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习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经济学习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成都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决策部署,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

第一篇:经济学习论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迁移理论的“知识范围经济”逻辑演变

摘要:知识积累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内涵变得日益丰富,并且各领域学科知识扩展、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边界变得逐渐模糊。据此,笔者将范围经济对于特定经济现象的规律解释运用于基于迁移认知的知识积累过程,结合新建构主义、关联主义理论提出和解释“知识范围经济”概念,且通过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将“知识范围经济”与范围经济联系在一起,以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关键词:知识积累;新建构主义;关联主义;学习迁移。

引言

范围经济指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分别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假设总的产量是一样的)。在工业时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具有知识”;而在信息时代,教育更加注重“知识创新”。[1]知识创新意味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对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扩大再生产。学习迁移主要指将本领域知识、技能应用于其他领域,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即主要面向的是信息时代“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创新并是构建“知识范围经济”新机制的核心要素。

一、知识范围经济:概念与机制构建

范围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催生了以知识为主导的新型范围经济,即“知识范围经济”,主要体现在利用基于学习迁移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同时学习和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的效率高于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别进行机械性、封闭式学习的效率,由此进一步导致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成本及课程资源、教材资料投入低于分别学习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的总投入,最终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与所在单位的产业、服务竞争力。例如,研究生同时进修与生物学、化学研究方向有关的专业课程很可能会因其内在的知识关联性而比在两种选择上分别学习这两类专业的学习效率更高,总投入成本更低,最终具备同时胜任这两类课题科研工作的能力,由此形成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模式,增加学术产出且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带来更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二、基于学习迁移的“知识范围经济”概念应用范式

2.1 “知识范围经济”中的建构主义逻辑

王立竹学者根据当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态势于2011年提出新建构主义理论。思蒙斯教授认为,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自身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平台经济的深度扩展,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易于形成基础设施层面的“知识范围经济”,即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机制通过知识信息传输、服务低成本化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跨领域合作与发展,在客观上增强总体教育投入的范围经济效应。在此条件之下,各个学习主体可以利用多终端、移动化的客观网络条件进行高效的知识信息获取,这在主观层面增强了人们对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进行交叉理解和交叉探索来实现意义建构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客观环境层面及主观意识层面搭建起开放的知识网络框架体系。

2.2 “知识范围经济”中的关联主义逻辑

关联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辅之以知识创新的关联机制形成,能在基于新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由此加快“知识范围经济”格局的形成。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关联性知识分布在网络连接中,学习的目标是联合各知识节点。[2]知识碎片化是大数据时代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信息化的智能处理架构增设各个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网络节点,为搭建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网络环境提供良好的认知基础。与经济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为显性知识,对知识的创造以及知识向生产力转化产生间接影响的知识为隐性知识。也就是说,关联主义主要偏向于对隐性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创新再造,增强面向现实问题解决的显性知识创造力。

三、教育经济学解释:教育与经济的“知识范围经济”概念运用

3.1 教育空间的物质生产——面向教育基础设施完善的范围经济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解释范围经济与“知识范围经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核心要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这在当今主要体现在与网络、智能科技有关的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提供了客观的载体条件,促进受教育主体教育投入的低成本化。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知道APP、知乎等平台了解到本专业及所学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学科知识(包括经典的和前沿的),有利于形成跨學科的知识网络体系,逐渐打破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建立起交叉学科的新发展模式,为降低人们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知识的受教育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力提供客观的信息化服务条件。

3.2 教育空间的文化生产——面向知识内容体系扩张的“知识范围经济”

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其最基本的经济功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互联网时代催生的信息文明、网络文明是科技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产物,这在改变人们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现今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形势已经暴露出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只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客观存在的痛点是众多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推动力,创客文化、创业文化等文化圈由此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逐渐形成了面向新建构主义、关联主义的开放学习模式和创新学习发展思维,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意义建构的统一。实践证明,不同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在交流与思维碰撞中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助力创新型国家的教育顶层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格局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基于终生学习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识范围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四、总结

“知识范围经济”代表了知识经济发展低成本化的主攻方向,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在宏观层面提高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存量。互联网的更新迭代使得知识经济的范围经济效应大大增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传统封闭式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对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关联的有机探索,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以及教育投入成本,从而使得人们通过知识网络主动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赖格卢特,詹妮弗·卡诺普著.方向,盛群力译.重塑学校:吹响破冰的号角[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4-6.

[2]高记,吴遐,许长勇.基于关联主义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

作者:高旭东 王凯

第二篇:置疑设问,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史

[编者按]在我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视为立国之本。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我国古代手工业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我国古代商业经济非常发达,对外贸易较为频繁,然而,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机遇。新课程历史古代经济部分着意展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帮助同学们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通过置疑设问,融合各版本教科书基础知识之精华,相信对同学们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一、置疑设问

1.知道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耕作的演化。

①夏商周时期,农业耕作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②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

③秦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日臻成熟体现在哪些方面?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开发?北方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⑤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

⑥宋元时期,耕作技术的全面成熟表现在哪里?

⑦明清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现象?

(2)土地制度的沿革。

①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有何特点?

②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有什么演化趋势?有哪些重要的改革推动了新土地制度的确立?

③秦朝建立后出台了怎样的措施以确保新兴土地制度的稳定?

④三国和北魏时期又出现过哪些新的土地制度?

⑤为了整治严重的土地兼并、缓解社会危机,王安石在改革中推行了什么政策?

(3)赋税制度的完善。

①秦朝的赋税状况如何?为保证国家的税收,两汉政府推行了什么制度?

②唐朝初年实行的是什么赋税制度?它有何积极影响?唐朝中期,这一制度遇到了什么问题?统治者对赋税制度作了怎样的调整?

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明代的张居正推行了什么赋税制度?清朝又实行了什么赋税政策?

(4)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②为保证农业人口的稳定性,历朝历代都推行怎样的农业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我国的“青铜时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有哪些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有哪些新现象?

(3)唐代的手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4)元明清时期,手工业有哪些进步?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这种新因素的发展有何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面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国内商业的发展。

①“商人”一词与什么经济现象有关?那一时代的商业发展总体状况如何?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有哪些新现象?

③秦朝中央政府曾经出台哪些有利于商业经济的措施?西汉时期,什么事件使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交流开始频繁起来?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⑤隋唐时期的商业繁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⑥宋代,商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局面?

⑦明清之际的国内商业有何新的发展?

(2)对外贸易和交流。

①“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汉朝的对外经济交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②隋唐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有何发展?

③清朝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怎样的趋势?这一趋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亲临考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五)

材料二清代乾隆年间,山西平遥人雷履泰开了家颜料铺,在北京、天津设有字号。除了卖颜料,还从各地采办桐油、漆、纸张等货物,每年有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他感觉到这些银两交镖局运送很不方便,于是创立汇兑庄,先在北京、重庆之间汇兑.继而推及各地,终于成为中国最大的票号——日升昌。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范成大的第一首诗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怎样的特征?第二首诗反映当时的农民怎样的生活处境?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日升昌的发家史说明,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在清代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雍正帝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有怎样的特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参考答案

一、1.(1)①夏、商、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后来俗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商和西周已经出现极少量的青铜农具。那时,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②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其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将其推广,这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进步还表现在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都江堰、郑国渠、芍陂是这一时期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③秦汉时期开始出现“精耕细作”,出现了耧车、耦犁、“代田法”和“区田法”。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东晋时期,江南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开发,大量土地被开垦,耕作技术明显进步,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这一时期,北方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经济总体上得以恢复。曹魏时期的马钧改进了翻车。先进的耕作技术在西北偏远地区得以推广。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⑤隋唐时期,农业生产非常繁荣,江南的土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水稻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逐渐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农田灌溉发展,管理水利的专职官员开始出现,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开始在江东出现;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⑥宋元时期,稻麦复种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⑦明清时期,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由国外引进,并得到不断推广。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得以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的专业生产区域开始形成。集农业耕作技术之大成的《农政全书》编辑面世。

(2)①夏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再将土地

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对土地世代使用,无权出卖。西周时期,这种土地制度被称为“井田制”。②春秋战国时期,“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趋于瓦解,土地国有制开始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在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中,各国出现了一些变法改革,其中著名的有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这些改革和变法对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起到了推动作用。③秦朝建立以后,颁布了著名的《秦律》,规定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的政策,保证了新兴土地制度的利益。④三国时期,曹操招募流民耕种土地,实行“屯田制”;北魏时期,实行“均田制”,隋唐时期加以沿用。⑤北宋中期,土地兼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挽救社会危机,王安石在改革中推行了“方田均税法”。

(3)①秦朝的赋税十分沉重,有田租、户赋,还有其他种种苛捐杂税,这是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两汉政府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也是国家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②唐朝初年实行租庸调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其统治基础。主要表现在,赋税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政府的赋税得到了增加,府兵制也得以巩固,这就为唐初的强盛提供了保障。唐朝中期,土地买卖之风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明代的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这一税收制度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清朝的雍正帝推行了“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这对我国古代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4)①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②为保证农业人口的稳定性,历朝历代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也无法得到正常的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代的青铜铸造业规模大,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的青铜铸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铜铸造有更新的创造,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精美绝伦。

(2)魏晋南北朝时期,纺织业出现了织造机构;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把生铁、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出现;由于造纸术的进步,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资料。

(3)唐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主要是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风格。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瓷器开始输往国外。

(4)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之际,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杭一带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1)①商朝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在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②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提出了“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往来于各国之间,经商致富。范蠡弃官经商,被后世商人尊为师祖。③秦朝统一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这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使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交流开始频繁起来。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商业波动性大,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⑤隋唐时期的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主要表现在:水陆交通发达,出现私家店肆和“驿驴”;市场较前代发达,有了固定的“市”,并有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出现了“邸店”和“柜坊”,偏远的乡村都有定期的草市;唐朝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产生了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著名的商业都市。⑥宋代,商业空前繁荣,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商业交换品种的速度增加,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纸币也开始出现。⑦明清之际,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除了北京、南京这样的全国性商贸城市之外,全国还有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一带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商帮,其中以徽商和晋商最为著名。

(2)①“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进行着频繁的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造纸术等先后西传。汉武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中国和南海诸国、印度保持着经常性的经贸往来。②唐朝时,广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宋代与辽金夏在边境设立榷场,进行双边贸易。南宋时,海外贸易的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③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这造成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极小。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1)个体经营、自给自足。即便是丰收年景,生活依然窘迫。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造成的。

(2)出现货币汇兑业务。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3)“重农抑商”。这种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也无法得到正常的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张太国)

作者:陈国兵

第三篇:学习新思想 发展新经济 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成都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决策部署,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发展新思想新战略新动能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发展新经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南,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蕴含了加快发展新经济的重大要求、观点方法,我们一定要全面学习、全面贯彻、全面落实。

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思想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经济发展大势和规律,创立形成了经济工作的新学说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九大趋势性变化”,这些科学判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蕴含着巨大商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这些重要论述,清晰指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努力方向,深刻阐明了发展新经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逻辑,为我们加快发展新经济提供了系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战略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内容是,坚持“一个方针”,即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围绕“一条主线”,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四位协同”,即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三有体制”,即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实施“六大战略”,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战略谋划,蕴含着推动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我们发展新经济明确了总体方略和基本路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增添新动能。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加快形成新动能的现实紧迫性,指明了发展新经济对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新思想,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一个基本逻辑,就是新经济是新动能的基础支撑,新动能是新战略的核心依托,新战略是新使命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经济、新动能、新战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积极抢抓新经济发展的窗口期、机遇期。当前,成都经济发展正面临“规模”和“层级”双重挤压。全国大城市体系分为三个梯队,经济总量1.7万亿元以上的是第一梯队,经济总量1万亿元以上的是第二梯队,其他为第三梯队,成都以总量微弱优势在第二梯队保持领先位置,这种领先主要是靠地域广博、人口眾多、建制庞大实现的,亟待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拉开差距、脱颖而出;在区域经济中,尽管省内市州经济总量与成都差距很大,但产业结构和层次极为相近,存在争资源、争项目、争政策的问题,必须在层级上拉开档次。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大力发展新经济,推动经济发展“量”和“质”双重跃升。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发展新经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勇肩新使命、重塑新优势,为进入第一方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冲刺世界城市,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把握大势、遵循规律,坚定发展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新经济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也是理论界关注研究的焦点。我们必须树立全球视野,观照世界新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尊重规律、研判趋势、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一)准确把握全球新经济的发展大势。自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首提“新经济”以来,新经济迅速席卷全球,不断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改写国家竞争格局。

从全球看,形成了以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中国等为主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新经济活跃区。美国以“原创产业”为主推进新经济发展,德国以“智能制造”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以色列以“创新创业”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新加坡以“政府主导”为主推动新经济发展。从国内看,近年来新经济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为引领、部分区域中心城市竞相追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北京以创业为引领发展新经济,上海以“四新”为引领发展新经济,深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发展新经济,杭州以“互联网+”为引领发展新经济。

伴随新经济发展实践不断深化,先后形成了四种主流新经济理论范式:主张科技和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主张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得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越来越平缓的“新经济周期理论”;主张随着新经济发展更多的陈旧经济准则行将失效的“新经济增长源泉论”;主张用新动能带动新经济引领新常态的“S曲线理论”。

综合分析以上实践和理论可以看出,新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完全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一种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粘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聚合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普及,海量分散的各类资源通过网络聚合起来,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重新聚合和供需双方高效配置,打破了工业社会崇尚资源与财富占有的理念,更加注重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二是跨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颠覆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企业商业模式,推动价值链上下游的分工转变为价值网络上的交互与协同、产业内部的精耕细作转变为跨界的组合式创新,以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为内核的跨界融合成为显著特征。三是快速迭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颠覆式技术创新,互联网思维、技术、产品、模式等变革升级时间远远短于传播普及时间,快速迭代倒逼我们要更加专精、更加开放、更加主动高效适应,否则就顾此失彼、被动应对。四是高速增长。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爆发式井喷,促进新经济以指数型增长。企业不再是缓慢由小及大,而是跃迁式快速成长,在独角兽群体中3-5年就会成长出一个引领世界的企业。

(二)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态势。成都新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2003年新经济开始萌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2010年新经济开始起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2015年新经济开始蓄势,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一批“双创”种子和初创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新经济蓄势待发。

目前,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一是以科技创新、集成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从单一创新转向技术维度集成创新,核动力、生物医药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2016年,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965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约63.4%,发明专利申请量近两年平均增长33.7%。二是以科技型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风投机构为主角的新组织异军突起。伴随“双创”热潮,从孵化器到众创空间,再到创新生态营造,各类新兴市场主体裂变增长。近两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8.4万户,年均增速达34.1%。其中,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三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组织形式智能化、生态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全市新经济产业增幅超过1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8446亿元。四是以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衍生叠加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网络视听、数字经济、新媒体等新兴业态。五是以线上线下、共享共赢为理念的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加快渗透,开启线上线下新模式。成都聚集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050.7亿元,增长44.5%。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成都新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一是生态圈能级弱,显示度高的领军企业缺乏。在新经济领域尚未形成生态圈,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缺乏行业领军企业。二是创业层级低,高端创业项目和人才缺乏。成都基础创业充足,而高端创业较少。高端创业人才匮乏,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挖掘、3D打印等前沿领域成熟人才稀缺。三是洞见能力差,爆发式成长企业匮乏。创业者、企业家对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洞见力不足,以跟随、模仿为主,缺乏原始创新创造,本土创业企业成长后劲不足。四是资本密度低,金融支持不足。新经济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本土创投机构数量少,仅相当于北京、上海的1/10,创业企业融资渠道90%来自外地,成为风投机构的围猎场。五是制度创新慢,治理能力滞后。存在制度真空、行业准入障碍以及不适应行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专业精神、法规制度、监管方式,干部队伍缺乏与新兴企业一起下深水求发展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加速向前。成都具有培育新经济的肥沃土壤。一是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拥有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18家军工企事业单位,近500万各类人才,在大数据、5G、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储备丰富。在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榜单中排名第三。二是消费应用市场庞大。成都是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拥有西部广阔市场腹地。成都人消费观念强,消费理念前卫,互联网理财、旅行订购、网络购物等使用频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地域文化基因独特。无论是世界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和纸币“交子”等发明创造,还是成都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度、接受度,都彰显了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丰厚滋养和创意源泉。四是要素资源约束倒逼。成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容量受限的双重压力,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行不通,低水平发展人民不答应,这倒逼大家必须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发展新经济,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三、追踪前沿、勇于创造,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的现实路径

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部署,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基本路径,以发展新经济形态和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为着力重点,以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为重要保障,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高质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劲支撑。

(一)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综合研判国内外新经济发展大势,立足成都客观实际,今后一段时期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基本路径是:

——堅持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坚持以新组织为主体。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一批新经济领域高端领军人才。

——坚持以新产业为支撑。顺应新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工艺流程、产业场景、创意设计和生产要素组合再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

——坚持以新业态为引擎。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建立“互联网+”创新联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新业态。

——坚持以新模式为突破。加速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共享经济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

“五新”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表现形式,新技术、新组织是驱动力量,共同构成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明确新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聚焦“六大形态”,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一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重要推动力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已达到22.77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30.61%,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这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和传统产业转型增长的“新蓝海”。要加快发展资源型数字产业。抓好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支持大数据相关硬软件产品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要加快发展技术型数字产业。率先开展5G网络试点,大力推进信息终端、下一代互联网IPv6芯片和系统设备等关键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巩固在新型显示、传感控制、集成电路、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要加快发展服务型数字产業。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IC设计与测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媒体、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新兴信息服务、软件外包七大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全球软件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二要着力发展智能经济。智能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基本坐标,以物理设备、电脑网络、人脑智慧为基本框架,以智能政府、智能产业、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形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突破,正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化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元。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积极引导企业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升重大成套装备集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实现全生命周期制造活动智能化。要大力推动智能服务。着眼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物流、金融、商务、医疗、旅游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慧金融、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办公、智慧家居等产业。要大力研发智能产品。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物识别、虚拟现实、无人机、增材制造、激光光电、卫星导航等产业。

三要着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绿色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改变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据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仅绿色制造业规模就将达10万亿元。要推动绿色资源的转化利用。加快在清洁能源储能和转化利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清洁能源受端城市和市场化示范基地。深入持久地推动全域增绿,夯实城市绿色本底,为新兴产业赋能,推动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生活品质、景观环境和城市品牌。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发展生物材料、石墨及碳素材料等关键性、战略性新材料,打造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焦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分布式新能源、光伏能源、再生能源等产业。聚焦节能环保领域,围绕治霾、治污、治土等应用,重点发展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要积极推动绿色生活。大力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建设绿色消费体系,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品开发利用,改造提升垃圾收集处理及利用产业,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餐饮、绿色住宅等绿色业态,加快建设宜居生活城市。

四要着力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基于智慧性创造,推动文化、科技、经济相互交融与作用所形成的综合经济形态。创意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仅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就将达8万亿元。要大力促进知识创造。着重培育具有“蜀”味的原创IP经济,推动技术上有创新性和独占性的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研究,重点推进手游电竞、历史文学、音乐制作、影视动漫及网络视听等领域产业发展。要大力推动创意设计。聚焦数字创意设计,办好国际非遗节、创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建设中国数字创意之都和国际音乐名城。聚焦文化创意设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城市设计、出版设计、新媒体设计等产业,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要大力发展创意体验。促进创意生活产业发展,把文化创意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萃取天府文化特质和创新载体,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文博旅游,开展具有成都味、天府范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天府农业本底,促进田园文创、农耕体验等创意农业发展。

五要着力发展流量经济。流量经济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物质流等要素资源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业态。在未来发展中,谁能控制流量和入口,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导权、占领竞争制高点。要提升流量承载力。以内陆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结合创交会、西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充分利用中法、中德等国别产业合作平台,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结算、创新创业等国际经贸合作,增强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要提升流量控制力。加快推进“总部成都”建设,高度重视轻资产和高能级项目招引,全力争取“六类”500强企业来蓉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高对高端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的控制力。要提升流量运作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建设国际交通信息枢纽和国家门户城市,提高资源要素集聚使用的广度、深度、便利度。

六要着力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分享海量分散化闲置资源,连接、配置最优供需资源的信息经济新形态。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76.4%,成为经济发展6个新增长点之一。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增长,到2020年规模将突破10万亿、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共享经济。通过众创、众包、众筹等多种方式,推动办公空间、生产线、研发中心、专利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和供应链管理、智慧仓储、现代交通运输等流通资源共享,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生产服务供给能力。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共享经济。精准把握分众化需求,垂直细分衣食住行生活服务领域,开发面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新型共享应用软件和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再造。要大力发展公共性服务共享经济。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制度障碍,重点推动政府闲置资源和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

(三)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脱离应用场景,任何技术和优势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大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一要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经济是在对传统经济的改造中孕育而生,与传统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荣共生的关系。要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金融等应用于实体经济,推动发展理念、生产要素、组织模式等变革,切实增强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要提升新技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工业云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产业生态圈,推进产业和园区智能化。要提升新模式服務实体经济能力。结合国家制造强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建设,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发展众筹、定制服务、新零售等新模式,重塑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基于新模式的经济新体系。要提升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聚焦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服务基地,推动支付清算、金融科技等产品创新,依托自贸区建设积极发展国际化金融业态,构建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新金融服务体系。

二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新经济最为集中的应用场景,对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要积极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利用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市政服务平台、支付系统平台、促进商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平台,建设智能化城市营运体系,对民生、安全、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要着力打造智慧政务。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云网端数”四位一体政务云平台,加快把互联网打造为政务服务的主平台。要着力推动智慧出行。实施智慧出行工程,结合科学治堵十条,扩大移动支付、共享交通等新技术覆盖面,建设更加先进的驻车管理、道路信号、快速缴费等智能交通系统。要着力建设智慧社区。结合实施“五大行动”,加强一体化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便民设施建设,推行居民生活服务“一卡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让创新创业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汇聚创新创业资源。以全球创交会为品牌载体,按照互联网思维打造国际性站位、创新资源开放、创新成果实时交易的“O2O”平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在蓉汇聚流通、转移转化。结合全面创新改革和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构建校地企协同创新数字信息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要赋能创新创业载体。坚持以共享理念改造双创载体,着力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孵化体系。在苗圃配置创新共享平台,推动科研设备、试验室和生产线共享开放,实现从创意到样品的突破;在孵化器配置智能硬件等行业共享试验室、小试和中试车间,解决从技术研发到小批量生产问题;在加速器配套共享生产线、共享工厂,解决批量生产和扩大规模问题。要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大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一次分配”的作用,使千千万万人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

四要大力推进人力资本协同。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蓉漂”计划,加快构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协同体系,将人力资源优势充分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要推进人力资本匹配。人力资本发展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结构。要紧贴城市发展人才需求,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优化人才行业、知识、年龄等结构,着力引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大学生,促进优秀人才同优势产业、优秀企业有效对接,推动人力资本与城市战略目标、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高度契合。要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信息库,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人力资本有效开发、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优化人力资本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服务业,推进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国际化测评培训、管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等人力资本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本服务软硬件体系。

五要大力推进消费提档升级。消费城市是成都的鲜明特质。要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要发展个性消费。积极引入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定制服务、定制消费,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个性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推动消费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精品化。要提升消费层次。跟踪世界消费潮流,瞄准中高端需求,培育和引进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成都消费”向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打造国际时尚之都。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开展产品、模式和技术创新,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良品美器”。要优化消费环境。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圈,植入特色文化、发展新型业态、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新型都市商业中心和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健全消费信用体系,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坚定不移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要推动生产绿色化。结合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分区,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布局、环境控制、投资强度、产出水平等准入标准,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产业,推进生产过程可循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要推动城市绿色化。把绿色低碳理念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实施“三治一增”,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绿色能源使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大环保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城市可持续运营和发展能力。坚持以生态理念高水平规划建设绿道慢行系统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机嵌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业态,打造绿色、人文、经济的功能复合体。要推动生活绿色化。增强绿色供给、推进绿色包装、开展绿色回收,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绿色化。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加强宣传动员和示范推广,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理念,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风尚。

七要大力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加快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要着力打造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的供应链创新网络,建设跨界融合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制定供应链发展的支持政策,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供应链协同、交易和服务示范平台。要着力推动智慧供应链发展。整合供应链网络资源,提升供应链组织效率,增强数据集成应用和协同共享智能水平,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行,打造有利于实体经济高效运行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制定供应链产品信息、数据采集等关键共性标准,推进供应链服务标准化,提高供应链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能力。要着力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依托国际空港、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全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打造优势产业供应链高地。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为供应链管理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四、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努力营造发展新经济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新经济意味着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监管方法的全新变革,必须以开创新时代的政治勇气和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营商环境,让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

一要勇于解放思想。发展新经济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党员干部是开启新时代的关键少数,要勇于学习、勇于创造、勇于担当。要带头践行新思想。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谋求新跨越”大讨论,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动力和机制,让改革担当、创新意识、变革思维、开拓精神融入血液、成为基因。要主动服务新经济。学深研透新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路径,主动与企业一起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增強行业洞察力和领悟力,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在国际国内选择合作伙伴共建新经济发展研究智库,主动为新经济企业解难,为创新型人才赋能。要加快培养发展一批懂新经济的专业干部并尽快调整到关键核心岗位。要积极创建新制度。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和制度政策创新,制定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负面清单,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综合运用政府公共资源、财税杠杆和要素资源配置等政策工具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构建新经济发展统计考核体系,营造更合理更便利更高效的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

二要创新要素供给。坚持以创新需求和企业发展壮大为导向,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优质要素投放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高增值行业,促进各类要素向新经济领域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倾斜流动、有效集聚,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丰厚土壤。要创新信息要素供给。整合、赋能政府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推进数据合法有序契约开放,推动数据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快建设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鼓励基础运营商和大数据领军企业在蓉兴建大型IDC项目。对主要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等给予优惠支持。要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着眼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度、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强化新经济人才招引,推进“蜀才归蓉”,大力引进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建立对企业和创新团队引进使用新经济人才的奖励制度。加强新经济人才培育,鼓励新经济平台企业与在蓉高校联合办学和深度合作。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分类分级为新经济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等服务。在全市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新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嵌入式学习。要创新资本要素供给。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全球知名风投在蓉设立法人机构,提高首轮融资便利性。设立新经济天使基金和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在市县两级分别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促进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要创新技术要素供给。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努力在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充分激发高校院所在蓉转移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培育和发展创新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评估中心和交易中心,鼓励各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和就地转化。要创新平台要素供给。积极争取国家级国际化重大创新平台在成都布局,努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对进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给予财政配套和扶持奖励。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新经济、集聚新动能,既需要政府大力推动,更需要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贡献,培养一批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对新经济领域中有发展潜力和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领军人才,要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表彰。建立新经济企业俱乐部,汇聚行业资源和要素,打造政产学研用常态化交流平台。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风尚。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加强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的创新创业想法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要全力创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实行包容性管理和审慎性执法,变“事前设限”为“事中划线”“事后监管”,多出“指导意见”、慎出“管理办法”。对发展初期的新生业态要经常调研,依规依法规范,给企业留足成长空间。支持设立“非负面清单”的新经济企业或新型组织,放宽新经济领域企业登记条件。建立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量身定制、逐步完善新经济监管体系。

作者:范锐平

第四篇:《水利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践

摘要:探讨了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和“为工作而学习”二者结合的宗旨,以“实践专家研讨会”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BAG工作分析为具体方式,开发《水利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的方法,并介绍了其开发内容、实践效果及可更新之处,旨在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总结经验。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中国自古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精髓尤其体现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改方向上。教师可以传授知识,但学生的能力却需要通过实践过程获得。这种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学习领域”模式。简言之,是“在工作中学习”和“为工作而学习”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学习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能力系统整合成学习内容的模式,目的是将传统的“先学后做”改变为“边做边学”,甚至是“先做后学”。实践任务应该有助于学生直接解决未来在职业岗位上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完成任务,培养自学、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从而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实践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岗位的要求、层次进行筛选,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职业岗位,知道那里的问题、项目、任务。

我们针对《水利工程经济》课程,把与该门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中的问题、项目、任务确定下来,并以此为内容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笔者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水利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

课程开发的意义

生产实践中各类工程项目、工程经济评价部分是每种项目必涉之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比如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土保持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计算工程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价,而这部分内容正是《水利工程经济》的主要的重点内容。但是很多《水利工程经济》课程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生产实践项目中的经济评价部分,往往也会发现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际不搭界,根本无从下手,“学”与“用”脱节。因此,课程内容的有效选择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鉴于此,我们将相关生产实践项目引入教学,选择独立而相互有联系的项目为驱动,以完成训练任务为目标,进行了《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学生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自己动手查规范、用规范,亲自体验在实践中运用的乐趣,这样的学习过程应该是高效而有趣的,借此过程,学生也能获得初步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下面,具体介绍遵循上述原则进行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成果。

课程开发的成果

课程开发的关键内容之一是生产实践项目的合理选择。选择项目本身要“新”、“合”,所能涵盖的知识点应满足“多”、“全”。“新”是指能体现最新的行业需求;“合”是指选择的项目应适合该专业的特点;“多”是指单个项目应能够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全”是指选择的多个单元项目组合而成的综合项目应能够系统地将各知识点加以全面体现。因此,我们在选择项目时,主要借鉴了ITB与大众汽车公司通过典型试验开发出来的BAG课程开发法。

BAG课程开发法BAG是德文“典型职业工作任务(Berufliche Arbeitsaufgaben)”的缩写,其核心内容是“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作为职业分析的手段,“实践专家研讨会”帮助人们弄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基本问题,达到两个目的。其一,确立适合学生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其二,确立这些任务的难度等级及教学先后顺序。选择合适的会议代表是研讨会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在遴选合适单位、合适代表时,考虑了会议代表的工作区域、场所、岗位、年限、所学专业等因素,走访了中南勘测设计院、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陕西省勘察设计院、湖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分析并探讨了上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涉及“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时的不同要求,为后续课程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也就是BAG工作分析。BAG工作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在随后的教学设计工作中,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收集到的生产一线有关“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需求信息中,我们得以确立教学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将任务按难易程度分类,并确立了教学顺序。这些按照难易程度归类系统后的内容就成为《水利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内容。

课程开发内容通过BAG工作分析确定出的典型工作任务可分成若干个部分任务,每个部分任务又可分成单项技能。通过单项技能的逐步学习,过渡到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个学习内容实际就是《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学习领域内容。为了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一致,强调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衔接,我们将《水利工程经济》课程重新命名为《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内容如表1所示。表2为4块学习领域内容中一个单项技能(国民经济评价理论运用及不确定性分析)的设计举例。课程开发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作为检验过程的考核标准。在成果检验上,不局限于知识的考查,而重在能力考核,主要是根据最终的实际生产任务进行考评,当然也会以平常的单项任务完成质量作为考核依据。表3为课程的单元考核标准。

课程开发的效果

首先,我们在工程造价专业进行了24+40课时(理论+实践)的实践。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单元任务,各组之间相互审查成果,最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成绩考核,既完成了任务,又培养了协作精神,整个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良好。

其次,通过若干项目的完成,一方面使学生接触到了实际工程项目,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会了自主查阅、使用规范,对于学习工程的学生而言,树立规范意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再次,整个过程需要借助Excel、Word等电子文档,对于Excel的强大计算功能、Word的合理使用,大部分学生其实只知皮毛,很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电子文档处理能力欠缺,因此,我们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掌握Excel、Word的强大功能,为学生今后就业做好铺垫。

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所有项目任务成为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动力,使学生从中产生了自信,在一次次努力中找寻到自我学习的快乐,建立起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我们认为,这一点实际上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岗之后不但“耐用”也“经用”,能够具备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还可更进一步改革之处是逐步实现学科交叉,例如对水工专业,可侧重设计、工程量核算、经济评价;对造价专业可侧重工程量核算、经济评价、概预算编制等,从而帮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如果课时足够,甚至可达到微型毕业设计的效果。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不同行业的实践专家共同合作,这也是我们改革的下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程太生.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培训的个案研究[A].2007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青岛)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杜宇(1977—),女,贵州安顺人,硕士,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管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杜宇 李艳梅

第五篇:基于区域经济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摘 要】以广西旅游实务课程为例,探讨以工学结合为指导,以区域、行业发展为依托,以典型性学习任务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基于区域经济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关键词】区域经济 学习领域 课程设计 广西旅游实务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一)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的共性是它们都是服务行业。服务技能、语言表达是其基本素质,服务意识是其核心素质。而个性是,国际旅游界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通常被当作展示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窗口”,旅游从业人员被誉为“文化使者”。文化素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同时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2010年广西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千亿元产业,加快旅游强省区建设步伐。《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则提到加强旅游教育、科技和文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软件”水平,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转轨成为必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服务于广西区域旅游建设、具有较深广西旅游文化底蕴的旅游人才,是广西本土旅游职业院校的共识,也是广西旅游实现大省向强省迈进的关键,成为打造广西旅游品牌、实现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区内研究现状分析。现今广西学术界对于广西旅游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各高校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人才培养经验,但是这些高校对文化的研究主要还是面向民俗文化和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资源,然而两者并不能够混为一谈。如果把诸如建筑、民俗、饮食等人文资源的简单描述就等同于剖析旅游文化的本质,探索旅游文化的规律,所研究的内容其实是文化范围,而不是旅游范围,造成脱离本地实际,无法与现实中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做到真正结合。高校以“广西旅游文化+导游技能”为研究角度的研究尚是空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上尚缺乏系统的成功经验,因此广西旅游实务课程的开发就显得比较重要。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设计。所谓定位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课程定位是指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所承担的培养任务及发挥的作用。

课题组通过专家交流、企业走访、毕业生跟踪等对旅游行业的行业素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构建了以行业素质为核心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把广西旅游实务定位为技能核心课,以其作为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具体见表1。

(二)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具体如下:

1.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导向,突出行业核心素质,夯实学生文化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对“导游人员的素质”分析,课题组认为:导游人员应以人文素质为基础,将其作为职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景区景点的文化表现及内涵作为教学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营造旅游文化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2.以工学结合为指导,以区域、行业发展为依托,以典型性学习任务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紧跟广西旅游业发展,结合旅行社典型岗位所需知識、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基于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为学习情境及学习性工作任务,广西旅游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共有8个教学情境,25项工作任务,安排30学时理论课和30学时实践课。以循序渐进、贴近岗位为原则,训练学生从认知到技能逐步提升,体现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三)课程目标设计。旅游具有其特定的行业特点,游客享受旅游产品,其实强调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满足。这种满足是以旅游景点为基础,以导游行业素养为核心,以导游服务技能为关键来实现的。作为旅游者的引导者——导游,首先要学会领悟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游客感受、领悟、欣赏旅程中的文化,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课题组认为广西旅游实务课程是一门以旅行社典型岗位技能为主,以广西旅游文化为辅的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广西旅游实务课程重点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广西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广西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广西旅游文化的绚丽风采;另一方面广西旅游实务是依托旅游业的职业课程,课程组通过对广西旅游人才市场的调研,提炼出高素质旅游人才所需的素质。文化素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服务意识是其行业素质的核心,服务技能、语言表达是其岗位技能的核心。具体见表2。

表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体系 板块 主要课程 培养的素质和能力

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课 政治思想课、

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 较高的思想道德,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就业能力

专业基础课 理论课 大学语文、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公共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法规、

广西导游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 人文素养

专业基本知识

职业基本技能

技能课 形体训练、

口才训练、

英语口语、

旅游礼仪、

急救常识

技术专业课 理论课 旅行社管理、会展概论、

旅游景区管理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技能课 旅游英语、导游实务、

广西旅游实务

知识能力拓展课 专业选修课 酒水知识、客源国概况、涉外导游、领队业务 拓展专业知识面、

拓宽就业面

公共选修课 西方哲学、音乐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 人文素养

实践体系 实习实训 认识实习、模拟导游实训、旅行社实习、毕业实习 专业技能

就业技能

表2 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

人才层次 对应岗位群 基本素质 核心素质

高技能人才 高级导游、领队、产品开发、部门经理 服务技能语言表达 服务意识文化素养

中等技能人才 初级导游、中级导游、业务员、计调、产品推广、部门专员、领班等基层管理人员 服务技能语言表达 服务意识

简单操作工 服务员 服务技能

因此,将课程目标定位为“文化素养为根、行业素质为干,岗位技能为枝”。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成为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熟练掌握旅行社相关岗位技能,服务于广西旅游业的高技能人才。

(四)教学模式设计:兼容并蓄为导向。根据广西旅游实务课程的特点,摸索出了“兼容并蓄,外向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强调的是职业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载体进行单一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 将社会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例如,将浓郁民情的广西民族博物馆、骆越神韵的广西博物馆、武鸣“三月三”歌节等演绎成独具八桂神韵的课堂;将区图书馆八桂讲坛、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周、市图绿城讲坛的专家、学者、行家变为课程的老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积极承担区、市旅游行政部门的导游岗前培训、导游年审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提升了教师的行业素质。

三、课程内容整合

广西作为中国边陲,历史悠久,民族眾多,具有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如何选取课程内容是课题组面临的一个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行业特点,课题组明确了以下课程思路:

(一)以旅游基本要素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做好这六个基本要素的服务,是他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因此,以旅游基本要素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行业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

(二)以广西(本土)旅游名胜为目,构建课程内容。广西旅游实务课程内容以广西3A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载体,通过诠释这些典型性的广西旅游文化之“点”来演绎广西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面”,体现广西旅游文化的绚丽多姿,有益于形成极具广西本土特色的文化氛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工学结合为模式,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根据工学结合原则和课程特点,在课程体系组织中设计了“任务驱动→角色模拟→知识、技能学习→岗位训练→案例反思”等五个环节,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案中思”,以做促学、以做引教,以案启思,达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以专业的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行业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四)以文化熏陶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环境。文化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情境中通过熏陶、心灵感受、领悟来传承。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设文化情境,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课程的人文特性,创设独特的教学环境。具体见表3。

四、教学效果

第一,学生职业资格证获证率逐年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秘书证等职业资格证获证率逐年提高,由2007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85%,其中获导游资格证的达60%,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2010年组织2008级学生参加“神州杯”全国导游技能大赛,荣获普通话组二等奖;组织2009级学生参加邕城高校旅游交流赛,荣获二等奖;成功主办“邕城高校旅游交流赛”,并荣获最佳解说奖、最佳人气奖。

第三,专业就业率稳步上升。随着专业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学生就业率由2006年的85%上升到2012年的93%,专业对口率为80%。

表3 广西旅游实务课程体系

岗位 情 境 学习性任务(30课时) 实践(30课时)

前台接待 广西概况 介绍广西概况

模拟接待:介绍家乡概况(3人一组) 南宁一日游

广 山水文化

推 荐桂林山水线路 游览北海、桂林、灵渠

游览北海、桂林、灵渠

推荐金秀大瑶山民情游

推荐兴安灵渠一日游

推荐巴马长寿休闲体验游

推荐海洋文化休闲游

反思:张家界的黄牌警告(PPT演示)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戏曲文化宣传 参加“三月三”歌节、参观新会书院

参加三月三歌节、参观新会书院

推广壮族歌圩体验一日游

推广宾阳炮龙节体验一日游

推广民歌体验游

反思:云南民族特色旅游

抢救北京绝活(PPT演示)

游 建筑文化 讲解黄姚古镇 游览扬美古镇

游览扬美古镇

讲解恭城文武庙

讲解三江风雨桥和鼓楼

讲解真武阁

反思:融水侗族竹楼火灾、凤凰古镇成功开发

实地讲解会展中心、南湖广场、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

岗位 情境 学习性任务(30课时) 实践(30课时)

游 饮食文化 体验米粉文化 游览扬美古镇

体验茶文化

体验酒文化

体验宵夜文化

反思:川菜走全国

模拟介绍广西特色饮食(PPT演示)

风物文化 导购珍珠 参观北海珍珠馆、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唐人文化街

导购绣球

导购壮锦

导购铜鼓

导购红水河奇石

导购地方特产

反思:广西旅游产品开发

模拟导购(PPT演示)

宗教旅游文化 设计宗教旅游线路 参观昆仑关、桂平西山

反思:旅游线路的成本调查

红色旅游文化 设计红色旅游线路(花山)

反思:设计一条广西旅游线路(PPT演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2]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张骏.旅游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立项项目[桂教高教(2012)22号]

【作者简介】覃燕玲(1980- ),女,广西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双学位。

(责编 黎 原)

作者:覃燕玲

上一篇:科技职称论文下一篇:林业专业毕业论文