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模仿学习的基本意识。从审美角度来看,幼儿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幼儿情操,使幼儿愉悦身心,促进幼儿形成一定基础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讨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多方面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幼儿艺术课程(音乐、美术)的改革,必然对幼儿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的实施进行改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索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髙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任务。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音乐教学的改革,使之更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我们长期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地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对策研究,以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课程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教学模式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更充分的体现幼儿音乐教育的三大特点形象性和感染性、趣味性和游戏性、技能性和综合性。高职高专所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当前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构之一,其培养的学生将是各级各类幼儿园未来的教师,她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提倡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等。达尔克罗斯是瑞士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创始人,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正在龄听的音乐普遍缺乏情感共鸣,不能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感;演奏技巧与内心音乐感受之间严重脱节。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学前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现代的幼儿园迫切需要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驾驭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平时授课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还是讲授法,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在优质课评比的时候才能运用得上。随着高职院校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这种传统式的“一对一”个别教学,授课形式仍有其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模式思考

曾晓东通过分析“需求—供给”结构考察了学前教育的市场形态。作者指出在教育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在学前教育从单位提供转向社会供给的转型背景下,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必然要使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必然由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两个体系来提供学前教育。

由于教材的缺乏,这就需要教师让要学生通过复印和手抄曲谱来弥补,造成了学习的繁琐,在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发现学生出现抄错谱的,或者复印资料不齐全的现象,“教材的作用在于,把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的加以编辑且实施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内容依据,是完成教学目的、教学计划的基本材料。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教材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我们采取的考核方式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指标的考核。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略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音乐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把握住学生为师范生的特点,他们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我們需要为他们搭建通识教育的平台。

三、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幼儿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音乐审美教育,它主要是一种“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感染过程来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创造性的儿童音乐教育要由有创造力的教师来施行。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给她们的快乐和喜悦,感受到音乐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等,使得学生端正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幼儿音乐教师在儿章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教材,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富于创造性。幼儿教师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月也教儿童演奏乐器,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实践中,不仅强调必须选用一定比例的音乐游戏作为教材,而且更加强调所有音乐教学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游戏性。

在新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让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培养出,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都合格,都优秀,两者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的综合性音乐能力的学前教育人才。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幼儿音乐教学创作,学生培养的定位是幼儿教师,那么在教材的编写中幼儿音乐应占一定的分量,教材还应重视挖掘让学生进行幼儿音乐创编的机会,培养她们在所学综合课程中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孩子们去感受音乐的艺术之美、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快乐。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总是能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四版

[2]汪梅娟:《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反思与改革》,《艺术研究》,2010 年第02期

[3]陈淼根:《试论高职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年第03期

作者:何彬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模仿学习的基本意识。从审美角度来看,幼儿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幼儿情操,使幼儿愉悦身心,促进幼儿形成一定基础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探讨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音乐审美 学前教育 教学改革

一、整合学前音乐课程,确保审美体验完整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认知能力和智力等增长迅速,学前教育需要把握好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幼儿时期开展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基础素养。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充分培养幼儿,以音乐审美的视角开展音乐教学。首先,音乐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心理、行为等特质出发,观察幼儿的表达方式与感知行为,使音乐审美教学能够符合幼儿的成长特征,还要深入了解幼儿的成长需求,掌握幼儿的实际需要,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审美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注重整合学前音乐教學的内容,将语言、舞蹈等课程有机融合,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表现音乐课程,使学生深刻感受音乐之美;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使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独特风格,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幼儿更加全面地认识音乐,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结合幼儿身心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幼儿有着单纯、天真烂漫、活泼等特性,并且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各种特性,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将音乐审美教学课程设计与幼儿的特性相结合,再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促进音乐审美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园内幼儿进行调研工作,集思广益,还要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材的实际教学作用,为教师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幼儿教学效率,增强幼儿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另外,教学方案的设定要符合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三、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在当前我国弘扬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学前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十分必要。在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愉快的教学体验中养成热爱音乐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更加容易接受音乐审美教学的目的。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将其中蕴含的音乐审美呈现给幼儿。同时,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熟练运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对幼儿开展音乐审美教学。其次,教师要注重幼儿心理感受,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更好地开展。再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性教学,通过个人演唱歌曲或者乐器表演等形式表现音乐作品,使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欣赏音乐,从而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歌唱表演,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下,使幼儿勇于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体现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教育阶段,从音乐审美的角度进行学前音乐教学改革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整合学前音乐课程,确保幼儿音乐审美体验的完整性,并且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教材内容,促进音乐审美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审美氛围,有效提高教师的音乐审美教学效率,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普英.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J].戏剧之家,2018(36).

[2]韩雪莲.从音乐审美角度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J].才智,2019(29).

(作者单位: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玉莹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浅论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发展

摘 要:本文在分析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发展实际,从音乐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具体阐述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旨在更好地促进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对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艺术审美、陶冶学生情操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发展实际没有紧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发展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为此,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现状

第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在上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過正规的音乐教育,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来学校之前根本没见过钢琴。音乐课只是跟教师学唱过几首歌,乐理知识一片空白。

第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可以分为钢琴、视唱、声乐、乐理、合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几部分。可是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而且好多学校师资严重短缺,就出现了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音乐课程教学的情况,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第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尤其是幼儿园,对学生音乐教学中儿歌弹唱、识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学生在校只学习这么一点音乐教学中的皮毛,根本无法胜任幼儿园中的音乐课教学。

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改革方向

1.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

学生入学之初,根据面试及个人意愿可分为美术方向或音乐方向的特长班。进入音乐特长班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一点素质就是唱歌不能跑调。音乐特长班的课程可与普通学前教育班略有不同,适当增加音乐课及学生课下练琴的时间,而且在音乐教学中课程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有钢琴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钢琴、有声乐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声乐,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学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

2.实行教考分离,锻炼学生的胆量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一般情况就是一名音乐教师从入学之初一直把这个班带到毕业。开始面对教师上课的时候还会有些紧张,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和教师越来越熟悉。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在舞台上进行考试,现场抽题——弹琴、唱歌,所有音乐组的教师现场打分,真正实现教考分离。第一学期,学生们可能不适应,会特别紧张,但几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胆量一定会越练越大。

3.分组教学,事半功倍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的学生都会达到40~50人,班容量很大,这就增加了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难度。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大班课的教学,更适合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教师指定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当这一小组的组长,指导监督小组成员练习钢琴或声乐,并把小组成员练习情况反映给教师,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优势互补。教师也可以根据组长反映的情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4.适当加入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对此,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合其他学科如美术,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结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辽宁师专学报,2003 (6).

[2]刘川.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2(14).

[3]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

作者:曹宗楠 谢春玉

上一篇:镇度述职述责工作报告下一篇:关于质检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