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学研究生教育(medical graduateeducation)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建立在医学本科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它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双重任务,在高等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近十年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记忆与趋势分析

摘 要:基于文献计量学相关定律和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从文献增长、期刊分布、机构分布、作者群体、研究主题几个方面对CNKI数据库中近十年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发现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正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医学研究生教育广受学者关注并已经形成了一批核心区期刊、高产研究机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是还没有进入研究成熟阶段;近十年来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日趋活跃,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逐步形成,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和研究的内容也较为全面,但研究的整体质量和关注度还有待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能力提升、教学改革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Cite Space;知识图谱

研究生教育肩負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临床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医学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随着国内医学院校研究生的扩招,虽然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医疗保健系统输送了大量急需的高素质、高水平医疗技术人员,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端应用型医学人才,促进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质与量的均衡发展,是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基于此,作者利用Cite Space软件,引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学界近十年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梳理,采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形式加以分析,以期展望未来的研究进路。

一、研究设计

知识图谱运用文献计量软件,通过挖掘文献中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来绘制,主要应用于各学科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的量化分析[1],本研究采用的知识图谱工具是基于Java平台开发的Cite Space软件,以分析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热点演进趋势。本文的文献分析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CNKI数据库中,以“医学”并含“研究生教育”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所采集文献时间段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共检索出文献1897篇,文献样本收集于2020年8月14日。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以人工方式剔除条件不符(包括书评、学者访谈、会议综述、新闻报道、发展报告、征文启事等) 文献,最终得到期刊文献1807篇用于知识图谱分析。本文从研究时间演进、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文献被引等方面梳理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记忆,以剖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而展望未来的研究进路。

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总体概况

作者通过对收集的期刊文献的样本进行分析,尝试从文献年度发表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四个方面揭示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总体概况。

(一)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

通过对所采集的近十年的1807篇期刊论文样本进行发文量分析,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进展。从年度发文量统计中(图1)可以看出,发文数量呈波动趋势,2010-2015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2015、2016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2016-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达到谷底,2020年前7个月发文量为82篇,系统预测值为130篇。可见,近十年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5、2016年的稳定发展阶段,2016年以来的波动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这一阶段该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吸引我国学者的目光,研究成果稳步上升。而2015、2016年可以说是近十年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转折时期,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8年99篇发文量较2016年242篇发文量下降近1.5倍,2019年有所回升,但2020年预测又将有所下降,可以说2016年以来,发文量呈波动趋势,但是仍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总的来看,近十年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波动发展的过程,但取得了相对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发文作者情况统计

论文作者是研究的核心贡献者,而核心作者是指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研人员,其研究方向一般代表该领域的重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从核心发文作者和作者间合作情况两方面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文作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搜集的1807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段丽萍,共发表22篇。根据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认证公式为M≈0.749 Nmax,公式中Nmax为发文最多的作者;M为核心作者的最低文献数[2]。计算可得到M≈3.51,因此该领域发文数不少于三篇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统计结果显示,核心作者共有43位,共发文252篇,约占文献总数的13.9%。其中,选取发文量前11的作者为最具代表性作者(因第10位和第11位两位作者发文量并列,故选取11位),见表1。作者间的合作是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分析文献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分布就显得非常必要。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43位核心作者的合作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2。图2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的大小与作者的发文量成正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表1中所涉及的11位最具代表性作者的节点。此外,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曾有论文合作,连线的粗细与合作论文的数量成正比,我们可以看到43位核心作者之间有多对合作关系,涉及大部分作者。而以孤立节点的形式存在的作者表示论文为独作,还未和其他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发现:一是11位最具代表性作者之間存在着合作,且整体较为集中;二是虽然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多,但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呈现出多核心的现象。可以蠡测,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领域中研究者研究的出发点可能有所差别,且成果相对独立。

(三)发文作者情况统计

研究机构是支撑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该研究领域科研力量的分布,进而准确把握该领域研究的主阵地。根据搜集的1807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见表2),发文数量最多的是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共计20篇,其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的18篇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13篇。可见重庆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构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第一梯队,二者与第三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组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主阵地。这10所研究机构均为传统医学强校或医疗机构,是较早培养医学研究生的院校,它们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氛围浓厚、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我们通过运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研究机构的分布图谱(图3),对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研究机构的合作现状。为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取发文量前50位的单位进行可视化分析。图3中每个节点代表一所研究机构,节点的大小与机构的发文量成正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表2中所涉及的10所主要机构的节点。此外,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连线的粗细与合作论文的数量成正比。而以孤立节点的形式存在的机构表示论文为独自单位发表,还未和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此我们发现:一是主要研究机构之间合作频繁,规模最大的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研究群体;二是合作研究较强的两个机构通常处于同一城市或部门。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等部门,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院等部门,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等部门,皆属于学校内部的部门合作;三是北京为研究的中心地区。由发文量前十位的机构地域分布看,有四所研究机构分布在北京,在图3中也能看到北京高校与其他地区高校的合作关系。可见北京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中心阵地,重庆、广州、天津等地也汇集了一批相关研究的著名学者。

(四)期刊分布情况统计

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分析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有助于提升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能为该研究领域学者提供研究成果发表的最新走向。根据搜集的1807篇样本进行期刊分布统计分析,可知研究成果分布在372种期刊中,选取发文量前10名的期刊(见表3),共计102篇,占比5.6%,可见这10种期刊构成了国内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区期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与《科教文汇》以11篇发文并列首位,但排名前10位的期刊没有一个是属于核心期刊,可见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加强,提高研究的厚度和深度。

三、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剖析

文献年度发表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为我们全面且直观地呈现了国内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文献记忆,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而在此基础上对数据样本进行关键词聚类等相关分析,可为深入剖析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提供支持。

(一)论文的关键词统计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的精华,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就能有效把握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反映的是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共现程度。将搜集的1807篇样本文献全部导入Cite Space软件,日期选择“2010-2020年”,时间分区为1年,设置节点类型为“

此外,关键词的中心性反映出关键词共现程度的高低,为更直观地反映这一程度,我们选取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中心性(见表4)进行考察,可见:一是关键词后数字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研究生教育”出现频次达到511次,次数和中心性皆为最高;二是发文频次和中心性不成正比,并不是发文频次越高中心性越高,中心性的大小只反映与该关键词的共现程度。

(二)论文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热点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我们对前20位关键词按照相关性进行深入梳理和类别划分,将20个关键词归纳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医学研究生能力提升”“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四类,具体划见如表5。

(三)研究热点领域剖析

我们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统计分析得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医学研究生能力提升”“医学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思考”四个热点领域。

一是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一内容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提高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有学者就引入了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基本思想,阐述“系统常态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内涵与特征,提出基于“基础体系、过程体系和支撑体系”在内的“三效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化、常态化建设方案[3]。有学者认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要与未来职业进行衔接,但部分院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存在不足之处,应深入分析现状并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此来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4]。此外,还有学者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学习满意度、培养状况等方面进行过实证研究。可见,有许多学者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二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从两个进路展开:其一,中外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对比。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美、英等发达国家与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的特点、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等内容,试图探讨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参考[5]。也有学者具体对比了中美、中日、中韩等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不同。其二,从具体的专业出发研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比如有学者研究了麻醉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其认为应从掌握临床技能和建构科研思维方向入手,结合麻醉学科的特点,从理论学习、临床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开发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形式教育[6]。还有学者对口腔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进行了研究。

三是医学研究生能力提升的研究。从前文的关键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医学研究生能力提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考要以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为落脚点进行分析与思考,有学者提出通过多举措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等具体做法,探讨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思路[7]。其次,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是一个优秀研究生所必备的素质,但是目前医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着“只重临床,忽略科研”的培养偏差,那么有学者分析了当前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图探讨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策略[8]。此外,还有学者分别探讨了中医、西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是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关于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界从各个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从国际化视野出发探讨了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学者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及自身的留学经历,提出构建国际合作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议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国内外院校优势进行联合培养[9]。总之,在培养过程中开拓医学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有学者分析了医学研究生国际视野培养的现状,结合自身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从院系、导师、学生三个维度讨论如何开拓医学研究生的国际视野[10]。此外,还有学者对目前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定量研究,从定量研究中追踪培养模式的变化。

四、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进路展望

以上分析可见,国内学界从多个角度对医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的来说,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识别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提供了参照。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进步的空间,作者认为应以研究现状为基础并结合近年来关键词时间演进趋势,来展望该领域的研究进路。

(一)关键词时间演进分析

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关键词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可做出时区图谱从时间维度展示文献关键词方面的热点与演进趋势。将搜集的1807篇样本文献全部导入软件,绘制出的时区图谱见图5。图5以时间为横轴,节点表示热点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词频,它们之间的连线表示热点词在时间上的演进趋势。从图5我们已看到:2016年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内容、具体理论、具体专业的研究,在2016年之后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双一流”等背景的研究。

(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深化方向

前文我们围绕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概况和热点进行了讨论,但我们还要认识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尚待深化研究的重要问题。

1. 丰富研究方法

从文献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学理研究,很少有学者从定量层面去做实证研究。比如,广西医科大学陈泉宇、徐晓君对医学院校学术型研究生整体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培养与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评价打分[11]。但此类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毕竟是少数,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研究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证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某个时期的实证研究不能作为永久的研究数据。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学者从定量层面加以研究,及时发现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展程度,为学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 拓宽研究视角

从现有成果来看,大多成果是围绕医学研究生进行学理探讨,从教育现状与措施等教育展开,且主要是从医学、教育学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但作者认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大课题,而且研究生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持续发掘的问题,对其研究不应该拘泥于这些视角,应该采用多学科思维。如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去探析医学研究生思想素质的提升,采用文化视角去分析传统医学文化对医学研究生的影响等等,以此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论证力度。

3. 明确研究内容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医学研究生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是从什么角度入手研究最为合适?这应该是在研究之前就要厘清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些研究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背离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所提出的存在问题并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真正存在的问题,有“随大流”之嫌,所以提出的解决路径也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所以作者认为,研究者们还是要树立问题意识,找到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真正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进一步剖析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初衷、问题及路径。

从上文的一系列研究数据和现状剖析中,可以看到国内学界的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医学研究生能力提升、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是四个热点领域。在丰富研究方法、研究生接受度、拓宽研究视角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化。当然,作者借助文献梳理软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进行文献整理是一个新的尝试,在软件的使用和文献的分析上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2]宗淑萍.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10-1314.

[3]朱小平,范贤明,吴珊,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常态化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1):25-26+32.

[4]王丽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现状与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169+180.

[5]张家慧,霍刚,张爱京,等.中外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照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6):6-9+20.

[6]李冬梅,杨迎春,隋海静,等.麻醉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思维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872-874.

[7]陈婉南,左雪玲,柯荔宁,等.跨学科交流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4):302-304.

[8]董德福,曾琪,周亚芳,等.浅谈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广西医学,2020,42(5):659-661.

[9]苏丹,张艳桥,李志伟.国际合作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5-57.

[10]罗赟星,高文静.国际视野背景下创新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223-225.

[11]陈泉宇,徐晓君.医学院校学术型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分析与提升策略探究[J].高教学刊,2020(23):187-189.

作者:栗彦芳 苗明三 白娟 詹向红 呼海涛 别荣海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2:

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分析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进而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阐释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为更好地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各项工作,促进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创造可能。

[关键词]医学 研究生 教育与管理 创新

[作者简介]邵凯隽(1976- ),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浙江温州325035)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本文从揭示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重点,并对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招生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制度较为统一和单一,形成了较为规范合理的招生体制,为研究生的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新形势,医学研究生的招生管理要在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下,遵循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素质人才和服务于广大考生的改革思路进行管理。

(二)教学和科研管理

教学和科研是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关键环节,新时期教学和科研管理创新要紧紧围绕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坚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生成创新成果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上,允许教师在教学方式、考核手段方面发挥独特性,只要是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都应该鼓励教师去尝试、试验。在必修课基础上,适当增加选修课,改善课程结构,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引入完全学分制等柔性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一方面要引入既符合科研规律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科研绩效考核中提高信度和效度。

(三)日常事务管理

学生日常管理涉及面广、事务复杂,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医学研究生大规模扩张后带来的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一是学校管理部门加大宏观指导力度,通过充分引导和调动医学研究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来实现优化;二是将日常事务管理权限下放,在院系级形成专职机构和管理人员,同时要发挥研究生会、党团组织、社团等学生组织和导师的积极作用;三是形成完善的医学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管理人员摆脱大量重复性、程序性的简单工作。

(四)学位工作管理

学位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学位管理是研究生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对照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要求,认真把关,严格管理,要结合研究生的规格、类型、培养目标、具体要求做出导向性的调整,同时又要对出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五)就业管理

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学校对研究生的就业管理主要是一些制度性的规定和程序性的操作。研究生就业管理改革可按如下思路展开:一是加大指导力度。二是学校要发挥规范和监督作用。三是扩大就业管理的概念范围。

二、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重点

(一)以培养质量为重点,抓好每一个培养环节

1.把好招生关。在各院校招生自主权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院系要对招生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要认真组织命题、初试、复试、录取等工作。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担任教学工作的副教授以上的人员组成命题小组,负责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的命题、阅卷工作。通过学科点组织的复试专家小组的认真考核、外语口试等环节,结合初试成绩,加重复试权重,完善复试办法,严格执行复试程序,规范和加强复试工作的管理。

2.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为适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医学研究生管理和教育组织有责任及时组织各学科对相应专业的硕士、博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3.紧抓医学研究生科研和教学环节。根据医学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要让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在教学安排上,所有基础理论课和一些必修环节安排一年内完成,充分保证他们从事科研活动和外地交流的时间,鼓励有科研成果的研究生申报各类奖学金。

4.进一步加强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培养方案的完善和实施。要转变思想,鼓励优秀的硕士生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善博士生的生源紧缺状况,提高培养质量。

5.重视基础理论和必修环节的讲授。基础理论课和必修环节对医学研究生培养起到基础性作用。要力争开设高水平的基础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讲授基础课程。

6.注重医学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抓住机遇,采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所联合培养的方式,让医学研究生到国外或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工作,为今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创新思路。

7.注重专题和学位论文阶段的讨论。由导师和学科点组织,医学研究生定期向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报告论文的阶段性成果,导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使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前沿性、创新性,从而推动论文的顺利进展。

8.紧抓学风建设,促进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开阔的科技视野、活跃的学术思想,为此,要把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素质作为学风建设的目的之一。通过举办学科前沿讲座、开设各种讨论课及聘请外籍教授举办讲座、报告等,为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较高的科学素养、活跃学术气氛提供现实可能。

(二)注重研究生导师的培养与管理

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医学研究生管理组织必须将培养和遴选研究生导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医学研究生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治学严谨,思想活跃,学风正派,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大胆创新;教书育人,把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性思维方法、科学创造的思维过程,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医学研究生管理组织必须按照以上条件组建和遴选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导师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建设一个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经历,在知识结构上互相补充,年龄、资历、水平梯度组合,科学素质和知识结构优化组合,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导师队伍,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

(三)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研究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寓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各医学院校从医学研究生入学教育到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教育他们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关心人民的疾苦,立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振兴民族的决心。同时要求医学研究生树立包括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全局意识、参与协作意识、团结意识、奉献精神在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校的医学研究生,一方面是师从导师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同时又是从事科学研究、创造知识的年轻群体。所以,医学研究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导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们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又会直接影响今后我们国家的医学科学研究事业和医学工作者的形象。

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学术道德问题,学校要加强医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教育和引导医学研究生培养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对学风不正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现象,应及时察觉,认真处理。学校要在各类奖学金评定、申请硕博连读等环节中注意对学术规范的要求和监督,真正评选出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优秀医学研究生。以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在日常管理中,以组织集体活动、个别谈心等方式,教育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旨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培养:

(一)合适的研究课题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正确而设计严密的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课题选的合适与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说,选题的重要性甚于做题。

(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医学研究生的生源不同,有刚从学校本科毕业的,也有经过数年临床实践后考上来的,他们的知识面不一样,对医学的感性认识有很大差别。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特点,要加强“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工程”,特别是现代生物学技术实验课的建设,为医学研究生具备宽广知识和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积极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以便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开拓研究生视野,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讲座为配套的课程体系,作为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三)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

医学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涉及多方面因素,而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教育环境主要表现在学术氛围、研究生导师两方面。学校的学术氛围方面,首先是营造与国内、国际高水平大学交流办学思想的氛围,强调研究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使他们心中的理想更远大一些,目光更高一些。其次,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和自由的学术争鸣气氛。研究生导师队伍方面,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仅在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做课题过程中给研究生以实质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好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四)创新自我环境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医学研究生能否不同于普通的临床医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还在于研究生自身具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主要应包括:(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①作为医学研究生,担负着发展医学科学,直接为人类生命和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这些基本因素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注释]

①潘立,计时鸣,鲁聪达.以创新教育平台为基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124.

作者:邵凯隽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3:

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思考

信息化手段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某一领域应用的总称,当今社会的发展使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各行业不断普及。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也不断深入,并逐渐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方式与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医学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信息化,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加强管理和调控职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海潞 孙立元 肖胜军等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