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共11篇)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1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上涌现多种形式的幼儿学前园,并随之产生了多种幼儿学前教学风格和课程模式,在实践上推动了幼儿学前教育的繁荣。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学前教育已被大众们广泛关注,并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当今时代幼儿学前教育成了教育界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幼儿学前园教育是一种自我意识培养教育的同时也是是一种启蒙的教育。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学前需要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培养,通过积极的活动来进行思维的开放以及模仿能力的增强,从而使他们能渐渐地学会学习并且适应社会。因此选择幼儿学前园也成了家长们的首要重大问题。然而,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盲目特色化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对办学的竞争压力和社会的期待,各幼儿学前园办出自己的特色已是众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推出双语、钢琴、美术、舞蹈、书法等作物幼儿学前园的特色。但是,这些办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些特色是不过是心增设了一些课程内容,这与有利于孩子的多方面健康发展并不是成正比。反而,在某种情况下,外界带来的压力会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2.课程上追赶潮流

由于幼儿学前教育交流的“国际化”,出现了许多课程的模仿不当的现象。造成了盲目的模仿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经验,采用“拿来主义”且忽视了地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例如,在课堂上,盲目的提出新问题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言,或者让孩子们动手做或画他们所想象的东西等。一味的追求新思维、新模式而忘记教育幼儿学前的初衷,使幼儿学前教育陷入一片混乱中。一味的模仿也会形成无形的负担,会对幼儿学前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并且,使幼儿学前教育得到相应的发展。

3.课本内容超载现象

课本内容超载是指,幼儿学前园里的课程增多,超出了幼儿学前所能担当的量。家长关心怎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更多是关心用什么方法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然而这些都很少考虑甚至忽略掉了幼儿学前是否按照自己身心快乐成长的问题。因此,随着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所谓的特色幼儿学前园,开始了他们任务繁重的幼儿学前园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甚至有些家长从幼儿学前园开始就让孩子学习电脑,幼儿学前园开始就提出对孩子的.“谋略教育”。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哪一方面会落后,在接送幼儿学前园的同时,也会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提前复习小学知识等。

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孩子们的幼儿学前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因此,最基本的幼儿学前教育成了引起家长和社会关注重大的问题。以下是对于这些问题要提出的相应对策。

1.了解”特色“的实质

所谓的”特色”不能一味地单方面追求独特风格,或者新增独特课程。而是应该根据该幼儿学前园的环境和教师队伍以及孩子们的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特色模式。特色并不是特色班和兴趣班的代名词,也不是指盲目的艺术教育。因此,应该共同探索具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科学教育,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增加孩子们的兴许和爱好。好的特色不仅有利于幼儿学前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学前园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教育要从促进幼儿学前全面发展出发,将好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计划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从而达到幼儿学前真正获得更好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创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课程要避开盲目追赶潮流的现象,不能盲目模仿和直接吸收国外所谓的先进教学模式。应按照孩子们的正常水平规划教学计划,并且研究相应的教学模式。由于环境对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创造有助于幼儿学前探索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指,幼儿学前园外部的装饰以及教师营造出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里,教师的一个眼神和吴昕的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应该经常用“不许这样”、“这个不行”等强制性的词语,而应党用“你能行”、“试试看”这类词对孩子进行鼓励,营造相对放松且快乐的氛围。这些气氛中进行的幼儿学前教育,可以给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3.课程的平衡化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2

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课程更加的细化, 课程知识也更加的细化, 课程中追求精确的趋势在很多幼儿园都显露出来。实施上针对幼儿教育应该更加科学, 对成人世界的一些知识可以适当的予以去除, 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段的特征, 不必进行过分的细化, 课程设置应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目标。

2. 家园合作不够深化。

目前幼儿园都和家庭有了一定的交流和合作, 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 这和入园幼儿的数量过多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这样往往难以受到比较实质性的教学效果。从影响的方向来看, 基本上都是幼儿教师单向的对家长产生了影响, 而家长对于幼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家长提出的教育意见和相关的一些经验大多不会对老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大多局限在简单信息交流, 如缴学费, 及时接送幼儿等方面。

3. 幼儿园缺乏特色风格。

现在很多幼儿园在进行招生的时候, 都标榜自己拥有特色, 宣传方面如双语、舞蹈、书法以及武术等。幼儿园认为增添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或者是有了外籍教师或者挂靠了某些专家学者就成了特色幼儿园。这些特色, 只能说幼儿园具备一些特色项目, 但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具备特色幼儿园的资格, 办园风格相似或者雷同, 这成为影响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当年幼儿教育的对策探讨

1. 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 探索适合幼儿教育的精品课程。

每个幼儿园的情况都不相同,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基本情况来构建符合幼儿园特点的课程, 主要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幼儿园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确保课程的制定、完善和变革能够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来进行, 以确保最终确定的课程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课程的设置要合服幼儿的身心特点, 设置符合幼儿年龄段的课程, 不宜细分, 不宜采取过多成人阶段的知识, 而应该以卡通或者其他形式来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

2. 开展深入的、开放的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来对幼儿进行教育, 关键是幼儿的老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倾听家长的意见, 改变以往封闭教学的模式, 让家长认识到家庭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多和家长联系, 邀请家长以实际行动来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中来。现在社会, 很多家长都有着一技之长,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积极的发挥家长的优势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家长的一些优势技能, 也能够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 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办特色幼儿园。

幼儿园在办学中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宜千篇一律, 这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现实需要。但不管是何种办园的特色, 都需要以正确的思维来指导幼儿园的建设。好的幼儿园办园特色是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将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当作是幼儿园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能够使得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可以有效的得到提升。好的特色同时能够和幼儿园的各项公职互相的联系和促进, 使得各个方面的挂历都可以体现这种特色, 从而可以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改建和提升, 更加有效的增加幼儿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幼儿园的文化建设, 最终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 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 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得到快乐的成长以及开心的生活, 是每一个幼儿园老师都应该去不断的思索。本文主要对这些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给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可以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 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促进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

摘要:幼儿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 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的小班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改善幼儿教育的相关对策, 以期可以促进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对策,问题,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金遂, 陈彩堂, 罗如抱.农村幼儿教育市场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教育科学.2007 (04) .

[2]王昊, 王海鹰, 王思海, 王妍.幼儿教育:为何让一些家长担忧[J].决策探索 (上半月) .2009 (09) .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包括了很多的途径与内容,从幼儿入园的问候开始,到幼儿离园时道别,一日活动中到处都是语言教育的契机,加之幼儿园内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听说游戏等,都是良好的语言教育内容。但是这些语言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是关键,因此需要我们尤为关注。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进行语言教育,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中,尚且存在着缺乏情境、教育方式简单、忽视幼儿发展规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情境

新《纲要》明确要求:“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语境,或者说是情境。但是目前的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通常没有重视情境的创设,没有为幼儿创设说话的情境。例如,教学礼貌用语的时候,一些教师只是讲述礼貌用语的运用场合,却没有创设一定的运用礼貌用语的情境,这样幼儿无法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无法激起兴趣。

2.教育方式简单、陈旧

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方式比较简单、陈旧,主要是以教材为中心,选择教材中的语言素材,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常常由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没有更为新颖、有趣、吸引人的教学手段与教育方式,因此幼儿会感觉到比较枯燥;语言教育也仅仅停留在上课时,一旦下课,语言教育也就到此为止。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与动力,不利于幼儿语言教育。

3.忽视幼儿发展规律

幼儿园孩子只有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单纯的,语言能力上也是十分薄弱的,他们虽然会说话,却通常说得比较慢,而且不流利、不顺畅。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漸进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并没有将幼儿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起来,而是一味地拔高,对幼儿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就会想尽办法让幼儿说、催幼儿说,这样却只能适得其反,使幼儿逐渐厌恶说话,厌恶语言的表达。不仅是教师,很多家长也存在如此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稍稍落后,家长就心急如焚,逼迫幼儿说话,完全不顾幼儿说话快慢、早晚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这是对幼儿语言能力提高最具有阻碍性的因素。

4.忽略家园合作

很多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仅仅从幼儿在园表现和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入手,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导致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不同,语言学习效率比较低,幼儿习得语言容易产生反复的现象。

四、幼儿语言教育中如何应对以上问题

以上问题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最常见的四个问题,也是语言学习最关键的四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降低了幼儿语言教育的效率,阻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以上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幼儿教师不懈探索的。下面笔者将针对以上四个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1.创设语言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我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要为其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激发其说话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诗歌《圆圆圆》的时候,我就将活动室布置成了圆的世界——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贴上彩色的圆形卡片,在地上摆放上小圆球,请幼儿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寻找圆形的物品,幼儿玩得乐此不疲。

2.教育方式多样化、趣味化

语言教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而应是有趣的、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猜谜语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过家家等游戏形式来培养学生日常口语能力,利用儿歌比赛等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这些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十分有趣的,幼儿不会感觉自己是在刻意学习语言,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受到了语言训练,学会了更多的词汇与表达方法,更进一步掌握了语言能力。比如,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于是我就经常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请幼儿讲故事。中班幼儿一般是4—5岁,语言已经接近成人的语言模式,但是有些语句的语序还会把握不准,表达起来还会有一些困难。但是通过讲故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复述出来,他会想尽办法将那些情节和人物表达得更完整。在幼儿讲完故事的时候,我会让幼儿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自己有没有听过相关的故事等,在讨论与交流中,幼儿训练了表达能力。

3.关注幼儿身心成长规律

幼儿的成长有着一定的规律,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3—6岁的幼儿每天可以掌握5—6个单词,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可以调动1000个单词。从最初只会使用一些名词,这个时期就可以把动词和助词、名词连在一起组成句子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表达基本的语句,喜欢模仿别人说话,但是自己的表述还不能完全准确、快速。同时,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虽然相互之间只差一两岁,可是语言能力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班的孩子,可以独立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但是逻辑思维水平有限,在讲述时常常会逻辑不清,只能罗列事实,语言不够完整。因此,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我们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要求幼儿掌握太多词汇和语句,而是按照他们的语言特点,一点一滴地引导,慢慢发现更好的办法。

4.利用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家长。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词汇和表达,如果不加以练习和巩固,也容易忘记。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家园共育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现状,告诉家长幼儿在园内所学的知识与需要训练的内容,请家长在家中予以训练和巩固,并与家长一起制订幼儿的语言发展计划,家园结合,共同提升幼兒的语言能力。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幼儿时期最关键的训练内容。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存在着缺乏语言情境、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幼儿发展规律、忽视家园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创设语言情境,利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育形式,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并积极寻求与家长的合作,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慧茹.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和时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2]武艳英.如何开展幼儿语言艺术性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3]杨艳萍.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篇4

(一)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之城市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差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之城市普遍较低,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从而影响了对其子女的培养,同时缺乏实施家教的有效措施。

不同家庭中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父母文化水平高的,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反之,父母的文化水平低的,在顺其自然成长的思想支配下,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好多家长也想教育好孩子,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孩子的学习方法指导不了,苦于没有方法,不知道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还有就是农村家长平时很少读书看报,家庭缺乏学习氛围,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孩子成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家长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方法没有针对性,也不是很科学。

(二)教育观念片面,农村家长依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游戏活动的观念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但家长却认为游戏就是“瞎玩”,是无用的东西,他们希望孩子能“少玩多学习”,而学习主要仅指识字、算术,有家长在评价孩子时,都将“爱玩”作为孩子的缺点。家长虽然为孩子大量购买图书,但这些图书中却多为幼儿识字、算术、唐诗、拼音等知识传授型的书籍,而图画故事、手工、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教育书籍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家长与幼儿主要活动的调查显示,“教孩子识字、学算术”位居榜首,而“和孩子一起游戏”则排在倒数第一。间接反映出家长教育观念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轻视,这一观念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由于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限制,农村家庭教育存在教育观落后,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陈旧等多方面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照顾无法亲力亲为,就委托他人照顾其子女,有一部分交由祖辈,而祖辈的教育方式大多不太正确,有可能会由于溺爱引起不良后果;有一部分交由亲戚朋友帮忙照顾,这会让留守幼儿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还有一部分交由临时监护人照顾,与孩子缺少沟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使幼儿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三)家教方法单一,“家长制”观念仍根深蒂固

农村家长轻视家庭教育,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关系不大。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物质层次,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其他方面顺其自然。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情感心理关怀,品行和道德培养等,把本来属于家长责任范围的事一股脑推给了学校和社会。重智育轻德育,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通过与部分家长的面对面座谈,感到有些家长口头上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做法上更看中孩子学业的分数,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层次普遍较低,往往停留在是否听话,学习有没有进步,挨没挨批评等浅层问题。和祖辈父辈相比,更多地表现在减少了孩子从事劳动和做家务的时间,而从优生优育角度,针对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的不同特点,主动实施家教方面则显得不够。家庭的主要成员父亲单独与孩子交流或游玩几乎没有,家庭经济投入不理智。

(四)农村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

部分家长将幼儿园当做小学的向下延伸,片面强调要幼儿识字、算术,甚至要求幼儿园布置作业。他们对幼儿园教学过程不了解,对课程设置不理解,与幼儿教师缺少沟通。幼儿在园内学到的东西如儿歌、舞蹈、美工等不被家长认可和鼓励,在园内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中得不到强化和保持。家长没有家—园合作的意识,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全靠你们教师了”,送幼儿入园似乎是责任交接的仪式,而对自身职责与家园沟通却没有清晰的认识。

农村留守家庭不注重幼儿生活、卫生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营养膳食、健康保健等知识了解匮乏,同时家庭和幼儿园的膳食没有相互结合,这就造成留守幼儿的营养状况不佳,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发育,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劳动力素质。

(五)农村幼儿父亲教育缺失,隔代教育问题显著

在谈到孩子在家主要由谁看护时,有大部分的孩子是由母亲,有一部分是爷爷或奶奶,由父亲看护的少之又少。有父亲表示“我主要在外面跑活工,家里的事主要由孩子他妈来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下,幼儿教育被归为“内”事,被视为母亲的责任。农村有大部分的家庭为主干家庭,孩子的父母与祖父母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施加影响,而年轻家长与长辈幼教理念、方法及目标的不一致,长辈的过分袒护、溺爱等,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失败,如何协调与长辈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是年轻家长们的困惑之一。

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农村留守幼儿亲情缺乏,与外界接触机会少,有一定抑郁心理,性格内向封闭、不善于与人沟通,自卑感严重,同时存在着自私、缺乏人情味等心理问题。

(六)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真空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部分孩子的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亲戚,其中大多数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这些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较低,当提到他们的职责时,他们的回答是“把孩子看好”,而当提到教育时,回答是“那是他爸他妈还有老师的事情,我们不行”。孩子的教育责任就在祖辈与父辈间的含糊状态下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5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1]从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分科教学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课堂结构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块组成,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也是采用这“三步曲”模式。音乐课的开始部分含律动入室、练声、复习等内容;基本部分主要是学习新内容,约占整节课时间的2/ 3 ,结束部分以动作性的活动如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内容结束。教学内容按大纲适用固定的统编教材。这种模式的弊病主要表现在:

(一)系统性有余,灵活性不足

教材内容按认知结构由浅入深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幼儿生活与知识的差异,加上分科教学各科知识单列进行,缺乏乡土教材的渗入,使教学脱离幼儿生活,缺乏生机。

(二)课堂模式程式化

课堂结构的“三步曲”模式,对一般的常规教学有一定作用,但对实践性强的音乐课来说则不太适合。因为音乐活动需要幼儿亲自参加艺术实践,即通过唱、跳、欣赏、打击乐器、即兴表演、游戏等活动获得美的感受、美的表现和音乐形象的创造,从而获得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和创造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而获得的。然而,音乐课程式化的教学,尤其是基本部分中接受内容所占时间太多,幼儿坐得太长,都是教得多,幼儿实践的机会少,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教学难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不少教师按大纲要求教一定数量的歌曲、舞蹈就完事,更有些教师只拿着教材教大量的歌曲,不重视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幼儿只会唱老师教过的歌,只会跳老师教过的舞。

其实,人人天生具有音乐天赋,只是天赋大小不同而已。好的教育能使这种天赋得以保留和发展,不好的教育则有可能扼杀这种天赋。

音乐本是一门培养创造力的学科,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改革势在必行。

三.幼儿音乐教育在发展幼儿创造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的质量无法适应幼儿创造力的需要

音乐作品的选择是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前提,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和创造力的发展都是以音乐本身的审美特点为依据和落脚点的,作品是否符合音乐艺术的美学标准,其活动方式能否和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相适宜,都是实施音乐教育活动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但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教材的质量却很难达到这一基本标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以下两个方面。

1.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相脱节

2.音乐作品不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

(二)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性和艺术性不能较好地协调统一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但人们在探索新的音乐教育活动方式,在音乐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中,却常常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表现为片面强调活动性和游戏性,而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审美规律,脱离音乐的艺术特性。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过多地运用干预和辅助性的手段,只会妨碍幼儿的感知,而音乐感知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活动的效果和体验深度。强调活动性,游戏性,切不可忽视音乐的审美规律。

(三)音乐教育活动的非音乐性问题比较突出

在目前的学前儿童课程改革中,强调活动领域之间的综合和为幼儿的各种学习经验建立联系,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方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育活动却越来越走向程式化,在追求大综合以及活动的主题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艺术本身内在的审美规律和特点,使活动朝着非音乐性的方向发展下去。

(四)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开展较为简单和片面

尽管从音乐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这一点来看,无论审美样的音乐教育形式和手段,只要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本身的审美规律,都隐含着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但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中,人们还是常常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直接的外化与显现,这主要是指一些带有创造性特征的活动。

四.搞好幼儿音乐教育的措施分析

(一)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 梯”, 提出合适的要求, 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 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大鼓和小铃。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二)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 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环境, 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XXX|XXX|)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 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 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 喔唷哇| 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 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 的音高时, 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 唱着356356|356356| 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 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6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以求能够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获得更为科学的发展。早期阅读更是作为学前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关语言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同时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三到八岁是学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前儿童爱阅读、会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今后语言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10-01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活动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成型的书籍材料并没有考虑到实施中的具体情况。长期使用已经成型的书籍材料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锻炼也是单一的。在学前儿童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便会出现无法理解书中情节、表达存在障碍等一些情况。

(二)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中的阅读是一种放松行为,是学前儿童一种完全自我的探索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是不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的。相反的,像娃娃家、益智区等区角,是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的。教师在观念上的忽视,导致了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甚至是放弃阅读区的观察与指导。其实不仅仅是区域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都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及时帮助学前儿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培养一种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改善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因为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前儿童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等方面,都是需要教师能够进行一个很好的把控。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相关的培训,能够对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转变教学观念,能够对语言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再将自己的教学目标紧紧地局限于识字上面,还有学前儿童前阅读技能,阅读的习惯的培养等等方面。

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强化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在学前儿童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他们具体的发展特点有选择性的干预。在阅读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的采用有效方法的解决,帮助他们能够顺利进行阅读。

最后,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制作合适的早期阅读的材料。不同形式的早期阅读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加正确的发挥早期阅读在促进学前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其实,早期阅读不是需要学前儿童这一个阶段学习到多少东西,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敏感度、兴趣的培养。同时,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对于成人的一种模仿和实践。

首先,在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教师都应该制定规则,让幼儿能够在语言活动中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言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教师不应该说幼儿看不懂便放弃文字的展示,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文字的展示,给学前儿童形成一定的刺激。教师可以利用环境的感染力,将我国一些经典名著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学前儿童的面前,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一个兴趣的基础,充分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为学前儿童创造自己表达的机会

在利用早期阅读活动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学前儿童自己的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给学前儿童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表达。

1.小班(3-4岁)

在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未发育成熟,所以在表达上容易出现发音不清等情况,妨碍了他们进行正常的表达。所以说,进行语音的训练是进行正确表达的基础。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规律和本班学前儿童的发音特点,对他们的语音进行示范和纠正。在进行语音训练的时候,尽量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内容和形式趣味性强。在时间方面,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不宜过长。

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词汇量大概是1600个,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1600个词甚至更多的词来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的表达,这便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进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以名词为主,接着是形容词、动词。

2.中大班(4-6岁)

中大班的学前儿童发音器官已经基本成熟,能够正确的进行发音,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需要使用特定的时间进行教学。而对于那些发音不准的学前儿童,教师应该利用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中的环节进行。

在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的词汇量基本上达到了2500以上,因此,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交流的愿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学习到新的词汇,还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表达。

三、总结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说,语言教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却也是教师需要在一线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的。

参考文献: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7

1 根据对家长进行走访调查,存在以下几个不正确的认识问题

1.1 对幼儿绘画涵义认识不足

画家的神圣感,大师作品的震撼力,在幼儿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的那一代人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见到幼儿喜欢画画,心中狂喜,燃起了希望,把大人无法实现的夙愿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从此,到处盲目拜师、请家教。有的家长自以为是还当起了兼职“辅导员”。这么一来,自然会把过去对绘画的片面理解或肤浅的经验灌输给了幼儿,其结果怎么能不误导了孩子呢?因此,特别指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绘画观来要求幼儿。

1.2 绘画教育价值取向不明确

(1)孩子有特长是聪慧的标志,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音乐、舞蹈、美术三大块成为家长的首选。因为这方面人们的关注度最高,上镜率与获奖机会更多。所以特长与荣誉成为聪明的符号。(2)盲目的目标培养,让幼儿长大当画家。看到幼儿喜欢画画,或是参加美术活动得到了几次荣誉奖,就误以为幼儿有了这一份天赋,过早为幼儿做出了具体的职业规划。从此,幼儿再也没有轻松过。(3)把幼儿学习画画等同于对幼儿进行素质培养。这种认识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我们承认绘画是审美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审美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与广泛的。培养审美素质的途径很多,可选范围取之不尽。所以画画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选择形式。让幼儿参加特长班,若不是尊重幼儿的愿望,那更不足取。

1.3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

不了解幼儿画画的年龄特点。幼儿画画的发展与幼儿的认知发展一样是有一个阶段性的分化过程。家长时刻关注幼儿的进步,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对幼儿的进步期望过高,不仅希望自己的幼儿每天一个样,还赛过别人家的幼儿更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如果事与愿违,家长就会失去耐心,甚至对幼儿的智商产生怀疑,其结果更令人忧。资料表明,家长对幼儿的指责和不耐心是幼儿对画画失去激情的主要原因。

1.4 教育方法及评价方式不正确

(1)成人感知、思维和审美观取代了幼儿。最初幼儿喜欢画画,表现也很自由,想什么画什么,无拘无束。由于成人过多指教反而不愿画画了。幼儿画画的动机大多是内心情感抒发,不在于形似,而在学前阶段也无法达到应物象形水平。所以,过早用专业学科的逻辑性来指导幼儿画画,反而适得其反。(2)不正确的评价。评价幼儿的画画,其一,不看他在表达什么内容而是看他画得像不像。其二,忽视幼儿自身发展过程的比较,作不科学的横向对比。其三,不了解幼儿的内心表达。如幼儿是想把表达的意思告诉你,想获得你的认可,画得美不美上进行评价。其结果不能为幼儿所接受。

2 正确认识幼儿画画的涵义与特点

(1)绘画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迹象在幼儿绘画中显现得尤为突出。最初是手与眼不能协调一致,把线条画出界外。然后是手、眼和脑的协调性增强了,可以在画面的上下左右自由展开画画了,最后到可以用让成人看得懂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2)绘画是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幼儿还在呀呀学语或还无法用完整一句话表达自我和与人交流时,他会借助其他方式或者说是某种符号系统来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宣泄和满足。幼儿涂鸦就属于这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3)绘画是幼儿认识和把握身边事物的一种方式。幼儿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感性的、直觉的认识和把握。幼儿在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往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特别感兴趣,对屋檐上滴下来的水、风儿卷起叶子在空中飞舞的景象、色彩绚丽的彩虹等对幼儿来说都是好奇和美妙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如:《小水珠敲鼓》、《乘飞叶到外婆家》、《彩虹喝水》这样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来。作品虽然混沌和不合乎逻辑,却代表了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

3 幼儿家庭绘画教育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我们找出了问题所在,也明白幼儿绘画的特点,在指导幼儿画画时就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自由发展原则

幼儿绘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指导幼儿画画要顺应幼儿的发展并注重过程。画画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应成为指导幼儿画画的主要目的。仅关注技能的灌输是狭隘和单一的。除了教技能、技巧外,还应有更高的视角。罗恩菲尔德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从这个意义出发,在指导幼儿画画时不应刻意给其定内容、定范围,更不能做具体的技能指导。

3.2 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性原则

幼儿绘画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根据理论划分1~2岁为涂鸦期。涂鸦阶段,先是漫无目的的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控制的涂鸦,再发展到命名涂鸦,每一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规律。3~4岁为象征期。此阶段的幼儿能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所画的形象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标记,看不到完整的形象,基本保留了对象的形式特征。5~7岁为图式期。儿童所画图像逐渐生动,形象结构逐步完整。这时期,儿童对画面的驾驭能力也逐渐增强,所表现的形象,由最初毫无关联的、零碎的、罗列的,发展到具有初级逻辑性的情景表现。此时,儿童的主观幻想、创作欲望特别强烈,并且表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3.3 幼儿绘画目标性原则

幼儿绘画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所以指导幼儿绘画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从而克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

幼儿小班年龄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体验到画画是一件快乐的事,并能大胆作画。此阶段是引导幼儿学会认识基本颜色,并学将色彩用于画作中。

幼儿中班年龄的培养目标是在小班年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绘画的快乐。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条和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颜色并用较丰富的色彩作画。引导幼儿在画面上处理主要与次要形象间的位置关系。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对称装饰画。

幼儿大班年龄的培养目标是让幼儿学习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引导儿童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象中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儿童学习表现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3.4 幼儿教育的向善与益智性原则

幼儿阶段喜欢画画是大多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家长重视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美术教育作为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指导幼儿画画,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等。

4 社会发展观原则

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我们快捷地获得所想要的东西,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指导孩子画画也应要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画画不仅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要跟上时代步伐,作画工具、表现手段上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总之作为幼儿家长指导幼儿画画首先解决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与综合素质问题。指导幼儿绘画如果仅为绘画而画画,当不能持久,大多无功而果。将幼儿的画画与健康培养、语言训练和获取社会科学知识融合起来考虑,才能找到明确的指导方向,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方法和手段,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幼儿的目的。

摘要:幼儿家长不善画画,不能说明你指导不了幼儿画画,反之,职业画家不见得都能够胜任对幼儿画画的正确引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本文针对幼儿家长就指导幼儿画画所遇到的困惑,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家庭,指导,幼儿,画画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数学;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24-02

目前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以青年为主体,她们接受新的教育观快,但在用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我们有机会观摩了大量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发些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明显地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 ;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项目标,为孩子今后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 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小班“看卡片放实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感知3个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2、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中班“看数拨珠”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比较7以内数的多少,知道一样多;2、巩固使用计算器的常规。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对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每次教学活动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那么,《纲要》所规定的其他目标就无法完成。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 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

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例如,教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分合号7-2-5,请幼儿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 5=7、5+2=7、7-2=5、7-5=2。然后逐一指着题请幼儿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编应用题上。我 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 。大班教7~10的组成和加减时,教师认为幼儿已有基础,结果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再如,教幼儿序数时,由于对序数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含义理解不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序数词和物体之间发生固定不变的关系,从而使幼儿错误地认为“小白兔只能住第五间房”。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我们认为,教师加强对数学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地了解数学理论以及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集合是人们所感知的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整体。教师如果充分认识到集合概念在幼儿计数和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在多种活动中让幼儿根据着眼点的不同,认识种种不同的新集合。通过对实物的交叉分类,不仅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教师仅仅做到知其然是不够的,还应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就必须去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教幼儿感知2的数量时,教师问:“谁能在我身上找出什么是2?”这个问题叫幼儿无法理解。又如,在 教幼儿按颜色特征进行分类时,当幼儿按要求将相同颜色的塑料片放在一起后,教师又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就是教师叫这样分的。其实应问:“你们是怎么分的?”再如,在教幼儿 数的组成时,幼儿将8个圆片分成了3片和5片,教师问:“为什么8能分成3和5?”诸如此类的问题,问得很不明确,叫幼儿甚至成人也无法解答。有的则表达不明确,语言啰嗦。如在要求幼儿拿出与卡片上一样多的小动 物放在盒子里时,教师说:“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你就从盘子里拿几只小动物放在盒子里。”“一样多”这个词是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教师不去运用,而使用了较繁琐的语言。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

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操作活动结束时,有的教师往往注意对操作材料的收 拾整理,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不仅不利于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幼儿渴望得到评价的心理需要也得不到满足。

参考文献:

[1] 韩璐.幼儿园大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33.

[2] 包旭芳.浅析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212.

[3] 王君玲.创新幼儿园大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3,(24):130-130.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9

公司第五幼儿园冯存萍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如何采取安全措施,防范各种安全故事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幼教工作者要研究的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幼儿自身原因,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差。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知识经验,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活泼好动、又好奇、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如:幼儿在跑来跑去时,对迎面跑来的其他幼儿却不知要躲闪。有的幼儿在骑木马时,不顾坐在后面的小朋友,自己突然走开等,都是幼儿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

2、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偏差和过度保护,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什么事也不敢让孩子去尝试做一做,忽略了对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因此,孩子一旦出事故,家长就束手无策。

3、幼儿园存在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安全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说明幼儿园安全责

1任意识不够,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幼儿园安全制度不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如:有些幼儿园门卫管理不当,责任心不强,幼儿趁门卫不注意,溜出幼儿园而走失。又如:有些幼儿园食堂卫生工作不到位或者食物不符合标准而导致幼儿食物中毒。这些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当前有些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尚不健全,幼儿园虽然有应急预案,但操作性不强。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包括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的演练活动开展不够。

4、幼儿园设施设备存在不安全隐患。幼儿园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如: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5、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消防设施落后、陈旧,消防器材不足,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首先幼儿园应从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入手。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各班班长、食堂管理员等人任成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有关事宜,形成全园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要经常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安全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营造强有力的工作格局。

2、签订责任书。每学期开学初,园长与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其次,幼儿园还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责任书”,双管齐下,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做保障,就会陷于口号,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定期、定人、定点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制定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伙食管理制度、食品质量验收和检查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还要建立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重大事故紧急疏散等预案,并进行演练。制定园长、教师、保育员、门卫、炊事员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安全操作规程。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

(三)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1、加强门卫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园内秩序管理,幼儿园要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制,每天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外来人员的登记制度。凡有人来访,必须认真做好登记,严禁陌生人进入校园。设立“幼儿接送卡”,要求家长要持卡接孩子,督促门卫严格把好凭卡接送关。其次,还要加强领导值班工作,加强一日活动巡视检查,保证家长和孩子的出入安全。

2、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幼儿园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食堂工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每年体检一次。幼儿园应与各家供货商签订协议书,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安全,每天还必须做好食物留样工作。并认真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条件,合理安排幼儿食谱和定期做好幼儿营养计算。炊事员要把好食品的最后一关,发现不卫生、变质和过期等问题的食品必须立即报告,同时必须严把食堂关,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食堂,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炊事员除了做好幼儿三餐

一点外,对厨房用具、刀、菜板、盆、筐、抹布等应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要餐餐消毒,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

3、做好园舍、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对幼儿园园舍、设施设备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如对幼儿园的水电、燃气等安全工作重点要求值班人员要天天检查,保证万无一失。对户外大型活动的器械要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幼儿园的房屋、水电、场地、家具、玩具、用具及大型活动器械要经常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安全月和安全教育周这一契机,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大班开展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为主的教育内容,开展“安全过马路”、“有趣的交通标志”、“过街要走人行道”等交通安全教育内容,通过环境布置、图片展览、讲故事、朗诵儿歌、游戏活动、观看动画、影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及交通安全常识,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知识。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发生火灾怎么办”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录相、图片,使幼儿知道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火灾自救常识和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遇火灾自救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中班可以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通过故事《小猪生病》、《不吃太多的甜食》,情景表演:不乱吃东西,讨论《为什么肚子疼了》、《注意饮食卫生》、《三无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三无食品”,使幼儿知道要吃干净的食物,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设计食品安全知识调查表,幼儿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增强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如何鉴别安全食品,懂得哪些食品属于健康食品,哪些属于“三无食品”,请幼儿设计食品安全标志,教育幼儿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三无食品”。小班主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记住家庭电话、住址及父母姓名。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小明和陌生人》,向幼儿介绍迷路时或陌生人带走自己的自救方法。开展“危险的地方”、“遇到意外的时候”安全主题活动,教育幼儿应该怎样注意安全,避免危险,遇到危险时不慌张,能够沉着应付,采取应急措施,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受伤了怎么办”、“小纽扣不能吃”、“碗里的汤泼了”等故事向幼儿介绍烫伤、烧伤、出血及出现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幼儿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遇到红灯停,绿灯行,走失时要找交警叔叔帮助,能说出父母姓名、家庭地址和电话。还可以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会打求救电话”等活动,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自身观察,寻找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危险源,并把危险的地方记录下来,设计安全指示标志,当好安全小卫士,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同时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把安全金钥匙交给孩子。

(五)家园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幼儿园要重视家庭教育,开辟安全工作宣传栏和家教专栏、家长园地、“致家长一封信”、“寒暑假告家长安全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切实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延伸到每个幼儿家庭中。利用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自我防范安全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10

2010-07-16

丽水二中周新红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家庭。“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这一点,谁都不会置疑,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如何去经营这个第一课堂,当好这个第一任老师呢!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乃至一生成长的重要性。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

前不久,我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对象是我校高一(1)(2)两个艺术班和高二(1)(2)两个理科重点班的学生。调查结果是:我校高中生中,32%是独生子女家庭,59%是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他们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都挺高;在孩子进入高中以后,76%的家长就放松了家庭教育,近一半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成绩上,45%的家长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孩子如何进行教育心中没底,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过多地进行教育了;家长们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调查还发现:40%的家长经常参加的业余活动是打牌赌博,很多学生和父母周平均交流时间不到2小时;80%左右的父母对于“孩子现在除了学习还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无从知晓;90%左右的家长没有读书学习的习惯,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严重匮乏;52%的家长在老师或其他人告状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骂一顿,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成了“真空”。

因此,我们呼吁:让家庭教育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第一课堂形同虚设。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智力教育,缺少情感交流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关心自然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实施封闭式管理,孩子几乎都在学校里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像个断了线的风筝,真的是“自由飞翔”了。我们许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于是,平时关心的话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成绩还是成绩。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情感呵护:需要在遭遇挫折时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需要遇到困惑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指点;需要在取得成绩时得到父母的赏识和分享。每一个父母都要牢记:孩子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另外,我们学校也有一些家长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手足无措,就有了以下两种主要的教育方式,或严格要求,或放任自流。有的甚至用粗暴形式对待孩子,试图用威严让孩子好好学习。其实,孩子惧于威严就会养成做表面文章的习惯,在父母面前似乎很乖巧,走出家门也许就“面目全非”了。而且因为惧怕,遇到问题就不敢告诉父母,久而久之,只能在缺少父母正确引导的道路上迷茫下去。

2、注重物质满足,忽视德育教育

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给最多的生活费就是爱,而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实,放松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孩子的身上缺乏正气,会失去辨别力,很有可能走上邪路,因此加强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知心姐姐”卢勤呼吁广大的父母: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财富呢?我觉得就是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做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有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生活有激情,热爱劳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孝敬长辈,懂得付出与感恩;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等等。这样的人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父母最大的精神财富!

3、家校沟通渠道不够畅通。

我校学生中,留守和单亲家庭极多,家长和学校、老师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造成了家校隔阂的不良局面。虽然家长平时能偶尔通过电话与老师进行沟通,但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说明白的,所以,效果就不明显。

二、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家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1、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树立榜样的丰碑。品德教育是一个非智力因素,要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养成,父母的点滴教育不可或缺。古语曰:“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创设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拥有一个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平时多陪孩子坐

坐,聊聊球赛,话话影视,谈谈社会热点问题。我以为,父母之爱都深似大海,厚如高山,只是有质量的区别,而决定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不是父母的学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细节的处理水平,“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都不假。

2、充分挖掘教育潜力。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老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巧抓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对孩子进行教育。从我市实际出发,我们极需一个媒介,以弥补沟通不畅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班”等,发挥家长在创办优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家长对教师、学校等的评价,家长对学校评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由政府出面将各类学有所长的家长聘为兼职督学,深入一线参加督政督学活动,检查、指导、评估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关键是不要流于形式,要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就像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但每年只是象征性地开一次会,以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政府部门也可以不定期地聘请专家、学者给家长们上上课,开开讲座,给家长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也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以县为单位,把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定经验的家长组成“宣讲团”,把成功的切实可行的家教经验传给更多的家长,使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形成合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3、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做到家校双管齐下。虽然家庭教育由家长来完成,但是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是班主任对家长的指导更是责无旁贷。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班主任既是学校的教育者,又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有助于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所以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细化班主任工作规则,强化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做到家校双管齐下。

大量的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凡是家长对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抓得好、抓得及时的,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孩子可能就出问题。美国人泰尔·约翰逊说:“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庭造就失败的孩子。”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职责和义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幼儿;英语;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双语教学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并且对其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人的幼儿阶段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阶段,也是接受英语最迅速的时期,孩子的家长都想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优势,让孩子尽早的接触英语这一语种。在这种趋势下,幼儿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人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同时接触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的语言,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协调。所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幼儿的英语教育对其自身是大大有益处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英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每个人成长的的基础条件之一。作为学龄前的儿童,学习英语对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当孩子们学会一点英语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也非常乐于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學习成果,乐于向老师表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心是快乐的,所以有利于孩子健康心态的形成。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当中,英语教学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幼儿期阶段,就已经为孩子做好了学习英语的计划,无论是在幼儿园中还是在家中,都加强对孩子英语语感的培养。孩子从最简单字母开始学起,慢慢的接触一些简单的单词,然后是一些儿歌,由于练习的次数多了,便记忆的越来越深刻。

二、幼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法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师资一般都是大中专的英语系英语教育的毕业生,或者是一些受过英语教育的相关专员。这些人作为幼儿英语教师,虽然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对课程的掌握也很到位,但是在幼儿英语教育方面,它们大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他们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不能准确的符合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慢慢的会让幼儿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由于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多样性,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导致课堂过于成人化。

2、教育内容问题

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幼儿英语教育这一方面没有统一的大纲要求。教师没有统一的教材,想教授什么内容就教授什么内容,这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在教师教授的内容当中,有些部分是不适合儿童学习的,已经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范围。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幼儿应该学的内容,从而导致幼儿的学习负担很重,减少了其学习的兴趣。

人在幼儿的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注意有选择性的让幼儿学习,有效的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如果不分状况,把适合的和不适合的内容都教授给幼儿,这种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3、学习兴趣问题

现在的幼儿英语教育中,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普遍是很高的,由于是新接触的语种,大家都乐于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对于学习英语总处于一种兴奋地状态,教室布置的作业也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英语的效果非常的好。

但是,由于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随着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很难保持原有的状态。例如,有些孩子在学习英语发音的时候,不能准确的掌握口型及发音的标准,就会产生一些小脾气,甚至厌学。还有一小部分孩子自身不爱学习,总是在强调是老师或者是父母强迫其学习的。这样,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讨厌英语。

三、幼儿英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选择有利的师资

丰富课堂的教育手段,要从师资方面入手。一定要选择相关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做教师,他们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把课堂的教育同幼儿的心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难教,难点就在与教学的手段上。很多幼儿都喜欢欣赏优美的音乐、看丰富的画面、听有趣的故事,在蹦蹦跳跳、说说唱唱中学习。而专业的教师都具有这样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他们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办情景教学模式,让学习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2、结合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实际情况为指导,目标要通过教学内容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虽然没有统一的大纲要求,但是要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前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这些内容一定要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特别是英语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有关知识,一定是要经过幼儿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根据幼儿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教学。例如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角色表演以及猜谜等,有效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幼儿要进行适当的鼓励,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的话足以让幼儿高兴一天。表扬和鼓励能促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当孩子在语音方面出现错误,教师一面指出错误一面不厌其烦的纠正,这样会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孩子表达完后,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其一点小小的错误,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提升。

四、结语

目前,在幼儿英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课程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英语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对内容的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教育的质量,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余正,张明红.学前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现代诗歌:时间独白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项目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