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1: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与教育

摘 要:高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心理问题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上进,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形势,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1、人际交往不顺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年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单纯性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关系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的勇气,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就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对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迷恋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脱离。长此下去,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学业的压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的莫过于学业有成,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心理上有较高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学一些社会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

3、情绪情感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迅速、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偶尔的小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癖。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

4、就业心理困惑。这在毕业生当中尤为普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地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5、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培养方式和学生的成长方式及经济状况是内因,而社会的大环境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部分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感到素手无策,有些甚至承受不了挫折而产生厌学、退学甚至自杀等心理。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大都遭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业知识不熟悉、措施不当或教师道德水平不高,预期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因此,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老师,首先应积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阅读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参加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等学习系统的心理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巧;同时,学校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为辅导员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邀请专家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等;第三,应经常开展与兄弟院校辅导员和心理学专家、教师的交流,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座谈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资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系统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能力,主动进取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心理素质教育课更应关注借助语言的帮助来解决学生个体身心方面的问题,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大力开设人文素质课程,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将人文素质课列为必修课,正是对实施德育教育教学不足之处的弥补,但是这还不够,要把这些人文知识变成大学生自身内在的力量,还要靠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3、建立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机制

不健康、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个性缺陷的根源和温床。任何一个学生的偏异心理状态和行为都可以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由,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再延续。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本着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方针,严防家庭教育“淡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舞台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帮助家长在当地或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网站了解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电话、邮箱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其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发现问题时寻求家长、亲友的帮助,从整体上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着科学化、模式化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宏.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工会论坛》,2006,1.

[2]金晓琴.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2007,3.

作者:刘刚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2:

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建设;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将这一命题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别要关注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们从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和谐,保证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一、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价值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务持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在看待整个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家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贫困大学生更是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今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校园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但归根到底,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30%,特困生比例为10-15%。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心理贫困”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心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他们带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父母的殷切期盼来到大学,渴望自己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和同学尊重的对象。但由于经济困难,学习生活条件差,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相形见拙,导致他们很难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在矛盾冲突中,把经济上的不如人、见识上的不如人扩大到能力的不如人,以致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自卑心态。在此情况下,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种行为,都可能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特别是刚入校的贫困大学生,远离了在中学因学业成绩较优秀得到同学崇拜和老师赞扬的目光和声音,强烈的自尊心与脆弱的情绪情感交织。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情感体验,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2、充满愧疚和无奈

凡是贫困大学生,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或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家庭经济负担异常沉重,或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挣钱困难,或家庭遭遇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令贫困大学生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父母、为家庭减轻压力而焦虑,生活在一种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面对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难以表现应有的青春活力,应对学业没有激情,参与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朝气,情绪低落,心智不能集中,精力难以张扬。心有余力不足,无奈之感时上心头,个人生活空间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回避人际交往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维系着个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应该说。充满青春气息,充满火热激情的大学校园生活对贫困大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他们也渴望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但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虽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意识,但又往往因为担心自身能力不够、怕自己的表现不优秀导致矛盾和冲突,找各种借口拒绝参加和参与,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敏感。

4、过度自我防御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涉及自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除了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外,在其他事情上也习惯于谨慎行事,思前想后,在面临抉择时,内在期望与外在要求产生冲突,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常常担心某种行动会带来自尊的伤害,情绪上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同时,他们对老师与同学的言行特别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使其对号入座;一个不在意的举止,可能使其产生误解。长期如此,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封闭自我,性格偏执,待人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嫉妒、过度掩饰、敌意等情绪随之产生。

5、自轻苦闷

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常为学费和日常生活保障犯愁,焦虑不安,致使不能安心专业学习,有的开展勤工俭学,在校外打工、经商,也直接影响学业,一旦学习成绩欠佳,便产生无法抑制的苦闷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也由于经济上的困境,他们不愿也不想过多地参加各类活动,抑制了个体潜在能力的发挥,致使他们的社交、应变、表达、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难以有效培养,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理难以消除,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心理特征,出现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情况也有着差别。笔者认为,目前致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讲究经济效益,追求财富的价值观支配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受歧视、受嘲笑、受奚落,社会上“以钱待人”的现实,找关系、找门路,有理无钱行不通的现实,都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而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一种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同时,社会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竞争的残酷和就业的艰难,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现象,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再加之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中学和家长一味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社会评价高级中学生和学生个人。长期是以分数论英雄。在上述环境的影响下,很多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抱怨,从抱怨父母、抱怨家庭到抱怨他人,怨天尤人,变得十分消极,引发心理障碍。

2、学校环境不适应

其一,农村与城市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城市里的高收入家庭与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迥异。贫困学生衣着朴素、乡音很重,举止土气,在生活中难免惹人笑话,加之经济窘迫,对少数学生拥有的手提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MP4、名牌服饰等用品感到的是奢侈和陌生,更谈不上拥有,相形之下,由羡慕到无奈,产生隔阂心态。其二,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刻苦学习,成绩拔尖,成为老师表扬和同学崇拜的对象,但他们由于学校条件与自身家庭条件的制约,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外,综合素质较差。来自城市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强手如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失去优势,感到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甚至全盘否定自己,从而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其三,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贫困学生的许多“不入时”必然遇到冲击,时常给自己带来尴尬或难堪。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容易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突然变得明显起来,特别在拜金主义风气日盛的今天,反映到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在同学聚会、衣着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显身手,贫困大学生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自己进行自我封闭——软性自卫。

3、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贫困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显然具有落后性。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因,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大学里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会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产生自卑等不和谐心理。

4、自我意识偏差

贫困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和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成长。他们有的是独生子,即使有兄弟姐妹,由于其学业优秀而成为父母十分看重的对象,为了让其安心读书,父母再辛苦也不让其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家庭再困难也要供养其生活费用,受到父母过多溺爱、保护,他们很难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和节俭,致使他们认为生活还过得去,我的享受也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就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但缺乏独立生活、自我调节的能力,缺乏完善人格,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社会和他人,对社会现实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些问题往往在大学生这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暴露出来。归根结底。这是贫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反映,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幼稚性与成熟性、理解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

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措施与对策

1、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系列心理问题,出现心理不和谐现象,根源主要在于家庭经济的困难。要解决心理问题,主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学费交不上,日常生活没有稳定的保障,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回避。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旨在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个高校,都在为解决贫困在学生的问题竭精殚虑,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助学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也随着各种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建,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无论从面上或程度上,尽可能减少贫困学生因经济窘迫造成的心理不和谐。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我们应该承认,造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经济贫困的因素,同时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在日常生活面前,贫困大学生往往把目前的困难看得无法解决,对前景没有信心,造成心理困惑和矛盾。因此,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从正面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认知:贫困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也不是家庭和本人的错;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贫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比较普遍和长期的社会问题;贫困虽然影响学业,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可以磨砺意志,促人奋发图强等等。解决了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3、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高等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或咨询,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体系,为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充分运用高等学校的各种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表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消除防卫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要在校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结合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主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困,帮他们之所需,让贫困大学生时刻体会到校园的温暖和师长的关爱,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正确看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使贫困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4、加强自身修养。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却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出现种种错乱而出生无穷烦恼。贫困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的生活观与科学的生存技能有关。抵御心理贫困的关键在于积极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理性引导偏执,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之心,保持清醒,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对待家庭,常怀感恩之心,克勤克俭,自觉克服和抵制享乐主义及攀比心理;对待他人,常抱友善之心,见贤思齐,乐于交际,善于交际;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决不言败。

总之,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使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怪圈,加大经济扶持力度是前提,正确认知贫困是基础,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是重点,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

作者:段振榜 张 洪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3: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规律探析与干预机制

[摘要]精心提取心理咨询中心三年来96个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对情绪等7个心理问题类型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入学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心理问题的规律、特点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的干预机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与师资投入,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普查和宣传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规律 干预机制

[作者简介]王秀华(1979- ),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河南 郑州 45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GH-654)和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MGH-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处于社会变革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精神失常、自杀等现象频发,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逐年增加,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身心疾病是大学生休学退学、轻生的主要原因,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以及高校安全的突出因素。为维护高校安全与稳定,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笔者总结分析了河南某高职心理咨询中心96例咨询个案。

一、 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

1.研究对象。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咨询中心2011~2013年间96例共126人次大专生的咨询记录。其中男生29人,占30.2%,女生67人,占69.8%;大一54人次,占42.8%,大二65人次,占51.5%,大三7人次,占5.56%;贫困生71人次,占56.3%。

2.研究方法。提取分析心理咨询中心近三年咨询记录卡。包括来访者信息、问题类型、主诉内容、咨询建议、时间等。

3.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在96例咨询个案中,68人接受过1次咨询,占73.83%;19人接受咨询2~6次,占19.79%;有9人接受咨询6次以上,占9.37%。咨询6次以上的有9名学生,累计接受咨询41次,几乎占咨询总量的33%。

由表2可知,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恋爱情感、入学适应与学习问题、自杀倾向、就业压力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较严重,如自杀需进行危机干预,有些精神疾病,需转介到精神科治疗。

二、大学生阶段性心理问题及典型案例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面临着学习、经济、就业压力以及青春期的困惑烦恼,他们也会郁闷、孤僻、自卑、抑郁等,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1.入学适应和学业问题。案例一:张某,女,18岁,大一新生。自述进入高职院校是无奈之举,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想象差距太大。生活自理能力差,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加之第一次住校,不适应宿舍集体生活,孤独、老想家。老师讲课方式和高中时不同,不适应学习方法和课程安排,缺乏学习目标,不喜欢所选专业,焦虑不安、忧郁。社团活动占用较多的时间,学习基础差、吃力,成绩下降,厌学、自信心下降。

2.人际交往问题。案例二:仝某,男,19岁,高职大二新生。来自农村,家族有精神病史。不敢直视咨询师,自幼家贫,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常逃课,宿舍沉闷,不想和同学说话,不知道说啥,室友都独来独往,交流少,爱生闷气,无好友,烦恼、压抑。

3.情绪问题。案例三:张某,女生,20岁,大二,偏瘦,双目暗淡无光,因生活琐事,焦虑、烦躁、消极、自卑,不知道如何发泄,易激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无法静心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4.恋爱情感问题。案例四:陈某,男,大二,19岁,在班级心理委员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自述喜欢班里一名女生,主动为她做了许多事,愿为她付出人格尊严甚至生命。可她却不喜欢我,不接受我,我想不通。她只要和别的男生说话,我就难受痛苦。

5.求职择业的就业心理问题。案例五:李某,男,大三,自我意识模糊,不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能正确把握就业方向,对找工作没信心,缺乏竞争意识;想靠父母或学校,又没社会关系,过度担心。案例六:赵某,女生,在系里特别优秀,同时被几家单位录用,看到同班同学大部分选择就业,小部分专升本,自己也通过了专升本考试,不知道是继续上学还是工作,不知选哪家公司,焦虑矛盾、举棋不定。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和原因分析

1.规律。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累积交织性、多重并发性。(1)阶段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经历不适应—逐步适应—基本适应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大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大一主要是入学适应问题和学业压力问题,大二主要是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问题,大三或毕业前夕主要是就业心理问题,而情绪问题和自杀倾向则存在于各个年级。(2)累积交织性。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新旧心理问题累积的特点,心头的旧伤未愈,新伤又现,两种问题累积交错在一起。(3)多重并发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多重并发,部分学生在某一时期同时出现情绪困惑、人际交往、自卑、学业不良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

2.原因分析。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与社会、学校、家庭和人格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是首要原因。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毕业即失业的现状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心理问题频现。当前学校教育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和考试,不注重动手操作能力,致使高职生社会认同度较低,择业难度和就业风险加大,求职心理压力更大。家庭遗传因素、贫困、变故、父母不和或缺失、家长期望值过高等,给学生心理打上了深深烙印。个体人格、自我认知、心理弹性等因素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的干预机制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发展,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

1.提高社会、高校尤其是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自教育部颁发相关文件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重视,但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些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主食,不是副食,只不过是一味佐料,可有可无。领导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加强心理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真抓实干,而不是敷衍应付,虚与委蛇。

2.增加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加强和改进心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为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每年审计高校是否按国家规定设立并足额拨付心理专项经费,以确保专款专用。打造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制定年度师资培训规划,对专职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开展个案研讨与督导;设独立的心理咨询中心,建个体和团体咨询室、测评室等,购置办公设备、心理软件、图书等。①

3.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建立院、系、班三级网络体系,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建立筛查、干预、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心理筛查制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自杀预防反应机制、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

4.多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普查和宣传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对大一新生进行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其心理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利用“525”、心理剧大赛、专题讲座,通过网站、广播站、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班级心理训练活动,宣传心理知识,加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其抗挫能力。同时,就业指导中心要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学生分析就业前景,与相关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推荐合适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五、结束语

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要立足当前、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主动预防、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①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3/06/06/1370502778140.html,2013-06-06.

[参考文献]

[1]曹中秋.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3(12).

[2]费丽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2(10).

[3]付金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矫正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刘畅.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疏导方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5]刘杨子.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6]慕向斌,王奕.西方社会思潮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3(23).

[7]宋歌.从168例咨询个案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J].教育探索,2011(9).

[8]吴占慧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机制[J].科技视界,2012(29).

[9]许继亮.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心理危机的干预[J].教育探索,2012(2).

[10]余啾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715(3).

作者:王秀华

上一篇:出纳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