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精选8篇)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篇1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自弹自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课程定位

自弹自唱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 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 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自弹自唱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弹奏,能开口唱。

3、课程设计

自弹自唱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视奏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键盘基础、儿歌自弹自唱,儿歌表演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教幼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配合校本教材《幼儿歌曲弹唱》。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键盘训练的特点,为学生确定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弹奏曲目。每周学弹《孩子们的拜尔》(第一册)的曲目(天天练习);每月学弹考证曲目,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工作实际,学习儿歌伴奏编配及儿歌弹唱;每学期选弹世界钢琴名曲及趣味流行钢琴曲。因为学生两人共用一台琴,所以在课堂中会适当采用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键盘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自弹自唱课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钢琴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表演,每节课前请三至五位同学上台表演儿歌弹唱。

第二环节:复习旧课,全班学生移调弹唱带歌词练声曲: 《我的小猫》(1=C—F)6 4 3 1 2 1 2 3 5 – 3 3 3 5 5 5 3 3 2 2 1 我爱 我 的 小 猫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喵瞄

喵 喵 瞄 喵喵瞄 喵喵 难点:可以将小猫的歌词换成小鸭、小牛、小羊的叫声,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歌词,很适合在幼儿园教小朋友练声用,很实用。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多找几条带歌词的练声曲,也可以把简单的儿歌拿来当练声曲,移调弹唱,即熟悉了键盘又锻炼了唱歌,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律动,自制打击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环节: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C—F、F-C)(1)分析乐曲,这是著名的英国歌曲,旋律亲切而丰满,表现家的温馨、对家的热爱。这首适合在幼儿园上语言课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的同时,教小朋友唱,场面很温馨。第一乐段(第1-9小节),有两个乐句,第二乐段(第9-17小节)也是两个乐句,四句均为弱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变化重复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变化重复的。Andante行板,我们在弹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乐曲的情绪抒缓柔和,很简单易学,解除学生的弹奏畏惧心理。

(2)师移调范唱、范奏《可爱的家》(C—F)

学生跟着琴声唱歌词,经过几遍的练唱将歌词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弹奏时就不容易来不及看歌词而忙乱。

2、双手配合弹奏《可爱的家》

(1)教师范奏(用大屏幕播放教师双手弹奏视频,边弹边讲解,可放慢速度弹奏,让学生看清手位和键盘位置)。(2)学生分组练习,首先将全班38位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齐奏旋律部分,第二组齐奏伴奏部分,同时弹奏,要求每个人都要听到自己没有弹奏的部分,听听乐曲的整体效果。反之,第一组弹伴奏部分,第二组弹旋律部分,同样要听整体效果。

a、教师范奏两种弹法

第一种:双手不分强弱地弹奏

第二中:旋律部分稍突出,伴奏部分稍弱。

b、讲解强弱的处理

首先是左右手旋律与伴奏的区别,旋律声部应当让人听得清晰、优美,线条明晰;伴奏声部不能老让人听到清晰的每个音,伴奏既为伴奏,就要伴着主旋律来弹奏,左手要控制音量。

3、学生弹唱《可爱的家》 解决难点:

(1)双手配合弹唱必须建立在双手能够流畅地弹奏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将双手配合得更加熟练才能在加入唱歌时尽量少地影响到弹奏。

(2)唱这首歌时,我们一般两个小节换一口气,乐谱上也是两个小节画一个大连音线,在弹奏中也要跟唱一致,两个小节换气一次。学生练习边弹边唱。“吸气”是用人的呼吸、情绪带动,将手稍抬离琴键,作为一个呼吸的气口,再往下弹奏。弹唱的时候,人和手的吸气要同步。乐曲的表达重在处理好强弱变化,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乐感不同,(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她们对自己的弹唱做出个性化的处理,弹唱时特别要注意移调弹唱歌曲,因为幼儿园小朋友的音域跟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注意保护小朋友的声带,注意音量的调整,如果自己的歌声音量太小,弹奏时要尽量控制好音量。主要的原则是要让听众听懂你所表达的音乐。

(4)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多媒体演示观摩,将学生的弹唱视频拍摄下来,并讲评,有据可依,直观又有说服力。第四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弹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创编儿歌表演。引导学生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领悟到,弹唱不仅是边弹边唱而已,还要在弹唱中舞蹈,在弹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第五环节: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弹唱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弹唱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在“弹”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弹考证曲目,还要有自弹自唱、表演的能力。

六、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声乐:指用人声来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学前教育:在没有达到法定的教育年龄时,进行的一种启蒙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而音乐、美术、乐器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主流。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教学手段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一个幼儿教师的重要考核标准。

一、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而音乐则是很好的启蒙方式。不仅如此,孩子在幼儿时期,对一切都是未知,对世界新鲜好奇,音乐是一股清泉,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帮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高尚的爱好,甚至可能成为孩子的一个特长乃至赖以生存的工具。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中可以起到开发智力、发散思维的功效,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声乐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造成的压力也是最小的,如果过早让孩子进入较为紧张的学习状态,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厌学”等情绪的出现,而声乐课,融入生活,没有负担,在启蒙教育阶段,是最明智的选择。还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风雅的兴趣爱好。

综上所述,声乐课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老师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这也是为什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的一个热点。

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仍然不是很高,普遍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幼师从业者师资力量良莠不齐:

很多选择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在声乐方面都是零基础,幼师的综合能力有待考量;(二)声乐课的教学,创新不够,往往还是采用多年前的教学书籍和方式方法,对于当代的幼儿,已经过时,甚至于不再适用;(三)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不高,因而培养出的老师就缺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能力。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我们的老师们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声乐素养,做好课前准备:

尤其是一些声乐零基础的从业者,更要从完善自身出发,否则就直接影响了对幼儿声乐课的教学,老师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做好传授知识的把控者。

(二)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课的教学当中应该加入改革幼师声乐课的队伍中去,不仅是对旧教学素材的改革,还应该多去有先进经验的教学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为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有个参考标杆。比如组织教学骨干参加科研讨论、希望国家能多组织些关于学前教育声乐课的培训、增加一些科研教育的经费之类,依托政策的大力支持,对于更好地培养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声乐课的教学。

多媒体的应运已经成为常态,在很多学科都有作用。多媒体辅助学前教育声乐课,不仅让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还能大大地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收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学前专业声乐课的内容,跟着专业人士的声乐学习,对提高幼师的自身音乐素养也大有裨益。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更能促进声乐方面的进步。

(四)创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机制和学习体系,目的在于激发幼师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就感。

比如团队作业、竞技比赛、编排节目,这样对于将来幼师们的教育工作也提供了好的参考模板和前车之鉴。将来在给幼儿的授课中,多种元素相结合,调动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很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以及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正视现阶段所出现的教育问题以及学习短板,并及时改正,加以匡扶,有效地采取好的模式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川.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2.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篇3

关键词:高专院校 学前教育 声乐课程 教学评价

建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程评价工作的初衷,并不是通过其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选拔或者淘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相反,其评价工作是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声乐课的热情、学习声乐课的兴趣得到激发,通过评价来刺激学生的进取心,增加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动力。而现阶段的声乐教学评价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评价工作会对教师的声乐课程内容编排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声乐评价系统。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艺术创作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但因为我国教育体制所致,国内大部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来自于农村,并不具备音乐基础,音乐综合能力差,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因此,其教学评价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位教育评价工作专家曾经提出,应用形成性评价体制,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最佳方法。在传统声乐考试中,仅有少数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偶体会到声乐学习的快乐,而那些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其自身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新兴声乐课程评价工作中使用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声乐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课的学习兴趣。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新型声乐课评价体制与评价研究

(一)新型声乐课评价体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原理

若想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课程学习评价工作进行更加合理的改革,就需要从学生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变更相关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本文中提出的新型声乐课学习评价体制,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息化科学化处理学生评价内容、多元化发展学生声乐学习评价方式三方面着手。通过合理处理学生个体差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声乐课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声乐课程评价信息实现系统化管理,能够使考核工作成果获得充分利用,以此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多元化发展,能够使其评价工作更加全面,从而使乐学习评价工作所得出的学生成绩的参考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新型声乐课评价体制和评价体系内涵

从现阶段我国此项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相关声乐课程,存在授课时间不足、教学涉猎项目繁多、集体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导致其实际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其教学评价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兴声乐课程评价体制对声乐学习内容中每门科目进行独立考核。这种考核模式在提升声乐评价工作深入程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自身不足之处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此外,声乐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系统练习,学生的练习量也是评价其课程学习质量重要项目。出于这点考虑,新型声乐课在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会对其学习内容进行测评,促使学生提高对课后练习的重视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给学生。

(三)新型声乐课评价体制和评价体系建立方案

新型声乐课评价体制中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基本原则:

1.明确要求:在进行其声乐专业课程考核前,教师应当在声乐课学习中,渗透有关和平日作业内容与考试相关的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其声乐课考试大致方向,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声乐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时需要进行一定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式,进而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练习或无益练习。

2.重考制约:部分学生在考试时会因为缺乏练习(声音训练)或学习能力不足(音不准、跑调),无法顺利通过考试,这时教师需指出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其日后学习指明方向。此外,要严把重考学生的考试质量,作为教9币,不能因为学生重考而较低其具体要求。

3.分数标准:教师需要对学生平日的学习表现和考试结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给出学生学习分数。因此,教9币应该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并且需要保证其标准实用性,使其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做到如实反应学生学习成果。分数差异不明显,评分制度不公平的考核标准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使部分学习态度较为被动的学生产生蒙混过关的想法。

二、新型声乐课评价方式研究

(一)新型评价体制与评价体系指导下的评价方式综述

学生刚刚入校时,声乐课的学习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新型声乐课程评价系统,会在学生刚入学时对其进行音乐素养摸底,并将其评价结构保存到学习此项科目的的档案中。随后在课程学习一段时间后,声乐教师会根据学生入学时的相关测评结果与目前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分析学生进步程度。这种测评模式在能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升学习声乐课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对其自身声乐学习提出更高要求。

在学生升学学习期末测评时,使用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等诸多评价方式相结合,完成其分数测评工作。在评价工作完成时,也需要将其分数结果保存至学生档案中。其档案能够客观真实地放映其学生在声乐学习各阶段中的具体表现,与努力情况。与此同时也能对学生在声乐课学习中反映出的心态,以及接受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该档案只有校内教师与学生自己可以打开查阅其中内容。这种档案处理方式,能够在使双方了解其声乐教学发展情况的同时,对学生的隐私进行一定保护,避免学生因为其档案分数偏低,导致其自信息受挫。综上所述,新型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评价体系,其旨在通过实现以人为本的学习成果评价工作,来使校方、家长在了解学生声乐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保护。

nlc202309081633

(二)新型评价体制下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

新型学生声乐学习评价工作,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考试学生的紧张感,使教师得出最为客观的。对学生的声乐评价,应用班级声乐鉴赏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身音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给出相应评价。为了使学生声乐考核成绩的全面性,以及测评工作的稳定性。应该在其声乐鉴赏音乐会中,加入多种声乐演唱形式,比如学生独唱、对唱、重唱、小合唱以及大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声乐能力评价工作。这种学生声乐测评模式,在提升其测评结果准确性与全面性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舞台表演力与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其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声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出,以便为其声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拟定基本方向。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声学课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在班级声乐鉴赏音乐会结束后,评选班内“最佳歌手”之类的荣誉奖项。设立这类奖项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竞争意识,利用学生对荣誉的追求,提高学生学习声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声乐课的学习热情。

除通过在班级内开办学生声乐鉴赏音乐会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考核学生在幼儿歌曲演唱中的表现,来给出学生的声乐考核分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声乐课,其最终目的并不是成为一个专业歌手,而是培养一个能够担任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工作的幼儿教师。而幼儿音乐教育阶段的最大问题不是在于幼儿教师音乐素养不足,而是幼儿教师很难将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拥有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儿歌演唱能力。儿歌演唱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嗓音基础,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肢体表达能力。进而使学生通过富有童真的儿歌表演唱,来使幼儿愿意与教师互动。在教师考核学生儿歌演唱能力时,应重点关注学生设计的舞蹈动作是否简单可爱,能够让幼儿掌握:在其演唱时是否面带微笑,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气质。此外,教师在教授儿歌时,一般需要使用钢琴或电钢琴为幼儿提供伴奏,所以其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声乐评价时,也需要融入乐器演奏技巧考核。为了能够使学生乐器演奏能力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教师应当拟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弹奏曲目,而不是简单的儿歌弹奏。学生在弹奏这类曲目时,会呈现出明显的能力差异,进而能够使考官对学生弹奏能力的了解更加充分。

(三)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建议

1.以考核学生知识使用灵活性为出发点:学生能否在日后将学校中学到的声乐,运用到实际幼儿音乐教育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将在校学习的声乐知识灵活运用。学生们在学校中学习声乐教学内容不可能满足其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相关内容,因此,学生们需要灵活使用在学校学到的声乐课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变通能力。

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学过《小白船》这首儿歌,但学生学习过《让我们荡起双桨》,两首儿歌内容中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创编此儿歌,以此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变通能力。

2.评价工作的综合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和课堂教学,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既为托儿所、幼儿园、学前教育保教工作培养一线能唱能教会创编的教师,又为其输送幼教管理人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唱、弹、跳”等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能力。由此,教师在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学生声乐学习情况,为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以幼儿歌曲《数鸭子》进行学生音乐考核工作为例,为了能够从多方面角度深入考核学生对儿歌的掌握情况,学生需要完成儿歌表演唱、自编舞蹈表演、儿歌弹奏这三方面的考核内容。学生如果能够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完成这三项考核内容,说明学生能够满足其自身日后进行儿歌教学工作时所需要的全部音乐能力,更好的胜任社会、幼儿园的各种声乐教学活动和与之相关的工作,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就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三、结语

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音乐教学能力,是其从业所需的重要能力组成部分。作为校方,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提升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希望本文能够通过对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评价研究,提升相关高校在学前教育这一专业中学生声乐学习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国家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整体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篇4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直接地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太恰当。因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等原因,所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学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前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儿园对师资的新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边交流边创新,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有效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当前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差距大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很多,生源基础良莠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都比不了声乐专业学生,那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就不能采取专业院校“一对一”这种单一的上课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以集体课教学为主。但是以往的声乐集体课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久而久之,除了少数悟性较好的学生学有所成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如何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共性与个性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2.不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由于高师音乐教师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的直接交流,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不多,致使多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仍然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相类似,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再者,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她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又如,对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学生只在键盘组的伴奏课中学习,由键盘教师授课,导致多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表现能力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作为

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其声乐教育应与音乐专业相区别,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

3.声乐教材严重缺乏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学校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所以,根据学前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心理、生理等特点,选择古今中外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的艺术歌曲和优秀民歌做教材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材,补充和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目前,很多从事学前专业声乐教学的声乐教师们都在致力于学前专业声乐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中,相信在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和实践运用之后,我们会很快形成适合本专业的全套声乐实用教材。·108·艺术研究因此,为了解决教学质量、课堂效率、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集体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探索

1.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1)由于目前学前专业声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完全靠上课的教师来自选歌曲教学,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具有学前专业特色的声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更早

接触幼儿园歌唱教学内容。(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声乐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较小,通常只有两年。所以需要我们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3)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致使包括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声乐欣赏等在内的、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无法开设。学生掌握的技能有限,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所以应加强幼儿歌曲教学。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正确范唱是幼儿获得美好声音的重要源泉,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4)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5)突出实践教学,加大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是当前各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声乐教学来说,即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声乐教师联合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更深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价值。

2.充分发挥声乐集体课的优势。由于声乐集体课既不像理论大课那样,以教师为主,讲授一般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像声乐

个别课那样针对性极强,声乐教学只在师生两人之间进行,所以声乐集体课才非常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学前专业的声乐集体课可以根据情况由8—12个学生同时上课,这样解决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既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又促使学生在多观摩,多思考的学习实践中改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此外,学生还可以看到声乐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声乐教学方法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到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启发用语及训练手段如何在不同人身上的体现,所有这些都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增加对声乐教学环节和要求的了解和广泛认识,对声乐教学方法有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和积累,这些都是声乐集体课教学的优势所在。

3.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1)教学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音或录象复制给学生,以自身为参照,对声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2)利用录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更快了解乐曲风格和演唱风格更

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提高生源学前教育专业几经专业层次提升,办学思路虽然得到拓展,但生源质量一直在下降,这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受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制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还特别需要招收具有良好艺术基础的生源。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主动、广泛地开展专业招生宣传,吸引原先准备报考艺术类的生源转向学前教育本科,并设置技能测试,优中选优,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基础。

5.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学期可以定期地搞小型的,以班级合作形势的汇报演出,以声乐为主,可以穿插一些儿童歌舞表演等,让学生大胆上台演唱,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还可以在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文化馆等从事声乐教学和观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总之,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研究,声乐集体课增加了声乐教学的点与面有效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加强声乐理论的系统与科学性,使声乐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有侧重的解决。在声乐集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篇5

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来自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颜克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教。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地方文化特色及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幼师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本地有丰富的松果资源,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把松果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松果利用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松果艺术造型极为灵活,所以把本课教学安排在三年制幼师二年级进行。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对松果材料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

目标:了解松果造型的构思方法和表现形式,知道松果作品的制作方法。

2、能力发展目标:通过运用松果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松果艺术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要激发学生敢于运用松果进行大胆创新和表现,所以“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和关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松果艺术造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创作水平,围绕上述的重、难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通过欣赏、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运用设疑情境法和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够自主体会到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为完成松果作品这个项目,通过实践创作练习,使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以达到学习美术的长期兴趣。

结合我校美术课为两节连堂的特点,在学法中我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探索新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坚持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美术手工课作为一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与学的准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有效的展

开教学,我将课前就布置预习本课的任务,鼓励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及必要的画具和用具,同时我也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作品,通过音乐、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到美术教学情境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展示评价——课堂小结”六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废旧物造型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中废旧物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其点、线、面相互转换变成各种实用且美观的艺术品。这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借此出示松果,引出课题。

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

首先,我将出示废纸、废织物和松果实物,结合设计的表格,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松果。并根据松果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后面用松果进行设计做好铺垫。

接着我利用课件展示松果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分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技巧。如:在欣赏《猫头鹰》作品时我将会问学生:这幅作品中的形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中的猫头鹰与生活中的猫头鹰有什么区别?作品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松果?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受到松果作品的特点。其次,运用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项目,分析比较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技法后,对松果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运用哪些技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想通过问

题式导学,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环节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理解松果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

示范教学法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直观的感受,是美术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示范时,我将改变传统“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请学生参与其中,分三步演示。

1、教师用松果按不同的顺序摆放,引导学生观察,展开想象,说出像什么?点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

2、教师制作基本形,学生猜做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所用的技法。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作品的装饰,知道同一基本形可“变”出不同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想——猜——变”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本课的重点将在这儿得到突破。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我将结合项目教学法设计了设计制作环节。

在设计环节,我用PPT播放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视频,并布置了用松果来为这幼儿园进行环创的任务。学生接到这一设计项目后,引导他们结合所准备的材料来观察分析,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帮助他们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其次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构思设计,并运用速写的方法画出设计的效果图,使设计初具稚形。再次让学生结合效果图思考,确定要用那些技法。设计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并请设计优秀的小组说说他们的构思,在班上交流,总结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告诉学生:设计方案必须要适合后面的制作。没有设计好的小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给与指

导。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来突破本课“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这个教学难点。

在制作环节,我将用音乐营造氛围,采用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请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制作时,教师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中,预设了学生制作时易出现的问题,如:按设计方案在制作中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调整方案;作品形象单一时,鼓励学生多在造型上和装饰上下功夫,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达到本课的能力发展目标。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个面进行。

1、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

2、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值得学习的方面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主要从层次变化是否清楚、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大胆优美几个方面来谈。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自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将采用结构式的板书。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的重难点。课后延展——以开展一次废旧物造型作品展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身边的废旧物进

行构思,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以上六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在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评价美、探究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根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节课的预设,然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探析 篇6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加强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声乐技巧的教授,让学生掌握到全面的声乐知识。本文就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

学前教育是指6周岁一下的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就目前来看,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而让孩子在进入九年义务教育前就学习各种课程,其中声乐就是一种常见的一种课程。但就我国学前教育来看,存在一个较大空缺口,就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足,难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声乐专业能力。而造成这一缺口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教学形式还比传统,不利于专业教师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多的声乐课专业教师,就必须加大教学形式的改革。

一、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学前教育中,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比较匮乏,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去开展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同时还要注重声乐弹奏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声乐技巧。如果在学前声乐课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学生对声乐的喜爱。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专业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向我国现代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在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中就必须重视教学形式改革。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分析

1.授课形式的创新

集体课是当前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一种常用的授课形式,而这种授课形式就是将所有的学生当成一个集体,由一个教室来进行教授。这种授课形式符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授课形式最常用。在这种授课形势下,可以节约教室资源,增强学生的歌曲听辨能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那些能力稍微落后的学生而言,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授课形式的创新。在集体授课的同时,可以采取分层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分层授课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都较小,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注重发声训练,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

就目前来看,声乐课教学内容还比较单一,主要是要求学生反复、多次地练习歌唱,而对于学前学生而言,他们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好奇心强,反复的歌唱同一首歌曲会使得学生学习来乏味,进而影响到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必须加大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根据学前学生的特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歌曲,如:《数鸭子》、《拔萝卜》、《采蘑菇的小姑娘》等,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演唱,尽情的将歌曲中的思想情感表达通过清新明亮的声音表达出来,进而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演唱完一首歌曲后,安排相应的舞蹈、朗诵或者即兴伴奏等来加深学生的理念,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声乐感。

3.注重实践练习

长期以来,声乐课教学过程中一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练习的机会,进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声乐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是教授,同时也要与实践相结合。声乐水平的高低是需要通过弹唱来进行评判的,只有通过弹唱,才能得知学生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为此,在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如,在发声练习中,教师要将一些发声技巧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而教师在学生发声过程中要认真的听,要找出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纠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发声技巧和能力。

三、结语

声乐课作为学前教育中一门必修课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大教学形式的改革,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为学会今后的发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玲.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之探讨[J].大众文艺,2010,13:229.[2]毛慧琳.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209-210.[3]杨继新.浅析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6:88.作者简介: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篇7

一、要树立正确的声乐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有别于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声乐专业人才,而是培养能够适应幼儿音乐教学的幼儿教师。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按照传统的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对一线的幼儿教学接触很少,对幼儿教师的音乐需求也不了解,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延续了音乐学院式的声乐教学方法,过于专业化,脱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所教学生的“师范性”,不能一味的追求声乐教学的技能技巧,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教”,要关注到学生就业实际的需求,学前教育学生声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合理安排声乐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在选择声乐教学内容上,也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选曲中,美声歌曲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民族歌曲、流行歌曲比例很少,儿歌的教学也非常欠缺。这样就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声乐的学习中,不光要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具有幼儿歌曲演唱和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在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合理和多样化,可以通过加入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丰富声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儿童歌曲的学习以及儿童声音特点的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学到的声乐演唱技巧服务于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教学,让声乐教学能与幼儿音乐活动有机的结合。

三、科学的安排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多采用集体课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声乐课的教学是不利的,集体课一般以班为单位50 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声乐实际学习情况,更不利于因材施教。这就需要在声乐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声乐教学,比如:采用以集体教学为主,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1. 集体教学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声乐理论课的教学和声乐基本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歌唱的共性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单独学习声乐的技巧难度较大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在集体中发展自我的歌唱能力。2. 声乐分组教学对于集体课来说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嗓音上和音乐基础上有很大的差异,分组教学可以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分组教学可以更加实际的把握教学的难度和内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声乐学习。3. 个别辅导教学能对一些有声乐演唱天赋的学生进行强化,很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可以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上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更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理清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合幼儿声乐教育的幼儿教师。

摘要: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可以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可以发展儿童的语言思维能力,音乐是幼儿生活和学习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中,很大一部分音乐内容来自于儿歌的学习。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音乐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声乐课》说课稿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课 教学 改革策略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样的,高师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也要以此为根本方向来逐步推行。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促进我国幼儿教育高速、稳健、全面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需要不断攻克的理论难题,这考验我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精神。本文通过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改革的探究,分析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从中得出我们逐步开展教学改革的策略及意义。

一、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和问题

由于国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技能教育也被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艺术技能教育中的声乐教学。与此发展不平衡的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繁多,学分量大,声乐课教学的课时得不到完全满足,容易被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弱化,导致声乐教学发展存在如下的问题。

1. 学生声乐学习基础薄弱。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多数成绩偏低,而且在进入学校以前,很多学生并没有接受过声乐学习,有的甚至没有见过声乐伴奏常用乐器——钢琴。另一点,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并不重视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甚至很多学校为了文化课的学习挤占音乐课时间或者根本不开设音乐课,这也是该专业招收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一方面原因。当然还有学生自身条件的不足,乐感较差、音调不准、缺乏信心等现实状况,这些情况对学生学习声乐的初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甚至教师需要延长声乐基础学习的课时,来逐步解决这些影响因素。

2. 学校教学方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多采取班级授课制,即按照专业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班级,在班级中统一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接受程度,因此,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辅导无法实施。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音乐知识储备不同,甚至对于声乐课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都各不相同,在班级授课不能满足每位学生需求的情况下,作为不能完全吸收、消化课堂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内心容易形成抗拒心理以致更难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使教学效果直线下降。在这种情形下,平衡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成为考验教师能力以及完成教学进度并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3.毕业生入职前缺乏实践能力。

笔者通过对本地一些幼儿园的走访调查发现,很多高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明显缺乏教学的实践经验。究其根源,首先是在校学习期间掌握的幼儿歌曲太少,对于童声的发声概念了解不足,以致于在实际的幼儿声乐教学中,难以运用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来进行教学工作,甚至直接用“白声”、“真声”去教唱幼儿歌曲。其次是对于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能力较弱,在校学习期间大多只进行了特定曲目的伴奏弹唱,难以举一反三并全面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面对各式各样的幼儿歌曲甚至不同于自己所学习的调式调性时,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4.大多数教师缺乏儿童声乐演唱的专项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是专业院校声乐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是艺术歌曲、歌剧片段或者有一定难度的炫技声乐作品,很少接触儿童歌曲,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幼儿声乐演唱训练。由于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也不熟悉幼儿歌曲的表现形式,在幼儿歌曲的教学中较难准确地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相应地也就没办法很好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授课中容易按照音乐院校声乐课堂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难以将幼儿音乐教育全面而通俗化地教给自己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因为知识结果过难或者授课形式单一而不能很好地领会和吸收。

二、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的策略及意义

以上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具体问题是我们声乐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到解决的。下面笔者将针对以上的五种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从自身入手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的实现。

1.选择合适教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1)规范的教材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保证。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材未能完全统一的今天,学生们的声乐学习只能完全跟随专业教师的脚步,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学习成果很难与幼儿教学的现实接轨。

(2)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首先,教师要常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去观摩优质音乐课,切实参与到幼儿声乐辅导和音乐课堂中去;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观看幼儿音乐公开课的视频,从中观察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各种授课方式带给幼儿学生的不同体验;第三,阶段性学习后要尽可能提供多的机会进行教学模拟,让学生抛开束缚和害羞轮流进行说课,课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请老师参与点评。在真实的情境下和模拟的情境下都能完成一节好的音乐课,学生的音乐教学素质必然是向着幼儿教学实战更近了一步。

2.加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设备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是高科技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非常好的尝试,对学生来讲是新鲜和丰富的,对教师来讲更是扩展和挑战。

(1)播放幼儿音乐优质课的相关视频可以为新入学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以自身为参照,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正确的教学方法。

(2)把学生上课的情况和舞台表演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指导,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直观地记录下学生学习和表现的优缺点,这将是对学生演唱以及表演素质的极大提高。

3.优化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模式。

在一般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通常有班级课、“一对一”课、小组课三种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具体如下。

(1)班级课。班级声乐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效集中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当班级参与学生人数过多时,教师将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无法及时发现课堂学习中学生出现的困惑和问题。

(2)“一对一”课。在个人声乐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一”的交流和探讨,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陷入的误区,但是这种模式需要额外增加教师教学成本和工作量,学生之间也失去了竞争性和合作关系,并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普及教学工作。

(3)小组课。小组课作为一种新的声乐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问题能够正确而及时地认识并改正。

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现状,我们应采用班级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情况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辅助声乐教学活动。首先,在课前进行学生音乐素养储备情况的调查,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入手,针对学前教育教师必备要素来制定不同层次的声乐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并集体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则可以“一对一”单独讲解。

4.寻找高质量生源,改革声乐课程体系。

(1)根据国家政策的新变化寻找高质量生源。在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现今,学前教育专业跻身高校热门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前十名,就业前景良好。而且,由于幼儿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的幼儿园每年需要招收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股热潮也带动了许多犹豫不决甚至并不打算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2)在课程设置中,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被作为重中之重,因此现行的课程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一门声乐课作为声乐教学的全部的现状应作出改善。学前教育音乐素养的培训离不开声乐演唱的学习,与此同时,对歌曲的鉴赏、幼儿歌曲的律动以及即兴弹唱等内容也不能脱节,它们同样是音乐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学前教育声乐课的学习才能够与其他课程配合默契,以期培养出合格的具备艺术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

5.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儿歌演唱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正确而优美的范唱是幼儿学唱歌曲的第一步,因此准教师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歌曲演唱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声乐演唱技术,并善于将自身的声乐技术储备逐步交给学生,经过消化吸收后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

(2)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具有天然的能动性和好奇心,幼儿音乐课的形式必然丰富多彩并充满未知的情形,学生幼儿歌曲即兴弹唱能力至关重要。既要完美地演唱歌曲又要轻松活泼地弹出伴奏并配合默契,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又一重要考验。

结语

随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的推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承担着培养新一代幼儿教师的历史重任,在教学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用心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从专业水平到综合素质能力取得最大程度的提升。21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开放系统,它应该被充分融入到整个高师课程体系中,既与整个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统一思想,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是整个音乐界、教育界乃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对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我们协同作战,通过广大师生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完成。只要我们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理清头绪,分清关系,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信念,相信21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一定会花开满树、硕果累累,完成改革的蜕变。

参考文献:

[1]张飞龙.音乐研究教学探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湖南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三生物重点知识点下一篇:讲红色经典故事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