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10篇)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1

◆赵奇伟

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农村打开了面向世界、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一扇窗户。各乡镇甚至许多行政村基本上都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室,但不少地方的远程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农村小学如能因地制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通过初步尝试,我深深地认识到,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媒体中的形声资料是一种控制注意的工具。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利用纯视觉和纯听觉的注意比率是不同的,视觉为83%,听觉为11%,视觉的注意比率高于听觉。农村孩子获取新鲜事物的途径较少,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的播放,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去,对激发音乐兴趣有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听录音来欣赏音乐,学生对这种枯燥、单调的欣赏方式早已厌倦,这样有的学生会在听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心不在焉。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上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库尔班大叔喜洋洋》一课时,我选用远程教育资源里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先是播放新疆民俗风情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新疆,从而引入歌曲教学。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看到美丽、热情的新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高昂起来,为歌曲教学打下了很好的感情基础,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感情学习这首歌曲。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我还利用远程资源中的拓展资料,安排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和《新疆好》这两首具有新疆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深的感受异域文化带给他们的愉悦体验。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练习形式多样化。

音乐教师们都知道,进行基础知识练习时,因为知识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往往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播放远程教育里农场的内容,——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醒来了,他们伸伸懒腰来到屋外,农场顿时热闹起来,可小羊还在贪床。羊妈妈咩-│咩-│咩咩│咩-‖地催促小羊快起床,迎接到农场来的小客人。我们和羊妈妈一起来催催小羊吧!这样X-│X-│XX│X-‖的节奏就学会了。远处传来“嘎嘎嘎”的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要来小客人了,也带着它的孩子小鸭们来欢迎,它们边走边呷呷│呷O│呷呷呷│呷O‖,有谁想学学鸭妈妈和小鸭子?让学生模仿鸭子的动作和叫声,这样XX│XO│XXX│XO‖的节奏学生也会了。这样在故事的情景中,通过画面的启发,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节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容易感兴趣。远程教育教学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欣赏《我们才不怕大灰狼》一课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三只小猪盖房子时的童谣。“我用木头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提琴声音多美妙,快快乐乐做游戏。”由于学生对童谣这种新的题材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对唱童谣这种形式还不怎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利用了远程教育的同步课程录像资源,播放了欣赏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课堂录像,让我的学生和电视里的学生一起来上这堂课,让我的学生们从看动画片《三只小猪》――念童谣直观的感受和感知童谣,然后在让学生和电视里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唱童谣,并且和电视里的同学比赛,还很有创意的用自己的文具盒给童谣伴奏等等。这样我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唱童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音乐形象,一幅幅或灵动、或激情、或有趣的作品,这些怎能不给学生留下无限遐想的美好空间。只有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使我们的音乐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只有恰当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教师都十分注重对这两点的综合处理。过去,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只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就构成了难点。现在利用远程教育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上《小企鹅》一课时,为了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播放小企鹅互相打招呼的发声练习: 0啊|噢哩呀|噢哩|噢哩哩|哩︱0啊| 噢哩呀|噢哩|噢哩哩|哩 || 0×|×××|××|×××|× | 0×|×××|××|×××|× || 让学生模仿小企鹅,这样轻易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解决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运用远程教育教学多媒体制作优美的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融情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如在《音阶歌》一课的教学中,播放远程教育光盘里《音乐之声》的电影,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家庭教师玛利亚和少校的七个孩子共同演唱七个音符的快乐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枯燥的音符在学生的眼里变的是那么的有趣,《音阶歌》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2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功能, 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容易实现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某教师在执教《十几减几》这节计算课时, 运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星期天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 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 看到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 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 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们越争越厉害, cat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 我钓了8条, 你钓了几条?你自己数数吧!数出来就知道是谁钓得多了。”可金鱼游得太快, 菲菲数得眼花缭乱还没有数出来。它无奈地说:“小朋友, 用你们学的知识帮帮我吧?”没等老师提问, 同学们早已把手举得高高了。

以前上这节课的老师通过图片让学生列式计算, 有些学生不列式只看图片就能数出结果了, 缺少数学思维。运用多媒体动画自然有趣地引入课题, 化静为动, 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这时教师“以用促算”不但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十几减几》的算法, 加深了对2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 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积累了问题解决的经验, 使整堂课的教学更扎实有效。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拉近书本与现实之间距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以声、光、色、形俱全, 且不受时空的限制, 通过图像、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 能够给学生新异的刺激, 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拉近书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经历情感的体验。

如某老师在执教《黄山奇石》时, 先播放黄山的风景, 接着出现许多的怪石图片, 并配有怪石形成的解说, 使学生一目了然, 对黄山上那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有了直接的情感体验, 再放飞想象, 不用老师费尽心思解释学生也能体会到奇石的奇特之处,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学习难点,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让学生明白数学中一些公式由来是很费力的。如果教师以有效的教学技术作辅助, 使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 突破学习的难点,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利用动画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通过割、补、拼演示, 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 从而由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难点就不攻自破了。又如在梯形面积计算时, 学生很难理解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如果在屏幕上先显示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 把其中一个涂上颜色, 通过旋转到另一个梯形旁边,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长就是梯形上底和下底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从而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两个演示揭示了知识间内在的联系, 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并通过学生观察, 老师指导, 经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 又能突出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也使学生学会解决类此类问题的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还要处理好“辅助”与“代替”的关系

有些教师由于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的效果存在认识上片面性, 认为上课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从而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时过分追求全程效果, 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 教师在课堂上只要动动鼠标, 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语言, 电脑的播放语音代替了教师的讲解, 教师成了放映员, 学生成了观众;有的只重视“外在美”, 把课件做得漂漂亮亮的, 而忽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频繁使用课件, 把它当成了电子黑板, 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可以不写一个字。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实际上是学生是无奈地跟电脑学, 从练习反馈来看效果也不理想。从这里看出教师没好好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 一味地追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全程效果, 让计算机代替老师教学,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把线性结构的课件改成模块结构, 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在作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设备 篇3

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设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在作前指导上使用电教设备,再现活动场景。帮助学生回忆观察、表达

在苏教版第十册作文(七)的教学中,我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激动人心的时刻,并用数码摄像机详细记录下拔河的沸腾场面。比赛结束后,学生往往关心的是比赛的结果,而对活动过程中人的表情、语言、动作,比赛时具体细节都遗忘了。

如何帮助学生回忆比赛的情景、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有顺序地表达?课堂上,我把拍摄的录像片放出来,赛前的紧张准备、赛时的选手拼搏、拉拉队的呐喊、赛后两队喜怒的表情……一浮现在眼前,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细心的同学还从录像片中找出了比赛失败的真正原因,表达了对下次比赛必胜的信心。一篇篇具体生动的习作,又把我带到了紧张、热烈的拔河比赛的现场。

我在教完第十册《广玉兰》一课后,曾带领学生观察学校的枇杷树,批改作文时发现问题很多,当时我才意识到不少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没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时又不够细致。如何给他们补上这一课?我用数码摄像机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用特写镜头记录了枇杷树的干、枝、叶、花,组成一部展示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枇杷树的短片。短片放给学生看时,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有重点观察,有条理表达,结果这篇描写学校枇杷树的作文不再是“假、空、抄”。

二、在作后评讲时使用电教设备,提高作文评讲的实效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作文评讲的质量?恰当使用电教设备则会事半功倍。

用扫描仪把学生成功的习作扫描进电脑,然后通过数据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再让小作者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听的人是一种享受,读的人是一份自豪!

当有些同学的作文问题较多时,如何给其他同学带来教育?电教设备也可以来帮忙。先把问题作文扫描进电脑,然后告诉学生“文章医院”来了位“小病人”,激励学生伸出热情的双手,争做治病救人的“小医生”,为问题作文诊治。大家修改作文不但帮助写作文的同学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育。

三、运用电教设备。给学生发表习作的平台

人人渴望成功,人人都能成功!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1利用电脑自办作文小报。每次作文批改后,总会发现许多好作文,如何让这些小作者享受更大的成功?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自办作文小报,是一条不错的途径。我班的《新芽小报》就是由学生负责输入、修改、排版、打印的一份自办报纸。在办报过程中,学生的作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利用网络阅读美文、参与竞赛。最近我校拉了光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到盐城中小学生作文网站上浏览,读一读本校和外校同学的好作文,还可以通过网上注册,向该网站进行电子投稿,积极参与网络作文竞赛。我班学生连续两年在盐城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中获奖。获奖同学眉开眼笑,全班同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4

随着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远程教育在我校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本身改变了学生、教师和教材的角度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开放办学的重要特征,过去那种文字教材加教师面授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开放办学的要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办学,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模式,向学习者提供多媒体一体化教材,才能使全社会各层面学习者得到各自所需要的服务,推进学习社会化的进程。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恰当的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CAI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加法的认识。

二、恰当的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例如:《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从而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认识时间的兴趣。

三、恰当的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用,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上,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多媒体从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可爱的动画、多彩的颜色,刺激他们去看,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而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好听的音乐或者一些鼓励的语言,更加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有趣的算式》时,便是用动画和录音呈现的高斯的故事为开头,一下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都想像高斯一样运用寻找到的规律去解决平常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后面的学习中,我设计过关拿钥匙的这个情境,过一关拿一把钥匙,拿齐三把钥匙后再通过计算得出密码,输入密码后最后获得惊喜,而这个惊喜我留到了最后才揭晓,也就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孩子的好奇心比成人的好奇心更强,这么做能通过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去闯每一关,期待最后的惊喜。而我在每一关获得钥匙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的是闪闪发光的钥匙并伴有鼓励的话语,在闯关的过程中又有小精灵的跟随,对学生进行题目的解释和不断的鼓励。从进入探索谷开始,便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真的进入了一个谷里,在谷里又有小精灵的伴随,体会到不断过关的喜悦。又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恰当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仅靠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学生在愿学、善学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品尝到“乐”的甘甜,则取决于在学的过程中是否学懂、学会、会学。而能否学懂、学会、会学又取决于教师如何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能活化内容情境,变难为易,激活学生装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每个月是多少天?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这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一组动画来演示,并配有解说和音乐,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大月和小月,并辅以口诀、数手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难点可能造成的学习负担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课件的配合不但可以使学生耳听公历的来历,而且能眼见数字的变化,增强了感觉上的刺激,眼、耳、口、手、脑并用,加强了记忆效果,这对教师讲述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远程资源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5

中山市西区后山小学

李丽梅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他们在课堂的有限音乐天地里,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散发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音乐是种想象,创造和创新的艺术。教师要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富于新意。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它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面对网络,音乐教学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我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决定的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音乐课是一门有趣的活泼的艺术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内容多、动感强的教学内容,辅助音乐教学,可以使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虚幻音乐形象变得具体、直观,带学生进入一种好奇、急不可待的境界,在头脑中产生“究竟为什么”的欲望,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唱歌曲《小象》时,由于在现实中小朋友很少有见过大象的,同学们对大象的形态、动作等方面形象模糊,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中描绘的音乐形象,我将歌曲和有关大象、小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用律动形式进入课堂。“象妈妈”和“小象”一起游戏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会唱歌后,我又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在导入新课时,用动感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咏鹅》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小河边,微风轻轻地吹着柳枝,小鸟在快乐地歌唱,水中的鹅儿也在快活地叫着,就连小河里的流水也在哗啦啦地唱着歌……同时,播放出鸟鸣、鹅叫、风吹柳枝、小河流水的音乐,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不知不觉地有感情地背诵出这首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易掌握。采用教学媒体,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者能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唱歌曲《云》时,我采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雨点、麦田等单幅图,然后根据歌词的内容慢慢出示有关的组合图;让小朋友直观地感受到蓝天中的白云就好像大海里的帆船,里面装的不是鱼也不是虾,而全是小雨点。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又如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首先,我边放映“小白船”的课件边动情地朗诵歌词,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像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能有效地将视听和听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使之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观察是感知活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再加上有次序地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发现”和“探索”的学习活动,针对问题去寻找资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更深,对歌词的理解更进一步。

例如,在教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并非是个被教学者,而是一个主体,主要是自己学习,去“发现和探索”。每个学生按照步骤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从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西藏的民族风情特色、音乐特色、舞蹈特色等,然后进行模仿表演创编。每个环节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学生有极为真切和自由的感受。多媒体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轻松有趣,参与性又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网络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启发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思路,音乐游戏也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反复品味音乐内容。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学生爱学要学,效果相当好。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例如,在学习《小动物唱歌》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好多同学喜欢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乌,起伏有致,好似鸟儿在树林中尽情地对答歌唱;有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猫;有的同学两手指竖起放在头顶,扮演可爱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树在微风中随风摇摆等等,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几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宝库,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各式各样,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怎样在音乐教学课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学习、探索。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方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6

骆志煌

陈至立同志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逐渐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时某些方面表现单一的缺陷,如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问题等。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制作了一些有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在省市学科会议上交流、演示,并提供给本校和其他兄弟学校使用,从中收集意见和建议,有所心得,诉诸此文,以供有志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老师们共同商讨。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寻求历史学科教改新模式。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中学历史教学以其内容丰富、手法多样的特点始终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以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得不是很准确,因此,历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多停留在较浅的水平。经历几年来学科同行们的探索和实践,在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开拓和突破,笔者结合我校为申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提出的“创建现代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主课题,在历史学科中相应提出“现代组合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子课题,以历史地图为突破口,以期由浅入深,逐步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推向深入。

地图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长期以来,中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在进行历史科地图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课本插图、地图册和挂图,有时也借助地球仪或幻灯、录相片等媒体,与以计算机为先导的多媒体辅教手段相比,上述的地图展示法就自然地表现出它的如形式较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动态进程等缺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则以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表现效果强烈等优点成为新时期开展教改探索的首选方式,它正好弥补了上述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但值得指出的是,Cai仅仅是“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而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为以我们现有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考查中均还不允许淡化教材,相反,是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强化教材,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表示法不是计算机或其他媒体可完全取代的。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探索属于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促进历史教学的教改模式,而不是寻求一种替代教材的全新“模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开展的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也应该体现出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了弥补学生普遍存在的识图能力较弱的不足,历史教师在授课中经常不得不动用大段的时间对地图进行详细的讲授,以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手段以其提高课堂效率的优势同样在这方面起着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以笔者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过程设计一些问题,在授课中通过Cai课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的地图演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问题。如在讲授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时,笔者播放了一段历史录象资料后,演示了自制的解放军挺进中原和三大战役等有关地图的课件(图1为其中一幅),同时引导学生回答诸如解放军的反攻方向的确定、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进攻战略等问题,通过一步步的演示,模拟实战进程引导学生逐一回答问题。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在影视中才能见到的地图动态表现手法,笔者还动用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室,使所有学生均可亲自动手,以战争指挥员的角度进行地图进程的指挥运作,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地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对这一阶段的相关史料掌握得十分牢固,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

同样,只要我们备课时设计合理,提出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配合媒体的展示引导思维走向,将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既达到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又使学生在经过思维运作得到答案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同样激发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目前仍普遍存在的历史学科不被学生重视的情况下,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科地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制作Cai课件,开展历史地图教学手段的探索。

目前可用于制作Cai课件的软件很多,历史素材也十分丰富,因此首先要在进行充分的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筛选素材,将制作课件所需声像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以备利用。如将课件中将要体现到的图片、地图扫描,在这方面可用于图形扫描和处理的软件很多,如Photoshop、Ulead iPhoto Express (我形我速)、Microsoft的照片编辑器、Windows的画笔等,但据笔者使用经验,Photoshop在图象质量、后期处理的功能和压缩比上均有很大的优势,不足之处是价格贵,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笔者常用的另一软件Ulead iPhoto Express (我形我速) 是与扫描仪捆绑销售的,功能足以应付一般的图形处理,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虽然感觉上图形质量(特别是转化为JPEG压缩格式时)比Photoshop有所逊色,仍不失为一款优秀的图形处理软件;微软照片编辑器和画笔优在操作简单,但功能较单一,支持格式少。其他软件亦不乏精品,其中的Paint Shop Pro等甚至以共享软件的方式推出,广受好评,但由于没深入使用过,未敢妄加评价。

使用以上软件进行图形采集和处理后,即可利用有关软件进行Cai课件的制作。可用于制作课件的软件同样繁多,功能和易用性也同样繁简不一,笔者所接触到的课件大多采用Authorware、Microsoft PowerPoint97等制作,此外还有一些采用Director、方正奥思平台和新推出的凯迪平台等软件开发。

Authoware和 Director都属于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界面良好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其良好的人机界面、灵活的多媒体素材编排方式能够集成多种格式的外部图像、声音、文字和视频,用于编制播放式和交互式教学课件实属上乘之选。但以我省目前的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备水平,除少数学校有能力配置了网络教室可供师生使用有交互功能的课件进行教学外,大部分学校均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室”的配置,因此对课件的要求仅需实现播放功能和简单的超级链接即可,从这一角度看,PowerPoint(演示文稿)基本具备了这一功能,且此软件操作简单,是目前制作历史教学Cai软件的首选。

在确定了Cai演示课件的工具软件后,对中学历史教材涉及的地图进行分析和综合,结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将地图的演示以点、线、面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1、方位地图。这类历史地图主要为了强调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方位,从教学目上看,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使学生掌握这些地点的相对位置、地名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唐朝的手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的“通商口岸”、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等。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反差较大的色彩制作一些形象的图样或箭头指向,如用兵器或爆炸形色块代表战争爆发的城市(如图2淮海战役示意图)。用货币或具体商品代表工商业城市,或直接用色环闪烁覆盖原图中欲强调的方位,在动态手法上则采用多次“闪烁”、“回旋”等手法吸引学生的视觉焦点,同时以“平行线条”或“切入”、“飞入”等方式展现地名,必要时可打出字幕强调地点的有关史实或需要学生较好掌握的知识点。

2、线路地图。这类地图的特点是体现线路的延伸方向和途径路线,从教学目的上看,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方位变化、方向及其发生的相关史实,如张骞通西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新航路开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在制作手段上可充分采用手绘或多种箭头的组合,在经过处理的空白图上采用动态手法,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手法上应用“切入”展示较多,必要时可分断拼接,以配合讲述的进程,所经地点、地名的强调可参照上述第2点的方法运行。如笔者在制作三大战役的有关地图时采用此法,将解放军的进攻、敌军逃窜的线路分别用红、蓝两色箭头表示,根据不同进程定义不同的方向,编好顺序,同时在表现解放军包围、歼敌的过程时采用在战争地点制作爆炸形状的色块,配合以“爆炸”声效,授课时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再如笔者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在经过处理后的地图上绘制几条航路,体现了其延伸的方向和过程(图3),用以配合课堂讲述,与以往采用的挂图方式相比,在生动性和可操作性上均有天壤之感。

3、版块地图。此类地图主要表现区域特征,如三国鼎立局面、北洋军阀割据、抗日敌后根据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等均属此类,这类地图在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和相应位置。在进行处理时配合讲述,用色块填充版块,采用“溶解”、“闪烁”或“切入”等手法定义其“出现”,同时可根据内容不同定义伴音,如笔者在制作“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图”中分别将不同色块的两国殖民地“组合”→“复制”→“粘贴”,分别定义两国殖民地“慢速闪烁”(爆炸声效)→“溶解”(1秒钟后自动)(图4),感观刺激量较大,客观上强化了地图的区域特征,在实际授课中效果良好。

以上例举的是在对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简单归类后,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一些探索。事实上,历史地图形式多样,不少地图无法单纯地用哪一类来归纳,或者是上述几例特征同时体现在一张地图上,因此我们在制作Cai课件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一格,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以达到最佳辅助效果作用为目标,方能体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宗旨。

三、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注重Cai课件的“三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分析和评价课件成为我们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Cai课件进行分析、评价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还可以发现教师在编制、开发课件时可能存在的认识问题,因此开展充分的评价、交流活动,对优化历史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校际交流,为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将部分中学历史辅教课件和体会通过因特网在个人主页上发布,以期得到更广泛的评价。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在制作Cai课件时可以从课件内在的“三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来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评价。

1. 科学性----课件的灵魂

科学性是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开展科研均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标准。仅从历史学科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角度看,我认为首先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历史教材的教学目的,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表现形式,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内容要与教材一致,必须正确无误,无任何科学错误,这是一个成功课件的前提。其次要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字幕、图形、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但这些都要围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因而,科学性是Cai课件的灵魂所在。

2. 实用性----课件的生命力

不言而喻,课件是为辅助教学而用,是教学的工具,因而实用性就成为评判课件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要能为教学所用,除上述的科学性之外,有时甚至还可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材内容发掘的深度等独到之处,成为更好地沟通师生交流的一座现代桥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是“举手之劳”,不可占用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第三是实际效果,当我们走出仅将多媒体作为“演示手段”的“初级阶段”后,摆在面前的就是开始从形式转向深入,注重课件在中学历史教学授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解决、师生交流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说,实用性就是Cai课件的生命力所在。

3. 技术性----课件的活力

Cai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载体,其技术的前导性和个体差异的表现性均会得到较充分的展示。课件的技术性首先表现在对教学有关的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编制的技能,这是制作课件的前提。一个好的课件由于充分发挥了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其表现能力和演示手法等电化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以对学生的感官达到最佳程度的刺激,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和注意力。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制作Cai课件的过程不仅是制作者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展示,同时也体现了其审美标准。媒体的呈现是通过视听接收的,因此一个画面组接流畅、节奏适当、声像俱佳的课件除了能配合授课外,还能在德育和美育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课件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布局构图的和谐、声像结合的合理等方面。因此,从外部因素来看,Cai课件的技术性是其活力之所在。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教育技术,选择

信息化时代的扑面而来,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教师至关重要的帮手,它把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融成一体,把传统的单一媒体教学转变为综合媒体教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目前,多媒体教育资源已经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普遍的运用。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资源再好,如果不能科学地对待它,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应该怎样正确、科学地去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把握好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的“度”,成了我们亟待处理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了以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方法。

一、教学资源的选择以适合幼儿活动为标准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其音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和形象,有助于调动幼儿的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便于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出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醒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信息技术手段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比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有优势。比如,在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老虎的图片,图片上的老虎没有牙齿,嘴也瘪进去了。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都会被图片吸引住。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启发“:老虎怎么啦?”幼儿会发挥想象力给出答案:“老虎生病了?”“它被其他动物打败了吧?”“老虎一定是老了,所以没有牙齿。”在幼儿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教师可以适时出示自己的教学课件,幼儿则认真、专注地倾听聪明的小狐狸拔掉打老虎牙的故事。独特的故事呈现方式,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长期以来,幼儿教师都只把教学的过程当成是给幼儿传授知识和教会技能的过程,而忽视了对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视。多媒体技术人机的交互特点和及时反馈的特征,都能够激发出幼儿的学习欲望。而且,这种学习欲望经过持续巩固,就形成了学习动机。

(二)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听课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需要和认知特点。在一次“小鸡出壳”的活动中,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先观看了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幼儿都理解和感受了小鸡钻出蛋壳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放大、动画慢放、图像定格等特性,引导幼儿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仔细观察的机会,然后再经过细致思考,最终通过交流和探讨找出正确的答案。科学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幼儿更加真切地感受抽象的事物,不仅强化了对知识性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幼儿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幼儿的学习经历在脑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在这次“小鸡出壳”活动中幼儿普遍参与积极、热情,所以教学目标就能轻易实现了。因此,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时,必须以符合幼儿需要和认知特点为依据。

(三)重视幼儿学习经验,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通过图、音、文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呈现,把教学内容变得可看、可听、易感知。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幼儿传递信息的方式单一、来源有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从多方面收集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以适合教师教学为标准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活动整合在主题活动中

根据《课程指南》的要求,幼儿园中的各个活动不是单一的学科,而应该是整合在各学科中,融入进幼儿生活和主题活动里。如数概念是在表象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主题活动中往往很难深入,经常是蜻蜓点水般的碰一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记录主题活动情境,方便梳理和回顾。在这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照相和摄像。例如,主题活动“找蛋”,需要幼儿掌握相邻数的概念。传统教学中一般都借助数字卡片的演示让幼儿熟悉相邻数间的大小关系。但通过动画设计的春天和鸡妈妈、鸭妈妈、鹌鹑妈妈找到的情节,能让幼儿在参加游戏的过程里熟悉相邻数的概念,让活动更加生动,有利于幼儿理解枯燥的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图片或实物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活动受时间、场地等原因无法深入开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帮助。

(二)优化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探究性

多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集成和交互,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将使我们的教学效果突飞猛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总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媒体的音画结合和图文并茂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学前教育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参与鼠标或课件操作,让幼儿个体带动教学画面的变化。幼儿在感受多媒体技术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同时,幼儿教师也应该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适时、适度地选用多媒体。比如有时在活动的开始使用多媒体,用来吸引幼儿们的注意;有时在活动中运用,以解决教学重难点;有时在活动结束部分运用,抛出问题,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三)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重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里的多媒体动画功能是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能够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和具体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可看、可听、易感知、易体会的形象化知识,并能够进一步扩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展幼儿的知识面,帮助幼儿理解新的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求,我们把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地。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呢?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问答---复习导入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课堂上好奇心强,表现力强,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多媒体教学就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其视觉及听觉器官,紧紧跟随变化中的设备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从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资料丰富、信息量大,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它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并渲染了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使得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事物,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和生动,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不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的情景,而且也能把学生未曾见过的地名和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画面再现于屏幕,并能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组合搭配成游戏,再配上音乐,更多地创设情景,利用视频、图像、及动作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使课堂取得最佳效果。如在教小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十册《Module 6 Unit1 Stonehenge》一课,中国的小学生对于英语的传统著名景点巨石阵了解的很少,可以在课前先搜集一些关于巨石阵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对巨石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他们掌握新知识有一定的好处,通过图片和视频直接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巨石阵的意义。学生观看图片和并听了其中的英语解说,结合课文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巨石阵是什么样的,然后用英语互相谈谈如果你去巨石阵当小导游,你如何向你的游客介绍巨石阵。这样达到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且拓展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充分利用电子邮箱,人机对话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多地是强调交流运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表达。”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提供了优良条件。

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网络信息技术惜惜相关。如如何发送电子邮件(E-mail),它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四、实践中的一点反思:

(一)课堂活动中多媒体运用要恰当,并结合常规手段,提高教学活动成为有效活动,为教学全面服务。

随着课改的深入,多媒体课件的普及使用,有些老师认为传统粉笔黑板就不必要了,现在上课用多媒体课件,板书也不必自己写了,课堂上只要懂得应用多媒体就行。在课堂上把所有讲的内容都用多媒体呈现,教师的工作就是点击鼠标而已。这样,教师失去了主导作用,而学生则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同样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又陷入了“填鸭式”怪圈,教师被“课件”牵着走。

事实上,傳统教学基本功很重要,没有它,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板书、标准的语调语音来示范引导学生,带出的学生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也才能说出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虽然现在普及多媒体,但机器永远无法代替人,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入及每个环节都是恰当地通过多媒体呈现。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但应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用最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二)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有亲和力的语言对学生是最有感染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大量的语言交流来实现,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教师的每一个语言、动作、环节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教学服务的,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了好多条件,多媒体只是把教材中的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现给学生,往往侧重于有声有动画的制作,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对视听感官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帮助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然而,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句型操练、交际对话,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多从学生在角度考虑,设置的情景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视听器官的运作、手的书写活动、脑的想象都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结束语

英语的教育教学走向信息化、技术化的趋向已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参考文献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9

——《囚歌》一文的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语文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学习语言文字,还涉及审美教育以及热爱生活、感恩世界、珍爱亲情、知荣知耻等情感教育。和其它学科相比,它的思想性更强,突出了形象思维。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语文味”,更多的要有“人情味”,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多媒体教学凭借它声像图文并茂的优势更利于体现语文课的上述特点。可喜的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中央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库、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配备的教学光盘、教师的自制课件集等的许多资源正好为我们教师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多资料。如中央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有:素材资源、教案编写、生成板书、资源搜索(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的搜索);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资源有:学习指导、课程资源、教案示例、媒体资源、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教学光盘中有名师授课的课堂实录;教师自制课件集中有本校教师制作的比较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优秀课件。概括起来说,这些资源可分为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幻灯片等资源,如果我们在语文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把这些资源有效的加以整合应用,这将对语文教学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

《囚歌》这首革命诗是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是叶挺于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在囚禁他的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墙壁上写。诗中描述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表达了革命者决不屈膝投降的决心和为革命为信仰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现结合《囚歌》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加以例说:

一、师生配合,搜集资料

教师可把学生带入学校网络教室中,师生相互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素材,并存入规定的文件夹中。例如:学生可以在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的“素材资源”栏目和“资源搜索”栏目中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如《囚歌》的课文诵读MP3音频文件、诸如“皖南事变”的一些革命影片、朗读本诗的节奏划分法、文中的生字词等内容。也可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的“少年文化”栏中搜集有关《囚歌》一诗的资料,如皖南事变的前后经过、有关叶挺的英雄事迹以及叶挺在狱中写诗的图片和他写在狱壁上的《囚歌》诗稿图。还可下载更多革命英雄的事迹、诗句、图片。学生还可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课程资源”栏目中下载与《囚歌》课文相关的习题精选、探究活动、扩展等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议一议,练一练,如果觉得有困难,同学们可观看“学习指导”栏中和教学光盘中名师讲授本课的课堂实录视频资源使疑惑得以解决。同时同学们还可以租借电视剧《新四军》、电影《刘胡兰》、《在烈火中永生》,重点观看表现革命先烈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决不屈膝投降的英雄气概的情节。当然,大家还可以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整个网络中去。这样,同学们一边搜集资料,一边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已完成了对本文的自学、预习工作,这将对本课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而这时老师则在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素材资源”栏和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的“课程资源”栏中搜集下载相关的教案示例、媒体资源、探究活动资源。还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的“学习指导”栏和教学光盘资源中寻找一些能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课堂实录视频资料。教师自已还要租借一些与本课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光碟如:《刘胡兰》、《在烈火中永生》、《新四军》等。这些资源将对下一步编写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时有很大帮助。

二、制作课件、设计教学

(一)文字、图片资源的运用

在编写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就可调用师生共同搜集的文字、图片资料。如编写教案可以把下载的诸多教案示例整理在一起,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将相关文本以复制、粘贴的方式编写出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又如在制作课件时要用到作者叶挺的简介内容,还有《囚歌》的原文以及一些探究性问题,课堂练习等文本资料,我们也可把这些内容复制粘贴到幻灯片中。同时,我们还要调用许多图片。如我们可以把叶挺在狱中的照片和他写在狱壁上《囚歌》诗稿图片复制、粘贴、组合在一起;把许多英烈们的照片重叠粘贴、组合在一起,旁边再配以表现他们坚贞不屈精神的诗句。这样图文并茂既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又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使他们受到革命主义,爱国主义等情感教育。

(二)音频资料的运用

在课件制作中还需要链接一部分音频资料。如课文诵读和部分歌曲。我们可将学生下载的《囚歌》课文诵读音频资料链接到叶挺狱中照和狱壁诗的组合图中;在革命英烈图组中可链接雄壮的《国际歌》以此来缅怀先烈。这样在丰富的视觉、听觉冲击下,同学们的思想情感一定会受到强烈震撼,定会情绪高涨,非常有利于对本课的理解、感受。也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三)视频资料的运用

在课件制作中还需链接许多视频资料。我们可以用视频解霸在电影《刘胡兰》、《在烈火中永生》中截取表现刘胡兰、江竹筠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部分感人片断链接在课件开头,以此激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会使学生更有激情的投入到《囚歌》一课的学习中去。在简介叶挺时可链接用视频解霸从电视剧《新四军》中截取的有关皖南事变和他在狱中与敌人顽强斗争的部分视频;一些合作探究性问题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重点所在,而这些问题在教学光盘中和学生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学习指导”栏下载的视频资源中都有名师的详细讲解,我们也可利用视频解霸将这些答案一一截取并链接到每一个问题中去。这样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在课堂中高效率突破教材难点、重点,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篇10

开题报告

前郭县浩特芒哈乡中学 姚春风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育的观念正迅速转变,教育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是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元素,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当前中学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从我校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条件限制,目前依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已经逐步实现,硬件的条件日渐成熟了,但是教师们对于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还是比较陌生,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应用层次低,未能发挥现代化技术应有的作用。并且在使用媒体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无法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的结合。基于这些原因,我校课题组提出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让教师们对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有系统的认识,通过研究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让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形成常态化教学氛围。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带动全体熟练掌握媒体使用技术,让媒体技术真正进入课堂,并且通过研究形成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运用教学媒体的环境下,如何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探索现代教学媒体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现代教学媒体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常态化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层次与绩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现代媒体技术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对学科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研究。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规律、模式研究。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基础知识整理、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借鉴发、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学习—整合—试验—评价—成果。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后尝试将现代教育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通过公开课及教学课件、案例评比等活动对研究初步成果进行试验和评价,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将以论文,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及公开课的形式呈现。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课题的研究,我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物理课程标准》作为我的指导思想。

六、课题的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我们把整个课题实验研究分为了预研究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预研究阶段

2015年3月27日-2015年4月10日为预研究阶段,我们主要工作有: 1.初步制订课题研究方.强化培训,提高认识。

2.完善实验管理制度,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

3.制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引发的学习兴趣变化的检测评估方案。

4.利用网络,通过互联网通道,开展各校教师交流等,为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电化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最有力的帮助,为更好的完成研究提供平台。

(二)方案调整与完善阶段

2011年4月-5月为方案调整与完善阶段,我们的工作有: 1.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小结,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对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

2.申报立项:在各种条件具备和资源充足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申报吉林省 “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并申请立项。

(三)实施阶段

2015年4月20日-2015年11月20日为实施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按照研究方案,2015年组织开展课题理论培训工作;定期召开课题成员研讨会。力争教师学习内容广泛,跨学科的讲座交流,促使教师的思考面更广、更深,更能把握本学科的问题存在以及阅读中研究对策。

2015年工作主题是“备课”,通过主题的确定和立足,来带动全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明确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学情、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写教案等。学校各级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等都围绕“备课”这一主题来开展、落实、出成效。引领教师进入主题的研究通道上来,给予教师观念和视野上的扩展。2.定期推出开放课,整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实验组的老师撰写论文,实验心得、教学札记。4.做好阶段的问卷调查分析工作,针对问题进行调整。

5.开展专题的学生活动实践,收集资料。分学期进行阶段性研究工作计划、小结。

(四)总结阶段

2015年11月20日—12月30日是课题的总结阶段,主要做的工作有: 进行较系统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鉴定;向主管部门申报课题结题;深化、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组织机构(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姚春风 副组长: 胡 敏 李洪军 成 员:马忠海 邢洪山 武晓丹

(二)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主研人:姚春风

各子课题负责人:胡 敏 李洪军 马忠海 邢洪山 武晓丹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本课题研究共计6人,均为本科学历,并长期处于农村教学一线,人员年轻化,工作热情高。这些教师都属于市、县级骨干教师或省级骨干班主任。在组织教学、处理教材、与同学交往中都有一定的经验,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经常参加上级进修学校和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各种课件制作大赛和电化教学评比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姚春风老师《凸透镜成像》课件获吉林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如何上好初中物理课》获吉林省第九届教育科学成果评选三等奖等等,因此本课题组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很好的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姚春风: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本课题负责人姚春风是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参与 多项课题研究并结题;课题成果在本校得到广泛推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次参加物理学科“国培”“省培”活动,并多次担任班主任老师,2013年获得吉林省培训项目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年中考其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学科成绩平均分居全县第一名。

胡 敏 李洪军 马忠海 邢洪山 武晓丹等主要的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上一篇:那个星期天作文450字下一篇:口语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