格掌握血管选择的原则, 正确的接针方法、进针角度, 力争做到一针见血, 并妥善固定。术中要保持输液的顺畅, 及时更换液体, 调节滴速。
3.2.5 对于术中神志清醒的病人, 可视具体情形向病人告之手术的进展情况, 尤其是术前诊断不明的疾病, 及时向病人反馈手术信息, 解除其后顾之忧。神志清醒状态下手术时, 手术病人除具有焦急、紧张、恐惧的心理外, 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 表现为行为的低落, 情绪的幼稚, 有时还会出现“亲人复萌”的表现, 这时病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 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 这是巨大的心理下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安全需求[3]。如果术中发生特殊情况, 要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要大惊小怪, 加以议论, 以免引起病人的情绪波动, 增加心理负担。
3.2.6 确保病人的安全。巡回护士要守护在病人身边, 正确的使用缚带固定病人的肢体, 防止病人因躁动导致无法手术和坠床, 避免用手强行制止。
3.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时, 不要急于清理用物和垃圾, 先将病人安置好, 注意保暖。用平车推病人时, 将其稳妥地托至平车上, 安置舒适, 查看输液和其他导管是否通畅, 帮病人盖好被子, 轻抚病人, 语气和蔼, 告之病人手术顺利, 不要担心, 并给予适当鼓励, 使病人对身体康复充满信心。把病人的衣物鞋子等放至平车上, 保持平车的平稳, 避免不必要的颠簸和碰撞, 将病人安全推至病房。手术后1~2d, 回访手术病人, 了解手术病人对术前诊问的反应以及给予病人心理上帮助的效果。通过反馈来指导今后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继荣.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体现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9) :30.
[2]王蓓, 蔡立春, 孙桂兰, 等.普外科患者手术前的睡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5) :417-418.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门诊输液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46—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是医务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于门诊输液室患者病种繁多,用药复杂,输液高峰期患者集中,护理工作繁忙,护士难以做到计划安排,致使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护患沟通缺乏时间,患者基本需求不能满足,容易造成护理缺陷事故和发生护患纠纷。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已成为输液护理中的新模式,为了验证其护理效果,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3942名患者资料,其中男1812名,女性2130名,其中20-30岁451名,31-40岁987名,40岁以上2504名。
2人性化护理方法
2.1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 输液室内设置数量充足的舒适靠背座椅,设置充足的床位,有普通病床和适合老年人、肥胖人的低位床,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病情适度安排。输液室内每天用湿拖把清洁地面,用湿布擦拭桌面,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
2.2输液前的人性化护理:(1)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有礼貌地称呼病人;(2)询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如病情较重、行动不便者应优先输液;(3)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说明卫生问和饮水机的位置,提供一次性Vl杯;(4)对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者,帮助取药、交费、倒开水;(5)有疑问要耐心讲解,让其了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反应;(6)帮助病情危重行动不便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2.3改进规范输液流程 输液入口处有醒目的流程图.配药室前设有接药处,由专门护士负责接药、对药,发现病历和注射单不符立即由护士拽主管医师修正,介绍环境,指导分流患者;输液室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运用规范语言及行为,有秩序安排患者到坐椅上或床上等候,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安排急、重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优先输液,并帮助他们取舒适的卧位;对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应尽量安排在抢教室输液,使吸痰器、氧气、急救用物和急救药物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正确选择血管,注意保护和珍惜患者的血管;穿刺时态度和蔼、动作敏捷稳重,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2.4做好沟通交流灵活使用方言和普通话札貌地与患者沟通;主动介绍输注的药物厦主要作用,并根据病种、年龄、文化层次对他们进行相宜的输液指导,如输液时间的估计,滴连控制、输液中注意事项等;对患者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消除思者的紧张心理,采用快速直接刺入血管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力求一次成功,如果一次穿刺未成功,主动向患者道歉,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再穿刺第二钟或换人操作;如果是带教需要,实习生操作前,带教老师应向患者解释医疗工作带教的特殊性,请患者给实习生一次学习锻炼的机台,虑者同意后方可让实习生操作,同时老师要严格指导,井向患者表示感谢。
2.5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整个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模式,分阶段进行宣教。根据输液道程中的不闻阶段进行全程、分期、连续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输液前由资任护±对患者及家震分绍输液室的蹶:境及常用的靜脉穿刺郝位及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汪其尽快熟悉输液环境,消除恐惧心理,配合静脉穿刺,达到一针见血的目的。
输液中让惑者了鳃输液常识、穿刺帮位的护理及所患疾病的防治护理知谈,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陡质进行药物渗漏的危害及相关预防药物渗漏知识的宣教。输液后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的按匿方法及发生渗漏感舱李}救措施,嘏保护血篱。正确的键康教育稚心理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安全地完成输液治疗。
3体会
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方式,目前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在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中,主要是针对病患在输液时的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采取有效的安抚措施,配合治疗而采取的一些策略。如向病人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告知病人输液反应症状较为常见,经处理,各种症状很快就能够消失,且不会留下后遗症;与病人闲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或者看电视或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对于疼痛的注意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等。门诊输液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反应或者穿刺部位反应,以及静脉炎、血管疼痛、消化道或循环系统不良症状反应等。其中,全身性的反应症状包括过敏性休克,其具体表现是意识出现一定的障碍、血压明显降低、冷汗;另外包括全身皮疹、晕厥等症状。而穿刺部位反应主要是一些局部性的症状。
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以及呼吸频率、神志等情况的变化加以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秀敏.人性化护理在输液过程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GB).75.
[2] 刘慧珠.方芸.何联珠.等.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与实践[J].中华医学丛刊,2004,4(2):58.
[3] 五翠萍.静脉输液漏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19997,3(5):6.
[4] 王萍.更新护理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8,45(7):9I,9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环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护理;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产妇作为特殊人群,传统护理内容局限于助产和产妇自身生命体征检测,不能满足其临床需求。因此,本研究选取1月-3月收治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科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月-2015年3月收治产妇210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4±2.9)岁;其中初产妇119例,经产妇91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105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产妇无意识障碍;产妇无精神疾病;产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研究内容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护理方法:所有产妇入院后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产妇生命体征监测、水及电解质平衡维持、低压吸氧、必要时可给予营养物质补充能量。护理组产妇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
①开展健康教育:分娩是每个孕妇必经的过程,其过程对产妇本身以及家庭来说是幸福而艰难的,对初产妇的影响更明显[1]。因此,医护人员在产妇入院初期应积极与其沟通,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从生理以及心理等层面提升产妇对分娩的认识,以及接受产妇自身社会及家庭身份的改变,同时向产妇讲解分娩、妊娠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对产后新生儿护理进行介绍和教授,让产妇在心理上做好准备,缓解紧张情绪。
②分娩中护理:分娩过程中,激素作用导致产妇自身宫缩加剧,疼痛感较强,加之对分娩的恐惧,部分产妇可能出现恐惧、排斥等情绪,部分产妇甚至出现依从性严重下降等[2]。因此,为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在分娩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分娩后2h内给予细致入微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等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③产妇分娩后,为让产妇感受到作为母亲的快乐,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促进母婴接触;指导产妇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指导剖宫产产妇护理伤口,防止感染;指导产妇母乳喂养,讲解新生儿的护理技巧;鼓励产妇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分享喜悦,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出院时,嘱咐产妇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产妇进行健康培训,定期实施电话随访,给予心理等方面的指导[3]。观察指标:本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产妇自身情况进行调查,医护人员统计后进行分析,了解产妇的护理效果,分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环境等4个方面,评分标准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该项功能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产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环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常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不仅对产妇的疾病进行护理,而且对产妇的心理、精神等进行护理,既保证了对产妇的生理护理质量,又使产妇感受到人文关怀,为产妇提供优质、温馨、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面对分娩过程,产妇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若护理不恰当,产妇产后抑郁的概率增加,因此,为帮助产妇完成从孕期到哺乳期的过渡,必须为产妇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人性化护理针对产妇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了解产妇需求,充分尊重产妇的人格和尊严,最大限度地为产妇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产妇心理、生理及精神健康,提高产妇依从性,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4]。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组产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环境均优于对照组。
4.结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会民.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8(7):52-53.
[2]刘冬雅.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4):612-613.
[3]黎筱慧.人性化护理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7-19.
1.1临床资料
抽选3月~年11月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0例,女40例,年龄均在18~79岁,平均年龄为(39±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者35例,心胸外科手术者25例,泌尿外科手术者17例,骨科手术者10,其它手术者3例。所有患者均满足相应手术指征择期行手术治疗,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与全身系统疾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5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甲组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简单宣教等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有:(1)术前人性化护理。接到手术通知后,护士就需做好查房处理,熟悉患者病情,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基础病史与各种检查结构,科学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与心理状态;耐心、真诚地回答患者与家属的问题,主动同其沟通,展开健康宣教,告知其手术的相关事项与准备,纾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手术依从性。同时,术前,护士需就手术器械、抢救药物与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准备到位,设备可行,排除术前危险因素,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术中人性化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的前1h,护士需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将其温度保持在22~25℃,而湿度控制在是55%~60%[2];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时,亲切迎接患者,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待进入手术室后,也紧随其身边,不可离开,动态观察其神情变化,科学评估其心理状态,具体结合患者需求给予其必要心理疏导与护理。而在准备手术器械、药物,协助术者操作时,也需动作的轻、柔、稳,最大限度避免因操作不慎而造成较大声响,引发不良刺激,或是播放一些舒缓音乐来安定患者情绪。此外,在麻醉等需要得到患者配合的操作中,需耐心向患者解释,获得其理解与配合,动作轻柔,并告知患者若出现不适,需及时提出,停止操作,减少不适。(3)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及时清理切口周边血迹,动作轻柔的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术后保暖工作,妥善固定好各管道,同患者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术后交接工作,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述说麻醉与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共同做好患者术后护理工作[3]。特别是对于那些因手术而带来部分生理功能障碍者,需给予其心理安慰与疏导,消除患者负担,同其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患者术后心理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稳定心态进行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1.3观察指标
采用统一问卷调查情况,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与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有效判定,其中,护理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质量越好[4]。同时,采用SAS评分标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加以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x珋±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经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乙组降低效果更显著(P<0.05),且乙组护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甲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甲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35/45),相较于乙组的98%(44/45),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其实就是紧紧围绕着手术这一特殊时期,具体针对手术类型、麻醉处理等措施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与生理影响而展开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特别近些年来,伴随医疗专业的逐步发展,现代医学护理模式也有了相应改进,患者与医务人员本身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人性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全新护理模式,更加强调患者的感受,护理效果更显著[5]。研究中,乙组患者就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被给予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该组护理质量评分同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相比更高,且SAS评分也显著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可见,针对临床手术患者,护士需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最终从整体上提升手术治疗与护理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晓红 单位:沈阳市骨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赵春玲.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8(2):201-202.
[2]王欣.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9-330.
[3]张淑珍.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2(20):161-162.
[5]张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9):160-161.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病区其护理人员30名,其中:护士25名,4名护师及护士长1名,年龄分布范围为20~45岁,平均年龄(28。3±1。5)岁。学历分布状况:中专6名,大专19名,本科5名。将我院内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实施人性化管理内科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就其相关病例与2010年1至2012年12月未进行人性化管理5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建立人性化服务观念
实施人性护理根本就在于建立整体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核心来开展更优质服务,体现人性化服务精神。在确立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其树立及强调个性化服务观念,以此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职业觉悟及责任精神,且这些要在护理工作当中加以运用。
1。2。2管理人性化护理环境
内科包含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内科,且患者具有一定集中性,对护理环境安全性增强,有利于护理人员维护其自身身心健康。增加我院护理环境舒适程度,不但可缓解护理人员压力还可降低发生负面情绪几率。加强对护士关爱力度,开展相关培训,对于不合理规章制度予以改进。大力配置先进设备及仪器,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等,确保将护士各项精神负担及消极情绪降至最低,为我院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主观条件。
1。2。3针对患者实行情感管理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情感关注,对其病情,要积极询问,加强访视和关心,同患者及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掌握各项治疗有意义信息,要尽量解决患者出现困难,帮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患者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提升治疗的依从性。通常情况之下,可以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类沟通技巧,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使之倍感亲切,从而达到主动配合各项治疗。
1。2。4设立一定激励机制
激励是对我院护理人员其内在动力的一种激发和维护,对优秀护理员工除口头及书面表扬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是80%,患者有79%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是98%,护理满意度是9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文来自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四、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输液患者313例,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其中男150例, 女163例。年龄16~69岁, 平均 (45.5±8.5) 岁。病种分布:呼吸系统疾病126例 (40.26%) , 消化系统疾病53例 (16.93%) , 心血管系统疾病87例 (27.8%) , 其他47例 (15.02%) 。
1.2 实施方法
人性化服务就是用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方法, 让患者、家属感到人文关怀, 即为患者提供的一切服务以尊重、舒适、简便为原则, 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门诊护士只有在明确护理对象内涵的前提下, 才能做好门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近年来门诊开展人性化服务实践为例, 通过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 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 (1) 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 (2) 提升护士自身素质。 (3) 加强护患沟通。
1.3 调查方法
自行设置门诊输液调查问卷, 经护理专家评议后使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对门诊输液室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等满意度和希望达到的目标。每个问题采用3级评分法:满意3分, 一般2分, 不满意1分。共发放调查问卷313份, 收回310份, 有效收回率为99.04%。
2 结果 (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 通过人性化服务的实施, 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是指护理服务一切活动以患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从人性特点的角度来充分考虑患者的生存、情感的需要, 为其在就医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措施, 最终达到让患者满意的目的。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 使护士增加了责任感, 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丰富了医疗护理知识, 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候诊患者的观察,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并根据病情的轻重, 给予提前就诊,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到更多的卫生保健知识, 达到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改善护患关系的目的,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满足了患者在患病期间日益迫切的尊重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 融洽了护患关系, 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得到了患者的认同, 有效地促进了医院的文化建设和全面发展, 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本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 通过实施人性化的护理, 使门诊患者感到来自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让他们感受到来医院就诊不是一个可怕的痛苦经历, 而是一个充满温暖的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艳丽, 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 2005, 14 (2) :31~32.
[2]钟小红, 李亚洁, 李文源, 等.提升护理服务文化创立优质服务品牌[J].护理研究, 2005, 19 (12A) :2607.
[3]姚爱云.浅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3) :374~375.
[4]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0.
[5]黄萱, 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7) :64~6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中人性化護理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实施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在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服务满意度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43-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及医疗模式的转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目前,在临床护理上的护理原则以“以人为本”来提高护理质量,推出全新的护理方式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不仅具有常规护理的优点,还能解决患者精神上级心理上的问题。选取我院实施手术部分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实施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7.5±6.8岁,外科手术25例,内科手术20例。对照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5.5±6.3岁,外科手术21例,内科手术24例。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沟通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医疗器械介绍。控制好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做好病房抗菌措施。调整好手术床位及患者舒适体位。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给予人性化护理,术前对患者介绍医院情况、手术情况及手术成功率树立患者信心度,指导患者练习麻醉体位以及手术进行过程中的配合方法。术中通过触摸患者面部、手部等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通过分散注意留减少患者痛苦。术后对患者严密观察,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
1.3 疗效评价
心理状态根据医院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判定.小于 50 分: 无抑郁或焦虑; 50~59 分: 轻度抑郁或焦虑;60~69分: 中度抑郁或焦虑;不小于 70分: 重度抑郁或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对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评分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现代服务模式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与以患者为中心[1]。人性化护理能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对护士举止文雅、仪表整洁及动作轻盈等综合素质要求较为严格[2]。其原则是真诚、细心、爱心换得患者的安心、舒心、放心及信心。患者在术后常会有孤独感且心情烦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微笑及细心的服务,帮助并鼓励患者从建信心。建立好护患关系,对患者亲切的关爱有利于患者病情及早的康复[3~4]。人性化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情切的沟通、对医院做详细介绍来减少患者陌生感。让患者了解病症知识及介绍本院手术成功率,来降低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在术中要与患者进行聊天来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手术痛苦,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一旦出现异常应给予相应的处理。个性化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的缺陷,能更好的建立护患关系,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院实施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满意度高达97.78%,护理质量评分>90分占91.11%。本研究对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临床比较,个性化护理组在满意度与常规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517-1517.
[2] 张文娟,石雅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24-25.
[3] 许丽华,陈红玲.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9.
【摘要】本文介绍医院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存在的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培训内容,以及人性化护理在体检中心客户体检前、中、后的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体检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预防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区;在激烈竞争的健康体检市场中,由于提供人性化工作环境,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项目,满足顾客的健康服务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缺陷
1.1护理服务的理念不够超前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认识,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要求越来越高,进行自我医疗的人越来越多。护理人员为体检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对体检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现有的体检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服务理念的指导,大部分停留在服务态度的改善、服务设施的完备、针对反馈意见的改进等几个方面,没有做到全方位、全时段,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2护理人员对健康体检业务知识缺乏全面性医学在不断地发展,护理紧跟其次。体检的项目不断增多,各种机器设备越来越复杂,护士需要掌握体检工作中的各项医疗护理知识和机器设备的操作技能。体检中心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需要配备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就现有的服务来说,护士的知识结构相对较窄,更新不够迅速。
1.3人员配置灵活性不够对外体检的人数相对浮动大,计划性不强,当大批体检者涌入时,人员配置由于机动性欠缺,难以迅速调整,呈现一人多岗甚至有岗无人的现状,导致某些岗位体检人数过多出现拥堵现象。
1.4针对体检的健康教育不够深入细致健康教育在疾病护理中开展已逐渐走上轨道,但是针对体检的健康教育目前还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体检者大部分为健康人员,对疾病知识需求较少;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自身对于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认识不够清晰。事实上,健康教育是医院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在对外体检中,体检人员由于知识水平、体检经验的差异,对体检的重要性、意义、体检结果的判断以及对今后工作生活的指导等相关知识认识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多种途径解释说明,真正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
1.5体检后跟踪延伸服务不够及时体检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个人的体检结果具有长时段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现有的工作中,体检更多是被当成一次性的服务,缺乏更长远的追踪与指导。
2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培训
2.1程序培训体检者来院后,介绍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另外,还包括附加项目检查前准备和注意事项的宣教;异常结果通知的培训;指导专科进一步就诊的培训。
2.2知识培训健康教育是体检中心护士的重要职责,通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护士尽快进入健康教育者的角色。
2.2.1健康理论知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代谢综合征的诊治和预防;健康生活方式(清淡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的锻炼、控制体重)等。
2.2.2专科疾病知识的培训根据护士对专科知识的了解程度,由护士长和体检中心带教拟定专科知识培训计划。主要内容有:糖尿病的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颈椎病和腰背痛的防治;鼾症的防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压力的应对和放松疗法的应用等。
2.3技能培训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优质的服务可以使体检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体检者对我院的信任程度,授课技能和颈椎保健操的培训,更可以实现健康教育和传播者的角色。
2.3.1沟通交流技巧和礼仪的培训由护士长和体检中心带教收集整理礼仪资料,结合医院优质服务课程,制定出《体检中心护士礼仪规范》。内容包括接待来访者礼仪,入院宣教礼仪,引导体检礼仪,保密礼仪,电话礼仪,礼貌亲切的有声语言和准确适时的态势语言在工作中的良好运用。
2.3.2操作技能的培训正确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正确有效实施真空采血、床边指测血糖;熟悉一般病症的处理程序等。
3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3.1体检前护理
传播医学知识,给予客户人生旅途全程的健康关注,已经成为促进人们健康的使者,所以开展体检人群生理、心理、社会以及健康知识的宣教,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证。
3.1.1加强宣传力度
3.1.1.1根据不同的季节,在科室门前设置宣传橱窗、宣传架、宣传栏对多发病、流行病的预防、治疗、保健知识,采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向体检单位及客户进行宣传。
3.1.1.2充分利用电视传媒和本院的大屏幕进行轮流播放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获得广大体检客户的高度认可,加深他们对体检中心的良好印象。
3.1.1.3宣传体检能够早期发现一些无痛苦或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杜绝隐患,对逆转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3.1.1.4根据不同的心理进行分析,寻找方法,做到对症下药增加人们对亚健康的认知度、对高危害慢性疾病的预警,倡导人们定期体检。
3.1.2制定体检项目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单位以及具体要求、经济基础等特点,设计制定相应的体检项目;做到不乱收、多收费用,让客户明明白白的消费,让受检者满意、放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1.3说明注意事项向体检对象讲解体检前需注意的事项。其内容是体检前3天应禁酒、按时作息、清淡饮食,停服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体检前禁食、禁水12h以上,以保证体检结果的真实性,减少误诊;女性经期前后不宜体检;需要采血、做腹部B超者体检当天要空腹,做盆腔B超要憋尿;长期用药者注意药物的携带;怀孕或可能受孕的女性,应先告知医务人员,勿做X线或宫颈刮片检查;告知体检时间等。
3.1.4发放宣传手册在体检前做好准备,发放宣传册和交代体检项目,让病人了解体检过程中的禁忌,如:忌采血时间太晚、忌体检前贸然停药、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忌轻视体检结果。
3.2体检中护理
健康体检人群对护士主动服务、微笑接待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应语言亲切、态度热情、解释详细,增加体检者的信任感,使其配合完成各种项目的检查。
3.2.1护士的外部形象为了体现体检中心的特色,冲淡对医院的恐惧感。因此在着装
上,定制合体的工作制服,让人们看着轻松、舒服,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
3.2.2规范的服务礼仪礼仪服务不仅体现于站姿、微笑,还包括护士的仪表、仪容、风度、气质等。在体检中心,虽然面对的都是一些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但是他们对于护士的礼仪要求、服务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用规范的动作和语言向大家展示着标准的仪表、站姿、坐姿、行姿和礼貌用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等“三声”服务。
3.2.3营造人性化的环境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温馨和舒适的环境。由于等待往往令人焦急、烦躁不安,对体检本来持迟疑态度的人会因此而动摇。所以我们设置了舒适的坐椅、电视、报刊书籍、开水、播放轻松的音乐等,让体检中心的环境既没有医院的冷酷,也不同于宾馆的呆板,让这里充满了丝丝暖意,不仅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又留住了客源,使体检者感到在休息中体检、在体检中享受的气氛。
3.2.4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要求护士对体检者所有的环节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事事维护体检者的尊严。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满足人的需求,特别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环节[1],所以要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体检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舒适的体检服务。
3.2.4.1设立导医岗位挑选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导医,当遇到专科性很强的问题时,由导医护士与相应的医生联系,直接提供便捷的体检服务,使就诊者更加满意。
3.2.4.2提供免费的早餐就诊者检查完毕后,他们的体能消耗较多,感觉饥饿时能吃到医院提供的品种丰富、花样齐全的免费早餐,心情舒畅,能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对医院的信任度、满意度也提高了。
3.2.4.3缩短体检的时间护士要善于观察,灵活安排,哪科医生有空,就告知体检者先检查这个项目,从而使体检流程紧密衔接,缩短体检者排队和等待的时间。
3.3体检后护理
体检结束后由医生填写体检结论,医生通过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全面分析、总结,根据查出的不同结果,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和教育;对有异常结果的被检人员,及时通知就医,或作进一步检查。
3.3.1体检后的指导
3.3.1.1饮食指导人们常说“三分治,七分养”,可见饮食治疗极为重要。对于高胆固醇、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病毒性乙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健康饮食处方。
3.3.1.2生活习惯指导针对疾病,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嗜好,戒烟酒,避免食辛辣、过冷、过烫等刺激性食物,改正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
3.3.1.3健康教育的指导对于体检中发现的、较普遍的异常结果及相关疾病,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健康知识的指导。
3.3.2建立健康档案对体检者建立档案,对客户的健康进行全面的跟踪。如果客户有体检重大阳性体征,体检中心将在第一时间通知,给予建议和指导,并与体检单位保持密切联系,还对受检者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对常见疾病患者给予定期的提示,指导他们对工作中的不良健康因素予以改正。还应自动、定期通过网络向客户手机或邮箱发送短信,将指导意见、健康知识、检查结果及时传给客户,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情况,或直接上门宣传健康知识,加深受检者的印象,并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
总之,在健康体检中,进行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关爱的温暖与人性的回复,使他们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同时补充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内涵,充分展现了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扩大了护理范畴,从而使体检者更加温馨、舒适、满意、放心地接受体检,达到早诊断、及时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来源:液压扳手 http:///
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门诊治疗中的应用卞岸英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门诊治疗中存在护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改传统单一管理模式为参与性管理,对经门诊治疗的患者治疗前进行告知,治疗中遵守操作规范,严密观察,规范门诊护理记录的书写。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量204677人次,经门诊治疗25903人次,患者满意度调查达到95%以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反映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医疗投诉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按照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要求,在门诊治疗的各个流程环节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程序;门诊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门诊是医院面向患者的第一线,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和住院患者相比较,人均治疗周期短,医患沟通时间少,情况复杂多变,容易因为一些环节引发患者不满,进而导致医疗纠纷,这种情况对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多年的护理实践和护理纠纷的特点,采取治疗前从告知的方面切入,治疗中按照规程操作,治疗后加强观察,防范护理风险。
1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门诊量152367人次,经门诊治疗共19899人次,静脉输液2569人次,肌肉注射1913人次,皮内注射1233人次,采血14011人次,换药173人次。实施风险程序管理后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量204677人次,经门诊治疗共25903人次,静脉输液3672人次,肌肉注射3343人次,皮内注射1508人次,采血17126人次,换药254人次。
2方法
实施方法明确门诊治疗过程中护理风险成因门诊治疗室覆盖了注射、输液、抽血、换药等相关操作,护患风险是医疗领域中因护理行为引起的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伴随着护理行为,具有难以预测性、难以防范性的特点,给患者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可以粗略划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1]。一般风险,是护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如三查七对、无菌技术操作。特殊风险,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风险,如未成年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配合输液的情况,容易出现输液针脱落、液体渗漏等。
按照护理风险程序管理,改变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是基于护理风险的成因及后果,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控制、监测循环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过程。要求对各种风险可能成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都熟练掌握。如果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管理不力,要求不严,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风险来临时采取的措施不力[2],都可能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根据部分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漠,言语沟通生硬缺乏技巧,技术操作马虎的种种不良倾向,针对护理风险成因,管理者邀请门诊护理人员一起商讨改进措施,改变传统机械式管理模式为参与型模式。知情同意提到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护患纠纷不断发生,究其原因,除了患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法律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提高以外,护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3]。加强健康教育,尽可能地使患者获得各类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如疾病起因、临床表现、导致的损害、将要采取治疗措施的必要性及潜在的副反应等,以浅显易懂的宣教让患者了解,缩小护患信息不对称现象,让患者在知晓的基础上同意对其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并能配合医护人员预防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与危害,避免因信息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实行全程技巧性的告知。有研究表明,约有75%的医疗事故来自医院运作系统的错误或规章制度的欠缺,25%是来自医务人员的疏忽或训练不足所致[4]。
制订培训计划,有训练和考核,年终与奖金挂钩,进行安全知识强化讲座,强化安全意识,举办人际沟通技巧的竞赛与讨论,以“假如我是一名病人”为题材,将各种可能遇到的风险情况一一假设,自编自演来寻求最好的沟通解决方法。
熟练运用告知的方式,采取公示告知,口头告知,书面告知三种形式。医院的宣传栏与门诊窗口的宣传画,进行一些常见多发问题的知识宣教,如各种常规检查的收费、各种常见季节性疾病的防护小常识、治疗采血基本注意事项等等。治疗中口头讲解操作步骤,需要患者注意和配合的地方,可能发生的损害和影响及采取该项治疗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时还要知,如婴幼儿患者输液风险告知书、婴幼儿输液中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告知书。告知是义务,是护患沟通的一个方面,掌握告知行为中的风险因素[5],把握告知的分寸,如侵入性操作、特殊的检查治疗、疾病的预后、贵重药品的使用等未履行告知,告知不到位或者告知过度,均可造成不良的后果。
标准规范的操作
门诊护理的特殊风险存在于注射、输液、抽血、换药等各个环节,针对容易出现漏洞的环节,实施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注重细节,加强监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各项操作的应急预案,要求每个护理人员掌握。
某些生物制品、容易过敏药物,及原有过敏史的患者,做到“四严”:严格询问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严格按规定做过敏试验,严密观察用药反应,严谨做好相关事项的宣传。在注射室、输液室门口张贴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注射、输液完毕不能急于离院,需要观察30min左右才能离开。
采血时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按照操作规范及时准确抽取血标本,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针对患者多、血标本数量大、化验项目多的情况,制作适用、合理、分类放置的标本架,各种类别的标本试管颜色鲜明,标识清晰可辨认,加强检验报告单发放及时性,设立专门的发放窗口,增设各类项目的登记本,由专人负责,避免漏发、错发。
患者直接从医院外药品零售企业或者别的医院购来药品,要求护士注射,因为药品流通渠道多,在院外购买药品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性能,有些新药缺说明书不能了解其副作用及可能引致的不良反应。医院明文规定,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护士不能使用,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药物风险的宣传工作。
换药室风险管理评估患者自身因素,因为病情、自身体质营养状况、有无感染、操作者专业技能经验等都可以影响伤口的愈合,针对久治不愈的伤口,对伤口分泌物做病原菌培养,请相关科室专家会诊,进行营养健康指导等环节,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焦虑情绪,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规范书写门诊护理记录单。根据需要如使用特殊药物,执行特殊治疗或者评估有一定引发纠纷的隐患因素存在,为患者建立门诊护理记录,对患者来科时间、状况、采取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转归等认真、客观真实地记录。做好资料的分析讨论,对于有抢救过程的,时间记录要具体到分钟。
注意医护记录的一致性,防止疏忽和遗漏等缺陷。
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渐形成,“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了一切患者”不仅仅是口号,要落到细处为患者解决实际的困难,真正的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服务。变以前被动机械的服务为积极主动的服务,门诊设置导诊台,安排条椅、茶水杯具,供候诊人员休息饮用。各区分界标志明确,便于患者寻找。对年老体弱患者,由导诊人员代为办理挂号手续并护送前往检查或者直接到病区接受治疗。
效果评价①通过多种手段,收取患者意见,患者满意度情况;②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实施风险管理程序前后患者对护理技术性或非技术性服务反映的情况;③比较实施风险管理程序前后护理投诉率的情况。
统计学(统计学论文)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
实施风险程序管理过程中,医院通过设置意见箱、出院电话随访和家访服务等手段,收取患者意见,患者满意度在95%以上。
随机抽取治疗结束患者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进行统计学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表1)表1实施护理风险程序管理前后患者反映的比较例实施风险程序管理后,与门诊治疗相关投诉发生明显减少(表2)表2实施护理风险程序管理前后护理投诉的比较例4讨论按照护理风险程序管理,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在治疗前进行详细到位的告知,治疗中遵守操作规范,严密观察,认真完善各项记录,治疗结束后收取患者反馈信息,做到治疗终结而服务不终结,这也符合PDCA模式,有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管理人员和临床工作者从观念上重视护理风险的防范,从各个环节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苗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护理纠纷的苗头遏制住。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用制度来管人,用规程来规范行为,用预见性防范措施来消除隐患。
通过风险管理程序,将管理者与临床工作者及患者联系在一体,管理-执行-反馈形成循环,通过密切接触与沟通,使管理者与工作人员能各司其职而又相互理解,使护理人员与患者能消除隔阂,融洽关系。
查历年来护理投诉登记,与门诊治疗相关投诉原因可以概括为对反复技术操作的投诉,对服务态度的投诉,对预期目标如抽血化验结果不及时、换药效果不佳的投诉,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的应用实施,对这些容易引发纠纷的薄弱环节严密把关,使得相关投诉明显减少,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形象。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满意度;焦虑;人性化护理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患者接受腹腔镜这一手术,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任新华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患者顺利进行手术,是医护人员值得重视的话题,我院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年龄39.2±8.1岁;实验组61例,年龄39.3±9.1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统一安排治疗和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贯彻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人性化护理术前人性化护理主要从心理角度环节患者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和患者进行沟通,通过交谈,拉近和患者的距離,让患者放松。术前一天访视患者,了解病史,告之术前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的重要性。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并对患者正确评估。针对患者不同需要进行心里疏导,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减轻病人对手术担忧和恐惧感,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1.2.2术中人性化护理术中人性化护理主要在于对患者进行足够的关心和体贴。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当给予热情友善的护理,并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配合,再次确认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护士则应当从人性化护理出发,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做到稳、准、轻、快,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关注。另外,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来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尊重患者。
1.2.3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应当密切关注对患者的探视和问候。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做好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即清理患者血迹,为患者穿戴整齐,盖好棉被等。 术毕密切观察患者,当拔管条件出现时尽快拔管,尽早消除插管对患者咽喉刺激,从而减轻术后咽部不适。清理呼吸道,同麻醉医师一起护送病人回病房,交待家属注意事项,并与病房护士交接好班,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安置完患者后,应当及时做好交接,并向患者家属通报基本情况,交代注意事项。
1.3评价指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绪;采用访谈方式在手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焦虑情绪,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时AS得分分别为56.98±4.19和57.13±4.92,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统计显示,实验组焦虑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AS得分分别为49.12±1.58和58.45±1.46,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53名患者有50例对手术满意,满意率为94.33%,对照组53名患者中,有41名患者对手术满意,满意率为77.36%,实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经腹腔镜行妇科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方式更安全,更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腹腔镜手术也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须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全方位实施,护理人员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悉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及其相应处理措施,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
通过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满足了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需要,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了信心,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研究显示,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患者焦虑情绪明显环节,满意度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护患关系,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说,也有利于医院形象的提升。
总之,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韩慧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06).
[2]陈君华.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服务项目满意度的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 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43岁, 平均年龄为 (27.39±1.21) 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1~42岁, 平均年龄为 (27.51±1.18) 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护理方法如下:
(1) 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
妇科疾病的治疗会涉及到灌肠、会阴部位的清洁处理、尿管导入、填塞阴道等,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做术前术后的护理时, 要对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从病情康复、利于疾病治疗的角度, 给予患者耐心的劝慰,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 尽量动作轻柔, 降低患者的痛苦,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在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同样要为患者做好术后护理,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主动和患者沟通。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较为频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态度认真, 亲切和蔼, 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语言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主要沟通方式, 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解除患者的疑虑,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提高治疗效果。
(3) 加强手术前、后的心理指导。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 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 这样的不良心理情绪会对治疗及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 护理人员要十分注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和心理状态, 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 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规范护理行为, 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
(4) 创造良好的环境。
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尽量会患者营造轻松、温馨的病房氛围, 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 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1.3 评价指标
(1) 产妇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采用自制心理状况评价表进行评定, 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打勾。 (2)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为我院自制, 每个项目都采用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进行评定, 项目包括:健康宣教内容、患者的需求满足情况、护士的仪表仪容、服务态度等[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院护理服务的内涵, 予以患者人性化关怀, 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4]。实施人性化护理, 要时刻从细微之处予以患者人性化服务, 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5]。依照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相关护理技能, 充分做到各尽其能, 合理的分配护理工作任务, 使护理人员能够实施合理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潜能[6]。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8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探讨了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本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一结果说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 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8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妇科,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有霞.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 19 (12) :153-155.
[2]白发会.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22 (10) :106-107.
[3]董天舒.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体检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19 (12) :1013-1014.
[4]窦玉英.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29 (16) :201-202.
[5]陈颖, 韩宁宁.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 2014, 32 (19) :136-137.
【妇科门诊中人性化护理作用论文】推荐阅读:
妇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10-06
妇科门诊感染管理制度09-16
妇科标准护理计划09-18
妇科护理质控计划09-30
门诊实习护理总结07-18
2023年妇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12-01
门诊护理优质服务措施10-10
门诊护理管理工作重点及要求12-17
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内科门诊治疗效果的论文12-07
妇科病理报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